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局部創新理論

局部創新理論

發布時間: 2022-07-17 07:29:30

1、創新首先是什麼創新?

創新首先是強化創新思維。

創新首先是思想上的認同,認為創新是好的事情,創新能夠給社會帶來巨大便利或促進經濟社會的重大發展。思想上的認同是行動上支持的前提,如果不能在思想上增進認同,經濟發展就難以搞不上去,人民群眾看不到發展的希望,黨的執政基礎就會發生動搖。

在黨的創新理論中,結合實際創新的思維,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作為黨員幹部,要堅持創新求進、創新突破,把創新工作方式作為提升工作實效的前提條件,只要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有助於提升工作質量,都應當長期堅持,並適時加強總結提煉、宣傳推廣。

(1)局部創新理論擴展資料:

創新的重要性

科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部分,沒有它再強大的國家地位,也會被輕易奪走。如果沒有強大的科技,很難想像今天的美國,可以憑借自己的美元金融地位,實現對全球防疫衛生醫療物資出口的收割。

在努力發展科技的時候,其實也在給未來積蓄能量,提供各種應對不可預測問題的實力。當下一個疫情到來之時,可以用積累的醫療經驗,以及一些有用的科研成果,去應對下一場危機。

當然,對於生活幫助也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讓體力勞動時間下降,讓腦力勞動增加,提高商品出口貿易的盈利能力,製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2、什麼叫創新創新有什麼特點?

什麼是創新

創新,也叫創造。創造是個體根據一定目的和任務,運用一切已知的條件,產生出新穎、有價值的成果(精神的、社會的、物質的)的認知和行為活動。

按照管理大師熊彼特的理論,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包括5個方面內容:(1)引進一種新產品(2)採用新的生產方式,(3)開辟新的市場(4)開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5)採用新的組織形式。
其實,還應包括觀念和思維的創新。這是最重要的。中央黨校有位教授在總結深圳特區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首先歸功於制度的創新。如果沒有特區拓荒者的觀念創新,就不可能有制度的創新,更談不上深圳的驚人成就。

創新的特點

創新的最主要特點是新穎性和具有價值。

1、新穎性。新穎性包括三個層次:(1)世界新穎性或絕對新穎性(2)局部新穎性(3)主觀新穎性,即只是對創造者個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2、具有價值。這個特點與新穎性密切相關,世界新穎性的價值層次最高,局部新穎性次之,主觀新穎性更次之。

大衛.史密斯發明了"郵包炸彈"梅利莎病毒,到案發時已使100萬台電腦癱瘓,造成8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這不是創造價值,而是價值大破壞。

創新的分類

提起創新,人們往往聯想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其實創新的種類遠不止這些。創新主要有七種:(1)思維創新,(2)產品(服務)創新,(3)技術創新,(4)組織與制度創新,(5)管理創新,(6)營銷創新,(7)文化創新。下面逐一介紹。

