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引才創新做法

引才創新做法

發布時間: 2022-06-02 06:11:52

1、如何推進人才政策創新

第一,創新黨管人才方式方法,構建「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市場主體」協同推進機制。更加註重人才工作從點上突破向整體運籌轉變、從單兵作戰向協同發力轉變,實現資源、資本和要素集聚效應的最大化。一是加強黨委政府統籌領導。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出台《成都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八項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例會制度、議事制度和督促落實機制,進一步增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力。明確將人才工作納入市級相關部門「三定」方案、市委市政府目標績效考評體系,並將人才貢獻率納入區(市)縣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定期統計並發布各區(市)縣人才資源狀況,形成人才優先發展倒逼機制。二是強化社會組織服務功能。組建全國首個由組織部門主管,民政、經信、科技、人社、投促、金融6個部門聯合指導,以「促進人才發展」為宗旨的新型人才組織——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不斷提高促進會服務水平,推進促進會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等建立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充分發揮其在人才引進、培育、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人才工作活力。三是發揮市場主體引才作用。重點圍繞高層次領軍型創業人才和企業急需的「高精尖缺」創新人才,出台政策鼓勵企業多渠道引才,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引進方面的主體作用。探索設立引才「伯樂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在人才發現、推薦、引進等方面的積極性,逐步形成黨政部門引才與企業引才、中介引才、以才引才等多種方式協同並用的工作格局。
第二,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構建「引才+育才+用才」的人才開發機制。圍繞「著眼於戰略發展需要引才聚才,著眼於現實發展需要育才用才」,逐步形成開放引才、戰略育才、科學用才的人才開發機制。一是聚焦高端引才。捕捉國家大數據戰略趨勢,實施海內外引才「黃金眼」戰略,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統,擴大引才半徑。以全球視野、開放理念,加大「成都人才計劃」實施力度,提高資助標准,增強政策吸引力,全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大「走出去」引才力度,建成全市首批海外人才工作站,將人才工作陣地前移到歐美發達國家。二是著眼實用育才。系統開發本土人才資源,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堅持代表性、貢獻度與示範性相統一,擇優選拔一批「市優專家」。實施「成都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具有發展潛質的中青年骨幹人才進行培養。實施青年大學生「創業新星計劃」,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產業實用人才開發5年行動計劃」,大力培育產業實用人才。截至目前,已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2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4家),培育實用人才120.3萬人,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實用人才保障。三是創新機制用才。針對專家發揮作用受限等問題,出台「部門新型智庫」建設辦法,提高部門決策科學化水平。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實行基層一線點題、統籌分類定題、專家人才解題,實現基層集聚智力要素和專家成果轉化雙贏。
第三,著眼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構建「資金資助+社會榮譽+感情留人」的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加大人才投入、創新市場化運作資金等系列舉措,不斷激發人才活力、釋放人才紅利,讓人才出效益、出生產力。一是堅持人才投入為先。樹立抓人才投入就是抓長遠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將成都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提升至2億元,帶動區(市)縣配套設立16.3億元,並撬動創投基金等60多億元跟進扶持。二是堅持精神激勵為重。對「成都人才計劃」「市優專家」等人才計劃入選者,給予物質激勵的同時,授予榮譽稱號,促使人才政策效應充分釋放。探索設立創新創業人才傑出貢獻獎,對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層次人才,授予「成都市傑出人才」榮譽稱號。對成就卓越、影響深遠的專家人才,優先推薦當選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三是堅持感情留人為要。在給予創新創業人才更多的利益回報和精神激勵的同時,用感情留人,讓人才落地生根。建立黨委聯系專家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市領導見面會,為人才排憂解難。確定24小時服務專員,定期和不定期走訪,切實消除專家來蓉創新創業的後顧之憂。加大人才工作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氛圍,切實增強專家人才在成都宜居樂業的歸屬感、建功立業的成就感、主動有為的責任感。
第四,完善人才發展生態環境,構建「創業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的綜合扶持機制。堅持「服務人才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探索運用靈活的市場手段,建立務實高效的綜合扶持機制。一是全程化創業服務。針對人才創新創業的不同階段,打造獨具特色、功能互補、一體運行的發展平台,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試基地)」的創業孵化載體、「政府扶持資金+企業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的金融支持體系,為人才創業提供全鏈條、精細化服務。針對人才「創業難」問題,建立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集成與人才創新創業息息相關的部門優勢資源,提高人才創業成功率。注重發揮政府的「引領」和「補位」作用,統籌科技、產業、人才等政策,每年遴選1-5個重點人才(團隊)項目進行綜合扶持。建立「高校研究院+產業園」等機制,推動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讓人才走上生產一線,為成都的發展注入新的驅動力。二是「一站式」政務服務。在深入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基礎上,整合多方資源,加快建設「一站式」政務服務平台,推動人才政務服務的「一體化」和高層次人才服務的「一對一」。依託各產業園區、創新創業街區、重點樓宇、重點企業,組建「新型人才工作站」,延伸組織部門人才工作「手臂」,實現服務人才「零距離」。三是多維度生活服務。在組織部打造「人才之家」,及時解決人才在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障及創業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出台《為來蓉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措施》,在來蓉人才辦理工作類居留證件、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務,優化審批流程,縮短申辦時限。實施「築巢工程」,打造以天府國際社區為代表的高端人才居住區,籌建中西部首家中外合資的綜合性國際醫院,引進3所優質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加快建設國際商務社區,為來蓉高層次人才創造宜居宜業、體現國際品質的生活環境

