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創業之路
1、創業成功人士的案例?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李彥宏。
百度公司CEO。
李彥宏的創業之路:創建百度,專注於搜索,這充分說明了李彥宏對技術趨勢的敏銳嗅覺。經過六年的漫長發展,百度終於迎來了互聯網史上的搜索熱潮。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2005年,隨著Google上市後股價的不斷攀升。
以及搜索在網民生活中的普及應用,再加上搜索所帶來新商業模式,百度成功地在今年8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夜之間,百度股價漲幅達到354%,創造了納斯達克新的神話。而李彥宏本人,亦因為百度的成功上市成為身價億萬的富翁,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賴一龍。
英特爾中國總經理。
賴一龍的創業之路:作為英特爾中國負責人,與業界夥伴廣泛開展合作好像是賴一龍2005年的主題。而藉助英特爾的扶持,國內的IT企業,尤其是硬體企業迅速成長,聯想到今天更是成為了全球性的電腦廠商。
不過,英特爾扶植本土企業,推動電腦普及的戰略沒有停止。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2005年,英特爾更是與黑龍江、湖北、山西、山東四省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電腦普及計劃項目。雖然業界對其計劃頗有質疑,稱水土不服。但賴一龍仍在有條不紊地實施著他的宏偉計劃。他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劉軍。
聯想全球COO。
2004財年起負責集團企劃系統與運作系統工作,協助CEO制定集團發展戰略、推進集團運營管理,以及負責集團的采購、商務、物流、質量和生產製造等供應鏈管理工作。合並IBM後,劉軍領銜打造全球的全新供應鏈系統、區域總部拓展到五個等大規模調整動作。
劉軍的創業之路:唐越作為見證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卓越人士之一,成功將互聯網與旅遊業結合,創造出旅遊業電子商務新模式,並成功融入風險投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唐越。
e龍CEO。
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同樣是經歷了互聯網興衰和泡沫,進入2005年,e龍的旅遊電子商務業務進一步長足發展。在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e龍總收入5940萬元同比增長56%。對於旅遊電子商務和e龍公司的未來,唐越充滿信心。作為公司董事長兼CEO,唐越曾非常自信的表示,「我創業的公司怎麼可能倒閉」。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周鴻禕。
IDG合夥人周鴻禕的創業之路:在中國互聯網界素以敢說敢為著稱。在2004年3月到2005年11月擔任雅虎中國區總裁期間,為雅虎中國爭取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支持,完成了3721與雅虎中國的整合,「建立一支可以使公司在適當時機從整合階段進入到發展階段的管理團隊」,2011中國十大創業人物解讀!並成功創業雅虎搜索中國子品牌「一搜」。
2005年11月,周鴻禕任職期滿辭職,不久後懷揣6億人民幣現金加入IDG擔任基金合夥人,成功實現從職業經理人到風投合夥人的轉變。
2、老大爺59歲開始創業,卻創造了16項世界第一,他做了什麼,怎麼做到的?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我國近年來也有一個老頭,他前半生平平無奇,卻在59歲開始折騰創業。他的創業雖然坎坷但最終還是成功了,不僅創造了16項世界第一,還壟斷了美國90%的市場,他就是管彤賢。
59歲的「高齡」,開始了創業之路
管彤賢,1933年出生於上海。大學畢業之後,管彤賢非常順利地捧上了鐵飯碗,他先後在交通部水運司和中港總公司擔任處長等職位。管彤賢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非常平凡的,他一直過著這樣平淡也有保障的生活,一切都很平常,沒有波瀾。
然而在管彤賢59歲即將退休的時候,老老實實的他卻冒了一個大險,他要創業,並且要把他畢生的積蓄都拿來創業。管彤賢的家人和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行為,都在集體反對,管彤賢的年紀已經不算年輕了,拿什麼去和職場上的年輕人去拼?從來沒有涉及過創業為什麼會有這么離譜的想法?已經這么大歲數了,幹嘛折騰,拿著退休金去遛彎養鳥不好嗎?非要把一生的積蓄都搭進去?
周圍人一致的否定和質疑,但是以往特別好說話的管彤賢在這件事上堅持己見,寸土不讓。於是,在自己的堅持下,59歲的管彤賢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勇氣可嘉,拿到第一筆訂單
管彤賢拿著自己的畢生積蓄100萬美元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叫上海振華港機有限公司。這個公司剛剛起步,只有十幾名員工,資金缺乏,技術欠缺,連基本的模仿都做不到。在這種條件下,管彤賢只能埋頭苦幹,鑽研技術,辛勤工作,省吃儉用,和員工出謀劃策,一起為看不到光明的未來努力著。
振華港機的主要產品當然是港機,但那個時候,幾個國際大公司掌控了全球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中國的大型港機公司也只能從中分一杯殘羹,中國港機公司完全沒有任何分量。在水運司工作多年的管彤賢發現中國港口的起重機也基本不會選擇國產,而是花費高昂的價錢從那些國際大公司進口。中國港機公司不僅在國際市場上不被認可,在國內市場也被嫌棄,中國港機的發展面臨著非常不利的局勢。
雖然局勢很不利,但是59歲的管彤賢拿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毅然決然地選擇去這些大公司爭市場份額。加拿大溫哥華的海港以競標的方式來尋找合作的對象,雖然對港機的生產還十分陌生,但是管彤賢還是參加了,他以低價的優勢拿到了振華港機公司的第一筆訂單。
管彤賢創業的想法並非是一時興起,他很清楚自己在這個港機生產市場的優勢,港機的生產屬於製造業,製造業屬於勞動力佔比例比較重的產業。而美國經濟發達,勞動力就顯得十分珍貴,那麼美國港機生產在勞動力方面的成本就會耗費不少;中國當時的經濟並不發達,勞動力非常充足,那麼,中國的港機公司在成本上就能夠穩穩地壓美國港機公司一籌。
管彤賢競投溫哥華海港的報價十分低,但是這個價位對於振華港機來說不僅不會虧本,還有利潤空間。但同樣的價位對於那些國際大公司來說,就是絕對虧本的存在。所以,經過縝密思考的管彤賢才敢以這么低廉的價格從那些國際大公司手裡搶生意。而且,一個剛剛起步的小公司能夠把那些國際大公司的訂單搶到手,也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如果這一單做的足夠優秀,振華港機公司就不愁沒有訂單接了。
為國爭光,成長為行業第一
這一筆好不容易搶來的訂單其實沒有特別大的利潤空間,但這是振華港機公司接到的第一筆訂單,是振華港機公司在港機生產上交出的第一張答卷。為了讓振華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管彤賢帶著全體員工集中精力做好每一個生產環節,並嚴格把關。
