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能力匱乏

創新能力匱乏

發布時間: 2022-07-21 08:37:32

1、如何提高傳統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0 引言
傳統型中小企業是指不主要從事具有高技術含量和技術創新性產品的研製、開發、生產和經營業務並且創新能力較低的企業。可分為生產獨立產品的企業和給大企業做配套的企業[1]。為大企業配套的企業,由於其技術以大企業需求為標准,往往能得到大企業技術指導,因此,其著力點不像創新型中小企業那樣視創新為其生命;生產獨立產品的中小企業,其產品大都是大企業無暇或不願從事而社會中又必不可少\只能由中小企業來生產,這類企業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市場,另一頭又連著上游企業,既要關注市場,又要關注企業技術的進步。

論文百事通傳統型中小企業在我國占絕大部分,在拉動經濟增長、吸納社會就業人員方面,舉足輕重;因此,根據其本身特點和環境條件,選擇合理的技術創新戰略模式對傳統型中小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1 我國傳統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面臨的困境
(1)技術創新人才匱乏。技術人才往往是企業創新的關鍵,但傳統型中小企業由於工資水平、福利待遇、社會地位和發展預期等方面都無法與大企業相比,所以,傳統型中小企業在與大企業的人才爭奪中很難網羅到合適的人才。即便是由自己本身培養、提拔起來的人才也很容易被大企業通過豐厚的待遇挖走。
(2)技術創新風險大,承受能力小。傳統型中小企業無法承受創新伴隨的風險,創新一旦失敗,前期創新投入的損失是難以承受的。而且即便創新成功,其成果能否受到市場的接受具有不確定性。傳統型中小企業相對缺少市場運作經驗,而且將技術成果商業化的能力有限,難以將技術成果大規模推向市場,所以,即使產品開發成功也很難獲得高額回報。
(3)創新資金投入不足,資金渠道不暢。進行技術創新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傳統型中小企業缺乏的是財力,國家的技術改造周期在新的條件下,對企業技術進步的刺激作用開始減退,因為國民經濟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大規模投資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國家的資金已難以像過去那樣可以形成資金集聚效應。因此,資金緊張使傳統型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面臨更大的困難,企業已不像過去那樣依賴國家投資,只好自籌資金。但在目前的企業留利水平下,傳統型中小企業無力通過自身積累而在技術創新投入方面有所作為,而企業外部的融資環境也不利於傳統型中小企業籌集資金。因此,從企業的內外兩方面看,傳統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都是不足的[2-3]。
2 企業技術創新戰略模式基本分析
技術創新戰略是企業在技術創新領域內重大的帶有全局性的或決定全局的謀劃,具有全局性、長期性、層次性、風險性、依從性等特點。技術創新戰略模式是技術創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按技術競爭態勢分為領先戰略、跟隨和模仿戰略[4-5]。領先戰略致力於在同行競爭中處於技術領先地位;跟隨和模仿戰略不圖率先開發、採用新技術,而是在新技術被開發、採用後即行跟上或進行模仿。兩種模式各有優勢和劣勢,企業要依據自身特點進行合理訣擇。
2.1 兩種戰略模式的基本特徵
2.2 兩種戰略模式的優勢和劣勢分析
2.2.1 領先戰略的優勢和劣勢
領先戰略優勢是:領先者通過制定技術標准和形成比較優勢地位增加了後繼者進入市場的成本;容易獲得獨特的市場信譽和新的技術壁壘,可以使自己與用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並形成壟斷地位。
領先戰略劣勢是: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成功率較低;投入生產時缺乏合適的現成熟練技術工人和新工藝;在市場銷售新產品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的市場沉默期,存在較大風險。同時,由於領先者必須投入一定的技術開發成本,缺少合作投資夥伴來共同擔風險、降低開發成本,而且往往需要獨自打開產品銷售局面,所以領先者具有較高成本。
選擇此戰略條件是:企業應有獨立的R&D機構,有較強的R&D能力和雄厚的財力。企業要能從技術上預見到未來市場的潛在需求,要對創新產品及技術進行專利保護,並能進行批量生產。
2.2.2 跟隨和模仿戰略的優勢和劣勢
跟隨和模仿戰略優勢是:學習領先者經驗和長處,可減少研發投入,降低成本;同時,通過分析領先者不足之處,尋求更好滿足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有可能獲得後來居上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跟隨和模仿戰略劣勢是:跟隨和模仿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來改變領先者在消費者心理的先入為主定勢,進入市場較慢;如果市場容量有限,很難取得足夠高的市場佔有率以享受規模效益;且領先者對技術和產品的專利保護,使應用此戰略受到一定限制。
選擇此戰略條件是:企業R&D組織應極富有彈性,能及時迅速掌握別的企業研究方向和成果並迅速而巧妙地加以利用、改進和提高。

