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創新
1、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在國家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創新 這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也稱又稱英國內戰、清教徒革命。那場戰爭導致內戰的發生,國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40年後,英國人又請來威廉來擔任英國國王,進行了「光榮革命」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的統治。英國革命確立了"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制)"、"內閣制",頒布《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制約,人類社會由專制轉向民主,由人治轉向法治。
意義
1.英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和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
4.英國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5. 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全球通史·第27章·歐洲的政治革命>
6. 英國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舊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7.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它所確立的資產階級議會制度,對歐洲乃至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折疊影響
英國革命極大促進歐洲各國反專制勢力,起到思想啟蒙作用,對世界歷史產生重要影響。也使一些封建專制的國家陷入害怕和擔憂。但是英國革命畢竟是不徹底革命,沒有從政治制度上徹底鏟除舊的毒瘤。但對1789年法國大革命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英國通過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推動了歷史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2、人身保險發展史上英國有哪些創新
保險是從海上保險發展而來的。
在英國,迄今發現的最早一張人壽保險單是1583年6月18日簽發的承保威廉·吉本斯的短期壽險單,人身保險是該張保單的保險金額為382: 33英鎊,人身保險的保險期限為12個月,人身保險威廉.吉本斯於1584年5月8日去世,人身保險相關機構向其家屬給付了保險金,這種短期壽險單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人壽保險,人身保險它是由會員繳費建立共同基金,人身保險在會員死亡時從幕金中給付保險金,人身保險屬於互保形式,人身保險類似於古代的喪葬會。
3、英國是怎麼崛起的?
英國崛起的原因是綜合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從英國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其能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部分:
部分內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積累: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以及殖民戰爭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積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積極發展對外的貿易,使倫敦,利物浦成了繁榮的港口城市。
3、工業革命的推動: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蒸汽機等。
4、重視教育: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紀牛津大學(1185)和劍橋大學(1209)成立的時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擁有強大的制海權: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其後,利用其優勢的地理位置與強大的海軍控制了海上運輸貿易。
2、不斷擴張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3)英國歷史創新擴展資料: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於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
4、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國曾以政治制度、科學技術等桑面的創新走在了前
(1)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科學技術:牛頓定律
(2)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使原來的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提高了生產效率
(3)英國科技創新既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也對英國的政治變革起了推動作用。反過來講,政治制度創新又為科技創新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可見,英國科技創新與政治創新在互動中前進。
5、嶽麓書社版歷史必修一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新 和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 題綱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文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第8課英國漸進的制度創新
一、《大憲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
2、簽署:13C初限制王權,保障貴族,騎士與市民利益。
3、影響:形成召開議會決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權
二、《權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權
2、影響:A、確立議會主權,國王權力受到議會限制;B、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進入穩定發展時期;C、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由人治轉向法治。
三、責任內閣、
1、形成:光榮革命後,國王「統而不治」,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為第一任首相。
2、職責: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
3、兩黨政治:19世紀中,議會選舉成為兩大政黨權力角逐的戰場。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四、英國君主立憲制
1、特點: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以國王為元首,以首相為最高行政首長,以代議制民主為基礎。
2、發展:隨著工業革命深入,工業資產階級在1832年選舉中取得更多席位,確保資產階級政體的穩定。
第9課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
一、聯邦憲法
1、背景:美國面臨新問題(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A、邦聯的鬆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穩定統治秩序,保護國家的利益和主權;B、需要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C、力求在大國中確保共和政體。
2、制定:1781年費城制憲會議
3、原則:
A、聯邦制原則:建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長官,即總統;國會掌管聯邦財政;建立權力在各州司法體系這上的聯邦司法體系,但各州保留較大自主權。B、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C、民主制原則:總統和議員由民選產生。
