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人士案例
1、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
提供百度CEO李彥宏的創業故事:
第一,找到突破點。2004年李彥宏被迫從CEO位置下來做一個項目的經理,開始超越Google的「閃電計劃」。李彥宏回憶說,當時的策略就是「用百度強的地方攻Google弱的地方」。百度很快找到兩個突破點,一是百度伺服器在中國,可以抓到四倍於Google的中文信息,百度索引量每年漲200%,Google每年僅漲50%;二是在中文內容稀少的情況下,百度推出貼吧等產品來增加內容。幾年下來,信賴百度的用戶終於超過競爭對手。
第二塑造企業文化,百度發展從一兩個人到現在一萬兩千人,遠超李彥宏創業時想像。李彥宏還向學生總結了做好企業的三個心得:首先要有共同的使命目標,百度使命是「讓人們最便捷的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其次是核心的公司文化,百度 「簡單可依賴」文化已為每個員工理解、認同和貫徹;第三是高效的流程和制度,「想要做世界級的公司,必須要有世界級的流程」。
第三,注重用戶體驗。李彥宏還強調,未來操作系統越來越不重要,相反,構建在操作系統上的服務很重要。比如說安卓電話在中國現在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安卓電話默認的搜索變成百度了,因為百度跟手機廠商談,在中國百度可以給廠商分更多的錢。」
李彥宏指出,不管百度做不做操作系統,未來整個IT產業的重心會從操作系統轉到互聯網服務。百度要做的是不僅有網頁檢索,還有貼吧知道一系列用戶非常喜歡的服務。
2、中國女性創業成功的真實案例有哪些?
中國女性創業成功的案例太多了。舉三個例子吧:
(1)李麗,2006年創辦漢唐咨詢,2014年底實現互聯網轉型創立一站式企業服務平台公司寶。在商事服務領域從傳統向互聯網+轉型的前端,利用了服務標准化+SaaS行業整合+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服務行業資產證券化的思路,將公司寶從一個試點小微模式推進了企業服務行業優秀領頭企業。
在此期間獲得了2021年傑出質造人物獎;2020年全球數字大會年度科創人物;2019年中國財經峰會行業影響力人物;數字化貢獻領軍人物;北京市朝陽區工商業聯合會「青年創業榜樣獎」;2018年創業邦「2018最值得關注的女性創業者新銳榜」;2017年中國雙創十大導師;第六屆中國財經峰會上榮獲「最佳才智人物」;阿里巴巴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獲評「十佳女性創業案例」,並獲得CHINADAILY的首頁推送報道。其創辦和領導的公司被評為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朝陽區進出口協會理事單位、科技部眾創空間、北京市眾創空間、北京市非公有制組織黨建示範單位、朝陽區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獲得了2021年專精特新企業、2020年北京民營企業中小百強;2019年北京市朝陽區工商聯創新榜樣;2018年北京市非公有制組織黨建示範單位等榮譽和獎項。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小微企業的綜合質量服務技術研發與應用,參與申請了3項國家標準的制定。
(2)陶碧華,「老乾媽」創始人。1984年,陶華碧憑借獨特的炒制工藝,推出了別具風味的佐餐調料,令廣大顧客大飽口福,津津樂道。1996年批量生產後在全國迅速成為銷售熱點。老乾媽是國內生產及銷售量最大的辣椒製品生產企業。
(3)柳婉琴,LadyBoss全球創業女性聯盟創始人。中意文化大使;亞太女性傑出企業家;中央電視台華人年度楷模人物;著名演說家樂嘉、格力集團董明珠、夢工廠創始人李開復傾力推薦的演講教練;著名暢銷書《高效演講:如何把當眾講話變成影響力》作者。
3、創業成功人士的案例?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李彥宏。
百度公司CEO。
李彥宏的創業之路:創建百度,專注於搜索,這充分說明了李彥宏對技術趨勢的敏銳嗅覺。經過六年的漫長發展,百度終於迎來了互聯網史上的搜索熱潮。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2005年,隨著Google上市後股價的不斷攀升。
以及搜索在網民生活中的普及應用,再加上搜索所帶來新商業模式,百度成功地在今年8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夜之間,百度股價漲幅達到354%,創造了納斯達克新的神話。而李彥宏本人,亦因為百度的成功上市成為身價億萬的富翁,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賴一龍。
英特爾中國總經理。
賴一龍的創業之路:作為英特爾中國負責人,與業界夥伴廣泛開展合作好像是賴一龍2005年的主題。而藉助英特爾的扶持,國內的IT企業,尤其是硬體企業迅速成長,聯想到今天更是成為了全球性的電腦廠商。
