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措施
1、如何推動改革創新在具體工作中落地
基層工作面廣量大、千頭萬緒,如果不注重創新,很容易使工作變得平淡而膚淺,績效和扎實程度都受影響。當然,基層工作創新,不能靠生編硬造、無中生有,不是簡單拿來、變換花樣,更不是把常規工作貼上創新的牌子搞筆下生花。這樣做不僅浪費資源、無病呻吟,而且徒勞無功、貽誤事業發展。如何進行工作創新,涉及創新的方法問題,結合聽取丁教授的講課和學習體會,在此略作初步的探討。
首先,尋找創意。
創意是知識積累的靈感迸發,有創意才能有創新。工作創新要體現時代特徵、反映地方特色,就必須要有價值眼光,在對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的分析研究中,在上級文件、工作部署、經驗交流、形勢判斷、趨向分析以及群眾生動實踐活動的調研分析中提取信息,運用開放性思維加以理性研判,激發靈感,提煉出開展創新的創意。創意似商機,需要留心和悟性,有時一句話、一個提示,就是一篇絕好文章的開篇。條件不成熟時,切不可標新立異地刻意追求創新。
其次,項目設定。
項目設定是推進創新思維向行動轉化的決策過程。好的項目規劃,能有效引導廣大幹群熱情參與,能積極推動工作上台階、上水平。項目設定要十分注意方向定位,必須面向進步和發展,簡單講,必須有利於常規工作出新、重要工作落實、疑難工作解套、薄弱環節突破,有利於新的機制體制創建,促進新問題、新課題解碼。同時,要傳承和運用自身的優勢,便於形成品牌,形成特色,形成影響力。項目設定要體現剛性要求,有必須實現的目標值,要多問計於基層和專家,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目標、周期定位。項目設定要有可操作性,可結合工作實際和自身條件,設定具體工作內容,為項目實施過程預設順暢條件。
第三,載體策劃。
設定好的項目要有相應的操作平台,要找准項目實施的切入點和行之有效的抓手,讓創新項目依託一個甚至多個載體進行運作。載體策劃的科學性,決定著創新計劃實施的可靠性。載體策劃得好,可以更好地體現創意,體現運作的能力和水平,創新計劃就能夠有效得到落實;否則,創新計劃實施就會令人發暈,因一廂情願,而和者區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載體策劃呈多面性,可以是一條線、也可以是一個面,可以是單項動作、也可以是全局性安排,有時甚至可以是一項新制度的創設、一個短平快活動、一個管全年或多年的主題活動等等,具有時代氣息,保證叫得響、推得開,體現創意的本質要求,一聽就懂,一呼百應。一個好的載體的價值,不僅是創新的必要平台,同時也是未來的品牌和特色之母。
第四,措施保證。
措施是推進項目落實、獲取創新成效的保障,是手段,也是要求。措施要注意節奏性,把握階段落實的重點和重點活動落實的時序與環節。措施要注意針對性,要著眼於關鍵部位和重要時段,體現重點重抓、重點突破;同時,要針對具體責任部門、責任人,開展相應的協調、促進、支持等工作。措施要注意長效性和連續性,善於做好工作的統籌。措施要注意科學性、引領性與帶動性,充分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針對創新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關鍵問題,制訂出相對具體、完備的推進措施,在組織領導、實施步驟、時序進度、管理手段等方面,體現周期性、階段性特徵,體現動態管理、項目化推進過程,體現目標值、社會期待值。要努力做到措施與目標相適應,與操作環境相適應,在強化組織領導、真創實干、整體聯動、循序推進等方面下功夫。
第五,重在實踐。
工作創新的生命力,在於它基於科學性基礎上對社會實踐的指導性,它植根於實踐,服務於實踐,指導著實踐。重在實踐,要求創新活動要遵循客觀規律,根據形勢、任務和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創新計劃,並在配套環節上作相應修正,確保創新計劃調優、調強,體現最佳社會效應,重大實踐,要求創新活動不能遠離社會生活,而是要深深地植根於基層,在基層的實踐中獲得經驗和活力,以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檢驗創新的內容和成效,用實踐效果判斷其創新性價值。重在實踐,就必須真抓實創,要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人群,有計劃做好工作部署、落實和執行。
第六,推出成果。
成果是創新工作者智慧的結晶。沒有成果的創新往往都是勞而無功、不受人民群眾歡迎的折騰,創新活動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在最初提出創意時就必須考慮清楚、形成概念。推出成果同樣要具有價值眼光,創新工作的成果主要體現在示範性、指導性和實效性上,表現為政策執行對路到位、工作有新思路、抓部署落實有本領、服務發展有作為、為群眾辦實事有實效。推出成果,重要的是要善於對創新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看過程、看績效,看設定的工作內容和推進措施是不是真做了,看目標是不是實現了,看成果是不是體現了個性特徵和價值;要善於對創新成果作經驗性調研總結和包裝推介,打造精品力作,形成品牌和特色;還要善於處理好一次創新與多次創新的連續性關系,使創新工作高潮迭起,成為聚集發展、鏈接社會、傳承文明和進步,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的孵化器。
第七,轉化延伸。
工作創新的落腳點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工作、推動服務、推動發展。如果創新獎項到手,創新工作停止,創新成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轉化運用,使高附加值的創新成果成為一次性產品,是對工作資源、社會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要拓展創新成果的運用渠道,形成創新成果共享機制,讓創新成果在總結中得到領導和上級的認可肯定,在交流中得到其他部門的採納採用,在推廣中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贊同,並最終轉化為相對固定有效的機制體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工作創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以上幾點環環緊扣,相互聯系,互為作用,它需要隨著內、外部形勢和環境的變化而進行不斷調適,不斷優化。
2、改革開放主要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第一,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准入。中國已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並在更多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我們將新布局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我們將加快制定配套法規,確保嚴格實施《外商投資法》。我們將以公平競爭、開放合作推動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第二,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中國將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大力強化執法,加強對外國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杜絕強制技術轉讓,完善商業秘密保護,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創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推動同各國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基礎上開展技術交流合作。
第三,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我們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高質量產品。我們願意進口更多國外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製成品和服務,促進貿易平衡發展。
