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年
1、創新發展注重解決什麼問題
一是解放思想。想要創新,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建一個自由、敢於「胡思亂想」的思想空間。所謂的「奇思妙想」往往是在千百個「胡思亂想」中產生的。
二是制度創新。發展創新,需要完善的制度創新和制度安排來推動。如在教育、科技、銀行、股市、社會中介、現代企業等等制度的交互作用下,促使創新機制自發形成。而所有機制都是制度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就說明創新機制與保障協調配套、緊密銜接、共同作用的制度安排密切相連。
三是產權保護。要讓知識產權制度成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要不斷強調無形資產神聖不可侵犯,更要強調嚴格執法、加強懲處的重要性。否則,無人敢創新。
四是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原創之源,只有突破基礎研究,才有望產生顛覆性創新,引發世界格局和產業分工的深刻調整。
(1)創新發展年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繫上。
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
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為此,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2、江西省教育系統開展「創新發展年」活動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創新發展年」以「雙十創新」作為主要內容,即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在十個方面進行創新,各有側重。重在引領思想,啟發思維,走出切合自身實際的創新發展之路。
(一)教育行政部門。
1、教育觀念創新。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發展觀;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事業觀;擴大規模是發展、提高質量是更好地發展的教育政績觀。注重教育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統一,統籌教育的發展、改革和穩定。
2、發展思路創新。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認真研究制定我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把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作為義務教育的新追求。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把職業教育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動高校科技創新、學術發展、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緊密結合,積極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重視學前教育,關注特殊教育。
3、體制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參與辦學,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辦學體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治理、學校自主辦學的管理體制。
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由政府負全責,非義務教育階段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投入體制。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鼓勵高等學校通過共建、校企合作等籌措辦學經費。嘗試實行「校董會」機制,吸引更多民間資金投向教育事業發展。
4、運行機制創新。根據教育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盼,積極主動配合政府及有關部門探索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重點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考慮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需要;
建立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機制,重點是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與產業、與企業、與就業、與工業園區等對接的機制,不斷增強教育服務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建立促進教育公平的機制,重點是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建立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的機制,重點是通過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和人群之間的教育差距;完善民辦學校準入和退出機制,重點是規范和促進民辦學校健康發展。
5、教育體系創新。按照黨的十七大確立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的目標,著力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努力實現各級各類學校之間的溝通和銜接,打破職業學校與普通學校的壁壘。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建設開放、靈活、方便的學習平台,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形成。
6、培養模式創新。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學校走特色發展之路,努力形成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7、評價制度創新。加強對地方教育工作及成效評價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督導和評估制度。研究建立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和評價體系。研究建立以就業導向的職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檢查制度。研究建立高等教育質量評價和保障體系。
8、招考就業創新。深入推進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堅持「陽光招生」、「誠信招生」。及時出台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高考改革方案,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素質教育導向作用。把高校和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組織開展畢業生就業服務系列活動,積極開展創業教育,提供就業信息。加強高校和職業學校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建設,落實人員、場地和經費。
9、行政管理創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推進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創新。從「控制型」管理轉變為「服務型」管理,從剛性管理轉變為柔性管理。
放棄「不該管」的職能,強化「該管」的職能,將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宏觀管理。
10、隊伍建設創新。著力建設善於創新的教育管理人才隊伍和結構優化、富有活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體現各級各類學校特點的教師分配製度。
進一步擴大高校內部分配自主權。科學實施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制。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補充機制,妥善解決農村教師、「雙師型」教師短缺和民辦學校教師流動過於頻繁問題。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和學術群體。
(二)各級各類學校 。
1、辦學理念創新。樹立「面向全體、全面發展、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的素質教育觀;「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狀元」的成才觀;從以「教」為中心走向「教」「學」「做」並重、以「學」 和「做」為主的教學觀;「聽課是學習,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的學習觀;「民主平等 、相互信賴、教學相長」的師生觀。
2、發展目標創新。圍繞辦人民滿意學校的新追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盼,精心謀劃學校的發展。積極推進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建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各高等院校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在創新實踐中搞好「三定」(定方向、定規模、定特色)工作,科學定位,各安其位,辦出特色。
3、學校制度創新。積極探索建立辦學自主、權責明確、資產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學校制度。通過制度和程序設計,強化學校的學術權力。健全教職員工代表大會制度,使學校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各種利益的行為主體都能平等享有權利、分享發展成果、共同承擔責任。普通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要通過創新活動的開展,積極探索獨立辦學新路。
4、育人模式創新。教學改革要回到學、思、知、行四個方面的結合。學思要聯系,知行要統一。大力倡導啟發式教學,培養勤奮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學習能力。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一項研究任務、一次專題采訪、一個調查報告、一次社會公益活動、一次匯報演出、一套攝影作品等等,都是鍛煉學生設計、分析、思考、行動諸方面能力的機會,都應當成為育人的重要途徑。
5、教學內容創新。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教材、教室、學校不應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書。要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要堅持學習書本知識和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接觸自然,了解社會,開闊視野,增長才幹。普通高中除了必修課程之外,還要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和活動課程。
6、技術手段創新。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信息技術,充分發揮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的計算機網路,加快音像電子圖書、多媒體教室、數字圖書館和網路學校的建設,把先進的電子和信息技術手段引入教學,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互聯網的強大功能,將具有不同功能的媒體進行不同的組合,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
7、評價方式創新。要認真研究如何科學評價教師和教師的教學工作、如何評價學生和學生的學業。要全面評價學生的認知、能力、態度和情感。完善對學生的學業評價制度,實現評價為學生發展服務。在基礎教育階段要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8、管理方法創新。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在學校建設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小學校要積極探索建立家庭與學校、社會與學校溝通、互動機制,讓家長和社會參與學校的管理和考評,讓學校更好地滿足家長和社會的要求。大中專院校要探索建立教師學術評議會或教授評議制度,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及職業傾向選擇或改學專業。
9、教師自我創新。教育創新的根本在於教師的觀念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及教師教學活動的創新。教師應該具備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善於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
10、學生工作創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採取各種有效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強社團組織建設,積極倡導學生自治,建立和健全學生自治組織,引導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健康發展。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勞動鍛煉。根據不同年齡特點,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國家高新區2018年創新發展勢頭如何?