4、補充:前10條修正案,規定公民若干自由權。
二、聯邦制度
1、概念:中央與州分權,國家主權屬於聯邦,聯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戰:州權主義活躍導致1861年至1865年美國內戰。
3、完善:憲法第13、14條修正案規定廢除奴隸制,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響:統一與穩定成為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政治前提。
三、兩黨政治
1、形成:華盛頓之後,總統選舉受到統治控制,國會形成兩黨對壘局面。
2、基礎:19世紀中期,民主黨代表南方種植園主,共和黨代表北方工業集團和西部農場主利益。南北戰爭後,各自基礎發生了變化。
第10課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一、初創共和:波旁王朝---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法國大革命(起因、標志、含義)
2、《人權宣言》(時間、機構、影響)
3、《1791年憲法》:確立君主立憲制,實行三權分立。
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
1、政體演變:法蘭西第一帝國---波帝王朝復辟---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
2、《拿破崙法典》:確立資本主義社會法律規范
三、確立共和-----標志:1875年第三共和國憲法
四、維護共和:議會選舉中,共和派取得勝利,對憲法進行補充,堵塞了君主派復辟之路。
第11課民族國家的統一之路
一、德意志的統一
1、原因:
19世紀中期,德意志經濟連成一體,封建割據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
2、過程:1864——1870年,普魯士在首相俾斯麥籌劃下,發動了三次三朝戰爭,完成了統一。
3、影響:這是一場結束封建割據的革命,解決了德意志的民族統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傳統。
二、德意志帝國:1871年,在法國凡爾賽宮成立
1、性質:《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實行君主立憲制。帝國國會為人民代表機構,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選舉產生,雖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濃厚專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國家權力。
2、局限:專制色彩濃厚,軍國主義傳統影響深遠。
三、魏瑪共和國
1、建立:1919年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人民享受到一些資產階級民主權力,並頒布魏瑪憲法。
2、局限:沒有摧毀舊帝國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基礎,民主共和的社會基礎薄弱。
3、結局: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統治
4、啟示:在德國這樣專制主義影響深遠的國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必須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
6、歷史網:英國在政治上的創新指的是什麼
君主立憲制。
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
煤炭,電。
7、求英國制度的創新!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過程
(一)君主立憲制的開始形成——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政治權力:國王——議會)
1、《大憲章》的簽署--限制王權的開始
(1)原因:英王因加強王權與貴族矛盾斗爭的結果
這是英國第一次明確國王也必須服從法律,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這是後來《權利法案》的先聲。
(2)作用:限制王權,保障貴族特權和部分騎士與市民的利益
(2)影響:從國王專權——有限王權
貴族權利——憲法權利
2.議會制度逐漸形成(組成、職責)
議會制度的組成、職責如何?
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逐漸形成並壯大。英國處在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之下,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權神授」,厲行君主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對國王推行的政策和專橫行為不斷進行指責,在議會中形成了反對派,他們支持《大憲章》,積極要求限制王權。從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到1688年的「光榮革命」 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那麼,「光榮革命」後國王的權力與之前相比有何明顯區別?(國王喪失了最高權力,受到議會限制)哪一文件最能體現這種變化?(《權利法案》) 可見,國王是被議會「邀請」來的,國王權力的來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議會了,並制定了《權利法案》作為國王登基的條件。
3. 《權利法案》--開始建立君主立憲制
(1)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
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制,運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國王的權力,這是《權利法案》吸取了《大憲章》的重要部分。
發展:王權受議會限制;國家由國王個人統治發展為集體統治;由人治發展到法治
(2)影響:議會權力開始超越王權
《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制,也就是確立了英國沿用至今的政體,英國的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治。可見,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過渡的歷史就是政治權力進一步從國王向議會轉移的歷史
過渡:《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加強了議會的權力,議會具有立法權、司法權、財政權,但《權利法案》還沒有解決國家的行政的決策和執行問題,這是《權利法案》的一個局限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內閣逐漸獨立出來,英王逐漸成為一個「統而不治」的君主,責任內閣制逐漸發展成熟。
(二)君主立憲制的發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行政權力:國王——內閣)
1. 形成(時間、表現)
時間:光榮革命後表現:國王退出內閣,統而不治,行政權力轉移到內閣
國王召集咨詢會議本是英國的傳統,革命後內閣作為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分減少了,而從議會多數黨領袖中來遴選內閣成員也漸成慣例。喬治一世讓內閣自行處理國事,沃爾波爾就成了實際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
2、特點
內閣職責
內閣與議會關系
議會可以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內閣下台;內閣要麼下台,要麼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3、發展
時間:19世紀中期
原因:選舉權擴大和兩黨制發展
表現:兩黨輪番執政,互相監督、促進內閣由占議會多數的黨組成
在責任內閣制下,英國的議會與政府的關系體現為:內閣必須得到下議院議員的支持,內閣設首相必須是下議院多數黨的領袖。如果議會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這樣,內閣制的建立使英國的立法機關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減低後者的行政效率,調節了議會與政府的關系。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國的內閣是對議會負責的。
綜上,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即是行政能力由國王向內閣轉移 的過程。
明代的內閣與英國的內閣有什麼區別?