3、技術創新理論的技術創新理論的學派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提出之後,由於受到同時期的「凱恩斯革命」的理論影響,並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20世紀50年代以後,許多國家的經濟出現了長達近20年的高速增長「黃金期」,這一現象已不能用傳統經濟學理論中資本、勞動力等要素加以簡單解釋。西方學者對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關系產生了興趣並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從而使技術創新理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縱觀技術創新理論的發展,可以將對技術創新理論的研究分成新古典學派、新熊彼特學派、制度創新學派和國家創新系統學派等四個學派。
一、技術創新的新古典學派
技術創新的新古典學派以索洛(R.Solow)等人為代表,運用了新古典生產函數原理,表明經濟增長率取決於資本和勞動的增長率、資本和勞動的產出彈性以及隨時間變化的技術創新。他區分出經濟增長的兩種不同來源:一是由要素數量增加而產生的「增長效應」,二是因要素技術水平提高而產生的「水平效應」的經濟增長。在《在資本化過程中的創新:對熊彼特理論的述評》一文中,索洛提出了創新成立的兩個條件,即新思想的來源和以後階段的實現和發展。這種「兩步論」被認為是技術創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個里程碑。
1957年,索洛在其發表的《技術進步與總生產函數》一文中,推算出l909—1949年間美國製造業總產出中約有88%應歸功於技術進步,索洛殘差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在繼續深入研究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同時,新古典學派還開展了技術創新中政府幹預作用的研究,提出當市場對技術創新的供給、需求等方面出現失效時,或技術創新資源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時,政府應當採取金融、稅收、法律以及政府采購等間接調控手段,對技術創新活動進行干預,以提高技術進步在經濟發展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
新古典理論仍採用正統經濟理論模型作為分析工具,因此也不能反映技術變化和創新處於時時動態的經濟現實,沒有充分考慮經濟發展中技術和制度的作用及其發揮作用的方式。為了盡可能接近並反映現實世界,自然不應該抽象掉對於制度和技術研究至關重要的動態特性,制度與技術經濟理論研究必須以演化的、發展的眼光,對制度和技術的動態性及創新、變遷的過程予以特別關注,才能使得該理論在更加科學的方向上得以不斷推進和突破。因此,對於一些重大的理論與現實問題,如決定企業生產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是什麼,決定企業間生產率差異的因素又是什麼,新技術的產生、篩選、擴散過程怎樣,仍未能給予充分的回答,這說明新古典理論與現實存在嚴重脫節。另外,技術創新的新古典學派是將技術創新過程看成一個「黑箱」(black box),他們本身並不關心這個黑箱內部的運作,這與將技術創新作為一個過程進行研究,研究「黑箱」內部運作機制的新熊彼特學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二、技術創新的新熊彼特學派
新熊彼特學派的代表人物有愛德溫·曼斯菲爾德、莫爾頓·卡曼、南希·施瓦茨等,他們秉承經濟分析的熊彼特傳統,強調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將技術創新視為一個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重視對「黑箱」內部運作機制的揭示,並在分析這樣一個過程的基礎上先後提出了許多著名的技術創新模型。研究的主要問題有:新技術推廣、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的關系、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的關系等等。曼斯菲爾德對新技術的推廣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技術在同一部門內推廣的速度和影響其推廣的各種經濟因素的作用,並建立了新技術推廣模式。他提出了四個假定:①完全競爭的市場,新技術不是被壟斷的,可以按模仿者的意願自由選擇和使用;②假定專利權對模仿者的影響很小,因而任何企業都可以對某種新技術進行模仿;③假定在新技術推廣過程中,新技術本身不變化,從而不至於因新技術變化而影響模仿率;④假定企業規模的大小差別不至於影響採用新技術。在上述假定的前提下,曼斯菲爾德認為有三個基本因素和四個補充因素影響新技術的推廣速度。這三個基本因素為:①模仿比例,模仿比例越高,採用新技術的速度就越快;②模仿相對盈利率,相對盈利率越高,推廣速度就越快;③採用新技術要求的投資額,在相對盈利率相同情況下,採用新技術要求的投資額越大推廣速度就越慢。而四個補充因素具體包括:一是舊設備還可使用的年限,年限越長,推廣速度就越慢;二是一定時間內該部門銷售量的增長情況,增長越快,推廣速度就越快;三是某項新技術首次被某個企業採用的年份與後來被其他企業採用的時問問隔,間隔越長,推廣速度就越慢;四是該項新技術初次被採用的時問在經濟周期中所處的階段,階段不同,推廣速度也不同。
