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阿里創業牆

阿里創業牆

發布時間: 2022-06-02 21:04:35

1、國內有哪些基於容器技術的雲服務創業公司?阿里跟Docker湊到一起之後,那些創業公司現在都活得怎麼樣了…

好雨啊,數人啊,cloud都算基於docker容器技術的雲服務公司,不過三家編排技術棧不太一樣版,好雨是權k8s,數人是mesos,cloud用的是swarm。阿里跟Docker合作之後,最大的改變就是牆內有了官方鏡像倉庫,但是用戶該用誰家的容器平台還是用誰家的,因為阿里還沒形成一個完整的容器對外服務的產品體系。目前來看,還沒有消息說哪家已經死亡的,不過也該快了。畢竟這一批創業公司已經燒了一年多投資人的錢了。

2、網上購物的歷程

建議你去了解阿里巴巴、淘寶網的發展歷,就可以大概知道中國網上購物的歷程了
將來網購會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淘寶媽媽的出現將會帶動更大的網購消費

淘運網-力求更好的服務網購,更專業更專注為朋友您的網購生活的簡單、方便、放心
、安心提供服務!

3、阿里巴巴離職員工將阿里員工比喻成打工驢,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從阿里離職?

阿里巴巴一個家喻戶曉的互聯網公司,國際化大品牌,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擠破腦袋想要進入阿里巴巴。這樣一個優秀的公司,福利好,待遇好,但是在各種光環籠罩的背後,很多阿里巴巴離職員工將阿里員工比喻成打工驢,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從阿里離職?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01、工作壓力太大,得不到休息。

在阿里巴巴這樣的大企業中工作壓力是非常巨大的,光鮮的背後必然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阿里巴巴的實際控制人馬雲,看似十分體貼員工,但是他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本質上想要的是剝削員榨取更多的利益。他十分推崇「996」的工作模式,並且已經融入到了阿里的企業文化當中,希望員工以加班為榮,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員工往往面對的是巨大的工作壓力,末位淘汰制度的設立,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綳緊了神經,一刻不敢鬆懈。很多員工不能平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或者說工作已經占據了他的大半精力,抽不出來時間去享受生活,得不到自己的閑暇時間。而很多人賺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能讓自己過得更舒適嗎?如果工作讓自己很不開心,沒有了生活,那麼即使這份工作再優越,福利再好,錢再多,也終究會走到辭職的地步。

02、有更高的職業追求。

很多人跳槽的一個最大的原因不外乎是想要賺更多的錢,有更好的發展前途。阿里巴巴毋庸置疑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平台,匯聚了無數的商業精英和IT天才。因此很多的獵頭公司瞄準了阿里巴巴,他們可以給到更高的待遇,更豐厚的獎金,更優越的許可權。阿里給你多少,只要你優秀,獵頭可以給到你難以回絕的條件,足夠讓你心動。

而員工想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換來對稱的價值,如果錢沒給到位,只是空談理想、情懷,只會畫餅,又怎麼能夠留得住人才呢?畢竟人的青春只有那麼幾年,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想要往上沖一沖,為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拼搏一把。

03、未雨綢繆,想要自己創業。

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個大家都默認的行業潛規則,那就是「35歲危機」。在IT行業,35歲是一個分水嶺,學習能力開始逐漸下滑,身體也比不上年輕人有沖勁,家庭的瑣事開始越來越多,無法分心。而這時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開始進入公司,他們充滿朝氣,想法獨特,能力也強,工資拿的還比你少,這時你的競爭力和創造價值的能力都比不上年輕人。

因此很多人在30歲就開始未雨綢繆,規劃自己之後的生活,選擇自己去創業。選擇創業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自由,自己做自己的老闆,自己規劃自己的時間,可以盡情的享受生活,不會被約束。

4、阿里每天受到3億次黑客攻擊是真的嗎?

是真的啊,但是阿里巴巴有很強大的圍護牆,所以不用擔心這個,

5、阿里巴巴初創時期是如何吸引商戶入駐的?

那時候國內的B2B或者B2C都還沒發展起來,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趕上了這個形勢。
其次,可以看看這個文章:

