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創新
1、為什麼說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其主要原因是魯迅的作品有其獨特的創新之處,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定了基礎。
一、魯迅文學地位及其作品中國現代文學創作上的開端,從魯迅開始的。魯迅,是偉大的學家、思想家。他的小說,標志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他寫的16雜文,達到了現代雜文史上的第次高峰,還著作有散文,散文詩作為思想家,魯迅思想是不斷發展,而且始終是和中華民族的路途和命運同步發展的。毛主席稱魯迅,他是中華文化和思想的主將。魯迅作品有,小說集《吶喊》《我》,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熱風》、《墳》、《華蓋集》等等。
二、魯迅作品的思想內容魯迅作為清醒的具有理性思考的現實主義作家,反封建思想與啟蒙主義文學觀使得魯迅作品的主題緊緊地體現了時代發展的方向,表達著進步知識分子共同的願望。第一,徹底的反封建思想文化反封建思想文化成為魯迅作品的總主題在《狂人日記》中“吃人”與“被吃”主題的揭示,魯迅小說創作中其有“總主題”的意義。魯迅反封建的“綱”魯迅此後眾多小說從不同的側面具體的延續這一主題,深刻揭示了封建傳統禮教與封建統治。第二,對農民問題的關注,在作品中體現農民現實的生存境遇重在揭示農民的精神悲劇病態控掘國民性的病根。比如《阿Q正傳》、《故鄉》。第三,探索知識分子的地位和命運,探索特定時代知識分子的地位和命運三代五類知識分子形象,著重揭示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矛盾。第四,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魯迅作為愛國進步的知識分子,通過總結辛亥革命的經驗教訓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
三、魯迅小說的藝術特徵第一,清醒、冷峻、深刻的現實主義,魯迅對五四新文學現實主義的開拓和創新,魯迅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魯迅對作品人物命運的處理,魯迅在反映和揭示社會的概括性和深度。第二,打破傳統情節小說模式,建立中國現代小說新形式。淡化情節,突出人物,每篇小說一個新樣式。日記體、手記體等。結構形式的多樣性。輸入關鍵詞搜索資料。第三,白描象徵手法的廣泛使用,白描的語言,如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第四,典型人物的塑造,人物個性鮮明,人物包含高度的社會概括性。
總之,魯迅的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寫作特徵,這充分地體現了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2、魯迅在小說形式上的創新
我國傳統小說在史傳文學的母體中孕育,在勾欄瓦舍民間藝術中發展,因而比較注重全過程的敘述,講求故事性、情節性,相對比較單一,敘述通常不能直接切入人物的心理進行刻畫。
魯迅在繼承傳統小說精華的同時,借鑒西方小說的優點,即把西方小說結構靈活、注重人物心理描寫和我國傳統小說善於藉助人物言行進行描寫的長處結合起來,顯得十分精練、含蓄,創造了既是現代化的,又是中國化的小說新形式,對中國現代小說的創作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吶喊》、《彷徨》中的小說,大多採用截取橫斷面的寫法,場面比較集中,情節比較單純,故事性並不很強,打破了時空的順序,按內容表現的需要去剪接場景和細節。像《孔乙己》(三個生活場面的片段)、《祝福》(倒敘、插敘)、《在酒樓上》(一個生活場景)、《離婚》、《葯》(從中途起筆)等等,場面雖然集中,時間的跨度卻很長,注意了生活縱橫面的結合。即使像《風波》這樣的僅寫生活中的一個片段的作品,也注意到了首尾照應交代,照顧到了我國民族的欣賞習慣。這樣,這些小說雖然「取法外國」,卻融合了民族形式的神韻。
從結構上看,既有截取生活的橫斷面《一件小事》《孔乙己》,了有截取生活的縱剖面《阿Q正傳》、《祝福》;既有單線發展的故事(《孔乙己》、《祝福》《離婚》、《傷逝》),也有雙線交錯展開情節(《葯》);既有順序式反諷結構(《狂人日記》),也有倒敘式抒情獨白體(《傷逝》);既有順序中加入插敘(《祝福》),也有類獨幕劇體(如《風波》)……真正做到了「格式的特別」。
從文體寫法上看,《吶喊》、《彷徨》中的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有的是日記體(《狂人日記》)、有的是手記(《傷逝》)、有的是第一人稱回顧(《故鄉》《傷逝》)、有的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錯使用(《祝福》、《孔乙己》)……
魯迅的小說有詩一樣的單純的韻味,卻又精粹、凝練、含蓄、警拔,善於採用白描的手法,重視氣氛的渲染、環境的烘托,把色彩樸素與氣氛沉重結合在一起,從而風格冷峻而感情熾熱,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3、如何看待魯迅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魯迅不但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了解,而且倍加珍視熱愛,並自覺傳承。那麼,既然作為學者的魯迅深深了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思想家的魯迅為什麼還要大聲呼籲青年們「少讀甚至不讀中國書」呢?
