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轉型謀

創新轉型謀

發布時間: 2022-06-03 01:15:06

1、當前銀行如何創新轉型實現利潤最大化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經濟效益成為各家商業銀行關注的焦點。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決定了它必須將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作為其經營目標。如何實現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我認為要切實加強六方面工作:1.要強化全員的利潤觀念。就是要通過各種學習培訓和管理措施,牢固樹立全員的利潤觀念。首先,要深刻認識商業銀行利潤的本質特徵,分析研究影響利潤的種種因素,使全行上下充分認識到利潤水平高低的重要意義。其次,要培養全員的效益意識,使全行上下形成一種強烈的成本利潤觀念,做到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業務開展、內外管理等各個方面實現量(業務量)、本(成本)、利(利潤)的最佳組合。第三,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商業銀行在謀求利潤最大化過程中,要正確處理本行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當兩者發生矛盾時,要尊重國家利益,以不影響國家利益為原則;要正確處理利潤目標與金融監管的關系,做到利潤目標服從金融監管;要正確處理利潤最大化目標與穩健發展的關系,做到以穩健發展為基本前提;要正確處理利潤增長與職工福利、個人收入增長的關系,做到兩者同步增長,責、權、利相結合。

2、企業的創新與轉型應該從哪幾方面著手?

商業模式是企業決勝未來的關鍵。以沃爾瑪、星巴克、戴爾等異軍突起的企業,很多人都看到了創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咨詢)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但是也是因為如此,許多企業開始一味的模仿,結果當然就是成功率普遍都不高。這裡面也有些原因是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沒有全面的分析,著手點出現錯誤。那我們該如何著手? 一、環境分析。不同的環境它所形成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案例)是不一的,這裡麵包括社會經濟環境、企業環境等。因而對環境進行徹底分析才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首要准備工作。 二、做到消費者價值最大化。這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也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手段。 三、產品和服務分析。對於消費者而言,產品和服務是至關重要的,它也是企業創造利潤和價值的媒介。 四、分析整合企業內外資源。企業資源除了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內部資源,還包括行業資源、社會資源等外部資源。整合資源是企業戰略整合的手段,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內容和源泉。 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該發掘可持續性利潤增長點,尋求附加值;優化運營管理模式;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整理戰略,為增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對於企業來說,只有開展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和能耗,提升企業存量資本的質量和效能,才是民營企業實現更大發展的最好途徑。業內各個龍頭企業應當利用資金科研優勢,引導本行業中小企業從貼牌加工轉到自主設計、自主品牌的發展道路,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而在政府層面,應該營造轉型升級的環境、細化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加大融資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支持技術創新的長效機制、加強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完善中小企業退出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按照市場機制優化配置資源、建立有利於轉型升級的考核機制這樣可以創造轉型升級的良好環境。 豫弘重工集團球磨機設備廠一直致力於球磨機設備:水泥球磨機,濕式球磨機,圓錐球磨機,溢流型球磨機,棒磨機,礦渣球磨機,鋁粉球磨機,乾粉球磨機,鐵粉球磨機,冶金球磨機,石灰石球磨機,鐵礦石球磨機,石英砂球磨機等設備的研發與生產。 「豫滿神州,弘達四海」 豫弘重工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於設備技術的改進和革新,是中原地區生產能力最強,技術實力最優的國家級球磨機生產製造廠家。

3、為什麼說創新是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基礎和標志,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這一重要論述,是順應世界科技發展大勢、面向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所做出的重大判斷,是我們黨對科技創新作用的新認識,對於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重大作用,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未來是發展的未來;
創新有利於發展,不進則退,創新是一種最大的動力。
保持現狀就會落後,改進速度慢了相比其他速度快的,就是落後

