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創新型企業家
1、對創新型企業的看法
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創新則興,不創新則亡。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大師熊彼特說:創新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創新可促進企業組織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使企業不斷提高效率,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於一個企業而言,創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管理創新,文化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營銷創新等等。
關鍵字:企業生存管理創新文化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營銷創新
創新,也叫創造。創造是個體根據一定目的和任務,運用一切已知的條件,產生出新穎、有價值的成果(精神的、物質的)的認知和行為活動。縱觀當代企業,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中處於主動,立於不敗之地。許多企業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未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創新是帶有氧氣的新鮮血液,是企業的生命。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淺談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
管理創新是為了更有效地企業運用資源以實現目標而進行的創新活動。管理創新就是要引入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組織方式而實現的創新。美國管理學家哈梅爾(H amel)將管理創新定義為:對傳統管理原則、流程和實踐的明顯背離或對常規組織形式的背離。管理創新就是指以價值增加為目標,以戰略為導向,以各創新要素(如技術、組織、市場、戰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協同創新為手段,以培育和增強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為中心,通過有效的創新管理機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創新,事事創新,時時創新,處處創新的創新活動或過程。管理上的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可以開拓市場,從而形成企業獨特的品牌優勢。
2、熊彼特企業家理論的介紹
熊彼特企業家理論是指熊彼特基於「創新理論」又提出的企業家理論,並對這一理論的現實意義進行了分析。熊彼特認為作為資本主義「靈魂」的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實現創新。因此,可以把他所稱道的企業家稱為創新型企業家。
3、有誰知道創新型企業的定義啊,要最權威的哦
創新型企業是一種創新型組織。指在制度、管理、知識、技術、文化等方面具有強大創新活力、具有本行業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優勢、能夠對市場環境變化做出靈敏反應的企業。主要特徵有: 企業內部實現研究與開發的制度化;研究與開發成為企業的核心職能之一;集研發、生產、銷售三位一體;形成研發、生產、銷售三者互動的健全機制;能通過不斷的持續的創新,獲得持續性的收益。持續創新是其本質特徵。英國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1921—)列舉了創新型企業的十大特徵: (1) 企業內部研究與開發能力相當強;(2) 從事基礎研究或相近的研究;(3) 利用專利保護自己,與競爭對手討價還價;(4) 企業規模足夠大,能長期高額資助R&D(研究與開發);(5) 研製周期比競爭對手短;(6) 願意冒風險;(7) 較早且富於想像地確定一個潛在市場;(8) 關注潛在市場,努力培養、幫助用戶;(9) 有著高效的協調研究與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家精神;(10) 與客戶和科學界保持密切聯系。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大批創新型企業是關鍵
4、創新型企業的主要特徵
(1)企業內部實現研究與開發的制度化;
(2)研究與開發成為企業的核心職能之一;
(3)集研發、生產、銷售三位一體;
(4)形成研發、生產、銷售三者互動的健全機制;
(5)能通過不斷的持續的創新,獲得持續性的收益。持續創新是其本質特徵。
英國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1921—)列舉了創新型企業的十大特徵:
(1) 企業內部研究與開發能力相當強;
(2) 從事基礎研究或相近的研究;
(3) 利用專利保護自己,與競爭對手討價還價;
(4) 企業規模足夠大,能長期高額資助R&D(研究與開發);
(5) 研製周期比競爭對手短;
(6) 願意冒風險;
(7) 較早且富於想像地確定一個潛在市場;
(8) 關注潛在市場,努力培養、幫助用戶;
(9) 有著高效的協調研究與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家精神;
(10) 與客戶和科學界保持密切聯系。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大批創新型企業是關鍵。
根據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具有以下特徵的企業可以看作是創新型企業:
(1)有自主品牌,不是代工企業;
(2)有較強的研發實力,研發人數在30人以上;
(3)有較大的營業規模,年營業收入在8000萬元以上;
(4)有較好的成長性,年收入增長率在20%以上;
(5)有創新性,不是純模仿企業;
(6)有較好的市場地位,在行業或細分市場上居於前5位;
(7)主要通過內生方式實現增長,而不是依賴並購方式實現增長。
符合上述3個以上特徵的企業,我們可以看成是創新型企業。創新型企業主要分布在高科技行業、消費品行業以及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創新型企業是一個國家最有活力的企業,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主力軍,應該成為政府重點扶植的對象。創新型企業也是風險投資機構最青睞的投資對象。
5、什麼是高成長,高創新,高科技企業
摘 要:和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可以將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徵概括為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創新性、高增長性、高收益性、高風險性、組織結構扁平化以及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等典型特徵。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4637999.htm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高技術人才密集;高收益性;高風險性
