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文化創新
1、黃土高原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創造的獨特黃土高原文化有()①信天游 ②安塞腰鼓 ...
傳統民居深受當地自然環境影響,當地居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冬暖夏涼適宜居住的窯洞;在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影響下,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們創造的獨特黃土高原文化有信天游、安塞腰鼓等.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2、黃土高原形成獨特的文化與人們所生活的自然環境有何聯系
黃土高原幅員遼闊地域寬廣土質疏鬆地形破碎區域氣候雨多水土流失從而形成了溝壑縱橫形態復雜的地形地貌特點。黃土高原北靠鄂爾多斯 高原東盡黃河南接八百里秦川西連河套處於北方游牧區向中原農耕區的過渡地帶。這一地緣關系決定了黃土文化處於草原文化、三晉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圍之中並受著這些文化的影響。黃土高原是一塊歷史積淀豐厚偉人迭出孕育了華夏燦爛文明的神奇土地。軒轅黃帝在這里開創了華夏文明華夏兒女幾千年繁衍生息形成了豐富的民風民俗和文化。祖祖輩輩繁衍生息在這里的人們受黃土高原獨特的地域風貌影響造就了獨特的社會風俗和生活習慣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3、寫出豐富多彩的黃土高原文化
在黃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黃土高地,周圍為溝谷所環繞,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蝕而形成的一種地貌.面積較大者如隴東的董志塬、陝北的洛川塬.黃土塬地勢坦盪,有利於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人口集中.梁是指長條形的黃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黃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黃土丘陵,其中溝谷縱橫,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離破碎,不利於農業生產,也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
故選:A.
4、關於有關黃河的文化
黃河文化
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2006-01-24 11:25:24
[字體:大 中 小]
黃河流域是我國文化的發祥地。幾十萬年以前,這里就有了人類的蹤跡。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及黃河兩岸、大河上下。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黃河流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蒙昧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辟草萊,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
早在舊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有了人類的活動。1963年在陝西藍田發現的"藍田猿人"--古猿人的頭蓋骨、牙齒和上下頜骨,據文物工作者的考證,已有八十萬年的歷史。山西襄汾發現的"丁村人",距今也有二十萬年。黃河河套地區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陽小南海發現的洞穴遺址,都在五萬年以上。在這悠久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經過艱苦的勞動,既發展了人類的體質形態,又創造了舊石器時代的文化。他 們不但發明了火,能夠製造粗糙的石器、骨器,而且經過不斷的實踐,學會了鑽磨技術,能夠從事狩獵、捕魚了。我國傳說中的燧人氏、有巢氏,可能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人口急劇增加 ,生產和文化都有了飛躍發展。1920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掘出了許多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杵、石鋤和紡織用的石制紡輪,有縫紉用的骨針,也有彩色陶器,這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據考古學家考證,仰韶文化延續達千年以上,早期距今已六千年左右了。考古工作者經過廣泛挖掘,發現從青海、甘肅一直到陝西、山西、河南,到處都分布有仰韶文化的遺址。1953年開始在西安市發現的半坡村遺址,更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當時,半坡人已經開始種植穀物,飼養家畜,懂得了紡線織布,創造了規模較大的草泥土木結構的茅屋,挖掘了儲藏糧食的窖穴。圍繞居住區構築了深、寬5~6米,長300多米的大量 圍溝,改變了穴居野處原始狀態。制陶工藝已經相當發達,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式各樣的紅色陶器和製作精美彩陶,陶面上的動物圖案栩栩如生,反映了遠古人民的藝術才能。在彩陶上還有一些刻劃符號,很可能就是我國的原始文字。
