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全民創業信息

全民創業信息

發布時間: 2022-06-03 01:12:33

1、談談政府是怎樣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要做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與促進創業密切相關的審批事項,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營造有利於創業的良好環境;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法懲治違法行為,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動力,鼓勵創新創造;推進投融資體制、稅收、流通體制等領域的改革,進一步打開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閘門,對擴大就業起到「推進器」、「容納器」的作用。

二是要加大創業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各類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作用,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完善市場化運行長效機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創業資金支持體系。

三是要健全有利於創業的政策制度,落實和完善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的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的新機制。

四是搞好創業培訓和服務,推動高校普及創業教育,支持各類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運用社會各類資源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跟蹤扶持,使更多的勞動者敢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五是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創業服務,努力擴大創業規模,提高創業比例。

六是開展創建創業型城市活動,健全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考核評價體系,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加大創業宣傳,弘揚

2、如何理解當今中國社會提倡的「全民創業 萬眾創新」概念

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很宏觀的政策方向,對我們個人沒有直接影響,甚至連間接影響也很少。

說好聽點這是政策,說白了就是一顆糖丸,一場作秀。

「創業」與「創新」從來都不是大多數人能做的事情,把這兩個概念和「全民」摻合起來既不搭調,也不可能。

從世界其它國家到國內,創業的成功率從來都很低,大部分人的能力並不適合創業,尤其不適合管理大中型企業。讓「大部分人」去創業純粹趕鴨子上架管趕不管摔。也許從宏觀角度來說這個政策可以讓一部分創業失敗者轉換為中低層管理人員,但對個人來說,創業帶來的損失與傷痛多半得不償失。

當然在創業方面,我們國家確實做出過一些努力,比如降低公司創辦門檻,簡化審批流程,推行小微企業貸款、規劃具有政策傾斜的產業基地等。這些政策與措施對經濟發展無疑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更希望這些政策能有所針對,而不是把大量缺乏創業能力與經驗的「全民」生拉硬扯進來。

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在這個階段的人不但缺乏創業能力,就連基本的工作能力都成問題。所以針對這個群體更應當以培育社會經驗為主,將這些創業公司作為一個區域性的模擬模型來運營,避免直面殘酷的社會競爭,做好後備緩沖措施,不要指望孩子們一下子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來。也不要指望大部分孩子一上手就去當老闆,更多學生應當從職員做起,從某一個工作環節開始,然後在這個模型中逐步升級為老闆,為以後的社會歷煉做好准備。

下面再看看「創新」。

這個老生常談已經快把人們的耳根磨爛了,可是現在的創新景象依然慘淡,山寨產業反倒異軍突起,為毛!?

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為什麼很多創業公司缺乏創業精神和產品意識?

創新沒能帶來收益,還會遭遇損失,甚至追責過程繁瑣昂貴,傻子才會去創新!

在文藝領域,文學、美術、音樂作品都是一經推出自動獲得版權,包括我在這里寫的這些文字,不需要任何手續,只需要有撰寫時間證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法院尋求公正。可是一到發明創新領域,需要被保護還需要掏錢買專利!掏錢也就罷了,打官司還要另外掏錢!打官司另外掏錢也就罷了,賠償還資不抵債!

即使你有些發明天分,你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會去「創新」么?

中國有一大堆寫手、作曲家、畫家,但卻沒有一個能進入公眾視野中的「發明家」!為什麼?

就五個字:出力不討好!

這五個字不解決,所有的創新願景都是胡說八道,「全民創新」更是無稽之談。我們「鼓勵」了那麼多年創新,出台了那麼多「政策」,開了那麼多次會議,卻沒有一次能觸及到問題的核心與實質。

3、國家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政策?

