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智心
1、大學生該如何培養創新思維
1.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人的綜合能力的外在表現,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度綜合化的知識、個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為基礎的。心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一種認識、人格、社會層面的綜合體,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諸多方面,並且和這些方面相輔相成,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鞏固和豐富人的綜合素質。 2.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增長率加快,知識的陳舊周期不斷縮短,知識轉化的速度猛增。在這種情形下,知識的接受變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的選擇、整合、轉換和操作。學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攝面廣、遷移性強、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識,而這些知識並非是靠言語所能「傳授」的,它只能通過學生主動地「構建」和「再創造」而獲得,這就需要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其中主動的發揮作用。 3.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終身學習的保證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職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學習也正由階段教育向終身教育轉化,學習將成為個人生存、競爭、發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在知識的無限膨脹,陳舊周期迅速縮短的情況下,大學生的社會職業將變成更加不穩定。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學生有能力在畢業之後,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根據所從事的工作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更好地達到完善自我和適應社會的目的,從而為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為什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教育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但從世界范圍內看,我國大學生從整體素質上仍有不少弱點,集中表現為缺乏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差。我國現有的教育教學模式還存在著培養模式單一、評價學生能力的手段片面、激勵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弊端。為了適應新的形勢要求,高等教育必須以不斷加強知識創新培養逐步取代過去單一以傳授舊有知識為主的教育培養模式,建立大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良好環境。一、注重培養學生創新人格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可以說一個人的想像力決定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給學生創造創新的氣氛,使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1、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培養創新品質的前提良好的創新品質是創新思維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勤奮、有耐心,淡泊名利,敢於沖破一切束縛,獨立思考,善於與人合作,重視科學道德的培養,誠實、嚴謹,這就是良好的創新心理品質。「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在教學中要創建一種師生心理相融、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來促進學生自主創新,要鼓勵學生不拘泥於課本的條條框框敢於質疑問難,對於學生的提問,即使是錯誤的或可笑的,也不要進行諷刺和挖苦,以免挫傷學生的求知積極性,而應該糾正、討論和鼓勵,從而使學生頭腦中產生的微弱的創新火苗得以燃燒和壯大,使學生對該學科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並在其不懈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創新的品質。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熱情是發展創新能力的動力,機遇從來都只鍾情於有心人、有意者,我們通常所說「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說的就是觀念和意識的問題。現代教學認為,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得,還要重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更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探究過程。興趣是創新思維的先導,興趣永遠推動人進取。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大學生要在學習、科研乃至社會實踐活動中大膽創新,勇於創新,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熱情,積極投入社會的創新工作。創新意識離不開責任心、進取心和自信心,離開了這「三心」,決不可能有創新意識,更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創新實踐。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思維並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和引導,創新思維也是如此。同時,創新並不是任意創新,要指導學生掌握並善於運用正確的思想武器,教育學生創新必須基於一定的科學基礎,這個基礎就是科學正確的思想武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1、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他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這個世界求異思維是相對於求同思維而言的,這兩種思維形式統一於創新思維過程中,相互作用。所謂求同思維,是從同一來源材料探索正確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快速繼承前人的知識和經驗。而求異思維指的是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去探索不同的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用求異思維來重新審視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大膽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沖破思維定勢,擺脫習慣性認識的束縛,開拓思路,閃爍出創新火花。2、鼓勵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指根據特定的事物,提出所有符合事物要求的可能。通過發散思維可以提出各種想法和觀點,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中,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對統一問題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出超乎尋常的見解,並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准確迅速的表達出較多的處理問題的方法。3、掌握並善於運用正確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一切創新、創造的思想基礎,而我們的一些學生僅僅把它和相關課程看作是教條化的政治課,而忽視了對其精神實質和精髓的學習,不懂得實踐和創新的指導意義,更不懂得如何運用馬列理論指導創新實踐,尤其是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運用。做為中國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學習馬列主義,還要學好馬列主義,並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指導創新實踐。