盡管曼斯菲爾德的理論填補了熊彼特創新理論中的一個空白——技術創新與模仿之間的關系以及二者變動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對技術模仿和技術推廣的解釋,但其理論假設的前提條件與實際相差太大。比如,完全競爭市場只是一個理想化的狀態,而新技術出現的初期一般都處於壟斷狀態,只是維持時間長短而已,因此模仿者根本無法自由使用,而使用是要付出很大代價和成本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風險;專利權是受法律保護的,企業如要使用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因此也會直接影響模仿者的選擇;科學技術發展FI新月異,新技術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只有不斷地創新與變革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所以新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是需要持續不斷去完善的,因此也會直接影響模仿比例;企業的規模大小也會直接影響其是否採用新技術,畢竟採用新技術存在很大的風險等等。由此可見,曼斯菲爾德的理論對現實經濟的解釋是有限的。
卡曼、施瓦茨等人從壟斷與競爭的角度對技術創新的過程進行了研究,把市場競爭強度、企業規模和壟斷強度三個因素綜合於市場結構之中來考察,探討了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的關系,提出了最有利於技術創新的市場結構模型。卡曼、施瓦茨等人認為:競爭越激烈,創新動力就越強;企業規模越大,在技術創新上所開辟的市場就越大;壟斷程度越高,控制市場能力就越強,技術創新就越持久。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術創新的持久收益所需的控制力量,而且難以籌集技術創新所需的資金,同時也難以開拓技術創新所需的廣闊市場,故而難以產生較大的技術創新。而在完全壟斷的條件下,壟斷企業雖有能力進行技術創新,但由於缺乏競爭對手的威脅,難以激發企業重大的創新動機,所以也不利於引起大的技術創新。因此,最有利於創新的市場結構是介於壟斷和完全競爭之間的所謂「中等程度競爭的市場結構」。
卡曼、施瓦茨的研究成果是對熊彼特創新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熊彼特是把技術創新作為一個整體要素來研究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沒有對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的關系等具體問題作進一步的分析與闡述。卡曼、施瓦茨的研究層次雖然仍偏重宏觀層面,但更深入、更具體,對技術創新原因或動力問題的解釋更有說服力。卡曼、施瓦茨的研究雖然揭示了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關系的實質,但缺乏對每一種市場結構具體的分析,按照經濟學上對市場結構的劃分來看,「中等程度競爭的市場結構」可以理解為包括兩種市場結構,即寡頭壟斷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對在這兩種市場結構下,技術創新有何不同,以及這兩種市場結構比較,哪種市場結構更容易引發技術創新,他們沒有作進一步分析闡述。實際上,在寡頭壟斷市場下,寡頭壟斷者依靠壟斷勢力能夠獲得更多壟斷利潤,能夠為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開辟市場的前景更大,但一旦寡頭壟斷者之間形成某種默契或現有產品存在高額利潤的前景時,就會阻礙技術創新的進行。而在壟斷競爭的市場下,企業雖有一定壟斷程度,但佔有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無論在資金、技術力量還是在開辟市場能力等方面,一般達不到寡頭壟斷企業的實力,因此技術創新的程度相對較低,但一旦有了技術創新,企業就會馬上組織生產,搶占市場,獲得壟斷利潤,因此在這種市場結構下,技術創新發生得會更頻繁、更活躍。
新熊彼特學派對技術創新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對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也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和發展。該學派雖然堅持熊彼特創新理論的傳統,但所關注的是不同層次的問題,熊彼特忽略了創新在擴散過程中的改進和發展,而新熊彼特主義者的著眼點則在於創新的機制,包括創新的起源、創新過程、創新的方式等內容。另外,還有一些新熊彼特學派的理論研究。總之,新熊彼特學派通過系統的、科學的研究和探索已經初步搭起了技術創新的理論框架,但沒有得出更多深層次的理論規律。
三、技術創新的制度創新學派