5、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如何進一步落實好創新轉型

參考範例1:
一、堅持問題導向,總結成績更要看到不足
2013年,面對不利的外部形勢,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國資委及相關部門的有力指導和幫助下,集團上下團結一心,採取措施,取得了彌足珍貴的成績,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新高、三個突破、兩個改善」。
三個新高,是指實物量指標、銷售收入和安全管理水平再創歷史新高。2013年集團完成原煤產量1.28億噸,化工產品1114萬噸,鋼鐵800萬噸,發電283億千瓦時,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3%、22.2%、20.3%和38.7%;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5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全集團發生一起1人死亡事故,同比減少3起,創集團歷史最好水平。
三個突破,是指項目建設與投資、權益電力裝機容量和物流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兩個改善,是指職工居住環境和企業弱勢群體生活困境均得到改善。截至2013年底,集團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投資65.4億元,基本建成200萬平方米的保障住房,累計有7315戶職工喬遷新居。為進一步關心弱勢群體,在持續開展雙節送溫暖、金秋助學、天驕助學、大病兜底的基礎上,集團公司在前年三季度啟動了「三項」救助幫扶行動,截至去年底,集團累計發放三項救助金3000萬元,使貧困職工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尤其是要直面那些潛在風險和深層次矛盾。
一是資產負債率持續攀高。二是環保壓力日益增大。三是產業共生互補能力不強。四是內部協作有待加強和規范。
二、把握宏觀形勢,科學設定全年目標任務
從全球看,今年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甦態勢,但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從國內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基調。從我省看,當前我省經濟發展仍處於良好的上升通道。隨著新型城鎮化、西咸新區、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戰略部署,我省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最近,婁省長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鞏固提升能源化工產業支柱地位,加快培育壯大新的支柱產業,形成多點支撐、多元帶動新格局。要以煤制油、煤制烯烴為主要轉化方向,加快示範項目建設,構建完整產業鏈。這對我們集團而言,既是工作要求,更是發展機遇。
從我們自身看,雖然我們從事的主要行業大多是過剩行業,但怎樣看待過剩?可以說,「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只有過剩才能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今後各個行業的過剩將是一種常態。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將發揮作用。我們要學會在大海里游泳,要學會在風浪里強身健體,苦練內功,加快轉型升級。從大的方面講,我們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三個導向。一是堅持做實做強做優的發展導向;二是堅持對在建項目進行再認識、再評價的問題導向;三是堅持各企業都應自負盈虧的業績導向。
基於以上對宏觀形勢的判斷和對自身發展階段的認識,基於對轉型升級的現實考慮,我們科學規劃和設定了今年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對於今年主要經濟指標的設定,我們堅持了底線思維,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搞不切實際的行政命令,不搞層層加碼的數字游戲。目標任務既是積極的,又是留有餘地的。
三、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釋放企業改革紅利
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從改革的頂層設計上尋求解決問題之道,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修訂《管理綱要》。進一步釐清集團總部、板塊公司和三級公司的職能定位和權責界限,實現縱向管控權責科學、橫向管控協同有效、層級銜接嚴密順暢的管控目標。推進信息化與管理的深度融合,搭建盤活資產新平台,強化抓落實機制。
四、優化資金結構,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我們必須把盤活資金、有效降低經營風險,視為企業後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持續加大資本性融資力度。在今後的融資工作中,要繼續堅持板塊和優秀企業上市、發展混合所有制、實施股份制改造等方式,進一步增加資本性融資比重,優化資金結構。科學控制資金投入。堅持「扶優扶強和效益優先」投資原則,積極支持主業發展,兼顧相關配套產業發展,逐步實施有進有退的投資政策。採取適度偏緊的資金政策,優化負債期限和結構。
五、轉變發展觀念,規范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在項目投資和項目建設上,必須轉變觀念。
加強戰略規劃管理。規劃編制,要圍繞產業布局,切實做到園區化、體系化,更加註重有概念、有循環、有減排、有產業鏈等關鍵點。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規范項目審批和建設,加快推進合規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進度考核上,要變「年度工期決定項目工期」為「年度工期服從項目工期」。在項目投資控制和考核上,要建立動態投資管控機制,徹底扭轉估算、概算、決算依次遞增現象。
六、堅持分類指導,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對於擁有多個產業板塊的集團而言,要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板塊發展質量和效益,就必須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