第四,更加有效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國將加強同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協調,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中國不搞以鄰為壑的匯率貶值,將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積極支持和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共同構建更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
第五,更加重視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我們高度重視履行同各國達成的多邊和雙邊經貿協議,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有約束的國際協議履約執行機制,按照擴大開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等方面規范各級政府行為,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扭曲市場的不合理規定、補貼和做法,公平對待所有企業和經營者,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3、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什麼
重要任務: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重大舉措:
完善現代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和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3)改革創新措施擴展資料:
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功」:
1、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而顯著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總體而言,我國經濟總量雖已達到世界第二,但創新創業活力不旺,大而不強的問題非常突出,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短板。
究其原因,一是在於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不合理,二是在於經濟體制改革不到位。這就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同時加快體制改革。
而體制改革的根本一條,則是進一步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而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推動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前瞻性戰略性產業聚集。
2、通過改革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積極推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完善生產力發展的區域布局。
城鄉、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升的又一個重大問題,突出表現在優勢產業、優質生產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東部地區,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發展基礎相對薄弱。而如果不在今後幾年內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狀況,就不可能真正達到全面小康。
因此,只有通過改革加大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力度,推動更多優質生產要素和先進生產力向農村和中西部地區轉移,使國民經濟布局更加均衡、更加合理,才能按照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兩個大局」方針,東西並舉、共同富裕。
3、通過改革,推動社會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利於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衡量一個社會的現代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還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各方面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在邁向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進程中,在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大發展和堅持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基礎上,正確處理社會分配和社會保障問題,從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一件大事。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
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前人早就提出但從未真正實現的一項反映最廣大人群心願的社會理念。
4、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所謂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實質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社會的和諧穩定,二是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而這兩方面問題,都直接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正是圍繞這兩方面問題,《決定》系統提出了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和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的舉措,同時系統提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及健全促進就業創業機制等重大任務。
由此可見,《決定》關於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布局,是與整個國家制度體系和各方面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密切聯系的。
正如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方談話中提出的,「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理解,這里所說的「一整套」就包括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
4、如何推進創新改革方案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如何讓發展一以貫之,讓發展戰略有的放矢,是「十三五」規劃必須面對的「趕考」。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給出了「標准答案」,這就是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具體而言,就是要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引領改革創新發展的新變革,不斷開拓改革創新發展的新境界。由此,推動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改革創新發展也就成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永恆主題。