新石器時代的晚期,黃河流域已處於氏族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時代。生產工具進一步改進了,父權取代了母權,私有制開始出現。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的發掘,初步揭示了這一時期的面貌。據考古工作者的廣泛考查,在山東省的黃河南北,都陸續發現了大汶口文化的蹤跡,其年限約相當於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後期可能延續得更晚一些。從發掘情況看,這時的生產工具已有了穿孔石斧、扁而薄的石鏟、鹿角製成的短柄鶴嘴鋤。石斧、石鏟、石錛、石鑿都用硬度極高的石料製成,有的還用了硬度11度的蛋白石。在發掘的一些墓葬中,還發現了不少隨葬的玉制裝飾品,飲酒器具和精緻的象牙雕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汶口一號墓里,有一年孔雀綠色的骨鑿,據測定其中含有大量的銅,很可能當時已懂得用銅了。另外,從大汶口墓葬還可以看出:那時已出現了較多的一男一女合葬墓,而且墓的規模有大有小,隨葬品的多寡極為懸殊。這種情況在仰韶期的墓葬中是少見的,說明社會已過渡到以父系為中心的時代,貧富分化越來越明顯了。
在距今約四千年前,原始公社瓦解,夏禹的兒子打破過去的"禪讓"制,繼承了禹的王位,建立了世襲的奴隸制國家。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夏王朝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大致活動於以河南、山西、山東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一帶。奴隸制雖然破壞了原始公社的公有和平等關系,但是打破了以往狡隘的氏族范圍,擴大了生產規模和社會分工,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科學文化的創造,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從近幾年來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和河北唐山大城山的發掘看,至遲在夏代晚期就已經有了青銅器,夏代早期很可能是紅銅時代了。冶銅業的出現,使社會發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開來,標志著古代文化的繁榮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大約在三千五百年以前,我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商王朝在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兩岸建立了。它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種族奴隸制國家,千百萬奴隸的辛勤勞動,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更大發展,文化藝術和自然科學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據考古工作者的考證,偃師二里頭遺址就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謂"商湯居毫"的亳地。在這里,除發現了東西長五里、南北寬三里的商代早期都邑和規模宏偉的宮室遺跡外,還掘出了一批銅渣、坩鍋片和銅鏃(箭頭)、銅鑿、銅刀、銅錐、銅魚鉤、銅鈴等器物,經鑒定均為青銅製品。這證明商初不僅在生產工具方面已廣泛使用了青銅器,而且在消耗量大、回收率低的箭頭方面也應用了青銅,這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青銅文化中是很少見的。在河南鄭州,曾發現商代早期的另一遺址,其中有制陶場、制骨場、制銅場等較大規模的手工作坊,並有不少金飾品、玉石、瑪瑙、貝殼、青銅製品出土。此外還發現了上釉的陶器和古老的商代城牆,為研究我國原始陶器的產生和古代城池的構築提供了重要資料。
