有機產品認證是現代農業
1、與現代農業相比,有機農業有哪些優勢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基本內涵
中國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特點
綜合性
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並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多樣性
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高效性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持續性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葯、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有機農業是促進有機產品認證和加強包括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和土壤生物活動的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的整體生產管理系統。有機農業生產系統基於明確和嚴格的生產標准,致力於實現社會、生態和經濟持續性的最佳化。 · 不使用人工合成物質如化學農葯、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 · 生產遵循自然規律,與自然保持和諧一致,採用一系列與生態和環境友好的技術,維持一種可持續穩定發展的農業生產過程; · 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
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范圍和廣度不一樣,生態農業的產品一定是有機農產品,而有機農業的產品不一定是生態農產品,相比較而言,生態農業的項目一定是復合的、綜合的、系統的項目,比有機農業要求更嚴格,更復雜,生態農業要求節約資源、環保、循環利用等等。
2、關於現代農業的問題
1. 現代農業技術與人類生活質量有何關系?(請至少舉兩個例子說明)
反季節蔬菜,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機蔬菜水果,高賴氨酸玉米,噸糧田等等,滿足了市場需求,提高了生活的質和量。
2.何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它的發展途徑有哪些?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在農業上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業高效、農民增收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發展途徑有: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環保產業。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
3.列表說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 的區別? (請至少舉三點說明)
1、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是經質量認證的安全農產品
2、無公害農產品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的基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在無公害農產品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
3、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注重生產過程的管理,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側重對影響產品質量因素的控制,有機食品側重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控制
綠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並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准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
有機食品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准生產加工,並且通過合法的、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
無公害農業產地符合一定條件、生產符合一定規范、產品符合一定標准,認證符合一定程序的,取得合法環境品質優良特徵標志的農產品叫無公害農產品。
4 . 綠色食品的標准包括哪些?有機食品的標准包括哪些層次?
我國的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於環境和健康的物質。按照農業部發布的行業標准,AA級綠色食品等同於有機食品。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
5 .綠色食品的認證需要哪些程序?請說明種植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生產技術要點的異同點?
綠色食品認證
一、綠色食品的概念及分類
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其特點有三個:第一,綠色食品是產生於良好的生態環境;第二,綠色食品實行的是「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監控;第三,綠色食品標志受到法律的保護。
綠色食品標志是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冊的產品質量證明商標。綠色食品標志由三部分組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標志為正圓形,意為保護。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出自純潔、良好生態環境中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綠色食品的標志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綠色食品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①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生態環境質量標准;
②農作物種植、畜禽飼料,不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③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
④產品的包裝、貯運必須符合綠色包裝貯運標准。
目前,綠色食品的分類可以分成農業產品、林產品、畜產品、漁業產品、加工食品、飼料和飼料七大類,產品可以分成53類。
表9-2綠色食品的分類及其產品分類編號
大類名稱 產品分類號 產品名稱 大類名稱 產品分類號 產品名稱
農業產品 01 糧食作物 加工食品 27 糕點
02 油料作物 28 餅干
03 糖料作物 29 方便主食品
04 蔬菜 30 乳製品
05 食用菌及山菜 31 消毒液體奶
06 雜類農產品 32 酸奶
林產品 07 果類 33 乳飲料
08 林產飲料品 34 代乳品
09 林產調味品 35 罐頭
畜產品 10 人工鋦養動物 36 調味品
11 肉類 37 加工鹽
12 人工飼養動物下水及
副產品 38 其他加工食品
漁業產品 13 海水.淡水養殖.動.植物苗(種)類 飲料 39 酒類
14 海水動物產品 40 非酒精飲料
15 海水植物產品 41 冷凍飲品
16 淡水動物產品 42 茶葉
17 水生動物冷凍品 43 咖啡
加工食品 18 糧食加工品 44 可可
19 食用植物油及其製品 45 其他飲料
飼料 46 配合飼料
20 肉加工品 47 混合飼料
21 蛋製品 48 濃縮飼料
22 水產加工品 49 蛋白質飼料
23 糖 50 礦物質飼料
24 加工糖 51 含鈣磷飼料
25 糖果 52 預混合飼料
26 蜜餞果脯 53 其他飲料
二、申報綠色食品企業的條件及程序
按照《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第五條中規定:「凡具有綠色食品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 人均可作為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申請人」。為了進一步規范管理,對標志申請人條件具體 做了如下規定:
1.申請人必須要能控制產品生產過程,落實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確保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標准要求;
2.申報企業要具有一定規模,能承擔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費;
3.鄉、鎮以下從事生產管理、服務的企業作為申請人,必須要有生產基地,並直接組織生產;鄉、鎮以上的經營、服務企業必須要有隸屬於本企業,穩定的生產基地;
4.申報加工產品企業的生產經營須一年以上。
「國家對申報綠色食品標志的范圍有明確的規定。以「食」字或「健」字登記的保健食品,均可申報綠色食品標志。經國家公告的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品種,如紫蘇、菊花、白果、陳皮、紅花等,可申報綠色食品標志。葯品、香煙不可申報綠色食品標志。
按照綠色食品標准,暫不受理厥菜、方便麵、火腿腸、葉菜類醬菜的申報。為了推動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1992年11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中國綠色食品的發展中心,為綠色食品的具體管理部門。並先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綠色食品管理機構,開展綠色食品的質量檢驗和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的審核工作。在受理的幾千個產品品種中,按照《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的規定嚴格審定,到2000年底,全國有5大類1000多個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使綠色食品開發數量迅速增加。根據《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第六條的規定,申請在產品上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程序是:
第一、申請人填寫《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一式兩份(含附報材料),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綠色食品管理部門;
第二、省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委託通過省級以上計量認證的環境保護監測機構,對該項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進行環境評價。
第三、省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並將初審合格的材料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第四、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會同權威的環境保護機構,對上述材料進行審核。合格的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監測機構對其申報產品進行抽樣、並依據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准進行檢測,對不合格的,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第五、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質量和衛生檢測合格的產品進行綜合審查(含實地核查),並與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簽訂「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協議」,由農業部頒發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及編號,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備案,同時公告於眾。對衛生檢測不合格的產品,當年不再受理其申請。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如材料合格,將書面通知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並委託對申報產品進行抽樣。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委託接到中心的委託抽樣單後,將委派2名或2名以上綠色食品標志專職管理售貨員赴申報企業進行抽樣,並將抽樣品送綠色食品定點食品監測中心。依據技術監測報告,得出終審結果。終審合格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將書面通知申報企業前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辦理領證手續,並交納標志服務費,原則上每個產品1萬元(系列產品優惠)。
綠色食品標志管理人員對所轄區域內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監督檢查,將企業種植、養殖、加工等規程執行情況向中心匯報。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每年年初下達抽檢任務,指定定點的食品監測機構、環境監測機構對企業使用標志的產品及其原料產地生態環境質量進行抽檢,抽檢不合格者取消其標志使用權,並公告於眾。所有消費者對綠色食品都有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了解市場中綠色食品的真假,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可直接向中心舉報。
有機食品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①原料必須來自於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採用有機方式採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②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運、運輸標准;
③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生產和流暢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標准。
④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定。
3、有機食品是指
有機食品一般的定義是:
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學物質內或有機物質,容如農葯(即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肥料等。
以及作物本身沒有經過基因改造(GMO) ,純粹是天然育種、天然環境長成。
加工過程沒有使用化學添加物。
所以不論是有機商家的餐飲食品商品,或家中庭園自產的天然蔬果,以及野外採集蔬果野生動物,只要是100%天然的,都可以稱作是有機的。
長久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商業發達,食品從種植到量產,都經過了基因改造及化學加工,以追求經濟利益,進而忽略了對人體及環境的影響及潛在傷害。
因為對環保及健康飲食的意識漸漸抬頭,在美國、日本以及歐盟,已經有立法嚴格的認證標准,來把關上市貨品;沒有通過認證而自稱有機上架販售,即是違法。
不過,標准制定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對有機的明確定義,都還沒有共識,引起許多爭論。
當前,有機是一個概念與潮流,除了訴求天然的健康飲食,還要求不破壞自然環境(農地土壤水源),注重生態,以達成人與自然的共生永續為原則。
4、(有機產品)的有機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謂有機產品,是指利用有機農業技術生產、經無工業污染加工製成的產品。其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物質及殺蟲劑,加工食品有機成分必須達到95%以上等。有機產品除食品外,還包括按相應規范生產、加工並經過認證的有機紡織品、有機傢具、有機化妝品、有機肥料、有機工藝品等。目前形成市場規模的主要是有機食品,已形成110億美元的國際市場。
5、現代農業的類型有哪幾種?