、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明確限制的投資領域,都允許民營經濟進入;凡是承諾向外資開放的領域,都向民營經濟開放;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作明文規定的,不得另行設置注冊登記的前置條件。鼓勵民間資本在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城建、環保和科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旅遊、社會福利、社區服務等領域投資發展。選擇一批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政府投資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 2、民營企業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其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可以從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符合《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的國內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包括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除《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市場佔有率高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可爭取國家、省、市項目貼息。3、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投資創辦科技型企業,或以其技術成果、專利參與投資入股以及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對其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3年內由同級財政部門給予全額獎勵。4、對處於創業階段不具備查帳徵收條件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實行核定徵收,年度終了後進行清算。除國家另有規定外,3年內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徵收有關稅費。對個體工商戶月銷售貨物5000元以下的、應征增值稅勞務3000元以下的,免徵增值稅;月銷售應稅勞務5000元以下的,免徵營業稅。5、民營企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費用,以及科技成果引進、轉化、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技術開發費用,按實計入管理費用,不受比例限制。民營企業研製開發的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和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自認定之日起2年內,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級財政給予補助。6、民營企業申請國家專利和PCT國際專利,給予適當資助。已產業化的專利技術,經市有關部門確認,可直接參加市級科技成果評審。對新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50萬元;新獲國家級免檢產品的企業,獎勵20萬元;新獲江蘇省名牌產品或江蘇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獎勵10萬元。對新獲得自主知識產權或出資受讓他人知識產權,其實施的專利技術被授予中國專利金獎的企業,獎勵30萬元;被新授予中國專利優秀獎的企業,獎勵20萬元。7、民間投資新建、擴建各類專業市場,免收基本建設過程中的相關政府性基金。8、對民營企業生產性重大項目,由市統一調劑、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凡允許協議出讓的新增民營企業工業用地,出讓金可以按照協議出讓的最低標准執行,也可以採用國有土地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逐年繳納租金。民營企業依法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折價入股。9、鼓勵市內外民間資本投資創立擔保公司,民營擔保公司自成立之日起,3年內免徵營業稅,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規費。10、政府出資培訓人才的計劃指標向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開放,民營企業用於員工培訓的經費,可按實列入成本。民營企業與其它所有制企業在職稱評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民營企業人員出國從事與本企業有關的經貿活動,可循因公渠道辦理出國(境)手續。11、大力扶持初始創業。本市以自主創業方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殘疾人和被征地農民等人員,從事初始創業的,每戶可提供10萬元以下小額貼息創業擔保貸款。下崗失業人員、軍轉幹部、城鎮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明確限制的行業外,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以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並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期限為3年。對處於創業階段不具備查帳徵收條件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行核定征稅,稅負從優,征稅額度一年一定,並自創辦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農民創業,發展特色高效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非農業生產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或有關主管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審查批准減征、免徵所得稅外,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給予適當補貼。 12、鼓勵科技人員創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在我市投資創辦科技型企業,或以其技術成果、專利參與投資入股以及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對其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3年內由同級財政給予全額獎勵。市屬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可以與所在單位保留聘用合同關系2年,期滿後不回所在單位的,與單位辦理辭聘手續,解除聘用合同關系。13、鼓勵機關幹部離崗創業。