商代中期國王盤庚遷殷以後,科學文化的繁榮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陽"殷墟"中,近幾十年先後出土的文物是不可勝計的。這里的"司母戊"大方銅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橫長110厘米,寬77厘米,花紋華麗,結構復雜,是世界古代青銅器中僅有的雄偉巨制。另一件商代石磬,聲色優美,悠揚動聽,長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國最古老的藝術珍品。特別是在這里先後發現的十幾萬片甲骨文,單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記述了當時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動,並且保留了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風、雲、雨、雪、虹、霞等天文氣象的記錄。這一切,充分顯示了三千年前我國文化的成熟程度。
在商代,以往一直認為是只有青銅器而無鐵器的。但是,近年在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遺址發現鐵刃青銅鉞,卻打破了這一論斷。據初步研究,這件兵器出土於公元前14世紀至13世紀的一座墓葬,青銅鉞的刃部是熟鐵。黃河當時是經過藁城東面從天津附近入海的。這一武器的發現,說明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商代奴隸們不僅熟練地掌握了冶銅技術,而且也已懂得用鐵了。
西周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開始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新的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冶鐵成了一項重要的新興手工業,各諸侯國相繼使用了鐵制生產工具,把農業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隨著生產的發展,封建制的新生產關系代替了奴隸制的舊生產關系,城市經濟繁榮起來。秦國的咸陽,魏國的大梁,趙國的邯鄲,齊國的臨淄,都成了當時遠近馳名的城市,臨淄甚至達到了二十多萬人的巨大規模。思想文化生活這時也空前活躍起來,反映各階級、各階層利益的各家學派,相互展開激烈的論戰。他們競相辦私學、著書立說,形成了古代學術思想史上所謂"百家爭鳴"的局面,並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
從秦漢大統一帝國的建立到北宋皇朝,黃河流域仍然是我國歷代的都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卓越才能,創造了更加絢麗多彩的文化。根據史書記載,在漢代,人們已經發明了造紙法,製成了用來測量天象和測驗地震方向的"渾天儀"、"侯風地動儀"。隋代創造出印刷術,宋代發明了活字印刷。對世界文明有巨大影響的指南針和火葯也早在11世紀以前就廣為傳播。1957年陝西省出土的"灞橋紙",經考古工作者判定,大約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時期的遺物,比史書記載的東漢蔡倫造紙還早二百多年。
同時,城市建築的規模更為壯觀:幾代帝都的長安,西漢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南通巴蜀西達西域的樞紐,城市范圍比西方同時期著名的羅馬城大三倍以上。唐時長安城東西十八里,南北十五里,人口一百九十六萬,街衢市坊井然有序,其規模之宏偉,尤為中外所稱道。北宋時的東京(今開封),城周五十多里,汴河、蔡河、廣濟河、金水河,穿城而過,是中古時期十分繁華的都會。今天,從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東京建築雄偉、景色綺麗、舟船雲集、車馬競馳的風貌。
在從秦漢到北宋的一千多年中,黃河兩岸的勞動人民,除從事生產勞動外,還築長城,開運河,修渠道,營造宮殿、寺院、陵墓,進行了巨大的工程建設。一直到現在,黃河流域的地上地下還保存著許多古代建築和藝術寶庫。寧夏的秦渠、漢渠、唐徠渠,西安唐代的大雁塔,河南登封的北魏嵩岳寺塔,開封的宋代鐵塔,洛陽的東漢白馬寺,山西的唐代南禪寺和佛光寺大殿,陝西的秦始皇陵和漢唐陵墓,河南龍門石窟的石佛和甘肅麥積山的泥塑像等等,都充分顯示了古代匠師高超的技術水平,傑出的藝術成就。
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俑抗,出土身高1.8米左右的大型武士俑五百八十件,和真馬大小相似,拖有戰車的陶馬二十四匹。俑坑總面積約12000多平方米,埋藏各種陶俑約六千件,還有大批實用兵器,坑內馬俑排列整齊,氣勢宏偉;武士俑身穿鎧甲,意氣昂揚。這種雄偉的軍陣場面,再現了秦始皇兵強馬壯、橫掃六國的壯麗圖景,是非常珍貴的藝術遺產。這些兵馬俑的雕塑製作,使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http://henan.yiyou.com/html/22/588.html
【黃河文化】
延川歷史悠久,從隋開皇三年設縣至今,已有1400餘年,特別是黃河文化有著更為深厚的
歷史淵源。
這里是中華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黃河流經
