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推動鄉村
1、鄉村產業振興需要什麼創新?
農業科技創新
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成果轉化應用,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要以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推動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要強化農業科技攻關,加快突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生物種業、綠色投入品、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鄉村振興,本質上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世界經驗表明,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包括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亟需加強等。破解這些矛盾和問題,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繪好鄉村振興美麗畫卷,迫切需要科技創新的助力。
以上內容來源:人民網-強化農業科技創新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2、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有哪些?
一是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提出拓展鄉村多種功能,通過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新產業新業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要求,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二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綿綿用力,下足功夫」,並從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注重農村青少年教育問題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四個方面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三是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要保持戰略定力,制定更具體、更有操作性的舉措,對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長江、黃河流域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等提出具體要求。
四是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用好改革這一法寶。圍繞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深化農村改革,必須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凡是涉及農民基本權益、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必須看準了再改,保持歷史耐心,同時要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五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榮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建設什麼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並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加強分類指導等三個方面提出要求。
六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做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強調:「振興鄉村,不能就鄉村論鄉村,還是要強化以工補農、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並提出強化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縣鄉村統籌,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等具體要求。
七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提出要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鞏固農村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創新鄉村治理方式等四項要求,為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3、大學生如何運用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大學生應該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意識、參加實踐活動提高素養、選擇合適的創業實踐方向、組建創新創業學生團隊、在項目中鍛煉職業技能等方式要在抓助創業機遇的同時,正視創業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鄉村振興戰略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兩者中找到聯系點和突破。
4、鄉村振興需要哪些創新
法律分析:(一)鄉村重大補貼項目類
(二)觀光採摘休閑農業類
(三)科技示範園等觀光與科普一體的休閑農業
(四)所有休閑農業園區都有機會申請的補貼
(五)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
(六)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七)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
(八)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示範項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四條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促進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
(二)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維護農民根本利益;
(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四)堅持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鄉村社會生產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五)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循序漸進,順應村莊發展規律,根據鄉村的歷史文化、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分類推進。
5、如何有效推進鄉村振興?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抓住以下重點再創佳績:
一是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智慧農業。強化綠色導向、標准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建設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提升收儲調控能力。
二是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發展縣域經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促進農民充分就業、持續增收。
三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房建設質量,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四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加強資金資產項目管理,兜住民生底線。
延伸閱讀:幹部培訓「鄉村振興」專題,主要培訓什麼?
6、鄉村產業振興需要哪些創新?
1、農業科技創新。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成果轉化應用,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要以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推動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要強化農業科技攻關,加快突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生物種業、綠色投入品、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2、制度技術創新。
沒有產業的振興,其他方面的振興和發展就失去了基礎,因此要通過制度與技術創新振興農村產業。產業發展指的是農業和非農產業的發展與融合。
農業的發展主要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非農產業的發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發展主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需要創新制度,探索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村流動的政策措施。
3、金融服務創新。
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應以農村金融創新撬動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推動鄉村振興。首先要逐步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規模和覆蓋面,加快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加快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競爭適度、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
創新投入方式、打造合作平台、營造良好環境的具體措施。同時,研究制定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意見,指導各地細化政策,強化對社會資本的服務和支持。
7、鄉村振興的舉措
鄉村振興的舉措:
1、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2、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