馬雲現在是如日中天,但是在2000年之前的互聯網江湖中,馬雲算不上什麼大人物。他的履歷和他所折騰出來的那一小點兒動靜,在那個轟轟烈烈的時代,顯得不值一提。1995年4月他在杭州創辦的「中國黃頁」網站,是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在國內最早形成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1997年底,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1999年初,在北京互聯網界沒有闖出太大名頭的馬雲,帶著十幾個年輕人和50萬元砸鍋賣鐵換來的創業資本,回到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這些人當中,一部分是當初和他一起從杭州北上創業的夥伴,一部分是從北京「拐來」的。
為什麼說是「拐」來的,是因為如果研究當初和馬雲一起創業的團隊是怎麼組成的,就會發現這些後來成為「十八羅漢」的人,在最初和馬雲走到一起的時候,顯得非常偶然,隨意性很大,基本上不太可能就此分析出一般人所期望的管理理念。問起他們為什麼會加入這個團隊的時候,他們的回答讓人大跌眼鏡。有人回答說,我在廣告公司上班,去馬雲那裡拉生意,後來生意沒拉成,自己就入了伙了。有人回答說,我曾經是記者,對馬雲的公司做過一些報道。有人回答說,我當時喜歡泡聊天室,認識了幾個馬雲在北京公司的人,他們邀請我來杭州創業,就來了……
但是,就是這樣一群看似「烏合之眾」的年輕人,在杭州按照自己的方式畫出了一個電子商務的大餅,這塊餅和北京式的「摩天大餅」看起來完全不一樣。簡單地說,阿里巴巴要做的只是一個平台,用互聯網的力量減少商務成本,撮合生意成交。從所有企業減少的商務成本中,阿里巴巴分享到其中的一塊,成為它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來源。倉庫?配送?采購成本?見它的鬼去吧,這些困擾電子商務人的問題統統跟阿里巴巴沒有任何關系,這不是它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決不會成為它的負擔。
這樣的一種理念,在1999年1月,如果有記者去采訪馬雲,一定會為這樣一個問題煩惱不已。「那麼,您的阿里巴巴,似乎我們沒有見到過已有的成功經驗啊?」是啊,在B2C市場,我們可以學亞馬遜;在C2C市場,eBay已經頗具規模;那B2B呢?如果可以,你可以選擇去相信那時候還沒有鋪天蓋地的IBM廣告所描繪的世界。只可惜的是,IBM只告訴你可以用它的產品解決問題,而沒有告訴你如何用它的產品解決問題。
不過,基於對馬雲的了解,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他的回答:「如果一個方案有90%的人說好的話,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因為這么多人說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機會肯定不會是我們的了。」馬雲有些獨斷的性格和他在這個團隊中的威望,讓他們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在美國都沒有試驗成功的道路。
結果,還用說嗎?阿里巴巴1999年創業,到2002年開始贏利,它幾乎以光速完成了中國電子商務歷史上第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阿里巴巴創造的這個商業模式,使這家公司至今在B2B市場上沒有遇到真正的競爭對手。
後來,馬雲提到阿里巴巴創業之初的商業模式設計的時候,喜歡說其實他的團隊對於這一模式「內心深處的認同度卻不高」。說這話的時候,我覺得他的表情是得意的,我想他的意思也許是,認同度不高的地方才蘊涵著真正的商業機會。
這就是馬雲的思維方式。
這種思維方式幫助馬雲在1998年、1999年的互聯網困局中脫穎而出,創立了一家中國最成功也是中國迄今為止在世界上最為人矚目的電子商務公司,幫助馬雲一度成為超越比爾·蓋茨、最為華爾街所看重的企業家。而記住這一點,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馬雲所指揮的商業行為,和他所指揮的淘寶。他,是不走尋常路的。
2002年,阿里巴巴開始贏利了。2003年初,阿里巴巴成立了一個投資部門,當時正在銷售部門的干將孫彤宇調入投資部門,和CFO一起開始尋找投資項目和機會。
這是阿里巴巴內部對於2003年前後公司關於尋找新的贏利點時情況的一種表述,基本上所有人的說法都是一樣的。除了一點——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2002年阿里巴巴贏利一塊錢,這是馬雲向全世界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過的,那麼,在2003年初就成立投資部門,難道馬雲打算把這一塊錢掰成幾百萬使用嗎?
「一塊錢只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而已,也是一開始為2002年設立的目標,就是要贏利,即使只贏利一塊錢,也是成功。其實到2002年底,公司的贏利還是比較可觀的,大概有7位數這么多。
「這筆錢要說做投資,也的確有些勉強。不過那時候我們的想法是,阿里巴巴已經贏利了,而且發展趨勢相當平穩,也是開始尋找新的機會和新的增長點的時候了。」阿里巴巴的高層如是說。
馬雲非常喜歡打牌,最喜歡打「三扣一」。他還經常在自己家裡開牌局,周末的時候招呼一群好友甚至是公司員工到自己家裡熱鬧熱鬧。所以,在一開始思考投資項目的時候,他曾經有過做棋牌類游戲網站的想法,但是後來因為家裡的一位親戚迷上了網上棋牌游戲,讓馬雲放棄了投資此類網站的想法。
其他的選擇,比如說那個時候已經開始興起的房地產,如果那時馬雲把那些錢投在杭州做房地產的話,那現在的回報一定是非常非常可觀的。但是,與互聯網不相關的產業,從來沒有進入過馬雲的視野,也從來沒有進入過阿里巴巴的版圖范圍之內,盡管幾乎所有的高管們提到這一點的時候,都忍不住說:「如果我們做了房地產,那就賺大了。……不過,這錢,不是我們賺的。」一直以來在阿里巴巴內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堅持做與電子商務相關的產業,其他的行業即使誘惑再大,也絕對不會涉足。這是一條基本原則,絕對不會動搖。
