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變革創新的會議

變革創新的會議

發布時間: 2022-06-19 12:03:13

1、十八屆五中全會中都提到了哪些有關創新

十七屆三中全會的重要議題,是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這次全會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黨的十七大代表中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部分基層同志和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部分專家學者也應邀列席了會議。有關專家認為,此舉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加廣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更加契合8億農民的意願,表明了黨中央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堅定決心。 我國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是率先在農村起步並取得突破的。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召開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必將因其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而載入史冊。 科學判斷:准確把握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方位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會突出強調,在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的新形勢下,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總要求,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總體部署貫穿了這一總要求。全會強調,繼續解放思想,必須結合農村改革發展這個偉大實踐,「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農村發展難題」;堅持改革開放,必須把握農村改革這個重點,「在統籌城鄉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強農業發展這個基礎,「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抓住農村穩定這個大局,「為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一個「發展階段」、一個「關鍵時刻」、一個「重要時期」,全會閉幕時發表的公報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概括了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 對歷史方位的准確把握,是作出戰略決策的前提和基礎。專家認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國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關鍵環節和突出矛盾,有了更為深刻、透徹的認識和把握,意味著在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意義更加重大、時機更加緊迫、任務更加繁重。農村改革仍然是我國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村農業發展仍然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基礎。 目標任務:全面描繪農村未來美好圖景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之時,我國農村的面貌將會怎樣?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農村改革發展6方面的基本目標任務,讓廣大農民清晰地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 「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並明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到十六屆六中全會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措施,再到黨的十七大對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專家梳理這一脈絡後認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涉及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是我們黨對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想的進一步細化,為8億農民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奮斗目標。 全會還確立了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並在總結30年來農村改革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農村改革發展必須遵循的5項重大原則。專家表示,這一指導思想的確立和5項重大原則的提出,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確保了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向前推進。 3大部署:勾勒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路徑圖」 「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 30年前起步的農村改革,使我國廣大農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但我國農村的改革發展仍然面臨不少挑戰和問題: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仍然突出,無法適應構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緊迫要求;農業發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農業穩定發展的難度加大;國際糧食供求形勢緊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力增大;農民持續增收的機制仍未完全建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許多農村的面貌仍然較落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任重道遠…… 「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這3個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又有力應對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為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勾勒了一幅切實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徑圖」。 制度創新:夯實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經過30年的不斷探索,我國農村改革發展已進入依靠制度創新的新階段。全會緊緊圍繞當前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圍繞農村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對農村制度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專家表示,全會提出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意味著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還將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間。 ——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全會立足地少人多的基本國情,突出強調要「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著在新的形勢下,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這根紅線,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同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各項制度。 ——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意味著我國將從農業投入、農業補貼、農產品價格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不斷強化對農業這一國民經濟基礎和戰略產業的支持和保護。 ——「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著眼於為農村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旨在從根本上破除導致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基礎;「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於加強村民自治機制建設,不斷發展農村基層民主…… 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並作出全面安排,必將從根本上優化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環境,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2、APEC會議在「結構改革和創新」方面將有哪些突出成果?

APEC結構改革重點關注有助於提高市場和交易效率的「邊界內」措施,有關制度框架、管理規章和政府政策方面的改進和提高均可視之為結構改革措施。創新合作的主要內容是促進技術轉讓、推廣和商業化,強化知識產權的利用、商業化和有效保護,並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改善創新環境。

在結構改革和創新方面,今年APEC會議的預期成果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繼續推進實施《APEC結構改革議程》(RAASR),敦促APEC各成員提交實施該議程的單邊行動計劃,並加強經驗交流和能力建設合作;

加強競爭政策合作,具體目標包括完善各成員負責競爭政策事務的機構設置、促進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平等競爭等;

鼓勵各種形式的創新活動,包括技術革新,以及產品設計、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等環節的創新;

推進《APEC營商便利化計劃2016-2018》的實施,進一步改善亞太地區的經驗環境;

挖掘服務業對於促進實現亞太可持續和包容增長目標的作用,進一步推進實施2015年制定的《APEC服務業合作框架》和2016年制定的《APEC服務業競爭力路線圖》;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加強跨境教育合作和技能培訓、促進資格相互認證,以及為學者、科研人員和學生的跨境旅行提供便利等。

3、對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戰略部署的是什麼會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中對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作出了新的重大戰略部署,鮮明的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道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相統一,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當作中心環節,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方面的改革。

市場,政府和財政的關系

從財政學的角度來看;市場在經濟運行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市場能夠自發的調節經濟運行當中的各種問題。比如在資源配置的領域,勞動力在各部門的分配等。但是市場在經濟運行中由於其固有的特點,導致其在經濟運行中失靈。比如對資源配置的失效,收入分配的不公和宏觀市場經濟的不穩定。而政府在這些方面是可以給予補充和調控的,它能夠通過微觀和宏觀等調控的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調控,從而促進經濟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尤其體現在公共產品的提供上面。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而政府是一隻「看得見的手」,它們兩個互為補充,才能夠使得國家經濟穩定的增長。財政最主要的基本職能就是保證經濟的穩定,而市場存在「市場失靈」的現象,這就需要國家給予干預從而來彌補市場的失靈,通過政府的干預「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的配合,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收入分配公平以及經濟穩定發展,也就是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來講,市場和政府,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公共財政指的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用於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的活動或者是經濟行為。由此可見,公共財政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彌補市場的缺陷,所以說,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讓公共財政這只「看得見的手」,去調節市場,是十分有必要的。

4、十八大 推進改革開發的「四個創新」是什麼?

執政之道有了新的豐富、發展之路有了新的拓展、改革之局有了新的破解、建設之重有了新的舉措

一、執政之道有了新的豐富。

突出表現在黨的指導思想,在原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增加了科學發展觀,並且強調「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二、發展之路有了新的拓展。

1、突出表現在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上,從最早的「實現四個現代化」(物質文明),到後來的「兩個文明一起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兩位一體」,到黨的十三大「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三位一體」,再到黨的「十六六」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四位一體」,

2、進一步拓展到今天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即經濟上富強(物質文明)、政治上民主(政治文明)、文化上文明(精神文明)、社會上和諧(社會文明)、環境上美麗(生態文明)。十八大報告從「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高度,突出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

三、改革之局有了新的破解。

1、突出表現為強調堅持基本的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同時,對不符合生產力發展與經濟基礎的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築進行深入的改革。

2、十八大強調「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的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特別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標,核心是「建立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四、建設之重有了新的舉措。

突出表現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緊緊抓住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與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努力建設「學習型」、 「服務型」和「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斷強化「憂患意識」、 「創新意識」、 「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等四種意識,從而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進一步密切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4)變革創新的會議擴展資料

改革開放內容介紹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國營企業的重大改革——自主經營權、自主調控市場。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