4、刻意磨煉創造意志創造意志是指自覺調節行動、克服創造活動中的困難以達到創造目標的心理品質,意志力表現為毅力,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良好的智力為大學生創造活動提供了可能,堅強的意志則是維系創造活動的可靠保證。居里夫人克服生活的艱辛,在堅強意志力支持下,經過無數次艱苦、繁重的試驗,用4年的日夜苦戰,從8噸瀝青鈾礦殘渣中,提煉出十分之一克鐳,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和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葯,可以說是多少次出生入死,這就是意志的力量,勝不驕、敗不餒,執著追求,這就是有意志力的表現。三、重視學生的動手訓練,充分提供給學生表現的空間創新技能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開展能動的思維活動,產生新知識、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其目的歸根結底是要學生運用已知的信息,在新的情境中建立新的組合和系統的能力。動手實踐,是把構想變為現實必不可少的途徑。因此在實踐教學中,要熱情鼓勵、精心誘導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實踐操作過程,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確清晰的表象,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和靈感,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同時,教師還要在教學中提供學生表現的機會,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果得不到表現或者認可,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得不到強化,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創新的動機也會慢慢消失。因此,應在良好的創新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動手能力,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展現創新的才能,體現創新的樂趣。在大學里,只要能引發和促進大學生確立新思想,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獨立進行科學實驗或創造性地學習,我們都應積極參與,相互誘發,相互促進,努力營造人人樂於參與創新的氛圍。「實踐出真知」,哪怕是失敗也要奮勇前行。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尋找理想的燈絲,僅礦物質、金屬就試用多達1600多種,幾乎把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拿來炭化了,不論是硬的紙、軟的紙、名片、制圖紙、浸過瀝青的紙,各種縫紉用的線、釣魚線、浸過油的線、用細纖維捻成的線,椰子的皮或果實,樅樹、萵苣、楓樹及其它植物纖維。這就是創新實踐,正如愛迪生所說,哪怕九十九次失敗了,至少我知道這九十九種方法是不成功的,是行不通的。加強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必須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的辯證統一。知識是能力和素質的載體,包括科學文化知識、專業基礎與專業知識、相鄰學科知識,目前高等學校對相鄰學科知識重視不夠,要區分不同科類,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識基礎上經過培養和實踐鍛煉而形成的,豐富的知識可以促進能力的增強,較強的能力可以促進知識的獲取。四、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其成為創造型的優秀人才,是時代和社會對新時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是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素質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潮流和趨勢。因此,高校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並予以高度重視。1、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適應知識經濟對高素質人才需求的需要大學生是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如何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棟梁之材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而創新能力則是高素質人才的核心和靈魂。同樣,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很難在人才競爭愈加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立足,更不要說發展了。這就要求我們高校教師把培養創新人才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在實踐教學中突出和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使其成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2、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潮流和趨勢當前,世界經濟、科技及綜合國力方面的競爭愈演愈烈,各國都把培養優秀的創造型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與發展計劃,且都毫不例外地把培養創新人才放在突出而重要的地位予以高度的重視。可以說,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和改革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如果我們不能高度重視和充分認識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就會貽誤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就會使我國高等教育難以跟上世界飛躍發展的步伐和形勢,因而也難以與世界高等教育接軌。我們既要看到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潮流和方向,也要看到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激烈競爭與嚴峻挑戰。3、現行課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知識傳授,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試教育影響深遠,根深蒂固,使素質教育的實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阻力。有人認為,應試教育只存在於基礎教育,即中小學教育之中。實際上應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同樣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說,還較普遍和嚴重。不少教師注重於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也使當前的高校素質教育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這就需要我們更新教育觀念,切實轉變教育思想,採取各種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和細處,並把教學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唯此才能真正培養出新一代創造型的優秀人才。總之,高校不僅是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高校的一項迫切任務。在培養創新能力過程中,必須注意人為教育的開展,通過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將科技教育和人為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才能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3、誰有關於堅持不懈 開拓創新的 名人故事?
張騫通西域。
張騫出使大宛和月氏,為的是聯系月氏,共御匈奴。但是被匈奴俘虜,被囚內禁匈奴十年,娶妻生子,依容然心念大漢,伺機出逃。後來逃出,而月氏已被烏孫和匈奴攻打而西遷,張騫只好越戈壁大漠、翻蔥嶺冰山,經大宛、康居等到月氏新國境,月氏現在離大漢太遠,又耽於太平,無心東進,張騫苦勸一年,得不到支持,只好南遊大夏,聽說到大夏經身毒(印度)可以與中國四川做生意。歸途上,張騫改走南道,而南道此時也被匈奴控制,他們又被匈奴俘虜,又被扣留一年,只到匈奴內亂,趁機逃脫。艱苦行軍,回到大漢,西去百人,歸時二人。張騫此次出使,雖未能與月氏結盟共擊匈奴,但是使中國影響力從秦始皇以來第一次到達西亞地區!
