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三個推動

創新三個推動

發布時間: 2022-07-10 02:22:08

1、三個推進四個著力什麼意思

「三個推進」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幹部作風轉變;
「四個著力」:
一是要著力完善體制機制,依靠深化改革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二是要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三是要著力鼓勵創新創業,依靠創新引領和人才支撐增強新動能。
四是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2、創新三要素 是什麼?

1、商業的延續性:

例如airbnb很好的滿足提供房源者與租房者的供需平衡,自己只做提供供需雙方的交易平台,收取傭金,有很高的投入產出比;而相對一些信息類的產品,可能需要想想自己的流量如何去變現,如何讓產品有更好的良性循環。

2、用戶的需求性: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概念,一個好的產品必須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戶對短距離交通的需求,催生了摩拜;用戶在給嬰兒餵食的時候,頻繁試溫度,然後設計師便設計了「感溫奶瓶」,靈感往往取決於了解用戶的程度。

了解用戶的需求可以使用一些調研工具:焦點小組,深入訪談(定性調研);問卷調查(定量調研);用戶旅程地圖等。

3、技術的可行性:

例如現在比較火的人工智慧醫療,就是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去研發的。再好的商業模式都可以被抄襲,但是技術壁壘就能很好的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例如,摩拜的智能鎖技術不僅秒開單車,還能精準投放單車,提高用戶體驗的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用智能技術的手段拉大與ofo機械鎖的距離。

(2)創新三個推動擴展資料

創新的哲學要點:

1、物質的發展。物質形態對於我們來說是具體矛盾。我們認識的宇宙與哲學的宇宙在哲學上代表了實踐的范疇與意識的范疇兩個不同的涵義。創新就是創造對於實踐范疇的新事物。任何有限的存在都是可以無限再創造的。

2、矛盾是創新的核心。矛盾是物質的本質與形式的統一。物質的具體存在與存在本身是矛盾的。

3、人是自我創新的結果。人以創新創造出人對於自然的否定性發展。此是人超越自然達成自覺自我的基本路徑。人的內在自覺與外在自發構成內在必然與外在必然的差異。創新就是人的自我否定性發展。

4、創新是人自我發展的基本路徑。創新與積累行為構成一個矛盾發展過程。創新是對於重復、簡單方式的否定,是對於人類實踐范疇的超越。新的創造方式創造新的自我

5、認識論認為創新是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是自我存在的矛盾面,其發展必然推動自我行為的發展,推動自我生命的成長。