2、如何解決中國創新型人才的匱乏問題

我感覺現在的傳統專業不可能培養出當今社會需要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要解
決人才培養過程中一些根本性、關鍵性問題,需要大膽探索,無現成經驗可循,通過試行實驗班,從課程授課、訓練方式、考試方式各環節進行改革探索,

廣泛設置跨學科課程甚至跨學科輔修、跨學科專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3、缺少創新應該怎麼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中小企業如何提高創新能力
1、強化創新意識,樹立創新理念。沒有創新的意識和理念,就不會有創新的行動。對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樹立創新理念尤為重要。如果中小企業沒有創新的願望,缺乏創新理念,就難以在市場中生存發展,更不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後來居上。企業生產什麼、怎樣生產,都離不開技術創新。一項重要發明可以培育新的需求,催生新的產業。擁有核心技術是企業興旺發達的強勁動力。而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自主創新。應在企業內部打造尊重創新願望、發揮創新才能、肯定創新成果的良好文化,激發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化企業決策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理念,對風險和失敗保持正確態度,勇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敢於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善於融合企業的各種資源進行創新。

2、擴大資金投入,優化創新項目。投入是企業創新的物質基礎,必要的資金投入與智力創造相結合,才能推進技術創新,取得創新成果。資金缺乏是中小企業創新的一大瓶頸。應通過政策引導、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企業增加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投入,逐步增加企業研發費用。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整合社會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從企業自身來看,不僅要建立起以企業投入為主,多渠道、全方位的資金支持和保障機制,更要優化項目,把有限的資金集中到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上,尋求以點帶面的突破。

3、加快人才培養,重視產學研結合。人才是知識的主要載體,是創新的重要源泉。人才匱乏是中小企業創新的另一難題。應大力提倡科學就業觀念,鼓勵科技人才到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中小企業應千方百計吸納科技人才,不斷壯大企業創新隊伍;建立良好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積極性,切實發揮科技人才的創新作用;加強職工素質建設,進行多層次技術培訓,廣泛開展職工技術合作和技術交流。同時,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加速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藉助「外腦」合作開發,不斷促進技術創新。

4、完善政策措施,營造有利環境。環境支撐創新,也影響創新。創造有利於企業創新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是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當務之急。應認真落實中央制定的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結合中小企業發展狀況,找准關鍵環節和突破口,努力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難題,不斷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就當前而言,主要是加大財稅扶持力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和社會保險扶持政策,著力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加強和改善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大力培育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

5、抓住有利時機,堅持品牌戰略。品牌是企業的形象,對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是代加工企業,主要進行貼牌生產,處於整個產業鏈的底端。要想扭轉這種局面,中小企業就必須走品牌化道路,創立和發展自己的品牌。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為我國企業創立和發展自己的品牌提供了有利時機。中小企業要抓住機遇,依靠技術創新,主動在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中運用好品牌戰略,打造自主品牌。

4、為什麼要增強國企自主創新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國有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理應在推進國家現代化中發揮示範作用,必須勇擔創新重任,強化自主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動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實力顯著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在參與核心技術標准制定、擁有有效專利、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要看到,國有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較少,不具備保持技術先進性的能力,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和知名品牌;自主創新人才較為匱乏,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偏少,尤其是研發人員數量不足;企業的科技投入呈增長趨勢,但真正用於研發的投入仍然偏低,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等等原因。國內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應該是中大咨詢,他們的官網有挺多這方面的參考案例的。