從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傳來的消息令人振奮:2018年1—5月,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19146.7億元,同比增長16.3%;工業生產總值4113.9億元,同比增長9.1%;利潤總額1439.5億元,同比增長26.6%;出口總額122.5億美元,同比增長20.8%;企業內部的日常研發經費支出703.4億元,同比增長22.3%;研發人員57.5萬人,同比增長7.7%;1—4月,示範區企業共申請專利27331件,同比增長11.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6190件,同比增長10.2%……
「中關村示範區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156個國家高新區發展情況的一個縮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國家高新區經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質增效,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勢頭,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促進了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據介紹,國家高新區經濟發展保持快速增長,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增長極。2017年,156個國家高新區GDP總和9.52萬億元,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5%。今年1—5月,156個國家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12.35萬億元,同比增長8.13%;凈利潤7265億元,同比增長8.78%;實繳稅費7003億元,同比增長11.22%。
國家高新區經濟發展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高、效益好。目前國家高新區擁有5.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佔全國的38.2%。國家高新區不斷增加創新投入,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園區生產總值比例為7.09%,是全國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的3.3倍。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佔全國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的18.2%,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29.4%。以杭州高新區為例,近5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0.5%,而GDP年均增長9.4%,一般公共預算年均增長17.4%,形成了更高質量、更有效益的發展。
「這表明,國家高新區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實現了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為主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轉變。」張志宏說。
創新創業生態日益優化,硬科技和前沿科技企業大量涌現
創新創業生態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高新區的發展走勢。
近年來,國家高新區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大膽探索,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改革舉措,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實現了由依靠大項目、大招商為主的外延式增長轉向更多依靠創業、孵化的內涵式發展。
目前,國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一半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形成了「產業報國」的精神追求和「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統計數據顯示,國家高新區依託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新增注冊企業保持快速增長,今年1—5月,國家高新區新注冊企業13.6萬家,同比增長25.3%。國家高新區創業企業中硬科技和前沿科技企業大量涌現,成為創新型企業的急先鋒。
催生高新產業的搖籃,為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作出示範
集產業和城市於一體的國家高新區,不僅是催生高新產業的搖籃,更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國家高新區遵循科技創新、園區經濟和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內在規律,實現了由單純發展產業向科技、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轉變。國家高新區努力打造科技、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諧發展的現代科技新城,為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現代化城市進程作出了示範。
產業越來越強,城區越來越美。目前綠色發展已成為園區的普遍形態。據統計,國家高新區萬元GDP能耗0.484噸標准煤,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其中,74家國家高新區獲得國際或國內認證機構評定認可的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
與此同時,國家高新區不斷強化開放式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了由自我發展向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轉變。國家高新區主動參與國際經濟與產業競爭。今年1—5月國家高新區出口13719億元,佔全國貨物和服務出口總額的20.1%;出口貿易結構不斷優化,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比重和水平顯著提升。
4、創新發展理念是什麼?