縣境形成"S"型大轉彎啟發伏羲發明了太極八卦
圖及其陰陽學理論,這便是黃河文化的起源。
古時的延川,先後有10個民族在這里繁衍
生息,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
黃土文化。正是這種久遠的黃河原始文化和古
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圍,古時的延川,先後有10
個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黃土文化。正是這種久遠的黃
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圍,沉澱出了延川黃河黃土文化的兼容特徵,孕育了延川獨
特的文化歷史。文學創造人才輩出,流芳古今。清代的女詩人李娓娓、抗戰時期楊醉鄉等,在
當時文壇引起較大影響。進入七十年代,延川文藝人才及優秀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小說創作,
涌現出了以路遙、聞頻、谷溪、倪泓為代表的作家群;布堆畫以謳歌黃土、黃河文化為主題,
涌現出了以馮山雲為代表的一大批民間藝術工作者;剪紙藝術以高鳳蓮為代表,作品如雲,出
現了奼紫嫣紅的創作局面;詩歌、散文、曲藝、書法、繪畫等各種門類的藝術,並駕齊驅,使
延川文藝創作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彩,光芒奪目。
【黃河旅遊】
黃河旅遊以伏羲創立黃河文化為主線,挖掘開發了山水風光、伏羲與伯牛、歷史文化、宗
教文化、民間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九大系列26個景點。
有伏羲故里伏義河"河之洲",有延水關的
古渡雄風,有新石期時代仰韶文化遺址,有東
晉時期大夏王墓冢。有明代的會峰奇寨,這都
是歷史在延川這塊土地上留下的人文勝跡。到
延川旅遊參觀,不僅可以領略黃河自然的風光
雄壯奇觀,也可以了解黃河文化的起源,尋根
問祖,感悟歷史,還可以探尋延川黃河文化奧
秘之所在,是人文墨客、有識之士的旅遊勝景
http://www.yanan.gov.cn/xqsw/yanchuan/minjianyishu1.html
5、黃土高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黃土高原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日常概念里的黃土指黃色的塵土,狀態介乎分散的細沙和黏重的泥土之間。地質學上的黃土專指形成中國黃土高原的黃土,也可以看作是某種鬆散的軟的岩石。與生物作用產生的土壤不同,它是風吹來的沙塵長期堆積而成的。黃土是形成於第四紀並延續至今的乾旱條件下的特殊沉積物。
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戈壁沙漠等乾旱地區,白天和夜晚氣溫相差非常大,而岩石內部不同礦物的熱脹冷縮程度不一樣,長期反復膨脹、收縮作用,彼此之間的聯系就變得鬆了,從而開裂、剝落,產生沙粒和粉塵。沙漠中的砂粒被風長年累月地吹來吹去,互相碰撞打擊,產生許多細小的尖角顆粒,它們就是形成黃土的主要物質。西北風從坡上刮過,沙塵被卷上大空飛向遠方,越細的沙塵飄得越遠。
中國的黃土堆積區域,正是盛行下沉氣流、有利於粉塵降落的地方。在中國地圖上,大致可以自西向東看到戈壁一沙漠一黃土這樣岩石沉降顆粒逐漸變小的順序。黃土高原,是幾百萬年的「沙塵暴」堆積的結果。
在我國,黃土遍及陝西、寧夏、山西、河南、甘肅、新疆、內蒙古和遼寧等地,分布面積達44萬多平方千米。在這些地區,黃土的發育程度不完全相同,據勘察,有的地方厚度僅10餘米,有些地方黃土厚度局部達到400多米,以西北地區和黃河中游一帶發育最好。
在我國上述黃土分布的鄰近地區,比較廣泛地分布著這些風積的黃土被流水作用再改造形成,或乾旱、半乾旱氣候條件下被流水作用再風化堆積形成的貌似黃土的次生黃土。廣泛分布的厚層黃土和次生黃土,疏鬆多孔,質地均勻,易於耕作,可以形成肥田沃土。自古以來,我國中原的農業以及整個中華文化發展就與黃土有密切的關聯。
黃土也有不利於生產發展的一面,那就是黃土十分鬆散,易被侵蝕,特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此外,不合理的開墾和利用方式,使水土流失現象更加加劇,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我國黃河輸沙量非常可觀,在20世紀80年代每年要超過16億噸,為世界各大河流之冠,其中80%以上的泥沙來自黃土高原。治理黃河,合理開發和利用黃土資源,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大事。
科學家近年來將中國黃土與大洋的深海沉積、極地冰心並稱為目前發現的三部最完整的全球氣候史書。尤其是我國的黃土高原,其沉積歷史就像一部珍貴的典籍,記錄了240多萬年來歐亞大陸所發生的重大地質事件,如生物氣候環境變遷、新構造運動、人類文化的發展歷史等。對中國黃土的研究,已經引起了科學家越來越濃厚的興趣。