3、公務員創新能力提升的三個有效途徑和方法是什麼

一、提高公務員的創新意識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它包括人腦在客觀事物的刺激下產生的思想、觀點、感覺、動機和慾望。創新意識就是人腦在不斷運動變化中自覺產生積極改造客觀事物現狀的創新意願和創新慾望。創新意識則是創新動力的推進器,對創新能力起著統御、支配和強化的作用。
創新意識是一種不安於現狀的求精意識,是一種好奇心。創新意識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基石。它是創新者適應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科學和准確地把握規律,以正確的方式構建新的思維、新的思想以形成對變化了的世界新的正確的認識。意識是行動的先導,而要創新首要的問題是解放思想,實現意識創新。
創新意識是一種敢為人先、不斷進取、求新求異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意識。創新意識本身就是一種動力,整個創新就是在創新意識的支配下,實現新目標的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有了創新意識,公務員才能主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創新;才能及時把握和抓住機遇,審時度勢推動創新;才能自覺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運用新思路去思考問題,不斷創新;才能自覺地把國家政策和上級指示與本地區本部門具體實際相結合,在「結合」中創新。
創新意識是所有創新的前提。事實證明,一切創新活動都是以創新意識為先導,並且伴隨著創新意識推動創新實踐活動的。創新意識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意識;就是有膽有識、敢闖難關、敢冒風險的意識;就是以創新的觀念審時度勢,以創新的勇氣直面難題,以創新的精神策劃未來。
如果缺乏創新意識,公務員就不能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就不能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吸取新的實踐經驗。
如果缺乏創新意識,公務員就不會有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的勇氣和膽識,就不會在復雜的新領域中實現突破。
如果缺乏創新意識,公務員就不能根據變化了的客觀情況,創造性地落實執行政府的工作部署,正確地解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活中的復雜問題。因此,強烈的創新意識是公務員成就事業的重要前提。
創新意識對公務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具有萌發性、強化性和支持性的作用,公務員必須了解並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從而為創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和源泉,也是衡量公務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關鍵。
二、公務員培養創新能力的其他途徑
(一)學會專注
(二)在學習求知中強化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公務員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各種知識。創新靈感是突發的,但它來自長期的思考積淀,是以經驗和知識積累為基礎的「水到渠成」。知識是產生創新的基礎和原料,任何領域的創新活動都要以該領域的已有知識為起點。公務員知識的儲備程度和框架結構直接決定了其創新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公務員在平時就要有意識的積累多學科、交叉科學知識,使新鮮的養料得以不斷支持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公務員要在平時培養變通性
變通性源於創造的需要。這種素質比智力更重要。他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善於舉一反三和提出一些怪異的念頭,通常別人想不通,但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其中的高明之處。當今改革開放的環境對公務員處理問題的變通性的激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要求他們對約定俗成的既成事實的東西,要經過自己的再思索,加深理解,力圖重新發現或使其有所發展,培養自己有利於創造性思維進行的良好心態。
(四)公務員要勇於將創新付諸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實踐也是檢驗和評判創新的標准。一旦公務員在工作中有了新思路,就要努力拿到實踐中去發展,去評判。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指出: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就走不出條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當然,創新要講究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要遵循科學發展的趨勢,但是實踐層面的探索更是不可缺少的。
思與行是辯證統一關系。只有想得到才可能做得到,只有想得好才可能做得好。但想得到不一定做得好,其中的關鍵在於把創新付諸實踐。公務員在創新中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四種能力:
1. 不斷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對公務員工作水平高低的實踐檢驗,公務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舉微知重、敢於承認問題、敢於揭露問題。
2. 不斷提高認識問題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會變化,在公務員的工作實踐當中,應當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
3. 不斷提高研究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研究問題的能力來自於不斷的學習,只有堅持理論的學習,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
4. 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務員一定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好政府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使組織能產生更強的凝聚力,激發出更高的工作熱情。
三、公務員應注意培養的創新人格
