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礦建科技創新

礦建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6-10 05:17:55

1、建築工程水電方面有什麼科技創新內容

水利水電工程二級建築師可以從事以下:
本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其他的專業可以從事的項目有:
1、建築工程:
建築工程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築物和附屬構築物設施所進行的規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現代大廈建築工程
是指各種房屋、建築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築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
包括廠房、劇院、旅館、商店、學校、醫院和住宅等:「附屬設施」指與房屋建築配套的水塔、自行車棚、水池等。「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指與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相配套的電氣、給排水、通信、電梯等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建設工程與建築工程概念的區別《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顯然,建築工程為建設工程的一部分,與建設工程的范圍相比,建築工程的范圍相對為窄,其專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工程,因此也被成為房屋建築工程。故此,橋梁、水利樞紐、鐵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與房屋建築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屬於建築工程范疇。
2、公路工程:
公路的新建或改建任務是根據公路網規劃確定的。一個國家的公路建設,應該結合鐵路、水路、航空等運輸綜合考慮它在聯運中的作用和地位,按其政治、軍事、經濟、人民生活等需要,結合地理環境條件,制定全國按等級劃分的公路網規劃。從行政方面劃分,一般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四個等級。此外,重大廠礦企業和林業部門內部,必要時也有各自的道路規劃。每個國家公路等級的劃分界限和方法及其相應標准,不盡相同中國的國道規劃由國家掌握,省以下的公路規劃由各級地方政府掌握。
3、水利水電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4、礦業工程:
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包含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等二級學科。礦業工程學科既要按照礦井的地質、生產和經濟特性來完善和發展傳統的礦業工程科技,又要吸收和融匯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使礦業工程科技不斷提高和更新。礦業工程學科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能源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化學等相鄰學科有密切聯系。礦業工程一級學科設置的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二級學科之間存在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內在聯系。采礦工程場所大多處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采礦工程依賴安全技術及工程提供安全保障。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的對象是工礦企業的安全技術問題,但其突出研究對象是礦業領域的重大災害事故和安全問題。采礦工程開采出的礦產資源,通常需要經過礦物加工才能成為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行業的原料。礦業工程學科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極為重要,並將不斷推動和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5、機電工程:
內容涵蓋了工業、公用、民用三部分工程中的設備安裝工程、管道安裝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儀表工程、防腐蝕工程、絕熱工程、通風空調與潔凈工程、建築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建築鋼結構工程等專業技術知識以及機電工程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內容適當、簡潔、准確;全書重點論述了機電工程項目設計、采購、監造、安裝施工、調試、試運行、竣工驗收、回訪保修各階段管理知識等。
6、市政公用工程:
市政公用設施包括:
(一)城市道路及其設施:城市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公共停車場、廣場、管線走廊和安全通道、路肩、護欄、街路標牌、道路建設及道路綠化控制的用地及道路的其它附屬設施。
(二)城市橋涵及其設施:城市橋梁、隧道、涵洞、立交橋、過街人行橋、地下通道及其它附屬設施。
(三)城市排水設施:城市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排水河道及溝渠、泵站、污水處理廠及其它附屬設施。
(四)城市防洪設施:城市防洪堤岸、河壩、防洪牆、排澇泵站、排洪道及其它附屬設施。
(五)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城市道路、橋梁、地下通道、廣場、公共綠地、景點等處的照明設施。
(六)城市建設公用設施:城市供水、供氣(煤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集中供熱的管網、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電線路及其它附屬設施。

2、淮南礦業集團潘一礦的科技創新

<

3、唐口煤礦科技?

為響應國家建設創新型企業的號召,山東淄博礦業集團唐口煤礦日前召開了首屆科技創新大會,對該礦成立兩年來創造的172項科技成果和班組創新成果進行重獎。創新一時成為廣大職工津津樂道的話題,礦區呈現出人人關心創新、人人參與創新的喜人景象。

唐口煤礦是淄博礦業集團在濟(寧)北建設的最後一對現代化礦井,去年投產。礦井總投資15億元,設計年生產能力300萬噸,主、副、風井深度均在千米以上,分布在同一廣場內,在全亞洲獨此一家。

建礦之初,淄礦集團就提出了"讓科技成為'助推器'"的口號,以推動唐口煤礦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建井過程中,他們取得了"一破世界記錄、五創全國記錄"的好成績,書寫了國家礦井建設史的奇跡。通過實施"千米埋深礦井建設技術",唐口煤礦整體建設施工比定額工期提前26個月,提前投產新增銷售收入21.6億元,創利稅7.2億元。該技術去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與巨大的經濟效益相比,這項技術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更加深遠,目前已在淮南、棗庄、巨野等礦區深井建設中得到了大力推廣和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對我國深井建設和新的大型煤炭基地的開發,特別是對煤炭資源緊缺的華東地區的穩定發展,具有重大的社會現實意義。

圍繞提高效率和效益,唐口煤礦啟動了全員創新創效工程。該礦成立了科技創新攻關團隊,圍繞制約生產和效率提高的重大課題開展攻關;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研究岩巷快速掘進技術,每米巷道節省成本200元~400元;目前正與濟寧捷馬公司合作,對變形巷道支護參數、工藝進行進一步優化,該技術實施後每米巷道可降低成本1200元左右。