管彤賢為了交出一批優良的機也是花費了不少心力,能做好的零件要求精益求精,以振華目前的能力做不好的就全部購買有保障的名牌產品。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振華的第一筆訂單完成的非常出色。
在出色地完成第一筆訂單後,振華公司又相繼接到了新的訂單,從此這個剛剛起步的小公司就站穩了腳跟。在將自己的生產技術能力逐步提高到世界一流水準的同時,振華港機還在追求技術上的創新。管彤賢不僅在創業上帶著一股拼勁兒,他在企業經營上也做的十分出色,在他的帶領下,振華港機飛速發展,超過了一個又一個對手。
管彤賢在人才管理上也是很有一套,工作多年的他非常明白員工的心理,所以他沒有選擇一味的打壓管理。管彤賢選擇了攻心為上,切實貼合了員工們的心理需求。先是給出優厚的工資,以留住人才;其次是獎勵房子,在公司附近建造房子,員工把家搬過來就可以入住,這個舉措安撫了員工的心;然後他開開辦各種學校,以加強員工的技術與能力,也能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升華企業文化。
十幾年間,振華港機從一家只有十幾個員工還缺乏資金和技術的小公司,漸漸的超過了對手們,包括當時壟斷市場份額的幾家國際公司。在管彤賢的帶領下,振華港機公司創造了16項全國第一,拿下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還壟斷了美國90%的市場。振華港機公司也成功的把世界最大的港機進口國變成了世界第一出口國,這個結果真的是揚眉吐氣,為國爭光。
管彤賢這個例子很好的證明了,只要是真正的有能力,什麼時候去創業都不晚。人的能力不應該被年齡或者性別來限制,只要有能力,任何人多大年紀去創業都會成功的。能力和才華才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別的外在條件只是在為能力和才華增光添彩。
管彤賢這個老頭在59歲的「高齡」才開始創業,周圍人都不認可也不改變。也就是這個老頭,讓振華港機公司從一個小公司起家,到最後創造了16項世界第一,壟斷了美國90%的市場,為國爭光。管彤賢是一個成功人士,也是一個傳奇的人物。
3、成功人士是如何創業和管理的。?
首先我們都不是成功人士,所以無法給你所需要的知識,就算知道也不一定會適合你,因為不同的行業有著各自不同的創業經歷,他們的成功經歷只是輔助你在這條創業之路上避免走彎路的「導向牌」。最後引領你走向終點的還是你「自己」。
成功是學習的過程。任何一項事業都有一個艱難和痛苦的成長歷程。一個人不會隨隨便便就成功。你想成功你就必須要付出常人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艱辛努力。你想成就多大的事你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雖然我不是成功人士,但我個人認為創業首先要有一定的資金這是必要的,其次還要有社會經驗和行業知識,不熟的行業不要做,不懂的也不要做。
再者還要必備的社會關系否則你是很難存活的,另外就是法律知識和政府政策了,這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是要有做老闆的頭腦:建議研讀《富爸爸,窮爸爸》系列中的《富爸爸投資指南》。這里主要講的是做老闆的頭腦,即入富人階層的心理准備和入富人階層的理論方法。
其次是商業理論知識:我們中國人常常談到:理論指導實際。說的很有理,創業需要懂許多東西,比如市場營銷,社會心理學,財務基礎知識,企業法等等。
再次是鍛煉商業技能:比如與人交流,影響他人,對市場的獨特眼光等。另外在此過程中最好能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多多益善。
畢竟創業並不那麼簡單!
祝你成功!
4、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有哪些?
提供百度CEO李彥宏的創業故事:
第一,找到突破點。2004年李彥宏被迫從CEO位置下來做一個項目的經理,開始超越Google的「閃電計劃」。李彥宏回憶說,當時的策略就是「用百度強的地方攻Google弱的地方」。百度很快找到兩個突破點,一是百度伺服器在中國,可以抓到四倍於Google的中文信息,百度索引量每年漲200%,Google每年僅漲50%;二是在中文內容稀少的情況下,百度推出貼吧等產品來增加內容。幾年下來,信賴百度的用戶終於超過競爭對手。
第二塑造企業文化,百度發展從一兩個人到現在一萬兩千人,遠超李彥宏創業時想像。李彥宏還向學生總結了做好企業的三個心得:首先要有共同的使命目標,百度使命是「讓人們最便捷的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其次是核心的公司文化,百度 「簡單可依賴」文化已為每個員工理解、認同和貫徹;第三是高效的流程和制度,「想要做世界級的公司,必須要有世界級的流程」。
第三,注重用戶體驗。李彥宏還強調,未來操作系統越來越不重要,相反,構建在操作系統上的服務很重要。比如說安卓電話在中國現在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安卓電話默認的搜索變成百度了,因為百度跟手機廠商談,在中國百度可以給廠商分更多的錢。」
李彥宏指出,不管百度做不做操作系統,未來整個IT產業的重心會從操作系統轉到互聯網服務。百度要做的是不僅有網頁檢索,還有貼吧知道一系列用戶非常喜歡的服務。
5、我想看成功人士的 故事或是創業史 有誰有謝謝
放眼浙江民營企業,排名前幾位的浙商幾乎都是「草根」出身,沒有值得炫耀的第一份工作,也沒有讓人羨慕的後台靠山:魯冠球第一份職業是打鐵,徐文榮、李如成躬耕田畝,邱繼寶、南存輝擺攤修鞋,胡成中是一介裁縫,鄭元豹是工人,鄭堅江是修理工,汪力成是絲廠臨時工……
這些白手起家的商界傑出代表,在中國市場經濟剛萌動時,靠自己的勤勞、精明抓住了好時機。他們大都從事著傳統行業,一步一個腳印累積起自己的財富,事業根基比較扎實。他們文化程度不高,但在企業發展和壯大過程中,堅持不斷學習,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譜寫了浙商傳奇,成長為受人尊敬的資深企業家。
不知道朱金根當初在金屬機床切削表演中引來一片贊嘆時,是不是就註定了30年後他會接手這家企業,並在他手上完成海外收購發展成為跨國公司;不知道鄭永剛主動接過連年虧損的服裝廠時,是不是已有創造一個中國服飾的國際品牌的打算;也不知道徐文榮18歲那年當上供銷社營業員時,是不是已預示著將有一個橫店集團橫空出世……
走訪了多位知名浙商,發現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與現在的事業相去甚遠:誰能想到當年在路邊給人修鞋的南存輝,後來打造了中國低壓電器第一品牌;誰能料到,當年在農場里默默無聞,直到不惑之年還毫無成就的宗慶後,打造了國內第一飲料王國;又有誰能想到,如今奧克斯集團總裁鄭堅江,16年前還躲在大山溝里做修理工……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許與成功沒有直接關系,但在選擇人生起點的時候,就已經選擇了將來要走的路。記者對浙江的企業家做了個小調查發現,他們的第一份工作雖然五花八門,但或多或少對今天的成就有所影響。
出身:有膽有識的「草根」一族
典型人物:南存輝
做修鞋匠,我明白了質量就是生命
白白凈凈、風度翩翩的南存輝常常給人一種錯覺:應該生長在富裕的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其實,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長環境都很一般,南存輝並不比別人幸運。