創新發展理念是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創新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正如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所以創新發展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處於核心位置。創新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關於創新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升華,也是傳統文化中革故鼎新、生生不息智慧的時代彰顯。
(4)創新發展年擴展資料:
創新發展理念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5、五年鑄就中原創新發展之核
5年前,這里是一片朝氣蓬勃的希望之地;今天,在這片創新熱土上培育、集聚了全省60%的國家級創新平台、61%的高新技術企業、50%的創新型龍頭企業、2/3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8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歷經5年雕琢磨礪,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下簡稱「鄭洛新自創區」)已成為引領全省創新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顯示,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提升至第17位,達到近年來最高位次。這一成績背後,鄭洛新自創區引領帶動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
5年來,鄭洛新自創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不斷強化有效政策供給,多方協同推進創新引領型企業、平台、人才、機構和科技金融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先行先試」勇開新路
「加快推進自創區建設30條意見」、「促進自創區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等先行先試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累計為企業等創新主體減稅204億元,引導企業研發投入616億元……持續釋放的「政策紅利」,推動自創區核心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取得突破,為全省改革創新蹚出了一條條新路子,得到了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創新磁場」匯聚能量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字型大小」創新平台先後落地;智能感測器、智能裝備和生物醫葯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台加速建設……各類創新資源匯流成河,推動了15個自創區產業集群專項順利實施,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優勢特色創新型產業集群已初步培育形成。
「創新接力」只爭朝夕
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鄭州高新區排名進入20強,居第17位;洛陽高新區居第37位;新鄉高新區3年提升26個位次,居第66位……鄭洛新自創區建設持續邁上新台階,創新發展實力持續提升,各項創新指標領跑全省。
5年建設,讓鄭洛新自創區化蛹成蝶,以豐碩成果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截至2020年,鄭洛新三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88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達7823家,分別佔全省的61.3%和66.2%;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29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06.8億元,佔全省的79.8%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7.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以鄭洛新自創區建設為抓手,河南正在加速駛入依靠創新驅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6、江西省教育系統開展「創新發展年」活動實施方案的方法與步驟
「創新發展年」活動從2009年3月開始,12月結束。活動范圍為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 門,各級各類學校。活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著眼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一切從各地各校的實際出發。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在「創新發展年」活動中,將開展教育創新發展獻計獻策活動,舉辦教育創新發展主題報告會,編輯出版優秀教育創新發展報告,組織優秀創新成果評選等。各市、縣(區)教育局,各級各類學校可結合實際開展相應活動。
全省教育系統「創新發展年」活動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動員階段(2009年3月1日—2009年3月31日)。
1、組織動員。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召開會議對「創新發展年」活動進行動員並作出具體部署。
2、制定方案。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創新發展年」活動實施方案》。各設區市教育局,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各高等院校的《「創新發展年」活動實施方案》,請於2009年3月20日以前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創新發展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實施階段(2009年4月1日—2009年10月31日)。
1、開展學習討論和調查研究(4月1日—5月20日)。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學習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領導有關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會議及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印發的文件。
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展開解放思想大討論。通過學習討論,使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切實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解放思想大討論安排,可以和「機關效能年」活動的學習討論結合進行。
在開展學習討論的同時,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對照「創新發展年」的主要內容,採取沉下去、走出去等方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以多種方式徵求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盼、新要求。
2、組織「三查三思」主題活動(5月21日—7月10日)。「三查」即查思想、查作風、查落實。一是查思想。看是否存在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懶散思想,胸無大局、急功近利的狹隘思想等。二是查作風。看是否存在說得多、做得少的現象,做表面文章、不求實效的現象,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三是查落實。看是否採取有力措施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是否面對困難勇於創新、大膽破題。「
三思」是指要深入思考「什麼是人民滿意教育、怎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深入思考「什麼是教育科學發展、怎樣實現科學發展」;深入思考「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還應對面臨的諸多具體問題進行思考。比如,農村中小學校捨出現閑置、城市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嚴重怎麼辦?職業教育不斷加快發展,但企業用工需求下滑或對接不上怎麼辦?
經濟發展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但高等院校核心競爭力不強怎麼辦?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大學生就業工作怎麼辦?國家從今年春季開始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借讀費、寄宿生住宿費,如何妥善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等,找准症結,提出對策。
3、形成教育創新發展報告(7月11日—8月31日)。在「三查三思」和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理清創新發展思路,明確創新發展目標,提出創新發展舉措,撰寫教育創新發展報告。各市、縣(區)教育局,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高等院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及部分中小學(每個縣、市、區推薦中學、小學各1所學校)的《創新發展報告》,請於9月20日以前上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創新發展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4、建立破解難題的長效機制(9月1日—10月31日)。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在邊學習、邊研討、邊思考、邊解決問題的同時,從建立長效機制入手,加強政策研究,完善制度建設,將「雙十創新」的成果制度化。對查找出來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問題,要下決心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既要有長遠打算,又要有近期安排。讓人民群眾和廣大師生親身感受到全省教育系統開展「創新發展年」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風貌、新氣象。
以上活動時間和內容安排,各地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靈活調整。
(三)總結階段(11月1日-12月10日)。
「創新發展年」活動基本結束時,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通過活動查找到什麼問題、找出了什麼差距、理清了什麼思路、採取了什麼措施、制定了什麼計劃、建立了什麼制度、解決了什麼問題、取得了什麼成效等,並形成總結報告,逐級上報。
設區市教育局,委廳機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高等院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總結報告,請在2009年12月15日前上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創新發展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對「創新發展年」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具體方案另行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