與此同時,該礦在每個班組設立了科技創新小組,各班組根據生產經營實際,定項目名稱、定技術指標、定完成時間、定落實責任人,積極倡導創新。唐口煤礦還提出要求,年內每名職工必須完成一項小革新或至少有一條合理化建議被採用,促使人人有創新項目。他們還設立了創新獎,根據創新成果對創新班組和創新人員進行獎勵,以激發大家創新的積極性,僅今年以來就完成班組創新成果73項,同時有152條職工的合理化建議被採用,累計創效益1200多萬元。

安全是煤礦的天字型大小大事,唐口煤礦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點,建成了井下安全監測系統,實現了對井下各迎頭、工作面的遠程數字化全程監控。該礦安裝使用了礦井小靈通通訊系統,覆蓋整個井下及地面工業廣場,為礦井生產調度指揮提供了方便。唐口煤礦還先後與中國礦大、煤科院等多所院校合作進行千米深井降溫技術、井下煤層瓦斯賦存和湧出規律、深井地壓、煤層注水等項目的研究,大大提高了礦井本質安全保障能力

4、推進地質科技創新,提高礦產勘查水平

積極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重大地質問題科技攻關,突出重點礦種和重點成礦區帶地質問題的研究,大力推進成礦理論、找礦方法和勘查開發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積極開展非常規油氣資源、低品位資源、難利用資源和尾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研究。加快推進礦產勘查工作信息化,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增強礦產資源勘查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的自主研究開發能力,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先進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技術裝備,不斷提高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裝備水平,推進礦產勘查裝備的現代化。充分發揮地質類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礦產勘查科技領域的作用。

建立健全鼓勵礦產勘查科技創新的機制。積極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形成綜合互補型的技術支撐與創新體系。建立多渠道的礦產勘查評價科技投入體系。國家逐步增加礦產調查評價與勘查的科技投入,合理安排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和新技術推廣的經費。

5、完善機制 依靠科技 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

● 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兩年來,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需要完善機制,依靠科技,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

● 健全完善地質找礦新機制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建立政府宏觀調控、市場在礦產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新機制。

● 在地質找礦投入增大和地質找礦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的同時,加強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找礦突破,才是真正意義上轉變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方式。

● 各省(區、市)在推進整裝勘查中,差異較大,需要對整裝勘查內涵做出界定並相應制定技術標准和勘查規程來規范整裝勘查。

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兩年來,取得顯著成績。要用十八大精神認真總結經驗,深入研究在實踐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完善機制,依靠科技,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

一、健全完善地質找礦新機制

健全完善地質找礦新機制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建立在政府宏觀調控下市場配置礦產資源基礎性作用的新機制。

1.明確「礦業」產業定位,實行勘查開發統一管理

一是明確礦業產業定位。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把礦產資源勘查劃歸三產業,把礦產資源采選劃歸二產業,探采分離,這不符合市場規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探采一體(機制上)不可分割,把勘查與開采一起歸類為「礦業」,定位為第一產業,有理論根據,符合世界慣例。

二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建立新型的礦業管理體制,實行礦業「橫向集中統一、縱向分級分類管理」的體制。解決目前探采分離,管理上橫向政出多門,縱向爭權逐利的問題,解決機構重疊、職責交叉的問題。

2.發揮好法律、法規的間接管理和政策的調控作用

建議加快修改《礦產資源法》。對礦產資源關乎國家安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惠澤民生、代際補償作出法律規定;明確以生態文明建設統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環境保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作出與《物權法》相適應的礦業權用益物權相關法律規定,形成新形勢下礦產資源保護與礦業發展的法律保障。

建議對現行徵收資源稅費的辦法進行調整。我國現行礦產資源稅費制度,已不適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形勢,不利於節約集約利用資源,造成礦產品價格不合理,礦業收益分配不公,不利於礦業發展方式轉變。主要問題是作為對資源性資產耗竭的貨幣性資產補償的資源補償費費率偏低(平均1.18%),補償不足;對礦產資源作為資源性資本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級差收益調節的資源稅目前只部分徵收,從量計征,應擴大徵收范圍,從價計征。

建議解決礦業權「價款」制度異化問題。目前「價款」范圍擴大,有些地方所有探礦權、采礦權不論投資主體,不管是否形成礦產地,都收「價款」;「價款」額都超出了地勘投資的成本;有些地方將開采預期收益提前全額徵收,數額遠遠超出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實際上是在炒賣資源。「價款」制度異化,混淆「國家所有權益」和「勘查投資權益」概念,擾亂了礦業市場,造成礦產資源收益分配不公。要准確定位,劃分國家所有權益與勘查投資權益。修改完善評估理論方法及相關准則體系。

建議解決一些地方「基金」的錯位問題。地質勘查基金是在我國地質勘查風險資本市場尚未建立的情況下設立的,理應是降低勘查風險,引導社會資金,間接起到對商業性地質勘查的融資作用。而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把地質勘查基金的使用等同於政府投入找礦,與市場爭權,與企業爭利,擠出社會資金。

3.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一是轉變政府職能,做好公共服務。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為找礦突破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解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中行政管理太多,甚至集管理者、所有者、經營者於一身的問題。

二是規范政府投入,處理好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的關系。完善地質找礦新機制,需要規范投入,尤其是規范政府投入。目前多數省(區)地質找礦資金主要來源於「資源補償費」和「價款」,多以「省財政」和「省基金」形式投入,政府持有礦業權。要規范「省財政」、「省基金」投入地質找礦運作方式,糾正政資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掌控甚至壟斷礦業權問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推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健康發展。