2、如何加強企業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

一、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建設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首次把人才強國戰略納入其中,這說明我國對人才的發展和開發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隨著《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的深入實施,創新型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在新形勢下推進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既需轉變理念,又需創新體制,只有把觀念的力量與制度的威力結合起來,才能開創生氣勃勃的新局面。要做好上述工作,首先要樹立以下五個方面觀念上的轉變:一是更加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引領作用,以創新型人才帶動關鍵優勢產業,以人才的集聚與培養引領戰略性產業的發展;二是更加重視企業創新人才的開發培養,落實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在保證基礎研究的同時,加強應用型研究,突破和掌握帶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型技術,實現產學研更緊密結合;三是建立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特別是要建立讓潛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破除人才選拔培養過程中的制度性障礙;四是要充分運用各種激勵杠桿,將人才培養與企業創新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健全完善符合企業特點的人才選拔評價標准,注重技術創新、產學研結合、成果產業化及其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使之成為承擔產業關鍵性共性技術研發和引領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努力形成一支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企業創新型人才隊伍。
二、以用為本,注意發掘和培養「潛人才」
在培養高層次人才隊伍的時,要注意那些有潛能的專業技術骨幹,注意支持末名者,幫助「小人物」,給那些具有發展前途的「潛人才」以大力支持。在發現、培養和使用過程中,要用人所長,避其所短,避免求全責備。用寬容之心,寬容他們的不足,寬容他們的個性,在寬容中激發創新慾望,激活創造能力。通過「導師帶徒制度」,使他們在繼承和創造過程中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形成「師徒型人才鏈」,為高層次後備隊伍儲備人才。
三、創新機制,打造有利於年輕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
一是建立人才培養機制,搭建人才脫穎而出的平台。人才學研究表明,人才成長經歷著從「潛人才」→「顯人才」→「領軍人才」等基本發展階段,要進一步完善選拔、培養、考核、使用等環節,體現制度的公開、公正、公平;二是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型創新體系。進一步激活企業科技創新動力,把建立健全技術創新機製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完善有利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分配激勵、社會保障、項目扶持、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成果申報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進創新人才在充分發揮作用;三是完善創新型人才選拔機制。要按照發展的標准,克服各種制約,多加關注創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創新思維、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採取分批選拔、定期考核、動態管理、優勝劣汰的辦法,建立優勝劣汰的選人用人機制,在一定的范圍和崗位,引入競爭上崗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和引咎辭職制度,擴大群眾對選人用人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推進創新型人才建設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進程。
四、創新科學評價考核體系,不斷優化人才配置。
一是創新人才評價考核體系,使之成為選拔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標准。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盡快構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創新型人才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建立以崗位責任制要素為基礎,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完善創新型人才評價的標准、方法和手段,促使各類創新型人才能夠在崗位上盡快脫穎而出,發揮其最大效能;二是優化人才配置,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市場配置機制,健全市場配置機制是企業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性環節。人才支撐進步,發展孕育人才。就企業創新型人才的成長及其隊伍建設而言,根據具體情況,第一,首要的是健全競爭機制。競爭機制是作為市場配置的實現機制而起作用的。人才市場的競爭包括供給主體的競爭即人才之間的競爭和需求方的競爭即用人單位的競爭。在透明、公開的前提下,把企業創新型人才的選用交給市場。第二,要建立健全與市場配置相適應的管理培訓體系,促進創新型人才市場發展,滿足企業的需要。因此,創新型人才資源實際上變成了稀缺資源。建立人才資源的市場配置後,還應保證人才培訓質量,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實現與國際人才市場的接軌。
總之,創新型人才是企業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工作業績直接體現企業雙文明建設的成果和發展方向。搞好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既是一項緊迫任務,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把開發人力資源的潛力與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聯系起來,更好地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激發人才的創新慾望、創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創新潛能,努力造就一支優秀的企業創新型人才隊伍。

