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創業熱潮
1、創業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於每個人心中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種子」。推動發展,不僅要解放社會生產力,更要解放社會創造力。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中間,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試想一下,如果13億人的創新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出來,那將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2、從自然稟賦看,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固有氣質,中華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於中國人民自強不息、敢於創新的稟性。從歷史經驗看,新中國開啟了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大門,改革開放更是點燃了人人創業創新的火種,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到城市國有企業改革,放開集體經濟,發展私營經濟等,都是著眼於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創造性。
3、從發展階段看,現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增長動力在減弱,資源環境約束在加劇,要素成本越來越高,必須走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升級之路。中國要在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格局中占據主動,必須靠創新。世界上資源有限,而人的潛力無窮,這就是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哲學意義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是解放生產力,更是解放人自身的創造力,實現人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4、從時代趨勢看,中華大地正在興起新的創業創新熱潮,出現了以大學生等90後年輕創業者、大企業高管及連續創業者、科技人員創業者、留學歸國創業者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草根創新、藍領創新、創客、眾創空間等新的形式層出不窮。創業創新正在成為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
5、從客觀條件看,人們消費需求多層次、多樣化,需要更多的解決日常生產生活難題、形成新產業新業態的產品和服務。從制度環境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加快創新,促進創新要素在更廣范圍內加快流動。
(1)激發創業熱潮擴展資料:
李克強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當時他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此後,他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各種場合中頻頻闡釋這一關鍵詞。每到一地考察,他幾乎都要與當地年輕的「創客」會面。他希望激發民族的創業精神和創新基因。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於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論及創業創新文化時,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
參考資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網路
2、什麼是創業熱潮興起的深層次原因
創新創業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政府部門要拿出實招積極推動,加快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的新機制,推動形成活力釋放、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要進一步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要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動力,鼓勵創新創造;要推進投融資體制、稅收、流通體制等領域的改革,進一步培育和扶持新興產業發展;要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鼓勵各式各樣的創新,直接用於創業,合作參與創業,轉讓促進創業。
創新創業離不開社會環境的滋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在全社會培植創新創業土壤,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激發創新創業熱情,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培育創新創業文化,形成創新創業風尚。
創新創業需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創新創業是億萬群眾參與的偉大實踐,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基層是創新的土壤,探索是創新的種子。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主體地位,發揮基層創新精神,激活民間創造熱情,善於運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以創新創業形成新的發展動力。
創新創業要搞好培訓和服務。大眾創業,教育先行;萬眾創新,文化先行。創新創業的核心在於激發人的創造力,尤其在於激發青年的創造力。要推動高校普及創業教育,支持各類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使更多的勞動者敢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3、互聯網創業熱潮 創業者需要明白這幾點
創業者需要明白這幾點:
一、創業要」趁早「
」趁早「的意思就要在新項目出現之前,就進行跟蹤投資。
一個有可投資價值的創業項目,都是建立在一波趨勢和紅利之上。例如微信公眾號運營,公眾號呈現噴發性發展狀態是在2015年前後,崛起了一大批大號,藉助這個平台早期紅利,賺個盆滿缽滿。但是現在公眾號紅利期已過,對於再進入這個領域的創業者來說,成功的幾率非常小。
除此之外,當前的BAT公司——百度、阿里、騰訊。為什麼能成為壟斷性行業,就是因為它們屬於早期創業項目,隨著時間積累,各項功能的不斷完善,致使人們的使用習慣和使用記憶不斷加深。雖然現在的搜狗、360搜索等,也在運營,但是用戶量還是不及百度。各種電商平台的崛起,但還是不能撼動淘寶、天貓的地位。
這些公司的創立時間都是比較早的,正是流量紅利剛開始的時候,抓住這個機遇,就可以比別人早一步成功。
無論哪一個創業領域,「趁早」是最重要的。不是說晚加入的就不會成功,而是從發展程度上來講,最先抓住先機者,最容易成功。
二、明白創業的最終目的
創業的目的是什麼?要明白,創業的最終的目的是服務用戶。
無論你的想法如何新潮,技術如何創新,但最終沒有服務於用戶,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客戶群體,自然就沒有盈利源頭。
既然是服務於用戶,就要了解用戶的需求,並有效的解決用戶需求,才是一個創業項目持續發展並成功的秘訣。
三、選擇創業項目很重要
創業項目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成功。
每年都有大批創業項目湧出,但真的能做大做成功的是少之又少。不少人因為不了解本身實力和市場具體需求,盲目進入項目風口,例如共享單車,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大批共享單車相繼出現,短時間內就紛紛倒下,最終市場上只有幾家存活下來。因此在選擇創業投資項目時,不可盲目跟風。
4、作為當代大學生,你是如何理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談談激發大眾創業,萬眾
您好,萬學雙創中心很高興為您解答。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於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作為大學生我們需要去認知社會,了解社會需求,將我們所學到和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其中解決社會需求。
創業就是創造企業,作為大學生,首先需要去了解企業,包括行業格局,行業屬性,企業類型,企業的各大職能任務系統等等,再去創造企業,解決社會需求。
同時,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講座,以及各種競賽、活動等方式,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以社團為載體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創業沙龍、創業技能技巧大賽等活動。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功能,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5、從喜茶到泡泡瑪特,你如何看待創業熱潮?
我覺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是每個人的機會,也是挑戰;不斷有新的東西誕生,給社會和該行業帶來活力。
6、當代大學生為什麼要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
當代大學生要積極的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是因為這個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需要創新型的人才而這些人才更多的是來自大學。所以需要這一些學生不斷的去努力。
7、如何看待當前大學生創業熱潮,為什麼要強調大學生創業,你會怎麼做?
