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雜志模式創新

雜志模式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7-09 12:28:24

1、美國雜志經營模式

傳統上講DM(Direct Mail Advertising)是直郵廣告的簡稱,即指將宣傳品以指名的方式直接遞送給最終消費者。這一源於美國的新興廣告形式已成為西方繼電視、報紙後的第三大廣告媒體。而DM雜志因其針對性強,投遞准確,信息攻勢猛烈,免費贈閱等優勢,近年來在我國發展非常迅速,利用營銷資料庫及其它數據處理技術,有著與廣播, 電視, 報刊等傳統媒體截然不同的風格。DM雜志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內容和廣告客戶的結合更為緊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內容板塊的設定就是圍繞客戶的開發和服務來進行的。

二、DM雜志的特點:

1.免費發行

DM直投雜志,它區別於傳統期刊的優勢可能就是它的發行方式,免費贈閱。這種發行方式在期刊的運作上,其實是帶著另一種優勢的,就是你的雜志可以沒有選擇障礙地進入讀者手裡。因為免費贈閱,所以可以在內容策劃或封面策劃上,不必花傳統雜志那麼大的力氣去想怎麼做一場秀,吸引眼球購買;DM繞開了這一步,在內容運作上,DM要比傳統期刊的特色要求簡單得多。

2.目標明確

DM雜志不同於其他傳統廣告媒體,它可以針對性地選擇目標對象,有的放矢、減少浪費。是對事先選定的對象直接實施廣告推廣。客戶接受者容易產生其他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越感,使其更自主關注所宣傳的產品。一對一地直接發送,可以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客觀揮發,使廣告客戶效果達到最大化。

3. 專業性強

DM雜志,讀者對象明確,讀者群也相對比較集中和穩定,因此採用點對點的定向發行手段更加有效。這也是DM雜志的特點,並不追求發行的絕對數量,而是追求發行的有效性。對於專業性較強的行業期刊,一般讀者也很難看懂,想提高也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因為行業雜志的廣告也是有效的,靠行業價值鏈上下游的供應商的廣告存活,所以行業內的特定讀者並且有一定的采購決策權和話語權的讀者往往是客戶最關注的,其他的讀者再多也屬於無效發行。而且現在隨著印刷越來越精美,印製和發行成本往往高於發行收入,而達到一定發行量後廣告量並不隨發行量同比增長,所以很多DM雜志還要控制發行量,找到廣告與發行的最佳平衡點,使效益最大化。

4.廣告靈活

DM直投雜志,形式和內容高度統一, 受閱率提高, 讀者就是商品信息的接受者, 直投廣告這種形式豐富了媒體的層次, 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DM廣告目前佔到我國廣告市場近1%的市場份額, 與國外相比, 成長空間巨大,在廣告已經成為媒體主要收入來源的今天,廣告命中率極高的DM媒體將對廣告主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三、行業管理

隨著期刊業的繁榮發展,期刊的贏利模式會從以發行收入為主(如《讀者》等大眾文化期刊)過渡到以廣告收入為主(如時尚類期刊、財經類期刊)。這就是所謂的廣告化。與之相適應,期刊的廣告版面比例會越來越大,設計會越來越精美,從內容策劃上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到廣告主的要求。由廣告化逐漸衍生出厚刊化、全彩化等發展趨勢。

與大多數的傳統媒體不同的是,DM雜志是以質量取勝的,要求的是傳閱率、有效率、關注率及影響率。所以我們在內容上必須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符合政策的規定。信息本身就是內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的篩選是關鍵問題。DM雜志不是純粹廣告集錦的小冊子,相反,看上去更應該像是一本高檔的服務性雜志。

DM雜志以她特有的魅力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DM雜志隊伍中來。但對DM雜志而言,又決非遍地黃金,不成功也難。因為渠道資源的佔有及投資量的大小,始終是決定該類雜志發展的兩條生命線。渠道資源的佔有影響著目標受眾的精準化,從而決定著廣告投放效果,反過來也就是DM雜志的收益,我們的免費發行,要有準確無誤的渠道;雜志前期的投資量則是在前期只有投入而無收入的媒體運營的基礎,因為對一本新雜志而言,要得到廣告主的認可需要半年以上的市場導入期。這一點作為新的進入者我們必須有準備,可以說是萬事開頭難吧!