高新技術(又稱高科技,high-technology)一詞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流行於20世紀80年代。由於高新技術本身是一個動態發展概念,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公認的定義。在這一概念誕生初期,美國《韋氏第三版新國際詞典增補9000詞》中對高新技術的定義為:「使用包含尖端方法或尖端儀器的技術。」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1988年對高新技術所下的定義為:「高新技術是指那些需要以充滿活力和持續進步的研究和開發為基礎的迅速發展和高度綜合的經濟部門」。日本學者認為,高新技術是以當代尖端技術和下一代科學技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技術群。我國國家科技成果辦公室對高新技術的定義是:「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綜合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處於當代科技前沿的,對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文明和增強國家實力起先導作用的新技術群。」這一定義與其他的定義相比,更全面地反映了高新技術的本質特徵,也符合我國國情,是本文所認同的一種定義。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997年確定了九個高新技術行業,分別是「航空航天、計算機、電子通信、醫葯、科學儀器、電氣機械、化學、非電氣機械、軍事裝備」。?譹?訛而目前我國確定今後要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有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研究與開發費用投入大,擁有較高比率的科技型人才,並以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創新產品或創新技術服務的企業。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高新技術企業一般具有三個基本要素:第一,研究與開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十分重要,研發費用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例較高。第二,科技型人才占企業員工總數的比例較高,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高度依賴於科技人才。第三,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往往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大多屬於創新型產品或創新型技術服務。
和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如表1.1),根據對比結果可以將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徵概括為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創新性、高增長性、高收益性、高風險性、組織結構扁平化以及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等,以下從八個方面論述高新技術企業的八大特徵。
一、高投入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投入性主要表現在研發、研發產品商品化階段的試驗和推廣、專用設備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從事高新技術研發要取得科技成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費用,而且技術難度越大、越復雜,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多。在開發階段要經過中間試驗,這一環節投入的費用彈性很大,有時投入很多而一無所獲,有時需要多次試驗、不斷追加投入才能成功,中間試驗費用在整個企業開發過程中所佔的比例很大。在商品產業化階段為了及時推向市場並且提高市場佔有率需要投入巨大的廣告費用和其它促銷費用。因此,高新技術企業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想使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發展是不可能的,甚至連企業的生存都有問題。據統計,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一般為5%-15%,最高的可達50%,將其研發成果商品化時,所需投資又要比研發投入強度高5-10倍。因此日本人把高新技術企業稱為「食金蟲工業」。?譺?訛
二、高技術人才密集性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企業,從事的是智力活動,主要依賴人才及其智力和知識,和傳統產業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集技術、智力、信息、知識等高級生產要素為一體。從高新技術企業人員構成上看,從事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設計的科技人員在企業員工總數中有較高比例,專業技術人員在企業中的作用遠大於其他企業人員,據統計高新技術企業中具有工程和科學學位的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60%,相當於傳統產業部門的5倍。?譻?訛高新技術企業的關鍵經營資源是人力資源,特別是高智力人力資源,即具有從事較高程度異質性勞動的人力資源。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起著核心和關鍵作用的是高技術人才。
從高新技術企業人員構成上看,從事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設計的科技人員在企業員工總數中有很高比例,科技人員在企業中的作用遠大於企業其他人員,據統計高新技術企業中具有工程和科學學位的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60%,相當於傳統產業部門的5倍。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人力資本所有者包括創新者(主要指經營創新者和科研創新者)、管理者、生產者,由於創新活動是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日常活動,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者,而是經營和技術的創新者。因此,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創造中,科技型人力資本在價值創造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顯現。
三、高創新性