4.尊重市場規律,健全完善礦業權市場

要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礦業權市場和礦業要素市場。要建立健全礦業權市場運行規則,規范礦業權市場運行。目前實施的礦業權出讓是政府採用市場辦法的調控手段,不是市場配置資源,而轉讓市場才是真正的市場配置。要加強礦業權轉讓市場建設,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要建立健全與礦業市場相配套的市場體系。嚴格准入制度,規范市場行為:構建礦產勘查的融資平台,建立合理的礦產勘查投資結構和風險激勵機制,規范礦業資本市場。

要規范中介組織,更好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對現有的中介組織進行整頓,規范資質,嚴格把關,加強自律,提高水平。

5.激發各類礦業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

一是深化國有礦業企業改革,改製成股份制公司體制,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國有控股和參股從制度上解決政企分開的問題。以產權制度改革增強動力、激發活力,積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

二是引導扶持發展非公有制礦業企業。非公有制礦業企業已經成為重要的礦業市場主體。要認真貫徹實施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破除「姓國姓民」桎梏,對非公有制經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同等地使用生產要素,平等受到法律保護,支持非公有制礦業企業發展,為找礦突破做出貢獻。

二、依靠科技進步推進找礦突破

在地質找礦投入增大和地質找礦體制機制完善的同時,加強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找礦突破才是真正意義上轉變勘查開發方式。

1.加強學習,推進地質找礦思維創新

思維創新是實現找礦突破的潛力所在。目前我國找礦突破行動來勢迅猛,廣大地質工作人員思想准備不足,知識准備不夠,缺乏思維創新,要安排不同形式的學習、培訓、交流,提高思維創新能力,挖掘找礦突破潛力。

2.提高地質找礦部署質量

部署質量是第一質量。目前找礦突破部署78個整裝勘查區,需要在實踐中優化。部署要建立在需求驅動、從問題出發,交叉、融合,大信息、大數據的基礎上。地質工作從單一服務於經濟發展已擴展到服務於經濟、社會、生態、民生方方面面,地質找礦領域已從傳統的基底岩石向兼顧地球表層和地殼深部擴展,新礦種、新的開發利用方式都為科學部署提供了依據。

3.加強基礎地質調查

近幾年找礦取得的重要進展是建立在多年地質工作積累的基礎上的,尤其是基礎地質調查和資源潛力評價為整裝勘查選區提供論了重要依據。從調查省(區)看,一些省(區)新的整裝勘查後備基地明顯不足,國土資源大調查中基礎地質調查投入偏低。

要提高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對於提高地球科學認知水平,促進地質找礦重要性的認識,正確處理基礎地質調查與當前找礦突破的關系,統籌當前與長遠,切實加強基礎地質調查,提高中央公益性地質工作中的基礎地質調查投資比例,加大地方基礎地質調查投入,提高基礎地質工作水平,保障整裝勘查可持續發展。

4.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地質找礦突破

隨著地質調查工作服務領域擴大和找礦難度加大,傳統理論有些已不能指導地質找礦,一些技術、方法難以適應新的地質找礦工作需求,需要新的找礦理論和新的找礦技術、方法的支撐,以提升地質找礦工作能力。

制定依靠科技進步推進地質找礦的政策措施,鼓勵、激發生產單位、科研單位、科研工作者、地質找礦一線工作者,開展地質找礦勘查理論研究,形成綜合分析、綜合勘查和綜合評價的找礦技術和新方法,提高地質找礦技術水平。

三、規范整裝勘查

整裝勘查是實施地質找礦新機制以來推行的一種新的找礦模式,實施幾年來,成效顯著。整裝勘查在全國全面推進中,各省(區、市)在理解上、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大差異。有的整裝勘查區從區域地質調查到勘探均含其中,公益性、商業性地質工作並存,事業費、基金、商業資本混用,礦業權設置多元,投資體系多元,勘查主體多元等等,需要對整裝勘查內涵做出界定並相應制定技術標准和勘查規程。

1.整裝勘查的內涵

按照找礦階梯式序次遞進規律,整裝勘查是在公益性礦產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基礎上選定有一定礦產規模的區域(客體)統一部署、整體勘查(主體)。這是尊重地質工作規律所做出的選擇,是對一個有一定規模礦產地質體的整體勘查。

明確整裝勘查內涵,要進一步對整裝勘查區選擇,整裝勘查工作程序、工作階段、技術標准與勘查規程、工作質量以及與開發的銜接,勘查開發的利益分配等方面加以具體界定。

2.整裝勘查的管理

對於整裝勘查,政府礦政管理主要是制定整裝勘查規劃,勘查區設立、礦業權設置,制定勘查技術標准和運行的監督管理,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政府掌控礦業權,同時充當裁判員和運動員兩種角色,這是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市場化配置背道而馳的。

整裝勘查市場主體要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找礦效率,縮短勘查周期,快速實現找礦目標任務,在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資源保障的同時,獲得自有發展的經濟效益。

3.整裝勘查各方的利益分配與協調

整裝勘查涉及投資主體、勘查主體、地方政府和整裝勘查區民眾等各方面利益。整裝勘查區各方利益協調直接關繫到整裝勘查的成功與否。政府及礦產資源主管部門要以整裝勘查中礦業權配置為核心,明確各主體權益,協調合理分配利益,對於調動各勘查主體的找礦積極性,對於推進新機制運行和實現找礦重大突破至關重要。

(原載《地質工作戰略研究參考》2013年6月15日,作者與余養力、王希凱、樊笑英、陳元旭、張興合作撰文)

