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坑人
1、血淚教訓,互聯網創業最容易掉這幾個坑
1、美好的創意可能是最大坑
好的idea是創業的第一步,idea往往都是靈機一現的。但是也是最不靠譜的,關鍵就在於,你怎麼才能確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最好就是從自己關注的領域或日常生活中沉澱靈感。挖掘自己和使用者的痛點,一定要從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來分析:時刻提醒自己,你所提供的用戶所要的嗎?你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他為什麼要用你的產品。產品經理最流行一句話是:「不要製造需求,而是更好的滿足用戶現有需求」。不要說自己的產品是剛需,除了吃喝睡和性(部分人員除外),其它都不剛需。即使是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還要看用戶需求頻次是低頻還是高頻,高頻能夠更好和用戶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如果是低頻還的看看有沒有與之關聯的高頻功能,如果把這個高頻功能免費了,是不是就能帶動低頻。就像位置微信中,聊天是高頻,支付是低頻,但是通過聊天高頻帶動微信支付這個低頻,成功搶佔了支付寶大部分份額,從而微信支付也變成高頻。
2、迷信強強結合是第二個坑
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這是互聯網成功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創業團隊迷信BAT的大神們,等蜜月期過後,大神們相輕攀比,甚至嚴重到相互擠兌,最後處理這些大神們矛盾成為創始人最頭痛的事情。還有甚者,一言不和,把自己負責團隊整體帶走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3、股權泛分配是第三個坑
創業公司沒錢,前景也是規劃出來的,想找大神,出讓股權是常見辦法。可是股權就那麼多,先來的人,給點股權吧,等自己手上的股權已經不多了,當遇到真正合適的人才時,要從其他人那裡拿點回來分配,幾乎不可能。股權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也意味話語權。何況投資人進來也是要分股權的。
4、看似美好民主的管理機制是第四個坑
創業公司人很少,非常辛苦,很容易形成兄弟感情,情同手足。可能成也是因「臉皮」,敗也是因為」臉皮」,成為制約創始人難以發揮團隊戰鬥力的因素。大事難決策,小事相互推諉。創始人要面臨投資人、市場的壓力,千萬不要高估合夥人和員工對公司的情感,即使是共生死,所處位置利益分配和信息不對稱,創業初期民主帶來的往往是災難。看看我黨取得勝利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重點是「集中」。
5、不建立核心業務團隊是第五個坑
創業公司最核心的業務就是產品、技術、運營,尤其是技術團隊,技術人員工資高,難招聘,有的創業公司就找外包公司,但是「做好一件事情,和做完一件事情」真的是兩回事,且不說開發中來回拉鋸扯皮,上線後出現的N多Bug,不能及時修復。更可怕的是沒有運營所需要最基本數據埋點。運營人員隊產品上有多少用戶,他們是來之哪裡,用那些功能,一無所知。運營所關注拉新、轉化、活躍、留存成為一句空話。市場活動再多做也沒有個啥用。
6、運動式發展是第六個坑
互聯網的特點是「快」,這個是建立在通過種子用戶運營,完善後核心功能才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核心功能不完善,就是一個爛產品,再好的市場和運營,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產品不完善的時候,就搞運動式發展,註定燒錢更多,死的更快!
2、作為一個被創業公司坑了錢的投資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沖動、失落、暴力、消極都可以理解。創業公司有真實需要資金的,最後沒做起來,投資人本該有的收益回報打了水漂。另外一種是就是奔著詐騙來的,創業公司只是個幌子,目的是設局引誘上套,不知道樓主屬於哪種啊。想想應該有解決辦法,願樓主能夠挽回損失,從新開始新的投資項目!
3、職場常見的坑人套路有哪些
套路一:我們公司是彈性工作制,上班時間比較自由。
聽起來確實挺不錯,能夠有自由的上下班時間,不用為一大早趕著去簽到打卡而犯愁了。但一切似乎只是聽上去那麼美好,想要早點下班兒,真沒這樣的好事兒!彈性工作,就意味著要不停的加班,加班再加班。由於是彈性工作制,自然就沒有加班費,所以,慢慢的,加班成為一種義務。一個月下來,掐指一算才發現,根本就沒有休息幾天。悔啊~每天都被彈性給彈進去了,真是深深的套路啊!