創新能力是多種因素構成的綜合能力,要求公務員應具有區別於一般的個性心理特徵,包括非智力因素中的興趣、動機、態度等等。創新素質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創新人格,西方心理學者巴倫曾以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為對象,連續進行過20年研究,他發現這些創新人才共同的人格特質是: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緒的穩定性;獨立自主的強烈需要;控制沖動的高水平;超常的智力;喜歡抽象的思維;對矛盾和障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等等。另一位學者戴維斯1980年在第22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總結的創造性人格特質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獨立性強,自信心強,勇於冒風險,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負,不輕信他人意見,對於復雜奇怪的事物感到一種魅力,而且有藝術上的審美觀和幽默感,他們的興趣既廣泛又專一。」
專門闡釋創新心理理論的《創造心理學》一書提出,創新的個性的特點主要為:一是勇敢,二是甘願冒險,三是富有幽默感,四是獨立性強,五是有恆心,六是一絲不苟。這些心理品質是創造者所應具備的共同的性格特徵,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們又有不同的反映形式。
我國也有相似的研究,如《中國當代名人成功素質報告》總結出的500餘位名人的「創新人格特質」就包括:
(一)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們由於力爭彌補已有知識與未知領域的差距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是對不了解事物所產生的一種新奇感和興奮感。創新能力強的人,興趣總是十分廣泛,對任何事情總是有一種好奇的心理。他們總是善於在自己接觸到的現象,特別是在新奇的現象面前提出問題。愛迪生曾經對母雞孵蛋十分好奇,就自己親身去嘗試,雖然聽起來有幾分可笑,但反映出有創新力的人不僅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對那些在平常人眼中非常正常的事件也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創新總是要遇到困難的,任何創新或多或少都要打破原有的平衡,都會帶來一些麻煩,產生一些阻力。在工作中,缺乏了主動性,沒有主動創新的意識,創新就無從談起,更說不上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敏銳的洞察力
往往對自己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能快速捕捉,能從平凡的事例中找到裂痕所在,找出實際存在的和理想模式間的差距,敏銳的公務員通常能從別人未注意到的枝節中發現十分有用的信息,並巧妙利用這些信息推動事業的發展。
(三)強的求知慾
這是知識社會的要求,具有創新意識的人同時具有高度的勤奮求知精神,他們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的變化。具有高度的勤奮求知的精神,就會有廣闊的視野,高深的學術造詣,就能解決復雜的課題。學習要貫徹於一個人的整個一生中。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
(四)自信
通常具有充分自信的人,才敢於提出自己的創意,才能成為創新型人才。他們有良好的直覺,而且屢屢的成功使他們相信這種直覺。許多公務員大都有奮力向前、永不回頭的習慣。無論前景多麼暗淡或多麼令人沮喪,他們都堅信自己能成功,最終的結果會是十分的美好。這種即使前途未卜仍然滿懷希望的習慣,往往能使我們取得渴望已久的成功。
我們的能力往往只有貫徹了命令才會開展工作,它們往往只會按我們所期望的樣子去做。如果我們堅持要求它們幫助我們實現抱負,成為領袖,那麼,人的各種能力就會擰成一股繩並不斷地幫助我們。相反,如果我們不能信心十足地對自己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動搖或懷疑,那麼,我們的能力就會失去勇氣,就不會很努力,就會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最後往往沒有什麼成效。
人的各種心理力量非常依賴於其勇氣和信心。在我們的堅強意志面前,如果我們動搖、猶豫,那它們也會猶豫、動搖。同樣,自信和勇氣也並非是與其他心理能力互不相關的品質。
信心和信念是成功者應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態,是領導者必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一個樂觀自信、深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會成功的人,必定會走上成功之路;相反,一個懷疑自己能力、對未來失去信心的領導,必然不會取得成就、走向成功。
信心和信念能夠激發人的情緒和力量,調動人的積極性,充分開發人的智慧和潛力,堅定人的意志,去完成任務、實現理想,甚至成就偉大神聖的使命。
相反,一個公務員沒有必定成功的信心,對所進行的工作充滿懷疑,那麼,他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遇到困難馬上就會停滯不前,使事業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中國著名的民族工業家榮敬宗、榮德生兄弟曾對他們的成功做出這樣的表述,「非持有充實之資本,乃持有充實之精神。」在他們的奮斗史中,當其他人對前途失去信心、發生動搖和撤退時,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心、必勝的信念,艱難地走出困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五)耐力
一項創造活動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撓、持之以恆的毅力和意志。抓住目標後要鍥而不舍,不得結果決不罷休,特別是在主客觀環境十分復雜、而問題又百思不得其解、寢食難安之時,是否具有耐力對一位創新型人才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六)豐富的想像力
思想中的新觀點來自合理的聯想,有時來自幻想和偶然的機遇。想像力豐富的人,聯想多、幻想奇,有利於揭開創新的序幕。
(七)勇氣和膽略
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要創新,就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要有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做到不迷信權威,不固守經驗,「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懷疑」,不是懷疑主義,而是遇事問個為什麼,不盲目相信和崇拜。公務員既要樂於接受和繼承有益的傳統,也要敢於否定過時的傳統。大膽質疑要有膽魄,老跟在別人後面走,是永遠也不會做出成績的。一個人不敢站起來超過權威的高度,他就不會有什麼創見。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常常是膽略家,他們有足夠的勇氣指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今天的世界需要意志堅定、精力充沛、行動迅速的公務員。這樣的公務員不但善於做決定,而且善於執行決定。當面對問題的時候,他會全面考慮自己所面對的情況,果敢地做出選擇,然後把它們擱置腦後,轉向其他的事情。只有這樣的公務員才有超常的管理能力。他不是僅僅制定工作計劃,還能夠執行工作計劃。他不但做出決定,而且還能夠將決定貫徹到底。
每一塊手錶的表盤裡面都有我們看不見的發條,在推動著指針旋轉,准確地計時。在每一個成功的組織的背後,在每一個成功的機關中,一定有一個個富於開拓的公務員。這些人有著鋼鐵般的自製力,他們發動和運轉著一個團體,嚴謹地管理著這個團體。從不會猶豫不決,輕松地抓住每一個機遇,他們的決定果斷而明確,而且每一個決定都是最終的決定。其他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是他是最終做出決定和監督執行的人。