在事後試圖去討論和重組淘寶計劃的產生過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困難來自於答案的過於簡單,簡單到乏善可陳的程度。「主要還是馬雲的靈感。你也許會覺得這樣的答案不夠專業也不夠正式,總得有多方論證、討論和市場調查,才能確定這么大的一個項目投資。但是,我說的是實話,有時候與其相信復雜的繁重的調查和研究,還不如相信一個商業天才的靈光一現。」阿里巴巴的高層說。
這個回答在一開始,並不是很有說服力。一直以來,我們看到阿里巴巴成功的足跡建立在「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而能夠做到這一點,靠的就是領導層的預見性和決策能力。而在看了太多商學院的案例和外企繁重的案牘之後,我們很難相信一家龐大的公司,一家如此受到華爾街重視的代表產業新希望的公司,在作出具有戰略決定意義的決策的時候,沒有經過調研,沒有經過論證,就因為馬雲在東京的時候眯了一下眼睛,看到世界倒立了起來,回到杭州,就獲得了全體高管的無條件服從。
這種情況非常令人懷疑,是馬雲在公司的權威已經到了這樣一種程度,還是他的員工放棄了和馬雲的討論?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的時候,馬雲自己規定了一條原則,有任何懷疑和不同意見,都必須當面提出來解決。這條原則已經被拋棄了嗎?
「不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彭蕾對這個問題回答是,「一直以來,公司的任何決策的確都是共同討論的結果,有意見我們都會提,會爭吵甚至有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但是,你不覺得公司在管理上有時候需要一定的集權嗎?太民主反而會導致議而不決,貽誤戰機。更何況,一方面,在過去幾年中幾乎所有的爭論,到最後都以事實證明馬雲的正確而告終;另一方面,馬雲要進入C2C領域的想法,得到了公司內部一致的認同,高度一致。至少,馬雲的陳述,很容易地說服了我們所有人。」
「於是馬雲有一天突然說,讓我們挑戰eBay吧,你們說,好,讓我們挑戰eBay吧。是這樣嗎?」
回答是肯定的。當然,如果你使用搜索引擎的水平足夠高,你可能在網上搜出傳說中來自阿里巴巴CTO一句軟綿綿的疑問:「Jack,你瘋了嗎?你忘記eBay了嗎?」
那個來自西方的霸主
不,沒有人會忘記eBay。只要經歷過這10年的互聯網歷程,你就能體會到美國eBay曾經有過的高山仰止的江湖地位。而在阿里巴巴進入這個市場之前,eBay旗下的eBay易趣在中國的C2C市場,也已經是一家獨大,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了。
和所有大公司在創業的同時也順便創造一個神話不同的是,10年前eBay創立的時候,順便創造的是一個溫情脈脈的童話。
1995年,當時奧米迪亞正在為創立之初的GeneralMagic工作,同時他還在設計網站,想要幫助他的女朋友即現在的太太帕姆·衛斯理與其他Pez糖盒愛好者交換收藏。這件事現在已經成為一段佳話。不過這是一個事後創造的浪漫的企業史的開端,雖然迄今為止,美國eBay公司大廳里鑲在牆上的展示牌都顯示出對Pez糖盒的敬意。
奧米迪亞說,當時他和帕姆在歐洲度假的時候,帕姆買了一些Pez糖盒,回來後她開始在拍賣網上出售、交易這些東西。奧米迪亞說他看見了「收集者對普通物品的巨大熱情」。事實上,奧米迪亞解釋說他當時一直在想,網路可以開辟一個完美的平台,在這里人人都平等交易,由平台來定價。他對拍賣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但他覺得那是一種很好的實現物品固有價值的「市場機制」。
他編了一些軟體,建立了AuctionWeb。這個網站只是他以EchoBayTechnologyGroup的名義做咨詢工作的網站的一部分。但是當他去注冊的時候,echobaycom已經被注冊了。「我就在那填表,那個時候想要拿到一個域名還得填表。於是我說:『嘿,我把它縮減一下吧。eBay怎麼樣?』現在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奧米迪亞是這么回憶他的帝國創立由來的。
eBay最初出現在網上是在1995年9月,然後就迅速發展壯大。1997年,eBay轉變為一家真正的公司:它得到了風險投資,正式定名為eBay,物色到了一名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她後來曾在eBay易趣與淘寶競爭白熱化的時候親臨上海督戰——接下來就是IPO,那時候,正是互聯網經濟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時候。
eBay的發展速度之快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用惠特曼的話說就是,坐著火箭發展。2004年eBay的年收入達到33億美元,增長速度比戴爾、微軟和思科都要快,那一年eBay的「網路帝國」在全球擁有13500萬用戶,人數相當於德國和法國的人口總和。
「eBay已成為一種潮流。它改變了人們對於『廢物利用』的定義。也因為eBay,人們逐漸相信在互聯網上陌生人之間可以建立信任。而且eBay已經變成樂趣的源泉,比如,有人把出現聖母圖像的烤乳酪三明治標價28000美元,還有人願意把他的額頭出租作為廣告位,要價37375美元。」《今日美國》這么說。
在尋找eBay歷史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惠特曼說她在作出為網站制定規則這種重大決定的時候會依靠奧米迪亞。「他在這方面很有天賦,」她說,「在作出重大決定方面面臨困境的時候,我們會找皮埃爾。這些事情不能由傳統的市場調查完成。」
這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呢?是的,就在剛才,我們聽到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彭蕾說出了一句幾乎一模一樣的話。