煤炭板塊要在產品結構調整、採掘接續調整和關中劣質煤退出機制上下功夫。煤化工板塊要在達產達效上做文章。鋼鐵板塊要在降本增效、規范關聯交易上求突破。電力產業要圍繞「融合、提高、創新」方針積極推進。其他板塊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思路。另外,各板塊企業在提升效益過程中,更應該注重降低成本、減少浪費。
七、重貿易輕資產,穩步推進物流體系建設
近幾年,我們在發展物流產業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資源配置分散,注重資產規模建設,缺乏商業模式創新,已經成為阻礙集團物流產業持續發展的瓶頸。從長遠看,我們必須首先對物流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其次創新物流發展商業模式。一是按照重貿易、輕資產的原則建立「1+N」電子交易服務平台,即建立一個物資采購交易系統和多個產品銷售交易系統;二是形成供應鏈管理平台;三是通過招標、拍賣、結算、交割、第三方支付、供應鏈管理等方式,開展商品貿易與物流服務。
八、注重產融結合,培育壯大金融產業板塊
對我們集團而言,注重產融結合發展,是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的一個支點。加快推進融資擔保公司、保險經紀公司、融資租賃公司這三個機構的組建。特別是,要盡快獲批成立融資租賃公司。按照「由內起步、向外拓展」的路徑,快速做大業務規模。積極推進煤炭產業並購基金。穩妥推進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這三個金融機構組建方案的完善。慎重跟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人壽保險公司的組建工作。力爭使金融板塊在「十三五」成為第三大利潤板塊。
九、夯基礎解難題,推動安全環保邁上新台階
關於今年的安全工作,集團已經召開了專門會議,做出了科學部署,要不折不扣地做好落實工作。特別是,煤炭企業要把防治瓦斯和水、火、強礦壓災害治理作為主攻方向,把預防重大事故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不能動搖。
對於環保工作,集團已經在各單位的目標責任考核中,將環保工作和安全工作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實行了一票否決制。各單位要進一步從完善環保管理體系、推進環保重點工程建設、落實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
十、調存量優增量,全面盤活人力資本
我們必須堅持實施激活優化現有人力資本、科學引入優質人力資本的「雙輪驅動」戰略。
剛性定編定員,盤活存量人力資本。要以先進科學的定編定員為基準,合理控制用工總量。各級機關定編定員,力求精幹高效。各化工企業和關中各礦區要在三年內分
別按照每年5%和10%的遞減力度,有效控制機關工作人員總量。新單位機關管理人員要優先從現有單位中調動、選拔和培養。在建項目單位的人員配置,以滿足項目建設管理需要為原則,新增人員要以集團內部調整為主渠道。建立內部人才市場,化解存量分流和增量需求的矛盾。用好薪酬激勵杠桿,實現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最佳組合。
十一、利當前謀長遠,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在這一輪企業轉型升級中,如果說柔性的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是「標」,那麼,剛性的技術創新,則是「本」,我們必須剛柔並濟,標本兼治。
形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遵循「科技資源有償配置、科研成果有償使用、創新價值市場量化、創新收益共享激勵」的原則,按照市場化的運作思路,積極探索建立和推行科研項目單項核算、考評和激勵機制,持之以恆地強化「資金、平台、人才、技術、機制」等科技創新核心要素,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工作質量和效率,快速提升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工作的整體水平。把握創新方向,注重長短結合,著力培養技術創新人才隊伍。
十二、搞好內部協作,提高抗擊風險能力
我們集團產業布局廣,涉及行業多。相關行業之間加強配套,上下游企業之間加強協作,可為提升整個集團的資產運營效率創造空間,也可為進一步提升集團的整體競爭力奠定基礎。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仍未緩解、社會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我們更要注重抱團取暖。
加強內部協作制度體系建設。繼續按照「合法合規、公平交易、內部優先、互利互惠」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內部協作管理體系,突出內部協作制度建設,強化內部協作過程管控,加強交流與溝通。加強檢查與考核,確保集團全年內部協作計劃目標順利完成。
十三、惠民生講奉獻,推進和諧企業建設
要深入持久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有關規定。在鞏固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好整改措施,切實開展好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關注和改善民生,繼續實施好雙節送溫暖、金秋助學、天驕助學、大病兜底、三項救助幫扶措施。加快收尾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做好住房分配方案,確保各單位把好事辦好、辦實。強化廉政建設和審計監察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規范操作、有序運行。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在繼續抓好企業文化「三統一」的基礎上,以板塊公司文化融合、創建安全文化示範企業、品牌傳播推廣為重點,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建設緊密結合,全面推進企業文化落地深植,以文化力提升集團競爭力。加強輿情管理,做好輿情信息上報和處置等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持續加強離退休職工和老幹部工作、統戰和信訪工作,凝聚人心,眾志成城,實現企業和諧發展、科學發展。

