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人才培養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創新創業

發布時間: 2022-07-17 04:43:30

1、大學生為什麼要培養創新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走偏了嗎?

——對話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王占仁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東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近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頒布了多部創新創業教育的綱領性文件,逐步明確「面向全體」「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國家統一領導下的深入推進階段。

創新創業人才是否能夠培養出來?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哪些困境?如何化解這些困境?中國教育報記者專訪了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教授。

創新創業人才能否批量「生產」

記者:創新創業是面對未來不確定情景的選擇和行為,創新創業人才是否可以教育出來甚至批量「生產」?

王占仁:這實際上就是創新創業是否可教的問題。在西方,創新創業教育興起之初,人們追問的也是這個問題。1947年,美國興起創業教育,哈佛大學成立了一個創業歷史研究所,創辦了一份關於創業歷史的期刊,這個研究所和期刊的領導人就是經濟學家熊彼特。他們集中研究創業者的特質,開展特質因素理論指導下的創業教育研究。他們經過了20年的研究,刊物停辦了、研究所也撤銷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創業者之間的區別比創業者與非創業者之間的區別還要大,不能找一個模子,把它澆灌下去,出來就是創業者。

記者:既然不可能批量「生產」,創新創業教育為何還要全面推進、面向全體呢?

王占仁:是否可教和能否批量「生產」是兩回事。西方學者認識到研究創業者這個思路不可取,就逐漸由特質因素理論轉到創業過程理論。什麼叫創業過程理論,就是原來他們認為創業者是不可教的,現在發現創業者既然千差萬別,還不如對所有人都進行創業過程的教育。比如說一個創新的點子怎麼成為創意,創意怎麼轉化為商機,商機怎麼變為實體,實體怎麼上市,創業公司怎麼出手、怎麼盈利等等,把整個創業的過程描述出來。從創業特質論到創業過程論,給大家的啟示就是創業是可教的。有的可以教中學,有的可以做中學,兩相結合,就可以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

記者:創新和創業是什麼關系?如何認定培養出來的就是創業人才?

王占仁:2010年,國家在文件中使用「創新創業教育」這個概念,其實是內在規定了創新的應用屬性,是指向創業的創新,強調了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商業化。在「創業」前面加上「創新」二字,其實是全面統領了創業的方向性,意在強調以創新成果去創業,鼓勵和支持創新者去創業,而且是創新型創業、機會型創業、高增長的創業,提高了創業的層次和水平。從廣義上看,創新與創業是「雙生關系」,雖然創業不是創新,創新也不是創業,創業不一定涉及創新,創新也不一定涉及創業,但是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成功的創新也往往在創業過程中產生。而且,廣義的創業不只是建立新企業,它兼有經濟、政治和社會意義。經濟意義上的創業也突破了「創業就是創建新企業」的狹義范圍,將「內創業」和「社會創業」也納入創業研究領域。所以,「創業型」人才不是特指企業家,而特指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氣質的人。這是認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重要依據。

「學而優則仕」觀念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記者:您認為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王占仁:首先是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創業教育各有優勢、各有特色,遇到的瓶頸問題也不盡相同。在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學生自主創業意願不強,創業項目的轉化落地率較低,創業教育的「錦標觀念」突出,功利色彩較濃;一些學校由於學校學科力量較弱,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科學研究和理論提升,缺少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材編寫困難重重,無法吸引優質社會資源與學生創業項目的有效對接。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創業教育的氛圍剛剛形成,全國各地區的成功案例及典型經驗尚未形成和推廣,各省對於扶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平台建設和政策支持也處在逐步確定的階段,尚未在行業內或區域內形成資源互補和良性互動,無法形成發展的合力。其次,運行機制尚未成熟。由於尚未進行制度層面的整體設計,高校對於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認知程度和執行力度也不盡相同。大部分高校還未設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領導協調、分工負責的工作體制正在磨合中。另外,學科體系亟待建立。

記者:這些問題反映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化支持體系尚未建立,接下來應該如何完善?