5、大學的創造力之二:大學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1世紀,創新性人才將是最為核心的需求。而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將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因此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素質的人才,是中國乃至世界大學共同的神聖職責。目前,我國大學缺乏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與培養。因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匱乏是我國大學生面臨的突出問題。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國的教育體制和國外的教育體制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施行的應試教育體制,以分數論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其次,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進一步將適應21世紀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扼殺於搖籃;第三,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授課教師教學缺乏寬松活躍的氛圍,不能給學生展示智慧和才華的機會,傳統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潛能的發揮;第四,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慣性學習方式束縛了其「求知」能力的養成。以上這些都與「著重於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努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探索未知世界鋪路架橋」的世界一流大學培養人才模式大相徑庭。那麼,我們的大學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呢?大學教育應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培養富有創造力的大學生,必須在教育教學的相關環節進行全面改善,即弱化應試教育錯誤引導,取消文理分科,培養塑造富有創造力的教師。在打破應試教育壁壘方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做出了勇敢嘗試,雖然單靠一所大學似乎還改變不了應試教育的整體環境,但這畢竟是一個改變的開始。而取消文理分科也成為湖南、山東等省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嘗試。與此同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切實改變「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只強調結果,而不注意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只重視知識的積累,而忽視知識的創新」等弊病。注重引導大學生開展創造實踐 。早在19世紀初,德國教育家洪堡就提出大學教學必須與科研相結合。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進行科學研究,這實質上是將教學作為培養和進行創造力實踐的過程。而實踐活動本身也是創造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應該鼓勵和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鄉野實踐活動,一方面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認識新事物,獲得書本上無法獲得的新知識,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培養自己的創造力。重視大學生「五商」的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是智商和情商,而財商、科商和藝商則是其創造能力養成的保障。「智商」(IQ),是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簡稱,反映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商」(EQ),是情緒智力商數(Emotional Quotient)的簡稱,是一個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沖動和惱怒、理智處事、面對各種考驗時保持平靜和樂觀心態的能力。「財商」(FQ),在英文中譯作「金融」,本意是「金融智商」,而在大學生而言更是規劃、運籌能力的體現。「科商」(SQ),是科學商數(Scientific Quotient)的簡稱,簡單而言就是科學管理的能力。「藝商」(AQ),是藝術智力商數(Artistic Quotient)的簡稱,是人們用藝術的方式認識世界,感受世界,判斷世界的方式。藝商是一種藝術感知力、鑒賞力,也是創造力的基礎。

6、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二)引進技術消化再創新能力薄弱,引進技術沒有與自主創新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結合起來
(三)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
(四)人、財、物投入嚴重不足

7、為什麼中國互聯網公司創新能力如此低下?

我感覺 問題出在創新的點子上 大多是模仿別人的 例如QQ 炫舞模仿的勁舞

8、說說當前我國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1)優勢:①黨來和國家高受源重視科學技術發辰。②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③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成就,為科技創新提供了物質保障:④中華民族形成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經過廣大科拔人員頑強拼搏,已在航天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積累了一定的創新經驗。
(2)劣勢: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關鍵技術自給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優秀拔尖人才比較匱乏;科技投入不足,體制機制還存在不少弊端.

9、國人缺乏創造能力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中國人缺乏創造力的根源:沒有「精神青春期」