張騫回國給漢武帝建議,從四川直往西南,與身毒聯絡,於是他主持下,四支隊伍向西南前進,雖因沿途各國阻止沒有找到印度,但是發現了滇國、夜郎等,最終完成了對大西南今天雲貴川藏一帶的開拓和控制。
尋找身毒的前一年和後一年,張騫曾兩次隨軍出征,以其廣博的知識和對匈奴的熟悉,為衛青、李廣等將軍擔任向導,立下赫赫大功,最終被為博望侯。
中國現在的疆域很多部分,是漢武帝時打下來年,當然,這裡面,也有張騫的功勞!
4、什麼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社會在發展,時代不同了,
跟著時代走,未來在前頭,
發展永向前,跟隨新潮流,
科技在發展,人民樂悠悠!
5、我們為什麼要創新?
1、創新意識,首先是我們謀求創新的意向和願望。
毫無疑問,政府管理創新,是時代和實踐發展提出的客觀要求,是中央的決策和部署,是人民群眾的呼喚和期待。這些外在要求,只有變成我們內在的創新沖動和追求,才有可能變成創新實踐。因此,政府管理創新的第一個前提,是我們要有創新的意向和願望。
2、創新意識,還是我們實施創新的膽略和氣魄。
沒有膽略和氣魄,許多創新不敢想,想到了也不敢做,做了也不敢堅持。所以,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反復要求我們,改革的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有了自覺的創新精神,就有了政府管理創新的膽略和氣魄。
3、創新意識,又是創新的智慧和計謀。政府管理創新不是隨心所欲,不是胡思亂想。
創新舉措要從實際出發,合乎改革發展的要求,合乎人民群眾的願望,合乎政府運行規律,並不是只要改變就是創新。因此,創新既需要意向和願望,需要膽略和魄力,還需要智慧和計謀。創新意識內含著這樣的智慧和計謀。
(5)開拓創新智心擴展資料:
梳理創新意識的方式:
1、創新意識跟責任心聯系在一起。
一個對中央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所工作的政府形象負責的領導幹部,就會有政府管理創新的熱情和追求。責任心強烈到什麼程度,創新就努力到什麼程度。在政府管理創新上無所作為的,一定是嚴重缺乏責任心的。
2、創新意識與對人民群眾的感情聯系在一起。
這些年來人民群眾在政府管理創新中受益,因此支持和擁護創新;同時人民群眾也遭受政府管理缺位、錯位、越位所導致的許多不幸,上學、看病、住房還不夠理想,社會治安、市場秩序還有不少亂象,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不公平不公正現象隨處可見。
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還十分嚴重,引發腐敗的制度性漏洞還沒有堵死。這些問題,不在政府管理上創新就無法解決。因此,人民群眾熱切期待政府管理創新。
一個領導幹部只有體貼理解人民群眾,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只有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才會大力度推進政府管理創新。
3、創新意識與領導幹部自身的認識水平聯系在一起。
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文化素養,沒有必備的觀察力和洞察力,沒有健全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就看不出政府管理哪裡需要創新,如何創新。
6、怎樣培養與開發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現代職業者必備的能力之一。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的優秀職業人士都是身上閃著創新光彩的一族l創新能力就是創造主體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來並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主要指產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結果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技能。
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發現問題的敏銳觀察能力,通觀全局的思維能力,拓展思路求索答案的能力以及遠見卓識預見未來的能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無論是企業、團體還是個人,創新就意味著發展,沒有創新將很難生存。
對企業而言,創新已經不可替代地成為企業競爭戰略的核心。企業只有基於創新制定戰略,才能獲得持續競爭優勢。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恆動力,不竭源泉。眾多知名企業都是以其卓越的創新力而名揚世界的,如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微軟公司、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元製造商英特爾公司等。
微軟公司由美國人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始創於1975年,正式組建於1981年6月,總部位於美國的雷德蒙。目前微軟在全球擁有5萬多名員工,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微軟一直是新技術變革的領導者。微軟公司的成功秘訣被概括為兩條:人才與創新。而「人才」的含義中,沒有創新能力幾乎是天方夜譚。公司從總裁比爾·蓋茨到普通員工,每一位都是勇於創新的大家。
英特爾公司成立於1968年,具有四十多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