英國的內閣制是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產物,其內閣制下的內閣是獨立於國王之外的機構。而中國的內閣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強化封建統治的產物。
(三)君主立憲制的逐步完善
--1832年的改革法案(擴大普選權)
設兩個問題:1.英國民主化的趨勢是如何發展的?
2.普選權的廣泛性能否說明民主化的程度?
由學生閱讀課本,分小組討論後歸納以上問題的答案。
1、(1)光榮革命後,英國議會的權力掌握在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手中
(2)1832年,在英國第一次選舉制度改革中,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代表首次獲得進入議會的權力。
(3)在19世紀後半期的兩次議會改革中,成年男子獲得普選權,20世紀初,非貴族出身的議員在院中首次超過半數。
(4)20世紀,女子逐步獲得普選權。
8、14世紀的英國,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
就前者而言,佛克斯本人是一位堅定的新教徒,在求學期間接受新教教義後也曾受到迫害,但他沒有絲毫動搖。他研究殉道者的事跡,就是為了與當時不少教皇的驕奢淫逸形成鮮明對照,希望基督徒以這些早期的殉道者為榜樣,而不是盲目尊奉、服從教會的規則和教皇的指令。同時,佛克斯寫作有關殉道者的業績,又以自14世紀以來英國的(新教)殉道者為主。當然,在宗教改革以前,那些人只能稱作新教的先驅。而佛克斯注重本國殉道者的做法,使得他的著述成為民族史寫作的一個嘗試。
與佛克斯同時,還有一位更加註重英國歷史的學者,那就是約翰·萊倫德(John Leland,1503—1552)。萊倫德一生的研究,都側重英國的地方文化、地理和歷史,被稱為“英國地方歷史和文獻之父”。他能獲得這個榮譽,是因為他曾多次環游英格蘭和威爾士等地,考察、收集和考訂文獻,測繪地貌地形,進行考古研究。他在考察途中做了詳細的筆記,並將之出版。
萊倫德的多卷本《游記》(The Itinerary)既是後人研究英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歷史著述。它的敘述從中世紀初年開始,一直到亨利八世,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其意圖其實是編一部《古代不列顛志書》(DeAntiquitate Britannica)。在考察旅行中,萊倫德還發現了羅馬的錢幣和銘文,雖然他本人未能全部識讀,但他的發現和收集至少讓人們看到,在古代文獻的零星記載之外,還有實物史料可以證明羅馬人進駐英格蘭的古代歷史。
英國民族史的著述在威廉·坎姆登那裡走向成熟。像萊倫德一樣,坎姆登是一位博古學家,對古代史料充滿興趣,同時他也是一位歷史學家,著有《伊麗莎白一世編年史》(Annales Rerum GestarumAngliae et Hiberniae Regnate Elizabetha)。但坎姆登最著名的著作,是他編纂的《大不列顛風土志》(Britannia),從羅馬時代一直寫到他生活的時代。
由此,坎姆登堪稱英國民族史學之父。坎姆登的著述不但基於文獻史料及前人(如萊倫德)的研究,更利用了大量實物史料,充分展現了他廣博的博古學知識。坎姆登的口號是:“重建不列顛的古代,也讓古代擁有不列顛。”他的做法是,變史學著述為一種研究、一門學問,從而走出史學寫作從屬於修辭學的傳統模式。坎姆登的成就,是16世紀歐洲學術史發展的一個經典代表。
民族史學逐漸興起的另一個特徵,就是當時的學者雖然精通拉丁文乃至希臘文,但開始用地方語言寫作。因為打破天主教會的一統天下,也包括突破拉丁文的“壟斷”,使之不再成為唯一的學術語言。當然這是個漸變的過程。比如萊倫德和坎姆登等人常常先用拉丁文寫作,然後再由他們自己或他人譯成英文出版。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嘗試並不限於信奉新教的史家。早在16世紀初期,後來以《烏托邦》(Utopia)一書而揚名天下的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1478—1535),就用拉丁和英文寫作了《理查三世史》(History of KingRichard III)。
莫爾是伊拉斯謨的好友,具有深厚的人文主義素養。他的《理查三世史》文辭優美、敘述流暢、人物鮮明,在人文主義史學中的地位與馬基雅維里和圭恰迪尼等人的著作相比毫不遜色。然而莫爾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曾是英王亨利八世的秘書,但他強烈反對亨利離婚,因此也反對英國的宗教改革,甚至不惜為此走上了斷頭台。
英國的宗教改革起伏多變,但用英文寫作的風氣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到了17世紀晚期,另一位政治上的保守派愛德華·海德(Edward Hyde,1609—1674),即克萊倫頓伯爵,寫就了一本英文史學名著——《英國叛亂及內戰史》(The History ofthe Rebellion)。雖然作者立場落伍保守,但他的英文造詣卻為後人所稱道。17世紀之後,拉丁文“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是明日黃花了。
英國之外,以本民族為題材的歷史著述也同時在歐洲其他地區出現。最初涉足這一領域的史家以新教徒為多。毋庸贅言,與天主教徒相比,新教學者在當時屬於創新者,更注重彰顯地方和民族的文化及語言特色。