如果說全球新常態主要歸因於長期停滯,那麼,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則是結構性減速。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下落,但同時也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總體質量、效益、生態及可持續性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發展舉措,充分表明了中國經濟新常態包含著經濟朝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細致、結構更合理的高級階段演化的積極內容。這些趨勢性變化,既是新常態的外在特徵,又是其內在動因。對此,我們應當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把握。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絕不意味著目前的現狀便是新常態。如果把現狀認作新常態,新常態就變成了對現狀的消極默認,從而失去了中國新常態蘊含的積極進取精神。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一個有著確定美好願景、隨實踐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優化過程。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的「大邏輯」,其完整的意義,指的是多重因素變化的綜合優化過程。就經濟運行而言,它指向的是「中高速增長、質量效益提高、生態效應改善、可持續性增強」的更高級、更科學的經濟發展方式;就社會經濟制度而言,它指向的是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的改革取得決定性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定型、更加成熟。
新常態之所「新」,是指社會經濟發展開始呈現出一系列新特徵。這些新特徵既是新戰略方針和指導思想,也包括新制度條件,還包含新思想方法和新工作理念。新戰略方針的突出體現,是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前提下,強調不「唯GDP論英雄」的價值取向。新制度條件的集中體現,是確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以及依法治國的「定鼎」作用。新思想方法的集中表現,就是強烈的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是新常態下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新工作理念集中體現在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上。它強調敢於擔當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攻堅克難的力量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辯證法。
在中國,新常態標志著中國經濟邁上了新的台階。中國經濟邁上新台階,意味著我們對投資驅動和出口驅動增長方式的擺脫,意味著對質量、效益、創新、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簡言之,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浴火重生」。然而,新常態所指示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願景絕非唾手可得。發展機遇要變成發展現實,還有待我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積極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切實完成轉方式、調結構、謀創新的歷史任務。因此,「引領新常態」,推動改革創新發展,應當成為我們在新常態下的主動行為。所謂「引領」者,改革和創新之謂也。
實現經濟新常態,穩增長的動力仍然主要來自於投資。投資重點應放在促進消費長期增長的社會基礎設施、有利於技術進步的更新改造和創新投資、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節能環保產業、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等產業上。投資改革的方向應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目標落在實處,創造有利於資本形成的機制,特別是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各類投資領域,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合適的金融環境;鼓勵各種將債務性資金轉變為股權性資金的金融創新;充分發揮類如國家開發銀行等長期信用機構的作用,從根本上消除債務融資比重過高的基礎。在誰來投的問題上,目前採取的公私合營(即PPP)或者有管制的民間投資主體,都是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方式,我國應當學習、借鑒和推行。
在新常態下,建立市場驅動的創新機制,關鍵在於切實轉變政府功能。通過政府職能轉變,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以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擎作用。要創造並維護有利於企業創新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政策體系;著力打造互聯互通網路和各類公共平台,構建面向全體企業,服務和支撐中國製造與科技創新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平台;全方位提升工人和廣大勞動者的社會地位,大力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致力於建立技術標准,爭取製造業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充分發揮小企業在創新和創業方面的關鍵作用,搭建服務於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信息平台、實驗與檢測平台,創造條件讓中小企業參與商業化潛力較大的公共科技項目;改變傳統的「定項目、分資金」的產業政策模式,以投資銀行家的方式來實施產業政策,通過市場信號的引領來配置自己的資金和政策資源。
新常態意味著要開創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其中,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推行一帶一路戰略,無疑居於中心位置。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國際自貿區發展動向,全面協調國內自貿區、我國與其他國家共建的自貿區以及國內近年來推進的以放鬆管制為主要趨向的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要鍥而不舍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形成以我國為主的國際經濟新格局,進而對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產生深遠影響。促成自貿區建設與一帶一路戰略對接同樣重要。如果說「一帶一路」的出發點是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那麼,自貿區的發展則旨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競爭中立化等方面先行先試,為中國參與國際貿易談判積累經驗,為進一步倒逼國內改革提供動力。由此,充分說明了自貿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構成了新常態下我國全球戰略主要支柱。
堅持綠色發展,是新常態下的新理念。要克服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決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為從根本上解決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負向激勵」問題,應當及時修改目前的考核統計方法,其基本方向是將企業在環保、治污、生態修復等領域的投入計為固定資產投資,並相應統計為國民產出。要從制度上保障生態紅線,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等,為可持續性發展鋪好「藍天之路」。