1965年,英特爾集團的創辦人之一摩爾預言,電腦微處理器晶元的記憶容量,每十八個月將增加一倍。這項廣為人知的「摩爾定律」,很快成了企業上下信奉的目標。更為驚人的是,英特爾從此制定了「定時出擊」政策,即主動創新。不僅每十八個月推出新產品,還每九個月增加新廠房、新設備。每次的創新總為企業帶來活力。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這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而且對整個工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對個人而言,創新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利劍,模仿永遠成不了真正的大師。
在19世紀,有一個名叫李維·施特勞斯的人就是運用創新能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牛仔褲的人。
李維·施特勞斯的父親是一個小職員,他從小就顯得很聰明,順利地讀完中學、大學,當上文員。本來他可以過著那種不太富裕但很安穩的生活。
然而,1850年時,美國西部發現了大片金礦,淘金的關夢使無數想一夜致富的人潮水一般湧向西部的不毛之地。當時二十多歲的李維,不甘心做一個小職員。盡管小職員的工作很安穩,但他渴望冒險,想憑借自己的勞動、運氣去闖一次。
於是,他放棄了文員的工作,加入到浩浩盪盪的淘金人流之中。當李維來到美國舊金山時,才發現這兒已經到處都是淘金的人,到處都支滿帳篷。
他感到困惑了:這么多的人在這兒能實現發財夢嗎?難道自己拋棄安穩的工作,來到這里,就這樣無望地等待?淘金者們都擠在一個地方,加上離市中心很遠,買東西十分不便。
一次,李維看到那些淘金者跑很遠的路去買一點日用品,於是,他從中獲得啟示,決定開一家日用品小店,從淘金人身上淘金。不出所料,李維開的這家小店生意很不錯,來光顧的人絡繹不絕。很快就將開店的成本賺回來了,還積累了不少的利潤。有一天,他采購了許多日用百貨和一大批搭帳篷、馬車篷用的帆布。在船上,那些日用百貨被旅客搶購一空,但帆布卻沒人要。
下了碼頭後,他就開始推銷帆布,由於淘金者們都早已將帳篷搭好,誰也不會再費錢費力去搭第二個。李維本來以為帳篷也是淘金者們的必需品,卻沒想到競然無人問津,他因此感到非常沮喪。這時,一位淘金工人走過來,注視著他的那一堆帆布。
他連忙高興地迎上前去,熱情地問道:「您是不是想買些帆布搭帳篷?」
那工人搖頭道:「我已經搭了一個帳篷,現在我需要的是像帳篷一樣堅硬耐磨的褲子,你有嗎?」那位工人還告訴他,淘金的工作很艱苦,衣褲經常要與石頭、砂土磨擦,棉布做的褲子不耐穿,幾天就磨破了。如果用厚帆布做褲子,又結實又耐磨,肯定會受到淘金者的歡迎。淘金工人的一番話,提醒了李維。他想,反正這些帆布賣不出去,就試著拿它做褲子吧。
他用帶來的厚帆布做了工作褲,向礦工們出售。就這樣,牛仔褲誕生了。
堅固、耐久、穿著合適的牛仔褲,立即獲得了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愛。大量的訂貨紛至沓來。李維不再開日用品店,正式成立了牛仔褲公司。公司開張後,牛仔褲產品十分暢銷,但李維卻對帆布做的褲子很不滿意。因為帆布雖然結實耐磨,卻又厚又硬,不但穿在身上不舒服,而且也無法像柔軟的布料那樣,設計出各種美觀合身的款式,只能做成又肥又大、式樣單調的褲子。
他尋找新的面料,准備加以改進。
不久,法國人涅曼發明的一種布料,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一種藍白相間的斜紋粗棉布,兼有結實和柔軟的優點。李維當即決定從法國進口這種名為「尼姆靛藍斜紋棉嗶嘰」的面料,專門用於製作工裝褲。採用這種新式面料製作出來的褲子,既結實又柔軟,樣式美觀,穿著舒適,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當淘金者在蜂擁著淘金時,李維不去跟風,卻在淘金者身上動腦筋,為淘金者服務,在他們身上淘金,這就是創新的思路。由開百貨店到發明牛仔褲,從而掀起了全球「牛仔褲」熱。
李維的成功,證明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創新能力意味著發展,沒有創新將很難生存。
一位社會學家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個人缺少創新意識,他永遠得不到改變;一個組織缺少創新意識,這個組織永遠得不到發展;一個社會缺少創新意識,這個社會永遠得不到前進。」是的,沒有創新意識,我們將一直重復著固有的、陳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樣的話,我們個人和整個社會都不會向前邁進,而處於激烈競爭中的企業只能走向衰亡。
創新是個人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事業成功的主要前提,因此說創新是追求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創新能夠使我們得到發展與進步、把事業推向輝煌。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更應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拿破崙·希爾說:「創新並不只是某些行業的專利,也不是超常智慧的人才具有的能力。只要願意,誰都可以創新。」
創新能力靠平時的培養,更靠工作上的鍛煉。開發、培養、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科學的創新來不得半點虛假,除了憑真正的成果取勝外,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所以,我們首先要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同時重視知識內容的更新和知識結構的優化。知識基礎是對前人智慧成果的繼承,是形成創造力的必要條件。離開了扎實的知識基礎,就不可能順利地開展創造性活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多掌握一些知識,就會多一條思路。博大精深,厚積薄發。
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不能只擁有單一的學科知識,而必須擁有跨學科的豐富的知識結構。如此,才會多一種專業眼光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會比知識結構單一的人更容易產生豐富的聯想,因而也更加容易形成創新思維。
不斷學習和吸取新東西創新能力必須依靠不斷地學習。一個具備創新能力的人,如果不注重學習,也會落後,也會缺乏創意。