偌大個中國沒有一個諾貝爾科技獎獲得者,是中國人缺乏現代科技文明創造力的一個證明。這就是說,中國人除了擁有舉世無雙的人口生育能力之外,在現代科技文明的生產能力即創造力方面簡直是個「太監」。這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傻眼,或者說是我們「民族的恥辱」。
何以然?很多很多的人把根源指向了教育。原則來說這並不錯——確實是教育。換言之,只有徹底改變我們當下的教育,才有望出現科技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這種看法卻又是相當籠統和膚淺的,它缺乏基本的理論深度和新意。我認為,中國人難以獲得科技領域諾貝爾獎即缺乏現代科技文明創造力的直接根源是個體沒有「精神青春期」。
一、「精神青春期」概念
常識告訴我們,進入生理青春期是個體擁有生育或生殖能力即「成人」的一個標志,而沒有進入生理青春期的個體則缺乏生育或生殖能力;同理,進入「精神青春期」也理應是個體擁有精神生產、創造能力即創造力——創造理性化的精神文明或文化產品的能力即精神上「成人」的一個標志,而沒有達成「精神青春期」的個體,則缺乏創造力。這說明,「精神青春期」是一個標志著人擁有理性精神文明或文化創造能力的概念;人類所有的理性精神文明成果,可以說都是曾經進入過「精神青春期」的個體創造出來的。
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精神青春期」這個概念並賦予它豐富的哲學內涵的是旨在使人由「石墨」變成「金剛石」的現代人生哲學。?
(一)「精神青春期」概念的來源
現代人生哲學從邏輯上把人的精神發展分為自發性階段、自覺性階段和自然性階段,認為人的精神發展的這三個階段與個體生理發展依據生理青春期和生理更年期把人從生物性上劃分的三個階段即前青春期階段、青春期-更年期階段和後更年期階段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換言之,理論上說,在自發性階段與自覺性階段的轉折點上,應該有一個「精神青春期」;在自覺性階段與自然性階段的轉折點上,應該有一個「精神更年期」。這樣,從精神上劃分人生階段,就有了三個類似於人的生物性發展階段的精神發展階段:「前精神青春期」階段的自發性階段、「精神青春期-精神更年期」階段的自覺性階段、「後精神更年期」階段的自然性階段。簡明如下:
人的生理發展三階段:
(1)童年——青春期之前
(2)少年、青年、中年——青春期與更年期之間
(3)老年——更年期之後
人的精神發展三階段:
(1)自發性形態——精神青春期之前
(2)自覺性形態——精神青春期與精神更年期之間
(3)自然性形態——精神更年期之後[1]
——當然,我們對人的精神發展過程的這種劃分僅僅是理論上的,理想狀態的,它與現實中個體的發展並不完全吻合。
只有生理青春期的人生,充其量是在自然賦予的可能性空間之內完成了人生,這種人生無異於動物的人生;不僅有自然賦予的生理青春期,且有「精神青春期」的人生,才能超越人的生物性層面而進入屬人的精神層面。
對於沒有進入過「精神青春期」從而沒有體驗過精神創造的人來說,精神創造力的說法是很抽象的,他們很難理解和領會個體進入「精神青春期」所擁有的精神創造力是怎麼回事。這里用得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經典說法。那麼,用什麼方法才能幫助我們理解和領會個體進入「精神青春期」所擁有的「精神創造力」這一特徵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類比的方法來理解和領會。
我們知道,個體進入生理青春期的標志是男子的首次射精和女子的月經初潮以及與之俱來的性意識的覺醒即生物性意義上的「成人」;與此類似,個體進入「精神青春期」的標志就應該是一次自發的、突如其來的、不期而遇的、神奇的精神創造、精神宣洩經歷以及與之相伴而來的精神生命的突然覺醒和豁然洞悟。個體這個精神覺醒的過程標志著,他在非生物性的意義上「成人」了。「精神青春期」在個體精神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關節點的意義。從此開始,個體人生的一個新階段開始了,直到「精神更年期」的到來它才會退出。
理論上說,一旦個體進入了「精神青春期」,則將輕易地同化、吸收並掌握人類已有的理性文明成果,使自己的理性臻於成熟,並在此基礎上爆發出不可遏制的理性精神文明創造力,從而保障他在未來有足夠的精神能量沖擊下一個人生的關節點——「精神更年期」。這是因為,順利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個體,其精神結構就完全轉型為理性的「自覺性形態」。源於結構與功能的同一性關系,這種自覺性的理性結構擁有同化、吸收理性文明成果的功能,一如個體在自發性形態階段里具有強烈的對感性事物的同化和吸收能力,如兒童對語言和藝術的模仿能力。這是一個人學習理性文明或文化科學知識的最佳階段。現實中某些大科學家、大思想家等可以說就是在某種程度上進入過「精神青春期」的個體,他們在向「精神更年期」邁進的過程中,為社會和人類做出「大貢獻」並獲得個人的人生幸福是不言而喻的:他們會像春蠶吐絲般持續不斷地創造出屬於自己普惠於世人的文明成果。這在自然科學領域最明顯。如歐幾里得的幾何學、牛頓的物理學、愛迪生的系列發明、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等。而那些未能真正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個體,也是根本無緣「精神更年期」的——他們辜負了造物主的良苦用心。在《軸心時代的闡釋》一書中,筆者指出,軸心時代的先知聖人們普遍地進入了「精神青春期」和「精神更年期」,光耀人類千古的軸心文明,就是這些進入了「精神青春期」和「精神更年期」後的特殊人類個體創造出來的。[2]