一、可持續農業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把技術、資源、環境等因素協調起來,使農業和農村協調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既要滿足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使子孫後代可以實現永續發展。
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為在保證最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護農村的各種生態景觀不被破壞,依存農業景觀,保證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在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中多注重產量,在畜牧業發展上一般多採用粗放型方式,在農業生產上多使用化肥,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土地資源和自然資源造成了破壞。而現代農業主要強調要節省資源,保證自然環境和生態的平衡,在高產出、高效益的同時還能夠降低消耗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的基本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傳統農業的經驗,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二、特色農業
中國幅員面積遼闊,農業類型多樣化,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獨有的土地資源、氣候,利用當地的農產品可以開發出具有當地特色的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數量在生產規模上比較小,比不上主要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在經濟效益上也不夠大,但是這些特色的農產品在商場中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產品的銷售量比較高,市場的需求比較大。我國地區的區域差異性比較大,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生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優產區。如安徽碭山素有「酥梨之鄉"之稱、蕭縣素有「葡萄之鄉」之稱、福建雲霄縣的枇杷有「閩南開春第一果」之稱,海南的木奶果、湖南的牛卵坨等也均聞名國內。
三、精準農業
現代農業產量高離不開精準農業。精準農業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持,根據空間的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建立一套屬於現代化農業操作的體系,是一種把信息技術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精準農業通過3S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綜合應用,把每個田間地頭都進行細致劃分,讓農民可以更好地利用耕地資源、科學的投入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業活動帶來的污染。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通過高新技術和科學管理換取對自然資源的節約和對農業產出的索取,使農業產出優質、高效、低耗。通過精準農業技術進行播種、配方施肥、灌溉,可以節省水資源、使國土資源不被破壞,對田地進行實時監控,監視農作物的長勢,利用現代技術收獲農作物。
四、品質農業
品質農業以農業規模化、區域化為基礎,利用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手段,提高農產品的品質,追求更多的經濟回報。品質農業是利用品牌、產品質量的認證,讓人們更樂於去購買農產品,實現獲得更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的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品質農業以提高技術和管理創新的方式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要想生產出安全,高品質的食品,就需要改變當前傳統的生產方式、加工技術和存儲技術,在衛生和檢疫方面要嚴格把關,確保農產品可以安全地從田間地頭運輸到餐桌上,生產出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等品質農業的產品。
6、什麼是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的定義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准,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有機農業與目前農業相比較
有機農業與目前農業相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可向社會提供無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環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
化肥農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對農產品造成污染,給人類生存和生活留下陷患。目前人類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類癌症的大幅度上升,無不與化肥農葯的污染密切相關。以往有些地方出現「談食色變」的現象。有機農業不使用化肥、化學農葯,以及其他可能會造成污染的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產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質好,有利保障人體健康。
(二) 可以減輕環境污染,有利恢復生態平衡。
目前化肥農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農葯在作物上附著率不超過10-30%,其餘大量流入環境造成污染。如化肥大量進入江湖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影響魚類生存。農葯在殺病菌害蟲的同時,也增加了病蟲的抗性,殺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結果引起病蟲再猖獗,使農葯用量愈來愈大,施用的次數愈來愈多,進入惡性循環。改用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可以減輕污染,有利於恢復生態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農產品進行國際貿易受關稅調控的作用愈來愈小,但對農產品的生產環境、種植方式和內在質量控制愈來愈大(即所謂非關稅貿易壁壘),只有高質量的產品才可能打破壁壘。有機農業產品是一種國際公認的高品質、無污染環保產品,因此發展有機農業,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
(四)有利於增加農村就業、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有機農業是種勞動知識密集型產業,是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識技術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蟲問題難以解決,還需要有全新的觀念。有機農業食品在國際市場止的價格通常比普遍產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發展有機農業可以增加農村求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為此,有機農業是大有希望的產業,我們新昌有待積極而穩妥地發展。
有機農業的發展背景
現代農業的發展所導致的眾多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擔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植物病理學家Howard在總結和研究中國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積極倡導有機農業,並在1940年寫成了《農業聖典》一書,書中倡導發展有機農業,為人類生產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有機食品。
