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新
1、張忠謀為何說台灣目前環境不利於創新?
據台灣媒體報道,在台灣的歐洲企業關心台灣產業環境是否利於創新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容謀6月14日明確指出,由於台灣的文化、習性、做法等各種因素,台灣目前環境並不利於創新,他認為要再過10餘年才會改變。
張忠謀14日受邀參加歐洲商會午餐會,以「創新、策略和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為題,作為退休後首場公開演講。
一名歐商詢問張忠謀,台灣經濟環境是否利於創新?張忠謀表示,台灣的環境、文化、習性及做法等,並不利於創新,但他相信大概再過幾十年會改變。
張忠謀指出,台積電多年來的規則就是獎勵成功的創新,但更重要的是,「不懲罰失敗的創新」,否則就無法獲得創新的東西,雖然創新的結果未必都好,有時也會帶來損失。
對於他人生至今最大的創新,張忠謀稱,就是「運動」,他是到50歲時,某一天起床發現自己老了,若不運動會老得更快,他當時就被慢跑的流行所影響,不過他也打趣地說,雖然有天翻開報紙看到頭條寫著「慢跑之父死於慢跑」,但他並未中斷慢跑的習慣。
來源:鳳凰網
2、台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在何處舉辦?
2018年7月28日,年台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總結座談會在哈爾濱舉行,台灣青年們在活動即將結束之際,紛紛打開話匣子,發表自己的感受,言語中透露出對這片黑土地的不舍。
「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很多關於大陸鄉村振興的政策。」「結合台灣第二三產業的優勢,加上我們打拚的精神,相信可以在黑龍江做出一番不錯的事業。」「黑龍江農作物一年只種一季,但一季就夠吃一年了。」「希望冬天的時候再來這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2018年台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由農業農村部主辦,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承辦,於7月21日在黑龍江哈爾濱市開班,為期9天,為台灣青年設計安排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觀摩、交流活動。36位台灣青年共同圍繞提升創業創新能力、深化兩岸青年交流的主題,深入開展農業創業創新研習體驗,增進兩岸學農青年的理解和共識。
福建漳平來福茶業有限公司經理張朝榮來自福建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第一次來到黑龍江,他感覺到這里的氣候、地勢跟南方完全不同,農業發展也不盡相像。「黑龍江的農業大氣磅礴、規范,台灣的農業小巧玲瓏、精緻創新,各有特色。「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了解到黑龍江省農業發展狀況和優勢,以及牡丹江西安區台創園的規劃以及當地特色產物,還有產品輸出流向。黑龍江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我們也體驗到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福建天福茶業有限公司儲備幹部郭溱表示,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讓兩岸人民學習到更多的包容,去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互相接納對方。
福建福清弘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林季稱:這次在黑龍江參訪的當地企業中,有不少是「產銷一條龍」的運作模式,「很多農民有技術,但是沒有渠道,而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農民解決產品銷售困難的問題。」她還表示,在黑龍江農業職業經濟學院參觀農業電子商務平台後,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詳細了解農業電商平台的操作運營方式學以致用。
福建漳平市岳山茶業有限公司休閑旅遊規劃師趙彥婷則對黑龍江當地企業的觀光工廠印象深刻。「參觀後我對我們自己的觀光工廠的規劃、參觀路線及產品包裝有了新的想法,比如在牡丹江的慈蜂堂,有讓遊客親自動手製作蜂蜜唇膏的DIY活動,這類活動可以讓參觀的大朋友小朋友更有參與感,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對這個產業產生興趣。」