技術創新的制度創新學派以美國經濟學家蘭斯·戴維斯和道格拉斯·諾斯等人為代表,戴維斯和諾斯在1971年出版的《制度變革與美國經濟增長》一書中,提出了制度創新理論。他們認為,所謂「制度創新」是指經濟的組織形式或經營管理方式的革新。該學派利用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中的一般靜態均衡和比較靜態均衡方法,在對技術創新環境進行制度分析後,認為經濟增長的關鍵是設定一種能對個人提供有效刺激的制度,該制度確立一種所有權,即確立支配一定資源的機制,從而使每一活動的社會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產權的界定和變化是制度變化的誘因和動力,新技術的發展必須建立一個系統的產權制度,以便提高創新的私人收益率,使之接近於社會收益水平;一個社會的所有權體系若能明確規定和有效保護每個人的專有權,並通過減少革新的不確定性,促使發明者的活動得到最大的個人收益,則會促進經濟增長等。戴維斯和諾斯把制度創新的全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形成推動制度變遷的第一行動集團,即對制度變遷起主要作用的集團;提出有關制度變遷的主要方案;根據制度變遷的原則對方案進行評估和選擇;形成推動制度變遷的第二行動集團,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團;兩個集團共同努力去實現制度變遷。
以戴維斯和諾斯等人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家把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與制度學派的「制度」理論結合起來,深入研究了制度安排對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發展了熊彼特的制度創新思想。但制度創新理論中所說的制度是指具體的政治經濟制度,如金融組織、公司制度和工會制度等,而沒有包括作為背景的社會政治環境。另外,戴維斯和諾斯的制度創新理論是在「經濟人」假設的前提下展開的,所提出的市場規模的變化、生產技術的發展和預期收益的變化等促進制度創新的三要素是外在於制度創新過程的,是一個重要的隱含假定。實際上忽視了市場規模擴大和技術進步本身是制度的函數,即制度安排是決定市場規模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因素。另外,對於制度的研究,制度創新學派堅持局部均衡分析和比較靜態分析,越來越向新古典範式靠攏(如契約理論),而且由於作為基本分析單位的交易成本和產權都是很模糊的概念,使得經驗實證方法很難運用。
四、技術創新的國家創新系統學派
技術創新的國家創新系統學派以英國學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美國學者理查德·納爾遜等人為代表,該學派認為技術創新不僅僅是企業家的功勞,也不是企業的孤立行為,而是由國家創新系統推動的。國家創新系統是參與和影響創新資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為主體、關系網路和運行機制的綜合體系,在這個系統中,企業和其他組織等創新主體通過國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動知識的創新、引進、擴散和應用,使整個國家的技術創新取得更好的績效。
20世紀80年代弗里曼在考察日本企業時發現,日本的創新活動無處不在,創新者包括工人、管理者、政府等。日本在技術落後的情況下,以技術創新為主導,輔以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使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工業化大國。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國家在推動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也說明一個國家要實現經濟的追趕和跨越,必須將技術創新與政府職能結合起來,形成國家創新系統。由此,弗里曼在《技術和經濟運行:來自日本的經驗》一書中提出國家創新系統理論。他認為國家創新系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即前者包括國民經濟中所涉及引入和擴散新產品、新過程和新系統的所有機構,而後者則是與創新活動直接相關的機構。
納爾遜以美國為例,分析國家支持技術進步的一般制度結構。他在1993年出版的《國家創新系統》一書中指出,現代國家的創新系統在制度上相當復雜,既包括各種制度因素和技術行為因素,也包括致力於公共技術知識研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及政府部門中負責投資和規劃等的機構。納爾遜強調技術變革的必要性和制度結構的適應性,認為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國家創新系統中的制度安排應當具有彈性,發展戰略應該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
弗里曼和納爾遜的研究為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人們認識到國家創新體系在優化創新資源配置上的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更好地指導政府如何通過制定計劃和頒布政策,來引導和激勵企業、科研機構、大學和中介機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加快科技知識的生產、傳播、擴散和應用。但弗里曼和納爾遜的研究是集中在對一國創新體系結構中各組成部分效率和結合的研究,沒有對各國創新體系的比較研究。
因此對不同國家支持技術創新的組織和機制,國家之間的異同和這些異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這些差別能在何種程度上以什麼方式來解釋各國不同的經濟績效等問題沒有深入的研究。