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人
除了eBay,馬雲所思考的領域在中國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那就是1999年8月18日在上海成立,主營電子商務的易趣。它的創始人邵亦波和譚海音都是上海人,更重要的是,這個班底幾乎清一色地畢業於美國哈佛商學院。
上海人邵亦波自幼被人稱為「大頭神童」,如果以學習成績來比較的話,他的學歷和履歷,足以讓杭州師范學院英語系畢業生馬雲自慚形穢。在海外待了將近10年的邵亦波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假洋鬼子」,不過這個詞在互聯網熱潮時代,再一次成為了一個褒義詞。「他喜歡西餐,英文說得比中文還好,家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直到回國以後,他偶爾還讀錯字,與記者交流時,英文單詞也不斷往外『蹦』。」這是當時記者對他的描述,不過這些小毛病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是一種洋派的象徵,證明這個人是真正接觸過西方文化的,第一批與互聯網親密接觸過的人。
這樣的人們,在那個時候,最能獲得風險投資者的信賴。他們的做派,中國人可能覺得別扭,但美國人看著順眼。邵亦波等人對西方文化認同並且運用嫻熟,在他們成長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接觸和吸收著西方的營養,這點在後來同eBay領導層的交往中顯然非常有用,他讓投資者覺得彼此相投。
邵亦波也沒有否認,他的思維習慣「大半是中國的方法,小半已經是美國的方法」。MBA畢業後,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15萬美元的年薪和幾乎是唾手可得的綠卡;一是負債9萬美元,放棄綠卡回國。邵亦波選擇了後者,他說他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這是com熱潮席捲全球的時候,熱血沸騰的留學生們真實的想法。也許沒有報效祖國那麼崇高的想法,但是機會在中國的想法,則是千真萬確的。
回國前,邵亦波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拿到eBay上拍賣。讓他最難忘的是,一台用500美元買來的電視機,用過兩年後,竟還在eBay上賣了550美元。「這件事情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從中感覺到個人與個人交易的魅力。它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最起碼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如果我通過別的方式賣,價錢肯定要少30%—40%。」
就這樣簡單,邵亦波定下了自己的創業商業模式——C2C。
在那個狂熱的時代,邵亦波憑借在波士頓和高盛公司的工作經驗及投資和金融方面的才能,很快拿到了4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1999年6月,他帶著這40萬美元回到上海,創辦了易趣——當時中國第一個C2C電子商務拍賣網站。後來邵亦波直截了當地告訴媒體記者說,這個網站就是直接拷貝自美國eBay,不管是從網站、贏利模式還是收入結構上,從易趣身上都能找到eBay的影子,甚至邵亦波的經營理念也來自美國的eBay。那一年,正是馬雲帶著他的「十八羅漢」從北京回到杭州,用50萬元的啟動資金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在以後的幾年裡,這兩家電子商務公司,因為有各自專注的方向,一個在杭州,一個在上海,各不相干,埋頭苦幹。
不過,易趣的名聲顯然比阿里巴巴更大,也更受關注。在網路正處於泡沫膨脹最瘋狂的時期,1999年10月,邵亦波憑借火熱的網路熱潮,吸引了一筆65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2000年1月,根據CNNIC第五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結果:易趣網得票數高居國內拍賣網站之首,易趣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拍賣網站。之後,易趣網上都是這么介紹自己的——「中國電子商務的旗艦網站」。
2000年7月,易趣推出個人網上開店服務,短短一周即吸引5000多位網友「嘗鮮」。
2000年10月,互聯網泡沫膨脹到極限的時候,邵亦波再一次憑借中國第一個C2C網站的概念,利用「潛在市場」的「希望」,在美國、法國、韓國的資本市場上得到了2050萬美元的融資。這筆錢,幫助邵亦波在中國互聯網最寒冷的時候安度嚴冬,並在各大網站苦苦掙扎的時候還能斥巨資做廣告、做推廣,將市場份額擴大到令人瞠目結舌的90%以上。那個時候,在眾多門戶網站的數字領袖們面露土色的時候,邵亦波和他那個同樣擁有哈佛商學院學位的漂亮妻子,彷彿就是那個寒冬中最絢爛的一道風景線。
那時候,如果僅僅是互聯網的用戶或者網路愛好者,憑借媒體的報道很難看到阿里巴巴在那兩三年裡都幹了些什麼。馬雲用三個字很好地總結了那幾年的歷史:「練內功」。
不過,這兩朵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各領風騷的雙生花,到了2002年底和2003年初,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那時候就有傳言說,邵亦波之前融資得到的2050萬美元已經所剩無幾,前期中國互聯網界流行的「燒錢病」的後遺症開始顯現,贏利不僅遙遙無期,而且眼下的經營亦遭遇困難,易趣也不得不開始為生計做打算了。