不過,英特爾扶植本土企業,推動電腦普及的戰略沒有停止。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2005年,英特爾更是與黑龍江、湖北、山西、山東四省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電腦普及計劃項目。雖然業界對其計劃頗有質疑,稱水土不服。但賴一龍仍在有條不紊地實施著他的宏偉計劃。他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劉軍。
聯想全球COO。
2004財年起負責集團企劃系統與運作系統工作,協助CEO制定集團發展戰略、推進集團運營管理,以及負責集團的采購、商務、物流、質量和生產製造等供應鏈管理工作。合並IBM後,劉軍領銜打造全球的全新供應鏈系統、區域總部拓展到五個等大規模調整動作。
劉軍的創業之路:唐越作為見證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卓越人士之一,成功將互聯網與旅遊業結合,創造出旅遊業電子商務新模式,並成功融入風險投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唐越。
e龍CEO。
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同樣是經歷了互聯網興衰和泡沫,進入2005年,e龍的旅遊電子商務業務進一步長足發展。在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e龍總收入5940萬元同比增長56%。對於旅遊電子商務和e龍公司的未來,唐越充滿信心。作為公司董事長兼CEO,唐越曾非常自信的表示,「我創業的公司怎麼可能倒閉」。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周鴻禕。
IDG合夥人周鴻禕的創業之路:在中國互聯網界素以敢說敢為著稱。在2004年3月到2005年11月擔任雅虎中國區總裁期間,為雅虎中國爭取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支持,完成了3721與雅虎中國的整合,「建立一支可以使公司在適當時機從整合階段進入到發展階段的管理團隊」,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並成功創業雅虎搜索中國子品牌「一搜」。
2005年11月,周鴻禕任職期滿辭職,不久後懷揣6億人民幣現金加入IDG擔任基金合夥人,成功實現從職業經理人到風投合夥人的轉變。
4、40歲後創業成功的名人有哪些?
1、任正非
1963年他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在大學他不僅學了本專業的知識,還自學了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這三個專業,同時他還自學了三門外語,並且熟悉到可以閱讀大學課本的程度。不得不說,任正非的學習能力非常人能夠比得上的。
大學畢業後,任正非選擇了參軍,在部隊他又通過自身所學解決了一個個基建工程難題,在1978年還出席過全國科學大會。1983年隨著國家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而復員轉業至深圳南海石油後勤服務基地,後來因為工作不順利,轉而在1987年集資2.1萬人民幣創立華為公司,創業這年他43歲。
2、宗慶後,
1978年,宗慶後母親退休,33歲的宗慶後得以回到杭州,頂替母親教職入工農校辦紙箱廠做推銷員,之後幾年他又做過多份工作,但主要都是在校辦企業上班。1987年,42歲的宗慶後靠借來的14萬元承包連年虧損的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並開始蹬三輪賣冰棍,後來宗慶後開始代理生產一種兒童營養口服液「中國花粉」,效果是改善兒童營養結構,增強兒童體質。
3、陳麗華,1941年出生於北京頤和園,從家族關系來說,陳麗華是清朝正黃旗世家。曾經顯赫一時的家室到她這一代時已是滿目瘡痍,好在她父母給了她一顆聰明的腦袋。陳麗華從高中畢業後就開始打工賺錢,後來她又做起了傢具生意,後來她還開起了自己的傢具廠。但這些生意並未讓她成為富商巨賈,真正讓她走上商業輝煌的是房地產。
1981年,40歲的陳麗華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房地產投資,她在比華利買了12幢別墅後高價賣出,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一年後,她又移居到香港,並通過關系以「貨物"的名義低價佔有了文革中沒收的文物。
4、徐傳化,
1935年出生於浙江蕭山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里。在徐家,徐傳化的父母並未給到他過多的指導,最多是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等。徐傳化本人非常聰明好學,他兒子曾形容他是典型的浙江農民,勤勞、樂觀且富於韌性。在徐傳化成年後,他喜歡與人交談,做些小生意,這也讓他的家庭生活過得比普通農民滋潤許多。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徐傳化敏銳地發現了浙江苗木的種植機會,於是他轉而集資四千元進行種植,這也讓他賺到了一些錢,但算不上大富。
5、柳傳志