6、黃土高原窯洞文化的文化,社會,以及經濟價值有哪些?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漢族民居形式,是陝北農民的象徵。具有十分獨特的漢族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在這里,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人民創造了陝北的窯洞藝術(民間藝術)。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里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小小窯洞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
1、窯洞的產生與農耕文化
慶陽,地處黃土高原甘肅省東部,氣候溫和。古稱北豳,習稱隴東。歷史悠久,「周道之興自此始」。是漢族農耕文化的發祥地,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更是絢麗多彩。有著悠久歷史的慶陽,他的文化是經過長期積累豐富的,要了解窯洞發展就要追溯到遠古農耕時期。經過幾千年的風雨洗禮,窯洞像一位母親,親歷著朝代變遷,看著她的土地成長,看著農耕文化的開創發展,有著深厚的農耕文化的痕跡,漢族農耕文化的發展也帶動了她的發展。
早在二十萬年前,已經有人類在慶陽這塊土地上生存繁衍。周族重視農業,《漢書·地理志下》有:「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在夏朝在太康失位之時,不窋承襲其父後稷的官位。太康政亂破壞農業生產,不窋遂率領族人來到慶陽,在此定居,不窋用自己種莊稼的技能,教民稼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詩經.豳風.七月》中描繪的正是一幅當時的農耕圖。
周族歷經從不窋到鞠陶、公劉三代,發展了農業生產,創造了周的燦爛文化。《甘肅省通志》里慶陽人有「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是他們的功績,「陶復陶穴以為居」是他們的功績也為自己提供了保障。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沒有陽光,陰暗潮濕、又時常有野獸的危害,對人類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沒有保障,也因此不利於發展,在不窋執政時,鞠陶負責挖窯洞,所謂「陶復陶穴」就是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而挖的兩種形式的窯洞,古代窯與陶相同,有了窯洞,人們就不再苦於野獸襲擊,安全有了保障,開始定居生活,農業才因此而大力發展,窯洞便是農耕家園。
2、窯洞人民在生產生活上的習慣至今不變
慶陽人勤勞、朴實、憨厚至今不變,去過慶陽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他們依然在慶陽這塊土地上默默耕耘,千百年的習慣仍持續在他們身上。
在農事活動中,季節和生產技術方面得到了傳承,今天慶陽的農事活動雖然比古代有不可比擬的進步,但在某些方面都仍然繼承和發展了先周的活動內容。《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紅棗、九月收稻穀、十月糧進倉,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蘆摘個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農事季節相同。農忙時送飯到田間,九月築場圃(即在一塊地里春夏種莊稼,秋冬修成場),用柴禾編織門,用茅草搓繩捆莊稼的習俗,都一直延續至今。
在家養牲畜的發展方面也得到傳承,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家畜的飼養和繁殖。周人到北豳後,開始養豬,將野豬逐漸訓化為家畜。《公劉》篇中有「執豕於牢」之說,就是把豬圈在豬圈裡。《七月》有「言私其獄;獻豕於公」之說,就是把小豬留給自己,把大豬交公。由於公劉提倡家家產戶養豬,後來養豬就成了家的象徵。農業的發展,促使養牛、養驢、養羊事業的發展。至今,慶陽驢、早勝牛名揚省內外。養羊幾乎是北部人民的家庭主業。每年冬初殺羔羊,祭山神、慶豐收的活動,自古延續至今。
今天的經濟林的種植傳自周祖時期,慶陽地區經濟林種植歷史悠久,不但品種繁多,而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相當多的經濟林品種都來自於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棗等。遠在軒轅黃帝時代,黃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養蠶。嫘祖教人民大量栽桑,教人養蠶紡絲、織帛。先周時期,植桑養蠶就在慶陽得到大力發展。《七月》篇有「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蠶月條桑」詩句,每年一到三月,就動手修桑樹,將高枝砍掉,讓人攀著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樹是慶陽市的鄉土樹種。自先周至今,幾千年來,慶陽人民一直有栽桑養蠶的習慣。《七月》篇中「六月食郁及奠」的詩句,郁就是郁李,果實酸甜可食。將郁李枝條嫁接在杏、桃樹枝上,就可以結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公劉在西王母國訪問時,帶回了許多桃、梨、棗優良樹種。這些樹種後來成為古豳地的當家經濟林樹種,也是今天慶陽市的地方名優產品。