來自台灣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暨生物多樣性組的台灣大三學生翁安石已經在東北林業大學交換了3個月,他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大開眼界,在幾天時間里見識了黑龍江現代農業的發展,了解到了黑龍江的天時地利人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相信當兩岸的農業搭上了橋梁,美好的未來就不遠了。」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外經處處長謝永堅在聽完台灣青年們的活動分享後,表示大家用心觀察分析總結,確實「走心了」。「你們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兩岸交流合作的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希望你們把台灣和大陸、台灣和黑龍江的合作繼續傳承下去。」
「這幾天來我看到大家在黑龍江交流的深度和廣度,而且處處體現了青春的活力。」農業農村部處長陳忠毅表示,老一輩台農台商在大陸把基礎打下來,台灣青年、「台二代」不僅僅接了棒,而且不斷做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值得贊揚。
同時,陳忠毅也為在座的台灣青年提出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台灣青年努力做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參與者、維護者和推動者;二是希望台灣青年努力促進兩岸要素聚合、產業融合和心靈契合。「這次活動是一個好的開始,是一個『逗號』而不是『句號』。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兩岸一家親,為鄉村共振興做出更多貢獻。」
3、台灣有過那些重要創新(科學技術方面的)
珍珠奶茶
4、台灣未婚率43.2%創新高,年輕人為何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我們都知道台灣未婚率43.2%創新高,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其實是有很大的原因的,一方面是現在的社會壓力非常的大,而且有的年輕人覺得結婚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或者結婚之後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所以很多時候,年輕人是不想結婚的,因為結婚之後,會讓自己的生活質量下降,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結婚之後,他可能要養活更多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恐婚,我就是一個非常恐婚的人,因為我覺得結婚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怕結之後他會不會對我好,他的家庭會不會對我好,這是我非常擔心的問題,而且結婚之後,我怕他可能會和我離婚,所以就覺得一個人過著挺好的,至少沒有這一方面的問題和煩惱。
一、可能會有恐婚的現象現在部分人比較恐懼社交,一有時間就是宅在家,接觸不到太多的人和事。而且生活娛樂選擇太多了,很多人不需要另一半來填補生活的空缺。還有一部分男生比較直男性格,就算碰到比較有好感的女生,也不知道怎麼去表達,怎麼去追求女生,甚至也不敢去表白,又期待別人來主動示好。有些人對於他的示好會感應不到,逐漸時間久了,大家都失去耐心了,往往就這樣錯失機會了。
二、社會壓力大出來工作之後呢會發現,很多年輕人養活自己都身心疲憊了,更何況談戀愛結婚呢?而且 中國的傳統大多數人覺得結婚要有房有車,可是現在的房價,對於一個剛出來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來說,房、車已經是很難跨越的兩座大山了,更何況婚後還要養活家庭呢。所以很多人更多是逃避。而且結婚之後可能還會面臨著孩子的教育問題。
台灣未婚率43.2%創新高,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因為可能是因為現在是社會壓力非常的大,而且也可能是思想觀念不一樣。
5、台灣有哪些文化創意園
五個:華山,台中,花蓮,嘉義,故宮
【1.華山創意文化園區】
定位為「文化創意產業、跨界藝術展現與生活美學風格塑造」,以」酷」(時尚、前衛、實驗)與」玩」(玩樂、享樂、娛樂)為規劃主軸,突顯華山園區做為跨界創意的發揮空間,扮演媒合跨界藝術、產業互動的場所,建構異業、異質交流結盟的平台,並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育成中心。
【2.台中創意文化園區】
發展台中園區為「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Taiwa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t Center)」,以建築、設計與藝術為主體,其主要用意在促成台灣與世界建築設計產業之接軌,強化建築與設計之專業領域,培養全民空間美學,並提升台灣成為亞洲創意設計產業之重鎮。
【3.花蓮創意文化園區】
定位為「文化藝術產業與觀光結合之實驗場域」,建構花蓮園區為傳統及現代融合之空間,強調「生態」、「生產」及「生活」並重的「東部文化櫥窗」,整合花蓮豐沛之人文與自然觀光條件,推動文化觀光產業及創意生活產業,達成活化舊市區、再造花蓮洄瀾夢土之願景。