在史學之外,馬丁·路德將《聖經》譯成德文,為近代德文的形成奠基,便是一個顯例。之後歐洲各國都有學者模仿路德,將《聖經》譯成他們的語言,使得拉丁文的《聖經》在近代歐洲不再流行,即便是在天主教徒中也不例外。不同語言版本的《聖經》之所以能夠流行,自然有政治力量介入的影響。歷史著作的寫作亦是如此。例如,出生於盧森堡、後來在歐洲各地游學、任職的史家約翰·斯萊頓(Johann Sleidan,1506—1556)是一位與梅蘭希頓齊名的新教史家。
正如馬基雅維里寫作《君主論》是為了獻給美第齊家族,證明自己的識見和才智,斯萊頓寫作《宗教改革史》(Commentariorum de statu religionis etreipublicae, Carolo V.Caesare, libri XXVI)則是為了讓事實說話,讓反對宗教改革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看到宗教改革的淵源發展和歷史意義。
為此目的,斯萊頓努力采擷可靠的史料,細心鋪陳史實,以求著述的真實性。多年在歐洲各國從事外交活動的經歷使他享有獨特的機會,得以掌握不少旁人無法獲知的資料,為他的寫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斯萊頓盡力做到不偏不倚,因此他的著作甚至讓一些新教徒感到不滿,而又得到一些天主教學者的認可。他的《宗教改革史》後來被譯成各種歐洲文字,成為後人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途經。
斯萊頓的這種做法也與他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態度有關。雖然皇帝查理五世反對宗教改革,但斯萊頓對查理皇帝仍然頗為恭敬,並視其統治下的帝國為標記塵世歷史的四大王朝之一羅馬帝國的延續。其他出生於德意志地區的學者,無論宗教信仰,更是對德意志的歷史充滿驕傲和興趣。畢竟,德意志地區是日耳曼人的發源地,而古代史家塔西佗又著有《日耳曼尼亞志》,為這些學者提供了研究古代德意志的重要線索。
因此,德意志學者探求該地區的古代文化往往從評注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志》開始。康拉德·策爾蒂斯(Conrad Celtis,1459—1508)、亨利希·倍貝爾(Heinrich Bebel,1478—1512)和安德里奧斯·阿爾沙莫爾(AndreasAlthamer,1500—1539)等人都以注釋塔西佗而聞名,並通過這種人文主義的研究重建德意志地區的歷史。
阿爾沙莫爾聲稱“我們的塔西佗”是“描畫、贊賞和稱頌德意志”的第一個也是最好的作者。而比圖斯·瑞納努斯(Beatus Rhenanus,1485—1547)則想通過評注《日耳曼尼亞志》和寫作《德意志史》證明,“德意志人一直享有完全的自由”。
如果說德意志的人文主義學者由於擁有一本古書而感到驕傲自豪,那麼法蘭西作為曾經的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亦讓人文主義學者引以為榮。博丹就曾在其論著中透露出民族主義的情緒;並對新教史家梅蘭希頓和斯萊頓推崇以德意志為主的神聖羅馬帝國表示了不滿。
博丹的情緒並非毫無根據。在他以前,羅貝爾·蓋甘(Robert Gaguin,1433—1501)就著有《法蘭西人的成就與淵源》(Compendium super Francorum origine etgestis),專門記載了法蘭西的古代文化。的確,如果日耳曼人有崇尚自由的傳統,那麼法蘭克人的文化似乎也應與之相近——在羅馬帝國的時代,他們都同樣被視為未開化的“蠻族”。
9、歷史:英美兩國對傳統市場經濟模式各有什麼創新?
兩國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創新。
20世紀美國經濟發展模式
體制、政策與實踐
【文】南京大學商學院 劉厚俊
美國經濟在20世紀全球經濟的表現中是最為突出的。無論是從實現現代化的時間,還是從現代化內涵的廣度和深度上看,美國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與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美國實現現代化的過程有其獨自的特點。它是由美國特定的歷史發展背景、美國經濟自身結構特性以及社會人文環境等諸多因素所決定的。
一、市場體系與企業制度
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與其成熟的市場經濟模式分不開的。美國的市場經濟模式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1)實行自由企業制度;(2)遵循平等競爭原則;(3)大中小企業並行發展;(4)產業結構優化,地區分工合理;(5)國際化的市場經濟;(6)政府幹預程度相對較低;(7)有關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較為健全。