6、(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突破八大關鍵技術,形成九大資源開發利用新模式

為落實國家資源節約優先戰略,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建立一批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的要求,2011年,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啟動建設首批40個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性強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以下簡稱「示範基地」)。首批示範基地主要以能源礦產、國家急需大宗支柱性礦產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為重點,涵蓋油氣、煤炭、有色、黑色等七大領域,涉及資源類型佔全國資源儲量的50%以上,產能規模居全國同行前列,對我國礦產開發全局具有重大影響。示範基地建設將實現四大目標:一是解決有全局意義的綜合利用問題,取得顯著資源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盤活和增加一大批資源,顯著提高國內資源供給能力;三是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形成規模效益;四是總結形成一批資源綜合利用標准和規范(圖2-4)。

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技術性強、涉及面廣、綜合協調難度大,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創新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相統一,充分調動中央、地方、企業各方積極性,採用綜合手段加快推進建設。

圖2-4 首批40個示範基地分布情況

專欄2-10 示範基地建設創新管理機制

加強部、省、企三方協作,構建共同責任機制。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與21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6家中央企業簽訂部省合作共建協議,發揮各自政策、組織、技術優勢,構建示範基地建設共同責任機制。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勵約束政策,嚴格規范各項管理工作。先後下發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示範基地建設)工作管理辦法》(國土資發〔2013〕82號)、《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13〕81號)等文件,進一步規范申報條件與標准、建設程序與要求、監督管理與考核等,明確了專項資金使用方向和要求。

做好示範基地建設的服務和監管,確保建設進度和成效。強化在資金支持、資源配置、項目審批和技術指導4個方面的主動服務,同時加強建設進度和資金管理的監督檢查,開展了年度核查和中期評估,並委託第三方獨立機構開展中央財政資金獨立核查,確保資金使用不出問題,項目實施取得成效。

2011年10月27日,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同21個有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6家中央企業簽署了《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合作(共建)協議》。簽訂三方合作協議,是示範基地建設管理機制的一個重大創新,進一步落實了共同責任,明確了各方義務、支持措施以及建設目標,強化了對示範基地建設的指導和監管,為基地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體制保障。

2013年,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對首批示範基地建設進行了中期評估。評估結果表明,2011—2012年,中央財政投入資金85億元,帶動礦山企業投入資金437億元,投資帶動系數為1:5。40個示範基地所包括的各重點項目均已開工建設,總體進展良好,資金使用比較規范,絕大部分做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部分工程已完成,成效顯著(圖2-5)。

圖2-5 中央財政資金帶動企業自籌資金情況

綜合利用示範基地與中外知名高校、知名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加強合作與交流,建立研發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已有133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參與到40個基地的平台建設,聯合設立了41個研究中心、10個重點實驗室、7個院士工作站、6個博士後工作站或人才培養基地。共設立科研項目203個,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獎40餘項。產學研的有機融合,促進了不同層面的技術攻關,重點突破低滲透油、頁岩氣、釩鈦磁鐵礦、固體鉀鹽、低品位膠磷礦等八大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技術難點,將一批低品位、共伴生和難利用資源變成經濟可采資源,資源經濟效益顯著。

專欄2-11 示範基地建設形成八大綜合利用關鍵技術

低滲、超低滲油氣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平均單井產量由原來的2噸提高到8~10噸,提高3~4倍,一次井網採收率提高3%~5%,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對低滲透、超低滲透油藏的效益開發。

油頁岩等非常規能源實現規模化產業化開發利用。為我國能源資源的開發找到新途徑。

頁岩氣勘探開發試點取得突破。展現我國頁岩氣良好勘探開發前景,推動建立頁岩氣勘探評價、分段壓裂等技術體系規范。

創新「以矸換煤」綠色開采方式。消除了傳統煤炭開採的弊端,達到了減少佔地、減輕塌陷、減少污染、增加資源的「三減一增」效果,實現煤炭開發方式的重大變革。

釩鈦磁鐵礦等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該技術在解決釩鈦磁鐵礦提釩難題的同時,實現釩廢水和廢渣全部利用。

有色伴生多金屬資源實現高效綜合回收。江西銅礦通過采選規模化、設備大型化、采選高效化,運用高效選礦技術,實現含銅0.25%~0.30%低品位礦石的綜合利用。

難利用固體鉀鹽開采和低品位膠磷礦選礦關鍵技術實現突破。青海鹽湖示範基地利用老鹵(廢液)溶采鹽湖中低品位固體鉀礦,既節約淡水資源,又減少廢液排放,盤活近2億噸鉀鹽資源。雲南磷礦首次將浮選柱應用於膠磷礦選礦,攻克了世界性難題,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選礦新技術,入選品位由23.0%降至20.9%,在全國可盤活近30億噸資源量,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磷礦資源保障能力。

低品位砂岩型鈾礦勘探開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帶動我國鈾資源的高效利用。

示範基地建設統籌推進資源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環境、促進節能減排、礦地和諧發展,著力創新資源開發方式和產業發展模式,推動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取得良好效果。

專欄2-12 示範基地建設形成五大資源開發新模式

充填開采模式。以山東新汶、銅陵有色、開陽磷礦為代表,探索完善井下「以矸換煤」開采技術,有效提高回採率,大幅減少固廢尾礦佔地,極大減輕地面塌陷,資源環境效益顯著,代表了我國井工開采礦山建設的發展新方向。

采礦用地新模式。以廣西平果鋁、神華准格爾煤礦為代表,通過改革試點,建立「剝離—采礦—復墾—歸還」,邊開采邊復墾邊歸還,實現采礦無痕,較好地協調了采礦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維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礦地和諧模式。以雲南磷礦等示範基地為代表,踐行「開一方資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發展」的科學理念,讓地方政府、百姓參與礦山建設,共享開發收益。