2001年7月,易趣宣布網站開始對賣家登錄物品收取登錄費。2002年9月,易趣開始對賣家網上商品成交後收取商品交易服務費。然而,更可怕的一點是,其市場發展的趨勢開始放緩。2003年初,一項在上海進行的電子商務抽樣調查顯示,2002年以來,B2C(企業到客戶)全國平均增長98%,B2B(企業到企業)增長50%,而易趣採用的C2C(用戶到用戶)只增長了30%。無奈之下,邵亦波接受了一項將業務擴展至亞洲的eBay的注資建議。
而這個時候,剛剛開始贏利的阿里巴巴,因為有了閑錢,也因為eBay和易趣的合作,開始蠢蠢欲動。在過去,易趣的發展好像阿里巴巴的平行線一樣,兩者並無交集。但是,eBay呢?eBay來了之後怎麼辦?毫無疑問,eBay是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它仍然像易趣一樣,行駛在既定的行車線上,輕易不換道,但是開車的人都知道,當巨型貨櫃車以很快的速度從小汽車身邊駛過時,它的重量和速度勢必會對小汽車產生壓力——因此,駕校的師傅們會告訴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駕車行駛,要避免和巨型車輛平行。
馬雲遇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問題是,巨型車已經進入車道了,電子商務的三車道上,留給馬雲騰挪的空間並不大。馬雲說,在他決定要做淘寶的時候,eBay和易趣的合作已經發生。不管之前易趣在經營上是否如業界傳言的那樣困難重重,都不能改變在當時這家網站一家獨大的局面。而它所面臨的一切困境,叫好不叫座的難題,易趣沒有能夠解決。馬雲和他的新公司也將最終面對。更何況,eBay和易趣合作的未來如何,更是無論哪個「狂人」都不敢低估的。一家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吞下了一個國家級的大公司,這樣的場景,的確令人不寒而慄,在這個時候發起攻擊,無論如何都算不得天時地利。但是,馬雲毫不遲疑,他的團隊全票通過,他們決定,既然沒有地方躲避,不如搶在巨型貨櫃車加速之前發力,搶了它的道。
這種舉動,看起來有點唐·吉訶德大戰風車一樣的瘋狂。但是,馬雲說:「我別無選擇。我發現那個時候我要開始准備防禦了,而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所以我一定要做這個事。」
而且馬雲強調,他防禦的,不是eBay易趣,而是美國eBay本身。
eBay和我們是一樣的
「eBay和我們是一樣的。」這就是那個時候,馬雲在阿里巴巴的經營步入正軌,可以抽出時間來思考整個電子商務全局的時候,突然想到的一個問題。「電子商務是沒有邊界的,什麼B2B、B2C、C2C,都是人為製造的界限,個人對個人的交易做大了,就是企業對企業的交易,企業對企業的交易量比較小的時候,也一樣可以看作是個人行為。如果說這個人為的邊界現在還存在的話,那麼我敢斷言,5年、10年以後,絕對不會再有。」
馬雲說他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美國eBay,他發現這個問世不到7年的公司,在線交易商品就有18萬類之多,從價值1美元的磁碟到500萬美元的飛機,應有盡有。也許第一個在eBay上賣飛機的,的確只是某個有錢而又無聊的富翁在等待另一個有錢又同樣無聊的富翁。但是如果有一天,當做飛機的公司發現真的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易的時候,相信eBay也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一家公司,而拒絕其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信息。這個時候,如果需要購買飛機的公司,恰好也發現原來在網上就可以找到飛機出售的信息……這樣的一條交易鏈,和阿里巴巴所致力打造的中小企業交易平台如出一轍。想到這里,馬雲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因為他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eBay的平台,從架構上、思想上和阿里巴巴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用eBay的平台來做B2B,只是時間問題,」馬雲說。
「如果說我不採取任何行動,三五年之後等到eBay進入B2B市場,它的錢比我們多,資源比我們多,全球品牌比我們強,到那個時候對阿里巴巴來說,就是一場災難。當時的情況就有些像這樣,我們拿起望遠鏡一看,看到有一個兄弟,長得和我一模一樣,塊頭還要大很多,嚇了一跳。可是對方卻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當時在eBay眼裡,我們根本就什麼都不是。我覺得,這可以讓我們佔一個先手,eBay的漠視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在馬雲想到這一點的時候,eBay通過收購易趣,把手伸到了中國市場。收購易趣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公司和一個團隊,更有驚世駭俗的90%的市場份額。而電子商務界流傳一句名言,就是「大者恆大,小者恆小」,這條規則在C2C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一般都認為,這就是「一家獨大」的市場,不可能有兩家三家平分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易趣已經佔得了先機,加上eBay的注資,錢也多,資源也多,品牌也強,那麼馬雲又在哪裡看到了有機可乘呢?「這根本不是問題,」馬雲說,「市場是會發展的。當時中國的網民有8000萬,可是易趣的用戶只有500萬。OK,這500萬用戶是你的,剩下的7500萬潛在客戶就是我的機會。2002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還只是初級階段,那個時候一切都還在變化之中,下任何斷言都還為時過早。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這句話,可是寫入阿里巴巴價值觀的。」