柳傳志,44年出生的鎮江人士,曾經是吃國家飯的。在國營單位做了十三年的研究員,發現自己還是忍受不不了人生就這樣被限定。而且在80年代創業潮的號召下,柳傳志決定辭去鐵飯碗,重新開啟人生。
5、創業成功的例子
吳錫桑說過:「創業歷程,是不斷尋找,不斷糾正的過程。」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少不了經歷挫折、磨難,只有去克服困難,努力奮斗,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在這些成功人士創業之路上,我們也能從他們的身上吸取成功的經驗,學習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
柳傳志:打開創業的第一步是銷售,組建好團隊
柳傳志說過,創業遇到的第一困難就是資金問題,但是得到了創業資金並不意味著創業的困難迎刃而解。在聯想剛創業時推出的產品——聯想式漢字系統,柳傳志把主要精力放在怎麼賣東西上,他聽說賣東西最好的地方是展覽會,當時有很多關於使用和銷售的展覽會,柳傳志就帶著幾個人去展覽當推銷員,去解釋介紹漢卡的怎麼用,慢慢摸索出銷售的方法。不管是哪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打開市場,只有打開市場,你的產品才會賣得出去。
作為一個創業者不僅要知道如何打開市場,更要懂得怎麼制定戰略、與人溝通,在柳傳志創業的路上,他花費了50%的時間來與人溝通。他非常注重團隊的組建,她作為領導者,多做事少拿錢,在創業初期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他寧願 把工資發給員工,自己少拿錢,給員工做好榜樣。
為了按時給員工發工資,他曾經帶領所有員工當過「倒爺」,當「倒爺」時被人欺騙過;他還拉過板車,在中關村擺過地攤,但是他毫無怨言,在賣其他商品過程中還被認定走私300萬罰款,年近中年卻還沒找到人生的方向,而如今的聯想已經成為了計算機行業的大企業。正是因為柳傳志的堅持,才有了今天的聯想。
王健林:「堅持」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
王健林早期當過兵,盡管當兵訓練的日子很苦,但是他都堅持下來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為了創業他放棄了仕途,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拿到銀行的貸款,在銀行門口堵了幾十次。貸款失敗後,他的夢想更堅定,發誓要做大企業。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別人想都不敢想的舊城改造工程只有他敢接,初入房地產行業,因為什麼都不知道,三年間當了222次被告,打了這么多場官司,卻消磨不了他前進的動力。
在建造完一個工程後,但是生意並不好,聽取了許多人的意見投入資金多次修改之後,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他決定炸掉這個工程的成本,就是將賣出去的錢還給老百姓,十幾億的賠款。但是王健林說:「做企業,社會責任心永遠第一。」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憑借堅持,十五年走到世界第一。
史玉柱:聚焦聚焦再聚焦
在腦白金產品推出成功後,史玉柱的整個團隊熱血沸騰,一下子又推出了許多種類似的保健品,但是最終失敗了,其他的項目的營銷策略失敗,史玉柱的事業陷入谷底。一夜之間,他從一個成功人士變成了負債累累的人。史玉柱失敗後,將問題聚焦在自己身上,只要有關於自己負面的文章報紙就拿出來讀幾遍,看看他人對自己的診斷,找出問題,聚焦在產品打廣告上,親自去拿產品給消費者試用,找出產品缺點,進行改善。正是因為他的聚焦,對自己進行反思,重新振作,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每個人創業過程中,困難不計其數,創業的成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這三個成功商業人身上,我們看到柳傳志創業的三要素: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要知道如何打開市場,重視人才,留住人心。王健林堅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難,被人鄙視、質疑,都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夢想,把社會責任心放第一。史玉柱的聚焦聚焦再聚焦,找出自身的問題,悉心聽取他人對自己的意見。從這三個人的創業之路上,我們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總的來說,創業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沒有堅持,就不會成功。
6、收集創業成功人士的事例,特別是中職生創業的典型事例