關於美國的市場經濟模式,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闡述:一是分散決策的市場經濟;二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與管理。這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美國市場經濟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美國的市場體系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相當完善。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場,如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也包括各種特殊的商品市場,如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等。其中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和金融市場是美國市場體系中的三大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度現代化、知識化,信息市場突飛猛進,成為美國市場經濟中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健全的市場體系為美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反過來,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則是美國市場經濟體系運行的必要前提條件。美國實行的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由企業制度。與西方其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其經濟自由的特點尤為突出,自由企業制度成為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和核心。它的形成既與其特殊的社會政治文化傳統密切相關,同時,由於美國幅員廣闊,早期的自然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經濟自由。美國所謂的經濟自由,實際上就是經濟資源私有,企業自由生產,消費者自由選擇購買。每個經濟行為主體的利己之心,構成了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每個行為主體的決策是高度分散的,它們依靠市場價格信號進行協調。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從兩個方面保證了市場的競爭性:一是從所有制方面,二是從企業的市場結構方面。
美國的市場體系與企業制度互為因果,相互適應,相互統一。成熟的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各運行主體的聯結紐帶,是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保證。市場引導企業,為企業提供了有效的經濟信息和決策依據,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自由企業制度是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是美國市場經濟的靈魂。
二、市場競爭與科技創新
美國的市場經濟體系為企業競爭提供了制度環境。市場競爭推動技術進步。技術不斷創新已成為企業賴以生存並謀求發展的最根本的出路。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世紀之末總結美國市場競爭機制的時候,可以發現他既有資本主義市場競爭的共性,也有美國市場競爭的個性。共性表現在它具備市場競爭的三大基本內容,即爭奪內部資源、合理配置資源和跨國競爭。就市場競爭的個性而言,美國市場競爭的突出特點就是政府的干預程度很低,市場競爭的自由化程度較高。
市場競爭有兩面性,一方面是殘酷的和具有破壞性的;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適者生存和優勝劣汰而促進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進步。在美國,只要肯奮斗,就有發展的機遇。
當美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時候,它的科學技術並沒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是落後於歐洲國家。美國的科技是在戰後才發展起來並迅速超過歐洲的。促進美國科技飛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1993年11月,美國在歷史上首次在白宮內設立國家科技委員會,該委員會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並駕劑驅,由總統親自領導,政府主要人員參加,定期討論美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和涉及的重大問題,並由政府制定計劃,組織攻關。
美國大多數科技進步和發展,是依靠政府部門的有組織的研究和開發所創造的。在R&D的全部支出中,政府直接使用的約佔1/4。其餘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撥給企業、學校和其他非盈利機構使用。其中學校和非盈利機構R&D的大部分來自政府。從美國大學生所獲的學位上,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導向。例如,美國和日本授予科學和工程學位人數所佔的比例大體相近,但日本85%的學位屬於工程系列,15%屬於科學系列。而美國工程系列只佔40%,,科學系列卻佔60%。以上對比說明,美國政府在基礎研究上擔負著主要的責任,,而應用特別是開發則主要依靠企業受市場力量的推動來進行。