油氣資源井工廠開發模式。以山東勝利油田、長慶姬源油田為代表,探索建立氣藏鑽井完井壓裂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施工管理,變「一井一場」為「多井一場」,提高油田開發效率,節約開發用地。

區域礦山建礦模式。以雲南錫礦和銅陵有色為代表,將相對獨立的礦山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系統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開拓系統,解決各礦山開拓工程重復投入和開拓方式落後不安全的問題,實現了集約化生產,為我國大量小型礦山高效集約開發探索了一條途徑。

專欄2-13 示範基地建設形成四大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模式

煤基產業群發展模式。以神華准格爾、山西塔山、甘肅窯街為代表,包括煤—電—鋁、煤—油—電—熱—材、采—選—運—電—材等,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綜合利用效率及產品附加值。

有色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模式。以安徽銅陵、廣西華錫、甘肅金川、江西銅業等為代表,形成「礦山—冶煉—加工—化工一體化」,發展礦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提高資源附加值,實現效益最大化。

鐵礦伴生資源綜合開發模式。以白雲鄂博為代表,逐步形成「鐵—鈮—鈧—鈦—螢石」產業鏈,從選鐵尾礦中提取鈮、氧化鈧和螢石,氧化鈧和鈮精礦中綜合利用氧化鈦。從傳統的鐵、稀土產業向鈮、鈧等高新技術材料領域全面發展,並開發高端鋼種及新材料,實現產業全面升級。

磷礦產業發展模式。以貴州開陽磷礦為代表,「抓好兩頭,做大中間,礦肥結合,礦化結合」,不斷延伸產業鏈,實行主副產品深度加工,推動發展方式轉變。

7、(六)建立完善以礦山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

一是組織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攻關。實施國家礦產資源高效節約利用重大科技發展計劃,對優先發展技術分階段攻關,形成一批可供推廣的科技成果。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為突破口,構建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技術體系,重點發展低品位、難利用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復雜共伴生、難選冶礦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尾礦等礦業廢棄物高效利用技術,非傳統資源與替代資源高效利用技術。

二是以礦山企業技術需求為引領,打造「政產學研用」創新平台。以礦山企業技術需求為引領,搭建公共技術研發平台,聯合科技部門設立專項資金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組建由骨幹礦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的創新聯盟,共同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科研成果的兼容共享和快速轉化,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集約、高效利用。整合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開展勘查開采關鍵技術攻關和評價方法創新,破解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技術和方法瓶頸,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勘查和評價能力。

三是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示範推廣。建立健全先進技術推廣目錄發布制度,構建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體系,搭建先進技術信息共享平台,促進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有效對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先進技術推廣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評選標准和辦法,繼續開展年度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評選活動,逐步建立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管理標准。加強對先進技術工藝、管理經驗、開采方式的總結,逐步建立礦山企業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行為規范,加大充填開采、礦地和諧、區域礦山建礦等礦產開發新模式的示範推廣,加快礦業生產轉型升級。