套路二:我們是一家年輕又有活力的創業型公司。
這樣的話,聽起來確實讓很多年輕人很振奮,充滿了激情,打算好好乾一番。但實際上,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們公司窮,公司小,沒有錢,工資也不會太高,自然希望你也沒有太多這方面的要求。當然了,創業公司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很多職場的年輕人,也正是通過創業公司完成了跨越式的職場發展和收入提升。看看王思聰的網紅公司,還有一批批游戲公司創造的新貴們,年級其實都不大。所以,創業公司的好歹與優劣,還是根據自己個人情況判斷吧~
套路三:公司的晉升空間大,幹得好肯定收入高。
這也是我們在職場上經常聽到的套路之一,特別是對一些銷售類崗位。雖說這話極具激勵效果,但是我們還是要警惕,對於這樣的公司,我們首先要了解他們是否有完善的薪酬體系。特別是一些涉及銷售獎金,提成方面,是否有規范標準的薪酬獎勵制度,而不是單純的根據老闆的心情來決定加薪提成與否,這一點一定要多多注意。
4、合夥人計劃,融資,都踩中了哪些創業「坑」
七八點股權設計:剛成立的創業團隊該如何設計公司的股權結構,尤其是創業合夥人的股權結構,一直都是一個最為困擾創業者的問題。當然裡面的坑不僅多,而且深。在我們服務創業企業的過程中,我們見過各種版本合夥人股權戰爭的故事,也幫創業朋友處理過各類股權戰爭的事故。我們發現,合夥人之間之所以頻繁爆發股權戰爭或鬧劇,是因為他們既沒有合夥人股權的進入機制,也沒有合夥人股權的退出機制。這就好比是,兩口子不明不白結了婚。婚後發現,雙方完全是兩個物種,想離婚時,卻發現不知道該怎麼離婚,甚至這婚還離不了。一、合夥人股權的進入機制合夥人股權的進入機制,即結婚機制。要做好合夥人股權的進入機制,先得想明白什麼是合夥人?我們認為的合夥人,是既有創業能力,又有創業心態,有3-5年全職投入預期的公司創始人與聯合創始人。合夥人是公司最大的貢獻者,也是主要參與分配股權的人。合夥關系是接近於婚姻關系的[長期][強關系]的[深度]綁定。合夥之後,公司的大小事情,合夥人之間都得商量著來,重大事件,甚至還得合夥人同意。公司賺的每一分錢,不管是否和合夥人直接相關,大家都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股權比例進行分配。(一).合夥人股權進入的坑請神容易送神難。下述人員均可以是公司的合作者,但建議創業者慎重將下述人員當成合夥人,並按照合夥人的標准發放大量股權。(1)短期資源承諾者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他剛開始創業時,有朋友提出,可以為他創業對接上下游的資源。作為回報,朋友要求公司給20%股權作為回報。創業者把股權出讓給朋友後,朋友承諾的資源卻遲遲沒到位。這肯定不是個案。很多創業者在創業早期,可能需要藉助很多資源為公司的發展起步,這個時候最容易給早期的短期資源承諾者許諾過多股權,把資源承諾者變成公司合夥人。創業公司的價值需要整個創業團隊長期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實現,因此對於只是承諾投入短期資源,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人,建議優先考慮項目提成,談利益合作,一事一結,而不是通過股權長期深度綁定。(2)天使投資人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公司早期創業時,3個合夥人湊了49萬,做房地產開發的朋友給他們投了51萬,總共拼湊了100萬啟動資金。大家按照各自出資比例,簡單直接高效地把股權給分了,即合夥人團隊總共占股49%,外部投資人占股51%。公司發展到第3年,合夥人團隊發現,一方面,當初的股權分配極其不合理;另一方面,公司想引進外部財務投資人。多個投資人做完初步盡調後,表示不敢投他們這類股權架構。創業投資的邏輯是:(i)投資人投大錢,佔小股,用真金白銀買股權;(ii)創業合夥人投小錢,佔大股,通過長期全職服務公司賺取股權。簡言之,投資人只出錢,不出力。創始人既出錢(少量錢),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資人購買股票的價格應當比合夥人高,不應當按照合夥人標准低價獲取股權。(3)兼職人員之前由創業朋友提到,他通過朋友介紹,在BAT公司找到個兼職的技術合夥人。作為回報,公司給該兼職技術合夥人15%股權。起初,該兼職技術合夥人還斷斷續續參與項目。後來,參與很少。半年後,停止了參與。創業者覺得,花了大本錢,了件小事,得不償失。對於技術NB、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兼職人員,我們建議按照公司外部顧問標准發放少量股權(股權來源於期權池),而不是按照合夥人的標准配備大量股權。(4)早期普通員工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他們出於成本考慮,也為了激勵員工,在創業剛開始3個月,總共才7名員工時,就給合夥人之外的4名普通員工發放了16%的期權。做完激勵股權後,他們才發現,這些員工最關注的是漲工資,並不看重股權。早期員工流動性也大,股權管理成本很高。對於既有創業能力,又有創業心態,經過初步磨合的合夥人,可以盡早安排股權。但是,給早期普通員工過早發放股權,一方面,公司股權激勵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激勵效果很有限。在公司早期,給單個員工發5%的股權,對員工很可能都起不到激勵效果,甚至起到負面激勵。員工很可能認為,公司是不想給他們發工資,通過股權來忽悠他們,給他們畫大餅。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後期給員工發放激勵股權,很可能5%股權可以解決500人的激勵問題,而且激勵效果特好。在這個階段,員工也不再關注自己拿的股權百分比,而是按照投資人估值或公司業績直接算股票值多少錢。
5、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初創公司最好不要進?