6、阿里巴巴的創業歷程

阿里巴巴的創業歷程

一、1999年3月10日由中國互聯商網業先驅成立,以杭州為研究發展基地,9月10日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

二、2000年9月9日,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中國總部。

三、1999-2000年,阿里巴巴從軟銀,高盛,美國富達投資等機構融資2500萬美金。

四、2002年,阿里巴巴B2B公司開始盈利。

五、2003年,在馬雲位於杭州的公寓中,個人電子商務網站淘寶成立。發布在線支付系統—支付寶。

六、2005年,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美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同時,執掌雅虎中國。

七、2006年,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口碑網。

八、2007年,一月:以互聯網為平台的商務管理軟體公司阿里軟體成立。 十一月: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網路廣告平台阿里媽媽。

九、2008年,六月:口碑網與中國雅虎合並,成立雅虎口碑。九月: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成立。

十、2009年,七月:阿里軟體與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合並 。八月:阿里軟體的業務管理軟體分部注入阿里巴巴B2B公司 。作為「大淘寶」戰略的一部分,口碑網注入淘寶,使淘寶成為一站式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為更多的電子商務用戶提供服務。九月:成立阿里雲計算。

十一、2010年,五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從2010年起將年度收入的0.3%撥作環保基金,以促進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十一月:淘寶商城啟動獨立域名。

十二、2011年,六月:阿里巴巴集團將淘寶網分拆為三個獨立的公司:淘寶網、淘寶商城和一淘,以更精準和有效的服務客戶。

十三、2012年,一月:淘寶商城宣布更改中文名為天貓,加強其平台的定位 。六月: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正式從香港聯交所退市 。七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現有子公司的業務升級為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淘寶網、天貓、聚劃算、一淘和阿里雲七個事業群。

(6)阿里創業牆擴展資料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舉行的首場路演以火爆開場。這與15年前阿里巴巴在資本市場遭到的冷遇形成強烈反差。

據報道,按照公開定價區間,此次融資額最高可達240多億美元,有望成為美股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阿里巴巴集團演繹了一段商業傳奇。

作為一家創始於「中國創意」、根植於「中國需求」、仰仗「國際融資」的企業,它今日的成功體現了創新、技術和資本的完美結合,而根植於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以及搭上中國改革的快車更是這家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創新,在當今許多人看來就是科技上的硬突破,然而又有多少企業,死抱著硬創新中上萬的專利走向沒落?柯達、諾基亞、摩托羅拉……名單還在不斷拉長。

其實,阿里巴巴不少小玩鬧似的創新,核心技術都是現成的,並非大突破。只要開發者根據用戶心理需求,加以創新利用,就會變得競爭力十足。這樣的創新,何樂而不為?正如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所說:「活出來的才是好技術。創造社會價值,讓無數人受益才是好技術。」

互聯網技術為阿里巴巴這樣的新興企業騰飛插上了翅膀。阿里巴巴興業之初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互聯網技術及其商業應用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線上經營的特點使阿里巴巴得以超越實體店的種種局限,輕裝上陣,集中力量做強技術與渠道。

於是,同一時期中國商界上演了戲劇性一幕:當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憑借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公關能力鯨吞蠶食大型零售賣場之際,阿里巴巴等電商卻在潤物細無聲地締造和經營一個由萬千小微構成的線上商業帝國。

馬雲及其企業對互聯網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一種產業,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價值觀。

它比以往更為開放,更懂得分享,更懂得承擔責任,更是透明。所以它是一種價值,是一種文化。他堅信這種先進的價值體系、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產業技術,一定會引領未來。

阿里巴巴今日的成功歸於中國創業者開拓進取的創新實踐,歸於國際投資者的精明與遠見。但更重要的是,它藉助於市場力量、中國需求和創新精神的巨大能量,與中國市場經濟繁榮、中國需求不斷擴大、營商環境優化的機緣與必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當前,中國決策層正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先照後證試點,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減少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等改革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經濟容納、滋養更多像阿里巴巴一樣的創新型企業,破除一切不必要的體制束縛,鼓勵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

正是看好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馬雲決定把企業重心仍然放在中國。馬雲和其他高管在回答有關國際業務擴張的問題時表示,比起海外市場,阿里巴巴仍主要專注於中國業務,中國的網路用戶僅占人口的一半,且僅有一半用戶進行網購,市場潛力巨大。

阿里巴巴的成功,對中國成千上萬的中小創新型企業既是激勵,也是夢想。中國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對小微企業、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提供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為這些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洶涌而至的改革大潮撲面而來,類似馬雲和阿里巴巴成功的故事仍將在延續。

7、阿里巴巴創業成長經歷給我們普通人提供了是么樣的益處?