提高經濟增長包容性,是經濟新常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提高增長包容性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降低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實現共享發展成果。要保障全社會居民享受義務教育、膳食營養、基本醫療的權利;要大力排除或改革勞動力自由遷移的制度障礙;要切實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應當認識到,解決經濟增長的包容性問題,關鍵在於處理好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在相當長時期中,由於片面追求速度並因而高度依賴投資,造成了資本所有者在經濟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狀況,進而引致黨中央多次指出的「初次分配中勞動收入佔比過低」局面出現。由此衍生的問題,便是勞動者社會流動性不足、社會階層和利益格局固化。鑒此,無論有多少障礙和困難,調整收入分配結構,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做下去。
新常態是一個全球性長周期現象。推動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改革創新發展,必須義無反顧、持之以恆。目前全球正進入一個「改革創新發展競爭期」,這意味著,對改革創新發展的緊迫性、艱巨性及其多樣化內容認識得最深刻、策略最完備、決心最大、效果最明顯的國家,將會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搶佔先機。毫無疑問,在這一輪長周期中,中國將走在世界前列。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通過的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戰略、新舉措、新規劃,已為我們制定了進行新一輪改革創新發展的完備綱領和宏偉藍圖。沿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條道路堅定前行,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5、中國在1978年後採取了哪些重大的經濟改革舉措
中國在1978年後採取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經濟特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經濟改革舉措。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村、組)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中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按照合同規定自主地進行生產和經營。其經營收入除按合同規定上繳一小部分給集體及繳納國家稅金外,全部歸於農戶。集體作為發包方除進行必要的協調管理和經營某些工副業外,主要是為農戶提供生產服務。2、建立經濟特區。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3、城市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央實施做強做大國有企業方針的重大戰略步驟,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國有企業改革可劃分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創新以及縱深推進三個階段。國企改革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錯」過程,是中央推動與地方實踐上下結合的產物,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傳統國有企業在體制、機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進行的改革。中心環節和核心內容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
6、順應改革創新,促進農業生產增長方式有哪些舉措
一、推進農業發展理念創新
要樹立五個農業發展新理念。強化農業人本化理念,把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貫穿於現代農業發展的全過程,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把調動農民積極性作為農業發展根本動力,努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使現代農業成為能讓農民致富的產業和體面的職業;強化農業多功能化理念,順應農業功能不斷拓展的趨勢,充分發揮農業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就業致富、生態保育、文化傳承和休閑觀光等多種功能,推動農業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強化農業工業化的理念,科學借鑒現代工業發展的理念,推進農業經營的專業化、規模化、企業化和生產的標准化、清潔化、機械化;強化農業產業化理念,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分工協作,完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四位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強化農業生態化理念,引導農業走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發展軌道,優化農業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
要在堅持農戶家庭經營的基本制度長期不變的前提下,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形成以專業化、規模化、企業化的家庭農場經營與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雙層經營體制。深化農地經營體制改革,鼓勵農民自願轉讓農地承包權,建立流轉市場,積極促進農地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經營水平。進一步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培育一批有強大的市場經營能力的貿易流通型的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物流基地,建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拍賣市場、期貨市場多層次市場有機結合,實物交易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物流體系。
三、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創新
按照區域化布局的農業塊狀經濟和貿工農一體化的龍型經濟要求,大力推進標准化、產業化的特色產業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功能區建設,積極培育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著力打造一批有區域知名品牌、擁有連片基地的特色農業強縣強鎮。充分發揮浙江水稻科研力量強和稻作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積極推進水稻生產的規模經營,建設一批高產高質高效的水稻生產示範縣、鎮和稻作文化示範點,努力提高浙江糧食生產力水平。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農家樂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四、推進農業科學技術創新
