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會管理模式
1、創新社會治理的原則和措施有哪些
1、原則
在創新社會治理的方面,最基本的原則,是法治。世界各國在處理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時候,最終沒有其他選擇,就只有法律的途徑。盡管法律也有缺點,因為法律更多的是強調程序公正,強調依法申訴的程序。
法律是必須有終審的,它強調一個事物最終要遵從規則,不管是申訴方還是被訴方,最終法律都會給出一個裁決。所以法治的途徑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出路。
2、措施
(1)是傳統治理主體單一化到多樣化。要堅持依法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保護群眾的根本利益,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社會誠信體制建設、信息化管理、輿論引導、心理疏導、人民調解、基層社會自治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社會治理。
(2)是轉變政府職能,注重從源頭上治理。社會管理不等於「維穩」。「維穩」只是社會運行出現失序狀態之後的應急管理。創新社會治理強調常規性的、基礎性的服務和管理。這就需要政府要盡快轉變職能,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3)是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發揮其協同作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不斷調整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關系的過程。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的協同作用,積極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意義重大。
(4)是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要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包括政府的服務體系建設、市場的服務體系和社區公益服務體系。在當前,特別要加強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組成的社區公益服務體系建設,來滿足社區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興趣居民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
(5)是積極動員公民的廣泛參與。社會治理的理念是「善治」。「善治」強調賦予公民更多機會和權利參與政府公共政策,通過溝通、協商使公共利益最大化。
因此,政府要堅持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決策水平,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體制和機制,問政於民,問需於民,讓公眾參與社會公共政策的討論,保證民意能夠進入到公共政策中去。
(6)是健全治理的體制和機制。社會治理創新,需要我們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事先預防社會矛盾的發生。
需要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使群眾問題能及時反映、矛盾能及時化解;同時,改革行政復議體制和改革信訪工作制度,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有效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1)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擴展資料
在社會治理的方面,如果我們問到究竟什麼是最基本的原則,我認為是法治。當改革碰到很大的利益問題時,就常常會出現各種利益群體的不協調、矛盾或沖突,這樣整個社會方面的問題就凸顯出來。針對這些問題,政府過去曾經出台過一些制度來化解矛盾,比如說信訪制度等。
但是最終我們發現,這里有一個誤區,光靠信訪還不行,如果這些制度最後不能納入到法治的軌道上來,反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比如,有些「上訪戶」最後就成了老上訪戶,而這些老上訪戶的問題長期拖著不能解決,社會就更加不和諧。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針對社會治理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就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了全面部署,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適應新形勢,增強風險意識,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以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為動力,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引領,以基層基礎建設為支撐,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2、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有哪些
創新社會管理模式,要突出組織領導,在建立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上下功夫。
社會管理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力量的參與和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工作格局。一是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的工作格局。各級黨委既要發揮好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又要組織動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於直接服務群眾的工作,積極支持政府履行社會管理職能,引導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社會管理與服務,提高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二是要形成政府主導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級政府要切實發揮好社會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建立責任單位之間的溝通機制和協調機制,科學界定各職能部門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職責任務,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將任務分解到單位、量化到崗位、落實到人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縱向互動的工作格局。
創新社會管理模式,要突出和諧建設,在構建矛盾調解機制上下功夫。
社會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消除所有社會矛盾,往往是舊的矛盾和問題解決了,又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因此必須構建動態調解和化解機制,使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得到及時有效化解或向好的方面轉化,盡最大可能做到不積案、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級、不向壞的方面轉化,使社會處於動態平衡、動態優化、井然有序、健康運行的狀態。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訴求表達機制。要建立一套方式多樣、規范有序、暢通高效的訴求表達渠道,用群眾觀念統攬信訪工作,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讓群眾話有處說、冤有處訴、問題有處反映。突出抓好領導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等形式,逐案進行研究,落實解決措施,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滾動排查和預警機制。要針對當前社會管理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經常性分析排查,建立矛盾糾紛滾動排查機制。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工程、特殊群體和敏感時期的監控和排查,及時解決和化解矛盾。
創新社會管理模式,要突出群眾觀念,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