由於政策的鼓勵,各個高校的創業教育開展越來越普及,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少。第一,創業教育的針對性不強,有不少高校的創業教育出現創業情景理論化、創業實踐課堂化、創業技能灌輸化、創業教育邊緣化等問題,很多學子把創業教育課僅僅當成湊學分的學科;
8、大學生創業的項目來源有哪些?
第一大來源:學生自發
來自學生自發創意,自主創新、商機發現。
特點:
1、充分體現90後大學生的特色項目,如華中科技大學的「粉絲網」項目。
2、與學生熟悉的學習生活環境直接相關,如上海交通大學的59store項目,北京大學的「ofo」共享單車項目,北京郵電大學「學生圈新媒體」項目,山東師范大學的「大川乒乓」。
第二大來源:科技成果轉化
越來越多的院校重視將科研項目轉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形成了大學生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的重要來源。國家於2015年頒布了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法律文件,2016年教育部與科技部聯合發布了相關的細則。
特點:
1、教學、科研與大學生創新創業三合一,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同時,進行科研成果產業化,創造更大的價值。
2、第二屆「互聯網+」大賽金獎項目中,此類項目佔三分之一以上。
3、如:西北工業大學和「微小衛星」項目、福州大學的「北斗」技術民用項目、華中科技大學的「慧淬」鐵軌延壽項目等。
第三大來源:產教融合協同創新
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會成為越來越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與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工作中重點關注的發力點。
特點:
學校和當地的產業緊密結合,快速地獲得產業需求信息,並實現資源對接。
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幫助當地企業轉型升級,幫助當地產業與企業實現「互聯網+」。
如: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無水保活」項目、沈陽農業大學的「大果榛子」項目、內蒙古農業大學「犇牛」項目、賀州學院的「瑤藍之旅行」等。
第四大來源:特色專業+優勢學科
如何將一流學科與創新創業結合,是學校未來規劃的重點方向,也是一流大學建設的要求。
特點:
緊密結合本校專業與學科特色,互相促進。
通過創新創業,促進學校特色打造,促進特色專業與學科建設。
如:西北農林大學的「侍酒師」項目、四川大學的「雲病理共享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與智能裝備製造」項目、河北師范大學的「子衿教育」項目、雲南大學的「律品」項目等。
第五大來源:「互聯網+」新技術
不斷涌現的新技術將大大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大大促進基於「互聯網+」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
特點:
1、「互聯網」是人類在技術領域的巨大進步,將重新建構世界的連接方式,重新配置社會資源。
2、「互聯網+」大賽中,出現了很多與VR(虛擬現實)、AI(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深入結合的創新創業項目。
3、如:Insta360全景相機、浙江大學雲象「區塊鏈」項目、北京大學的「OFO」共享單車項目、華中科技大學的「諸葛IO」項目等。
第六大來源:師生同創+大手拉小手
二十年以上大學豐富的校友及社會資源,都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需要的重要條件。
特點:
1、已畢業校友已經在社會各個行業走上重要的崗位,且與母校有著很深的情感,通過校友「大手拉小手」,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校外導師來源。
2、同時大學老師也有很多好的想法,有著豐富的社會資源,也會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重要來源。
3、武漢工程大學的「秋葉PPT」項目,最初來自老師創業的想法與實踐,通過師生同創,成為了優秀的大學生創業項目。
第七大來源:電子商務創新創業
利用電子商務平台創新創業,創業門檻相對較低,可以發揮大學生熟悉互聯網的優勢,幫助線下傳統企業電商運營,實現線下商品資源的電子商務。第三屆大賽中將設置「就業型創業組」,引導學生通過創業帶來就業。
特點:
1、眾多電子商務平台,資源豐富。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機會,包括「淘寶與天貓」、「京東商城」、「微信微店」等。
2、基於「電子商務平台」的創新創業,適合小微創業,成就更多「小而美」的企業,並能夠較好實現「通過創業帶動就業」。
3、如南開大學的「農夢成真」項目、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聖地天堂」項目。
第八大來源:家族產業與產權
基於家族產業與產權傳承的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也會成為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來源之一。
特點:
1、中國越來越多的家族產業與擁有的知識產權面臨傳承接班問題,需要創二代們更好發展家族事業。
2、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江浙地區,越來越多的家庭企業的新生代——「創二代」,實現家庭產業對「互聯網」對接,實現升級跨越發展。
3、第二屆「互聯網+」大賽中,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減速機」等項目就是很好的代表。
第九大來源:政府公共采購與社會公益服務
隨著中國政府的簡政放權,越來越多的政府職能將通過面向社會采購服務的方式進行,存在巨大的創新創業空間。
特點:
隨著國民經濟增長,追求更高生活品質成為人民廣泛需求。此類市場受眾群體范圍廣,市場空間大,且極易得到快速普及。通過創新與創意極大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質量與效率,實現雙贏。
第二屆「互聯網+」大賽中,陝西理工大學的「含氟水凈化」項目,浙江大學的「空氣洗手」項目,山東師范大學的「雨點公益」項目等,都是這方面很好的代表。
第十大來源:一帶一路與全球經濟一體化
中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在立足中國同時,一定要面向世界。中國倡導的「一路一帶」會帶來巨大的商機,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會帶來更多的全球整合資源創新創業的機會。
特點:
越來越火的跨界電商就是一個很好的縮影,一些具有語音與區域優勢的學校可以把握這個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的「一路一帶」留學生項目,多所大學的「跨境電商」項目已經有所體現;新疆大學的「語言+」項目,採用大數據技術與手機智能交互,實現信息檢索,完成語音轉換,搭建語言的「一帶一路」。
第三屆「互聯網+」大賽將在古都西安舉行,將會進一步促進此類項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