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動力,實行農業高產優質高效技術與循環經濟技術有機整合,注重研發和推廣與精緻型農業產業相配套的、有利於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技術,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農業功能多樣化的要求,大力推進農作制度改革和生產模式創新,重點推廣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設施農業、循環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有機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和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創新,建立和完善首席專家、推廣教授、科技特派員、責任農技員制度,構建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
五、推進農業發展機制創新
要以微觀和宏觀多個層面和統籌城鄉發展層次上來創新農業發展機制。要形成農業創業創新的新機制,促進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鼓勵農民與科技人員、工商企業進行多種形式的聯合投資和合作經營,通過設立現代農業創業貸款等多種舉措,培育一批新的農業創業主體。要著力形成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的新機制,以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來進一步促進農民的分工分業分化,進一步形成百萬農村能人創業帶動千萬農民轉產轉業的機制,推進務工經商農民的市民化,為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
7、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促進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改革創新工作,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特區的經濟體制、行政管理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司法工作的改革創新,以及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改革創新,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改革創新應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憲法的規定和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第四條 改革創新應當緊密結合特區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積極借鑒世界文明成果,特別是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方面的有益經驗。第五條 改革創新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科學民主的原則,廣泛吸收和鼓勵公眾參與,兼顧各方面的利益,保障人民群眾分享改革創新成果。第六條 對改革創新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的方針。第七條 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負有改革創新的工作職責,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提高改革創新能力,推進改革創新工作。
鼓勵企業、社會團體等其他組織開展、參與改革創新工作。第二章 工作職責第八條 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經濟體制、行政管理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的改革創新。
市、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檢察工作的改革創新。
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根據履行職能的需要,負責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改革創新。第九條 市改革工作機構具體承擔統籌、指導、協調和監督改革創新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草擬全市性改革創新工作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組織編制重大改革創新方案;
(三)指導、監督全市性改革創新工作計劃和重大改革創新方案的實施;
(四)組織、指導改革創新的評估工作;
(五)法律、法規以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工作。第十條 市各部門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改革創新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擬定本部門改革創新工作計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制定本部門改革創新方案並組織實施;
(三)組織實施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改革創新方案;
(四)指導區相關部門的改革創新工作;
(五)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改革創新工作。第十一條 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應當積極支持其他部門、機構和團體的改革創新工作:
(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改革創新配套方案;
(二)組織實施與本單位工作有關的改革創新方案,並及時將實施情況反饋有關單位;
(三)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協調機構、議事機構和有關工作;
(四)認真研究並及時回復有關單位徵求意見的要求。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的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改革創新工作的直接責任人。第三章 基本程序第十三條 改革創新工作應當經過提出建議、制定計劃及方案、組織實施、效果評估等基本程序。第十四條 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應當廣泛收集、聽取社會各界以及公眾對改革創新的意見和建議,並作為確定改革創新的重點、制定改革創新工作計劃及方案的重要依據。第十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改革創新工作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
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應當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改革創新工作計劃。第十六條 制定改革創新工作計劃及方案,應當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並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專家論證、技術咨詢和預評估。
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重大改革創新項目,由市改革工作機構組織論證。第十七條 改革創新方案涉及其他國家機關、公立非營利機構和人民團體法定職責的,應當充分協商;必要時,及時提請上級部門協調。第十八條 市、區人民政府的改革創新工作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及改革創新方案,市各部門的改革創新工作計劃及方案,應當向社會公布。第十九條 改革創新工作涉及面廣、問題復雜的,可以在局部地區或者個別單位進行試點。第二十條 改革創新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廢止深圳經濟特區法規、深圳市法規和市政府規章的,應當先提請法規、規章制定機關制定、修改或者廢止法規、規章。
改革創新措施需要在有關法規、規章修改、廢止之前先行實施的,可以將改革創新方案提請法規、規章制定機關批准施行,再依照立法程序及時修改、廢止相關的法規、規章。
8、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有哪些措施?