創新性是高新技術企業一項基本特點,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新產品和新技術在銷售額中的比重。其實,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作用都十分顯著。高新技術企業要保持競爭優勢,必須時時刻刻圍繞創新這條主線開展工作,不創新甚至創新緩慢,企業將會面臨被淘汰,尋求不斷的創新是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獲取利潤的源泉。技術創新是動力,除了對技術特有的保護外,非常重視創新的投入;制度創新是保障,不斷尋求新的激勵機制和組織結構;高新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短、更新快、時效性強且難以預料,所以要求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型企業的一種,所以這里的論述同樣適用於高新技術企業),社會知識存量的急劇變動使得知識和創新成為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創新活動逐漸成為知識型企業的日常活動。為了追求專業化分工的利益和節省交易費用,專門從事創新活動的個體從普通勞動者中分離出來。在知識型企業中,經營職能和管理職能已經發生了分離,創新者成為知識型企業中真正意義上的經營者,他承擔著企業的經營風險,決定著企業的生產方向;而傳統意義上的經營者已經蛻變為單純的管理者,他僅僅負責組織企業的生產和監督生產工人。可見,在知識型企業中管理者的作用大大下降。由於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知識存量的急劇變動,在知識型企業中,最重要的不只是企業家,而是更廣泛的知識的創新能力。企業的首要問題是要設計一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下有創新能力的人能夠被選為創新者。 四、高成長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產品一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由於專利保護、技術訣竅、技術領先、特許經營等因素,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創新產品憑借其新穎性和新技術特性將迅速地佔領市場,其投資回報率可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增長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高收益的特點也促成了高增長,從而在短期內可能成長為大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具有跳躍性。
五、高風險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高風險性主要來自於技術的不確定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過程本身具有的不確定性,決定了研發活動具有很高的失敗率。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的商品或服務也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存在著技術失敗而造成損失的風險。新技術的形成還有一個生成、發展、應用、淘汰的周期規律,它總是處於動態變化中,其更新換代的周期在不斷縮短,前一時期確認為新的技術,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很快會被新的更高的技術所代替而遭淘汰。市場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市場接受能力難以把握,新市場的開發受許多因素制約,具有不確定性;高新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短、更新快、時效性強難以預料,這使得高新技術企業市場風險更大。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性與高新技術的復雜創新性呈同步增長趨勢,技術的復雜程度越高,技術的含量越大,技術的創新難度越大,企業所承擔的風險也大。此外,高新技術企業還面臨人才風險。高新技術企業對科技人才的高度依賴帶來了人才風險。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對科技人才的依賴性極強,而科技人才又有著市場競爭激烈、流動性強的外部環境,如若關鍵技術人才流失,會使高新技術企業遭受沉重的打擊。據統計,美國高新技術公司10年的成活率在5-10%之間。?譼?訛我國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在2000年、2001年、2002年的注銷率分別為11.27%、15.46%、9.12%,2000年和2001年的注銷率是全部企業注銷率的1.2倍和2.4倍。?譽?訛
六、高收益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收益性來源於其技術和產品的高創新性,這種創新在一定時期內具有壟斷性特徵,由於市場的旺盛需求和技術的壟斷,能吸引願意支付高價格的購買者,會帶來高額的利潤回報。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成功之後,通常可以得到數十倍於初始投入的巨大收益。在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高新技術項目中,雖然70%是失敗的,但30%成功的項目所帶來的利潤足以彌補他們的全部損失,並使其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從股票市場上高新技術板快的表現,也足以說明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收益性。?譾?訛
七、組織結構扁平化
高新技術企業以技術創新和靈活性作為戰略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的組織結構必須相適應。進行技術創新,並為企業的技術和知識積累、流動和共享創造條件,組織結構就必須是扁平化的和有彈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業務是研究開發、營銷管理、技術與產品的集成,科技人員以項目為單位,這種結構是根據企業已簽或待簽的幾個大中型項目的要求,把工程技術和研發部門分為幾個相應的項目組,設立項目經理,並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高新技術企業組織還具有柔性化、邊界模糊特點,在高新技術企業經常採用跨部門工作小組或項目組完成某一項任務,如為了使產品研發與銷售工作有機結合,研發人員也參與產品的推廣和銷售,而銷售人員也參與研發工作中。所以,高新技術企業的組織形態,應該是扁平化、網路化、高彈性的,企業由一個個團隊組成,以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需求和競爭。
八、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
高新技術企業組織文化的特點是鼓勵創新、合作、共享和寬容失敗。高新技術企業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滿足知識經濟需要,團隊工作方式需要員工相互合作、知識共享,同時建立學習型組織鼓勵員工不斷學習。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果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因此必須對失敗有較高的容忍度,以促進企業科技人員的創新行為和創業精神。知識的共享可以產生創新的靈感和新知識。一個思想交換另一個思想,彼此會有兩個思想。知識具有流動性和價值可多次轉移的特性,其共享的過程並不是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轉移,而是彼此共同的擁有。企業要開展能夠讓大多數員工受益的、能夠滿足整個組織需要的知識管理,會讓組織有一種向上的趨勢。
引文注釋
①Thomas H. Revision of the High-Technology Sector and Proct Classification. OECD STI working papers, 1997.2.
②趙湘蓮.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M].科學出版社,2006(7)第一版:18.
③陳開全,蘭飛燕.高科技產業與資本市場[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3.