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
有機農業:有機農業的概念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在法國和瑞士提出。從八十年代起,隨著一些國際和國家有機標準的制定,一些發達國家才開始重視有機農業,並鼓勵農民從常規農業生產向有機農業生產轉換,這時有機農業的概念才開始被廣泛接受。
盡管有機農業有眾多定義,但其內涵是統一的。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葯、生長調節劑和家畜飼料添加劑的農業生產體系。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幫助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嚴重的土壤侵蝕和土地質量下降,農葯和化肥大量使用給環境造碭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種多樣性的減少等等;還有助於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據美國的研究報道有機農業成本比常規農業減少40%,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比普通食品要高20%-50%。同時有機農業的發展有助於提高農民的就業率,有機農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農業,需要較多的勞動力。另外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更多地向社會提供純天然無污染的有機食品,滿足人們的需要。
有機食品:有機食品是目前國標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畜禽產品、蜂蜜、水產品等。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逐步提高,有機食品所涵蓋的范圍逐漸擴大,它還包括紡織品、皮革、化妝品、傢具等。
有機食品判斷標准
有機食品需要符合以下標准:
①原料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
②產品在整個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藏、運輸要求;
③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的生產、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追蹤體系和完整的生產、銷售的檔案;
④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國外發展概況
從世界范圍看,目前有機食品的銷售量還不到食品銷售量的1%,但其發展速度相當快,而且銷售潛力相當可觀,有人預測在21世紀初,全球有機食品銷售量佔全部食品銷售量的5%。但不同地區有所差別,在發展中國家由於多數人還在解決溫飽問題,有機農業的發展相對較慢;而在眾多發達國家由於人們對這個問題認識較早、投入力度大,再加上國家給子相關政策來支持和鼓勵農民進行有機農業生產,因此在歐美及日本等國家有機農業發展得比較快。如法國大約有5%的農場專門從事有機食品原料的生產。有機食品市場占整個食品市場的5%,嬰幼兒食品基本上都是有機食品;歐洲其他國家從事有機食品生產的農場在2%-3%之間,90年代初已注冊登記專門從事有機食品中加工的工廠有 1716家。美國幾乎在所有的連鎖店都銷售有機食品,有1/3的美國人會購買有機食品,1980年有機食品銷售額為7800萬美元,估計2000年為60 億美元,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農民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目前日本有8000多個有機農場,有機食品的市場規模將由1990 年的300億日元發展到2000年的3500億日元左右,年增長率為30%左右。
國內發展前景
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起始於八十年代,1984年中國農業大學開始進行生態農業和有機食品的研究和開發,1988年國家環保局南京環科所開始進行有機食品的科研工作,並成為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會員。1994年10月國家環保局正式成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我國的有機食品開發才走向正規化。1990年浙江省茶葉進出口公司開發的有機茶第一次出口到荷蘭,1994年遼寧省開發的有機大豆出口到日本。以後陸續在我國各地發展了眾多的有機食品基地,在東北三省及雲南、江西等一些偏遠山區有機農業發展得比較快,近幾年來已有許多外貿公司聯合生產基地進行了多種產品的開發,如有機豆類、花生、茶葉、葵花子、蜂蜜等。目前絕大部分有機食品已出口到了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有機食品的生產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生產規模較小,且基本上都是面向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幾乎為零。
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有著眾多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我國有著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在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農牧結合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是有機農業的精髓。有機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依靠現代的科學知識,在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科學原理指導下對傳統農業反思後的新的運用。
其次中國有其地域優勢,農業生態景觀多樣,生產條件各不相同,盡管中國農業主體仍是常規農業依賴於大量化學品,但仍有許多地方,多集中在偏遠山區或貧困地區,農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農葯,這也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
第三,有機農業的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一種產業,我國農村勞動力眾多,這有利於有機食品發展.同時也可以解決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
第四,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腳步的臨近,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會受到綠色非貿易壁壘的限制,有機食品的發展能與國際接軌,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國內市場在近幾年內將有較大發展,因此有機食品在國內外都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國的有機農業發展辦法
發展中國的有機農業的辦法如下:
首先要加強有機農業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體如報紙、電視等方式的宣傳提高人們食品安全和環境意識。
其次國家要進行合理的政策引導和調控,針對有機農業在國內的發展勢頭,制定一系列發展規劃並對其發展進行調控,在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化期給予農民一定的經濟支持。
第三,加強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究示範與推廣。由於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禁用化學合成物質,因而勢必要求較高的生產技術與之配套,只有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來解決好這些技術問題,才能使有機農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下去。
7、有機食品是屬於綠色食品還是綠色食品是屬於有機食品? 它們倆有什麼區別?哪個要求更高?