3、如何推進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的建設

為深入實施人才高地策略,加快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實現區域發展模式由要素驅動向人才驅動、科技驅動、創新驅動的轉變,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建鄴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競爭優勢,促進區域又好又快發展,現就推進全區科技創新工作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創新突破、科學發展」的主題,牢固樹立「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把自主創新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力,立足「一區五城」產業發展格局,立足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立足重大應用型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為重點,充分發揮新城產業發展載體、平台和項目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作用,推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的「四位一體」,為打造「四個適宜」的現代濱江生態新城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十百千」計劃(3—5年內,培育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10個,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建設科技創新創業載體1000萬平方米)和人才隊伍建設「十百千」計劃(3—5年內,引進10名海內外領軍人才、1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00名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迅速集聚一支擁有自主創新成果、通曉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善於整合運作國內外資源的高素質企業管理和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成以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南京新城科技園為主體的科技城,形成高新技術、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地,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區域自主創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南京乃至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創新資源集聚地和創新成果輻射中心。
三、實現路徑
以「打造功能園區、培育產業集群、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服務環境、集聚領軍人才」為基本路徑,加快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聚集,實現科技資源優勢向現實生產力優勢轉化,為實現跨越發展提供強大驅動。
打造功能園區。全區域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重點打造科技城、金融城、會展城、文體城、商貿城,實施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南京新城科技園、街道特色產業園的梯度建設,分別集聚高端資本和產業形態、高新技術產業和中小科技企業。結合功能園區建設,引進和培養各類各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為產業培育夯實基礎。
培育產業集群。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制定並實施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形成高新技術企業、高技術服務企業集聚;聚焦一批具有高成長性的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加快構築若干高端產業集群。以新的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吸引高端人才,形成產業促人才成長,人才促產業壯大的良性互動機制。
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完善有利於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的政策體系和配套措施,創新人才和科技企業引進、培育機制,以新城科技園為主要創新創業基地,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化機制、科技企業成長機制、領軍人才集聚和培養機制。
優化服務環境。著力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和人才服務兩個平台,為科技企業和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積極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優化投融資平台,著力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環境。
聚集領軍人才。大力實施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工程,加快高層次人才集聚,形成一支有競爭力的領軍型企業家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隊伍,重點吸引在產業核心領域有突出創新創業能力的領軍人才,為打造創新型城區提供有力支持。
四、主要措施
1、建設創新創業載體,打造科技功能園區。圍繞「一區五城」的產業布局,立足區域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合理確定開發建設的時序和方針,整合各類要素資源,集中投入,實施梯度建設,著力打造適合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載體,加快建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功能園區,以良好的產業平台加速形成產業集群,快速集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致力將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打造成國際一流的頂級研發中心、頂級投資人聚集中心、頂級人才聚集中心,吸引國際國內的頂尖人才。新城科技園實施「533」工程,建設500萬平方米科技創新產業載體,引進或培育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300家,引進或培育在重點產業核心科研領域有突出創新能力和重大業績貢獻度的領軍型人才30名。有條件的街道要成立特色產業園,形成多元化、個性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力爭3—5年內,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5個以上,引進和培育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科技企業30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
2、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立足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緊密結合,綜合運用招商引才、園區引才、企業引才、以才引才等多種方法,定期組織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推介會,積極組團參與境內外各類引才活動;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業平台的重要引才作用,以重點項目帶動人才引進;鼓勵領軍人才通過師承關系、同窗關系、同事關系、合作關系等引進人才,組建團隊,做大做強企業;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人才開發投入,鼓勵企業建設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打造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鼓勵科技領軍人才參與企業自主創新活動和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動科研人才向創新主體流動。
3、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增加專項資金投入。區財政設立億元規模的人才和科技專項資金,其中:人才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育,適當資助企業人才引進項目,鼓勵企業引進領軍人才,並通過創業投資、風險投資、資金擔保、貢獻獎勵等方式直接資助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人才;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主要用於設立科技引導資金和知識產權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設立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提高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擔保的能力,創新科技經費的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財政科技投入的效益。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經常組織銀企對接活動,促進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增強對科技企業的扶持,優化資本環境。加強人才、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和靈活運用,發揮風險投資、中小企業創新資金的作用,選擇、推薦一批成長性好的科技企業,爭取風投和創新資金的資助;與投資銀行、證券機構進行戰略合作,幫助企業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實施創新型企業上市培訓計劃,培育和扶植一批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強的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實現創新型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高效融合。
4、有效整合資源要素,帶動高層次人才集聚。整合南京國際企業孵化器、金陵留學生創業園、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創業平台,建立高層次研發中心,創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建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信息庫,完善人才市場、高層人才服務中心建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吸納科研人員創業。幫助創新創業人才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全面提升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大力宣傳表彰有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人才,提升他們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上級組織、人事、科技等部門的聯系溝通,積極爭取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政策支持。優化培育機制和流程,適時成立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管理(服務)公司,集成各類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工作流程,滿足企業對信息、人才、資本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完善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構建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通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示範作用明顯的一流科技企業。
5、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通過「數字建鄴」工程和政務流程再造,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透明高效的一流政務環境。完善和發展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服務,以新城人才市場為依託,全方位提供人才招聘、求職推薦、人事代理、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服務。建立專門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服務機構,注重對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輔導。完善和落實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創新創業、子女入學等各項扶持政策,打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分類建立高層次人才協會,定期舉報高層次人才沙龍和論壇,深入開展以「職能部門聯系重點企業、領導幹部聯系高層人才」為重點的「雙聯系」活動,傾聽呼聲,掌握情況,解決問題。加快引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積極組織和參與境內外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活動,為入駐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在重點科技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審批、規劃、建設等環節上提前介入,落實「一對一」項目幫辦制,提升行政效能,降低政務、商務運行成本,致力將河西新城打造成為人才和企業服務示範區,為高新技術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一流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和人文環境。
五、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區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統籌協調和全面推進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分設人才隊伍建設辦公室和科技創新工作辦公室,負責落實專項工作。全區各部門、街道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職責,落實措施,