參考範例2:
創新生動力 轉型出活力
——寫在我省扎實推進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之際

冬日的吉林大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載著2700萬吉林人民的夢想與希望,一幅新的壯麗畫卷,正在這無限的北國風光中全景描繪。

審視全省,中部經濟總量佔全省比例大,人口多,在全省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然而,一個現實不容忽視:中部雖有優勢,但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待提升,改革任務依然繁重。

研判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中央提出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吉林省怎麼辦?

聚焦中部,作為我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創新轉型成為當務之急、發展之要。

帶著強烈的緊迫感和機遇意識,中部地區認真貫徹省委部署,積極研究謀劃,拉開了新一輪創新轉型發展的大幕。

把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推動轉型發展

作為中部核心城市,省會長春在全省創新轉型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落實全省戰略,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向全市發出總動員:「全力落實好建設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任務,發揮引領作用,主動作為,率先突破。」

曾經,一業獨大的長春有過這樣的症結:「一汽打噴嚏,長春就感冒」。僅以汽車為支柱,讓這個中部發展的領頭羊吃盡了產業波動帶來的苦頭。

國家振興東北戰略的實施,讓長春一步步走出「東北現象」。通過工業和服務業雙拉動增長,做大汽車、軌道客車、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突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長春逐步形成了多元支撐、多業並舉的良好格局。

調整之中,長春的整車產能穩步擴增,零部件配套產業快速跟進;大成、皓月等農產品加工企業享譽全國,走進海外市場;軌道客車走出國門,駛向世界。告別「一業獨大」的長春,成為汽車製造、軌道裝備製造兩大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產值更是撐起全市GDP的「半壁江山」。

作為我省的第二大城市,北國江城吉林市同樣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攻方向,依託吉化等大企業的原料優勢和市場空間,加快老舊生產裝置和產品升級改造,讓一批老工業企業煥發了生機。

走進吉林市金珠工業區晨鳴紙業抄紙車間,輕塗紙歡快地在卷軸上「飛舞」。總經理助理郭欽彥告訴記者:「企業重組初期沒有一分錢贏利,是哈達灣老工業區的整體搬遷改造給企業帶來了生機。新廠今年4月份正式生產,每月有1000萬元的利潤。」郭欽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哈達灣搬到金珠工業新區,企業得到22億元的置換土地和搬遷費用,解決了50%的新廠建設資金,短短三年新廠便投產了。新廠工藝設計先進,流程簡約,大大降低了成本。

晨鳴紙業只是吉林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同步推進的新材料產業、生物技術產業、信息技術產業,也大大拉長了這座化工城的產業鏈。

談起轉型發展,四平市東風機械裝備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華頗有感觸。「當年產品大量積壓,企業差點關門。轉型重組後,我們成為全國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年來,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四平市走出一條新的裝備製造業崛起之路,全市170戶裝備製造規上企業,年產值上升到400億元左右。

遼源是依託煤炭資源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也是典型的資源枯竭轉型城市,200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首批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他們圍繞加快推進經濟轉型,不斷深化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了產業優勢再造。培育生成高精鋁加工、新能源、紡織襪業、醫葯健康、建築塔機、汽車零部件、鋼鐵鑄造、軟體8大產業集群,佔全部工業比重60.5%。

把創新驅動作為根本動力,政企攜手搭建協同創新平台,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吉林省科技資源豐富,但卻很少在本地轉化為生產力。對此,省委、省政府有著清醒的認識:正處在振興發展爬坡期、結構調整攻堅期、社會建設轉型期的吉林,加快轉型升級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創新。

擔當全省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重任,長春市積極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快了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步伐。

在今年7月舉行的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本土企業「天火」公司展出的一款造型新穎的三輪機車引來了眾多目光。

就在一年前,這家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的企業遇到了資金難題。危難之時,長春新興產業投資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藉助500萬元的債券投資,企業的新產品研發順利實施,逐步走出困境。

正是長春市政府設立的「政產學研用金介」協同創新平台,解決了一批像「天火」公司這樣企業的融資難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實現了就地轉化。

協同創新機制為長春培育出一大批和「天火」一樣的科技創新型「小巨人」企業。僅有130人的長春希邁氣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年便實現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截至2013年底,全市產值超過3000萬元的創新型「小巨人」企業已經達到282戶。

依託特有的科教文化優勢,長春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難以與市場對接、金融機構難以與需求企業對接的問題。東北師大葯物基因和蛋白篩選國家工程實驗室,主要從事成葯基因、蛋白和中葯成分篩選,同時還有一個身份——長春市生物產業基地葯物篩選平台,常年為本地30多家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在長春,類似的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都對外開放,成為企業創新的源動力。

為加快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吉林市設立了1.2億元的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僅今年一季度,便有首批666個項目獲得2746.1萬元支持。

正是因為有專項支持,吉林碳谷碳纖維有限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就實現了從實驗室到全國規模最大碳纖維原絲生產基地的跨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以來,已經得到了國家、省、市科技發展基金3000多萬元的支持。」

目前,吉林市已扶植起精細化工等9個產業集群,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0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6項。

四平市從2010年開始著手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4年辛苦不尋常,四平裝備製造「示範基地」終於實至名歸。通過科技創新,一批企業成為全國行業的佼佼者。巨元換熱器公司董事長趙國宏告訴記者:「今年,我們要把24項專利技術應用到產品上。公司自主研發的80餘種換熱器,已成為大亞灣核電站、寶鋼、中石化、LG等國內外大客戶的熱門產品。」

遼源市通過實施「智慧城市」建設,為產業轉型探索出了一條新路。為了給落戶遼源的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今年年初,遼源科技智慧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在產業化、集群化效益的吸引下,園區已有13家實體入駐企業,以及10家虛擬入園企業。這些企業的項目多數涉及大數據平台、電子商務和智慧社區服務等領域,為市民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務。