我們需要考察的是,魯迅批判中國文化是從哪個角度批判的,批判的是什麼東西?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儒家學說,盡管儒家學說本質上是一種人生修養的智慧,但是被異化為統治工具之後,就有一種基本的觀點,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的觀點建立了基本的人間統治秩序。「君為臣綱」是社會關系的秩序,「夫為妻綱」是男女家庭關系的秩序,「父為子綱」是父子血緣關系的秩序。這「三綱」或許不是儒家思想的本來面目,但至少在宣傳和接受的角度,是為社會上層所大力宣傳、為普通民眾所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念。這裡麵包含著君權本位、男權本位和長者本位的基本思想,而這些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科學與民主精神相左,更與魯迅畢生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和個性解放背道而馳。自然地,魯迅要對這些禁錮精神自由、壓抑個性解放的傳統文化中保守腐朽的方面大加鞭撻。
鞭撻的文章最著名的要數《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和《我之節烈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抨擊了「父為子綱」的倫理秩序,反對強調父對子的恩,提出父親對兒子並沒有恩,相反,父親對兒子是有義務的,因此父子不存在隸屬關系。應該強調的是家庭成員之間人格上的平等。只有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才能有出於天性的愛,才可能有精神的自由。《我之節烈觀》更對中國傳統觀念中要求女子節烈提出質疑,認為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的,對人對己對國家都沒有任何好處,是不道德的。這是對男權思想的批判,也是對人的天性的維護。魯迅還批判過《二十四孝圖》,對所謂「孝道」對人性的扭曲進行了毫不客氣的抨擊。至於對「君為臣綱」所塑造的中國人的奴性,魯迅自始至終都不遺餘力地堅決反對,我們這里就不贅述了。
顯而易見,魯迅對傳統的批判,不是針對傳統文化本身,而是針對傳統文化所造成的影響,是對傳統文化沉澱於民族基本價值觀念的那些負面的效果進行抨擊,並不是對傳統文化的本原進行徹底否定。魯迅所批判的不是存在於字紙中的、抽象的、士大夫知識階層的理想,而是真實地存在於民間的、被世俗化了的傳統文化觀念和民族性格。凡是實際效果不好、扭曲人性、異化人際關系、遏制個性解放、壓制精神自由的,不論是來自聖人的,還是「古已有之」的,統統要搬掉。這么做是為了擯除痼疾、迎接新生。
對中國文化深厚的造詣,對外國文學的精通、對自然科學的關注,都使魯迅在審視民族文化的時候,比純粹的國學大師們多了幾個參照系,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優和劣都了如指掌。魯迅生在一個戰亂頻仍的年代,活在一個「國將不國」的危亡時期,就好比面對一個垂死的病人,溫和的方子是沒用的,只有下猛葯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因此,在救亡圖存的社會環境里,在面對西方堅船利炮和物質文明的轟炸下,對待傳統文化,作為思想家而不是學問家的魯迅,首先選擇了批判,偏激的批判,以至於偏激到「少讀甚至不讀中國書」。
只有激烈地罵醒了中國人,才有可能打破國民「中華文化中心論」的清秋大夢,才有可能使我們民族意識到自己正站在毀滅的邊緣而奮發圖強、得以自保。比起那些整天一味「之乎者也」地頌揚傳統文化的人,魯迅更熱愛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更清醒地了解我們的民族。
4、著名作家魯迅在他的作品故鄉中表達了他要勇於創新的願望是?
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
5、有關創新的魯迅說的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被別國所注意。--魯迅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魯迅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魯迅
6、魯迅小說的創新性表現何在?
主要是思想的創新性
魯迅的語言很有特點
但那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7、魯迅小說的創新性表現何在
主要是思想的創新性 魯迅的語言很有特點 但那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倡導學寫白話文,作品多為諷刺小說藉以諷今
8、勇於開拓創新生活的魯迅名言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勇者舉刀向強者--魯迅
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
魯迅
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麽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魯迅
9、魯迅雜文的創新之處
泛泛的說,魯迅開辟了一個前人多不屑為的園地,他把嬉笑怒罵都寫成了文章,這些如椽巨筆的價值,超越了同時代所有的美文,構成了一本大型的百科全書,可作史詩鑒賞。他推翻了胡適時代文人們想當然的觀點:白話文如不出美文,就不能勝過文言文。
他的弟弟,以一種文人的雅懷,平和沖淡的筆致,試做美文,的確是為時人,也為乃兄寶重,但思想的光輝逐漸暗淡的文章,終究會追隨著卑污的歷史和不完善的人格褪色,他的文章里,難免暗藏著微毒,要減損其價值的。
要有偉大的人,才有偉大的文,我們的書法不也一樣,誰在欣賞讀書寫字確實有把刷子的秦檜?
10、魯迅的名言中鼓勵人們要敢於創新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一句是什麼
魯迅的名言中鼓勵人們要敢於創新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一如下:
這句話出自魯迅《故鄉》,文中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記得當初許多人都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以此來警示自己不要畏懼別人的眼光,要勇敢的做自己,堅持自己想要走的路。
對這句話的理解:
《故鄉》是了無希望的,它表達了魯迅對於現實的強烈不滿和創造新生活的願望。當時年少,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閏土身上,不懂的魯迅的深意,現在經歷的多了,才發現他老人家看的有多麼深刻和通透。
希望說白了就是一種期盼、願望,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對未來的期待,它並不是真實的存在的,是人腦子里的一種想法。有希望和無希望的生活都要繼續過下去,有希望了也不代表不努力就可以實現。希望能不能成為現實,就看我們怎麼努力,就像路,沒有路就走出一條路,沒有希望就往前走,走著走著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