從六七歲開始,南存輝就挑著米糠,提著雞蛋上街叫賣。13歲那年的一個晚上,父親把他叫到身邊,很沉重地告訴正在念初中的他:「不要再讀書了,家裡需要你。」
父親在一次勞動中腳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一躺就是兩年。作為長子,南存輝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父親是街坊上手藝精湛的老鞋匠,南存輝的第一份工作自然就子承父業,做了一名修鞋匠。他每天挑著工具箱早出晚歸,在溫州柳市鎮走街串巷,擺攤替別人修鞋。
艱苦的生活經歷,使南存輝養成了節儉的習慣。近幾年來,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他生活照樣儉朴,還讓在美國留學的兒子自己勤工儉學掙生活費。兒子假期回溫州,南存輝也要求他隱姓埋名,換上工作服到正泰公司的車間打工,和工人同吃同工作。
南存輝在事業上很專一,從事低壓電器幾十年已經做到了亞洲第一,但他還是跟記者說:「我還沒有做到最好,只有把這塊市場做到最好了,我才會考慮做其他的。」踏實是他給人的第一感覺,這跟他的修鞋經歷分不開。
有一次,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補鞋的錐子不小心深深地扎進了南存輝的手指,他咬牙拔出錐子,包上傷口,忍著巨痛,堅持為客人補好鞋子。盡管年輕,在附近的同行里,南存輝的生意一直最好。原因就在於他不但動作熟練,而且總是修得更用心一些,質量更可靠一些。
看著孩子小小年紀過著這么辛苦的生活,怕他受不了的父親經常用樸素的道理告誡南存輝:百腳的蜈蚣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做人做事也一樣要踏踏實實。
正因為南存輝修的鞋質優價廉,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後來許多人寧願舍近求遠跑來找他修鞋,這使他明白,質量就是生命線。這也為他後來極其重視產品質量的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出身:不甘平庸的文化階層
典型人物:郭羽
認識郭羽的時候,邊鋒剛剛被盛大收購,他大賺了一筆,用這筆資金創辦了天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自己開發原創網路游戲。不可否認,他的營銷比游戲做得更好,不久前,他賣了天暢專心做共合網,同時又看中了一家新的網路公司打算投資。但無論做什麼,他沒有離開網路。
「真正的第一份工作應該是當語文老師,但那一年課沒好好上,卻出了三本書,一本武俠小說,兩本詩集。真正以工作狀態去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記者。」從杭師院畢業,郭羽毫無選擇地被分配到學校當了教師,不過這位在大學里上躥下跳的活躍分子並不喜歡教師這個穩定的職業。
1993年,一起寫詩歌的哥們都去海南了,郭羽也買了一大堆花襯衣花短褲准備南下。臨走前一天忽然得到消息,杭州一家報社要招人,郭羽心動了。做記者,引領社會輿論,這種感覺就好比當年在大學里寫詩歌做「文化領袖」一樣,郭羽立即改變了「下海南」的想法,進報社做了記者,2年後又進了電視台。「這個行業對我未來的影響很大。」
做不做得成輿論領袖暫且不談,郭羽進入記者行列後,發現視野一下子就打開了,總能接觸到最優秀的人,最先進的事物。
1995年,郭羽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花了6500元買了台386,上網還要撥長途到上海。
同樣是因為采訪,郭羽認識了聯眾創始人鮑岳橋。幾年的記者生涯鍛煉了他的敏感性,預感到棋牌游戲未來的前景,郭羽半隻腳跨進了商海,投資了邊鋒。
「在我真正下海之前,策劃過一系列節目,采訪了魯冠球、宗慶後等前輩,說是采訪,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偷拳頭,有目的性地了解一些東西為自己所用。」
郭羽分析自己的性格:「除了老婆,我對一件事物的熱情一般只有3~4年,之後就會追求新的東西。」如今的郭羽很瀟灑,也真正走上了自己喜歡的道路,投資好項目,開始可以自己帶團隊,找到好的團隊再退出。
古人投筆從戎,今人投筆從商,吸收了先進知識的文化人總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浙江也不乏來自文化人的浙商隊伍,主要來自3個人群:公務員出身,如頤高集團的翁南道、宋城集團的黃巧靈;記者出身,如天暢科技郭羽、養生堂的鍾睒睒;教師出身,如阿里巴巴[18.74 0.32%]的馬雲。他們是有知識的一代,一般第一份工作比較穩定,但心卻不安分,於是出來創業。他們所從事的大都是服務、消費品、新興產業,他們大都能言善辯,策劃能力和發現新商機的能力都很強,展現了新浙商群體的另一面。他們讓浙江的經濟更具活力,商業格局也更加完整。
出身:始終是工人
代表人物:凌蘭芳
做工人,也要做到最出色
1970年,凌蘭芳17歲,初中畢業的他被分配到浙絲制絲二廠工作。在這家企業,他經歷了入黨提干、打倒受審、重新起用、奮起創業這幾段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他在這家企業里一呆就是37年。5年前,他又成為這家企業的當家人。
剛進廠的時候,凌蘭芳是一個送繭工,因為個子矮小,背不動繭包,也推不動繭車,他咬著牙練。今天的凌蘭芳步履快捷走路帶風,他開玩笑說:「這身功力就來自當年當送繭工。」
那時工廠常停電,就要人力接替電動機,把煮熟的繭子從機器的「肚子」里搖出來,一般人只搖十來下就氣喘吁吁要換人,可凌蘭芳總是越搖越猛,不服輸的精神讓這個小個子受到了大家的敬重。28歲那年,他一人一口氣把煮繭機整整搖了一個回轉,當最後一籠熟繭搖出來時,凌蘭芳臉色煞白,踉蹌幾步,栽倒在繭包上。「我老婆也就是我當時的戀愛對象,常罵我『神經病』。我知道她是心疼我,不過至今尚未有人破我這個記錄呢!」凌蘭芳自豪地說。
現在,廠報《絲綢之路報》上署名「宋儉功」的文章,員工一看就知道是凌董寫的——「宋儉功」者,送繭工也!凌蘭芳一直都把自己當作這個廠的普通工人。
剛進工廠那會,他常給沒文化的工人念報紙寫家信打開水買點心,樂於助人。凌蘭芳很快被組織上作為接班人培養,21歲就當上了大企業的黨委書記。但是到了文革後期,凌蘭芳被看作「篡黨奪權的野心家」,受到了嚴厲審查,每天在車間里「監督勞動」,有時達到11個小時。那些朴實的工友,雖然弄不明白一個年輕人轉眼間的政治沉浮,但是出自內心的憐憫和同情讓凌蘭芳感受到一絲溫暖。許多員工偷偷地給凌蘭芳送吃送糧票,幫他縫補衣服,說些安慰的話——在當時的環境里,這樣做是有可能受政治牽連的。
凌蘭芳至今回憶到這些情景仍然感動不已。所以盡管現在他已經接手工廠成了當家人,還是把工人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對待。
能在一家企業從頭堅持到底的知名浙商不多,就像只談了一次戀愛就結婚並且相守到老的夫妻一樣難得。杭州機床集團董事長朱金根也是一個。他們的所有人生足跡都離不開他們持續了幾十年的「第一份工作」,投入的感情自然不用說了。多年後他們成了企業的當家人,特點也非常明顯:他們關心員工,企業文化做得好;同時,這樣的大廠有不少的老員工,除了創業,這樣的企業家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