把投資拉動作為重要手段,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發展活力和後勁

發展,最終還要靠項目支撐。

謀劃推動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長春緊盯國家「一帶一路」、振興東北等大的政策導向,把招商目光放在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上。截至目前,長春今年已謀劃重大項目1149個,為全省穩增長、調結構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在全省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戰略部署下,長春市以加快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為抓手,著力簡政放權,降低市場准入門檻,點燃了全民創業熱情。目前,全市已新增注冊市場主體85053戶,新登記私營企業19873戶,僅今年上半年增量就超過去年全年增量。

四平市把投資拉動作為穩增長的關鍵。從2009年項目建設「節點式」起步到現在,全市已有298個具有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總投資達1299億元。目前已有195個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為四平在哈大經濟大動脈上強勢隆起奠定了基礎。

遼源市圍繞產業發展、社會建設、城市管理、民生服務和農業農村這五大領域,近年來共謀劃了219個應用項目,計劃投資184億元。截至目前,已有60個項目啟動實施。

把開發開放作為重要途徑,提高經濟外向度,讓中部走向全國,接軌世界

縱貫東西,通達南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為中部地區走向世界搭建起廣闊舞台。

11月15日、21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先後下發文件,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獲批國際小包集中收寄點和長春出口俄羅斯航空函件總包直封郵路的資質,標志著我省具備了開展對俄羅斯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業務的基礎條件。11月28日,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貨物入庫,順利實現貨物通關。

興隆綜合保稅區的建設,為長春、為全省搭建起對外開放的又一大平台。

在推進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過程中,長春全力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面加快興隆保稅區、空港開發區、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樞紐中心建設,全省開發開放平台不斷完善提升。

發展外向型經濟,產業鏈合作同樣是有效途徑。吉林市通過支持本地企業與德國巴斯夫、林德、美國杜邦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品牌化建設,進一步拉長了化工產業鏈。

把城市做大、規劃做大、產業做大、人口做多、商貿流通做活,四平市努力打造吉林、黑龍江的南大門,向南開放的橋頭堡,連接沈陽和長春兩大都市圈的橋梁和紐帶,擴大開放。

創新生動力,轉型出活力。新一輪振興號角已經吹響,向著東、中、西三大板塊各具特色、良性互動的美好圖景,吉林再出發!

6、如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經濟轉型發展

省委十屆三次全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部署。努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著眼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戰略決策,對於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四川實現轉型發展、跨越提升具有重大意義。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孕育新的突破,我國投資驅動、出口導向、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四川已進入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過渡的發展階段。當前,產業層次偏低,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仍是制約我省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必須加以解決。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必然之選。創新驅動發展,基本前提是發展觀念創新。四川地處西部內陸,解放思想尤為重要。要進一步破除封閉保守、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等觀念,推進發展理念、思路、方法與工作方式的變革和創新。要樹立「轉型才能更好發展」的觀念,適應調結構、轉方式的發展趨勢,不以犧牲資源環境、損害社會和諧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以加快轉變促進加快發展,努力贏得競爭優勢。要樹立「後發也要高點起步」的觀念,抓住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機遇,高端切入謀跨越,努力實現後發趕超。要樹立「危機也是發展契機」的觀念,順應大勢抓發展,利用資源、環境、市場約束加劇形成的倒逼機制,主動在經濟轉型和科技創新上尋找新出路,努力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動力是科技支撐引領。實現創新驅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要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推動企業真正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應用的主體;實施產業創新牽引升級工程,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實施區域創新發展示範工程,建設天府新區創新驅動改革試驗區、綿陽科技城軍民融合創新驅動示範區,支持國家級、省級高新區加快發展;實施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工程,集中優勢力量聯合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整合科教人才資源,更好地發揮中央在川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的作用,形成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機制,把我省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發展優勢。創新驅動發展,主攻方向是結構調整升級。四川發展面臨的結構性矛盾要靠創新加以突破,通過轉型發展從根本上進行化解。要堅持注重做大規模與提升質量效益並舉,依靠科技進步和結構優化,好中求快、進中求優,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要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並舉,提高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比重。要堅持產業鏈技術創新和價值鏈高端融入並舉,針對七大優勢產業加強技術創新,通過高端引進提升產業層次,增強全省產業核心競爭力。總之,要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發展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以改革創新增強轉型發展、跨越提升新動力,加快推動我省發展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7、沈陽鐵西區盯住創新謀轉型取得什麼成就?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北二路上,高樓林立,商圈繁華,這里已是東北地區規模居前的汽貿集散地,年銷售額逾百億元。

