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自主創新
1、如何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
創新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智能活動,只有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人們才會產生好奇心,萌發
求知慾,才會有創新的意向和行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凡是因為求知好奇而受到獎勵的學生,往往願意繼續進行試驗和探索,從而促進智能的發展,產生創新的思想。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1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動力和基礎,而學生的創新興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培養。入情入境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敢想、敢問,通過想和問,一點一點激發創新興趣。
2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創新意識在學生身上表現為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敢於大膽去設想和想像,敢於對同一事物產生質疑,敢於對同一問題的提出新的見解,並努力去思索,去尋找新的答案。其實,學生敢於假設想像,產生質疑,提出新的見解,探索新的答案的過程,就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恰當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是他們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創見性的問題,發現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對一些創造性思維,應給與充分肯定,並鼓勵他們在學習上要刻苦鑽研,勇於創新。
3
為學生構建新平台
每個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慾望,需要自我表現的空間,而小學生尤為突出,在教學中要根據數學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多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實踐操作的空間,為學生構建新平台,讓他們在操作中,演示、實驗中掌握內容,學到新知識,並以此增加他們自主創新的信心和勇氣。
4
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的一種重要方面,更是學生進行創新學習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式學習教學。實踐證明,開展課堂討論,一方面可以發揮學生「群體」的學習作用,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與空間,同時讓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互相評價,從而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另一方面,討論可以使學生敢於質疑問題,敢於標新立異,敢於大膽求新,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5
引導課堂自學,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時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掌握基礎知識,學會創新學習,培養學習能力,需要一定的「學習過程」保證。在教學中,我注重把學習過程作為創新學習的重要環節,並貫穿在課堂教學之中,用過指導課堂自學課本、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主動了解和發現知識的產生與發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地參與中獲得創新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6
要讓學生體驗到創新愉悅
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慾望,都想體驗成功後喜悅。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經常設法為學生安排「成功」的機會,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進而成為創新發明的動力。具體要堅持做到,凡是學生能夠經過探索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絕不代替;凡是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不能輕易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評價,更不能在學生答案不著邊際時急於出面代替,而是適時給予鼓勵、啟發和引導,讓學生品嘗尋找正確答案的愉悅,養成積極探索的習慣,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打下良好基礎。
7
開展數學課外活動
數學課中有很多適合到社會中去考察的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走出課堂,到社會去感知,便於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
激發創新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的提高。因此,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活動,開展一些「小製作」「小研究」等,把學生的精力和興趣引導到健康向上、探
索創新的活動中,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作用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做既增強了教育功能,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有效途徑。
8
構建新型評價機制
1.多鼓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評價,要善於發現學生探究活動中的創新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他們創新的動機。
2.評價標准不求統一。不能只用教材「要求」這唯一的標准去評價全班探究得到的幾十個答案,因為這樣做既違背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也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對學生的答案不作硬性統一要求,標准要因人而異。
9
正確認識創新的含義
在教學活動中,一提到創新會使人聯想到的是脫離教材的活動,如科研、發明創造等,或者讓教師與學生有超乎尋常的作為才是創新。其實,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等等都是創新。一個人對於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關鍵在於這一問題及其解決對於這個人來說是否新穎。學生也可以創新,也必須有創新的能力。
10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創造性思維環境
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首先,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的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像的能力;其次,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取長補短。
11
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能力
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質疑。批判性質疑是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科
學的發明與創造正是通過批判性質疑開始。讓學生敢於對教材上的內容質疑,敢於對教師的講解質疑,特別是同學的觀點,由於商榷餘地較大,更要敢於質疑。能夠
打破常規,進行批判性質疑,並且勇於實踐、驗證,尋求解決的途徑,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必備的素質。
12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往往只側重於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在教學上必須要改革創新,讓學生主動地認識和接受教學內容,主動挖掘自己的學習潛
能,造就創新精神。這時老師所要做的是聯系現實生活,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難以解釋的問題,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在直觀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引發學生的心理活
動,培養創新思維意識。
13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創新能力
