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業風潮

創業風潮

發布時間: 2022-06-14 19:59:19

1、回鄉創業風潮不退,在城鎮開什麼店賺錢

可以在學校邊上開動漫店,動漫店主營包括以游戲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飾品等等實物,同時也包括音樂、圖象、書籍等文化產品。像扭蛋、模型、食玩、積木人、景品、可動人型、手辦、GK、動漫周邊手錶、抱枕、小掛墜等。
動漫周邊的發展形勢很好,加盟一家動漫店很不錯的,動漫行業被譽為21世紀最朝陽的行業,國家和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關的優惠政策,重點扶植。另外現在的年輕人也趨向時尚化,所以這方面需求肯定也會很強勁,有市場就可以賺錢啦。

2、創業有風險,為什麼大家仍然想要創業?

在我們父輩的那個年代,社會結構相對穩定,國家還對一些資源進行管制,可以在一家公司工作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安定地等待退休然後拿著養老金。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認為,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環境下,在一家大公司擁有一份超過30年的工作,已經不切實際,更別說待一輩子了。畢竟現在的社會結構變化的太快,新興事物不斷湧出,因此人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創業。創業可以讓人們不斷地去嘗試新事物,可以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符合時代進步的特徵。

創業前得問問自己,是把這次創業當作將來潛在的一番事業來對待,還是最主要的考慮是先試試手,鍛煉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因為這對以後無論是工作還是連續創業帶來很大的益處。

顯然,如果只是抱著試試手、鍛煉一下自身能力這一態度的話,創業項目失敗的概率相比來說會更大。但只要能從這次一開始就幾乎註定失敗的創業經歷中有預期的收獲就可以(比如領導才能、溝通、協調、市場觀察判斷能力等),不去太在意項目成敗如何。與其在學校期間花費大量時間加入各種學生會、社團等組織,不如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來做一個創業項目,各方面鍛煉能力顯然高於參與學生會活動….而且現在大學生的創業成本比較低,學校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政策,

所以說,如果抱著嘗試的心態,希望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不太在意項目最終成敗的同學,有機會為什麼不去試試呢?

為了創業而創業。自提出雙創這一概念以來,創業風潮已經席捲全國各大高校。眼見周圍的人不少都在創業,大家平時見面時出口閉口就是誰誰誰創業了,在這樣亢奮的環境下,跟風逐流為了創業而創業,對項目沒有清晰的邏輯思考,這樣的大學生創業項目顯然幾乎是要註定失敗的。

3、互聯網農業創業火熱,為什麼農業會成為不少人創業的選擇?

為什麼農業會成為不少人創業的選擇?我認為這是因為長期以來,農業被整個社會低估與相對的不尊重造成的—即農業沒有被視為一種專業。不少農業圈以外的人總是以社會公義、保障弱勢的角度看待農業,忽略了農業也是一種產業,有其產業特性與市場性。

目前我們見到的農業電商的營運模式大致上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透過轉單或買進賣出賺取差價的B2C電商(企業對消費者),一種是提供小農自售、抽取交易手續費的平台。

農業電商隨著國家互聯網+的提出,如雨後春筍般的涌現,但到目前為止,仍然看不到任何一家能有氣候。有人可能會反駁,淘寶不是做的很好嗎?網紅不是做的風生水起嗎?但這不是互聯網農業的共性,僅僅只是解決了部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很坦白的說,我認為以現有的模式而言,在未來也難有所突破。

我之所以認為這兩種模式最終都將失敗,理由在於他們都看中在解決銷的問題。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出,我國農業的關鍵問題在“產”而不在“銷”,收購價格過低只是結果,規模不足才是原因。

“以銷為主”的“互聯網+農業創業”是一場美麗的錯誤

農業電商的興起,我認為主要由於二個因素。第一個是大時空環境的影響——許多年輕人,受到淘寶、京東等互聯網創業成功案例的鼓舞,一頭熱地栽進互聯網創業,想用互聯網解決社會問題、改變世界。第二個因素則是農業的問題看起來十分淺顯,讓人有較好上手的印象,且具有某種程度的社會公益性,因而成為不少年輕熱血創業者的創業題目。

這二個因素加起來,就形成了當下互聯網農業創業方向以銷為主的美麗錯誤。

對於大時空環境下的互聯網創業風潮,只想提出一個個人觀察到的現象:不少的互聯網創業者,是基於對現狀的不滿與逃避而投入互聯網創業,因此更容易被創業成功後的光環所迷惑,無法客觀冷靜地思考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究竟真的存在、還只是個“假命題”。

這篇文章我想著重說的是農業創業熱潮的第二個原因,為什麼農業會成為不少人創業的選擇?