8、如何做好礦山企業創新管理工作總結

隨著煤礦生產水平的不斷延深,生產條件越來越復雜,水、火、瓦斯、煤塵、頂板、地溫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安全管理難度隨之增大。規避危險源,實現煤礦安全發展目標,必須從基礎工作抓起,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責任制,加強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但從煤礦安全管理和職工隊伍專業文化素質看,質量標准化仍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開展質量標准化建設需要做大量工作。
一、加強質量標准化建設的思路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質量標准化涵蓋採煤、開拓、掘進、機電、運輸、通風、防治水以及地面輔助生產環節。各個環節都符合法律法規、安全規程的規定,安全生產才會保持良好狀態,才能保障礦工生命安全和礦井安全發展。煤礦職工接受質量標准化觀念,必須統一思想,強化職工安全質量意識。正確處理好安全質量標准化與生產、效益和其他工作的關系。通過深入開展宣傳動員,深入細致地開展安全質量標准化貫標工作,認清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加大宣教力度,加快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步伐,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大力宣傳國家對於煤礦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幹部職工把安全質量工作搞上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廣大職工對質量標准化建設的認識,堅定抓好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的信心;安全與質量、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講安全必須抓質量,抓質量必須搞好質量標准化,生產與安全質量不相悖,安全質量出效益的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大力宣傳質量標准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職工牢固樹立起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理念。針對部分職工不知如何搞質量標准化的問題,區隊班組重點貫徹質量標准化基本要求和關鍵環節,幫助職工理清思路,明確工作步驟和重點,為質量標准化建設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加強制度建設,細化檢查標准。進一步健全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體系,根據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的要求,結合現場作業實際,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制定可操作性強的管理制度,如規劃目標、實施方案、監督考核辦法、獎罰辦法等。制度建設要體現科學化、人性化,以激勵為主,獎罰兼顧,不能將制度流於形式。通過建立健全質量標准化管理機制,確立分級管理,逐級負責,落實責任的管理體制,達到管好人、干好活、負好責、保安全的目標。做到每個專業、每個工種、每道工序及每項工作都達到標准化要求,實現工程質量全過程、全方位達標,使生產活動始終處於安全生產的良好狀態。在質量標准化建設工作中,管理人員要分片包干,充分發揮安全網員、群監員作用,形成質量標准化建設的合力。現場工程質量不達標視為不合格,必須現場整改,否則不予驗收。管理人員與職工同升井同下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質量驗收員嚴格按標准考核,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管理人員要支持質量驗收員工作,形成從嚴、從細、扎實的工作作風。裝備、設施、材料始終保持安全運行的狀態。保護設施齊全,動作靈敏可靠,人、物、系統才能保持安全和諧統一。堅持質量無小事,現場哪怕一個夾板螺絲沒上好,一個錨桿托盤沒壓緊,尺寸上有一點達不到設計要求,都要認真對待,嚴格按制度執行,決不含糊。針對質量標准化的問題,不是一罰了之,要分析原因,找出責任者,吸取教訓,落實整改措施,質量隱患不排除,絕對不進行下一道工序。開拓工作面現場打眼、裝葯、放炮、錨噴等工序存在缺陷的,技術管理人員要當場指導規范操作,當班安全質量達不到標準的堅決推倒重來。要把安全質量標准化擺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及時總結經驗,培育典型,樹立安全質量標准化的樣板區隊和班組,召開現場會,進行評比表彰,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引導和帶動質量標准化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質量標准化建設水平。
三、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礦井經濟效益的提高,安全狀況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進步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激勵調動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圍繞安全生產、質量標准化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質量標准化建設要結合礦井地質開采條件實際,制定相應政策,落實專項基金,加大質量標准化建設投入。強化現場技術管理,編制切實可行的作業規程,杜絕技術管理工作的隨意性,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嚴禁超能力組織生產會戰,通過加大技術投入,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積極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廣應用信息化、自動化及監測監控等手段,發揮科技創新對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解決影響煤礦安全的水、火、瓦斯、地溫等突出問題,降低安全風險。在實際工作中,機電自動化監測設備存在著一些與實際情況不相適應的地方,煤礦主要領導應要對此項工作給予高度關注,對技術創新參與人員給予適時獎勵,引導工程技術人員積極參與技術改革與創新活動。物和系統的本質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點環節之一,推進本質安全必須加大老設備更新換代、老系統的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系統、裝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減少人員投入,因為生產環境少一個人,就會多一份安全。
四、弘揚安全文化,強化班組建設。從人的社會化角度看,對人的一生影響深刻的是文化,而不是單純的法規制度和行政命令。企業要將安全文化作為質量標准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用安全文化的影響力,提升職工對質量標准化的認同。班組是企業的基層組織,加大班組安全質量標准化力度。要通過安全例會、班前安全教育、現場培訓、安全警句和標識、開展每日一題教育、三違幫教、事故追查與處理、案例教育、安全講座等形式,提升職工的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使職工自覺遵章守紀,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明確安全教育在班組質量標准化工作中的重要性,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質量標准化學習要有計劃,有檢查,有考核,針對生產現場的薄弱環節,提建議,補措施,抓整改。對違章違紀的職工嚴格管理,做到獎懲兌現,把班組三不傷害制度落到實處。社會對煤礦存在一定偏見,認為煤礦是高危行業,發生事故是必然的,不發生事故才是偶然。加強質量標准化管理,把事故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即煤礦發生事故是偶然的,不發生事故是必然,這就是本質安全。班組是企業的細胞,班組搞好安全質量標准化,做到遵章守紀,按章辦事,干標准活,杜絕三違才能從基礎上把住安全關。每一項工作、每一道工序都要靠人去完成,這就要求班組成員在潛意識里要有高度的安全責任心,行動上按規范去操作。針對煤礦職工隊伍專業文化素質較低的實際,必須強化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職工安全技能教育培訓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運用典型事例,現身說教,促使職工思維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由「他律」向「自律」轉變。提高安全技能培訓效果,要克服流於形式和走過場的弊端,實行教考分離,側重實際操作技能和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培訓,將分配政策與技術素質掛鉤,鼓勵職工自學技術,提高綜合素質。
五、強化監督檢查,落實管理責任。加強基礎工作,提高質量標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規的管理制度,落實管理人員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保一級,個人互保聯保的安全保障體系。管理層要深入現場帶班,掌握作業地點動態安全狀況。現場安全管理由粗放型、單一性、機械性向集約型、多變性、靈活性轉變;現場的質量標准化和安全等級狀況由靜態達標向動態達標轉變;事故控制由事後的追查分析向事前的隱患預想、查找、消除轉變。把住人員關,生產環境中的所有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證書,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把住設備、材料的入礦關,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設備、材料不得進入生產系統;把住生產系統安全運行許可證的發放關,對提升、機電運輸、通風等主要系統,採掘頭面,要害場所,制定詳細的安全運行標准,組織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驗收,合格後驗收人員簽字;達不到安全運行標準的不得運行或生產,在生產或運行過程中,出現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標准時,隨時摘牌,整改完後重新驗收;把住工程施工前的設計審查,施工中的工程質量,施工後的檢查驗收關,實行工程質量負責制。做到管理體系無漏洞,工作環境無隱患,現場工作無三違。煤礦外委工程嚴格按照一井一制的安全管理要求,派駐安檢員現場跟班監督檢查;每月組織對外委工程進行安全質量檢查和驗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節嚴重的,立即停止作業整改。並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確保施工安全。

9、建設綠色礦山 促進循環經濟

靈寶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地處豫、陝、晉三省交界處,隸屬於三門峽市。小秦嶺自西向東延入靈寶市,橫卧靈寶市西南部,山勢挺拔陡峻,切割強烈,主峰老鴉岔腦海拔2413.8 米。小秦嶺礦區面積1049 平方千米,是全國第二大岩金基地,年產黃金居全國縣(市)第二位。隨著人類工程活動不斷增強,礦山開采對自然環境破壞日趨嚴重。由於礦山開采、礦渣無序堆放,導致了礦區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該地區自然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地質災害嚴重威脅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作為全國重要的金礦主產區,特別是在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積極建設綠色礦山,促進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一、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