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辭職在本地領辦、創辦企業的,由同級財政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補貼。工作年限滿30年,或滿20年並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公務員,若有志創業,經本人申請、任免機關批准,可辦理提前退休手續。14、鼓勵鎮江籍人士返鄉創業。鎮江籍知名人士、成功人士、海歸人才返鄉創業的,在用地、融資、建設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提供小額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對從事規模種植、養殖的,提供無償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15、鼓勵二次創業。實施中小企業發展「335」工程,每年新創辦小企業3000戶以上,培育300戶小企業進入規模以上企業行列,培育50戶成長型企業進入億元民營企業行列。推動個體工商戶升級創辦私營企業,在不具備查帳徵收條件下實行核定征稅,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激勵私營企業進入規模以上行列,優先安排財政資金扶持、優先安排公益服務、優先列入融資服務重點。引導本地成長性強的規模企業,加快創新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名牌帶動戰略,鼓勵其技術創新,規模擴張,外向開拓,做大做強。16、規劃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各轄市區在今年底前應在省級開發區和各鄉鎮工業集中區,根據產業特色規劃建設至少1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參與興建創業基地標准廠房,並逐步完善政務代理、融資擔保、信息咨詢、創業指導、項目推介、技術支持、人員培訓、法律援助等專業化、規范化的服務。對達到省、市級創業示範基地標準的,享受省、市級相關的扶持政策。政府主辦和享受政府資金扶持興辦的各類創業基地標准廠房,可採取減免租金1-3年的辦法,吸引創業者入園。17、建設培育創業專業市場。結合大批發、大物流、大旅遊市場的開發建設,各地要加強資源整合,開辟或擴大適合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聚集創業的專業化市場,通過市場攤位優惠出租、免收2年市場管理費等政策引導創業者進場交易,強化集聚輻射功能,提升市場影響力,努力做到建一個市場、帶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18、鼓勵家庭創業。各地要引導工藝簡單的勞動密集型項目進入家庭經營,鼓勵園區企業將簡單工藝工序剝離後外包給家庭加工,鼓勵廣告創意、設計、軟體開發等創意產業、網路營銷進入家庭經營。19、開發社區服務項目。要依據各自資源條件,注重樓宇經濟建設,合理規劃建設小型創業基地及設施。社區要充分利用現有存量土地和出租房進行改造、再利用,打造社區創業孵化基地,以減免租金1-3年等辦法,引導創業者投資經營社區衛生醫療、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等行業。對市區自建創業孵化基地、安排本市下崗失業等人員進場創業實驗的街道、社區,凡安排1人穩定創業在6個月以上的,從市全民創業資金中給予2000元補貼。20、推進高效農業項目。各地要大力發展高效農業項目,依法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每年培育並重點扶持一批特色農業經營大戶和種養加企業。21、加大政府性資金扶持。市財政設立全民創業資金專項,首期2000萬元,今後逐年增加,重點用於扶持初始創業者的小額貸款擔保、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創業獎勵及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各轄市區相應增加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創業者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22、加大信貸支持。繼續推進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合作,完善銀企對接平台,採取洽談會、交流會等形式推動銀企合作。商業銀行要降低對創業主體的貸款門檻,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創業主體的信貸需求,開辟綠色通道,簡化貸款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建設一批小額貸款公司,拓寬創業主體融資渠道。23、加強融資擔保扶持。著力培育一批資本金過億元、管理規范、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各級政府根據擔保機構為初創企業和微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情況,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由工商機關辦理股權出質和動產抵押登記,為初創企業和微小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24、完善創業咨詢服務體系。市民發辦要利用互聯網完善全民創業信息服務平台。各轄市區要依託現有的就業訓練中心成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在人力資源市場大廳設立創業服務窗口,免費提供創業 「一條龍」服務。實施創業培訓工程,把城鎮新增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失地農民、失水漁民、復轉軍人等人員納入免費創業培訓范圍。鼓勵發展為創業服務的中介組織。25、完善技術與人才服務體系。引進、聯辦、新建5-6家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國家級技術服務平台。引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大企業的研發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組織各級人才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尋求專業人才、引進高校畢業生搭建服務平台。開展中小企業獵頭、派遣和引進國外智力服務。26、進一步優化收費??每年由物價部門及時公示涉企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及其依據,未公示項目一律不得收費。除政府統一組織的社會慈善、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捐贈活動外,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企業拉贊助、拉捐贈。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將中介服務列為項目審批中的前置條件。依法確需中介服務的,一律由企業自主選擇中介組織。27、進一步規范執法檢查行為。嚴格執行每月1-25日為「無例行檢查日」制度和涉企檢查申報審批制度。簡化和改進涉企監督檢查方式,在強化監督管理的過程中,以教育引導為主,嚴禁以罰代管。對企業首次違規,屬於非主觀故意且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嚴格執行「初犯警告不罰」辦法。對違反規定的行為,嚴肅追究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4、全民創業平台是真的嘛