4.嘉義創意文化園區】
嘉義創意文化園區定位為「嘉義傳統藝術創新中心」,實踐傳統技藝與傳統技術之轉型及創新。園區內生產機具設備是五大園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亦是當代重要制酒產業文化資產,為妥善保存及活化再利用,本會針對嘉義園區之推動策略,將以「酒文化產業」為基礎,結合南部地區傳統工藝、當代藝術、藝術家資源及故宮南院等「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資源,發展酒文化及傳統藝術創新之園區。
【.5台南創意文化園區】
定位為「台南創意生活媒體中心- Creative Media Center」,發展「文化生活與產業環境之整合創新平台」,以媒體中心作為一個創意啟動器。本園區位於台南市,有多元的歷史文化及豐沛的觀光資源,園區面積雖不大,卻位居樞紐、緊鄰台南火車站,實為其具有發展潛力的關鍵。
綜觀台南舊酒廠所處之地緣條件、歷史氛圍與人文素養、設計創意的資源,本中心將以生活創意(設計及時尚設計產業)、食玩及游樂創意(文化及觀光特色產業)以及技藝創意(文學、影音及動漫產業)三個創意生活面向,提供展示、推廣、育成、販售之機能,以多媒體方式呈現創意生活,成為南台灣創意產業之整合創新平台,達成科技與創意之結合、提升視覺媒體創意人才水準、培育市場導向之專業人才及提升國際地位之目標。
【6.打造故宮成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應用重鎮】
以故宮典藏文物或相關工藝特色,作為節點以對外連結;從國內推展,透過國際工作營、研討會、論壇及博覽會等驅動跨國競圖與交流合作的機會,邀請各國具文創設計及市場行銷經驗之專業人才,來台經驗傳授或交流,定期透過高互動性工作研習營,打造具國際觀的創意人才。另藉由國際專才和台灣相關產業人士,透過各國不同文化背景、美學觀點,充分激發符合現代與傳統的創意構思與方向。同時研討與品牌合作、異業結盟型態、授權模式、回饋機制及相關智慧財產權保障等周邊配套制度的建立,確實紮根創意,帶動基礎產業之精神,提升未來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6、為何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會這么強?
半導體被稱為國家工業的明珠,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美日韓是世界公認的半導體產業最發達的三個國家,它們培育了眾多耳熟能詳的跨國企業,英特爾、AMD、高通、三星、SK海力士、首爾半導體、東芝、瑞薩、信越等,個個體量驚人、實力雄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台灣曾經一度成為全球IC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期間,聯發科、台積電、聯電、日月光、聯詠、瑞昱等企業迅速發展,讓台灣半導體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全球電子產業轉移、大陸半導體崛起的形勢下,台灣的IC產業仍舊活躍於一線,尤其是晶圓代工方面,台積電、聯電一直位列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之中,讓人驚嘆不已。
堅定不移地執行科技振興台灣的政策。台灣是一個島嶼,資源匱乏、人口有限,發展附加值產業是其壯大的必經之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台灣確定了以科技產業為核心的政策,扶持了眾多科技公司,威盛電子、聯電、富士康均在此期間成立;其中,聯電是台灣第一家半導體企業。
台灣為了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了很多嘗試和創新,比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主導成立的科技產業園區--新竹科技產業園;上世紀七十年代,台灣工研院與美國RCA簽訂長達十年的合約,同年7月,首座積體電路工廠破土,次年產制三吋晶圓成功。
對教育和人才的重視帶來人才的供給。台灣的半導體人才一方面來源於本土大學,一方面來源於美國。台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台灣大學都在早期就開通了半導體相關專業,並與美國等知名企業合作,通過產學研形式幫助人才快速成長。據悉,台灣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半導體人才,是因為它們與矽谷之間形成了一種成熟人才輸送的模式,即台灣人去到矽谷工作、學習、成長,待自己技術成熟、翅膀硬了再回來創業。聯華電子曹興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聯發科蔡明介等在創業之前均在美國矽谷做高管,擁有多年的工業和專業背景。