中國的改革開放措施介紹如下:
1、1979年設立經濟特區,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
2、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農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
3、1984年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1984年10月20日,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一致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進一步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
4、1988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
5、1993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93年11月11日-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
6、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1999年3月22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十條意見。
(8)改革創新措施擴展資料: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與本領。從起源上說,市場經濟主要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一種經濟運行體制,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發展經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市場經濟在相當長時間內被貼上意識形態標簽。
因此,如何順利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問題之一。馴服市場經濟這頭烈馬,最為根本的環節是,通過推動持續而深刻的思想解放,切實破除關於市場經濟的意識形態偏見。
在此前提下,中國改革開放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通過釋放市場活力提升了財富創造效率,又通過完善基本制度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既為資本增值提供了廣闊舞台,又以有效的手段限制了資本的任性與瘋狂。40年的改革開放從根本上克服了資本主義制度難以克服的弊病,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改革開放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如何在生產力水平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成為執政後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解答的歷史性難題。在對這一問題的持續探索中,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改革開放這條正確道路。
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局性變革,我們黨始終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通過對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出調整與改革,構建了新的體制機制,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40年改革開放史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與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繁榮與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必將使科學社會主義在古老的東方大國迸發出愈發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改革開放提升了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對外開放的大幕一經拉開便釋放出強大動力,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為全球經濟的復甦與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探索現代化路徑方面,中國有效破解了發展中國家幾乎難以擺脫的發展與穩定、開放與自主等幾大難題,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在全球治理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湧動以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極端化思潮泛起的世界形勢下,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主張和倡議,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與贊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引領力。
改革開放滿足了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與期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當年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史,清晰地勾勒出黨治國理政的「民生邏輯」和「人民至上」的執政情懷。
改革開放40年來,在滿足生存和發展需求、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產品需求、休閑和享受的需求、高層次需求、美好生活需求。
新時代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既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一致好評,也必將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譜寫出最為光彩奪目的動人樂章。
9、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措施有
法律分析:1)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部署創新鏈,完善科技有效支撐產 業發展的機制。 (2)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完 善市場導向的創新格局。 (3)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積極研究制定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有關政策措施。 (4)進一步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加快國際科技資源流動和重組,在開放合作中提高我 國產業技術水平和增強科技實力。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提升勞動、信息、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效率和效益,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10、如何深化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
一、積極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發揮消費、投資對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出口戰略,提高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二、拓展發展新空間。堅持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開辟農村發展空間;推廣新型孵化模式,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實施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工程;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
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四、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五、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中國製造二〇二五》;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構建新型製造體系;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
六、構建發展新體制。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製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深化財稅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
七、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完善宏觀調控,採取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措施,適時預調微調;完善政策體系,增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性;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提高各方面風險防控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