4、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創新的必要性
創新是發展應對環境變化,增加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紅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是應對環境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展望十四五的迫切要求。創新要擺在核心位置,要堅持制度,創新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方面面的創新創新要貫徹一切工作當中。只有把握了創新我們才能夠走在發展世界前列更好地把握發展主動權,引領新常態。

5、triz理論的40個發明/創新原則是什麼?

一、分割原則

1、將物體分成獨立的部分。

2、使物體成為可拆卸的。

3、增加物體的分割程度。

二、拆出原則

1、從物體中拆出"干擾'部分("干擾"特性)或者相反。

2、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三、局部性質原則

1、從物體或外部介質(外部作用)的一致結構過渡到不一致結構。

2、物體的不同部分應當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體的每一部分均應具備最適於它工作的條件。

四、不對稱原則

1、物體的對稱形式轉為不對稱形式。

2、如果物體不是對稱的,則加強它的不對稱程度,

五、組合原則

1、把相同的物體或完成類似操作的物體組合合起來。

2、把時間上相同或類似的操作聯合起來。

六、多功能原則

1、一個物體執行多種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體。

七、『瑪特廖什卡'原則

1、一個物體位於另一物體之內,而後者又位於第三個物體之內,等等。

2、一個物體通過另一個物體的空腔。

八、重量補償原則

1、將物體與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體結合以抵消其重量。

2、將物體與介質(最好是氣動力和液動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九、預先反作用原則

1、如果按課題條件必須完成某種作用,則應提前完成反作用。

十、預先作用原則

1、預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個的或部分的)。

2、預先將物體安放妥當,使它們能在現場和最方便地點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十一、"予先放枕頭"原則

1、以事先准備好的應急手段補償物體的底可靠性。

十二、等勢原則

1、改變工作條件,使物體上升或下降。

十三、"相反"原則

1、不實現課題條件規定的作用而實現相反的作用。

2、使物體或外部介質的活動部分成為不動的,而使不動的成為可動的。

3、將物體顛倒。

十四、球形原則

1、從直線部分過渡到曲線部分,從平面過渡到球面,從正六面體或平行六面體過渡到球形結構。

2、利用棍子、球體、螺旋。

3、從直線運動過渡到旋轉運動,利用離心力。

十五、動態原則

1、物體(或外部介質)的特性的變化應當在每一工作階段都是最佳的。

2、將物體分成彼此相對移動的幾個部分。

3、使不動的物體成為動的。

十六、局部作用或過量作用原則

1、如果難於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則應當取得略小或略大的功效。此時可能把課題大大簡化。