半個多世紀前,這條路也曾承載光榮與夢想。路兩側密布著37家大型裝備製造企業——這些涵蓋航空、鐵路、橋梁、鑄造、機床、冶煉、機電等行業的企業,創造了新中國工業史上的數百個「第一」。

時光荏苒,至上世紀80年代時,鐵西工業開始滑入低谷,北二路大多數工廠一度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

2002年6月,沈陽市著眼優化發展空間,決定鐵西區與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將位於城區的大型企業統一搬遷至開發區。一方面,在開發區做大做強工業;另一方面,利用工業企業騰遷的空間,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

「兩區合並不是簡單的物理位移,而是化學反應。它改變了過去『微調小改』模式,跳出了『一廠一議』窠臼,給老舊企業搬遷改造提供了輾轉騰挪的空間。」鐵西區委書記李松林如此評價。

「重組前,3個廠產值加起來不到10億元,重組後第一年產值就達80億元。」在政府助力下,沈陽鼓風機廠與沈陽水泵廠、沈陽氣體壓縮機廠成立了新的沈陽鼓風機集團後西遷。回憶起當年重組細節,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仍抑制不住激動。

在「東搬西建」中,鐵西區共遷出企業320多家,騰出土地9平方公里,獲得返還土地出讓收入300多億元,盤活資產500多億元。

搬遷,只是開始;創新,才可持續。「企業要發展,必須持續不斷地創新。」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說。

2014年以來,沈陽機床先後研發推出i5智能機床、平台型i5M8智能機床、面向工業領域的運動控制智能平台系統i5OS。在沈陽機床車間里,研發團隊負責人朱志浩指尖輕觸屏幕,現場演示起智能機床的智能化操作:轉眼間,一塊鋼錠變成了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精美模型。

在「沈鼓雲」服務平台運行大廳,記者看到,技術人員正緊盯屏幕,監控數百家客戶企業中的數千台設備運轉情況。「沈鼓的服務團隊可以實時在線為客戶提供故障預警、故障診斷、故障排除等15種專業服務。」沈鼓集團黨委工作部部長劉勝民介紹。

創新引領轉型發展,正讓鐵西從傳統裝備製造邁向高端智能製造。如今,除了沈陽機床、沈鼓等老牌國企煥發生機活力,鐵西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建築、醫葯化工和生產性服務業等五大優勢產業也在加快發展。

從2002年到2017年,鐵西區生產總值由76.8億元增長到883.1億元。見證了百年中國工業變遷的鐵西,雖經歷了轉型發展的陣痛,更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來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1日 01 版)

8、苦練內功抗寒流 創新轉型促發展

周曉光

近年來,在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持續沖擊,外部環境惡化,全行業低迷,整體發展十分艱難的情況下,我們新光企業「上下同欲」共同應對寒流。首先,在企業內部開展國際市場經濟形勢分析,通過分析大家認為困難是暫時的,前景是光明的,因為經濟發展總是呈波浪式的,有低谷必然有高潮,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面臨的寒流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在困難面前樹立信心、妥善應對,堅持以飾品長遠發展的理念,以飾品為主業的方向不變,從而統一上下思想認識,形成團隊整體合力。同時,堅持以人為本、著力練好內功,強化內部管理,打好一系列「組合拳」,從而實現了公司業務在同行業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逆勢增長的良好態勢。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66%,上繳稅金7589萬元,比上年增長61%。我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五點。

1.重在打造科技平台,立足技術創新謀發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市場佔有率的催化劑。我們堅持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主要採取四條措施。

1.1 自主開發和合作研發相結合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在科技創新領域,新光飾品堅持走自主開發和合作研發相結合的道路,先後組建了「浙江省新光飾品研究院」和「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與浙江大學聯手組建了「浙大材化新光研發中心」,與昆明理工大學聯合組建了「昆明理工大新光環保飾品研發中心」,與浙師大合辦了「浙師大新光創新設計研發中心」等五個研發平台,與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捷克寶仕奧莎等世界知名品牌建立了緊密型的技術合作關系。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1.2 加快環保型飾品材料及產品的研發力度

為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公司加快了環保型飾品材料及產品的研發力度,開展了新光飾品CNAS檢測實驗室建設工作,目前檢測實驗室CNAS認可已通過了初審,新光環保飾品產值占總產值的70%,自主研發的環保型高塑性鋅基合金材料榮獲2011年度中國輕工科技進步三等獎,這是近年來公司獲得的第三個省部級以上科技獎。由新光主持起草的浙江省塊狀重點項目《環保型鋅合金飾品材料》聯盟標准,通過了浙江省飾品行業協會組織的專家審定。