社會管理創新與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需要把改善民生作為重要力量支撐。因此,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根本性問題來解決,切實保障和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是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群眾既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服務對象,也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主體力量。因此,要牢固樹立社會管理創新為了人民,社會管理創新依靠人民,社會管理創新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二是大力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要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保障人民群眾平等就業。就業乃民生之首。沒有充足的就業崗位、公平的就業氛圍以及穩定的就業環境,社會穩定只能成為空談,管理創新更無從談起。各級黨委、政府應當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就業問題放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努力增加工作崗位,最大程度地保障好人民群眾的就業權利,從而最大程度地消除不穩定因素。要千方百計地實現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各級黨委政府要想方設法縮小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教育水平差距,著力改善落後地區和偏遠鄉村的教育環境,把優質教育資源向落後地區和偏遠鄉村傾斜,提高其教育水平。要著力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通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低保、社保、大病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社會公平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3、如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平台,建立高效多元的服務和矛盾疏導化解機制。
(一)整合公共資源,拓展服務功能,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平台。
隨著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構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任務越來越重,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實行網格管理,推動幹部下沉,把服務和矛盾預防化解在田間地頭。
在安排好「一辦」和「中心」辦事窗口的輪值服務人員外,其餘80%的鎮幹部按網格化管理包組、包片、包戶模式,每周3天以上的時間深入責任網格範圍內走訪、服務群眾,擔當起政策法規的「宣傳員」。
(三)注重多元治理,凝聚共治合力,力求群眾的問題更多地讓群眾解決。
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積極鼓勵培育基層各類社會組織,尤其注重培育村民理事會、水利協會等矛盾化解類社會組織,引導廣大群眾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反映訴求,協調關系,化解矛盾。
(四)強化支撐保障,全面系統推進,形成常態長效活力機制。
強化信息化支撐,開通手機版社會治理服務「一冊通」,網格內重要信息和工作開展情況通過簡訊方式向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傳輸,實時進行分類、交辦、催辦、查詢、歸檔,實現情況及時掌握、矛盾及時化解、結果及時反饋、服務及時跟進,提高社會治理的現代化、規范化水平。
(3)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擴展資料: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的背景:
服務群眾不到位、干群關系不密切,日益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基層社會治理面臨新挑戰。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在黨的重大決定中,鮮明地提出「治理」這一概念,將「社會管理」表述變成「社會治理」,體現了由一元單向治理向多元共同治理的結構性變化,是黨在政治理念上的一次高度升華。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實質上就是要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轉變社會治理方式、提升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水平,切實解決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這是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
4、如何創新社會管理模式
一、完善機制體制,發揮城市社區的基礎平台作用
社區是政府實施社會管理的「終端」,是傳遞黨政關愛的橋梁。各社區要切實履職盡責,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實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社區建設目標,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要加強社區居委會體系建設,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新型城鄉社區管理機制,引導社區多元建設主體在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與社區自治有效銜接、良性互動。要結合《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明確軟、硬體建設標准,積極爭取發改委和財政部門增加投入,發揮市場多元主體作用,多渠道落實資金,大力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和完善社區服務功能。要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全面開展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居民會議、居民委員會、居民小組在社區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切實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要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系」工作,探索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的新途徑、新方法,整合社區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力量協調處理群眾利益問題,加強社區輿情掌控,強力推進網路問政,開展網路輿情監測,在城市社區建立完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和重大輿情報告、疏導與防控機制,促進社區和諧穩定。要著力加強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構建社區工作監督管理機制,圍繞人、財、物管理等關鍵環節,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資產資金資源管理制度和黨務、居務、財務公開制度等,著力形成自律與他律、要求與制度相銜接的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
二、改善民計民生,發揮社會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會底線公平和增進國民福利是時代賦予的最緊迫任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務。各社區務必高度重視,緊緊圍繞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從改善民生入手,切實構築底線公平。要全面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對象調查、認定、審核、資金發放等工作,加強對失業人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及時掌握其就業及收入狀況,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確保困難群體基本生活。要制訂社區災害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置小組和應急小分隊,組織相關應急預案演練、人員培訓和相關應急知識普及工作,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切實增強社區災害應急處置及防災減災能力。要加強轄區內流浪乞討人員勸導和生活救助,引導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時加強轄區內精神病人基本情況調查,逐一建卡立檔,強化監管,確保管控萬無一失。要大力組織社區黨員、志願者「攀窮親」、「結窮對」、「幫窮戶」,對社區困難群眾進行幫扶。要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加強對社區捐助接收站點、「慈善超市」的建設和管理,搭建社區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強社區扶貧濟困作用。要重視福利彩票銷售,積極配合開展福彩銷售進社區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傳,樹立「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的福彩公益形象。要建立健全監督保障和工作評價體系,推行「鄉、村兩級聯查聯審制」、「城鄉低保聽證評議制」、「票決制」、監督員制度和資金發放打卡直發制度,進一步細化和規范社會救助的申請、調查、審批、公示等程序,不斷增強社會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會救助工作真正成為陽光操作、對象准確、管理規范、社會滿意的民心工程。