當今社會令人棘手的所謂「青少年問題」,可以說,都與青少年缺失「精神青春期」有關。缺乏「精神青春期」,個體就很難同化、吸收並掌握已有的人類文明成果,理性就不會真正成熟,就難以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這樣很容易在人生之路上「走偏」——「固著」於性生理方面,因此而根本談不上創造精神文明成果了。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說,缺乏「精神青春期」的成年人是些「多餘的人」,是「精神太監」。
(二)規律: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成「負相關」關系
人們通常認為,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是同步的、同一的、相輔相成的,因此,個體的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是成類似於數學意義上的「正相關」關系。然而深入的研究卻表明,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這種「正相關關系」僅僅是一個暫時的片斷性的現象或表象,而並非本質。如果我們抹去這層籠罩在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成「正相關」關系的表象實即假象,從完整人生本質性的角度來看,那麼,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實際上是成類似於數學意義上的「負相關」關系的。——如果這一結論是科學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這種數學意義上的「負相關」關系稱之為「規律」。我們發現了一個規律!
如果這一規律被確認,那麼無疑,它是對我們普遍常識的一個挑戰和顛覆。
挑戰常識,就是與天下人過不去,也是最容易為世人所鄙夷所不屑的。而任何挑戰和顛覆常識的理論,如果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它們都具有哥白尼式革命的意義。以往的歷史事實都是這樣。
筆者所揭示的個體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具有「負相關」關系這一規律,無疑是一個挑戰和顛覆人們根深蒂固的常識的偉大發現,其命運也可想而知,——即便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但是,就像地球繞著太陽轉是真理一樣,個體的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成「負相關」關系也是真理。真理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其實,個體的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成「負相關」關系這一規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它就如一張一戳就透的窗戶紙。可是,經驗告訴我們,越是簡單的現象和事物,有時候越容易為人們所忽視即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簡單的現象和事物的本質只有待到被某個人輕易地揭示出來的時候,他們才會恍然大悟、如夢初醒:這么簡單的道理,這么重大的規律,我怎麼就事先想不到呢?!
下面我們就簡單表述一下這一規律:
經驗告訴我們,進入生理青春期後,個體的生物性生產能力即生育能力到來了,這種能力會一直持續到個體「更年期」的到來而終止。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生育能力是呈由大至小逐漸衰退以至於徹底退出的趨勢即規律性的。
與之相反,現代人生哲學和經驗告訴我們,個體在從「精神青春期」向「精神更年期」發展的過程中,其精神生產能力即創造理性科技文明或文化成果的能力是呈由小至大逐漸增強之趨勢即規律性的。當然,人的既有的理性精神生產能力在「精神更年期」到來之後也是要「退出」的,但這種退出卻與生理更年期到來之後生育能力的徹底退出、喪失有著根本的不同——它是以自己發生質的轉化或飛躍表現出來的:一旦個體跨過了「精神更年期」這道門檻,則其理性的精神文明生產力將為另一種全新的生產能力即一種更高級的精神生產能力——創造超越有限理性的直覺性的或「非理性」的精神文明成果——藝術——的能力所取代。這時候,一種莊子意義上的超越有限理性的「大智慧」、「大智」將誕生。也就是說,「精神更年期」到來之後,雖然人的「理性文明」的創造能力退出了,但另一種更高級的精神創造能力誕生了。
因此,在那些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個體身上,其生物性生理發展趨勢即規律性與精神心理發展趨勢即規律性表現出一種類似於數學意義上的「負相關」關系的規律:生育能力由強到弱以至於無,文化知識等精神文明成果創造能力由小至大以至於發生質的飛躍。很明顯,二者呈現出此消彼長的關系。不過,這種規律性在那些不能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個體身上卻是失效的:現實中,芸芸眾生一般來說身與心是同步退化的。