4、創新性人才如何培養?

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

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必須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然而,在培養目標的設計上,我們的大學普遍缺少對創新型人才素質的要求。對此,美國大學就不一樣,他們不僅關心人才培養目標,並且能與時俱進地確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標准。比如,普林斯頓大學在本科生培養目標的12項標准設計中,就包含了創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具有清楚的思維、表達和寫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評的方式系統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於創新及獨立工作的能力;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斷什麼意味著徹底理解某種東西的能力;具有辨識重要的東西與瑣碎的東西、持久的東西與短暫的東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維方式;具有某一領域知識的深度;具有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相關之處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學不止的能力。針對這一具體明了的培養目標,普林斯頓大學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有的放矢、有依可循、有據可查。

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設計上,我們的大學還有一個理念需要更新:大學不僅是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勞動力輸出基地」,還應培養可以運用所學知識於自主創業的人才。因此,在培養目標的設計中,應當體現對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要求。

設計科學的培養模式

培養模式主要包含三個要素:教學制度、教學模式和人文環境。在培養模式的設計方面,大學總體上應該在面向社會實際、強調學科交叉、重視能力培養、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團隊精神、訓練系統思考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教學制度的設計及其改進。我們的大學在教學制度方面有三個方面可以有所改進。一是採用學分制。學分制不僅只是一種教學管理的制度,它還集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以充分學習自由的辦學理念。在美國不少大學,如果學生對學校開設的所有主修都不滿意,經教師指導、學校相關委員會批准,還可自己制定一個主修計劃。這種做法既尊重了學生的興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而興趣和個性正是學生今後創新的前提。二是建立暑期學制。為一些求學欲很強、有自己發展特殊要求的學生提供一些科學研究訓練、素質拓展教育、專業深化教育、工程實踐教育或職業培訓教育等,對於他們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大學無論師生都很重視暑期學制的利用。三是本科生參與研究。美國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無不設有本科生研究計劃,將之作為一種必要的人才培養制度,並設有表彰本科生優秀研究成果的獎勵制度。美國大學生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社會應用價值和一定的創新性,與我們大學生的一些小論文或調查報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他們的研究從選題立項,到研究實施、成果鑒定都嚴格按科研程序進行,因此,大學生從中受到的科學研究訓練也是完整的。