王占仁: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體制機制、師資隊伍、社會資源等多個因素作為支撐保障。

首先是成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專門機構,完善體制機制。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對於機構和制度保障要求越發強烈,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機構,並健全制度、理順機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具體而言,要結合自身特點成立大學生創業學院或中心,要把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理順領導體制,建立健全教學、就業、科研、團委、大學科技園等部門參加的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校內資源,整體規劃和協調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扶持和創業指導服務等工作,明確分工,確保人員、場地、經費投入。

其次是建立「三師型」教師隊伍。「三師型」有兩層含義,既指教師素質方面要「能講課、能咨詢、能實踐」,又指教師隊伍結構要涵蓋「理論型、實踐型、綜合型」,確保數量足、質量高。

再次是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具有可行性的產學聯盟支持系統。產學聯盟是一種全新的合作形式,包括各高校之間的高校聯盟以及企業間的企業聯盟。

記者:您剛才提到「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占仁:中國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學而優則仕」,而不是「學而優則創」。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缺少了大中小學一體化的科學銜接,缺少啟蒙教育的基礎和准備,使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得不補上本應該在中小學缺失的啟蒙課程。相對於美國從小學就開始的全民創業教育,我國的高校創業教育是在巨大的大學生就業壓力下快速啟動的。我們應該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學而優則創」的文化。把啟動創業生涯和啟動就業生涯同等對待,在所有學生心中埋下創業的種子,設定「創業遺傳代碼」。期待將來有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記者:在您看來,未來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怎樣?

王占仁:要走面向全體的專業化發展道路。「面向全體」依然是主流趨勢。何為「專業化」?我理解就是有專業的人員、機構、課程體系。

未來將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的模式主要有「校本模式」「區域模式」和「行業模式」三類,高校在堅持「校本模式」的同時主要呈現出向區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發展的趨勢。未來各高校創業教育將逐步形成「三位一體、特色鮮明」的模式,即各高校創業教育模式要將「校本、區域和行業」三方面有機結合,使不同高校創業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三位一體、特色鮮明」模式的核心在於「利益契合、准確定位」,高校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研究與區域特色、行業特色融合的利益契合點,讓地方政府、企業通過「官產學」合作的形式積極參與創業教育,為創業教育提供資源,並構建高校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和行業共同進步的良性互動機制。

記者:特色鮮明的教育模式必須依託完善的課程體系,那麼,未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創新應該以怎樣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基礎?

王占仁: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是創新創業縱深發展的關鍵。這個體系的建設必須以准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性突出的特點為基礎,建設「實踐導向」的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教育體系的實踐化包括「課程內容實踐化」和「教學方法實踐化」兩個方面。「課程內容實踐化」是指教學內容要與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增加創業實踐內容。在增加創業實踐內容的同時,也不能弱化理論知識,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實踐化不等於「去理論化」,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對立起來。

「教學方法實踐化」是指在教學中綜合運用開放式、互動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多種實踐取向的教學方法。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課程化,是指通過創業實踐,學生學習的創業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在實踐中積累創業的相關經驗。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包括競賽、園區和活動等載體。

記者:新的歷史時期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是否應該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王占仁: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在原理、史論、方法、比較等方面夯實基礎、加深研究。首先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目的、價值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評價等從原理層面做好總結;其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歷史梳理清楚。也就是把中國的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縱向的歷史梳理,研究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再有,就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論研究。這也就是解決前面提到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否可教的問題。(中國教育報記者 趙准勝)

【案例】

東華大學:

個性化教育造就學子創業基因

「學校教育不僅體現在專業上,更為我們注入了創新的『基因』。」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尚創匯」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啟動儀式上,東華大學本科畢業生羅清籃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2006年,羅清籃保送進入東華大學計算機學院,他在中學時就堅持自學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等專業知識,開發出的《基於進程級病毒木馬攔截授權技術的VHT抗原體系統V1.1》軟體,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及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

對這種在專業領域有突出天分的學生,怎樣創新培養模式,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東華大學給出的答案是:因材施教、個性化培育。

本科期間,計算機學院為羅清籃配備了專業導師,手把手進行深層次專業培養,提供實驗室、網路環境等研究條件,指導羅清籃參與「挑戰杯」等科技活動。羅清籃先後兩次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第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畢業前,羅清籃與參與科創的小夥伴們,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組建了公司。歷經5年發展,公司研發的「主動雲爬蟲」「信息過濾黑匣子」等網路安全軟硬體產品,涉及滲透類、應用類、防護類等多個領域。並先後招聘了10餘名東華大學畢業生,向學校提供了50餘個實習崗位。

在東華大學,像羅清籃這樣的「好苗子」還有很多。

為此,從2010年起,東華大學探索構建了「345」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與科研啟蒙、專業學習、實踐和職業生涯教育結合起來,一體化培養。

其中「3」是指個性化教育菜單:面向全體學生推出創新創業基礎性知識教育,面向有創業意願學生加強創新創業能力訓練,面向有創業行動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扶持。「4」是指創新創業教育與科研啟蒙教育結合、與專業教育結合、與實踐教育結合、與生涯教育結合。「5」則包括知識引領、能力提升、朋輩學習、創業實訓、創業實戰五個教育維度。