3、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
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5、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1、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2、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4、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5、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6、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7、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四條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促進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
(二)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維護農民根本利益;
(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四)堅持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鄉村社會生產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五)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循序漸進,順應村莊發展規律,根據鄉村的歷史文化、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分類推進。
8、鄉村振興有哪些具體措施
鄉村振興的具體措施有十條。
具體內容如下:
1、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2、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
3、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4、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
5、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
6、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
7、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
8、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9、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
10、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第六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取之於農、主要用之於農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調整完善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使用范圍,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重點用於高標准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現代種業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村莊公共設施建設和管護、農村教育、農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支出,以及與農業農村直接相關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以工代賑工程建設等。
9、如何推動產業融合,創新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
1、鄉村旅遊與農業科技相融合
一是展示農業新品種。
充分利用生物的多樣性和人工培育的優勢,挖掘開發新穎的農作物蔬菜園藝等新品種,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體現不同鄉村旅遊景點的差異性。
二是展示農業生產新工藝。
無土栽培、高架立體等現代園藝栽培新方法會給遊客帶來新的感受。
三是展示農業新產品。
農業科技使餐桌上的食品更加豐富和多彩,水果蔬菜、葯材蔬菜、野生蔬菜讓遊客大開眼界,迷你瓜、超大果、創意葫蘆等讓遊客愛不釋手,跑山雞、烏嘴鴨、藏香豬等讓遊客讒饞涎欲滴。
2、鄉村旅遊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典型代表,為鄉村旅遊的智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通過與移動互聯網融合,開發微博、微信、網路社區、易信等自媒體平台,可以提升鄉村旅遊信息咨詢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遊客提供導游、導購(團購)、導覽、導航等智慧化服務。
鄉村旅遊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僅僅是信息的推送、新的營銷推廣平台,更要創新服務、產品、市場。如通過可穿戴移動終端,將虛擬信息和現實世界的畫面相融合,打造全新的旅遊體驗。
開發鄉村旅遊動漫、游戲等產品,將旅遊信息和文化嵌入到游戲中去,讓遊客玩游戲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當地鄉村文化和歷史,從而增加遊客黏性。
伴隨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精準定位鄉村旅遊消費者地域分布、消費特徵,進行精準營銷、跨界營銷。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產生的大數據對鄉村旅遊進行客源分析和流量預測,幫助相關部門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提高監控和危機管理能力。
3、鄉村旅遊與鄉土文化相融合
鄉村旅遊的根本在於「鄉村性」,要從旅遊要素出發,深度挖掘並融合鄉土文化、休閑文化、創意文化,突出生態、綠色、環保、休閑特色,抓住文化、資源、生態和生活差異,滿足市場需求。
一是與鄉土文化有機融合。
挖掘村落文化,對傳統村落保護的同時合理改造,優化布局,培育以美麗田園為代表的鄉村文化游。
挖掘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文化內涵,形成與觀光、體驗相結合的旅遊業態。
舉辦農味鮮明的鄉村旅遊節慶或鄉村美食節,營造出有別於城市的鄉村文化旅遊氛圍。
二是與休閑文化融合。
培育知識型鄉村休閑旅遊、休閑型鄉村休閑旅遊、養生型鄉村休閑旅遊,形成不同層次的鄉村休閑文化游,實現引人、怡人、動人、養人目的。
三是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
培育鄉村文化旅遊創意項目,如形成鄉村演藝、影視等創意案例。用創意升級鄉村旅遊產品,用創意強化鄉村旅遊營銷,用創意文化引領鄉村旅遊消費。
4、鄉村旅遊與特色專業村建設相融合
鄉村旅遊的發展能拉動和提升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的建設,而後者又能為前者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及資金積累,加快其發展。
應積極推進以鄉村旅遊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專業村建設,形成鄉村科技旅遊社區、鄉村景觀旅遊社區、風景名勝旅遊配套服務社區、農家樂服務群旅遊社區等,從而實現鄉村旅遊與特色專業村的融合發展。
鄉村旅遊特色村應堅持產業集聚、差異化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
建設中須強調城鎮特色與文化氛圍,尊重鄉村風貌、記得住「鄉愁」,打造特色、注重體驗;
注重引導、強調社區參與,多模式共建;整合資源、塑造品牌;
強調土地利用的適度集約,堅持保護優先、注重智慧平台構建,建設資源型鄉村旅遊小鎮、鄉村旅遊服務型小鎮,發揮其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獨特作用。
5、鄉村旅遊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相融合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鄉村旅遊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
一方面,鄉村旅遊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同時,旅遊市場的開發、創意產品的營銷更新了農民的市場觀念;
另一方面,農民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進一步做大做優旅遊產業,實現良性發展。
因此,有效推動兩者的融合創新,既能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也能促進鄉村旅遊的健康快速發展。
10、怎樣大力拓展鄉村文化創新力?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協同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和生態系統,大力拓展鄉村文化創新力。
在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文化產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鄉村創意農業、特色加工業和特色旅遊業等產業。要實施鄉村文化創新戰略,協調「人事物場境」和「人文地景產」等要素的鄉村總體創意營造工程,協調鄉村故事館、村落美學、生態博物館、野外博物館的建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培育鄉村文化IP的「一源多用」,推動鄉村文化資源向鄉村文化經濟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振興。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推進鄉村文化社會的綜合治理,增強和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優勢。要保存鄉村的鄉土味道和泥土芬芳,堅守土地情懷和根土精神,守住生態環境的底線,在基礎設施和信息網路建設等鄉村互聯互通工程的推進中,要將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讓鄉村宜居風貌和生態環境顯著區別於城鎮,在鄉村中「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綜合培育鄉村的文化認同、生態永續、文化保育、生活品質提升及產業振興。同時,積極發揚鄉村的基層民主,自上而下的引導和自下而上的推進相結合,培養鄉村文化類的社會企業和新時代的新鄉紳。通過文化立鄉的系列措施,推動建設富有鄉村特色和現代活力的綠色生活、樂活生活和有機生活,構建中國鄉村特色的美好生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