(一)土地資源毀損、佔用

靈寶市各礦山開采區坑口分布諸多,均沿各大小溝峪、溝谷分布,礦區人員眾多、工棚群集。采礦廢渣堆多順坡或短距離運輸於各坑口附近大量堆放,據不完全統計,各礦山累計廢渣存放量達2580.8 萬噸,其中黃金礦山廢渣存放量達1884.9萬噸,佔73.0%。各黃金礦山和硫鐵礦礦山共有尾礦庫31座,現存尾礦渣達1571.02 萬噸。在多年的礦山生產過程中,礦渣大量堆積在溝谷和河道中,不僅佔用和破壞了大量的土地,同時也嚴重破壞了大量的林業資源,對礦區及其周邊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保守估計,因礦山開采造成破壞影響和佔用的土地面積約4.5萬畝。目前,各尾礦庫共佔用土地面積近7500畝;受揚塵危害影響的區域面積約768萬平方米。

(二)采空區地面塌陷、地裂縫、崩塌、滑坡

境內部分礦區地形陡峭,懸崖林立,斷裂發育,岩體較破碎,受重力影響,時有發生崖體自然崩塌現象。如棗鄉峪出岔溝一帶曾發生巨型懸崖崩塌,巨石瞬間崩落,地動山搖。溝谷內礦山工作人員、工棚群集,崩塌將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另外,各礦區內采礦、築路等對自然斜坡的破壞、削坡形成的人工陡崖是礦山產生崩塌的主要場所。如1996 年寺范溝發生的崩塌,致使武警黃金九支隊的1個野外勘查基地被毀,造成2名隊員死亡。

采礦誘發的滑坡已發現的有4處,給礦區本身及周圍居民生命、財產造成較大威脅。如陽平鎮大湖峪口滑坡區,此處有2個滑坡即西山滑坡體和東山滑坡體,東山滑坡體1987年11月1日發生,體積40×104立方米,造成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700餘萬元。采礦引發的地裂縫多見於采礦區地面塌陷邊緣、滑坡體後緣和渣坡失穩引發的渣堆坍塌、滑坡附近,危害附近居民房屋、工棚、道路等財產安全。

(三)渣坡失穩、尾礦庫潰壩、泥石流

靈寶市各礦區多年地下坑道采礦產出的礦渣均順坡堆積於各溝峪(谷)中,礦區多地形陡峭,溝谷狹窄,日積月累,渣坡已不同程度出現堆放高度過高,渣堆過大,局部溝谷、礦區尤其嚴重。

境內各礦山的尾礦庫大多位於山谷或黃土沖溝內,選廠周圍和尾礦庫附近多為農田和居民區,其不僅占壓大量土地,而且由於尾礦堆放造成庫區土地不斷減少,庫區附近生態環境不斷變差,尾礦渣乾旱季節經常形成揚塵、風沙,影響周圍民眾和對庫區附近土地造成危害。同時,尾礦庫的存在,埋下了潰壩的重大隱患,給下游居民生命財產構成威脅。

區內存有泥石流溝22條,具有中等易發程度的泥石流溝9 條。泥石流發育特徵為:具有爆發突然、運動速度快、能量大的特點,其破壞性非常強,常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危害,危害程度一般為重大級、特大級。1998年7月,文峪溝谷中的文峪金礦暴雨發生泥石流災害,毀壞礦區公路16千米,橋涵10 多處,變壓器、空壓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數台,使礦區供電、通訊中斷,礦區停產,經濟損失達473萬元。

(四)水均衡破壞

由於靈寶市多年來諸多黃金礦山的生產開發,區內西南部的山體大多已被采礦挖的千瘡百空,山體富水性本來就較差,加上開采時大量的坑道排水、水源流失,原有的水均衡被打破,致使山坡土層、植被缺水,甚者植被大面積枯死,再加上人為砍伐、破壞,植被、生態環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此外,礦區內山澗溪流汛期暴漲暴落,水質混濁。各礦區坑口密布,人員、工棚群集,各種生活廢水廢物隨處排放,加之風化作用的影響,使遍野廢石中的一些金屬硫化物氧化溶解,隨降水帶入,造成這些地表水體細菌、亞硝酸鹽及金屬元素含量往往超限,水體被污染。

二、綠色礦山建設原則與技術措施

靈寶市建設綠色礦山的重點是:渣堆綜合整治、礦區河道清理疏通、尾礦庫綜合治理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礦區綠化植被恢復、地質災害防治、土地復墾等。

(一)采礦廢渣綜合整治、礦區河道清理疏通、尾礦庫綜合治理

根據靈寶市各礦山礦區存在的廢礦渣過量堆積造成的堆放過高、堵塞河道、堵塞礦區道路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結合目前各礦山廢渣治理的實際情況,在綜合考慮礦區地形、地貌、地質以及工程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基礎上,借鑒已有治理經驗,建議首先考慮廢渣資源化利用,並結合修建護坡擋牆的方法把廢渣進行原位固化治理、綠化等工程措施。將廢渣綜合治理工作分兩部分進行:一是渣堆的綜合整治,包括渣堆資源化利用(二次回收、建築石料、制磚、路基鋪填材料、回填采空區等),渣坡實施合理堆放,護坡、擋牆治理工程,廢渣清運工程,礦區河道清理疏通工程等;二是生態環境恢復,包括渣坡(坡)復土、綠化、植樹等植被恢復工程。結合各礦區實際情況,由於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和礦區探礦、采礦工作的深入,各礦區大多數的廢渣堆都正在排渣或還要繼續使用,因此,先開展廢渣治理工程,廢渣堆生態環境恢復工程在礦山、礦區、坑口閉坑,渣堆不再使用後實施完成。