教學模式的設計及其改進。在課程設置上,美國大學十分重視通識課程的作用。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學生開設了幾十門之多的藝術課程,一方面滿足學生人文素質發展、開闊和培養形象思維、陶冶情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從緊張的理工科學習中放鬆精神和情緒,從而更有利於科學創造。美國大學也十分重視創業課程的作用。據調查,37.6%的美國大學在本科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23.7%的大學在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38.7%的大學同時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關於教學方法,美國大學特別重視小型討論班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如1999至2000學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共開設5735門本科課程,其中52%的課程為8名以內的學生開設,75%的課程為15名以內的學生開設。這種人才培養的方式有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思維批判性、創造性習慣和精神的養成。同時,他們十分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如MindandHand(動手動腦)既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校訓,也是他們的課程模式。

人文環境的營建。其一,重視「追求科學、崇尚真理」和「對國家負責」的大學使命和大學精神文化的營造。大學應使大學里的學者和學生熱愛學問、忠誠學問並獻身學問,這既是大學的本分,也是大學對國家負責的資本。然而,我國不少大學缺乏這樣一種以科學為己任的使命意識,更沒有將嚴謹治學作為研究科學的第一要務,浮躁、急功近利,媚上、媚錢和媚俗。在這樣一種缺乏崇尚科學、追求科學的精神,缺乏以科學精神為人類和國家作出貢獻的使命文化的環境里,能有幾人安於做真正的學問和科學研究?其二,重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學生的包容文化的營造。美國耶魯大學雷文校長被問及中國學生有什麼缺點時說:「中國學生太聽話了。」一所期待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大學,首先應該有一種能容忍並鼓勵學生進行學術質疑和批判的人文環境。大學正是有不同學術思想的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的不斷交鋒,學術才獲得發展的條件,學生才能從大學及教師中獲得學術應有的精神。早期的清華大學能培養出一批如錢鍾書、楊絳、季羨林、費孝通、曹禺、吳組緗等名家大師,也得益於其容忍「狂生」的包容文化。其三,重視培育大學競爭意識的文化營造。在美國不少大學都有自己競爭的目標,如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等都是彼此競爭的「勁敵」。大學之間的競爭不僅激發大學的生機、活力和動力,同時也會有力地促進學生不甘示弱、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我國大學包括某些著名大學當前的問題是,不僅缺乏與世界優秀大學進行人才競爭的實力,更缺乏與之競爭的意識,尤其在人才問題上各校之間似乎保持著高度的友誼,彼此極少有人才的競爭和流動,這種狀況對一流大學的建設並非有利。

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

法國教育社會學家埃米爾·塗爾干指出,教育的成功取決於教師,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決於教師。世界各國著名大學的共同經驗證明,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既是決定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所在。正因此,美國耶魯大學的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都要驕傲地告訴新生:在耶魯,教導你們的教師都是各自研究領域中的國際級領先者,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為知識的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優秀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學科專業的指導方面,更在於由他們帶給學生的追求科學、獻身科學、嚴謹做學問的精神和思考、研究問題的方法,以及由他們形成的知識至上、真理至上的優良教風和學風。

對照我國大學,有學者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不少老師已經淪為教書匠,教學不是智慧的啟迪,而是程式化的知識灌輸,機械地記住結論。更嚴重的是,我們既缺乏一批把追求科學、追求創新視為自己學術生命的高水平的學術領袖型教師,而且缺乏美國大學那種把發現、培養、扶植優秀學生視為教師天職的教師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我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主要是教師隊伍水平的差距。我們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學科帶頭人缺乏,教風和學風不良,教育理念落後,教師人事制度刻板,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明智的大學領導者,必然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擺到學校發展戰略最重要的位置,必然集中優勢資源,創造各種條件促進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形成與發展。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否則大學以及「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都失之意義。