有機食品:(Organic food)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的規范生產加工,並經獨立的認證機構認證的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等。
有機食品判斷標准
1、原料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
2、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採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准,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
3、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式控制制體系和追蹤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轉換期;這個轉換過程一般需要2-3年時間,才能夠被批准為有機食品。 4、有機食品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綠色食品是中國政府主推的一個認證農產品,他有綠色AA級,和A級之分,而其AA級的生產標准基本上等同於有機農業標准。綠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產的農產品向有機食品過渡的一種食品形式。有機食品是食品行業的最高標准。
8、有機食品認證有哪些基本要求?
有機食品認證的基本要求: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式控制制體系的建立、追蹤體系的確立。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
申請有機食品認證企業(單位),須按《有機食品認證技術准則》的要求,建立並完善涵蓋如下內容的管理體系:
(一)、質量管理手冊
質量管理手冊是闡述企業質量管理方針目標、質量體系和質量活動的綱領指導性文件,對質量管理體系作出了恰當的描述,是質量體系建立和實施中所應用的主要文件,即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長期遵循的文件。質量管理手冊的主要內容包括:
(1)企業概況
(2)開始有機食品生產的原因、生產管理措施
(3)企業的質量方針
(4)企業的目標質量計劃
(5)為了有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土地管理的措施。
(6)生產過程管理人員、內部檢查員以及其它相關人員的責任和許可權。
(7)組織機構圖、企業章程等
(二)、操作規程
所有的操作規程都是為了將《質量保證手冊》具體化的程序和方法的文件,必須經過企業內部的共同討論通過並切實地實行。
1)、作物栽培部分
(1)、作物栽培部分操作規程
①種子和種苗的選定及處理方法
②田地的准備方法
③播種及育苗方法
④基肥和追肥的製作方法
⑤基肥和追肥的施肥管理方法
⑥病、蟲、草害防除的方法
⑦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輪作制度
⑧對來自水源及周邊的污染的防範和處理方法
⑨異常和辦理發生時的處理或報告方法
⑩收獲的方法(包括防止與普通農產品混合的措施和不合格產品的處理)
(2)、原料收獲的管理規程
①收獲方法
②有機原料識別批次號編號方法
③從收獲到出貨的各道工序的批次號編號管理方法
(3)、收獲後的各道工序的規程
①從田地到加工廠的運送方法
②加工廠的接貨檢查程序
③篩選、加工、清洗的作業程序
④臨時保管方法(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分方法、有機標志等)
⑤包裝程序
⑥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方法
(4)出貨規程
①保管方法
②出貨的程序(如何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分方法)
③不合格產品的處理
(5)、機械、設備的維修、清掃規程
①使用前的清洗方法
②維修方法
③滅菌消毒方法
(6)、客戶投訴的處理
①投訴的處理方法
②投訴處理記錄的完成方法
③投訴原因的調查、改正及預防措施
(7)、給認證機構的報告及接受檢查規程
①認證機構的檢查計劃
②年度栽培計劃、實際栽培結果、收獲累計、生產損耗及不合格產品的數量、分客戶的銷售業績。
(8)、記錄管理規程
①完成和修訂各種規程及文本數據的方法
②完成、修訂後的新文本的使用方法
(9)、內部檢查規程
①內部檢查的實施計劃
②內部檢查的責任和許可權
③發現問題時的糾正措施
④改正措施效果的驗證方法
⑤生產過程的檢查實施程序
(10)、教育、培訓規程
①必要的教育、培訓的內容和目的
②認證機構舉辦的培訓班的參加情況
2)、生產加工部分