在高科技發展的過程中,美國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水平最高的科技人員隊伍。歸根結底,高科技發展要靠人。人是科技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也是科技知識的載體。1985年美國從事R&D的科技人員超過日、德、法三國總和,到90年代又超過日、德、法國、英四國的總和。在諾貝爾獲獎者中,美國人是最多的。
通過激烈的國際競爭,戰後以來,美國在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間工程等各個領域,均保持著世界依靠的地位。高科技的發展是美國經濟最有力的支撐點,也是下一個世紀國際競爭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對外擴張與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現代化的過程,同時又是對外擴張的過程。二戰結束以後,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70年代是美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時期。1970-1980年間共增長308.4%,平均每年遞增率達11.9%。80年代,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因至少 美元匯率下跌使對外投資成本提高這兩大不利因素的影響,美國對外資本增長速度有所下降。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市場越來越開放,美國的海外經濟擴張也出現了新的發展態勢,繼續保持著全球最大資本輸出國的地位。例如,1997年美國各種形式的資本輸出為4780億美元。占當年GDP的6.6%。
美國的對外證券投資同樣擴張很快。1970年美國對外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為210億美元,1980年達到621億美元,1990年猛升到3423億美元,到1997年則更增至14463億美元。美國債券投資對外擴張急劇擴大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後主要發達國家實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脹的措施,使實際債券利息有所上升。同時,全世界金融業蓬勃發展,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場的行情日益上漲,增加了國際上對金融資產的吸引力。同時,由於美元匯率下降,美國投資者為減少風險,改持有美元單一貨幣而轉為對外證券投資。加上現代通訊技術和電腦網路的發展提高了金融國際化的程度,使從事國際證券投資在手段上非常方便,這些都促使美國私人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地對外擴張。
70年代以後,美國跨國公司發展很快。跨國公司已成為當代資本輸出的最主要手段。到世紀之末,跨國公司已成為美國對外擴張的主要工具。美國跨國公司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對外擴張除了表現為資本擴張以外,還表現為商品市場的擴張。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國,進出口量長期都位於世界第一。如戰後初期的1948年,美國商品出口額佔世界出口額的21.8%,在1998年,該比率為12.7%。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經濟擴張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擴張。20世紀美國政治上的對外擴張經歷了一個過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都以「中立國」的姿態出現。實行這種政策不僅可以減少參戰的代價,而且還可以通過對交戰雙方國家銷售武器的途徑,迅速積累、壯大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二戰中,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戰,同英國和蘇聯一起,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三巨頭之一。戰後的「雅爾塔協議」構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國的政治勢力也已擴展到世界各地。
戰後,在意識形態上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是蘇聯。美國對蘇聯實施了「冷戰」政策。為了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政治力量,美國於1949年4月建立了以它為首的北約組織。90年代以後,東歐巨變,蘇聯解體,雅爾塔體制瓦解,美蘇關系緩和,冷戰基本結束。世界政治格局由兩極化演變為「一超多極化」,即美國仍作為世界超級政治大國位於各國之上,但其地位受到俄、中德、日等國的挑戰,不可能獨霸世界。1990年,布希總統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張。其含義是以西方大國為中心,爭取與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以其盟國分擔責任的國際安全體系。由此可見,美國雖然已經到它不可能恢復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仍想以自己的優勢來操縱和控制世界事物。