DM雜志的經營模式實際上就是資料庫營銷模式。利用有價值的數據進行精確發行。並從廣告上那裡得到利益回報。其中資料庫的建立是關鍵。折舊需要我們有一批敬業的渠道開拓人員,在進行發行的同時,必須准確的錄入受眾信息。從而建立我們的准確的資料庫,成為我們的盈利之本。

四、DM雜志的數據(以DM雜志《????》為例)

由廣告公司主辦的DM雜志《????》已經出了5期,《????》從小到大,從雜亂到有序,到目前逐漸固定了自己的風格。雜志的欄目設置日見明晰,很多版塊已趨於固定,並深受讀者的歡迎,此外還有大量專業人士賜稿,極大豐富了雜志的內容,提升了雜志檔次。成為行業內品牌媒體。

下面我們就以該刊為例說明行業DM雜志的特點。

《????》DM是市場細分的DM雜志。他適合更細分的讀者群的需求。他的發行量也不能作為評估DM雜志的唯一標准。假設一本專業雜志發行30000冊,如果這個發行區域內的目標受眾也只有30000餘人,雖然這個DM雜志發行量從絕對量來說是少的,但是從相對的意義上講,這的確是一本在本專業細分市場非常是有影響力的DM雜志。

1. 《????》DM雜志投放比例: ????

2.平均每期廣告版面占總版面的70-80%

3.《????》雜志的每期發行量為30000餘冊

4. 80%以上的讀者為企業有決策權的經理和采購人士

5.發行特點及優勢

(1)、發放對象皆是具有購買需求的企事業單位,符合各廠商的市場目標對象。

(2)、全國范圍動態發放,覆蓋面廣,廣告經費的投入,物有所值。

(3)、宣傳周期適中,完全迎合客戶廣告累積投放需要,效果突出。

(4)、內容資料由廠商和本刊專職采編每期更新30%以上,使用者的查閱頻率高。

(5)、便於保存和查詢,廣告效果持久。

6.發行區域分布:

邢台60%、邯鄲17%、衡水 15%、承德3%、其它 5%

《????》作為DM信息媒體,目前已成為業內讀者查找加盟連鎖的必需工具與資料。因此,他的廣告不僅可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同時,也引導了采購者購買的方向。

在這個傳媒行業山雨欲來的時期,作為傳媒人,潛心奠基,靜心沉澱,謀求長期、有序的發展才應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也期待籍此接觸更多的業界同仁和廣告主,發掘廣闊的市場空間,創造潛在機遇!

2、電子雜志的盈利模式

充分發揮多媒體電子雜志豐富的表現形式的優勢,選擇適合的表現內容,比如可以將新上映的院線影片、新發行的影視作品、大型舞台表演等,用多媒體電子雜志的形式進行宣傳,可以作為首映式、首發式、新聞發布會等宣傳工具,也可作為宣傳品進行廣泛傳播。
盈利點:利用文化產品的規模營銷模式,用多媒體電子雜志強化視覺沖擊力。目標客戶群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電子雜志與它的客戶群進行互動傳播,起到規模營銷的效應。而對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發揮多媒體電子雜志的優勢。 用多媒體電子雜志承載政府政務/企業文化。多媒體電子雜志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形式的多樣化,多種形式帶給人們的視覺沖擊力。正因為如此,使多媒體電子雜志的推廣平台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基於多媒體電子雜志本身的特點,要充分發揮雜志的優勢,將政府政務和企業文化從紙質文檔變成多媒體電子檔案,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專業程度,同時提高政府的政務宣傳力度,增強與普通百姓的溝通。
盈利點:對於政府而言,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電子雜志進行政府形象宣傳,推廣途徑是政府綜合服務大廳的觸摸平台,或者製作成光碟,贈送給百姓,從而使政府和百姓有效的溝通,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對於企業而言,用多媒體電子雜志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表現企業文化和產品,從而提升企業文化內涵的專業程度。企業可以在展會、客戶來訪參觀、贈送客戶資料時運用多媒體電子雜志,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形象,而且多媒體的形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多媒體電子雜志其根本的屬性是雜志,我們可以為時尚平面媒體做多媒體電子版本。對於那些知名時尚媒體,他們的平面幾乎近於完美,要想再發展就要做電子版的,而我們有專業的技術,可以和他們合作,藉助平面媒體的目標客戶群,發展多媒體電子雜志的固有用戶。
盈利點:可以和平面媒體合作,我們專門為他們製作電子版本。對於平面媒體而言,可以更好的完善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對於我們而言,可以藉助平面媒體的客戶資源,擴大多媒體電子雜志的影響力。 為企業製作多媒體數字產品資料。例如房地產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做產品說明書,一般多為平面紙質宣傳品。如果將這些紙質的資料做成多媒體電子雜志,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介紹,達到紙質宣傳品所不能達到的效果。企業可以將多媒體電子雜志光碟贈送給客戶,紙質結合多媒體電子數字產品,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廣產品,宣傳企業文化。
盈利點:企業要選擇更好的方式推廣產品,這是必然。而我們可以提供一種更加適合企業推廣產品的表現形式。這樣雙方都可以達到雙贏。