多年來,公司承擔各級政府科技計劃項目17項,獲國家專利授權397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項,在飾品綠色基礎材料及其製造技術、創新設計及柔性製造(信息)技術、資源利用和環保技術等高新技術研究領域業內有較多積累。面對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現狀,為有效降低成本,走自動化之路,與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研發自動點鑽機,與上海無線電設備研究所開展了自動鑄造機械研發,與昆明理工大學博士團隊進行了低溫度梯度旋轉力場條件下鋅合金凝固組織控制和性能研究,並與中科院協作研究了自動點鑽設備,與浙師大合作從事面向飾品產業集群的創新設計及關鍵製造技術研究及應用等,均取得了重大進展。2011年10月,新光飾品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1.3 踐行社會責任,完成相關標準的制定

全國模擬首飾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是我國模擬飾品行業標準的歸口管理單位,新光飾品作為秘書處單位,承擔著業內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立項初審、組織標准技術審查、報批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公司完成了《銅錫合金覆蓋層飾品》、《碳化鎢飾品》等輕工標准,《兒童模擬首飾判定指南》檢驗檢疫標准,並承擔了《貴金屬覆蓋層飾品》等國家標準的制定,共計5項行業標准,4項國家標准。這是新光踐行社會責任,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促進我國模擬首飾行業有序發展的有益嘗試,也實現了企業從技術到專利,從專利到標准創新轉型升級之路。

1.4 強化設計基礎和團隊建設

原創工業設計是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新光飾品重視設計開發團隊建設,形成了一支有300餘人,包括3名博士、14名碩士在內的專業研發設計團隊。在此基礎上,又投資了1000餘萬元,與浙大,浙師大聯合開發了三維設計系統軟體,每日可達100餘款新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同時,放眼全球整合資源,與歐洲、日韓及中國香港、台灣的諸多專業設計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不斷引領國際時尚潮流。

2.拓展新市場,擴大市場佔有率

2.1 積極調整市場布局,應對國際市場風雲變化

在全國同行業「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義烏流行飾品行業,出口佔到60%以上的比重。隨著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外商采購的量大大減少,一部分海外經銷商經營滑坡,國內眾多飾品企業業務陷於極大的被動。

在此情況下,新光積極調整市場布局,應對國際市場變化。早些年前,在整個行業形勢一片大好時,新光就已經深刻認識到這個危機即將到來,並下決心要在海外各個重點市場建立自己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著力培育和拓展新興市場。

經過艱難的摸索、籌備,新光飾品相繼開辟了香港分公司、美國洛杉磯分公司、英國伯明翰分公司、阿聯酋迪拜分公司等八個銷售分公司,十餘個自營門市部。目前,這些「紮根」在海外市場的「橋頭堡」,確保了主要國際市場份額的穩定增長,成為公司銷售增長的重要增長極,同時還讓新光掌握了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動權,彌補了傳統外銷市場的衰退,同時還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海外市場的定價權,提升了自主品牌的影響力,使贏利能力得到增強。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2.2 著力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大膽探索實踐

新光飾品著力推進社會化生產業務結構調整,大膽探索實踐,將部分產品製造過程、部分工序進行外包,建立外協衛星工廠達10餘家,既緩解了產能壓力,又降低了製造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同時,新光飾品還著力整合海外的產業鏈資源,以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業務結構體系。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2.3 著力改變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

新光飾品認識到,目前的市場和消費者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新光飾品著重進行品牌的梳理和打造,探索如何特點鮮明的品牌被消費者所接受。同時,我們今年在原有傳統渠道模式上拓展了電子商務、電視購物、禮品業務等多種業務模式,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電視購物業務進駐購物台31個,已經完成對全國電視購物市場的覆蓋;電子商務業務已完成國內主要電子商務平台的戰略布局,包括阿里巴巴、淘寶、淘寶商城、京東商城等,新光飾品在淘寶運營的三個品牌飾品綜合銷量排名已佔據首位。

2.4 努力開拓禮品定製業務

作為一個新的業務形態,新光飾品組建了禮品事業部,相繼開發了中國電信、中國郵政、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等大客戶。同時,穩步推進了與美特斯邦威的戰略合作,開展了與凡客誠品的合作。

3.建立完善多層次人才培訓體系強化隊伍建設

新光飾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才引進、培養和全員素質提升放到重要的位置,每年投資培訓經費達到500萬元。通過「引進來」、「送出去」,開辦EMBA教學班和創辦職業技術學院等,逐步建立起一套多層次梯度人才培訓體系。