個體生物性生理發展規律與精神心理發展規律成「負相關」關系這一規律的被發現和揭示,把人類迄今對於人自己的認識推向了一個科學的高度,其意義不可估量。可以想見,如果把這種規律性具體應用到基礎性的幼兒和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甚至中老年教育上,必將使個體人生由於自我精神創造力的被發現或失而復得而發生空前的革命性的變化。正常人即身心和諧而全面發展的擁有無窮精神創造力的個體,必將在我們的社會中大量涌現。到那時,所謂的「諾貝爾科技獎」根本不稀罕。
此外,我們應該知道,因為與生理青春期到來相伴的,是個體對性快感的深刻體驗——這種體驗是無比快樂和幸福的,同樣,「精神青春期」的到來,個體也將深刻地體驗到一種超越肉體快感的快感——一種由精神文明創造力所帶來的神奇感、成就感、幸福感。而且,能夠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個體,如無特殊原因,一般來說也將自然地進入「精神更年期」,從而擁有創造非理性的藝術性精神文明成果的能力。而與這種嶄新的偉大創造力相伴的,當是個體對生命的最美好體驗——馬斯洛意義上的超越性的「高峰體驗」或審美體驗。這種類似於甚至高於吸毒成癮和性快感的極度幸福快樂的「高峰體驗」或審美體驗,一般人是很難體驗到的,而在大藝術家和宗教家那兒卻是很普遍的。這就與生理更年期到來後人的性快感徹底退出大大不同了。對於這樣的人來說,誠如是:上帝在為他關閉了一扇門的同時,又為他打開了一扇窗。只有在這樣的人嘴裡,才能發出人生是無限美好的感慨和感恩。
二、「精神青春期」概念是一個教育哲學范疇
經驗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能進入生理青春期從而擁有自然賦予人的大同小異的生育、生殖能力,但除極個別的天才人物之外,卻很少有人擁有創造理性化的精神文明成果的能力。——現實中大眾普遍缺乏精神文明創造力即為證明。這充分證明,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夠進入「精神青春期」。這其中必有原因。?而這個原因就在教育。因此人們把國人缺乏創造力的根源歸咎於教育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精神青春期」是後天的
眾所周知,生理青春期是先天的、不受人控制的,隨著個體的身體成長和發育它是會自發地、自然地到來的;而「精神青春期」卻不然,它是後天的、受環境條件制約的,它不可能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而自發地、自然地到來。
以往,由於我們缺乏關於「精神青春期」概念的意識,故在現實中,我們根本意識不到人應該擁有一個類似於生理青春期的「精神青春期」,從而也不可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為「精神青春期」的到來提供必要的條件。正因此,「精神青春期」在人類個體身上是普遍匱乏的。這就告訴我們,探討個體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必要條件是多麼必要。
那麼,個體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必要條件又是什麼呢?
(二)「精神青春期」與教育
個體進入「精神青春期」的必要條件?一言以蔽之,教育——主要指狹義的學校教育,特別是早期的幼兒和中小學教育。現實中,正是教育的匱乏和不足甚至荒謬,才導致了個體普遍地難以進入「精神青春期」,從而普遍缺乏精神文明的創造力。
無論是從理論上說還是從經驗上說,人的精神的覺醒是晚於肉體的生理的覺醒的,真正意義上的性意識的覺醒不可能在個體未進入生理青春期之前達到:人得先品嘗性意義上的「禁果」的滋味後才懂得文明意義上的「智慧果」的味道。現代社會,由於人類整體上迷失了本性,個體不僅沒有「精神青春期」,就連自然賦予的生理青春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和變異。如,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知道的個體進入生理青春期的大致時間點女子是7的倍數14歲,男子是8的倍數16歲,甚至比較精確地知道生理更年期的大致時間。?而今,卻早已面目全非了:每每見諸媒體的10多歲懷孕墮胎少女的報道就是證明。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各國地區人種差異確認的個體進入生理青春期的年齡大致在10-20歲之間;2010年,中華兒科學會發布最新中國兒童成長發育專項調查結果:中國女孩的青春期發育開始年齡平均為9.2歲,比30年前提前了3.3歲。中國醫學科學院博導、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丁宗一稱,這個研究結論在1985年就報告過,只不過當時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這就是說,30多年來,我國青少年的生理青春期普遍提前了3歲,也就是普遍在11-13歲左右進入生理青春期。?一個眾所周知的常識是,一種生物的壽命是與其生理青春期之前的時間長度成正比即正相關的。因此可以說,生理青春期的大大提前,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違反,更是我們人類個體的一個災難。這種違反自然的現象從整體上顛覆了保持了幾千年的中國人的素樸的身體生理發展規律。這就是發展、進步、現代化的「代價」。現代社會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對個體的自然生理規律發動攻擊:物質層面的激素的濫用,精神層面的色情泛濫。