在這些真真假假的大環境中,如果你自己沒有判斷的能力,不知道擺在眼前的它說的是真是假,還是不要輕易做出決定,想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是需要歷練的,既然如此那麼找個眾所周知的就成了當務之急,人家混成一個眾創空間到今天騰訊也是拼拼噠,不會讓一些污點來玷污自己的。

5、全民創業萬眾創新政策

(一)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於注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於3萬元),1年內實繳注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餘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
(二)大學畢業生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
(三)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要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並簡化程序,提供開戶和結算便利,貸款額度在2萬元左右。貸款期限最長為兩年,到期確定需延長的,可申請延期一次。貸款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利率確定,擔保最高限額為擔保基金的 5倍,期限與貸款期限相同。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自主創業畢業生保管人事檔案(包括代辦社保、職稱、檔案工資等有關手續)2年;提供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信息,免費發布招聘廣告等服務;適當減免參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收費;優惠為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一次培訓、測評服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三條 規范合同關系,約束合同雙方,保證合同的遵守,維護雙方利益,保障合同關系的穩定。

6、中國夢,全民創業指的什麼?

這些年,朋友圈裡涌現了一大波青年創業者。放到若干年前,我大概會很熱心地傾聽他們的創業計劃,與他們切磋思想,徹夜長談人生之夢以及35歲退休後怎麼玩耍的話題。但如今,我對這類創業狗已經沒有多少興趣搭理了。

創業作為一個「話題」,它的邊際效應在我這兒下降得非常快,幾乎接近零點。數年嘈雜的時光磨礪,已足夠讓我對他們說一聲受夠了——「我沒心情繼續和你聊創業的廢話」。這倒不是因為我變了,而是創業者變了、社會環境變了。

我知道我的觀點註定會遭到朋友們的反駁。此時此刻,正是投身創業的最佳時期。他們指著我的鼻子說:你抬起狗眼看看,國家各級政府都出台了鼓勵創業的政策,資本正大量流入微創業領域。到處都舉辦創業比賽,天使投資人當場就拿投資當獎杯給頒發了。北京的那些錢熱得發燙的VC整天發愁,著急啊,愁找不到好的項目。如今一疊商業計劃書一秒鍾幾十萬上下,這個大好時候來黑創業者,你什麼意思啊你……

面對這些話,我註定無言相對。中國今天的創業者人多勢眾,是個不爭的事實。我翻閱過某機構的中國投資年度報告,一年前的數據顯示:活躍在中國的中外創投機構共管理可投資於中國大陸的資本存量達505億美元,本土投資機構在其中站到超過五成的比例。過去的十年以來,創投資本總量每年平均增長17%,近年來的行業分布集中在教育、電商、網路幾大板塊。其實,創業者們的扎堆,很大程度上是試圖擠進一些熱錢快速流進的熱門行業。他們那種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跨國資本的臨場感和財富狂熱,是容不得如我這般的局外人有絲毫指謫的。

當然,你拿了風投,你霸氣上市,你圈到錢你就最大。這是中國人對真理的馬基雅維利式認知方式——成者為王。但人們一直忽視了媒體的鎂光燈效應,只注意去看那幾個成事兒的明星創業者,對不怎麼成功的創業者則選擇性失明。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創業者能撐得到多久呢?據統計,他們的企業壽命一般在2至3年,很多在1年之內就歇菜關門。你要知道這些人其實沒有機會去找天使投資人,他們所謂的「創業」約等於80年代的個體戶,自給自足,小本經營,一旦賠錢就是傾家盪產。

既然談及過去,不妨略作回顧。三十多年來,中國大陸的創業風潮有這么幾次,一是改革春風才吹滿地的80年代,最大規模的一次創業潮發生在1992年「南巡講話」以後。由於某些歷史原因,當時的社會走向並不明朗,不少人對市場經濟前途表示堪憂。鄧公講話後,大家一顆定心丸落肚,趕忙下海創業找錢。這一趟潮流,折騰出不少著名企業家。隨後,我們進入了世紀之交最初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這幾波浪潮折騰出來,或者叫「剩」到今天的企業家,說真的,基本都是婦孺能知的名人。而那種「時勢造英雄」的強烈時代感,據說在用「互聯網思維」打造商業新潮流的今天,又再度來臨了。