信仰禁忌在現代仍有體現,在原始人時期,人們的認識尚不足以解釋很多事情,於是對自然產生了崇敬,對祖先的崇拜。我們在寧縣采訪的原博物館館長於館長時,他曾告訴我們有關窯洞的禁忌問題,慶陽人挖窯洞時一定要祭土地神(當地稱為社神),鬧鬼請陰陽先生,用五穀安宅,就現代民間也有此習俗,他們挖窯洞時是要請陰陽先生的。我們在鎮原縣城關鎮采訪張爺爺時他曾指著他們家對面的一座山告訴我們窯洞的朝向要背風向陽,山要實在(就是窯洞門口要對實山,不能對山溝),以使家宅平安,家庭殷實。張爺爺家中就擺放有土地神,在逢年過節和遇事時就會祭拜。這些都是祖輩傳下來的,誰也不記得他有多久了,只知道從父輩的父輩就有的,到現今成為一種習慣流傳下來。
3、與剪紙、皮影戲等的關系
「刺綉、皮影、剪紙、隴東秧歌、隴東道情」為慶陽地區漢族民間藝術五絕,我們此次調查活動主要針對的是剪紙、香包和皮影戲與慶陽窯洞的關系,窯洞文化的表現離不開這些藝術。民間文藝家曹煥榮先生從事多年的慶陽藝術研究,告訴我們剪紙、香包、和窯洞有著必然的聯系,慶陽人用自己的智慧從窯洞影子中學會剪紙,香包由剪紙而來,這一切都跟窯洞有著必然聯系,也是因為周祖在此開鑿了窯洞,為人們提供了安定的環境,人們才能充分地發展農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由於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富的不斷積累,在物質上滿足之後,勞動人民得到了休閑的時間,以自己的聰明才乾和在生活中的發現創造了剪紙等藝術。
7、黃河的文化有哪些?簡短的!
【黃河文化】
延川歷史悠久,從隋開皇三年設縣至今,已有1400餘年,特別是黃河文化有著更為深厚的
歷史淵源。
這里是中華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黃河流經
縣境形成"S"型大轉彎啟發伏羲發明了太極八卦
圖及其陰陽學理論,這便是黃河文化的起源。
古時的延川,先後有10個民族在這里繁衍
生息,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
黃土文化。正是這種久遠的黃河原始文化和古
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圍,古時的延川,先後有10
個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黃土文化。正是這種久遠的黃
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圍,沉澱出了延川黃河黃土文化的兼容特徵,孕育了延川獨
特的文化歷史。文學創造人才輩出,流芳古今。清代的女詩人李娓娓、抗戰時期楊醉鄉等,在
當時文壇引起較大影響。進入七十年代,延川文藝人才及優秀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小說創作,
涌現出了以路遙、聞頻、谷溪、倪泓為代表的作家群;布堆畫以謳歌黃土、黃河文化為主題,
涌現出了以馮山雲為代表的一大批民間藝術工作者;剪紙藝術以高鳳蓮為代表,作品如雲,出
現了奼紫嫣紅的創作局面;詩歌、散文、曲藝、書法、繪畫等各種門類的藝術,並駕齊驅,使
延川文藝創作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彩,光芒奪目。
8、請你嘗試從音樂,舞蹈等方面談談對黃土高原獨有文化特色的認識
黃土高原文化—— 特色文化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在歷史上人們把它僅作為激發鬥志,奮勇殺敵的一種戰斗號角,而後便作為民族藝術流傳下來,成為我國黃土高原的特色文化。
威風鑼鼓是流行於臨汾地區的一種集體敲擊表演,得名於鼓手錶演時展示的各種勇猛姿態。它常常在慶祝農歷新春,豐收,群眾遊行和其它歡樂的場合表演。 威風鑼鼓最早據說是在古代堯帝時期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堯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們的父母時,堯所在的部落的人們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當她們回來時,她們村的人們也以同樣的方式歡送她們。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一種習俗。許多大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鑼鼓隊。
黃土高原文化——陝北民歌
陝北民歌是陝北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是陝北人民最親近的伴侶,是陝北勞動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主要曲種