連續3年,在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培養專項評審中,東華大學學生在303個專項中拿到44個,立項數居上海高校之首。上海市「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6年共資助84個項目,東華學子獲資助17項。(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業空間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要面向人人,應為每位學生定製專屬的培養方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說。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教育空間,重點在扶持和轉化上下功夫,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帶動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全面提升。

據介紹,學院通過鼓勵創客作品進展覽、進工業中心等方式,拓展創新創業教育普及渠道。學院還嘗試打破班級、年級、專業等常規建制,成立跨界精英人才學校,並提供專項資金、專家指導及專業實驗實訓場所等,集聚優勢資源,著力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教育發展空間。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完善「賽訓一體」的激勵機制,建立「眾創實踐幫扶空間」,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條件和支持。學院目前建有機械創新協會、機器人創新協會等50多個專業社團,每年吸引大學生萬餘人次參與各類創新活動。學院每年為學生提供創新項目和競賽扶持基金300萬元、創業基金200萬元,支持學生申報創新實踐和專利發明項目超過150項,扶持創業項目超過20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為推動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建設對接專業的師生創新創意工作室,遴選「創有所長」的學生進入工作室,參與教師縱橫向課題和產品研發,並對學生給予科研補貼。師生工作室成立以來,參與工作室的學生共計500多人,自主研發產品30個,申報專利70項,50餘項專利產品與學校簽訂轉化協議。

近5年,該校學生在全國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僅一等獎以上獎項就突破200項,學生申請專利達到420項,授權專利299項,每年自主運行的學生創新團隊和研發項目超過200個。單項學生專利產品「智能垃圾桶」實現成果轉化後,銷售額已超過4000萬元,訂單突破7200萬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年孵化項目超過30個,孵化項目最高可獲得免息創業貸款25萬元。(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大家談】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趙根:

構建「四階段」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有偏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嚴重匱乏等。近年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四階段」漸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是通識教育階段,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必修課。二是創新教育階段,重點是實施「校企共同體」背景下的真實生產項目實訓。三是專門化教育階段,遴選有創業意願、具備創業基礎的學生在完成前兩年的專業學習後轉入創業學院,組織開展基於案例導向的創業培訓和模擬公司實訓等。四是創業實踐階段,重點是與杭州開發區合作共建高職學生創業園。

目前,學校已開發結合專業特點的創新課程30餘門,開展各類技能創新項目近300項,參與學生2萬多人次。創業園入駐學生企業累計達143家,帶動學生創業就業1400餘人。

江蘇大學校長袁壽其:

創業資金問題不能單靠高校

創業資金短缺被公認為是大學生創新創業道路上的一隻「攔路虎」。解決資金難題,高校難以「一枝獨秀」,需要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共同籌措,可設立創新創業專項基金、設立專項獎學金、設立項目扶持基金、引入共建資金等。學校可與地方政府共建優質創業孵化器,與地方組織部門共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與地方人社部門共建就業創業工作站,與優秀創新創業企業共建研究生科技創新工作站和科技創業協作聯合體,等等。這樣,既可以通過各項軟硬資源的導入減輕資金支付的壓力,又可以通過協作共建贏得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

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

衡量「雙創」不以成敗論英雄

在衡量「雙創」質量的時候不簡單以成敗論英雄。有的項目沒有掙錢,但在創新理念、創新能力和創新模式上是值得肯定的,對這種項目也不要全盤否定。我們要建立有效的科學的評價衡量「雙創」質量的機制,要有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如果沒有容錯機制,創新創業就很難長久。比如,年輕創業者在一段時間內往往都是很偏執的人,一門心思做這個業務,在其他方面就會忽視,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容錯機制。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寬松和寬容的創新文化,允許創新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有失敗,使創業者能夠放開手腳來創新創業,激勵他們在不斷地克服困難、克服失敗中走向成功。

溫州醫科大學創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兆信:

做好技術轉移保護知識成果

我國高校在保護教師知識成果的各項專利轉讓制度方面還十分薄弱,大學內部的技術轉移組織發展還十分滯後。因此,我國高校需建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面向全社會招聘精通風險投資運作、知識產權法、技術商業化運營等知識和經驗的專業性人才;通過與校外資源的合作,將大學已有的知識、技術教育基礎轉化為能夠產生社會價值的創新成果,從而實現大學、市場、個人三者利益的正和博弈,為大學創新創業活動的繁榮搭建資本注入和商業運營的平台。