同時,從企業創辦之初,新光飾品就一直堅持開放的人才理念,無私幫扶全行業的人才培育和交流。截至目前,從新光飾品出去創辦飾品生產、經營的業務骨幹就達600多人,被業內譽為中國飾品行業的「黃埔軍校」。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近年來,新光飾品全面啟動、實施「三鷹」人才成長體系。「雛鷹計劃」重點扶助應屆大學畢業生、新入職員工、儲備幹部、基層員工等順利實現由「學校人、社會人」向「職業人」的轉化;「飛鷹計劃」主要目標是將網路商學院飛鷹班學員、學歷教育班、中基層主管、中層人才梯隊成員、專業技術梯隊人員,培養為成熟的管理者或核心專業骨幹;「雄鷹計劃」旨在培養高層幹部領導力和構建高層幹部、高層級人才的梯隊。

公司不斷派送部分高層幹部及人才到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等院校學習,開闊視野、提升專業能力。公司還與國際專業機構合作,將EMBA高端教學培訓引入企業,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三期培訓班,結業人數達150餘人。2012年6月19日,新光飾品技能人才評價標准化體系的建設工作全面啟動,被確定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浙江省標准化體系試點單位之一;8月24日,在浙江省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推進會上,新光飾品股份公司被授予「浙江省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標准化體系建設基地」。

4.更新觀念、優化管理、提升品牌

新光飾品通過思想觀念創新,企業文化提升工程和價值觀的大討論,形成了「負責、務實、合作、創新」的企業價值觀,上下同欲,齊心協力,激發職工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在管理創新方面,通過繼續實施財務預算管理,推動公司及各單位制定年度財務預算計劃和月度分解計劃,及時檢討預算執行情況,控制了成本,優化了資源配置;通過修訂完善審批流程,優化、簡化了管理過程,提高了效率;通過建立彈性薪資體系,改變了大鍋飯的現狀,明確了業績和結果導向,實現了企業與個人的雙贏;通過推行小流水線計件模式,加強了工序間的協作能力,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員工間互相監督、鼓勵,有效地提高了產量及一次性合格率。

新光飾品認為,流行飾品行業未來仍然有很充分的發展空間,會進一步向著更高級的發展階段邁進。對於未來的發展,新光飾品確立了從以生產、製造為中心,向以標准制訂、技術研發、原創設計、品牌經營和渠道建構為核心競爭力的方向轉變。新光飾品的中遠期戰略目標,是努力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以女性配飾消費為中心的時尚產業集團。

5.勇擔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引領行業整體發展壯大

飾品是新光集團賴以生存的主業,也是新光要永續經營的核心產業。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新光飾品不僅著眼自身的發展,更擔負起行業龍頭的責任,著力引領、帶動全行業整體發展壯大,努力在研發、管理、營銷渠道、市場信息、人才培訓等諸多方面,對業內其他企業進行帶動、引領、幫扶、共享。

新光飾品作為浙江省飾品行業協會的會長單位,向浙江省政府提交了流行飾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規劃方案,被省政府列入了首批重點扶持的21個示範區項目之一;今年6月,針對國際市場的綠色壁壘,由新光發起並發動了30多家業內骨幹企業,聯合發布、實施了合金飾品聯盟標准,努力倡導綠色理念,推動環保綠色材質、工藝的研發和應用,推動產業鏈的升級和完善。

在飾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里,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義烏飾品行業產值總規模達到600億元、出口總額達到40億~60億美元,並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組建「中國飾品企業集團」,在集團內形成飾品設計、生產、銷售的專業化分工的骨幹企業群,組建「中國飾品物流中心」,建成全球最大的飾品交易基地。

圍繞這個目標,新光飾品及行業協會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提出了八項行動計劃:一是通過舉辦中國國際(義烏)珠寶飾品展覽會、建設中國飾品總部大樓等,創建世界知名的流行飾品發布和展示中心;二是創建中國義烏飾品科技產業園,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著名的產業集群;三是在中國義烏飾品科技產業園建設的基礎上,按照國家級新型工業化飾品產業集群示範基地建設要求,創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集群示範基地;四是創新營銷模式,通過自願聯合的方式組成經營聯合體,逐步擴大在全國各地的營銷終端;五是藉助一批龍頭企業整體的品牌效應,在國內外樹立「義烏飾品」區域品牌的良好形象,從根本上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六是構建義烏飾品人才高地,完善飾品人才體系;七是建設飾品轉型升級的融資平台,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八是規范行業標准,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目前,諸多重點項目已經啟動、運行或在醞釀中,包括義烏飾品科技產業園、義烏飾品總部大樓、電鍍中心、檢測中心、研發中心、中國國際(義烏)珠寶首飾展覽會、電子商務平台、直銷模式平台、人才培養、龍頭企業上市培育等等。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