對於一些教學內容利用課堂時間難以完成,老師可先把問題提前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斷系統地組織起來,再經課堂匯總,這樣不僅開闊學生視野,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讓學生學會了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交際水平及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實踐、訪問、查找圖書、參考資料、利用計算機檢索資料,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創新能力,促進了全面提高。
14
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創新能力
教學中老師可結合有關知識點,把社會焦點、全球熱點問題展示出來,讓學生擺脫書本知識的束縛,置身於社會中,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分析、融合,大膽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和途徑,發展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創新能力。
15
要勇於質疑,敢於向傳統挑戰,向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
有時我們怕質疑,是因為怕提出的問題是不正確,導致被別人笑話,就是要克服這種心理,才能為創新做好鋪墊。
16
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不要總是在別人的引導下發展自己,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方法,主動思考問題。
17
擴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
不要從單方面思考問題,就像一道數學題,一般都會有多種解法,所以我們要多角度思考問題。
2、創新按照自主程度分為哪幾類
創新按照自主程度分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1、原始創新:
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原始性創新意味著在研究開發方面,特別是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領域取得獨有的發現或發明。原始性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最能體現智慧的創新,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的重要體現。
2、集成創新:
通過對各種現有技術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者新興產業。
3、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在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學習、分析、借鑒,進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自主創新在過程上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知識創新,二是技術創新。知識創新是著重對自然界的研究並獲得新發現,具有基礎性特點,主要以大學和科研院所為主體;技術創新則是著重將基礎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術服務人類,強調成果的應用性,它往往以企業為主體。
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有效銜接就在於兩個創新主體的有機結合。就是說,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的企業主動向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帶有產業化的科研方向,以獲取原創性成果,實現原始創新。
作為知識創新主體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主動參與技術創新過程,用知識創新成果解決其技術創新的難題,主動將知識創新成果在企業轉化。
3、簡述自主創新的含義
什麼是自主創新?簡單地講,自主創新有這樣幾個關鍵的要素:一是屬於自己的;二是創造出來的;三是新的東西。怎麼樣才能算屬於自己,只有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根據什麼創造,根據市場需求;為什麼能獲取利益,因為是新的,是別人沒有的,同時又是市場需要的,是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
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換句話說,從經濟的角度他提出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生產函數,實現生產要素的從未有過的組合。他從企業的角度提出了創新的五個方面。
一個產品創新,就是生產一種新的產品,要採取一種新的生產方法。工藝創新,要開辟市場,市場開辟,市場開拓創新。要採用新的生產要素,要素創新。第五,制度、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制度的創新,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美國另外還有個管理大師,學經濟 學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這個人叫德魯克。他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上一個世紀的50年代,把創新引進管理領域,有了管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現在「創新」兩個字擴展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講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
《建議》指出,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這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判斷,是對未來五年乃至今後較長時間我國科技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出的根本性戰略部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的技術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勞動力素質也有了相當提高。但總的來看,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變革,面對日益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面對以創新和技術升級為主要特徵的激烈國際競爭,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問題已經日益成為發展的瓶頸制約。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十一五」時期引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這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時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主要體現在:一是國外技術儲備急於獲得新市場,這為我們發揮後發優勢,進行必要的技術引進和主動選擇創造了條件,使我國的自主創新有可能站在較高的起點上,並支付較低的成本;二是國內人才和科技儲備已有相當基礎,企業的研發能力有了明顯增強,這得益於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三是巨大的內需市場將提供創新的廣闊空間;四是我國公共財政實力大大增強;五是激勵創新的體制和機制逐步建立,對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參與分配已成為重要的分配原則,國家在稅收、折舊、財政和投資等方面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體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徑。要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形成創新的重要基礎和科技競爭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強集成創新能力,形成單項相關技術的集成創新優勢,努力實現關鍵領域的整體突破。要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後發優勢加快發展。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確立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設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實現新技術的產業化。要發揮政府的戰略導向、綜合協調和服務功能,創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強有力的創新激勵體系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激勵體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創業風險投資,增強稅收制度對創新的激勵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強大的動力來源。
4、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做到哪幾點?