采訪了這么多企業家的「第一份工作」,不是為了獵奇,而是為了說明,人生重要的不是在起步,而是在轉折。未來的掌控者,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誰能想到,日本佳能公司的開創者之一御手洗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北海道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的助手;又有誰能想到台灣商界巨擘王永慶最初只是個茶樓跑堂;人們恐怕也不知道戴爾公司的創立者邁克·戴爾的第一份工作還和中國有點關系,他在一家中國餐館當過小工……
誰都有過年少無知,誰都有過書生意氣,人生起步不容易,但在少年時卻沒有那麼看重選擇,似乎時間多的是,還有無窮盡的明天等著我們去折騰,去拼搏。昨天與一位五十多歲的朋友聊天,他感嘆,小時候總覺得日子很長,年紀越大,日子好像越過越快,一眨眼,竟臨近退休了。人生在世,本如白駒過隙,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
第一份工作,與成功可能有關,也可能無關。不管你現在在干什麼,不代表你將來也干什麼。未來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6、大佬都是如何熬過創業最難的歲月
大來佬都是如何熬過源創業最難的歲月,互幫互助創富顧問俞文龍認為誰都不知道大佬是如何熬過創業最難的歲月的,只有大佬自己才知道,所有在社會上或書本上流傳的大佬是如何熬過創業最難的歲月故事或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假的,大佬是不可能把自己當時的辛酸說出來的,說出來的也是經過美化了的。互幫互助創富顧問俞文龍認為,最好自己查相關資料,網上得來總是假,碰到不懂裝懂的,隨便應答的,根本就是假的或騙人的就直接誤導你,甚至害慘你。
7、中外成功人士的創業之路
創業之路---精華所在,學會這些你就可能會成功。
想要成就一個人的財富夢想,光有錢投資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得學會:
守則1要順利開創事業,你需要有某種程度的偏執。
守則2開創事業並追求成長,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工作,所以你必須心甘情願。
守則3創業者都是樂觀的。他們一如既往,在失敗中尋找機會。
守則4困難出現時,創業者必須「冷酷無情」。
守則5深知互聯網營銷和黃頁營銷的力量
守則6別忽略少有魅力的市場中可靠的、有利可圖的機會。因為你在迎接更興奮、更有挑戰的事情。
守則7別浪費時間開發對自己完全無益的構想。
守則8據常理,多數一夜成功的事業都要花上20年的努力。
守則9永遠不要試圖讓市場迎合你的事業計劃。
守則10在淘金熱中,賣鏟子的傢伙最後賺錢最多。
守則11每一項事業都是從一個偉大的點子開始,但並非每個點子都能成功。
守則12成功與失敗的差別通常在於能否將次要活動授權其他人代理。
守則13絕不要把夥伴關系和朋友關系混淆了。
守則14絕不要和自己不想為伍的人合夥做生意。
守則15絕不找一個和自己特質完全相同的夥伴。
守則16有大公司的經驗不一定就能成為成功的創業家。
守則17學會小心提防事業夥伴隱藏的真實意圖。
守則18對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沒有熱情,就不要創業。
守則19別因為某個投資人看起來不符合期望,就斷然拒絕他。
守則20隻有一個投資人時,很難提高自己的籌碼。
守則21潛在投資人拒絕你時,要問清原因,如此你將受益良多。
守則22一旦鬧上法庭必定兩敗俱傷。
守則23多數情況,書面契約和人們真正的作為是兩回事。
守則24簽署任何文件前務必仔細了解內容。
守則25早晚你會發現,保存完整的公司紀錄會在財務上救你一命,千萬別忽視這一點。
守則26絕不能失去客觀性,畢竟這只是你創建的一項生意,如此而已。
守則27確保創業的報酬與擔負的風險相當。
守則28絕不因為自己還沒准備好而放棄機會,你必須把握當下,因為沒人知道明天會是怎樣。
8、創業成功的例子
吳錫桑說過:「創業歷程,是不斷尋找,不斷糾正的過程。」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少不了經歷挫折、磨難,只有去克服困難,努力奮斗,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在這些成功人士創業之路上,我們也能從他們的身上吸取成功的經驗,學習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
柳傳志:打開創業的第一步是銷售,組建好團隊
柳傳志說過,創業遇到的第一困難就是資金問題,但是得到了創業資金並不意味著創業的困難迎刃而解。在聯想剛創業時推出的產品——聯想式漢字系統,柳傳志把主要精力放在怎麼賣東西上,他聽說賣東西最好的地方是展覽會,當時有很多關於使用和銷售的展覽會,柳傳志就帶著幾個人去展覽當推銷員,去解釋介紹漢卡的怎麼用,慢慢摸索出銷售的方法。不管是哪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打開市場,只有打開市場,你的產品才會賣得出去。
作為一個創業者不僅要知道如何打開市場,更要懂得怎麼制定戰略、與人溝通,在柳傳志創業的路上,他花費了50%的時間來與人溝通。他非常注重團隊的組建,她作為領導者,多做事少拿錢,在創業初期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他寧願 把工資發給員工,自己少拿錢,給員工做好榜樣。
為了按時給員工發工資,他曾經帶領所有員工當過「倒爺」,當「倒爺」時被人欺騙過;他還拉過板車,在中關村擺過地攤,但是他毫無怨言,在賣其他商品過程中還被認定走私300萬罰款,年近中年卻還沒找到人生的方向,而如今的聯想已經成為了計算機行業的大企業。正是因為柳傳志的堅持,才有了今天的聯想。
王健林:「堅持」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
王健林早期當過兵,盡管當兵訓練的日子很苦,但是他都堅持下來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為了創業他放棄了仕途,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拿到銀行的貸款,在銀行門口堵了幾十次。貸款失敗後,他的夢想更堅定,發誓要做大企業。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別人想都不敢想的舊城改造工程只有他敢接,初入房地產行業,因為什麼都不知道,三年間當了222次被告,打了這么多場官司,卻消磨不了他前進的動力。
在建造完一個工程後,但是生意並不好,聽取了許多人的意見投入資金多次修改之後,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他決定炸掉這個工程的成本,就是將賣出去的錢還給老百姓,十幾億的賠款。但是王健林說:「做企業,社會責任心永遠第一。」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憑借堅持,十五年走到世界第一。
史玉柱:聚焦聚焦再聚焦