三、深化服務內涵,發揮公共服務的利民惠民作用
為民服務是社區建設的本質。各社區務必把為民、利民、舒民、安民、娛民作為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內容,深化服務內涵,努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確保居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搭建社區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網路和社區服務熱線等服務平台,為推進社區服務奠定基礎。要健全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網路,落實促進就業服務政策,完善政府扶助、社會參與的就業技能培訓機制,對城鎮失業人員提供免費基本技能培訓服務,積極開展創造「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促進和吸納下崗職工在社區就業。要積極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警察和居民自治相結合的社區治安防範體系,組織開展以社區保安、聯防隊員為主體,專職和義務相結合的巡邏守望、安置幫教、守樓護院等活動,認真做好對流動人口的登記、管理、教育和服務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社區。要著力打造宜居社區,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建立健全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業主管理和物業服務「三駕齊驅」的社區環境衛生治理格局,完善社區環保聽證制度和環境衛生考核評比制度,探索建立社區環境治理長效機制,為居民提供衛生環保、物業管理、日常綜合維修和綠化維護等基礎性服務,促進社區人居環境的全面改善。要切實貫徹娛民宗旨,以社區市民學校為載體,加強公民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通過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社區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明社區。要建立社區信息網路服務平台,推行就業信息、致富信息、家政服務信息等居民需求的信息公布制度,為轄區居民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要強化為老服務,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大力發展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社區老年醫療保健、社區老年文化體育教育、社區老年參與社會發展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老年服務體系,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向社會化、規范化、專業化方向邁進。要切實改進服務方式,大力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依託社區工作站無償為群眾提供代理服務,主動為民解難,切實為群眾提供方便。要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文體和教育服務、社區公共安全和商業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社區服務,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多需求的生活服務圈,實現社區服務全覆蓋。要加強社區服務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街道社區創先爭優活動,以「築堅強堡壘,樹先鋒形象,促科學發展」為主線,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目標,從社區實際出發,大力開展黨員崗位承諾、設崗認責、志願服務等活動,推進社區服務水平的提升。
四、加強培育建設,發揮社會組織的補充協同作用
社會組織具有凝聚城鄉居民有效參與社會管理的協同作用。各社區務必大力扶持發展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逐步構建政府服務機制同民間服務機制互聯、政府服務功能同民間服務功能互補、政府服務力量同民間服務力量互動的公共服務網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中「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提供服務」的積極作用。要推行城市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備案制度,消除社區社會組織成立門檻,發展社區自治和服務多元主體,活躍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善社區社會組織管理。要協調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的自助和互助性服務活動;幫助部分社區社會組織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向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要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強化章程的核心地位,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提高組織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現代組織制度,推動社會組織自身建設,努力擴大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提高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要著力推進社會組織創先爭優,充分利用社會組織職能和資源優勢,結合「先鋒崗」、「示範崗」創建等活動,搭建服務平台,組織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積極參與「志願者服務」、「慈善捐款」等公益事業,積極做好反映公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幫扶弱勢群體等工作,樹立「誠信自律、服務社會、開拓創新、特色品牌」四個新形象,切實提高社會組織美譽度和公信力。
五、夯實工作基礎,發揮社區隊伍的支持支撐作用
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礎。各社區務必高度重視社區工作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精神面貌好、整體素質優、工作作風實、創新能力強的社區人才隊伍,為社區建設永葆生機和活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要加強社區幹部自身素質建設,努力提升隊伍「戰略思維、科學發展、開放創新、執行落實、溝通協調」五大能力,培育「顧全大局、真抓實干、親民愛民、勤奮學習、清正廉潔」五種作風,提高社區工作效能。要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准入制度,推進專業社會工作崗位設置和開發,加快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步伐,加大社區配備和使用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力度,積極開展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示範工作,不斷拓寬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服務范圍。要普遍建立社區志願者組織,搭建社區志願服務信息平台,開辟社區志願服務基地,連通社區志願服務供需渠道,組織和指導社區志願者廣泛開展社區救助、助殘、優撫、居家養老、再就業服務、維護社區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設等群眾性志願服務活動。要推行社工人才和社區志願者注冊、培訓、時間儲蓄和「星級」評定表彰等管理制度,提高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要建立社區工作隊伍檔案資料庫和社區人才儲備制度,使社區幹部隊伍建設向專業化、知識化不斷邁進。要通過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幫扶服務,對殘疾流浪兒童、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特殊人群和社會功能缺失人員進行疏導和矯治,幫助他們修復功能、回歸社會。