生理青春期的提早到來,會促使個體性意識的提前覺醒,但這並不意味著個體的「精神青春期」也會同時到來。
就像生理青春期的到來需要有一個性荷爾蒙激素的增長積累過程一樣,如果缺少了一個「精神激素」的增長積累過程,「精神青春期」也是不可能到來的。由於「精神青春期」一般不可能早於生理青春期到來,而今,個體的生理青春期又大大地提前了,這種突如其來的對個體來說驚心動魄、翻天覆地的生理變化,會讓小小年紀的少年人猝不及防,驚慌失措,疲於應付;特別是,生理青春期的到來所帶來的生理上妙不可言的極大快感,往往容易把青少年引向道德意義上「墮落」的深淵——如「早戀」和追求感官刺激的淫慾。如此一來,青少年的精神注意力、精力就會大大分散和消耗,「精神激素」的增長和積累就難免泡湯了。可以說,生理青春期的過早到來,擠占、延遲、轉移、耗費了「精神青春期」的發展空間;反過來說,如果青少年有一個正常的「精神青春期」,則會把他們從耽於感官的慾望如手淫、早戀等不良嗜好中解放、升華出來,並可大大地減輕和緩解個體在生理青春期到來之後的精神焦慮和壓抑。由此,我們不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為何會有「萬惡淫為首」的說法了:《論語·季氏》里有孔子「少戒色」的說法:「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也可理解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為什麼會把亞當夏娃「偷吃」「智慧果」稱之為「原罪」了:《聖經》第一章《創世記》中把亞當夏娃偷吃「智慧果」稱之為「原罪」。由此,人們往往誤以為基督教是在心理精神的意義上反對人吃「智慧果」。這是非常荒唐的望文生義。其實,《聖經》的本意是指未成年人不應該過早地嘗試「偷吃」性經驗意義上的「禁果」。[3]
當下,由於教育,特別是幼兒和中小學教育內容和方法的不科學,難以讓個體增長和積累起足夠導致「精神青春期」突破的「精神激素」,從而使得現實中的青少年不可能達到「精神青春期」的臨界點,而出現普遍的溫吞水狀態的「精神陽痿」現象。當然,當下的中小學和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的不科學,又是由我們當下以升學和就業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高等教育目標決定的。——這里必須指出,那些考上大學甚至重點大學的個體,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普遍地進入過「精神青春期」,事實上,他們與沒有考上大學的個體之間的差別是「量」上的,而非「質」上的。
須知道,幼兒和中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融「冰」——融解先天的自發性精神之「冰」,否則,就難以收獲後天理性的自覺性精神之「水」。在現代人生哲學中,筆者把自發性比喻為「冰」,自覺性比喻為「水」,自然性比喻為「汽」。而這個融「冰」的過程,除了方法上要有循序漸進、「日鑿一竅」的耐心之外,最最要緊的是在內容上要給予青少年充分的系統性的「母乳」喂養,即「傳統文化」教育,而不能一味地喂給青少年「洋奶粉」,特別是以「英語」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要講究「均衡營養」。只有如此,才能把祖先遺傳給每個個體的自發性精神能量充分地表達、實現出來,同時轉化為自覺性的理性能量。這一步,是個體順利地進入「精神青春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由此可見,這種以達成「精神青春期」為目標的幼兒和中小學教育,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於古代傳統教育中啟蒙性的所謂「蒙學」教育,但又是添加了「洋奶粉」即西方文化的綜合性教育。這種教育,理應貫穿於個體「精神青春期」之前的整個生活學習過程之中,它完全不同於單純應試性的知識性、技巧性教育。
當下,人們對我們的早期教育內容上過分重視「洋奶粉」即西方文化的現象已有所警惕,同時,對缺乏「母乳」即傳統文化的現象已有所意識並力圖改變之,但在另一個方面即教育方法上卻往往背道而馳。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商人和不懂教育的教育者的鼓動誘惑下,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按照少年兒童的天性因材施教,恨不能「日鑿七竅」,「一口吃成個胖子」,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導致望子成龍的悖謬。個體大量的自發性精神之「冰」不能有效地融化,從而缺乏自覺性精神之「水」,這就從根本上阻礙,至少是延緩了青少年進入「精神青春期」的時間。正因此,很多本應在中學階段對理性文化知識的學習「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少年人,卻往往表現出厭學情緒,相反,他們卻會對網路游戲成癮,對性成癮,等等。
可見,「精神青春期」概念與教育直接相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哲學概念。
三、作為教育哲學范疇的「精神青春期」概念的意義