在腦白金產品推出成功後,史玉柱的整個團隊熱血沸騰,一下子又推出了許多種類似的保健品,但是最終失敗了,其他的項目的營銷策略失敗,史玉柱的事業陷入谷底。一夜之間,他從一個成功人士變成了負債累累的人。史玉柱失敗後,將問題聚焦在自己身上,只要有關於自己負面的文章報紙就拿出來讀幾遍,看看他人對自己的診斷,找出問題,聚焦在產品打廣告上,親自去拿產品給消費者試用,找出產品缺點,進行改善。正是因為他的聚焦,對自己進行反思,重新振作,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每個人創業過程中,困難不計其數,創業的成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這三個成功商業人身上,我們看到柳傳志創業的三要素: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要知道如何打開市場,重視人才,留住人心。王健林堅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難,被人鄙視、質疑,都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夢想,把社會責任心放第一。史玉柱的聚焦聚焦再聚焦,找出自身的問題,悉心聽取他人對自己的意見。從這三個人的創業之路上,我們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總的來說,創業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沒有堅持,就不會成功。
9、做生意的成功人士,求經驗與知識
創業素質非人人具備 哪些人不適合創業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創業素質,究竟哪些人不適合創業社會心理學家認為:
1、缺少職業意識的人。職業意識是人們對所從事職業的認同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活力和創造力,是敬業的前提。如職業運動員、職業演員等,他們具有較強的職業意識,而有些工薪人員卻對所從事的工作缺少職業意識,滿足於機械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缺少進取心、主動性,這與激烈競爭的環境不相宜。
2、優越感過強的人。自恃才高,我行我素,難以與集體融合。
3、唯上是從,只會說「是」的人。這種人缺乏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若當了經理,也只能因循守舊,難以開展開拓性的工作,對公司發展不利。
4、偷懶的人。這種人被稱作「工資小偷」。他們付出的勞動和工資不相符合,只會發牢騷、閑聊,每天晃來晃去浪費時間,影響他人工作。
5、片面和傲慢的人。有的人只注意別人的缺點,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有的人總喜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總以為自己是最強者,人格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6、僵化死板的人。做事缺少靈活性,對任何事都只憑經驗教條來處理,不肯靈活應對,習慣於將慣例當成金科玉律。
7、感情用事的人。處理任何事情都要理智,感情用事者往往以感情代替原則,想如何干就如何干,不能用理智自控。
8、「多嘴多舌」與「固執己見」的人。多嘴多舌的人,不管什麼事,他們都要插上幾句話;「固執己見」的人,從不傾聽別人的意見。
9、膽小怕事、毫無主見、樹葉掉下來怕砸破腦袋的人。這種人寧可因循守舊也不敢嘗試革新,遇事推諉,不肯負責,狹隘自私、庸碌委瑣。
10、患得患失卻又容易自滿自足的人。稍有收獲,欣喜若狂;稍受挫折,一蹶不振,情緒大起大落,極不平衡。
當然,世上萬物,決非一成不變,社會學家認為,性格是可以改造的,任何一個人完全可以在實踐中注意克服性格缺陷,戰勝性格弊端,改變性格類型,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倘若自身有上述十種性格缺陷,但已經踏上創業之路,甚至當上老闆或負責人,則需學會重用人才,藉助他人智慧來彌補個人不足,以避免失敗。
,以便在未來替自己經營一個抵抗風險的事業。我最喜歡合作的人應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不甘心。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最大的陷阱是滿足。人要學會用望遠鏡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視眼看世界。順境時要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逆境時要懂為自己找出路。
二、學習力強。學歷代表過去,學習力卻掌握著將來。所有的人都要學習和感悟,並且要懂得舉一反三。主要的是,學習,其實是學與習兩個字。學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學,做,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只有達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時候,學習是一種態度。只有謙卑的人,才真正學到東西。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三、行動力強。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行動不一樣,結果才不一樣。知道不去做,等於不知道,做了沒有結果,等於沒有做。不犯錯誤,一定會錯,因為不犯錯誤的人一定沒有嘗試。錯了不要緊,一定要善於總結,然後再做,一直到正確的結果出來為止。
四、要懂付出。要想傑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計較的人,一生只得兩斤。沒有點奉獻精神,是不可能創業的。要先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有超過所得的價值,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
五、有強烈的溝通意識。溝通無極限,這更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技巧。一個好的團隊當然要有共同的願景,非一日可以得來。需要無時不在的溝通,從目標到細節,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溝通的內容之列。
六、誠懇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場,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關鍵是大家都要開誠布公地談清楚,不要委曲求全。相信誠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七、有最基本的道德觀。曾經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志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你先將這上面的世界地圖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鍾,兒子又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謊話就不好了。怎麼可能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圖!」
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記者一看,果然如此:不會吧?家裡出現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拼,只要這個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評估市場機遇