5、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的什麼是創新社會管理
創新社會管理是一種革命和創新。
創新社會管理依託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字化的平台,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為單元網格。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形式。對於政府來說的主要優勢是政府能夠主動發現,及時處理,加強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將問題解決在居民投訴之前。
首先,它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數字化,這主要體現在管理對象、過程和評價的數字化上,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學封閉的管理機制,不僅具有一整套規范統一的管理標准和流程,而且發現、立案、派遣、結案四個步驟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為這些功能,可以將過去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轉變為今天現代、主動、定量和系統的管理。
簡單的講: 晨華城市網格化管理是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區、網格為區域范圍,以事件為管理內容,以處置單位為責任人,通過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實現市區聯動、資源共享的一種城市管理新模式。
6、創新社會治理方式需要發揮什麼什麼內容?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需要發揮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推進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必須走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也是社會治理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最根本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把群眾生活保障好,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發展成果。是要把治理工作重心從治標轉向治本、從事後救急轉向源頭疏導,建立健全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
(6)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擴展資料:
創新社會治理介紹如下:
創新社會治理權益保障機制,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群眾問題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權益有保障,真正從源頭上把好關口。
必須發揮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主導作用,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促進共同富裕。
7、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
摘 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已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性工作,深化認識、理清思路、明確重點,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根本。在創新社會管理工作中,不但要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更要發揮好公眾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使人民成為社會管理的主人。
關鍵詞:社會管理 轉型期 創新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把社會管理工作納入了總攬和諧社會建設全局性的工程,我國的社會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我們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一步探索、進一步實踐。
1.深化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以及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這個問題任其積累蔓延必將引發更大的矛盾,勢必成為「發展的陷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在封閉半封閉環境和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全方位、根本性變化,階層群體沖突逐年增加;社會狀態更加活躍,開放性、流動性問題增多;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法治意識、監督意識不斷增強,社會訴求不斷提升,維權意識更加強烈;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社會價值觀混亂,社會失范風險加大。這些問題都給社會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這些問題重視不夠、解決不好,不但經濟社會發展要嚴重受阻,而且過去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受到侵蝕。
2.切實轉變社會管理的理念
要進一步樹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我國政治制度相適應,與開放、動態、信息化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社會管理理念,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2.1是要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要把人民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在服務中實現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靠服務來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讓人民群眾自覺接受管理、主動配合管理、積極參與管理。
2.2是要樹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理念。我們必須在發揮好黨委核心領導作用和政府主導作用基礎上,發揮好各種社會組織、基層群眾在社會管理中的協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在更大范圍配置社會管理資源、更深層次整合社會管理力量、更高水平提升社會管理效率,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保障社會安定有序的合力。
2.3是要樹立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理念。按照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的要求,把科學發展作為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問題的基礎,建立健全源頭治理、動態協調、應急處置相互銜接、相互支撐的機制,從源頭上、根本上、基礎上解決問題、減少矛盾。
2.4是樹立統籌兼顧、協商協調的理念。社會矛盾的大多數都屬利益訴求,這就要求我們學會使用利益分析法解決問題,要統籌兼顧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利益訴求,既左盼右顧,又瞻前顧後,學會更多地運用民主的方式、群眾路線的方式、說服教育的方式來進行社會管理。
2.5是要樹立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的理念。
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是我們工作的最終取向,要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要牢固樹立依法管理的理念,依法回應社會訴求,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要綜合運用經濟調節、行政管理、道德約束、心理疏導、輿論引導等手段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減少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
3.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管理體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來考慮,確保改革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我們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制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要牢牢把握以下六條:
3.1是必須立足國情。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面對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深刻變革和快速發展,能夠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這足以證明當前我國社會管理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總體上是適應的。中國與西方國家相比有著根本不同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國情,與他們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因此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在總結我國社會管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社會管理的有益成果,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管理理念、制度、體制、機制、方法創新,決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價值觀念和制度,決不能東施效顰、胡亂模仿。
3.2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世界上任何發達國家不管採取什麼形式的管理模式政府都始終發揮著社會治理舵手的職能。我國是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和國家的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是融為一體的。我們黨最大的優良傳統就是群眾工作,我們黨擁有380萬個黨組織、7800多萬黨員,黨組織覆蓋全社會、延伸到最基層。在新形勢下,只要我們我們各級黨組織發揮好引領服務群眾、反映群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的先鋒模範作用,針對新情況和新問題,事實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把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滲透到一切社會管理活動中去,我們的社會管理工作就一定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3.3是必須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政府是社會管理的職能部門,各級政府要按照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強化服務意識,對於應該由政府負責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一定要做到人員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法規政策,健全社會管理體系,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好社會組織,暢通公民參與渠道,切實發揮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主導作用。
3.4是必須強化社會協同。要充分發揮國有企事業單位、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協同作用,形成與黨委和政府互聯、互補、互助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網路;要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把社會組織納入到黨委和政府的社會組織體系,促使其健康有序發展,真正發揮好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要全面推進社區信息綜合管理平台建設,努力使「社會人」變成「社區人」,使社區管理服務達到全方位、無縫隙、全覆蓋。
3.5是必須擴大公眾參與。公眾參與是社會管理的基礎,公眾參與社會管理,能集中公眾社會管理的智慧和力量,增進政府與公眾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有利於防止和化解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沖突,增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協調性,最大限度的激發社會活力。要動員和組織群眾依法理性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努力形成社會管理人人參與、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3.6是必須注重文化引領。要把提高全民族文明素養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礎性工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道德觀教育,建立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道德觀懲戒機制,盡快形成全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
4.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
健全社會管理機制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具有根本性和長效性的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關鍵。近年來,我國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針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一是建立完善了公共決策社會公示制度、公眾聽證制度、專家咨詢論證制度,群眾利益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 二是進一步規范了法定訴求表達機制,充分發揮了人大、政協、社會團體、大眾傳媒等社會利益表達功能,進一步完善了信訪工作制度,暢通了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群眾權益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三是依法推行了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合同制度,企業職工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工會組織、企業代表組織共同參與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能力得到加強,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 四是進一步加強了人民調節、行政調節、司法調節工作,社會大調解的格局基本形成,社會矛盾調處機制進一步完善;五是推行了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初步推開;六是啟動了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代碼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流動人口屬地化管理、屬地化服務,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蓋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已深入人心;七是安全生產監管機制、應急管理機制、食品葯品監管機制、網路輿論引導機制、公眾情緒疏導機制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得到普遍加強。對於這些體制和機制,還有待於我們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有力措施去實踐。
5.加強基層社會管理服務
社會管理的根基在基層,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基礎工作,再好的思路、政策也落不到基層和老百姓身上。要牢固樹立固本強基思想,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向基層,夯實基層基礎、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切實把社會管理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末梢,進一步提高基層社會管理服務能力。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全社會,築牢群眾工作組織基礎。要強化村(居)委會服務群眾的能力,在全社會推行社區化管理、社區化服務,把各級社區、村莊建設成為以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全民廣泛參與的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作者簡介:
馮振東(1966-),男,陝西延長人,中共富縣縣委書記,主要從事社會管理與行政管理研究。
8、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是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提出的管理模式。
中央政治局(2011)5月30日召開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9、創新社會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如果說工業時代的奧秘是分工,那麼互聯網時代的奧秘則是融合,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社會合作。這就要求我們確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打造社會治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命運共同體,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
社會治理現代化中,制度建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科學的社會治理理念和實踐經驗只有轉化為普遍適用的制度,才能成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巨大力量。
3、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
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是我國的特色,也是我國的優勢。面對社會治安新形勢,我們要以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目標,以突出治安問題為導向,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提高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水平。
4、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當前,我國公共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地域遼闊、發展不均衡的國家,能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9)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擴展資料
創新社會治理的原則
一是推進社會治理社會化。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社會,只有政府和社會攜起手來,才能建設好安全家園。要在發揮好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引導社會成員增強主人翁精神,激發社會自治、自主、能動力量,讓大眾的問題由大眾來解決。
二是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法治作為社會治理創新的最優模式,應該回應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問題。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構建社會行為有預期、管理過程公開、責任界定明晰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善於運用法治方式把社會治理難題轉化為執法司法問題加以解決。
三是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我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直覺、感性思維,習慣於對事物進行模糊的歸納,嚴謹、理性、體系化的實證研究不夠。這種思維方式容易導致粗枝大葉、大而化之。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實、推崇理性。
參考資料
人民網-《人民日報: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10、如何創新社會管理,推進社會和諧穩定
「六個加強」、「兩個完善」,即要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制度建設,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服務管理,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信息網路服務管理,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出了「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強調,要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這是我們黨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局出發、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做出的戰略決策。一、明確新時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對處於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的中國來說,只有社會管理得到了切實加強和改善,社會才會有序、和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也只有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全社會才會為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凝聚強大力量,抓住機遇實現更大發展。黨中央重視和加強社會管理的政策導向,是人民群眾的福音,是各級黨員幹部的新課題,是國家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保證。1、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情況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中國用30多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走過的道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等人類社會的重大變革,在中國短時期內同時展開。發達國家在不同時期漸次出現的許多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在我國相對集中地在較短時間里疊加顯現出來,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尖銳,有些問題將會在較長時期內存在,有些問題可能會在較短時間內爆發。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特別是隨著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等發生深刻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產生,我國社會管理已經並將長期面臨新的課題、新的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決定了我們必須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妥善處理各種社會問題,應對各種社會風險,以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社會管理是維系社會正常秩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營造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活動。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必須搞好社會管理,也只有加強社會管理,才能促進科學發展。從現實情況看,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形勢是好的,但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狀況並未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各社會階層和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趨於明顯,全國刑事犯罪、社會治安案件居高不下,群體事件易發多發。社會管理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基層社會管理存在著不少空白點和薄弱環節。城鄉社區治理思路不夠明晰,社會組織、基層自治與行政管理的關系不順,社會服務需要加強。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協調各社會階層、群體、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和管理,促進各類社會組織和基層社區健康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3、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擴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建設和黨的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應更加註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建設包括發展教育醫療衛生事業、擴大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面。