創新能力的提升要求人們頭腦清醒,不斷學習吸取新東西。例如,在德國西門子公司,要求每一個員工都能積極主動地從工作過程中學習——向同事學習、從商業實踐經驗中學習,通過和他人分享知識來學習,從而保證自己的進步和未來的成長。西門子要求員工有個性,不平庸。他們或充滿熱情,或平靜沉穩,或勤於思考,或精明能幹……但他們都具有一種特質,那就是隨時准備接受新的東西。
勤於思考、善於思考創新能力源於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源於深入思考。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創新。牛頓從蘋果落地創造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有人問有什麼「訣竅」?牛頓說:「我並沒有什麼方法,只是對於一件事情做長時間熱情地思索罷了。」
據說醫療用的聽診器是這樣發明的:
兩百多年前,法國醫生拉奈克一直希望製造一種器具,用來檢查病人的胸腔是否健康。有一天,他陪女兒到公園玩蹺蹺板時發現,用手在蹺蹺板的一端輕敲,在另一端貼耳傾聽,能清楚地聽見敲擊聲。他從中得到啟發,回家用木料做成一個狀似喇叭的聽筒,把大的一頭貼在病人的胸部,小的一頭塞在自己耳朵里,這樣能清晰地聽見病人的胸腔發出的聲音。這便是世上第一部聽診器。
這些具有創造力的人無疑是喜歡思考的,但他們並非都是天才。他們面對的啟示別人也能遇到,不同的是他們更善於思考並能進出靈感的火花。這是因為他們很敏感,留心身邊的一切事情,並且想像力豐富、頭腦靈活。
克服因循守舊的觀念因循守舊意味著維護傳統的東西,不願積極開拓,創新求變。在因循守舊狀態下,人們會逐漸失去創新的興趣。因循守舊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以及對不可知的未來的恐懼感。因循守舊者常這樣對自己說:我們不可能創造新的東西,但是,我們也不會面臨比現在差的處境,或者遭受到更可怕的損失。
因循守舊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大敵。如果人類都保持因循守舊的觀念,那麼今天的我們,就一定還茹毛飲血,刀耕火種,住在山洞中。真正的創新需要跟因循守舊勢力做斗爭。
打破思維定式打破常規,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點子,也會產生非凡的效果。
日本東芝電氣公司的一個小職員,就因為打破常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實例。
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多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辦法,依然進展不大。
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董事長石板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成為淺色。這一建議立即引起了董事長的重視。
經過研究,公司採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甚至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十萬台電扇在幾個月內一銷而空。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全世界,電扇就不再是統一的黑色面孔了。作為公司的功臣,這位小職員成為公司的股東。
只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就能讓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在幾個月之內迅速成為暢銷商品,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竟能產生如此大的效益呢!產生這個想法,既不需要淵博的科技知識,也不需要豐富的商業經驗。
為什麼東芝公司的其他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這顯然是思維上的定式和慣性使然。
打破思維定式和慣性,善於運用逆向思維和遞進思維,將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正如蒙牛公司總裁牛根生所說:「不管螺絲怎麼設計,正向擰不開的時候,反向必定擰得開。山重水復,此路不通的時候,換換位,換換心,換換向,往往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美國著名管理大師傑弗里說:「創新是做大公司的唯一之路。」沒有創新,企業管理者肯定會毫無作戰能力,也根本不會有繼續做大的可能。同樣,創新也是一個員工的立身之本。創造力本身並不是奇跡,人人都具備它。但大多數人由於受傳統思維的束縛,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定式,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這樣,就不會有好的想法,好的主意,好的思路,自然就不會有好的結果。突破思維定勢,進行創新思考,這是成功的法寶。
善於觀察,勇於實踐創新並不是少數天才的專利,每個人都能創新。只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勇於實踐。創新或許來自於工作中的細枝末節,或許來自於某個靈感的啟示,但如果沒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入的思考和勇於實踐的決心,又怎能抓住這些靈感?所以說,敏銳的觀察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的勇氣是創新取得成功的關鍵。
所有的成功創新者都不會是空想家,不管當時他們的想法有多麼離奇或者多麼古怪,他們總不會呆在實驗室或者屋子裡發愣,而是會進行實踐。最簡單的例子便是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時,人們都以為他們發了瘋。但他們勇敢地進行實踐,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終於成功了。不僅重大的創新有這樣的特點,就是小小的創新也往往需要無數次實驗。所以,觀察力和實踐力就是創新這輛自行車的兩輪,二者缺一不可。缺了一個,就成了獨輪車,也就無法行講。