「互聯網思維」,這個我挺煩的詞,幾乎成了今天咱們進入「全民創業時代」的一聲官方號令。但它這真的和互聯網那麼有關嗎?並且,為什麼年輕人一定要去創業?做生意不靠互聯網就一定歇菜關門?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無解的,因為它們本身就屬於偽問題。鼓勵創業這個事兒,由於特殊國情,在中國說到底還是算個政府行為。一來,企業的增加可以增加稅收,二來可以吸納就業人口,或者說消化無業閑雜人員,讓社會稍微消停穩定一些。凡此種種,都是政治任務,卻未必和「互聯網思維」、「再不創業就老了」之類腦殘口號有多少真實的關聯。

眾所周知,民企和小微企業承載著一國的大部分就業崗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以德國為例,按照歐盟的劃分標准,德國將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下、年營業額在5000萬歐元以下的企業定義為中小企業。德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德國擁有大約360萬家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7%,解決了國家近80%的就業。

數量如此龐大的德國中小企業,雖然營業額遠不及大企業,但卻對就業市場以及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我們也需要釐清一個問題,德國很多企業屬於製造業的傳統小企業,別說「互聯網思維」,搞不好連網站都沒一個。然而,它們卻是兢兢業業、安然存在數十年、上百年。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有不少做酒類的、食物等等的小企業,歷史長達百年,但至今幾乎是沿用傳統的經營方法而活得很滋潤。

一個讓那些不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企業活不下去的國度,註定是一個浮躁淺薄的國度。因為,在這里,你不得不時時保持跟風,而至於你傾注精力完成的產品和服務,你所世代傳承的那些精巧技藝,並無多少人在意。不少創業者的心態就是,拿風投,A輪B輪,融資上市圈錢,賣掉離場。狀如賭徒,完全沒有半點長期經營的企業家風骨。

此心態涉及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好的創業環境。這不是說在首都的圈子裡,一群VC和機會主義的創業者在整天忙於勾兌;天使投資人、跨國資本的代理人頻繁出入各種論壇和活動,這就叫「創業環境好」?這頂多能叫熱錢流動頻繁。我們談論創業環境,涉及到歷史、文化、制度等等維度,其實說穿了也非常簡單:一是企業賦稅高不高,二是融資有多難,三是企業客觀的經營成本高不高,四是市場有多大、顧客的消費能力如何。

中國對企業的稅收一直很高,大型企業把失敗者的錢賺走了之後,又被國家收稅收走了大部分。所以錢就從創業者手中轉移到政府手中。「苦逼」的私營中小企業,目前有840多萬戶,佔全國注冊企業總數的74%,個體工商戶超過3400萬戶,1.8億多勞動力在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你知道,它們起的作用已經不僅是拉動經濟、提供就業,它們完全可以說是在幫政府維穩。這一億多人要是沒有工作,你猜會出現什麼情況。

教育部的一份官方統計說明了問題。過去十五年,每年大學畢業新生人數從一百萬猛增到700多萬,2014年為727萬人,要徹底消化這些求職者,很不容易。高盛集團副董事長施瓦茨最近說,中國需要每年新增1200萬到1500萬個就業崗位才能保持穩定的經濟及增長。那麼,這項創造就業保增長的政治任務,誰來承擔呢?機構不斷精簡的國企是不可能的,生存狀況堪憂的民企也很難指望,最後,乾脆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自己僱用自己以及小夥伴。至於企業稅,國家是不會減的,人力成本,這些年一直是增高的,屌絲們的消費能力,不用說也知道是下降的。

但最起碼,人人暫時有工作,失業率統計數字直線下滑。這個辦法真是省事。國家要發動一場「全民創業」的人民戰爭,其真諦與深意,盡在於此。高度總結也就一句話:你們自生自滅吧。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