(1)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會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戰勝自我,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不可想像,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責任心的人,會積極主動地開動思維機器,創造性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2)必須用人類的文明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任何創造都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創造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創新活動,必然要以知識的佔有作為前提條件。沒有豐富的知識作基礎,思維就不可能產生聯想,不可能利用知識的相似點、交叉點、結合點引發思維轉向,不可能由一條思維路線轉移到另一條思維路線,實現思維創新。
(3)必須堅持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是創造性思維的必備前提。愛因斯坦說過,應當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在思維實踐中不迷信前人,不盲從已有的經驗,不依賴已有的成果,獨立地發現問題,獨立地思考問題,在獨辟蹊徑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5、自主創新的涵義及其特點怎麼解釋
自主創新從內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義:一是原始性創新,即通過科研和開發,努力獲得更
多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二是集成創新,即通過各種相關技術成果融合匯聚,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三是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自主創新在過程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創新,二是技術創新。知識創新是著重對自然界的研究並獲得新發現,具有基礎性特點,主要以大學和科研院所為主體;技術創新則是著重將基礎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術服務人類,強調成果的應用性,它往往以企業為主體。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有效銜接就在於兩個創新主體的有機結合。就是說,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的企業主動向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帶有產業化的科研方向,以獲取原創性成果,實現原始創新。作為知識創新主體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主動參與技術創新過程,用知識創新成果解決其技術創新的難題,主動將知識創新成果在企業轉化。
6、如何理解中國的發展必須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產權,掌握核心技術?
中國必須要擁有自己的技術,這樣在世界上才有話語權,就是他字面的意思。
7、自主創新 內涵 外延
關於自主創新的內涵
自主創新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它所闡述的絕不是簡單的技術來源問題,也不是一種政治口號,而是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發展戰略層面的一個重要核心理念。中央提出自主創新作為新時時期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既對宏觀層面具有指導意義,也為當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戰略發展方向,離開了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題,也就失去了自主創新作為國家戰略的實質意義。簡單地說自主創新就是自己主導的創新。自主創新的實質是掌握發展的主導權、主動權,增強未來發展的選擇空間。有些專家對自主創新這一命題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認為既然企業是創新主體,那麼就沒有不自主的創新。我想這種觀點失之於將企業作為一般的抽象概念來研究,而現實中的企業是具有不同產權和利益結構的法人實體。當我們將企業作為由具體所有者控制的經濟組織來觀察,就會看到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確實存在大量的創新過程中產權和利益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動的情況,那種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最終導致主權喪失的創新活動應當說是屢見不鮮的。此外,不應將自主創新解讀為企業「自己決定的創新」。因為,「自己決定」只是一般創新的主觀意願前堤,並木涉及創新的內部結構和具體創新方式。自己主導的創新則加入了實際創新能力、創新過程和創新結果的豐富內涵。現代經濟活動中知識產權正在成為決定個業的實際控制權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我們過去以為只要掌握控股權就萬事大吉了,可是知識要素參與分配和外部關鍵技術源控制企業發展的現實教育了我們,使我們認識到創新主導權對於從企業微觀到國家宏觀各個層面的長遠戰略利益和現實經濟利益掌控的重要性。我們學習、貫徹、落實自主創新的戰略思想必須從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宏觀政策背景出發才能全面領會中央精神。對外開放是一項基本國策,是堅持自主創新戰略的宏觀政策前提,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自主創新是一種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的重要思想,絕不是簡單地討論技術來源問題。因此,將自主創新與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對立起來是錯誤的。中國的研究開發投入不到全世界的3 %,我們怎麼可能依靠閉關鎖國的政策完成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歷史任務呢?實際上不僅僅是中國,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下達到與世界同步發展的目的。對於任何發展主體而言,是自己主動把握創新進程,成為創新過程的主導力量、還是放棄創新的主導權,甘願飲鴆止渴,這是各個層面的創新決策者必然面臨也必須回答的戰略問題。
8、如何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培養年輕一代的知識水平和創造性能力,是繼承中國先進知識成果的首要條件,也是不斷創造新發現並趕超世界先進生產力的不竭動力。唯有不斷發揚創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業的順利開展,因此,大學生積極思考並主動參與創新活動,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的創新現狀
根據研究,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一,缺乏創新的觀念和創新慾望;二,缺乏創新性思維能力;三,缺乏創新的興趣和毅力;四,缺乏創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隨著網路的盛行、西方思想的傳入和現在中國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壓力等問題的日益呈現,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活動也出現了很大的分離,譬如各種心理問題和道德修養缺陷等,這些無疑都給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設置了障礙。從中國大學生的創新現狀分析,不斷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提高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並「緊急治療」大學生在創新問題上犯下的疾病有著迫切的必要性。