3、90年代到新世紀,中國文學期刊發展的結構或基本模式

中國文學期刊現狀報告中國文學期刊現狀報告

本報記者 術術

12月5日,《人民文學》、《當代》、《十月》、《鍾山》、《天涯》、《萌芽》等全國近60家文學期刊負責人在河南省鄭州市參加的「文學期刊改革與發展研討會」結束。本次會議中激烈的辯爭集中於「如何推進文學期刊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文化產業化進程」、「文學報刊如何更貼近生活、貼近讀者、走向市場」、「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的定位和管理體制」等焦點議題。同時,會議話題涉關文學期刊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增強品牌意識及經營機制、經營理念、網羅人才和編輯思路等。 據悉,目前我國期刊有9000多家,其中文學報刊、文學期刊佔了10%左右,即800至900家。但目前生存狀態比較好的不到100家。這些令人痛心的數字表明文學期刊生存狀況的舉步維艱。

文學期刊面臨的問題本次研討會上,許多負責人對於文學期刊的運行機制提出了尖銳批評。《散文百家》主編賈興安指出,目前文學刊物的用人機制存在問題,如主編都是主管部門或領導任命,大多是論資排輩,這樣會出現許多「官員式的主編」,由不懂文學規律的人來辦刊。此外一些作家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後任主編,綜合能力差,偏執一己之好,容易形成「小圈子」。此外許多主編掛名,署名不出力,法人代表與實際負責人不符、責任權利不明等。 《通俗小說報》主編王愛英提出,長期以來,原創文學期刊的權益遭到漠視和侵害,各式各樣的選刊無節制地出現。選刊站在原創期刊的肩膀上,事半功倍地摘到樹上的桃子。他認為選刊應該「計劃生育」,原創刊物是花圃,選刊是花店,原創作品與選刊的關系應該是「產品與精品」的關系。 另外,會議上還指出了制約文學期刊生存和發展的其他問題,比如一些文學刊物的定位左右搖擺,最終老讀者和新讀者一起失去。比如,文學期刊是面向大眾與市場的,體制仍是計劃經濟的體制,必然會形成矛盾。有文學期刊的主編指出:目前國家對文學期刊的政策漸次明朗,但文學期刊的性質定位尚不明確。同時由於經費不足,許多文學期刊的編輯多年不能外出約稿,或很難約到一流的稿子。編輯不得不花力氣拉廣告和贊助等等。

