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成效井噴

創新成效井噴

發布時間: 2022-06-24 13:52:27

1、列舉科技成就方面的有哪些

1、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在20世紀得到空前的發展,特別是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更使得生物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由於生物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秘密,對於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2、空間技術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各種應用衛星的廣泛應用,人類開創了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勘測和空間科學、軍事應用等前所未有的新領域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

3、遙感技術

這是本世紀60年代蓬勃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探測技術,它從遙遠的地方去感覺運動著的物質的映象,藉助專門的光學、電子學和電子光學探測儀器,把遙遠的物體所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信號接受記錄下來,再經過加工處理,變成人眼可以直接識別的圖像,從而揭示出所探測物體的性質和變化規律。

4、微電子技術

運用電子學基本規律,研究各種電子元件、器件設備和系統,廣泛地應用於國民經濟、國防及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的應用技術,就是電子技術。而微電子技術則是電子技術的微型化發展技術。

5、微波通訊

微波通常指波長從0.3米到10-3米,頻率從109赫茲到3x11-11赫茲的電磁波。利用微波的性質可以製成體積小、方向性極高的天線系統,進行遠距離通訊。微波可以毫無阻礙地穿過電離層,通訊質量遠高於短波,為宇宙通信、導航、定位以及射電天文學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科技

2、中國專利申請連續七年世界第一,中國迎來了科技井噴的時代了嗎?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排名躍居全球第二;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

記者了解到,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建設穩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一審案件21.35萬件,審結20.30萬件。

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510件4272人,起訴3880件7157人。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7萬起,涉案金額64.6億元。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積極培育版權交易中心和版權貿易基地,在全國布設10個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00億美元。

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2017年推進「放管服」改革,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億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和分類評價制度,加強對境外著作權認證機構的監管。知識產權對外合作交流深入開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及司法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

專家分析認為,近年來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穩步增長,尤其京津冀地區和長江經濟帶覆蓋省市等國家重點區域專利布局態勢良好。此外,我國申請人向外專利申請增勢穩定。

新時代創業創新不斷加速,迫切需要更高質量、更多數量的知識產權提供支撐。「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基礎上形成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中也包含大量的知識產權。及時以專利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保護創新成果,是激勵知識產權創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曹新明說。

3、為何說中國科技成果「井噴"?

據報道,近來「厲害了我的國!」這一網路流行語接連刷屏。對於中國近期在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出現「井噴」態勢,國人用這一流行語表達欣喜振奮之情。

新華社評論稱:C919首飛、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快遞小哥」天舟一號上太空送貨加油、量子計算機問世、可燃冰試采成功……中國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一時間頻頻亮相。如果把視野打開,近年來中國重大創新成果的名單會拉得更長:「中國天眼」、「墨子號」、「蛟龍號」、天宮二號……

飛天夢、航空夢、量子計算夢等科技夢想,都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看到,老一輩科學家苦心孤詣,讓中國人有了不少可以載入史冊的圓夢故事,「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雜交水稻」「青蒿素治瘧疾」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讓中國人樹立科技自信。我們也看到,新一代人奮發圖強,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載人航天、月球探測、「蛟龍」號探海等科技進展,讓中國人的科技自信更加堅定。

評論還指出在樹立「科技自信」的同時,我們也要拒絕盲目自大。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科技發展新態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許多關鍵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原始創新能力仍然亟待提高,某些不合理的科技體制機制仍然制約著創新活力的釋放,許多企業的創新意識和研發能力仍然需要增強……補足短板,敢碰重大科技命題,正成為新時代中國科研領域重要命題。

網友也是紛紛表示贊同:原本遙不可及的宇宙太空和深邃海底,已被中國人用智慧和汗水化為咫尺。但中國人的夢想不會止步於此,而是向著更深、更遠、更高、更廣的領域邁進。我的國,一定會更厲害!

4、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創新成果成井噴態勢得利於我國堅持什麼戰略?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創新成果成井噴態勢得利於我國堅持【創新驅動】戰略

5、中國創新為什麼能崛起?