尾礦庫綜合治理主要是預防尾庫潰壩、庫液外泄、尾渣揚塵對土地、環境造成破壞影響,主要實施護坡加固壩體,完善尾庫排水系統,庫面覆土,庫區綠化等工程技術措施。

(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

堅持「因地制宜,積極利用」的指導思想,以大宗量利用為重點。加強渣堆、尾礦資源化利用的評價工作,科學確定其綜合利用途徑,渣堆二次回收、建築石料、制磚、路基鋪墊材料、建築工程填方、回填采空區等;尾礦再選和共伴生礦物的回收,用作水泥添加劑、尾礦制磚等生產建築材料及製品。這些作為渣堆、尾礦綜合利用的主要發展方向,隨著礦產品市場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及選冶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要等,建議各礦山企業應加強渣堆、尾礦的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三)礦山綠化

礦山綠化是靈寶市開展生態城市建設,實行「青山綠水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礦山綠化的基本原則是適宜性、綜合性和優化性。礦區綠化要因地制宜,因礦施制,應與渣坡、尾礦庫綜合治理、土地復墾、物種多樣化和發展生態農業等有機地結合。加大區內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對邊坡採用人工復綠與自然復綠相結合,以人工復綠為主,採取階梯式綠化、上攀下掛垂直綠化、網格噴播綠化等復綠技術措施。對區內重要礦區植被規劃進行專題研究,應包括礦區林地、林帶的配置、樹種選擇、布局、優化等問題,使礦區綠化效果更佳。對風景名勝區、重要交通幹道附近的采礦區、關停采場,依據景觀恢復要求,科學規劃,台階式平整覆土,種草、植樹造林。

(四)礦山地質災害防治

地下開采礦山應積極推廣坑巷廢石不外排,充填采空區、無礦區等技術,減少地表堆廢量與地面塌陷面積,及時對塌陷區、地裂縫進行平整回填。

露天礦山制定科學合理的開采布局,嚴格按照設計的剝采比、邊坡角進行台階式開采,限制采面、坡面高度。對露天采場危險地段採取坡面噴漿處理,修建防水面,削方減載,坡腳堆載,抗滑樁支護等措施,防止發生崩塌、滑坡災害。

結合區內各礦山的地形、地貌、地質等環境條件,對各礦區地表危岩體、陡崖邊坡進行調查、觀測,必要時進行放岩、放坡和避讓處理,預防礦區自然崩塌、滑坡災害的發生。對礦山開采引發的崩塌、滑坡進行調查和監測,對威脅道路、礦山工作人員、村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隱患及時進行工程治理和採取避讓措施。對區內各礦山大量堆存的廢渣、尾礦積極進行綜合治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預防渣坡失穩、尾礦庫潰壩引發渣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發生。

(五)土地復墾

土地復墾原則為社會生態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重建相結合;采前統一規劃,采礦與復墾相結合;土地恢復與農業、林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採取有效的工藝措施,治理與預防相結合;加強環境保護制度、理論方法和技術創新,技術經濟與政策法規相結合。

技術措施:推廣廢礦渣回填采空區、無礦區,渣堆、尾礦資源化利用等新技術,有效合理地利用礦產資源和保護土地、林地;結合實際,以耕地、林地、建設用地為主,確定科學合理的復墾土地用途和比例;科學規劃,動態復墾,使土地恢復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環;重視土地恢復技術方法的系統性、綜合性、適宜性和創新性,因地制宜,注重實效。

新建固廢堆場,尤其是尾礦庫建設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按照國家相關規范進行選址、評估、勘察、設計、施工及監理;正在使用的固廢堆場必須按照設計使用要求建設運營;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設計庫容的固廢堆場,應立即停用,啟動閉庫程序,嚴禁超設計能力使用。廢石廢渣集中有序堆放,及時覆土綠化;固廢堆場必須建設正規的攔渣壩、擋渣牆,坡面築漿砌石護坡或進行其他固化措施,防止發生滑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佔用主要行洪通道如河道、溝谷的廢石廢渣進行清理或修建行洪渠或排水管道,保證洪水的順利通過,截斷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條件。對於一些暫時無法進行有效治理的不穩定滑坡體、不穩定邊坡、危岩體等,及時避讓,並設置隔離帶、警示牌。

因此,積極建設「綠色礦山」,尋求循環經濟發展之路,是今後靈寶礦業的方向和目標,在今後的工作中,應堅持以下發展思路:

一是保護環境,走「綠色礦業」之路。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開發與保護並重的要求,嚴格落實礦山開發環境影響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堅持水土保持和環保設施建設「三同時」制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防治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保護礦山生態環境,走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護型的「綠色礦業」發展道路。

二是加強治理,做到達標排放。重點礦區廢棄物集中貯存、處置,污染物集中治理並達標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減少,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得到預防與控制,嚴格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制訂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

三是集約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引導礦山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改造傳統采選工藝和裝備,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延長產業、產品鏈,提高礦產資源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冶煉綜合回收率和共生伴生礦綜合利用率,促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從粗放、高耗、低速到集約、節約、高效的轉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循環經濟價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