7、怎麼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提倡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並不是不傾聽別人dt童見、孤芳自賞、固執己見、狂妄自九,而是要團結合作、相互交流,邊是當代創新恬動不可少的方式:創新精神提膽大、不怕犯錯誤,並不是鼓勵犯錯誤,只是課調錯畏認識是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創新精神提倡不迷信書本、權威,並不反對學習前人經驗,任何創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精神提倡大膽質疑,
而質疑要有事實和思考的根據,並不是虛無主義地懷疑一切…「總之,要用全面、辯證的觀點看待創新精神。
首先,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頓少年時期就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為什麼掛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運轉著,它們為什麼不相撞呢?這些疑問激發著他的探索慾望。後來,經過專心研究,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能提出問題,說明在思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好奇心是包含著強烈的求知慾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誰想在茫茫學海獲取成功,就必須有強烈的好奇心。正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
其次,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懷疑態度,不要認為被人驗證過的都是真理。許多科學家對舊知識的揚棄,對謬誤的否定,無不自懷疑開始的。伽利略則始於對亞里士多德「物體依本身的輕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結論的懷疑,發現了自由落體規律。懷疑是發自內在的創造潛能,它激發人們去鑽研,去探索。對課本我們不要總認為是專家教授們寫的,不可能有誤?專家教授們專業知識淵博精深,我們是應該認真地學習。但是,事物在不斷地變化,有些知識現在適用,將來不一定適用。再說,現在的知識不一定沒有缺陷和疏漏。老師不是萬能的,任何老師所傳授的專業知識不能說全部都是絕對准確的。對待我們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我們應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權威,應大膽地懷疑。這是我們創新的出發點。
第三,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創新的慾望。如果沒有強烈的追求創新慾望,那麼無論怎樣謙虛和好學,最終都是模仿或抄襲,只能在前人劃定的圈子裡周旋。要創新,我們就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對困難,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不要怕失敗,相信一點,失敗乃成功之母。
第四,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異的觀念,不要「人雲亦雲」。創新不是簡單的模仿。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必須要有求異的觀念。求異實質上就是換個角度思考,從多個角度思考。並把將結果進行比較。求異者往往要比常人看問題更深刻,更全面。
第五,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險精神。創造實質上是一種冒險,因為否定人們習慣了的舊思想可能會遭致公眾的反對。冒險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體安全的冒險。而是一種合理性冒險。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偉人,但我們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第六,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滿。一個有很多創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種可能比這種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習慣了一種成功的思想而不能產生新思想,結果這個人變得自滿,停止了創造。
8、,大學生培養開拓創新能力要注意幾點
「道德」是人類開拓創新的唯一準標桿,先豎立道德標桿,不然後面就都不存在的!
1、求真務實是關鍵;不可好高騖遠,很多人在創新的時候很容易只想結果但不顧及怎樣實現;
2、多元化的知識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文化的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
3、不要受到社會各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局限,眼界和格局要高,思想力有了百倍信心才可有千倍的行動力;
4、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永遠站在需求者和百姓的需求審美定位:
9、思維通過怎樣的鍛煉可以開拓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沒有呀,我的靈感是來自空想某件事,突然冒出來。
10、創新思維應具備哪些心理素質
答:創新思維必須具備的心裡素質就是有創新能力,一形成或者產生新的思想、觀念或創意的能力,二利用新思想、觀念或創意創造出新的產品,(參照教材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