企業成功發展的第一大前提是市場擁有企業發展的足夠機遇,所以成功的第一步是要對市場機遇進行客觀評估和准確判斷。這包括收集以下這些資料:(1)市場規模數據;(2)成長潛力;(3)驅動因素;(4)毛利狀況;(5)可持續性;(6)競爭對手分析等。企業如果想以超乎常規的速度成長,首先要選擇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選取一個生命周期處在高速成長階段的行業,並以超越市場發展的速度做好准備。
世人艷羨的成功企業家們,實際上大都備嘗艱辛。他們的創業史有著一定的共性,其經驗教訓對擬創業者有很大的指導價值。要白手起家創造一份能夠持續成功的常青基業,大致需要以下一些元素:創業者需要擁有產業理想、激情和領導才華,要具有使團隊創造出比獨立個體之和更高價值的能力;創業者需要為企業設立一個具有挑戰性但又可行的遠景目標;他必須能凝聚和激勵一群傑出的、承擔主要責任的團隊;他應該給予團隊足夠的空間去發揮才能;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滿足市場和社會的某種特定需求,並成功地在客戶心目中形成物超所值的印象;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相互協同,必須足以使產品和服務明顯地優於客戶可以選擇的其他產品和服務。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創造一家成功而卓越的企業絕對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系統工程。本文所提及的一些觀點是基於以建立一個傑出的企業為假設前題的。
避開意識誤區
目前許多人對於創業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誤區:誤區一:創業的目標是一夜致富一夜發家致富的故事不斷地流傳,書店中也充斥著成功企業家如何一朝抓住機會成功緻富的案例分析,以及教人如何短時間致富的書。但許多人卻不知道現在的成功人士在沒有成功以前經歷了多少艱辛和波折,更不知道導致他們成功的關鍵點是什麼。許多人很喜歡讀成功名人的傳記,希望從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養分,但在楊斌和周正義大肆講述自己成功心得的時候,誰又會想到背後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所謂成功企業和成功企業家對自己的經驗總結與現實往往是兩回事,自傳中充斥著炒作和宣傳的成分,回憶錄中往往省去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關鍵點。所以照單全收的讀者往往會被誤導。事實上因為存在很大的風險,創業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選擇的道路。據統計,美國每年有大約200萬家新創企業,其中70萬成功地完成注冊可能有成長的機會),成功注冊的公司八年後生存的只有50%。
創業是一個艱辛的歷程,初創階段的企業所面對的困難往往令創業者的個人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影響,財政上承受著巨大壓力,萬一創業失敗還要承擔失敗所帶來的一系列後遺症。所以事實上,所謂白手起家,是創業者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自發性地利用市場機遇發展事業所面對的一場硬碰硬的戰爭。這場硬仗打贏了固然可以帶來財富,但創業者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許多隨之而來的東西,包括心理的壓力、焦慮、挫折、喜悅、無助、成功的滿足感、付出代價時的痛苦等,酸、甜、苦、辣是每個創業人所必經的歷程,所以有些人事後才發現,他們寧可追求更平凡、更安穩的生活。
誤區二:創業家是喜歡賭一把的人
事實上創業家比任何人都必須具備風險意識,他們願意冒險,但冒的是經過嚴謹計算並可以有效控制的風險,畢竟一旦失敗會令他們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他們需要收集和篩選足夠的數據和事實,通過嚴謹計算的風險來支持他們理性的決定。當然,勇氣對於白手起家的人很重要,不下海就不可能真正知道下海游泳的滋味,也無法證實自己真正的能力。
誤區三:資本是創業惟一需要的資源
資金並非惟一需要的資源,對於有些行業而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資源,市場上充斥著缺乏出路的資金,所缺的是懂得有效運用他們的公司和企業領導人。白手起家的人往往缺乏資源的支持,資金只是這種資源的組成部分,其他還包括以下的一系列資源:客戶基礎;供應商支持;有能力的員工和團隊支撐;品牌和聲譽;技術和服務支持體系;生產工藝流程等。
創業者應該在創業前就學會如何在非常有限的資源下作戰,提早進行充足的准備和積累。其中一個好辦法是在沒有正式下海之前盡量在目前的工作中模擬,使自己適應將來需要面對的相似環境,以上資源的積累需要一個過程,企業家的成熟需要付出代價;每個人的成長都要交學費,初創的企業由於資源有限註定了難以承受大的失誤,沒有多少資源可供浪費。而這些代價通常是要付出的,所以如果不在創業前交足夠的學費(類似工作中所經歷的失敗教訓、從中獲得的感悟等),很可能會在創業初期栽跟頭,也可能導致初步成功後的滑鐵盧。
誤區四:錢是創業者的惟一目標
白手起家的人是擁有某種類型價值觀的人,首先他們都具有企業家的價值觀,他們既是理想主義者又是現實主義者。創業者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是通過發現市場的一特定機遇,然後去建立一個組織去實現,並通過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社會或市場的特定需求。他們都是一群不甘於平凡、願意為追求理想而付出代價的人,這個理想並不是錢本身,但由於創業者所從事的是商業活動,錢是他們的成績單和里程碑。錢不是企業存在的惟一目標,單純追求利潤(尤其是短期利潤)的企業是難以長久的。
誤區五:追求短期成功的快錢
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足夠的運氣。不要小看運氣,如果時運不佳,再出色的企業家也得在困難中掙扎。創業之路就像走一條漆黑的隧道,在看到曙光前都將會是一片黑暗。看到光明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實現理想的執著,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真實的創業故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你必須在創業前積累足夠的資源,令你能撐到成功的那一天。許多人抱怨被房子、車子的供款捆住,家庭無法承受創業的風險。事實上在買車買房時,你就應該考慮對以後造成的影響,創業是很早就應該考慮的一項人生目標,其他的家庭決策都要與之相配,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
若干創業關鍵點
創業的話題已經談得太多太多。在美國,創業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學科,可以拿學士和碩士學位,這說明白手起家是一門科學,是可以通過有效的規劃和訓練提高成功率的。以下是一些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所總結的創業要略,或能有所啟發。