科學探索、創新夢想,就像一顆種子,有水、土、陽光,有光合作用,種子就能發芽。
5年來,人才、資金和促進科技創新、轉化的政策,匯聚起促進科技成果「井噴」的磅礴中國力量。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說,把發展方式「切換」到創新驅動模式上來,中國正在「由大變強」。
 人才——創新「土壤」,蘊藏發展用之不竭的最大「富礦」。
「以前我以為只有在美國才能搞尖端人工智慧。」讓全球頂尖的人工智慧專家、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漆遠沒有想到的是,一次回國的經歷,讓他對中國創新刮目相看。
漆遠告訴記者,他現在所在的螞蟻金服團隊已經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公司形成了獨特的「矽谷幫」現象。
「國家層面的繁榮,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這樣說道。
擁有8100萬科技工作者,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回國人才超過110萬,是前30年回國人數的3倍,這是中國創新的「力量之源」。
資金投入——創新「活水」,澆灌「花繁果盛」的中國「創時代」。
實現衛星量子通信一直是國際上科技強國競相追逐的目標。量子信息實驗研究的先驅賽林格等全球優秀研究團隊,一直期盼實施以國際空間站為平台的星地量子通信計劃。然而,緩慢的決策機制使得這一計劃一再拖延。
「領跑國際量子太空競賽,歐洲科學家不是沒有這樣的科研設想,但他們缺乏這樣多方面的支持,沒有像中國這樣『大科學』項目建設的『灌溉』投入。」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說。
2016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5.97%,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達到15440億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發大國,中國的研發開支已接近歐盟的總和。
「中國創新的提速增效迎來『繁花盛果』,有賴不斷增長的國家投入,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過去20年裡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快速增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說。
 科技改革——創新「陽光」,解好創新發展的「時代方程」。
今年春天,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團隊新型環保發泡劑專利技術「賣出」5億元高價。
十餘年的努力,這個被行家們譽為「顛覆性的發明」,從「研發——小試——中試——產業化」邁過了無數道坎,如今「科技創富」讓創新者更有底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科技體制改革「動真格」,向數十年難除的積弊「下刀」。
科研報銷還為找發票發愁?還要絞盡腦汁編寫經費預算和方案?眼看年底錢花不完了,還要突擊花?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從經費比重、開支范圍、科目設置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松綁」措施。
科研人員如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在成果轉化中獲得的獎勵比例由過去的「不低於20%」提高到「不低於50%」,通過實施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科研人員有了更多「獲得感」。
在西安交通大學,「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成果知識產權及相關技術作價1.5億元人民幣轉讓,其中所得收益的7成都用於對科研團隊的股權激勵。
「松綁」+「激勵」成為中國科技改革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的「千里馬」正在創新沃土上競相奔騰。

6、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日本科學為何「井噴」?

從多位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身上,我們也能看到他們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的經歷。對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來說,他最難忘的就是小時候在學校後山與同學追逐賽跑、拔農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時光。雖然日本屬於島國,地理條件有諸多不利因素,但日本人往往對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懷有一種親近感、自豪感,對各種自然現象也比較敏感,這不僅反映到日常民俗之中,也反映在日本的文學藝術之中,如川端康成的《雪國》等小說。日本的學校教育也很重視讓兒童親近自然,很多幼兒園和中小學會結合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保留了當地的自然特色。

與中國一樣,日本歷來重視家庭教育,但值得警惕的是,現在不少中國家庭的教育觀念在退化,過於側重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或包辦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小事宜,孩子也常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的財產將來悉數歸自己所有。日本雖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問題,但社會風氣和傳統價值觀還是促使家庭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從小灌輸不依靠父母的理念。日本學生考上大學後,學費由父母負責,但學費之外的生活費要靠自己打工賺取,否則會受到同學和社會恥笑。小柴昌俊考上東京大學後,第一學期物理全班級倒數第一,就是過度做家教的結果。

日本理論界傾向於強調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自由,實際上教師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開展課程設計和教學探究的空間也較大。」「急功近利的科研評價模式,實質上是一種短視的表現,將削弱對基礎教育的研究,而且也不利於青年學者搞科研和獲得大項目。」專家分析,日本的研究型大學始終是把目光投向世界前沿,並把它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日本高校教授在從事科研過程中,自由度也相當高。在日本,高校老師不會因為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科研成果而擔心受到冷落或失去飯碗,在研究過程中,也很少受政府和社會的諸如考核、評價等干擾,可以長期潛心從事研究。日本人獲諾貝爾獎就是在這種體制下產生的。

日本的科學技術基礎計劃,並不是由政府直接參與管理、評審,而是由專業機構進行。而且,獲得計劃資助的學者,不像我國入選計劃的學者,馬上就有了某種身份標簽,在學術活動中享有高人一等的特權,他們需要認真開展研究,研究成果不是由行政部門評定,而是由學術同行評價。其次,一流的實驗條件為日本科學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特別是對像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等非常強調實驗的學科來說,一流的實驗條件顯得尤為重要,有時候甚至是決定性的。2001年野依良治獲獎後,日本政府撥專款7000萬美元為他建立實驗設備先進的研究中心。日本正是憑借其精湛的加工工藝和雄厚的產業基礎,為科學家進行創新研究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工作條件。除了科研環境的保障,日本科學家始終如一的勤奮刻苦、堅韌不拔的工作精神是他們能在很多領域迅速追趕歐美發達國家甚至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研究人員自由獨立研究也是研究領域不斷出成果的關鍵。

7、中國科技成果「井噴」引起世界高度關注,說明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是創新,唯有創新,才不會落後

8、日本諾貝爾獎的「井噴」,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啟示吧,畢竟很難達到。

9、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創新成果呈井噴態勢,得益於我國堅持什麼戰略?

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取得決定性進展,科技項目重復立項、多頭審批,科研人員跑「部」內「錢」進,科研經容費管理過死,科技項目「量身定做」等等問題正在得到解決……聚焦資源配置、計劃項目管理、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評價等熱點難點問題,完善我國創新環境,一系列改革探索穩步推進。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