在浮誇的中國互聯網界中、馬雲是一個異數,他似乎是所有網路公司老總的反義詞:他不懂電腦,不懂管理學,他不懂廣告,不許公司做廣告,他不僅不會高薪聘人,對進來的人還減工資,他說:「網路公司沒好日子了,中國新經濟就有希望了,現在熱鬧的是造工具的人。」他認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樣簡單」。然而正是對這個公司,軟銀的孫正義,在6分鍾內,決定投資上億元。被國際媒體稱為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後的第四種互聯網模式。因為所有的中國網路公司都是美國某一個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馬雲給中國互聯網公司.吹來一股返璞歸真的清新之風。

一個頭腦簡單的孩子

馬雲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雲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呆不住家卻特別愛交朋友。

他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么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竟然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從13歲起,馬雲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老外滿杭州跑。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21分。高考失敗,弱小的馬雲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

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顯得沒什麼事可做,馬雲就做學生會主席,廣交朋友。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結果第一個月收入是700元,房租是2000元。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簡。「喏,看見那個大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筆者采訪馬雲時,他指了指吧台上的小玩意兒這么說。

兩年馬雲就干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1995年馬雲30歲,他已經是抗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奇怪的馬雲腦子里想的卻是「我一輩子就教給學生書面的東西嗎」?立馬不幹。

初次互聯網創業

1995年4月、馬雲成立中國黃頁互聯網公司,7月份上海才正式開通互聯網。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這個公司專門給企業做主頁,一張主頁2000字,一張彩照,中英文對照,2萬元人民幣,馬雲在第三年就賺了500萬元利潤。1997年在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北上建立國家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MOFTEC網站。馬雲稱:「在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為國家工作,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在北京馬雲還參與了網上市場CHINAMA—RKET的開發。1998年底,馬雲決定離開經貿部,因為一個巨大的夢想誕生了。

1999年2月、無業遊民馬雲被邀請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參加大會的人80%是歐美人,談的也是歐美式的電子商務。馬雲忍不住站了起來,講了一個小時:「亞洲電子商務步入了一個誤區。亞洲是亞洲,美國是美國,現在的電子商務全是美國模式,亞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那是什麼模式?馬雲沒有說、因為這是他要做的事。和所有的互聯網精英不一樣,馬雲從小就沒有生活在頂尖的那部分人當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當中,所以他決定和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用馬雲的話說:「只抓蝦米」。很簡單,大企業有自己的專門信息渠道,有巨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在互聯網上大企業與小企收發布多少PAGE是一個價錢。」馬雲說,「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被壓榨,被控制。「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訂購價是15美元,沃爾瑪開出8美元,但是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通過互聯網,這個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客戶。」

夢想與追求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世界,將全球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匯集起來。「小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泥凝土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向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我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馬雲更現實的考慮是、「亞洲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應基地,中小型供應商密集、眾多的小出口商由於渠道不暢,被大貿易公司控制,而只要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網就可以被帶到美洲、歐洲。」

「在現在的經濟世界,大企業是鯨龜,大企業靠吃蝦米為生。而小蝦米又以吃大鯨魚的剩餐為生,互相依賴。而互聯網的世界則是個性化獨立的世界,小企業通過互聯網組成獨立的世界,產品更加豐富多彩,這才足互聯網真正革命性所在。」

要做到這個目標,馬雲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網站必須足全球性的,否則阿里巴巴只做國內就變成沒有買家的賣家。而且阿里巴巴必須迅速覆蓋全球,否則失去第一就失去意義。阿里巴巴只有做成中因人的全球性網站。馬雲沒有退路。

馬雲認為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是大企業的電於商務,而亞洲獨特的電—戶商務不是BTOB(BUSINESST0BUSINESS)而應是商人對商人(BUSINESSMANTOBUSINESSMAN)。這是亞洲人獨創的模式。在阿里巴巴就是為中小企業免費登信息,「以後也將永遠免費」。馬雲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的義氣狀態。

「你這不是商人的做法。」

「是的,我不是商人,我是企業家。」馬雲說。

馬雲被自己的夢想所激動,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公司在馬雲家中創業。《亞洲華爾街日報》總編曾在當時去過阿里巴巴、「沒日沒夜地工作,尾子的地上有一個睡袋,誰累了就鑽進去睡一會兒。」他笑稱「阿里巴巴是中國電子商務的阿里媽媽」。

選擇杭州的理由非常簡單、由於遠離北京、深圳這些IT中心、人力資源相對便宜。創辦初期、一位香港IT高手TONNY、想加盟阿里巴巴、馬雲說:「每月500元。」TONNY說:「這個錢我連給加拿大女朋友打電話都不夠。」

馬雲掉頭走了。TONNY在和阿里巴巴幾個同行聊了聊後說:「我還是在這兒干吧。」有趣的是現任的COO蔡崇信是瑞典AB公司的副總裁、耶魯大學經濟與法學博士。在一次業務訪問後決定加阿里巴巴,AB公司因此決定投資阿里巴巴。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倒也不亦樂乎。

在拒絕38家風險投資後。馬雲接受高盛為首的投資集團500萬美元的投資。

一個相助的高人

1999年10月的一天,馬雲被安排與雅虎最大的股東、被稱為網路風向標的軟銀老總孫正義見面。出於剛融完資,馬雲沒有再融資的計劃。

一推門進去。馬雲原以為是一對一的見面,結果一大屋子人,包括摩根士坦利的人。原定1個小時的講述,馬雲剛講了6分鍾自己公司的目標。孫正義就從辦公室那一頭走過來「我決定投資你的公司。」