4、創新創業的三維目標包括哪三個

&

5、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決定指出要持續推進黨的哪三個創新?

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要持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使一切工作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體現人民願望,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擁護。

6、十三五規劃中提出 的 堅持兩個推動都有什麼

一是推動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新常態下,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這一難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發展。「十二五」時期,我國科技創新取得很大進步,但創新能力、自主技術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十三五」時期,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是推動協調發展。記者朋友們也了解到,我們在協調發展方面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東北區域間是不平衡的;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間要按照協調發展的要求,繼續推動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

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的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的後勁。

三是推動綠色發展。當前長期積累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還比較突出,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呼聲也比較強烈,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我們國家也為全球的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四是推動開放發展。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外匯儲備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也居世界前列。中國和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所以「十三五」時期必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並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更加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五是推動共享發展。近些年來,我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夠高,社會管理和矛盾調處能力還不足,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就是我要介紹的「五大發展」理念,是這次「十三五」《建議》最核心的內容。

7、創新推動發展戰略到底是什麼 如何做 ( 快= =)

創新主要作用於節約成本和增加收益兩個方面。

1、通過科技創新,可以提版高勞動效率,以達到節約成本權的目的。例如,原來需要大量普通工人操作的生產線,應用新型機器人生產線可以只用少量技術工人,節約了人力資源成本。
2、通過理念創新,可以增加社會需求,以達到增加市場交易的目的。例如,網路游戲的出現,創造了全新的消費模式,同時,對原有消費模式影響不大,給社會帶來大量就業崗位和利稅。

創新的方法:

1、創新必須打破原有條條框框,去做那些前人沒想到、沒做到,甚至不敢做、不削做的事。簡單地說:就是要去犯錯誤。
2、個人認為應該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比如,長期實踐。但這一點有爭議,確實存在有些毫無知識,毫無經驗的人,更容易打開思路,能想到一些經驗豐富者想不到的事。
3、我們不是單純的犯錯誤,而是要不斷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在無數失敗的基礎上,尋找成功。很顯然,這是一件高風險,高收益的事。我們既要敢於冒險,也要注意控制風險。

8、創業可以推動創新包括哪些方面?

如下:

一是雙創政策體系不斷健全,政策不斷完善。開展一系列雙創制度改革。

二是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為機構優化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創客群體日益增大,創業投資成為社會投資的新熱點。今年前五個月,創業和私募股權投資向1544個項目投資1694.7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57%。專利發明授權量大幅增長。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大幅增加。

以雲計算、大數據,網路約車,遠程轎車,等新服務,新業態,大量涌現出境了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

推動創新創業發展:

一是要著力放大創業創新政策的全方位效應,營造中國製造2025,傳統產業改在和新型產業發展並駕齊驅,使雙創更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二是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創業創新熱情。破除束縛創業創新成果轉化的門檻。

三是著力推動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更加註重打造新型營商環境人和才環境。

四是著力構築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台。支持培育互聯網+創業創新服務平台,加強創新資源共享等。