我認為這是因為長期以來,農業被整個社會低估與相對不尊重—即農業沒有被視為一種專業。不少農業圈以外的人總是單以社會公義、保障弱勢的角度看待農業,忽略了農業也是一種產業,有其產業特性與市場性。當然也忽略了農業長期以來的問題,背後必定存在結構性的缺陷,並非如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一般人直覺性地會想到:“農業的問題就是農產品價格太低了,價格太低就是因為有太多的中間商”,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反射性地會認為,要解決農業問題,就要想辦法繞開中間的層層運銷來“提高價格”。當然,也會合理推斷,當中間的好幾層被繞過之後,將有龐大的利潤被釋放。

在這樣的想法下,互聯網這種可以直接連接人與人、點與點之間的溝通工具,就理所當然地被許多大眾、甚至不少農業工作者,認為將是解決農業問題的救星,一場美麗的錯誤就這樣形成了。

農業的產業特性與互聯網創業之間的矛盾

互聯網創業之所以特別適合年輕人、缺乏資金的人,在於它的“輕”。你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就可以觸及廣大的群眾,進入市場分一杯羹,進而累積一定的顧客。

但由於農產品量大以及易消耗的特性,有效地保存與運輸,是農產品交易的雞肋所在。而這最關鍵的一環,大多由擁有相當資本實力的中間商或零售商掌握。從產業的現實面來講,輕巧的農業電商恰恰最適合與掌握貨源的這些公司合作。

但目前的農業電商,也許是基於理想與公義,也許是想從傳統產銷體系裡瓜分利潤,總是致力於繞過掌握了農業存儲於運輸命脈的那一群人。農產交易少了這一塊,想當然會是一場災難。

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兩種電商(或平台),他們都堅持繞過現有的運銷體系,與生產者直接接觸。卻也因為這樣的堅持,分別陷入了不同的困境。

第一種,不自建倉儲與貨運的“輕巧”電商或平台:

這類電商多採用預購、轉單等無倉儲的方式。卻也因為沒有存貨與集貨,犧牲了穩定快速的供貨與掌控品質的能力,很難提供給顧客好的消費體驗。下列情況,在轉單或預購的電商或平台,層出不窮。

情況一:生產者因為農產品耗損的壓力,把貨先出給中間商,導致電商平台被斷貨;

情況二:產地直接出貨,電商難以控管,品質只能靠道德與良心。

情況三:預購的農產品,因為天候因素,出貨日期延誤,甚至拖了一兩個星期。我們必須認清,文情並茂的弱性訴求終究只能造就一次性的消費。現代人的消費習慣,實在難以接受上述的任何一種情況。

第二種,設基本的倉儲、做簡單的存貨的電商:

他們為了提供較好的顧客體驗,在妥協下,購置了自己的基本倉儲設備,同時也有存貨。顧客體驗是提高了。但電商最後卻發現,為了生存,自己必須把存貨消耗的風險與倉儲成本,加在消費者或農民身上。最後,不是互聯網上農產品價格誇張貴到失去競爭力,只能利用無下限的行銷方式讓消費者買單,就是電商最後發現自己對農民的抽成竟然跟中間商不相上下。

更悲慘的是,由於農業電商的重心在於銷售與品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兼做的倉儲、集貨、品質管理,往往事倍功半,半調子的倉儲集貨也比不上傳統中間商的效率。我就曾經親眼看過,有農業電商用飲料店的冰箱來做蔬果的倉儲。