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方面。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社會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遠遠不如我們對經濟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這里十分重要的,是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問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特別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是黨中央全面審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新任務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就要求,必須對我國新形勢下的社會矛盾狀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社會管理規律和特點,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體制機制,提高社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4、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需要。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七大豐富了全面小康社會的內涵,強調要增強發展協調性、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強文化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生態文明等。而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總的來看,當前我國的社會管理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管理模式。在思想觀念上,重經濟建設、輕社會管理;在管理主體上,重政府作用、輕多元參與;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輕協商協調;在管理環節上,重事後處置、輕源頭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輕法制規范和道德自律。這些與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是不相適應的。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社會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緊迫性。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必須對社會管理基本理論、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等進行深入研究,立足中國國情,借鑒世界上一切有益的社會管理經驗,提出加強和創新我國社會管理的思路與對策,為黨和政府完善社會體制、制定社會政策、推進社會管理,提供科學決策的參考依據。 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重點解決五個基本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的重大任務,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繫到國家長治久安。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所以,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的要求,結合社會實際,堅持以人為本、以情為本,從解決當前群眾情感、社會情緒的幾個突出問題入手,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路子。一是解決好「距離感」問題,讓幹部融入群眾中間。毛澤東曾指出:「要做群眾工作,就要接近群眾、面向群眾。」但當前部分黨員幹部不敢、不善甚至不願、不想與群眾打交道,黨群之間、干群之間的時空距離越拉越大,與群眾的心理距離也越來越遠。有群眾講:「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腳;七八十年代上廣播,聽得到聲;九十年代坐小車,看得到煙;現在只能在電視上瞧得到影。」這種距離不是群眾拉開的,而是部分黨員幹部坐在「機關衙門」、疲於「文山會海」,忙於「迎來送往」造成的。在群眾心裡,一些幹部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群眾」也成為部分幹部僅僅是在車窗里看到、講話里念到、匯報里提到的概念。黨員幹部與群眾要拉近距離、消除「隔膜」,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沉下去,走進基層、走進社區,與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二是解決好「人情味」問題,把真情送到群眾心間。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群眾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應該把「情」字放在重要位置,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必須重視「社會情感」,讓其成為調和社會關系的「潤滑劑」。避免演變成為激化社會矛盾的「催化劑」。重慶渝中區創新實施「人生關懷」系統工程,每一個群眾在出生、入學、婚育、養老、節日、生活困難、重病、離世等8個人生重要節點,黨委政府都會送上「禮包」,上門看望慰問。一方面,在群眾大喜時送上祝福、悲傷時給予安慰、困境時扶助激勵,能讓群眾感受到「一個區域就是一個大家庭」的溫情;另一方面,關懷對象由困難群眾等特殊人群擴大到全體群眾,由特惠到普惠,讓人人都能感受到黨委政府全方位、全過程的關心;同時,關懷內容由扶貧幫困拓展到人情關懷,由物質幫扶擴展到情感交融,多了真心真情的感動,少了程序化、公式化的冷漠。三是解決好「信任度」問題,把承諾兌現到群眾眼前。從近年來發生的貴州甕安、湖北石首、河北定州等頗具影響力的群眾性事件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群眾寧願相信網路傳言、簡訊甚至謠言,也聽不進黨委政府的真實解釋說明,使小問題釀成大矛盾、個體事件放大為公共事件,明顯表現出群眾對當地黨委政府的不信任。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在一些地方,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政策常常成為「空頭文件」,為民解難事的承諾往往只是「空頭支票」,為人民服務僅僅停留在「會議上」,久而久之,就使老百姓對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幹部失去了信任。取信於民的關鍵在於,答應群眾的事,要事事有迴音、件件得落實;作出的承諾,要逐一「兌現」,不能讓群眾的合理訴求「落空」、熱切期盼「延期」。針對群眾提出的具體問題要堅持現場查看、現場研究解決,努力實現辦結一件、滿意一件、爭取群眾一片,不讓歷史遺留問題繼續遺留歷史,努力做到老問題、棘手問題逐步解決,新問題、現實問題不留「後遺症」。同時,對群眾反映事項,建立「三日反饋、十天辦結」和「組織督察+群眾監督」的雙向督辦機制,通過電話回訪、社區公示、群眾見面會等形式,做到「群眾不滿意、事項不銷帳」,不讓黨政失信、幹部失職、群眾失望。四是解決好公共服務「均衡化」問題,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有群眾講:「現在少數富人致富了,少數窮人政府關懷了,大多數人被遺忘了。」對於政府的公共服務,很多群眾認為沒有落到自己身上,感覺不具體、很飄渺。為此,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從百姓生活的細微處來觀察、關心,把服務送到百姓身邊、送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感受到、享受到無處不在、觸手可及的公共服務。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在致力於打造社區「10分鍾便民服務圈」,讓老百姓步行10分鍾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務。五是解決好群眾「參與性」問題,讓發展富集群眾智慧。有群眾反映,「高樓大廈越蓋越多,但我住不上;高速公路越修越多,但我用不上;明天的事說得越來越好,但我靠不上。」一方面,幹部希望為群眾做更多的事情,謀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黨委政府抓工作、上項目又存在「剃頭挑子一頭熱」問題,工作很努力,但群眾不買帳。毛澤東講:「要聯系群眾,就要按照群眾的需要和自願。」如何讓黨和政府的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老百姓的廣泛認可?