④曹興,曾欣榮.高新技術企業薪酬體系設計原則分析[J].硬質合金.2002(4):53.
⑤蔣建軍.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高注銷率的原因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4):34.
⑥Mann O K. Introction to Special Issue: Researching Business and High Technology Markets. In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3):56.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4637999.htm
本文摘自中國論文網,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4637999.htm
6、新企業、新企業家、新個人、新平台是新動能具體表現形式中的是什麼
具體表現為:新動能驅動(新制度、新要素、新市場);新產業形態(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品牌);新主體支撐(新企業、新企業家、新居民、新平台)。
新主體,即壯大有競爭力的創新型主體,包括創新型企業(尤其是創新型領軍企業)、創新型個人(如創客、新型農民等)、創新型區域(如創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等)、創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型國家平台(如國家創新中心、國家技術中心、國家實驗室等)。
7、什麼是企業家?企業家是什麼意思?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關於企業家,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本文中,我們使用 Entrepreneur 在英語中的本源含義。所謂企業家 (Entrepreneur)是指為個人追求機會,通過創新滿足需求,而不顧手中現有資源的創業者。從該定義中可以看出,企業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創新性,企業家和創業緊密聯系在一起,英語中企業家和創業者都是一個詞:Entrepreneur。
企業家與傳統的管理者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企業家是靠機會驅動的,機會來源於環境中的變化,企業家就是善於捕捉這些變化的人。而官僚型的管理者則是依靠資源驅動的,他們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如果我有什麼資源,我將能幹成什麼事情,而企業家則首先問環境中有什麼機會,然後才會想到自己擁有什麼資源,並想方設法去獲取這些資源。因此,官僚型管理者更多的守業,而企業家更多的是創業。斯蒂芬.P.羅賓斯的著名教材《管理學》中將將兩種管理者的思考次序進行了對比,如下表所示:
表1 典型官僚管理者與典型企業家思考次序對比
從表中可以看出,企業家的戰略重點來自對機會的感覺和把握,而不是由現有的資源驅動的。企業家的傾向是密切監視環境的變化並從中發現機會,對於他們來講,最重要的是產生投資的主意,至於手中掌握的資源則是次要的。
一旦發現機會,企業家就開始尋求利用機會的方式,他們的性格決定了企業家總是相信機會一定能被開發出來。不僅如此,企業家不惜冒財務風險,不惜冒職業生涯的風險和家庭關系的風險,或是不惜承受心理壓力,也要將新企業辦起來。只有在企業家發現機會和開發機會的途徑以後,他才開始考慮所需要的資源,然後再決定怎麼得到它們。此外,企業家通常能夠富於想像力地和高效率的利用非常有限的資源。當資源障礙被克服以後,企業家才會把組織結構、人員、營銷計劃和其他各種必要的要素組合在一起去實現整體戰略。
肖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曾經說過:「理智的人會主動適應世界,而非理性的人妄想世界按照自己意圖前行,結果就是一切進步都取決於非理性者」。這話也道破了企業家的本質,企業家所從事的事業在大眾看來往往是不願、不能或者不敢去做的,為此,企業家需要擁有堅忍不拔的品格,尤其是應該經受住失敗的考驗。企業家應該把失敗看成暫時的挫折,看成「吃一塹,長一智」的機會,看成對於未來成功的投資,他們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不輕言放棄。
總之,企業家在沒有多少資源的情況下,銳意創新,發掘並實現潛在機會的價值。他們就是具有勇於創新、樂於冒險、不怕失敗的創業精神的個人。
8、什麼是企業家?