主打小農的農業電商或平台未來處境只會更糟

我認為在不久之後,無法有效掌握貨源的農業電商,將成為農業產業鏈中最弱勢的一環,甚至比農民更弱勢。因為在網路如此發達時代,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有能力透過網路來銷售自己的農產品,不需要再仰賴電商,農業電商的優勢將越來越少。對農民而言,電商已經不是網路銷售的唯一途徑,他們自己在眾多的互聯網平台上也能主打自己的品牌(如抖音、快手等),建立自己的粉絲跟消費者。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會更傾向於優先出貨給自己的消費者,農業電商將會陷入無貨可賣的窘境。

我們可以發現,在目前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農業結構下,電商或平台與農民間的合作存在相當程度的不穩定。電商想要穩定的供貨,卻無能力承擔農產品耗損的風險,也無法一次處理大量的農產品。農民為了生存,銷售途徑當然是多多益善;除了電商之外,必定得同時維持傳統的銷貨渠道,也會傾向經營自有品牌以提高收益。兩邊看來似乎是同床異夢。

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商或平台最後必將面臨倒閉,或者選擇轉向與供貨穩定、價格也有競爭力的中間商合作。據我所知,近來確實已有不少迫於市場壓力的電商,開始放棄直接與農民的接觸,轉向與中間商或合作社合作,或許這是農業電商在現有環境下的唯一活路。

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未來電商紛紛轉向與中間商或農業合作社合作,農民在網路銷售這塊勢必面臨重大的威脅,不管是出貨速度與穩定度、價格、產品品質、產品包裝、品牌營造等方面都無法與農業電商加成後的中間商抗衡。說到底,農民仍然是最終的受害者。

互聯網加農業的未來?

這整篇文章看起來似乎都是在潑冷水,唱衰農業的未來。但我想強調的是,如果我們有改革的信念,我們也應該要具備正視現實的勇氣,否則我們只是活在美麗的泡影里,理想中的那天絕不可能到來。

我說以銷為主的互聯網農業創業是一場虛幻,並不代表互聯網在農業里毫無施力點。只是說明在目前的狀況下,電商與農民因為前端生產規模不足,無法有效的合作。既然問題在於生產端的規模不足,我們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來協助生產端的整合。

對於農民而言,如果再不積極思考如何整合,在電商與平台完全投向傳統渠道的那天,日子絕對會過得比現在更苦。對於電商從業者而言,會投入農業或多或少抱著一定的理想性,生產端的整合恰好符合你的初衷。產業的改革絕對建立在分工合作之上,而非單打獨斗。

我曾經見過一群年輕的農民,他們把農業視為專業,用科學的方法種植作物,確保供貨與品質的穩定。他們彼此交流種植技術、協力生產。他們缺的正好是幾位可以協助處理銷售的年輕人。

於是我開始想像,如果我們有辦法在這樣良好的基礎上,透過完善的利潤共享模式,整合種植同樣作物的農民,建立有穩定品質與供貨的生產端。接著,結合懂得銷售的專業人才,與大小公司洽談,當然也包括建立自有的線上銷售渠道。那麼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把我們的優質農產品銷往全世界。

4、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有哪些

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有哪些在創業風潮下,什麼項目最適合大學生創業?近來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也比較多了,很多有想法的大學生並不想一畢業後就按部就班的找工作上班,而是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業,那麼有什麼項目是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呢?在此,為大家推薦4個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好項目。

一、寵物美容店

很多女大學生比較有愛心,喜歡小寵物,畢業後可以開家龐物店,開寵物店不需要過多專業技術,並且投入少、利潤高。如果你場地夠寬敞,又喜歡熱鬧的話,還可以進行寵物託管,讓主人有事的時候寵物們也不至於無家可歸,也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現在很多主人都會不定期的給自己寵物做美容,如修毛發、修爪子、燙染尾巴,這些收費也不低。

二、開家小飲品店

春天已來夏天還會遠嗎?馬上就要進入炎熱的夏天了,飲品消費的高峰季節就要來到,這個時候想創業的話,飲品小店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沒有多少資金,也沒有什麼經驗,而開飲品小店門檻比較低,也不需要什麼經驗,找個飲品製作簡簡單單培訓一下就可以了。並且幾平米就可以開個小店,四季都有好生意。

三、水果店

多吃水果對人身體好,就算平時再節儉的人也少不了蔬果的消費。因此選擇水果店創業對大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畢竟水果店創業門檻是相對比較低的,扣除各種損耗費用以及成本,盈利也能在20%。大學生初次創業也可以選擇擺攤銷售,等賺到一定資金後,再開個水果店。

四、小吃攤

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選擇小吃攤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相信很多大學生對自己學校周邊的美食都非常了解吧,更加清楚學生們都喜歡什麼樣的美食,選擇在學校附近擺個小吃攤也會更有優勢。需求大、價格親民是小吃攤創業的一大優勢。

5、如何看待大學生在校創業?