洞察力敏銳的洞察力有時侯是天生的,但更多是後天培養的。真正偉大的領導者大都擁有敏銳的眼光。在企業沒有成功前,周圍人甚至企業員工都不理解,也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他人往往未能或者不願意投入同樣的時間和付出同樣的代價,去領悟別人無法看到的事物和真理。創業是一種犧牲,因為創業者必須舍棄一些東西來換取遠景目標的實現。
大約20多年前,喬布斯(Steven Jobs,蘋果電腦現任總裁)的嗅覺意識到他們在車房中組裝的個人電腦會改變世界。他放棄大學學業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從而造就了全球個人電腦行業和曾經是全球第二大的電腦公司;蘋果電腦成功後,由於在公司發展遠景方面與董事會發生沖突,喬布斯被迫出售股份離開蘋果,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遠景目標,憑著自己的力量苦苦支撐了十年,幾乎耗光了自己的積蓄,終於創造了一系列新的電腦技術平台和商業模式,並在十年後成功挽救瀕臨破產的蘋果電腦。喬布斯雖然不是最成功的企業家,但是卻是全球最有洞察力的企業家。
公僕意識
企業管理中有「利益關聯者」的概念,指的是企業如果要長期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充分照顧和考慮包括客戶、員工、政府、供貨商、股東等各種利益關聯者的利益需求,這就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支撐著他們的力量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傑出的領導人往往具有遠見卓識,在很早的時候就能預見到市場和事物發展的趨勢,並很早就做准備和積累。
關鍵時刻抓住機遇
捉住機遇很重要,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機遇,所以在機遇沒有來臨的時刻應及早地做好准備。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過:「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次或多次他夢寐以求的機遇來臨,但可悲的是,這一機會來臨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抓住他。」就像賽場上的運動員,人們只知道他們在成功奪冠一刻的榮耀和光輝,卻忽視了賽場下無數的艱苦訓練。
最難的是第一桶金白手起家最難的是賺取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賺取第一桶金之所以困難在於兩方面:(1)企業要是能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就說明企業的業務模式和運營系統已經經過市場檢驗,開始邁向成熟了,所以要達到這一境界相當不容易;(2)在缺乏充足資本支撐的情況下,企業的發展要比前者難得多,因為這要求企業在方方面面都做得非常優秀。
事實上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成功者都曾或多或少地依賴婚姻、家族所帶來的一些特殊資源的協助。善用身邊資源使之成為你事業的助力是快速成功的捷徑。
從老闆角度考慮現在的工作
最近這幾年,一批受過現代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洗禮的職業經理人,因不同的契機和動機,走上了創業之路。這些經過外資企業培訓和熏陶的職業經理人的創業成功率並不高,真正能大展鴻圖,開創一片天地的並不多,大部分是遭受了挫折之後,重新成為職業經理人。
職業經理人雖然接受過完整的企業管理培訓,其知識和經驗是企業家不可缺乏的,但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本來是兩種不同價值觀的人(在中國特別明顯,在美國由於整個社會崇尚創業文化,這種區別會小一些),職業經理人更傾向於作為企業的一份子,擔任好管家的職能,但創業者則傾向於開拓新的領域,探索新的模式,他們必須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
國際大企業培養出來的職業經理人習慣於在資源比較充足的環境中生存,在一個單純依賴個人力量、資源稀缺、一人身兼幾種職能的環境下顯得比較吃力。創業者在擔任職業經理人時,應當盡量從老闆的角度考慮現在的工作,盡量使自己習慣在資源缺乏的環境下工作,這樣可以大幅提高以後創業的成功率。
經常聽到企業家們發牢騷,說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事實上這是因為:市場供應過剩、競爭越來越激烈了;競爭對手的手段和能力越來越強了;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選擇也越來越多,對信息的掌握也越來越充分;通過特權或者關系賺錢的手段越來越不管用了。
創業者在未來的規劃中需要更加細膩的部署。過去的成功者有相當一部分是依靠敢想敢幹,把握機遇,巧妙地獲取稀缺資源(土地、配額、物資、關系等)或在某些方面享有特權,但未來20年要白手起家,以上的手段已經不夠了,新一代的創業者需要更深厚的知識和能力、更高的道德標准、以及更充分多元的准備和資源支撐。
成功創業家的心理特徵
美國對75位取得成功的創業家所做的研究,歸納出「企業家的心理特徵」。它成為創業者的座右銘。
自信——他們普遍都有很強的自信心,有時有咄咄逼人的感覺。
急迫感——創業家通常很急切地想見到事物的成果,因此會給別人帶來許多的壓力。他們信仰「時間就是金錢」,不喜歡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聊瑣碎的事情上。
廣泛的知識——幾乎大事小事無所不知,他們既能掌握事情全盤的來龍去脈,又能明察秋毫。
腳踏實地——做事實在,不會為了使自己舒服一點而馬虎從事。 超人的能力——他們能夠從雜亂無章的事物中,整理出一套邏輯的構架,有時候他們做決策時會全憑感覺。
崇高的理想——為了達到個人理想,他們不會計較虛名;他們生活簡單務實,必要時常常身兼數職。
客觀的人際關系態度——他們為了事業往往是「冷酷無情」、「不顧面子」。給人以「大公無私」、「就事論事」的感覺。
情緒穩定——他們通常不喜形於色,也很少在人前抱怨,發牢騷;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堅韌不拔突破困難。
迎接挑戰——喜歡承擔風險,但並不是盲目地冒險。他們樂於接受挑戰,並從克服困難上獲得無窮樂趣。
請把這些特徵作為自己 的座右銘吧,並且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注意培養自己的這些品質,希望你早日成為成功的創業家。
成功創業靠什麼
成功創業靠什麼?興趣與愛好
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個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夢想,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而沒有創業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再美的夢想也難以成真。成功創業,需要什麼樣的素質呢?