十七、向另一維度過渡的原則

1、如果物體作線性運動(或分布)有困難,則使物體在二維度(即平面)上移動。相應地,在一個平面上的運動(或分布)可以過渡到三維空間。

2、利用多層結構替代單層結構。

3、將物體傾斜或側置。

4、利用指定面的反面。

5、利用投向相鄰面或反面的光流。

十八、機械振動原則

1、使物體振動。

2、如果巳在振動,則提高它的振動頻率(達到超聲波頻率)。

3、利用共振頻率。

4、用壓電振動器替代機械振動器。

5、利用超聲波振動同電磁場配合。

十九、周期作用原則

1、從連續作用過渡到周期作用(脈沖)。

2、如果作用已經是周期的,則改變周期性。

3、利用脈沖的間歇完成其他作用。

二十、連續有益作用原則

1、連續工作(物體的所有部分均應一直滿負荷工作)。

2、消除空轉和間歇運轉。

二十一、躍過原則

1、高速躍過某過程或其個別階段(如有害的或危險的)。

二十二、變害為利原則

1、利用有害因素(特別是介質的有害作用)獲得有益的效果。

2、通過有害因素與另外幾個有害因素的組合來消除有害因素。

3、將有害因素加強到不再是有害的程度。

二十三、反向聯系原則

1、進行反向聯系。

2、如果已有反向聯系,則改變它。

二十四、"中介"原則

1、利用可以遷移或有傳送作用的中間物體。

2、把另一個(易分開的)物體暫時附加給某一物體。

二十五、自我服務原則

1、物體應當為自我服務,完成輔助和修理工作。

2、利用廢料(能的和物質的)。

二十六、復制原則

1、用簡單而便宜的復製品代替難以得到的、復雜的、昂貴的、不方便的或易損壞的物體。

2、用光學拷貝(圖像)代替物體或物體系統。此時要改變比例(放大或縮小復製品)。

3、如果利用可見光的復製品,則轉為紅外線的或紫外線的復制。

二十七、用廉價的不持久性代替昂貴的持久性原則

1、用一組廉價物體代替一個昂貴物體,放棄某些品質(如持久性)。

二十八、代替力學原理原則

1、用光學,聲學、 『味學"等設計原理代替力學設計原理。

2、用電場.磁場和電磁場同物體相互作用。

3、由恆定場轉向不定場,由時間固定的場轉向時間變化的場,由無結構的場轉向有一定結構的場。

4、利用鐵磁顆粒組成的場。

二十九、利用氣動和液:壓結構的原則

1、用氣體結構和液體結構代替物體的固體的部分,如充氣和充液的結構,氣枕,靜液的和液體反沖的結構。

三十、利用軟殼和薄膜原則

1、利用軟殼和薄膜代替一般的結構。

2、用軟殼和薄膜使物體同外部介質隔離。

三十一、利用多孔材料原則

1、把物體作成多孔的或利用附加多孔元件(鑲嵌,覆蓋,等等)。

2、如果物體是多孔的,事先用某種物質填充空孔。

三十二、改變顏色原則

1、改變物體或外部介質的顏色。

2、改變物體或外部介質的透明度。

3、為了觀察難以看到的物體或過程,利用染色添加劑。

4、如果已採用了這種添加劑,則採用熒光粉。

三十三、一致原則

1、同指定物體相互作用的物體應當用同一(或性質相近的)材料製成。

三十四、部分剔除和再生原則

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無用的物體部分應當剔除(溶解.蒸發等)或在工作過程中直接變化。

2、消除的部分應當在工作過程中直接再生。

三十五、改變物體聚合態原則

1、這里包括的不僅是簡單的過渡,例如從固態過渡到液態,還有向"假態"(假液態)和中間狀態的過渡,例如採用彈性固體。

三十六、相變原則

1、利用相變時發生的現象,例如體積改變,放熱或吸熱。

三十七、利用熱膨脹原則

1、利用材料的熱膨脹(或熱收縮)。

2、利用一些熱膨脹系數不同的材料。

三十八、利用強氧化劑原則

1、用富氧空氣代替普通空氣。

2、用氧氣替換富氧空氣。

3、用電離輻射作用於空氣或氧氣。

4、用臭氧化了的氧氣。

5、用臭氧替換臭氧化的(或電離的)氧氣。

三十九、採用惰性介質原則

1、用惰性介質代替普通介質。

2、在真空中進行某過程。

四十、利用混合材料原則

1、由同種材料轉為混合材料。

(5)局部創新理論擴展資料:

現代TRIZ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

TRIZ理論中提供了如何系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對於復雜問題的分析,則包含了科學的問題分析建模方法——物-場分析法,它可以幫助快速確認核心問題,發現根本矛盾所在。

2、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針對技術系統進化演變規律,在大量專利分析的基礎上TRIZ理論總結提煉出八個基本進化法則。利用這些進化法則,可以分析確認當前產品的技術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3、技術矛盾解決原理

不同的發明創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規律。TRIZ理論將這些共同的規律歸納成40個創新原理,針對具體的技術矛盾,可以基於這些創新原理、結合工程實際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4、創新問題標准解法

針對具體問題的物-場模型的不同特徵,分別對應有標準的模型處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轉換、物質與場的添加等等。

5、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

主要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轉化,直至問題的解決。

6、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而構建的知識庫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領域的數百萬項發明專利的分析結果而構建的知識庫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豐富的方案來源。

6、管理學中1.權力 2.局部創新 3.強化理論 4.筆試的含義 請不要用百度百科的復制過來,謝謝!