李嘉誠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在2014年《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富 豪排名,李嘉誠的凈資產總值高達310 億美元,蟬聯亞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 位。能創造這么大的財富帝國的李嘉誠,一開始只有小學學歷。為了養家糊口,他就小學輟學在一家鍾錶店打工,後來又做了推銷員,為了做 出業績,李嘉誠工作16個小時,後來成為了全廠業績最高的,因此得到老闆的賞識升為了總經理。在到自己創業,一步步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雖然李嘉誠只有小學學歷,但是對知識是非常重視的。他除了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從來沒有忘記學習,在香港創業時自己攢錢買英漢詞典自學英語,後來進入塑料行業工作,他又借來《當代塑料》及其他 西方專門的塑料雜志,從中學習外語和專業知識。直到現在李嘉誠80多歲了還是每天堅持 閱讀學習的習慣,他說:「經濟的競爭, 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戰爭;知識的創造與應用,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拓展資料: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職務;9月,李嘉誠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李嘉誠人生觀點—經商之道
「做人的一等智慧,經商的一流學問」。意思是說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是最重要。這就是李嘉誠先生做人之道。
在激烈的競爭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就像參加奧運會一樣,跑第一的勝出第二及第三就是快了那麼一點。若是跑短程的,可能是不夠一秒之差,所以快一點就是贏。這就是李嘉誠經商之道。
李嘉誠成功秘訣:業務多元化、擅用資本「財技」。
7、創業成功的案例及成功的原因
看完下面這些故事,或許你會意識到。自己不能實現夢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不夠有能力、不夠有想法,或者不夠有勇氣。當然,勇氣其實也是能力的重要一種。
王嘉廉:透支信用卡作為啟動資金
王嘉廉是全球第一個把軟體公司做到 10 億美金營收規模的人,也被稱為是華人軟體業中唯一能和比爾・蓋茨並肩挑戰的人。
作為移民後代,王嘉廉很早就開始為將來的生計考慮。念書時,他看到《紐約時報》整整兩頁半篇幅的招聘廣告都是在招聘電腦程序員。覺得市場上一定是很需要程序員,於是去學了電腦程序開發。
畢業後,王嘉廉進入標准數據電腦公司工作,既編程又推銷,學到了一身本事。不久,一個機會點燃了王嘉廉的創業夢想:一家叫 CA 的瑞士公司來到美國尋找銷售代理。王嘉廉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這個事情。但很遺憾,他沒錢去成立公司。
「我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王嘉廉在接受全球華商名人堂采訪時說。而且,他想出了辦法。自己錢不夠,他找來幾個合夥人一起湊,還不夠,他們申請了能夠申請到的所有信用卡,一起透支出最高金額作為補充。他們還想盡一切辦法節約成本:比如,找了一個需要勞動力的房東,通過為房東幹活兒抵消房租。
「這個月的收入進來我們再去還上個月的信用卡,然後再透支。好幾個月,我們都靠這筆信用卡透支周轉。」因為有這段經歷,後來有人問王嘉廉,你和比爾・蓋茨的區別是什麼?他說:「比爾不知道飢餓的滋味。」
陳江和:您搞定關系,我干好事情曾經問鼎印尼首富寶座的陳江河 17 歲創業。從給石油公司賣零件,慢慢拓展生意,直到成為石油公司的工程承包商,後來又進入原木加工行業,創辦夾板廠。
起初,陳江和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做生意。後來他希望進入更多行業,比如棕櫚種植把公司做更大時。他感到力量的不夠。當時,印尼政治經濟環境復雜,搞棕櫚種植,把公司做更大需要社會關系,需要有後台撐腰。但他沒有。
困難面前,陳江和同樣沒有選擇不做。他說,關系不是天生的,沒關系,他就去找關系。多翻周折後,他找到當時在印尼關系和後台都很硬的華人企業家林紹良,主動獻上自己的項目邀請林紹良合作。「我告訴老人家說,我沒有關系,但我能幹,能做好生意。你有關系,你不用親自干,替我擺平場面上的事情。我們合作,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大。」在接受全球華商名人堂采訪時,陳江河回憶說。
林紹良欣賞陳江和的能力和勇氣。爽快地答應了合作計劃。他們的棕櫚油項目也創造了印尼種植業的奇跡,在短短 5、6 年間,就賺到了 10 多億美金。
成功的原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創業者的個人目標關系著企業目標的規模,要了解到該怎樣承擔風險和犧牲。有具備一定的經驗和資金,企業要想成功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累積經驗,學會把握競爭的秘訣。要有一個優秀的品質,一個創業的企業機構,要想生存、發展,獲取該有的利潤,必然會經過企業家敏銳的眼光,遠見的卓識,勤奮的學習和良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