我覺得大學生在校創業對於有創業計劃或是有點子聰明不想給別的打工的學生來說非常棒。我的理由如下:

1、前期獲得幫助、資源比較多

怎麼理解呢,一個好的學校是非常鼓勵大學生去創新創業的,這意味著,學校會給你提供很好的條件:例如辦公園區、例如時不時請創業大佬分享會、例如對優秀創新創業團隊的資金扶持。我的學校就有,很榮幸,作為一個參加過廣東省大學生比賽項目並拿了獎的人,有幸被學校邀請入駐學校創意園(也就相當於給了我們自主創業的機會),當時,學校有專門負責創業園項目的老師,老師會給我們定時安排一些課程+講座,我們在校期間,可能都獲得了別的企業花大價錢去培訓的機會。總之來說,非常值得。

2、大學期間多嘗試新東西是很好的。

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好好學習,就是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如果你對當學生會幹部沒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試試看創業。畢竟未來還是得走入職場的,提前坐上老闆的位置體驗下老闆視角下的工作,對自己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3、結識志同道合/貴人

創業,一般會結識到很多共同創業的小夥伴,或是一起成長,或是在創業道路上互相幫助,萬一以後哪一個創業成功,也算是認識了一個大佬,其實人生路上很多時候都是互相幫助,互相成就的。說不定遇到一個人,他就能成為你的貴人,幫助你獲得事業的成功。

總的來說,我覺得創業無論是對個人成長來說,還是個人未來發展規劃來說都是有益的,但是,也不要把創業想的那麼好,創業的人九死一生,能存活下來才是王道,但人生嘛,多去體驗不同的事物也是很好的。

6、中國夢,全民創業指的什麼?

這些年,朋友圈裡涌現了一大波青年創業者。放到若干年前,我大概會很熱心地傾聽他們的創業計劃,與他們切磋思想,徹夜長談人生之夢以及35歲退休後怎麼玩耍的話題。但如今,我對這類創業狗已經沒有多少興趣搭理了。

創業作為一個「話題」,它的邊際效應在我這兒下降得非常快,幾乎接近零點。數年嘈雜的時光磨礪,已足夠讓我對他們說一聲受夠了——「我沒心情繼續和你聊創業的廢話」。這倒不是因為我變了,而是創業者變了、社會環境變了。

我知道我的觀點註定會遭到朋友們的反駁。此時此刻,正是投身創業的最佳時期。他們指著我的鼻子說:你抬起狗眼看看,國家各級政府都出台了鼓勵創業的政策,資本正大量流入微創業領域。到處都舉辦創業比賽,天使投資人當場就拿投資當獎杯給頒發了。北京的那些錢熱得發燙的VC整天發愁,著急啊,愁找不到好的項目。如今一疊商業計劃書一秒鍾幾十萬上下,這個大好時候來黑創業者,你什麼意思啊你……

面對這些話,我註定無言相對。中國今天的創業者人多勢眾,是個不爭的事實。我翻閱過某機構的中國投資年度報告,一年前的數據顯示:活躍在中國的中外創投機構共管理可投資於中國大陸的資本存量達505億美元,本土投資機構在其中站到超過五成的比例。過去的十年以來,創投資本總量每年平均增長17%,近年來的行業分布集中在教育、電商、網路幾大板塊。其實,創業者們的扎堆,很大程度上是試圖擠進一些熱錢快速流進的熱門行業。他們那種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跨國資本的臨場感和財富狂熱,是容不得如我這般的局外人有絲毫指謫的。