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是從法語中借來的,其原意是指「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或組織者」。在現代企業中企業家大體分為二類,一類是企業所有者企業家,作為所有者他們仍從事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另一類是受雇於所有者的職業企業家。在更多的情況下,企業家只指第一種類型,而把第二種類型稱作職業經理人。
解析:
創新是靈魂
熊彼特關於企業家是從事「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創新者觀點,凸顯了企業家精神的實質和特徵。一個企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一個企業,要麼增值,要麼就是在人力資源上報廢,創新必須成為企業家的本能。但創新不是 「天才的閃爍」,而是企業家艱苦工作的結果。創新是企業家活動的典型特徵,從產品創新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形式創新等等。創新精神的實質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將已經做過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更象一名充滿激情的藝術家。
冒險是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和奈特(Frank Rnight)兩位經濟學家,將企業家精神與風險(risk)或不確定性(uncertainty)聯系在一起。沒有甘冒風險和承擔風險的魄力,就不可能成為企業家。企業創新風險是二進制的,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只能對沖不能交易,企業家沒有別的第三條道路。在美國3M公司有一個很有價值的口號:「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和無數個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著冒險與失敗,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錯誤,那麼什麼也別干」。同樣,對1939年在美國矽谷成立的惠普、1946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的索尼、 1976年在台灣成立的Acer、1984年分別在中國北京、青島成立的聯想和海爾等眾多企業而言,雖然這些企業創始人的生長環境、成長背景和創業機緣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都是在條件極不成熟和外部環境極不明晰的情況下,他們敢為人先,第一個跳出來吃螃蟹。
合作是精華
正如艾伯特·赫希曼所言:企業家在重大決策中實行集體行為而非個人行為。盡管偉大的企業家表面上常常是一個人的表演(One-ManShow),但真正的企業家其實是擅長合作的,而且這種合作精神需要擴展到企業的每個員工。企業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成為一個超人(superman),但企業家應努力成為蜘蛛人(spiderman),要有非常強的「結網」的能力和意識。西門子是一個例證,這家公司秉承員工為 「企業內部的企業家」的理念,開發員工的潛質。在這個過程中,經理人充當教練角色,讓員工進行合作,並為其合理的目標定位實施引導,同時給予足夠的施展空間,並及時予以鼓勵。西門子公司因此獲得令人羨慕的產品創新記錄和成長記錄。
敬業是動力
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寫到:「這種需要人們不停地工作的事業,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事實上,這是唯一可能的動機。但與此同時,從個人幸福的觀點來看,它表述了這類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個人為了他的事業才生存,而不是為了他的生存才經營事業。」貨幣只是成功的標志之一,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才是企業家的「頂峰體驗」和不竭動力。
學習是關鍵
荀子曰:「學不可以已」。彼得·聖吉在其名著《第五項修煉》說到:「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學習與智商相輔相成,以系統思考的角度來看,從企業家到整個企業必須是持續學習、全員學習、團隊學習和終生學習。日本企業的學習精神尤為可貴,他們向愛德華茲·戴明學習質量和品牌管理;向約琴夫·M·朱蘭學習組織生產;向彼得·德魯克學習市場營銷及管理。同樣,美國企業也在虛心學習,企業流程再造和扁平化組織,正是學習日本的團隊精神結出的碩果。
執著是本色
英特爾總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意味著在遵循摩爾定律的信息時代,只有堅持不懈持續不斷地創新,以誇父追日般的執著,咬定青山不放鬆,才可能穩操勝券。在發生經濟危機時,資本家可以用腳投票,變賣股票退出企業,勞動者亦可以退出企業,然而企業家卻是唯一不能退出企業的人。正所謂「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在20世紀80年代諾基亞人涉足移動通訊,但到90年代初芬蘭出現嚴重經濟危機,諾基亞未能倖免遭到重創,公司股票市值縮水了50%。在此生死存亡關頭,公司非但沒有退卻,反而毅然決定變賣其他產業,集中公司全部的資源專攻移動通訊。堅韌執著的諾基亞成功了,如今諾基亞手機在世界市場佔有率已達到35%。
誠信是基石
誠信是企業家的立身之本,企業家在修煉領導藝術的所有原則中,誠信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原則。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誠信經濟。沒有誠信的商業社會,將充滿極大的道德風險,顯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其實,凡勃倫在其名著《企業論》中早就指出:有遠見的企業家非常重視包括誠信在內的商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確指出:「企業家只有一個責任,就是在符合游戲規則下,運用生產資源從事利潤的活動。亦即須從事公開和自由的競爭,不能有欺瞞和詐欺。」
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原動者」,也是市場機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動力」,也一定來自於這些民間資本者群體。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群體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相對於公有制經濟體系內的其他經濟成分和生產者,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也離不開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群體的發展和壯大。
縱觀當今世界,很多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固然是缺乏諸多經濟要素,但是最缺乏的卻是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家以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在我國,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群體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天然相容,互並為發展條件。因此,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是決不可能被排斥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之外的!
我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關鍵階段,並且業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國未來幾年的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必將觸及到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調整,對於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不啻於是又一次嚴峻考驗!期間,必將涉及到如何正確地解讀和定義民營企業家和民營資本的地位和作用的問題。
心態是技能
成功企業家都會有良好的心態,就像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在演講里說的:'失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失敗了能不能爬起來',當具有企業家精神在失敗的時候,他們不會像普通人一樣一蹶不振,他們會穩定自己之內心,相信自己會再次成功。所以,真正的企業家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心態,減少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