(1)、有機食品的年度生產計劃
①有機食品的年生產計劃的制定
(何時、何地、誰、怎樣決定了什麼計劃)
②計劃變更的程序
(2)原材料的入庫及保管
①原料入庫時確認內容
②品質檢查的方法和合格與否的判斷標准
③不合格原料的處理
④合格原料的識別及保管方法
⑤記錄的名稱和方法
(3)、機械設備的維修及清洗
①使用前後的清掃、清洗方法
②機械和器具的維修方法
③消毒方法及消毒後處理、對其效果的確認
④使用葯劑的清單
⑤記錄的名稱和方法
(4)、批號管理
①有機識別用的貨物的批次號編號方法
②從原料到產品出貨的各道工序的貨物批次號編號管理方法
(5)、出貨
①產品的檢查方法及標准
②不合格產品的處理
③合格產品的保管方法
④出貨程序(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分、向運輸人員的交貨)
⑤記錄的名稱及方法
(6)、衛生管理
①工廠內外及相關設施的防蟲防鼠方法
②對外委託單位的選擇標准
③使用葯劑的清單
④記錄的名稱和方法
(7)、投訴的處理
①接到投訴時的對策
②投訴原因的調查、改正及預防措施
③記錄的名稱及方法
(8)、給認證機構的報告
①同意接受注冊認證機構的檢查
②年度栽培計劃、實際栽培結果、收獲累計、生產損耗及不合格產品的數量、分客戶的銷售業績。
(9)、記錄管理
①各種規程及文本數據的完成、修改方法
②完成、修改後的新版文本的使用方法
⑨記錄名稱
(10)、內部檢查
①內部檢查的實施計劃
②內部檢查員的責任和許可權
③發現問題時的改正措施
④改正措施效果的驗證
⑤記錄的名稱
(11)合同內容的確認
①合同及定貨要求事項的確認方法
②要求事項的傳達及通知事項
③合同內容及定貨要求發生變化時的措施
④記錄的名稱
(12)、教育、培訓
①必要的教育、培訓內容和目的
②認證機構舉辦的培訓班的參加情況
(三)、記錄的完成和保存
文本及數據、數據類文件的管理規程(保存時間3年以上)
(四)、內部檢查
1、內部檢查監督方法規程
2、對操作規程進行定期重新審閱、修訂的規程
3、對生產進行檢查和確認並提出改進意見的規程
4、對各類記錄進行確認、簽字認可規程
(五)合同內容的確認
為了確認和履行合同及定單要求的規程
(六)、教育和培訓
對本企業參與有機: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成員進行的必要的教育和培訓規程。
二、生產過程式控制制體系
遵循《有機食品認證技術准則》的要求,建立並完善企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體系:
1、產品必須來自己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採用有機方式採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2、加工產品所用原料必須來自己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採用有機方式採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3、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採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准;
(1)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而普通食品則允許:有限制確地使用這些物質;
(2)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
(3)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跟蹤管理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一個轉換期。
4、有機食品在整個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更強調環境的安全性,突出人類、自然和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整個生產:過程採用積極、有效的生產措施的手段,使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度。
三、追綜體系
(一)、追蹤體系的概念
追蹤體系作為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Codex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對可追綜系統的定義表述「食品生產、加工、貿易各個階段的信息流的連續性保障體系」。可追蹤系統能夠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追蹤檢查產品,有利於監測任何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通俗地說,該系統就是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給每件商品標上號碼、保存相關的管理記錄,從而可以進行追蹤的系統。