當然,你拿了風投,你霸氣上市,你圈到錢你就最大。這是中國人對真理的馬基雅維利式認知方式——成者為王。但人們一直忽視了媒體的鎂光燈效應,只注意去看那幾個成事兒的明星創業者,對不怎麼成功的創業者則選擇性失明。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創業者能撐得到多久呢?據統計,他們的企業壽命一般在2至3年,很多在1年之內就歇菜關門。你要知道這些人其實沒有機會去找天使投資人,他們所謂的「創業」約等於80年代的個體戶,自給自足,小本經營,一旦賠錢就是傾家盪產。

既然談及過去,不妨略作回顧。三十多年來,中國大陸的創業風潮有這么幾次,一是改革春風才吹滿地的80年代,最大規模的一次創業潮發生在1992年「南巡講話」以後。由於某些歷史原因,當時的社會走向並不明朗,不少人對市場經濟前途表示堪憂。鄧公講話後,大家一顆定心丸落肚,趕忙下海創業找錢。這一趟潮流,折騰出不少著名企業家。隨後,我們進入了世紀之交最初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這幾波浪潮折騰出來,或者叫「剩」到今天的企業家,說真的,基本都是婦孺能知的名人。而那種「時勢造英雄」的強烈時代感,據說在用「互聯網思維」打造商業新潮流的今天,又再度來臨了。

「互聯網思維」,這個我挺煩的詞,幾乎成了今天咱們進入「全民創業時代」的一聲官方號令。但它這真的和互聯網那麼有關嗎?並且,為什麼年輕人一定要去創業?做生意不靠互聯網就一定歇菜關門?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無解的,因為它們本身就屬於偽問題。鼓勵創業這個事兒,由於特殊國情,在中國說到底還是算個政府行為。一來,企業的增加可以增加稅收,二來可以吸納就業人口,或者說消化無業閑雜人員,讓社會稍微消停穩定一些。凡此種種,都是政治任務,卻未必和「互聯網思維」、「再不創業就老了」之類腦殘口號有多少真實的關聯。

眾所周知,民企和小微企業承載著一國的大部分就業崗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以德國為例,按照歐盟的劃分標准,德國將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下、年營業額在5000萬歐元以下的企業定義為中小企業。德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德國擁有大約360萬家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7%,解決了國家近80%的就業。

數量如此龐大的德國中小企業,雖然營業額遠不及大企業,但卻對就業市場以及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我們也需要釐清一個問題,德國很多企業屬於製造業的傳統小企業,別說「互聯網思維」,搞不好連網站都沒一個。然而,它們卻是兢兢業業、安然存在數十年、上百年。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有不少做酒類的、食物等等的小企業,歷史長達百年,但至今幾乎是沿用傳統的經營方法而活得很滋潤。

一個讓那些不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企業活不下去的國度,註定是一個浮躁淺薄的國度。因為,在這里,你不得不時時保持跟風,而至於你傾注精力完成的產品和服務,你所世代傳承的那些精巧技藝,並無多少人在意。不少創業者的心態就是,拿風投,A輪B輪,融資上市圈錢,賣掉離場。狀如賭徒,完全沒有半點長期經營的企業家風骨。

此心態涉及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好的創業環境。這不是說在首都的圈子裡,一群VC和機會主義的創業者在整天忙於勾兌;天使投資人、跨國資本的代理人頻繁出入各種論壇和活動,這就叫「創業環境好」?這頂多能叫熱錢流動頻繁。我們談論創業環境,涉及到歷史、文化、制度等等維度,其實說穿了也非常簡單:一是企業賦稅高不高,二是融資有多難,三是企業客觀的經營成本高不高,四是市場有多大、顧客的消費能力如何。

中國對企業的稅收一直很高,大型企業把失敗者的錢賺走了之後,又被國家收稅收走了大部分。所以錢就從創業者手中轉移到政府手中。「苦逼」的私營中小企業,目前有840多萬戶,佔全國注冊企業總數的74%,個體工商戶超過3400萬戶,1.8億多勞動力在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你知道,它們起的作用已經不僅是拉動經濟、提供就業,它們完全可以說是在幫政府維穩。這一億多人要是沒有工作,你猜會出現什麼情況。

