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AI創新
1、人工智慧如何推動互聯網醫療產業發展?
目前,5G和人工智慧技術依舊是互聯網醫療發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醫療方面,5G起到把醫療終端設備互聯的作用,人工智慧實現控制和管理,促進互聯網醫療模式提質升級。5G把終端跟網路連接起來,可以極大地提高信息傳遞的容量和效率,和雲端更緊密的結合,通過儀器設備互聯、全息投影技術,實現立體化、智能化的遠程會診。另外,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使得診斷能力大幅度提高,為患者創造了更加人性化的醫療環境和溝通模式,有助於緩解醫護人員緊張問題。
2、醫療AI有什麼作用?
人工智慧助力輔助診斷
事實上,國外早已有科學家和醫生正在利用人工智慧來從海量數據,比如電子健康記錄、影像診斷、處方、基因組分析、保險記錄甚至是可穿戴設備所產生的數據中來提取有用信息,來為特定的一類人群而不是特定疾病來制定合理的衛生保健計劃。最為知名的當屬IBM的「Waston」醫生。
人的大腦的記憶容量和時間是有限的,難以記住並理解日新月異的醫學研究論文和上萬種疾病。但人工智慧不同,它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可以不間斷從大量醫學書籍、電子病歷等完善自己。然後通過認知分析技術,憑借從各種渠道搜集的海量數據,迅速給出「意見」,指導醫生做出診斷和治療決策,並且不會因為人的各情緒導致缺診或誤診,同時患者能夠更快速地獲得醫療服務,而醫療機構也可節省成本。
對於醫生來說,通過人工智慧可以輔助診斷,減少篩選對比病例的時間,為患者制定準確的治療方案;對於患者來說,可以更快速的完成健康檢查,獲得更為精準的診斷建議,節省大量的時間、金錢成本;對於醫療來講,深度學習可以提高准備效率,同進系統性降低醫療成本。
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
當然,人工智慧不僅僅只在輔助診療方面發光發熱,它在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方面更能展現自己的優勢。
精準醫療要想實現精準一定是建立在數據之上的,主要的是基因數據。對於很多疾病,尤其是罕見病來說,找到基因上微小的變化就很可能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但這同樣也意味著巨大的計算量。在沒有深度學習之前,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但隨著深度學習的出現,像IBM Waston、Google大腦、網路大腦這些應用深度學習的計算處理系統,他們能夠不斷的通過已有數據進行訓練,在「黑盒」中得出規則,並完成一些罕見病的早發現、早診斷。
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還有效地推動更多精準治療新葯的出現,讓我們攻克現有的一些疑難雜症,比如癌症、艾滋病等一些當前醫療水平較難處理的疾病。在美國像AtomWise、Flatiron Health等公司已經在嘗試這方面的創新。
人工智慧仍然代替不了醫生
雖然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人工智慧終究不能代替醫生。
人工智慧這項技術,其最大的作用在於整合海量的信息,從之篩選出有價值的數據,是作為醫生診斷的輔助。而到真正的治療階段,則更多需要醫生對患者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來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而患者也更需要醫生親切的關懷,是有血有肉的交流方式,而不是機器冷冰冰的問答。
3、人工智慧賦能醫療,它到底會從哪些方面推動人類醫療的進步?