文學期刊發展之路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張勝友介紹說,目前老牌文學刊物有北京的《十月》、《當代》、《小說選刊》等,天津的《小說月報》有30多萬份的發行量,上海的《收獲》發行量維持在10萬份以上。它們是中國文學界舉足輕重的文學期刊,發表過非常多的優秀作品,影響過一個時代。它們還繼續重要的先導與經典作用。同時,在中國現行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有一些新興文學期刊浮出水面,形成了新的品牌,如河南的《小小說選刊》發行量55萬份,比如上海的《萌芽》發行量達到40多萬份,《佛山文藝》月發行量接近100萬。這些刊物市場的成功是由於適應市場運作的規律,進行了市場細化。 發行量高居55萬份的《小小說選刊》目前有「中國的小小說中心」之稱。主編楊曉敏認為,在辦文學刊物的人眼裡,作品只是原材料,刊物只是加工廠——刊物的操作流程是文學產品的加工、分揀、重組、打磨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符合市場的游戲規則。他指出,文學期刊與讀者之間有一個「半拍理論」。即,文學期刊引導讀者應當「品味適宜,適度超前」。文化品味既不能低於讀者的審美情趣,也不能過於曲高和寡。這樣文學刊物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同時,形成強大的文化影響力。 針對文學刊物的生存危機,許多文學期刊負責人從不同角度提出建議。《天涯》雜志副主編王雁翎說,《天涯》從1996年開始探索市場改革。他們始終提倡恢復中國傳統的「雜文學」、「泛文學」,將《天涯》真正辦成一本「雜」志。如他們設置「民間語文」欄目,將人們收藏於箱底的日記、書信、檢討書、揭發信、總結稿等登上文學的大雅之堂。還有多家期刊的發言人指出,品牌是期刊的代言人,純文學期刊必須注重品牌效應。也有人提出文學刊物可實行「集體參股制」或跨行業、跨地區的「聯合經營制」等。

文學期刊改革之路最近,江蘇省決定取消《鍾山》、《雨花》等所有刊物的財政補貼,是在國內文學期刊界開始的第一刀。中國期刊協會的會長張伯海說:「我覺得目前撤資不是時候,文化產業化改革剛剛開始,哪些刊物是要作為產品打到市場上去的,哪些刊物是要作為社會公益性事業扶持的,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標准。」而有出版界改革家之稱的張勝友說:「會有兩種情況出現,一種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另外一種情況是因循守舊,像有些國企一樣,沒有貸款就沒法生存,所以只能是消亡,看你怎麼面對這個挑戰。」 張伯海認為讓文學期刊走向市場是對的,但要做具體分析,有優勢的名刊、大刊,跟群眾比較貼近的刊物走向市場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到了市場反而會如虎添翼。有的刊物的主要使命是扶持一個地區的青年作家人才和文學傳統的傳承,發行不可能大。走進市場的機會少,國家就應該從生存上給予扶持和支持。兩種情況很不一樣,從整體上考慮,嚴肅的文學期刊,要激勵它探討市場,但財政上都要保護,這樣比較符合實際。 目前,中國文學期刊如果停止財政撥款,要想生存下去一般來說有三條道路可以走,找到新的投資方;改變刊物定位迎合市場需要;還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入報業集團或者出版集團。張勝友說:「停止補貼是一種大趨勢,最後文學期刊怎麼進行規范,有待下一步的文化體制改革的結果,現在各種辦法都不妨可以探索。但我覺得不管你是公益性的文化事業,還是開始市場化運作,內部的三項體制改革以及向讀者靠攏都應該是不變的。」

稿件來源:新京報

4、海爾獲評知名商業雜志《Fast Company》(快公司)「全球最創新企業」 源於什麼?

此次獲獎是海爾第三次被評為最有創新力的企業,這與海爾精神、海爾模式創新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主要得益於海爾智慧家庭帶來的全球首個一站式智慧成套解決方案,突破了智能家居市場難聯通、不主動、未成套的三大門檻,打破行業困局。海爾智慧家庭通過引入AI技術打破「信息孤島」,使網器主動響應為人服務,U+雲腦融合人工智慧技術,形成了一個能自動記憶用戶使用習慣,並通過不斷分析、學習,進而優化迭代的系統,為用戶主動提供個性化的智慧生活解決方案。

5、科技創新與生產力的雜志簡介

刊名: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6-4877
CN: 14-1358/N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曾用刊名:太原科技情報;太原科技
創刊時間:1980
在宣傳科技政策法規、報道企業和科研單位自主創新活動,反映太原市科技工作成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動了太原市創新型城市建設主戰略的實施。2010年4月,該刊物由《太原科技》更名為《科技創新與生產力》後,打破了綜合類科技期刊以「零散編稿」為主的模式,加強了對科技專題活動的報道,不斷創新辦刊形式,搭建了與中部其它5個省會城市科技期刊溝通交流的平台,努力向國內一流期刊邁進。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