馬雲說:「孫正義是個大智若愚的人,他神色木訥,說的英語很古怪,幾乎沒有一句多餘的話。彷彿武俠中的人物。在這6分鍾內我們都明白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一,都是迅速決斷的人;二,都是想做大事的人;三,都是能做到自己想法的人。」

孫正義的經歷非常曲折,小時候曾四處從垃圾箱中尋找垃圾養豬為生,父親卻從小鼓勵他「你是個天才」。孫正義從社會最底層滾爬出來,從小有許多狂想卻能一一實現。他說過:「一個夢想,和毫無根據的自信。一切都是從這兒開始的。」

12月8日,馬雲又坐到孫正義的對面,這次雙方都不帶律師,都是單刀赴會。整個過程不到3分鍾。馬雲獲得孫正義3500萬美元的投資。

馬雲後來知道,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而孫正義只對其中一家親自談判。

幾天之後,簽約之前。令人吃驚的是——馬雲反悔了。更令人吃驚的是馬雲不是嫌錢少而是嫌錢太多。這是讓人們大呼傻瓜的事:同樣的投資比例,馬雲不要3500萬美金只要2000萬美金。「錢太多了,我不要。」

馬雲認為:「只需要足夠的錢,太多的錢是壞事。」孫正義的助手立刻跳了起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孫正義的錢竟然嫌多,「這是不可能談下去的!」談判陷入僵局,然而馬雲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只要2000萬」。

在暴跳如雷的孫正義助手面前,馬雲給孫正義發了一個電子郵件,他說:「……希望與孫正義先生手牽手同闖盪互聯網……如果沒有緣分作,那麼還會是很好的朋友。」5分鍾後,孫正義回復:「謝謝您給了我一個商業機會。我們一定會把阿里巴巴名揚世界,變成雅虎一樣的網站。」

為什麼到手的錢不要?馬雲說:「是的,我在賭博,但我只賭自己有把握的事。盡管我以前控制的團隊不超過60人,掌握的錢最多200萬美金,但2000萬美金我管得了,過多的錢就失去了價值,對企業是不利的,所以我不得不反悔。」

所有傑出的企業家都足可以不眨眼地做出十幾億元的投資決定,同時又會節省每一分他認為應該節省的錢。正是對錢的價值的尊重,才會使他讓投資實現最大的價值。

阿里巴巴之道

阿里巴巴盡管有上千萬的資金,但從不做大的廣告推廣(據了解,初期阿里巴巴在《中國經營報》和《國際商報》做過20萬元廣告,此後沒有做過,最近可能會有調整),也從本開國內的新聞發布會。馬雲認為「廣告如果是錢能做到的事,錢能做到的事還要做企業的人干嗎?」阿里巴巴只靠口碑傳播不做廣告,「做得好讓客戶去說,而不是自己去說。」(目前阿里巴巴會員已達到20萬並以每天2000個的速度增加)阿里巴巴每一頁列印紙都是正反兩面用的。

阿里巴巴對員工薪酬從不按市場價格定價。幾乎所有進來的員工與管理者都比原公司收入減少一大半,從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跳到阿里巴巴的雅虎搜索引擎發明人吳炯到了阿里巴巴不僅工資降了一半。還失去了每年7位數的雅虎股權收入。為什麼這么做?一,因為資金來自風險投資,必須節約。二,阿里巴巴不希望用唾手可得的利益吸引人才,而是用自己的企業文化。馬雲自稱:「從不主動挖別的網路公司牆角。」

阿里巴巴不僅從未用高薪吸引人,而且馬雲還對員工說股權那是騙人的,公司失敗一分錢不值,而公司成功全在你們手上。

馬雲的錢全投在客戶、人才、員工身上。巨額資金用於客戶服務,往往一項就達500萬元,還有員工培訓,員工好了,客戶才能好。馬雲一有錢就會去找人。雖然拿不出高薪,但馬雲用的是前程和熱情。馬雲認為優秀的人才才能吸引來優秀的人,這種速度才是要比拼的。直到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才花完第一輪投資,第二輪投資仍然一分錢沒動。「我已經竭盡全力去花錢了,」馬雲說,「從小窮慣了,也就習慣把錢花在刀刃上。」和許多入認為互聯網是泡沫相反,馬雲認為互聯網是一場長跑,美國在第一輪100米領先,並不意味著勝利,亞洲機會在後面。既然是長跑,必須屏住每一口氣,節省每一筆錢。阿里巴巴要做50年的打算。必須同時有兔子般的速度和烏龜般的耐心。

與此同時,馬雲又是超越於金錢之上的。一個青年員工稱:「馬雲和所有的人都沒有距離,這是讓人最吃驚的,馬雲和所有的人都是零距離。」馬雲每次告別時會堅持和每一個員工一一道別。每一個新來的員工,他都會主動談心。

「阿里巴巴是個不穿衣服的公司,沒有別的公司一層層的框架外套,剝開一層還有一層,我們這兒一眼看到底。」一位部門經理稱。馬雲不僅會告訴你小時候數學補考過幾次,也告訴員工:「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要用胸懷去對付。男人需要胸懷,女人也需要胸懷,男人的胸懷是氣出來的,是冤枉出來的。」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