五是著力化解創業創新的融資難題。

六是著力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聚集對接。

9、如何推動工作創新

基層工作面廣量大、千頭萬緒,如果不注重創新,很容易使工作變得平淡而膚淺,績效和扎實程度都受影響。當然,基層工作創新,不能靠生編硬造、無中生有,不是簡單拿來、變換花樣,更不是把常規工作貼上創新的牌子搞筆下生花。這樣做不僅浪費資源、無病呻吟,而且徒勞無功、貽誤事業發展。如何進行工作創新,涉及創新的方法問題,結合聽取丁教授的講課和學習體會,在此略作初步的探討。
首先,尋找創意。
創意是知識積累的靈感迸發,有創意才能有創新。工作創新要體現時代特徵、反映地方特色,就必須要有價值眼光,在對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的分析研究中,在上級文件、工作部署、經驗交流、形勢判斷、趨向分析以及群眾生動實踐活動的調研分析中提取信息,運用開放性思維加以理性研判,激發靈感,提煉出開展創新的創意。創意似商機,需要留心和悟性,有時一句話、一個提示,就是一篇絕好文章的開篇。條件不成熟時,切不可標新立異地刻意追求創新。
其次,項目設定。
項目設定是推進創新思維向行動轉化的決策過程。好的項目規劃,能有效引導廣大幹群熱情參與,能積極推動工作上台階、上水平。項目設定要十分注意方向定位,必須面向進步和發展,簡單講,必須有利於常規工作出新、重要工作落實、疑難工作解套、薄弱環節突破,有利於新的機制體制創建,促進新問題、新課題解碼。同時,要傳承和運用自身的優勢,便於形成品牌,形成特色,形成影響力。項目設定要體現剛性要求,有必須實現的目標值,要多問計於基層和專家,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目標、周期定位。項目設定要有可操作性,可結合工作實際和自身條件,設定具體工作內容,為項目實施過程預設順暢條件。
第三,載體策劃。
設定好的項目要有相應的操作平台,要找准項目實施的切入點和行之有效的抓手,讓創新項目依託一個甚至多個載體進行運作。載體策劃的科學性,決定著創新計劃實施的可靠性。載體策劃得好,可以更好地體現創意,體現運作的能力和水平,創新計劃就能夠有效得到落實;否則,創新計劃實施就會令人發暈,因一廂情願,而和者區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載體策劃呈多面性,可以是一條線、也可以是一個面,可以是單項動作、也可以是全局性安排,有時甚至可以是一項新制度的創設、一個短平快活動、一個管全年或多年的主題活動等等,具有時代氣息,保證叫得響、推得開,體現創意的本質要求,一聽就懂,一呼百應。一個好的載體的價值,不僅是創新的必要平台,同時也是未來的品牌和特色之母。
第四,措施保證。
措施是推進項目落實、獲取創新成效的保障,是手段,也是要求。措施要注意節奏性,把握階段落實的重點和重點活動落實的時序與環節。措施要注意針對性,要著眼於關鍵部位和重要時段,體現重點重抓、重點突破;同時,要針對具體責任部門、責任人,開展相應的協調、促進、支持等工作。措施要注意長效性和連續性,善於做好工作的統籌。措施要注意科學性、引領性與帶動性,充分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針對創新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關鍵問題,制訂出相對具體、完備的推進措施,在組織領導、實施步驟、時序進度、管理手段等方面,體現周期性、階段性特徵,體現動態管理、項目化推進過程,體現目標值、社會期待值。要努力做到措施與目標相適應,與操作環境相適應,在強化組織領導、真創實干、整體聯動、循序推進等方面下功夫。
第五,重在實踐。
工作創新的生命力,在於它基於科學性基礎上對社會實踐的指導性,它植根於實踐,服務於實踐,指導著實踐。重在實踐,要求創新活動要遵循客觀規律,根據形勢、任務和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創新計劃,並在配套環節上作相應修正,確保創新計劃調優、調強,體現最佳社會效應,重大實踐,要求創新活動不能遠離社會生活,而是要深深地植根於基層,在基層的實踐中獲得經驗和活力,以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檢驗創新的內容和成效,用實踐效果判斷其創新性價值。重在實踐,就必須真抓實創,要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人群,有計劃做好工作部署、落實和執行。
第六,推出成果。
成果是創新工作者智慧的結晶。沒有成果的創新往往都是勞而無功、不受人民群眾歡迎的折騰,創新活動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在最初提出創意時就必須考慮清楚、形成概念。推出成果同樣要具有價值眼光,創新工作的成果主要體現在示範性、指導性和實效性上,表現為政策執行對路到位、工作有新思路、抓部署落實有本領、服務發展有作為、為群眾辦實事有實效。推出成果,重要的是要善於對創新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看過程、看績效,看設定的工作內容和推進措施是不是真做了,看目標是不是實現了,看成果是不是體現了個性特徵和價值;要善於對創新成果作經驗性調研總結和包裝推介,打造精品力作,形成品牌和特色;還要善於處理好一次創新與多次創新的連續性關系,使創新工作高潮迭起,成為聚集發展、鏈接社會、傳承文明和進步,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的孵化器。
第七,轉化延伸。
工作創新的落腳點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工作、推動服務、推動發展。如果創新獎項到手,創新工作停止,創新成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轉化運用,使高附加值的創新成果成為一次性產品,是對工作資源、社會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要拓展創新成果的運用渠道,形成創新成果共享機制,讓創新成果在總結中得到領導和上級的認可肯定,在交流中得到其他部門的採納採用,在推廣中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贊同,並最終轉化為相對固定有效的機制體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工作創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以上幾點環環緊扣,相互聯系,互為作用,它需要隨著內、外部形勢和環境的變化而進行不斷調適,不斷優化。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