實踐證明,必須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讓群眾感受到發展有我參與,實現黨群干群「雙向互動」。如有的地方危舊房片區改造前,要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群眾支持率達到90%以上才啟動拆遷;在實施社區環境整治、小區園林綠化、斷頭路打通等項目前,都要進行公示,廣泛徵求群眾意見,讓老百姓感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建議被採納,也能從中看到變化、享受到幸福,在共同參與中形成共建美好家園的強大合力。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正確處理好四種關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樹立科學的社會管理理念,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辨證思維,正確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辨證處理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妥善解決廣大群眾日益多元的合理訴求,不斷開創社會和諧發展的新局面。一是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克服「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偏向。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會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權利腐敗等問題隨之出現,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征地拆遷等矛盾沖突不斷,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從表象看,社會矛盾觸點多、燃點低、處理難,利益紛爭錯綜復雜,涉及社會發展的多個領域。面對這些矛盾和問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應該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主要矛盾的解決來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甚至同一地區不同時期主要矛盾也不一樣,需要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研究,仔細甄別。二是正確處理人與物的關系,克服「見物不見人」的偏向。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發展不是一種純客觀的發展,而是同人的發展及其價值實現直接相關的社會發展。因此,社會管理之「本」是「人」,而不是「物」,要按照人的需要來組織管理。要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切實貫徹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服務人民、管好社會。社會管理需要創新,但更要「創心」。只有心繫群眾,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堅定信念,才能真心與群眾交流,真正傾聽群眾的呼聲,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只有從「心」做起,用「心」去創新,少一些替民做主、多一些讓民做主,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服務,才正真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堅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把群眾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讓群眾感受到權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暢,實現上下聯通的「互動境界」,這才是社會管理的真境界。三是正確處理重點與全局的關系,克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偏向。鄧小平告誡我們:「要提倡顧全大局,有些事從局部看可行,從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從局部看不可行,從大局看可行。歸根到底,要顧全大局。」社會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人的發展等要素之間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過程,社會問題千頭萬緒,群眾需求千差萬別,做好社會管理工作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門藝術。所以,搞好社會管理,既不能全面推進、遍地開花,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做到既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又集中精力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辨證處理好重點與全局的關系。當前,社會管理的重點是建立一套源頭治理、動態管理、精細執行的新管理模式。樹立預防為主、應急為輔、頂層設計的理念,建立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等,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更多地把工作重心從治標轉向治本,從事後救急轉向源頭治理,盡可能使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少產生、少轉化、少激化,不斷增強社會管理的前瞻性、主動性、有效性。用社會機制的良性運行約束社會和諧發展的步調,使整個社會形成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四是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克服「急功近利」的偏向。社會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研究投入和產出績效,需要在平時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強化制度設計,處理好短期政策與長效機制的關系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是扎實推進社會管理、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則。這是由社會管理的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決定的。我國的社會管理是一項無從借鑒的開創性事業,頭緒更多、涉及面更寬、要求更高、任務更重,既要立足當前加緊謀劃、加快落實,按既定的部署推進各項工作,又必須著眼長遠,做好持續奮斗的充分准備,把握好當前與長遠的辨證關系。同時社會管理要注重八個方面的觀念和政策創新。1、解放思想擺正位置,牢固確立民主民生意識。2、充分發揮政治優勢。黨的群眾工作要深入一切社會領域、社會群體、社會組織。3、合理設定政府職權。著力研究解決「缺位」、「越位」和許可權交叉問題。4、努力納入法治軌道,把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作為「十二五」期間的普法重點。5、積極推進社會自治。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發展和表達訴求、維護權益、有序參與、社會協商、化解矛盾等作用。6、及時解決社會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必須及時作出反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也要向群眾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取得諒解。7、謹慎制定社會政策。要對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各種利益矛盾進行全面系統分析,弄清問題所在和制約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充分聽取所有相關利益群體的意見,加強對政策實施後果的預測,制定應對預案。8、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政府和主流媒體一定要保障人民群眾的及時知情權,增強自己的公信力,對事關民生民權的謠言要以最快速度通過權威媒體和各種現代傳播手段加以澄清。 總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創新社會管理要實現從以政府單一主體、以單位管理為主要載體、以行政辦法為主要手段、以管制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模式,轉向政府行政管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動,社區管理與單位管理有機結合,多種手段綜合運用,管理與服務融合、有序和活力統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使社會管理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以及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