到底要不要去創業公司?這是一個很有爭議,老生常談的話題。
許多人認為,創業公司相比成熟的大公司,更有活力,扁平化,年輕人能力得到極大的成長,有充分的發揮空間。
但是今天,我真的希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慎重考慮創業公司。
話無絕對,這里有5個理由,僅供大家參考。
1 坑你沒商量創業公司有優秀的嗎?
有,很多。
創業公司有垃圾的嗎?
有,更多!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確實許多創業公司存在管理不精,內部奇葩事跡一堆的現象。
我曾經在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實習過,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相信不少人也都遇到過。
邊招人邊裁人剛進去實習的時候感覺很奇怪,怎麼好像都是畢業不久的,老員工就沒幾個。
慢慢在裡面做事發現,原來公司會在試用期用極高的績效標准要求,並且想辦法在你的工作中對你挑刺,一有小錯誤馬上調崗(比如客服),或者找冠冕堂皇的理由開人。這樣不用承擔任何責任,還可以一直用便宜的價格用人,許多員工一到試用期就被開,根本不給轉正。
除了畫餅,什麼都沒有畫餅是一定要往大的畫,但是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期權,合夥人,績效獎金......這些美好的承諾常常一個都沒有落地。
加班加到吐血,沒有加班費和任何補貼;
市中心高級辦公室,英式下午茶,零食,這些「福利」往往說沒就沒;
沒有年假,五險一金按最低繳納,這就是許多創業公司的真相。
許多創業公司往往在面試招聘時,會有以下承諾:
你未來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深度參與核心工作,讓你身擔要職快速提升個人能力。
這是一個誠實的描述,但他去掉了最關鍵的部分,為什麼給你這么大的空間和許可權?
因為缺人。
請你承包所有工作,當然成長快,提升多。
因為缺人,所以你一個運營要干設計的活;
因為缺人,所以你永遠很忙一直加班;
還是因為缺人,活你干,成果不好鍋你背。
如果你還是一個實習生,你會對各種崗位都躍躍欲試,各種雜活包攬的很開心。但是當成為一個正經的職場人,你需要進行完整的職場規劃,個人規劃,要有專業性的發展。
在這種一人兼多職的情況下,你會迷茫:我好像什麼都能做,又好像什麼都做不了。
長此以往,不利於個人的晉升和發展。
朋友曾經面試過一家快速發展的教育行業創業公司,規模已經算大,CFO稱公司正在「野蠻生長期」。
翻譯成通俗的人話:
我們公司現在業務很多,發展很快,暫時不會倒閉。當然沒人帶你,自己摸索著去爭去搶,績效壓力很大,加班當然很多了,沒有加班費,周末超常加班。
希望許多朋友知道,在工作初期,建立科學的方法論,了解規則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創業公司更注重業務的快速增長,很多原本公司的正常業務應該有的環節都被省略,比如細致的調研,內容分析,討論歸檔,具體的安排等等。
這種隨便的工作流程並不利於你形成良好的職業思考習慣,所以剛畢業的年輕人,更建議去大公司學做事。
創業公司因為規模不大,往往喜歡聲稱扁平化管理,但是我們知道可能一個崗位就你一個人,出現問題連討論和尋求幫助的人都沒有。相比起大公司,創業公司更多人在摸著石頭過河。
雖然創業公司更需經驗豐富的前輩,但無論是出於人力省錢,還是招大牛的難度,創業團隊都會有些無奈,最終只能讓大量沒經驗的新人加入,這也是創業公司在招聘要求比較低的原因之一。
在做新業務時,由於缺乏更多有實在經驗的人,許多經驗並不精進的人沖在最前面,這個對於團隊和個人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
一定會有不少公司吹噓自己很多BAT大牛,但事實是,真的很少。
即使有,一個大牛也帶不起一個公司。
在公司中,新人佔了一大半,那麼成長的問題就全靠自己,經驗交流和價值案例也會少許多,對於有上進心的人來說,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浪費時間。
說回一個現實問題,創業公司九死一生,能夠活到最後上市或者被金主爸爸收購的都是鳳毛麟角。
根據創業邦調查,互聯網公司進入A輪融資後,幾乎每一輪都會篩掉2/3的企業,最終上市的公司不到1%。
大部分的公司甚至沒活過A、B輪。
舉一個更直白的例子,曾幾何時,直播平台雨後春筍般的在互聯網大潮中涌現,大大小小各家網路公司都看中了直播的大市場,紛紛進入這個行業,力求分得一杯羹。
進入2018年年尾,你叫得出的平台還有幾個?數百家平台都倒在了資本寒冬和行業競爭中。
也就是說,個人選擇創業公司其實是一種刮彩票的行為。