教育部的一份官方統計說明了問題。過去十五年,每年大學畢業新生人數從一百萬猛增到700多萬,2014年為727萬人,要徹底消化這些求職者,很不容易。高盛集團副董事長施瓦茨最近說,中國需要每年新增1200萬到1500萬個就業崗位才能保持穩定的經濟及增長。那麼,這項創造就業保增長的政治任務,誰來承擔呢?機構不斷精簡的國企是不可能的,生存狀況堪憂的民企也很難指望,最後,乾脆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自己僱用自己以及小夥伴。至於企業稅,國家是不會減的,人力成本,這些年一直是增高的,屌絲們的消費能力,不用說也知道是下降的。

但最起碼,人人暫時有工作,失業率統計數字直線下滑。這個辦法真是省事。國家要發動一場「全民創業」的人民戰爭,其真諦與深意,盡在於此。高度總結也就一句話:你們自生自滅吧。

7、大學生創業會不會成為一種風潮

社會的進展日新月異,現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生不再是過去的香餑餑,不再是珍稀物種,遍地都是大學生。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一種風潮,勢不可擋。
用人單位用工難,大學生就業難,最關鍵是專業不對口,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而且國家的政策也越來越好,尤其是針對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融資方面,創業培訓方面,稅收優惠政策等一系列相關政策。

據可靠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畢業大學生創業的比例逐年遞增,有的在這一路上成功的,當然也有不堪重負,中途選擇放棄的,無論怎樣,我想經歷了創業的人,都會逐漸成熟,曾經的創業經歷都會變成寶貴的財富,即便受雇於其他用人單位,政府企業,會幫助他們越有越遠,那些經驗都會令他們受益匪淺。

當然,創業前要多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不可魯莽,多多了解國家的相關優惠政策,把握好風向標,找准創業目標,那些稀缺的,正好又是那個地區或者某個行業所稀缺的,未來會深受人們歡迎的,在某一行業未飽和的行業,這種創業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每個青少年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梁是社會前進的希望,希望每個創業的人都能成功,希望每個創業的人都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迎來自己的一片光明。

8、機惠購社交零售模式為什麼能掀起一場「輕創業」風潮?

商品交易的本質是圍繞人進行。在傳統消費模式中人們扮演的角色很簡單,一個人在掏錢買東西時是購買者,掏錢之後是體驗者,之後便戛然而止。
而機惠購選擇讓利給分享者,鼓勵消費者向身邊的人分享獲利,從而激發了消費者的分享慾望,讓消費者購買商品後,不僅是商品體驗者,更是商品傳播者!在這個模式下,機惠購的用戶可以享受自用省錢、分享賺錢。會員在成為付費會員後,即可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線上店鋪,不僅享受超值的購物優惠,通過分享帶來好友下單,也可以獲得現金返佣,這也促使越來愈多的消費者轉變成「分享者」。所以這種創業模式是非常輕松地,僅需利用社交關系就可以享受躺著賺錢的快感。

9、你對「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有什麼看法?

一定要正確看待!
目前有股風氣特別不對,尤其是鼓吹互聯網創業成功學回,如馬雲、雷軍答之流的成功學。
這樣勢必造成:很多年輕的朋友,想通過互聯網創業成就自己。這無可厚非。但從一定程度上,宣揚了某種快速成功不落地不著調的創業風潮,是個人就想IT創業,IPO等。
然而,中國目前最缺的是「製造業領域」的技術創新、變革,德國已經工業4.0了,我們呢?2.5都不到。
如果大家都去搞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創新,而忽略了實體經濟,這是不會成功的。

製造業、實體經濟領域的創業創新,大有可為。

一家之言,供討論。

10、如何白手起家創業

不存在現不現實的問題,是要看個人的能力和造化,那些大富豪我們能數的出來的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的吧,有多少是含著金湯匙的,但是創業有想法的人很多,但是最後成功的又是寥寥。所以應該想想自己應該怎麼做,之前騰訊眾創空間開展了「雙百計劃」引起了一時的風潮,可見現在微時代的創業風潮在蔓延,抓緊機遇,又不失本心是最重要的。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