「精神青春期」之於個體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一點也不遜於甚至更重於生理青春期對於個體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前者保證了人類種族的生產繁衍和興盛,後者則保證了人類文明的創造繼承和繁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精神青春期」概念的創造,對於人類及其個體來說,具有開天闢地的價值和意義。不過,這種無與倫比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教育方能真正實現出來。換言之,對於現代人來說,個體的「精神青春期」是「精神青春期」教育的結果。?——「精神青春期」概念作為一個教育哲學范疇的意義就表現在它對具體教育目標的指導作用。
眾所周知,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最終目的。因此,理想的教育目的或目標無疑應該是人的全面發展。這一點,世界各國都大同小異。
當下,我國憲法和教育法中對教育目的的規定一般來說是明確的、正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4]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5]
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6]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7]
但不容否認的是,我們憲法和教育法中所規定的這種教育目的又是籠統的、一般性的,而教育——狹義的學校教育,都是具體的,即分為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很遺憾,我們國家並沒有規定具體教育的目標。正因此,這種籠統的、一般性的教育目的就很容易為現實中的具體教育實踐所架空——事實上它已經被現實中以「升學」、「就業」為目的的功利性的「應試教育」所架空。這說明,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教育目的,只能保證其大方向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是難以具體操作的。除了社會其他原因之外,由於具體教育目標的不明確,因而常常使得我們的具體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無的放矢、無所適從,只能無奈地、被動地以「應試教育」來跟隨、適應社會潮流。而這一缺陷和不足,卻可以由「精神青春期」概念給予彌補。
「精神青春期」概念直接為具體教育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明確的、具體的目標即方向性指引:
(1)幼兒和中小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引領個體達成「精神青春期」。具體內容和方法我們在前面已有所論述,就是要以循序漸進、「日鑿一竅」的耐心,給予青少年以「母乳」即傳統文化為主,「洋奶粉」即西方文化為輔的「營養均衡」的全面教育。這個過程,就是學習、繼承、吸收前人創造的知識即整個人類文明成果的過程。嚴格來說,學生沒有完成這個過程,是不能「畢業」的。
(2)高等教育的目標,應該是指導學生找到一種可行的使「精神青春期」的創造性能量充分地釋放和實現出來的具體途徑或方法。這期間必須注意的是,要教育學生決不能急於求成,從而造成「傷仲永」即「透支」的悲劇性後果。這就是說,知識性教育應該在高等教育之前就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學生「方法」。這個過程,就是學習、繼承、發展前人創造知識即整個人類文明成果的方法的過程。不難看出,至於創造,那幾乎完全是在高等教育之後的事情了。嚴格說來,這個過程沒有完成,是不允許「大學畢業」的。不過,鑒於我們現實高等教育中的個體多數並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精神青春期」,故,當務之急並不是指導學生去探討釋放和實現「精神青春期」的能量的途徑或方法,而是「補課」——補「精神青春期」之課。因為沒有能量談何釋放?在此基礎上,才能進入方法的學習,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這也可以解釋當下為什麼我國高等教育仍不得不普遍延續中學式的知識灌輸教育的原因了。
——當然,我們以上的探討是理論上的,理想性的。但正是理論的理想性為我們的實際操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針對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普遍缺乏創造力這一可悲現實,或許,「亡羊補牢,猶未為晚」,而這,就要求我們把「精神青春期」概念視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哲學范疇來研究。除此之外,可能很難找到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了。因為,只有把「精神青春期」概念提升到教育哲學范疇的高度,才會引起人們普遍的重視並彰顯其無與倫比的價值和意義。而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則一場空前絕後的教育革命就是不可避免的。
最後,我模仿一種說法:中國人,你懺悔吧!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