有人賭對了,也跟對了老闆,拿到期權,套現,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還有更多人,淹沒在一年又一年創業的浪潮中。
雖然面試官對於公司倒閉的情況可以理解,但是你卻少了很多平台上的「背書」和工作成果。這種工作成果和平台上的缺乏,可能會影響新公司對你過往努力的判斷。這種結果是非常殘酷的。
即使公司沒有倒閉,大量的人員流動也不利於你的深耕發展。
最後,年輕人在選擇工作上真的要做好調研,不僅是對公司的了解,還有對個人的審視。
如果不是有承擔失敗的後路,或者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不建議選擇更困難的路。
當然,假如確實有靠譜的創業團隊,優秀的老闆,而你厭倦成熟公司的按部就班,並且有足夠的個人能力支撐,那麼進入創業公司你也能很好的成長。
但如果你想要一個平穩權威的平台,希望能夠穩健的學習一些技能,最好還是爭取進大公司。
祝大家求職順利,前程無憂!
6、為什麼勸年輕人不要輕易去創業公司?
創業公司對於年輕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很多人都覺得的自己去創業公司工作能鍛煉自己,說不定未來公司發展好了,自己還能當個管理什麼。從動機上講,年輕人去創業公司工作無非就是2個目的,第一就是想在相對不是那麼好的工作環境,薪酬制度,晉升制度下鍛煉自己,讓自己吃苦,讓自己成長。第二點就是對未來的賭注,盼著公司未來能發展得越來越好,自己能成為公司的核心人員甚至成為高管,為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做准備。
為什麼要勸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輕易去創業公司,來和大家講一講自己踩過的兩個坑,大學畢業之後,懷著干勁和夢想,開始了自己的找工作之旅。投了幾份簡歷,陸陸續續收到了幾家公司的面試邀請,去面試的發現大多數都是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就是大家現在口中常說的創業公司,團隊不穩定,人員流動性大,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但是唯一一點相同點是,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對自己都是好話說盡,說什麼公司非常注重年輕人的發展,加入他們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公司做出了怎樣怎樣的業績等等。當然,這其中也是面試了幾家規模還不錯的公司,但是門檻比較高,其它的都還說得過去。
因為當時忙著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其它也管不了那麼多,心裡想著自己也還年輕,去小公司也能鍛煉自己,於是二話沒說就馬上打電話給了其中一家創業公司。順利入職,公司的規模不大,三十個人左右,管理也很簡單,職位的劃分就是員工-主管-老闆,公司主要做的新媒體和短視頻方面,但是沒什麼好看的業績,平時老闆也不怎麼來公司,手底下的人也干不出什麼業績,說得難聽一點感覺大家都是在混日子拿工資。
薪資結構不合理,加班嚴重,同級和上下級溝通非常的不順暢而且沒有效率可言,雖然獲得了天使投資,但是工作一年下來感覺錢也快燒完了,一些崗位的員工是走了來,來了走,流動性非常大。自己幹了一年,感覺被壓榨了一年,說實話在這樣的公司確實得不到任何的成長,見到更多的反倒是人心之間勾心鬥角,大家為了一點點錢就撕破臉的那種,而且工作到現在發現,越是小的公司和創業公司,這樣的現象就會更加嚴重。
終於,工作了一年選擇和它說拜拜了,也算是互相榨取了對方的剩餘價值,這一年下來,其實跟混日子沒什麼區別,上班沒鬥志和精神,部門開會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團性和凝聚力可言,大家不會朝著一個目標去共同努力,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目標,這一年談不上成長,甚至可以說是浪費時間,是為自己當初的年少無知買單,這個單的價格是一年的光陰。
有了之前的一次入坑經歷之後,之後自己找工作就更加慎重了,大概過了差不多一個月,我進入了第二家公司,這家公司的融資階段是B輪,融了幾千萬,相比於上一家公司,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別,這家公司的管理規范,制度透明,老闆也很上心,公司的規模也不小,全公司上下有三四百人,包下了一座寫字樓的2層作為辦公場地。