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陝北民歌她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徵:土氣、大氣、美氣——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這種既通俗又亮麗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壇聖殿之上,用小調小曲宣洩黃鍾大呂之勢。
陝北民歌舞劇《掛紅燈》在陝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嶺之巔,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陝北民歌。「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實際上,陝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民歌。黃土高原上,既有婆姨們如泣如訴的低婉吟唱,又有後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盪。陝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陝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攬工調、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陝北套曲、二人台、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等,以小調和信天游為主。
主要曲種選介
陝北民歌
小調:以敘事為主,一般都有場景,有人物,有故事情節,還有細節描寫。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攬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較長的敘事體民歌。
信天游:信天游(在與內蒙古接壤的地區叫「順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帶叫「山曲」)是廣泛流行於陝北的一種民歌,篇幅比較短小,是即興創作的產物,可以根據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們下地幹活,上山放羊,進林子砍柴,趕毛驢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開嗓子歌唱起來。它語言質朴,節奏明顯,韻腳多變,一般為兩句體結構,上下句押韻,不隔句押韻。以七字句或十字句為基礎,上句主比興或寫景狀物,下句多主點意,虛實結合,曲調悠揚高亢,粗獷奔放,節奏鮮明,韻腳和諧,抒情色彩濃。充分體現了陝北人的豪放性格。它兩句一段,段與段之間可分可合,也可獨立為一首,類似「散曲」。
陝北民歌反映社會生活內容十分豐富。現在所流行的陝北民歌,大部分產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既有反映社會變革的內容,也有「長工歌」的內容,反映陝北人民對封建統洽階級的壓迫、剝削的反抗,特別是革命歷史民歌,是一批珍貴的革命歷史資料。像著名的《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在8000餘首陝北民歌中,這類作品畢竟是少數。多數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婦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親,出門人思念家鄉,年輕人談情說愛,夫妻吵嘴逗趣等。還有,石匠們用歌聲來裝飾那單調的石錘聲;農民們用歌聲驅逐寂寞和憂愁;趕牲靈的人將那悠揚的歌聲灑滿崎嶇的羊腸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婦用歌聲傾吐心中哀怨陝北民歌傳承人。這些基本上是抒發感情的。此外,陝北人還用民歌形式來為日常生活服務:貨郎用歌聲來叫賣,農民用歌聲來祈雨,逢年過節時用歌來慶祝、娛樂,男婚女嫁用歌來舉行儀式,喝酒時用酒歌來猜拳,用歌來進述歷史故事,用歌來搞社交,用歌來記敘重大歷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談情說愛,用歌來記敘新人新事,甚至上墳哭靈也以歌代哭。乃至丑聞千里,以歌傳之;奇人怪事,以歌頌之。
黃土高原文化——地域舞蹈
作為一種表演性藝術,舞蹈創作具有一個非常廣闊的自由空間。我們在舞蹈創作中,不僅應該忠實於生活,更應該大膽吸取地域文化元素,加上自己的創造性努力,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我國著名的舞蹈編導張繼剛的一系列優秀作品像《黃土黃》,「黃」就是編導者在黃土高原人民群眾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最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舞蹈元素,整個作品題材鮮明,具有濃厚的黃土高原文化風格,坦盪從容,朴實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