軍事擴張是美國對外擴張的第三個方面。美國大體上是通過三個渠道來實施其軍事擴張的:第一個渠道是通過在海外直接建立軍事基地或派遣駐軍;第二個渠道是通過由美國參加並領導的國際組織(如北約等)來實施影響;第三個渠道是通過軍事援助來擴大其軍事影響。
綜上所述,美國的經濟增長是與美國的對外經濟、政治和軍事擴張密不可分的。這三種擴張相互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又相互推動;成為美國經濟現代化過程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新經濟與政企關系
「新經濟」是90年代中期提出的對美國經濟在20世紀最後10年表現的一種新概念。美國新經濟的形成,既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有主觀因素的推動。客觀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在90年代初進入一個新階段。
1998年美國在國際競爭力的八大要素中,有六項列世界第一位,總體競爭力水平已連續五年居全球第一。這是美國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的優勢。美國與全球經濟的關聯度是最高的。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資本輸出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資本輸入國。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美國以信息業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80年代開始,特別是90年代,美國以高科技為中心,掀起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形成了一大批高技術產業。同時,傳統工業也已被新的電子工業改造。使高科技產業代替了傳統的汽車、鋼鐵、建築等支柱產業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
政府和企業在美國新經濟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美國新經濟形成的過程中,政企作用和政企關系也發生了 一些變化。
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政府的作用歸根結底表現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美國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活動。 政府對大公司和中小企業區別不同的情況實行不同的激勵機制。在壟斷產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斷創造並完善企業自由競爭機制。當壟斷產生以後,政府則對他們加以控制,只允許它們獲得「合理的」利潤,限制它們牟取暴利。9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加註意幫助廣大小企業向海外市場擴展,為它們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險、咨詢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務。美國政府的這些政策,對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雖然在支持小企業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經費支出,但由於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反過來又為政府創造出更多的稅收收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以上說明,美國政府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干預作用,激勵企業的經營活動,使它們能夠發揮潛能,為繁榮經濟做貢獻。
10、英國民主制度創新的體現
英國國王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國王把國家的土地分賜給貴族,貴族必須向國王提供勞役和賦役。13世紀初,英國國王在對法蘭西的戰爭中失利,為了奪回失地,英王向貴族進一步征稅徵兵,加重了貴族的負擔,如果有貴族拒絕,就會遭到國王的秘密殺害。在這種背景下,1215年,貴族起兵反抗,佔領倫敦,迫使英王約翰簽署了《大憲章》。這張單薄的羊皮紙,就是距今已有約八百年歷史的《大憲章》,它第一次把國王和貴族之間一直以來既約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權利關系,轉化成了明確的法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