以IC代工帶動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策略。美國是半導體產業的發源地,在上世紀70年代,矽谷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行業、人才、專利等制度,在晶元、ODM等領域無人能及。台灣雖然堅定了發展半導體的決心,但從什麼地方突破仍是需要思考一番!從代工起步,謀求在全球晶元產地一席之地,台灣半導體企業起初專注於封裝環節。之後,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旺盛,聯發科和晨星做晶元、日月光專注於晶圓製造、精材科技做封裝,逐步將半導體范圍擴大到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
重視半導體專利有利於提升自身話語權。半導體的發展繞不開專利授權,很多專利在美國,如果想讓自己在行業內有足夠的話語權,重視專利是必須走的一條路;台灣威盛和英特爾曾經因CPU授權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聯發科與高通也官司不斷……台灣半導體最厲害的IC代工,這與它們對專利的重視密不可分,台積電圓代工業務全球第一,連續多年壟斷台灣專利申請榜單,並專門成立了「知識產權」部門,對專利的投入值得學習。大陸的後起之秀中芯國際發展遇到瓶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與台積電的專利糾紛。
抓住了兩次集成電路的產業變革機遇。集成電路大致有三個快速發展的機遇時期。第一個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美國主導的半導體行業變革,微處理器、存儲器是當時的主流產品;第二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客戶為導向的晶圓代工模式興起,台積電、聯電等台灣本土IC代工企業崛起;第三個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SOC產業的發展給IC產業帶來機遇,形成了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晶元設計聯發科、製造巨頭聯詠科技、封裝大咖力成等紛紛出現。
除了上述原因,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島內的大環境和大陸的支持,為什麼這么說呢?一是由於台灣的電子產業非常發達,涉及手機、電腦、LED、電子組裝等,整個產業鏈非常完善,相關公司眾多,給了半導體企業發展和崛起的良好土壤。據統計,台灣本土的上市公司,近乎一半的企業與電子相關。二是由於大陸廉價的勞動力,給了台灣半導體企業高速發展的源動力,台灣很多與電子相關的廠商將自己的製造中心設在大陸。
7、台灣在高科技創新領域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台灣高科技,主要復體現在三方面:第制一是精密機床,在國際和國內佔有率較高。
第二是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先進電子製造業,給蘋果等著名品牌做代加工,規模世界第一。
第三是工業控制器方面。以「研華」為代表的工控器,市場佔有率極高。
8、如何評價FT金融時報《台灣高科技創新為何遙遙領先中國大陸
樓上只說對了一部分 台灣在電子產業科技的確領先大陸 比如我們使用的 電腦 以及 零配件基本都是台灣發明再由大陸代工的 包括 華碩 微星 技嘉 宏碁 之類的 還有台灣的生產的半導體 用於我國的人造衛星上 也是由張忠謀領導的台積電生產的 包括大力光給iPhone生產的光學鏡頭
但是其他產業的科技好像就一般了 比如我們的軍事科技台灣一定是無法比擬的 還有我們的醫葯科技台灣應該也是無法比擬的 據我所知台灣很出名的醫院只有兩家 林口長庚和台大醫院 但是大陸的數目絕對不止2
再者 我們大陸的雜交水稻技術 造樓技術 造橋技術 造高速技術 造高鐵技術 造地鐵技術 造大型飛機的技術 人造衛星的技術 火箭的技術 核電站技術 造原子彈氫彈的技術等等等 這些應該都算得上高科技 台灣一概沒有 台灣唯一的兩個核電站好像還是別人幫造的 然後被用愛發電給搞停了
然後我去看了那片文章 文章說得有道理 但是只能說有道理得太片面了 在台灣呆越久才越會感覺到 我國領 導人的聰明才智並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 我國的繁榮昌盛真的離不開我黨的英明領導 這並不是套話 是我個人的真切體會
文章提到 那些審查是絕對必要的 台灣才2300萬人口 而大陸有十多億的人口 管理好這么大一個國家你以為是輕輕鬆鬆的事嗎 況且台灣就這么點人還管理成這副鳥樣~
文章說到的台灣知識產權的保護 是做的很全面 做得太全面了 太過頭了 等於說是無形之中捆住了人獲取知識的渠道 這樣就造成了 台灣大部分人都好無知好天真 只生活在自己的井底 對世界的了解基本只有日本和美國了
給你們舉個例子: 有一次上課教授講到蔣經國戒嚴時期的例子 然後旁邊台灣同學就問我 : 你們為什麼要戒嚴我們啊? 我當時就想笑他 明明是你們自己戒嚴自己 還我們戒嚴你們 隔著一條海怎麼戒嚴啊 哈哈哈 連教授講得什麼也不知道 自己的歷史都不懂
因為不存在非常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 才能接受到四面八方的知識 雖然我不是有意貶低台灣 但事實的確是這樣
9、台灣創新保護膜有人做嗎?
本公司可以做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