1.權力權力是指改變個人或團體行為的能力。也可以說,權力是引起他人或團體採取與原來不同的行為的力量。權力的構成基礎有法定權、強制權、獎賞權、專長權和表率權。 2.局部創新局部創新是指在系統性質和目標不變的前提下,系統活動中的某些內容、某些要素的性質及其組合的方式可以有多變化和調整. 3.強化理論斯金納所倡導的強化理論是以的強化原則為基礎的關於理解和修正人的行為的一種學說。他認為人或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採取一定的行為作用於環境。當這種行為的後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在以後重復出現;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失。人們可以用這種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後果,從而修正其行為。 強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過程和行為的規律,對人的行為予以導向,並加以規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是通過行為的後果反饋給行為主體這種間接方式來實現的。人們可根據反饋的信息,主動適應環境刺激,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所謂強化,從其最基本的形式來講,指的是對一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的後果(報酬或懲罰),它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今後是否會重復發生。根據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把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又稱積極強化。當人們採取某種行為時,能從他人那裡得到某種令其感到愉快的結果,這種結果反過來又成為推進人們趨向或重復此種行為的力量。例如,倪老師面對學生的目無紀律,面對學生的旁若無人,面對他的玩世不恭,她沒有放棄,而是強化他身上少得可憐的優點,淡化他身上少得不能再少的缺點!負強化,又稱消極強化。它是指通過某種不符合要求的行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後果,對該行為予以否定。若職工能按所要求的方式行動,就可減少或 2 消除令人不愉快的處境,從而也增大了職工符合要求的行為重復出現的可能性。應該說,對倪老師和王老師所說的兩位「問題學生」來說,每天都有很多與班集體不符的行為,如果要對他們進行負強化的話每天都有很多,但她們都沒有每天給予很多的負強化。因為她們很好地現解了斯金納的理論的使用原則。 4.筆試筆試是一種與面試對應的測試,是考核應聘者學識水平的重要工具。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測量應聘人的基本知識、專業知識、管理知識、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等素質及能力的差異。 筆試在員工招聘中有相當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規模的員工招聘中,它可以一下子把員工的基本活動了解清楚,然後可以劃分出一個基本符合需要的界限。適用面廣,費用較少,可以大規模地運用。但是分析結果需要較多的人力,有時,被試者會投其所好,尤其是在個性測試中顯得更加明顯。

7、有關創新的理論(名言警句……)、事實(事實例證)論據。各5條

競爭優勢的秘密是創新,這在現在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是如此。
創造力對於創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應該提倡創造力,然後將其轉變成創新,而這種創新將導致競爭的成功。
————美國《未來學家》1995年10月號文章

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
————郎加明《創新的奧秘》27頁

創新,可以從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從供給的角度給它下定義為:改變消費者從資源中獲得的價值和滿足。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權威
中國、孫黎編著《策劃家》第178頁

不創新,就死亡。
————〖艾柯卡〗現代美國著名企業家

創新應當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不是投機商,也不是只知道賺錢、存錢的守財奴,而應該是一個大膽創新敢於冒險,善於開拓的創造型人才。
————〖熊彼特〗奧地利經濟學家

日日創新。
————日本索尼公司

在人類日超擁擠的生存空間里,唯一可以使人擺脫擁擠感覺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創新之路。