有機食品的可追蹤是指對從最終產品到原材料以及從原料到產品的整個過程,根據生產日期、生產及加工記錄、原料到貨記錄、倉庫保管記錄、出貨記錄等各種記錄和票據必須是可以追蹤調查的。
1、追蹤體系是一個記錄保存系統,可以跟蹤生產、加工、運輸、貯藏、銷售全過程。
2、是有機生產的證據。
3、是檢查員檢查評估是否符合有機標準的重要依據。
4、是生產者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
5、對於同時進行常規生產和有機生產的生產者,追蹤體系尤其重要。
6、參考有機認證中心建議生產基地農事活動記錄表,建立跟蹤審查系統。
(二)、追蹤體系的好處
追蹤體系的確立能帶來如下的好處:
1、最終產品出現違反准則的情況時,能方便對違規事項的原因查找。
2、原因找到後,使需要回收貨物的量最小。
3、削減回收費用。
4、因為能清楚地掌握原材料的出處,所以能分析、辨別所用原材料的風險度。
5、能在記錄上使最終產品的品質保證成為可能。
6、符合IS09001系列及HACCP的要求。
反之,如果產品未確立追蹤體系時,一旦其最終產品發生問題就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三)追蹤體系的因素(種植業部分)
1、地塊分布圖、地塊圖。
清楚地顯示出地塊的大小和方位、邊界、緩沖區及相鄰土地的狀況,顯示作物、建築、樹木、溪流、捧灌系統及明顯標示等。
2、產地歷史記錄
1)產地歷史記錄能詳細列舉過去的作物種植和投入物的使用。通常包含地塊號、面積、有機種植或常規種植,作物品種和每年的投入物,投入物使用的數量和日期。
2)新購買或租借土地的生產者應要求得到原所有者簽署的記錄以前種植過程的陳述文件(3年內)。
3)有機種植者全部名單。
3、農事活動記錄。
全部有機種植者、農事活動記錄是實際生產過程發生事件的詳細記錄,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收獲的日期的形式、投入物記錄、天氣條件、遇到的問題和其他事項。
4、投入物記錄
1)投入物記錄詳細記錄了外來投入物的購買,包括種類、來源、數量、使用量、日期和地塊號的信息。
2)這些信息可記錄在上面所說的產地歷史記錄和農事活動記錄中,也可記在專用的投放物記錄表上。
3)記錄應和地塊號相關聯,可以從收據和標簽上加以區別。
5、收獲記錄
1)收獲記錄應顯示地塊號、收獲日期、數量、等級等。
2)收獲記錄可以包含在農事活動記錄中,也可單獨記錄。
6、貯藏記錄
1)貯藏記錄包括貯藏場地、方法、數量及地塊號。
2)批次號可以在貯藏時產生。
3)貯藏記錄應反映貯藏場清潔衛生條件。
7、銷售記錄
1)銷售記錄包括發票、收據、定單等等。顯示銷售日期、等級、批次、數量和購買者。
2)銷售記錄應指示那些產品是經過有機認證的,證書號、銷售者的地址。
8、批次號
1)次號是與生產地聯系起來的代碼。
2)批次號在有機食品的鑒別中,起著重要作用。
3)批次號的確定沒有特定的標准,但一經確定就應連續使用。
4)批次號應指明地塊號、收獲日期等要素。
9、經認證的投人物
所有在產地中使用的投入物,必須經認證中心須認可或得到相關認證機構的認證。
(四)追蹤體系的要素(加工部分)
1、有機原料的收購、運輸和儲存。
2、加工過程。
1)是否和其他原料混合。
2)必須熟悉從原料到產品的整個加工過程。工藝流程包括原料來源及處理加工方法和包裝。
3)加工者和申請者要遞交工藝流程圖,檢查員就通過流程圖核實產品的相關信息,以及批次號。
4)包裝。
3、倉儲。
4、產品的銷售。
5、批次號
1)批次號在有機食品認證加工中起著重要作用,加工者把批次號作為質量控制(QC)的目的。一旦發生了質量問題,製造者就能把發生問題的產品分離出來,以便管理。
2)批次號一般由生產的日期等要素組成。加工者的批次號編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但應建立統一的批次號編號規則。
3)批次重新組合,就應分配新的批次號,並和前一次的批次號一起記入記錄文件中,以便保證跟蹤的完整性。
7、裝箱單(B/L)
裝箱單是產品從一處轉運到另一處的文件,包括了裝載日期、原地點、目的地(接受者的姓名、地址)、產品描述、數量、批次號、運輸工具、裝卸者姓名。並在B/L上註明是經過」有機認證」的。
(五)有害物質控制及衛生管理
1、加工常規產品的加工者在進行有害物質控制和衛生管理時,應以文件的形式記錄應採取的附加措施,以保證有機產品在存儲和加工時不會受到污染。
2、在檢查生產記錄時,應同時檢查與同一生產進程式相關的有害物控制衛生管理文件。以確認跟蹤記錄與有機食品認證成品的一致性。
有些組織的文件可能還會有程序文件的補充,這個根據組織情況來決定。其實整個文件類的模式跟ISO9001認證是非常類似的,只是內容和步驟不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