無論是從工資,員工,環境,制度等方面,這家公司都是完爆上一家,前期給自己的感覺其實是挺好的,每一個員工都有相對過硬的專業技能,工作溝通上都比較高效,每一個的職位都有一套相對完善的工作規范,但是好景不長,公司的資金出現斷裂,導致3個月都發不出工資,後來知道原因是老闆拿了其中的一部分錢去做別的事情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公司很多的主要業務都停了,沒有了盈利和收入來源,公司一下子面臨破產的邊緣,而且很多員工3個月的工資都沒有領到,公司甚至還背上了大量的負債。自己也觀察了一下這個公司員工的年齡結構,除了幾個管理層是中年以外,基層員工基本上都是90後年輕人。自己這家公司得到了些許成長,執行力變強了,學會了如何進行高效溝通,其實這家公司還是能帶給自己東西的,但是說倒就倒。就像之前著名視頻網站「音悅台」一樣,也是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人家還是穩定的大公司,也是一樣說倒就倒。
對於年輕人而言,因為年輕,在工作和公司的選擇上難免會有沖動,就是為了去賺錢,為自己的夢想買單,而創業公司也是一個追尋夢想,實現從0到1轉變的一個很好的載體,但是要注意的是,千萬別為賺錢去創業公司,也不要僅僅為了夢想去創業公司。往往你以這兩個目的選擇去創業公司,結果都是事與願違。在大眾創業的環境下,就想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樣,什麼樣的人都能當老闆,什麼樣的人都能成為你的老闆。扁平化管理,基層升職困難,不注重員工的成長,隨意壓榨員工,工資低,福利差,失業風險高,這些是90%以上創業公司的弊端。在年輕有資本的時候,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時刻明白一點,進創業公司需謹慎。
7、有的人說不能相信創業公司,難道去了創業公司就沒有一點好處嗎?
當然不是啦,創業公司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好處!
說實話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我覺得創業公司還是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的。聽我後面一一細細的說來。這個需要和非創業公司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只要是這個東西就是各有好壞的。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
如果你是一個充滿夢想,敢於和喜歡創新冒險挑戰的人,那麼我覺得創業公司是這個很好的去處,因為創業公司的優勢就體現在這個地方,它不像非創業公司那樣已經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而是充滿了各種未知和不確定性的因素,就像一場有很多人參與的冒險一樣。
所以創業公司是最充滿無限可能的,同時因為那些不穩定性,它也有些其他公司沒有的冒險和挑戰,未知本來就是這樣,充滿機遇的同時充滿了挑戰,無限的可能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好,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壞。要看我們自己怎麼去對待自己那個創業公司本身。
我還覺得創業公司好的一個地方就是,因為是創業公司,相比較已經發展起來的公司肯定更加的單純,就是指員工之間的友誼,它可能是沒有階級的,大家為了同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和奮斗。少很多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單純熱血自由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看個人吧,對於一些性格的人來說創業公司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的。
8、聊一聊新手運營是如何被創業型公司坑的
公司靠員工創造價值生存
結果是一種商品,是企業和客戶、企業和員工之間進行價值交換的一種商品。企業依靠員工為公司創造的結果生存,員工靠為公司創造滿意的結果獲得薪水。如果不追求結果,企業就會喪失執行力,短期虧損長期致命,最後會被市場淘汰。員工不追求結果,個人就無法得到能力的成長。也無法為公司創造價值,無法從公司獲得價值的回報,因而就會領不到工資,直至被公司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