2、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新創業意識

1、如果想要去創新,你需要仔細分析自己屬於哪一類人,追求夢想是好的,但如果把追求夢想的經濟責任扔給父母則是可惡的,我見過很多創業的大學生拿父母的錢,並且拿著所謂的創業計劃走在了創業的路上,可悲的是我覺得大學生學習創新創業的重點,不應該是如何學習如何創新創業,知識只有在結合時間可以轉換成你的能力,不經歷挫折,痛苦,甚至是巨大的失敗,很難產生對這個社會、市場敏銳的意識,你所能做的,就是學習創新的企業家精神,通過學習這種精神來豐富自己的靈魂。

2、第一,夯實創新基礎。創新不是憑空捏造,也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它是建立在以前知識的疊加上的。知識是創新的基礎。積累了知識的力量,就有可能為實現創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第二,培養創新思維。在專業學習和社會實踐中,要自覺培養創新思維,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勇於創新。三是創新實踐。創新植根於知識,實踐於行動。只有把實踐與創新理念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地總結和體現,才能最終實現創新。實踐出真理,實踐出才能。

3、目前國家比較注重高質量和高水平,需要對自身的知識和能力有一個系統的認知,然後進行深入的學習,了解更多的創業方向。大學生可以找到那些有主課的老師,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主課,自己在主課上的參與獲得相應的收獲。如果你畢業了,你可以與大學科技園、創意空間和孵化器的人交流,並不斷嘗試自己做,這樣你就可以更專業。了解你想創業的行業的當前趨勢和整個行業的當前發展趨勢,多讀書,並且多看新聞。

3、什麼是創新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針對哪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成功創業的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實用教育。

4、如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1 提高創新創業意識
很多大學生往往不重視創新創業實踐,這是因為大學前的教育告訴他們課堂上的東西是最重要的,課本學習比社會活動更重要。生活中處處有新知,大學生作為「七八點鍾的太陽」,應該在老師教學的第一課堂之外,積極開辟自己的第二課堂。只有首先有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識,大學生們才會在課餘思考實踐的問題,才能投身到課余實踐中來。課余實踐的機會多了,才能結合理論產生創新思維,再利用創新思維指導實踐,實現「意識到實踐,實踐到意識,意識再到實踐」往復循環的認識飛躍[1]。
2 參加實踐活動提高素養
有了創新創業意識之後,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各個類型的實踐活動,為自己創新創業積累經驗材料。有效的實踐活動主要有四種:
(1)科研訓練:在導師幫助下進行科研訓練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的實驗室和科研資源,引導自身對於科學前沿的認識,提高實驗動手能力。
(2)學科競賽:主動參加學校或者教育部門組織的學科相關競賽(軟體設計競賽、智能車設計比賽等)能極大的提高快速學習能力,並檢驗自身時間管理和項目安排的能力。
(3)素質教育:多參加讀書會,借閱專業以外的書籍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積極參加文藝體育活動,參加辯論隊或演講比賽,鍛煉口才;培養一個人文的興趣愛好,例如繪畫、攝影、徒步等。
(4)實習培養:積極參加校外兼職活動,鍛煉職業技能,了解盈利鏈的整個運作;參與產業基地或者公司實習,在拓展社會資源的同時摸清公司的基本運營流程[2]。
3 選擇合適的創業實踐方向
有了創新創業意識,廣泛參與實踐活動之後,學生會對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興趣和短板有充分認識。結合自身興趣和能力優勢,選擇創新創業相關的方向。在確定方向之後,深入了解相關方向的理論知識,鑽研相關方向的實踐活動。例如對編程有興趣的學生,可參加多個軟體編程項目組,邊完成項目邊鞏固編程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學科前沿知識有熱情的大學生,可積極聯系導師,爭取進入實驗室的機會,學習實驗方法和科研技巧等。合理安排好校內學習和課余鑽研的時間,在項目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在一個方向上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就可以准備自己創新創業的課題了。
4 組建創新創業學生團隊
現代社會已經脫離了單打獨斗,團隊合作對於創新創業來說是必要的前提。團隊初期組建的方式主要有三種:1.興趣組合式。要求每一個組員對同一個課題有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這樣保證了團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團員的尋找可以在校內相關社團展開,也可以在網上論壇和社交部落上尋找。2.零件拼湊式。這需要組團人對整個課題有初步的規劃,按照初期的計劃表根據需求找到相關優勢的人才。例如一個賣產品的項目,需要研發產品的人和營銷產品的人,這兩類要求可以分開來找。3.導師推薦制。如果課題由具有經驗的導師指導,可以讓他充當組團人來組織整個團隊,因為他有相關項目經驗,知道什麼樣的團隊能成功。
在創新創業實踐的前期要找好自己在團隊內的角色。團隊的隊長需要具備責任心、耐心,還要有可以作為全隊榜樣的干勁和鬥志,副隊長需要協調好組員之間的關系,普通組員各司其職,該出力的時候不要扯全隊後腿,負責撰寫報告的組員要緊跟項目進展。
5 在項目中鍛煉職業技能
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項目的機會鍛煉自身,發展職業技能。大學生一般都是通過嘗試不同的實踐活動最終確認創新創業實踐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上又經過長期的理論准備和反復實踐,不妨利用這個方向上的積累優勢給自己擇業增加籌碼。例如以科研為目標的同學,要在項目中鍛煉好自己的科學精神,打好理論基礎,學會寫合格的研究文獻;參加軟體硬體項目的同學,可總結自己在項目中的實踐經驗,提高動手能力和項目開發水平,縮短就業時的實習期;在項目中負責營銷和對外聯系的同學,要總結好自己項目管理和對外公關的經驗,為將來從事同類型的工作打下基礎。
上述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思路希望能夠給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和指導教師以啟示,大學生提高創新創業的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工作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自身將來的發展拓展了道路。當前,國家正在推進整個社會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作為排頭兵的大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去主動提高自己創新創業的能力。