興趣與愛好比什麼都重要
名人似乎總有與眾不同之處,蓋茨之所以會成為當今電腦世界的顯赫人物,其獨特的性格特徵也許早已註定了他的非同尋常。蓋茨是個典型的工作狂,這種品質從他中學時期就已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在電腦房鑽研電腦,還是玩撲克,他都是廢寢忘食,不知疲倦。上大學時,撲克和計算機消耗了蓋茨的大部分時間。後來,當他在阿爾布開克創業時期,除了談生意、出差,蓋茨就是在公司里通宵達旦地工作,常常至深夜。一位曾到過蓋茨住所的人驚訝地發現,他的房間中不僅沒有電視機,甚至連必要的生活傢具都沒有。商場如戰場,對蓋茨來說,他必須勝利,所以蓋茨是個天生的工作狂。
創業要有膽識,信心,恆心和毅力
嚴超議,經濟學家,投資專家。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新量子(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他創業後,最難忘記的是1998年時從千萬富翁一下子變為身無分文的時候。那時他在西藏的一個寺廟里,跟喇嘛們呆了20多天,最後住持送了他一句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禪語:菩提本無樹,明凈亦非台,從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最終就是這句話給了他一個重新創業的信心。
談到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他勸大家不要盲目去創業。他認為,假如你自命不凡的話,或者說你身無分文的話,你可以去試一試。因為你失敗了的話也還是從零到零。他送給每一個志在創業的人八個字:膽識,信心,恆心和毅力。
可能這對你不算什麼 這只是理論 我還是 祝你成功
10、請問成功人士如何賺第一桶金
對於大多數想創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有的是熱情、書本知識,缺少的是經驗、資金。而資金往往是創業所必須的,所謂初次創業成功就是掘到第一桶金。有了這第一桶金,加之掘金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創業之路就開始步入正軌了。
那麼如何得到這寶貴的第一桶金呢?當然也有少數幸運的人會比較容易得到,比如憑長輩賜予、偶然所得(比如中彩票)等,但更多的人還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奮在創業路上苦苦掙扎。初次創業——挖一小桶金就那麼難嗎?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其實在創業之路上,我們也可以說:處處留心皆財富。
小買賣也能創大業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一般沒有可觀的遺產去繼承,平時靠工薪生活,扣除日常開支,所剩無幾。因此,要想投身商海,只能從小本買賣做起。
人們去飯店吃飯,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景:大受歡迎、一端上來就被搶個精光的,往往不是那些大魚大肉,而是清淡的蔬菜或者小菜。就是這種司空見慣的場面,被一位有心的青年留意到,抓住機會成立了專業小菜配送公司,結果做成了大生意。
這位初中文化的青年胡小平,以前一直在南京的農貿市場打工,靠賣榨菜、酸菜等小菜維持生計。後來他發現無論是城市家庭還是賓館飯店,對各類小菜的需求量都比較大,就萌生了用統一的品牌包裝各地小菜的想法。注冊了「小菜一碟」的商標後,他組建了專業小菜配送公司,結果年銷售額一舉突破了1500萬元。現在,他又建成了大型配送基地,打算將小菜的生意做到全國各地。
從身邊尋求賺錢機會
自1999年高考落榜後,家住襄樊市南漳縣的小姚便自尋創業路。
2001年春節前,小姚的幾位好友相聚閑聊,聊起每年冬天都有因燒煤中毒而致人死亡的事情發生。目前,農村普遍使用煤爐取暖,所以稍不留意,就會發生煤氣中毒。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使小姚想起從前剪報時,曾看到過轉讓「電熱塗料」生產技術的資料。他找出這份資料研究一番,發現這種塗料既能替代煤爐取暖,又能避免煤氣中毒,同時成本低廉。通過分析研究,小姚認為市場廣闊。他又到廠家實地考察,發現技術真實,效果確實不錯,生產過程又十分簡單,適合家庭作坊式生產,便買下了這一技術。
產品生產出來後,他先給親朋好友免費粉刷,效果很好。經親朋好友的推銷宣傳,陸續有了用戶。他進而跑到各地學校去給教室粉刷,這招還真靈,不久便有教師和大量學生家長前來聯系。隨著天氣轉暖,銷售趨淡,他又將銷售對象轉向包工頭和建築施工單位,因為這是一項新技術,目前還沒有競爭對手,生意愈來愈好。於是他擴大規模,僱人生產,上門粉刷。
不久,連周圍一些縣市也紛紛有人訂貨,供不應求,效益不斷提高。經過一年的努力,凈賺5.8萬元。
見「空」就鑽做生意
在一張白紙上蓄意地劃上一黑道道的人,就會有些許的成就感。做生意的人也是這樣,一旦在某一空白處支起一攤事兒來,他一定會沾沾自喜良久。因為空白點往往就是財富的開始。如果你財單力薄,玩不起大手筆而刻意走上小本買賣之路時,不妨多動腦筋,努力尋找市場上的空白點。
一位下崗女工做早點生意,在今年3月1日中小學開學那天,她在校門口僅半個小時就銷了30多份盒飯,原因很簡單,第一天開學,不少家長幫孩子整理書包、送孩子上學,忙得早飯也未吃。
一般小雜貨店春節都休假,而一位個體工商戶在春節堅持營業到晚上10點,結果僅麻將牌就售了10多副。原因也很簡單,朋友節日相聚,晚餐後想打牌,而鄰居的牌也正用著,只能去現買。
春節結婚人多,當一對新婚夫婦在民政局剛辦完婚姻登記,一家大酒店的工作人員投其所好,立即送上為新婚者提供婚宴、洞房、禮服、美容、鮮花、婚車、攝像等婚禮「一條龍」服務的資料,終於接到了生意。
位於南半球的巴西里約熱內盧酷熱正酣,氣溫高過40攝氏度,因此一般男士都愛穿短褲。由於政府大樓絕不允許任何人穿短褲進出,於是就有聰明者在政府大樓前開辦了出租長褲的業務,生意非常紅火。
在武漢市郊有一個車站,每日凌晨均有大量旅客眨著惺松的眼睛抵達武漢,這個時候能有盆熱水洗把臉、刷刷牙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居住在當地的一個小夥子很快注意到了這一點,便每日凌晨備幾大桶熱水,外加毛巾和牙刷,支起了一個「洗臉攤」,結果生意是出奇的好,一個早晨收入數百元,引來他人紛紛效仿。不少人評價說,小夥子的這一創意真令人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