1.人工智慧會發現錯誤。2.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治療罕見疾病。3. 人工智慧將協助手術。4. 人工智慧可以預測疾病。
4、騰訊計劃打造的醫療與人工智慧,為何能被稱為「救命的AI」
數字醫療專家喬爾·杜德利分享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杜德利團隊於今年6月發現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新可能成因,他期待通過數據的積累,未來做出突破。他說:「我的夢想就是所有的診所、病人都能夠連結在一起,我們可以進行信息的分享。」人工智慧解決多領域難題 騰訊打造「救命的AI」
人工智慧,是本次大會探索的前沿科學重點之一。中國腦計劃領軍人物、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在全力推動AI與腦科學的融合發展。他說:「未來人工智慧要進一步發展的話,就需從腦科學得到啟發,包括機器學習的過程,怎麼從腦啟發的這個概念來設計新的計算模式,新的類似人腦的神經元結構的器件、晶元,甚至是機器人。」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也介紹了騰訊在「人工智慧+醫療」領域的進展——打造「救命的AI」。他說:「我們在很多領域開發人工智慧,但是我們的激情在於,能夠用人工智慧推進醫療的發展。我們非常關心人的健康,我們有很大的激情希望能夠優化大家的生活方式。」
發布於2017年8月的「騰訊覓影」是騰訊首款AI醫學影像產品,目前已構築起兩項核心能力:利用AI醫學影像分析,實現食管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乳腺癌等疾病的早篩;以及利用AI輔診引擎,對700多種疾病風險進行預測診斷。2017年11月,科技部宣布,依託騰訊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截至2018年7月,騰訊覓影已累計輔助醫生閱讀醫學影像超1億張,服務超百萬患者,提示高風險病變15萬例。
5、AI的出現給醫療行業帶來了哪些利弊?
AI的出現給醫療行業帶來了很多的好處,比如說可以給患者提供一些方便服務,而且也可以使患者在就醫時節省一定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減輕醫生的負擔,而且也可以解決一些瑣碎的工作;但是這個技能也會帶來一定的弊端,比如說會使很多人失業,同時也會危害到人的地位。
6、北京冬奧會上智慧醫療有怎樣創新?
為了更好地進行科學防疫,為了冬奧會的順利進行,我國組織科技防疫技術攻關,通過專家論證、現場測試等形式,在體溫監測、環境消毒、病原體檢測、食物運輸等多個環節,進行了多項新興科技成果的應用。
1、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系統
該系統可以在每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檢測周期中,出具氣溶膠檢測結果,從而迅速便捷地發現首都體育館內是否有氣溶膠陽性物質存在,通過實時檢測場館空氣,第一時間排除病毒,降低感染風險。
2、穿戴式醫療級智能設備
為了給場館人員以及奧運健兒進行更加精準、便攜的體溫監測,我國研發出了一款穿戴式醫療級智能體溫計。這也是我國目前最小、最精準的可穿戴式連續智能測溫設備。
它的大小如同創可貼一般,測溫精度可達0.05°C,單次充電可供連續測溫 10 天以上。運動員只需要把體溫計像「創可貼」一樣貼在皮膚上,就能在手機軟體上實時獲取自己的體溫。
3、各種AI智能機器人
消毒機器人對整個場館進行病毒的消殺;無接觸配送機器人在各個場館內迅速轉移著食物和必要的物料;物流機器人藉助著「激光+視覺」自動避障導航策略,進行主題路線的制定,在場館內完成物品的運輸;智能巡檢機器人協同工作人員對重點保障點位進行不間斷巡視,從而保證可靠供電,這也是電力團隊首次應用數字化指揮模式;頒獎機器人,為冬奧健兒頒獎,增添了來自於科技的趣味。
4、智能移動方艙
智能移動方艙,在不足20平方米的方艙室內,可以實現頜面創傷CT掃描、凍傷產熱復溫、心肺診療監測3項功能集成。還可用於發現傷情、快速查體、轉運救護、出具報告等多項醫療服務。在測試賽現場,冰球場上的運動員從受傷到在這里完成診療,時間不會超過10分鍾。
其基於5G的應急智慧救援平台及救援單兵設備、運動損傷輔助診斷系統、智能專家推薦系統及智慧調度平台等系統平台,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力量,助力冬奧智慧醫療服務保障工作,更好地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保駕護航。
這就是北京冬奧會上的智慧醫療,「以5G、AI、雲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出現,為實現『科技冬奧』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同時也為創新應急醫學保障新模式提供了現實操作範例。」
7、當前中國AI醫療處於高速發展期,AI+醫療,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勿論什麼醫療如果沒有科學醫學的指導都是天方夜譚。
8、人工智慧醫療的興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人工智慧醫療得興起,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可以網上預約掛號,也可以網上繳費,列印票據,省的來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