二、 大學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1要主動營造活躍的創新氛圍。
創新氛圍的營造能為創新行為提供環境支持,積極熱烈的創新
場景可以使大學生本身產生創新的意識和靈感。一方面,在大學裡面我們大學生應該主動配合營建自己的創新團體,如宿舍文化、班級文化、社團組織文化等;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利用好大學里的各種硬軟體方面的環境資源,如圖書館、實驗室等,這些場所通常是培育和激發創新靈感的絕佳環境;同時,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園囿於大學校園,還應該主動走出校門,參加社會調研,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在實際活動中及時反饋,形成最後的成果。對於我們化工專業來說,實驗室和圖書館應該是我們提高自己創新能力的最主要場所了,化工專業的我們經常要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有機、分析??雖然每次課程內的實驗為大綱要求,必須按照書本和老師的講解一步步做,結果也是跟理論的差不多,沒有什麼創新可言,可是我們有做綜合實驗和創新課題,前者老師給題目,後者自己找課題,研究方向自己定,老師可以指導,我們就必須去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自己確定實驗方案,有機物種類特別多,也許就在自己不斷實驗中創造出新的有機物,換一種反應條件,得出產品的產量明顯升高,這也是創新。
2、 要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
朱清時院士在總結創新能力提高的技巧的時候稱,出色的科學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有新成就,在於他們有從不枯竭的興趣,並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知覺,最後聚精會神地去研究它。由此看來,新發明新發現和發明家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精神是分不開的。這要求我們,要摒棄社會中的不良風氣迷惑,切實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並
把自己的興趣推而廣之,堅持不懈地沉醉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當中;另外,要善於用逆向思維考慮問題的症結,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直覺,並把思維的靈感火花及時保存,成為研究的新發現;科學的態度也很重要,這需要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聚精會神,真正深入到一個問題的每個層次中,否則效率的下調只會使瞬間的靈感頃刻溜走。我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現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是理論上該有的現象,老師有時候也無從解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勤於思考和研究解決問題,任何新發現都是在長期的思考論證中得以立足的,搞實驗的人必須要有思考的習慣,這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3、 持續積累夯實基礎知識。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礎知識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優秀的創新成果都是飽含科技含量的,沒有堅實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底蘊,是不可能孕育出優良發明的。李開復認為,在大學期間,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其中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如商學院的財務、經濟等課程)。其原因是創新成果大都來源於基礎知識的深層次組合,另外,如果沒有打下好的基礎,大學生們也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因此,打好基礎知識的根基,對於研究新發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切不可因為基礎知識的學習就一味埋頭苦鑽基礎而放棄了對基礎知識的延伸和新知識的發現,否則就陷入了片面論的泥潭。化工專業的課程很多,分的也很細,一定要學好基礎課,他是我們
以後研究問題的理論依據,專業課和實驗課是我們實現創造的鑰匙,就像敲門石一樣,直接決定我們在哪一個領域有所創新。化工直接與工業相連接,而現在工業越來越高科技化,計算機和其他一些儀器的使用及操作是時下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動手和實戰能力!
三、結論
大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遠的的任務,但它對於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振興民族科技和發展民族經濟起著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擔負建設中國和諧社會重任的必然要求。作為大學生,更應該刻苦學習深入鑽研,積極主動地成為創新活動的重要角色,為成功推進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作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9、自主創新包含哪些內容?
自主創新 發展經濟學概念。自主創新是以人為主體積極、主動、獨立的發現、發明、創造的活動,以內容來劃分包括自主科學創新與自主技術創新,以主體來劃分包括個人自主創新、企業自主創新、國家自主創新、民族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形式,是民族獨立、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新精神是民族的靈魂。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自主創新是實行趕超戰略、後來居上、超越發展的根本途徑。數字經濟為發展中國家通過自主創新實現趕超提供了現實基礎。
相關說明
建設創新型企業,是中國網通適應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中國網通正在致力於改變多年以來電信運營商只為用戶提供電話服務的傳統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向基於寬頻通信與多媒體服務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
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網通必須緊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准確把握全球電信產業的發展大勢,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夠牢牢把握競爭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0、什麼是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自主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自主創新的成果,一般體現為新的科學發現以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