把嘗試「解決新問題「的追求,從人群中的局部人、少數人,擴大到人群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有機構成的一部分,這種趨勢在二十世紀末已初露端倪……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402頁

如若說,在創新尚屬於人類個體或群體中的個別傑出表現時,人們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尚可為時代所容,那麼,在創新將成為人類賴以進行生存競爭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時,依然採用一種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則無異於一種自我潰敗。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404頁

……以空前未有的熱情,煥發青春的創新功能,激發人人獨特的創新精神,使民族的、國家的創新智慧來一個總發動!使個體的、群體的創新潛能來一個大爆發!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382頁

最佳的創新定義是「不限大小,不限部門」。
最有效的創新都簡單得驚人,其實,一項創意所能得到的最高褒獎就是別人說一句:「這個一看就懂,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有效的創新開始時……要做的只是某件具體的事。但是,基於聰明設想的創新數量極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較小,仍然成為開辟新行業、提供新職業、給經濟增添新的活力方面的相當巨大的源泉。

這種創新代表著社會所需要的東西:首創性、進取心和創造精神。
————佚名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經深刻地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4頁

創新——創造新的世界的真正奧秘在於:創新首先是一種由創新者的素質和創新者的思路組成的運行機制,它是一個由創新者的素質轉化為創新者的思路、再由創新者的思路轉化為創新者的行為的復雜過程。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5頁

在創新活動中,只有知識廣博、信息靈敏、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易於在多學科、多專業的結合創新中和跳躍性的創造性思維中求行較大的突破。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11頁

科學技術史表明,過多的知識信息有時反倒會妨礙和限制創新。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14頁

創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貝爾〗美國科學家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265頁

將來,先進國家生產的產品價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從藍領工人的勞動及從資本物中得來,而主要是從設想和創新中得到的。
————〖吉福德·平肖第三〗美國咨詢專家
《創新者與企業革命》第16頁

創新時代實際上是信息時代的天然的伴隨物。盡管我們掌握了新的信息,但仍然有薄弱環節,它不是出現在信息的創造上,也不是出現在信息的貯存上,甚至也不在信息的獲取上,而是出現在利用新的信息去做新的事情上。

————〖吉福德·平肖第三〗美國咨詢專家
《創新者與企業革命》第17頁

作為一個未來的總裁,應該具有激發和識別創新思想的才能。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25頁

為了產生創新思想,你必須具備:(1)必要的知識;(2)不怕失誤、不怕犯錯誤的態度;(3)專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29頁

在識別創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總裁,總是善於同有創新意識的人打交道的,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包括聽來有點古怪的意見。……為了獲取創新思想,作為公司總裁必須樂於承認和接受由創新思想帶來的種種不愉快。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33頁

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創新思想不是那些專門從事開發創新思想的人的專有領地。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33頁

創新是企業家的具體工具,也就是他們藉以利用變化作為開創一種新的實業和一項新的服務的機會的手段。……企業家們需要有意識地去尋找創新的源泉,去尋找表明存在進行成功創新機會的情況變化擴其徵兆。他們還需要懂得進行成功的創新的原則並加以運用。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19頁

即使日本人現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進口和採用他人技術的階段,學會由自己來進行真正的技術創新……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33頁

……基於聰明的設想出現的創新數量極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比較小,仍然成為開辟新行業、提供新職業、給經濟增添新的活動面的相當巨大的源泉。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139頁

然而,喚起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創新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郭光華著《商品開發技巧》第8頁

商品開發離不開創新構想,創新構想是人類智慧中最美麗的花朵。
————中國、郭光華著《商品開發技巧》第95頁

市場經濟全靠自己闖盪,在求異的同時就要創新。具體的感覺是,要把繁華世界看作蠻荒一片,把已經光彩奪目的物質文明看作還未開墾的處女地,大膽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開拓、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文明世界。

————中國、顏建中著《第四產業大崛起》第301頁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