5、創新創業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

近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之中,不少學生將注意力轉向「創業」,卻由於社會經驗不足、人脈資源稀缺等原因而逡巡不前。而正在各高校不斷推進的創業教育,則帶來了新的支持——在這里,學生們不再為象牙塔所限;在這里,為創業提供著豐富的資源和日益周到的服務;在這里,創客們開始走向真正的創業。

日前在鄭州大學舉行的2017首屆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年會上,《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藍皮書(2016)》和《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學情報告(2016)》發布。

在肯定了2016年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的豐碩成果的同時,報告指出,當前國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少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視作少部分具有創業意願和創業理念的學生的培養工作,忽視了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整個人才培養體系。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分享了這樣一個例子:哈工大有一名學生,2009年從黑龍江省雞西大學考入哈工大,2010年萌生了研製衛星的念頭,2012年即組建微納衛星研製團隊,2015年與團隊一起,發射了「紫丁香二號」納衛星,2017年與團隊一起,又發射了「紫丁香一號」。

「從這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有創新的主動性、有創新的意識和原動力,是因為學校的文化與土壤的激發。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厚的航空航天的科研氛圍,是學生創新的動力。因此,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大的創新氛圍中被自然而然激發出來的,創新思維也是如此。」

6、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應該如何突破常規,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高校應該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具有實力的教育機構,通過專業共建的方式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網路下,目前也確實有很多高校已經增設了會計學ACCA、金融學CFA等特色專業方向,通過將全球市場及僱主都非常認可的國際證書課程引入到大學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中,來培養國際化的高端財經人才。
而目前,在國際財經專業共建領域,具有實力和良好口碑的要算楷柏財經教育了,他們在專業共建領域有十多年的辦學經驗,有非常成熟的的項目服務體系,國內很多高校如: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深圳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都選擇與其合作,且都取得了不錯的辦學成果,得到院校的一致好評,更有多所院校合作長達10年之久。另外,楷柏財經還為高校提供了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解決方案和RPA數智化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共建數智商科現代產業學院等多樣化教育解決方案,能切切實實的從多方面輔助高校進行高等教育改革,優化專業結構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從而提升育人成果,培養時代需求的國際化、創新型、實踐型、應用型人才。

7、創新創業人才一般是從哪裡成長起來的

創新創業人才一般是從大學長起來的。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教師隊伍要有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以及創新的行動和實踐。

世界各國著名大學的共同經驗證明,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決定一所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主要是教師隊伍水平的差距。

對教師而言,既要有大師、領軍人物,又要重視高品位師資群體。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師隊伍素質是相輔相成的。

明智的大學領導者,必然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擺到學校發展戰略最重要的位置,必然集中優勢資源,創造各種條件促進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形成與發展。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新從哲學上說是一種人的創造性實踐行為,這種實踐為的是增加利益總量,需要對事物和發現的利用和再創造,特別是對物質世界矛盾的利用和再創造。

人類通過對物質世界的利用和再創造,製造新的矛盾關系,形成新的物質形態。

創意是創新的特定思維形態,意識的新發展是人對於自我的創新。發現與創新構成人類相對於物質世界的解放,是人類自我創造及發展的核心矛盾關系。

其代表兩個不同的創造性行為。只有對於發現的否定性再創造才是人類創新發展的基點。實踐是創新的根本所在。創新的無限性在於物質世界的無限性。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