5、怎樣培養創新型人才

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徵,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正因為有了創新,社會才有今天的進步。創新應是新的生產力代表者,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呢?一、要加強道德教育,強化人才培養國際化的特色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僅要懂業務,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沒有良好的道德觀念,就不可能有創新。當今的創新要求我們把個性發展與團隊精神相結合,所以,要搞好創新,就必須去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協調發展,發揮團隊精神。有了團隊精神,就會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到集體之中,才會有個人的全面發展。目前國內外各高校都加強對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教育,加強團隊教育既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也是學業上的要求。團結互助,相互幫助,團結合作是人類社會的生存方式、道德規范、品格修養。其次,要教育學生先學會做人,後做事。要想做好事,首先要有一種自主、自強、敢於拼搏、敢於創新的精神,要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在成功的道路上,成功無禁區。在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而會有失敗,要把失敗看作成功之母。我們應該清楚知道,成功並不是失敗的簡單積累,而是對失敗的深刻感悟和不斷超越,是智慧和理性的升華,同時我們應該把成功看成是個過程,今天的成功是由於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有賴於今天的努力。當今我們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要教育他們有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樹立一種講誠信,尊信譽,先做人,後做事的自我努力、團結合作的風格。這樣才符合創新型人才的要求。二、培養創新型人才,要改變舊的教育觀念傳統教育中只是強調理論,而不強調實踐,當今社會要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傳統教學中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當今教育中我們要提倡個人發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把他們的個性發揮出來,那就是創新,沒有個性的發展,就沒有創造性,也就沒有人才。個性,簡單地說是人的天賦,一般表現為興趣、愛好、特長。天賦並不是少數人具有,而是潛藏在每個人身上的潛能。只要充分發揮這種潛能,人便能成為不平凡的人。但由於教育問題,人們的這種潛能大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我們現在要在課上、課下,時刻調動每個學生的能動性,發揮他們每個人的潛能,讓他們的個性有充分發揮的空間,他們就會有很多的發明創造。當今,我們要教育學生在實踐中去發揮他們的才華和個性,有些學生通過生產實習,在實踐中鍛煉了操作能力,加強了動手能力,同時也加強了人際關系的交流,增強了團隊意識,也能知道如何與人合作,學會怎樣處理人際關系。三、加快課程教學改革要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必須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改革,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我認為高等院校可以和行業合作共同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准,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我認為無論是本科生還是高職生,都要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准,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學質量。要加強課程建設規劃與研究工作,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培養。要鼓勵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教材,保證讓優質的教材進課堂。要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路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這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總之,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要具備基本的素質培養,即要有品德、知識、實踐創新等素質的培養。學校培養出的學生要到社會實踐中衡量,要看他們的實踐工作能力,要看他們對科學、社會做出的創造性的貢獻。所以,高校培養出來的適應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對國家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告訴我們高等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這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務。

6、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

今天大學學習到明天知識創新,這是一個向高層次的發展,作為經過大學學習的大學生,如果沒有創新能力的培養,自身又沒有這方面的訓練,那麼明天就不一定能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也就不能勝任明天的知識創新。在落筆之前,我翻閱了2011年中國人才發展報告,其中的一些數據確實讓我震驚。我也看了一些網民對現在大學生的評價,他們總結8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群體進入犬儒主義的時代:逃避思想、調侃正義、及時行樂、缺乏創新、追求物質享受、追求短期利益等等。其實我們也看到了、也經歷過了中國的應試教育體制,隨著大、中、小學的一代尚有良知的傳統教師的退休,青少年們逐漸與真理、理想、公平、正義、誠摯、友愛、同情、健康絕緣。應試教育這條傳送帶從小學、中學、大學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著劣質產品,就算偶爾創造出一兩個精英,也因為外國給予的豐厚條件的吸引流失到了國外。現在大學生因學習、生活、感情而頹唐、墮落、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一些高校因為學生的不合理反對無可奈何,不知所措。看到這些大學環境的灰暗面,也難怪一些70後、80後的人說咱們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想想中國大學生的總量,到目前為止,這個基數大概有3000多萬,不良大學生所佔的比例終究少數,現在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棟梁,就是明天的希望,我們中的大部分還是對中國的未來抱有美好的希望和追求的。其實想想那些蔑視90後的群體,他們不正是以一種消極頹廢的心態來面對自己、面對對社會么?所以也就無需對這一諷刺大學生的群體做過多反駁,因為中國的未來由我們主宰。於是乎,重擔落在我們肩上,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創新型人才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首先,我們要對「創新型人才」下一個定義,創新型人才指富於開拓性,具有創造能力,能開創新局面,對社會發展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豐富以及富於冒險精神等特徵。具體有以下幾個特徵:(1)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2)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5)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需要具備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現在的社會一直倡導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有兩種基本的形式:師授和自學。事實上,不管社會教育制度如何改革,終身教育如何發達,正如華羅庚所說:「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總是自學的時間多。」達爾文也曾經說過:「我認為我所學的仁和知識都是從自學中得到的。」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不管是對於基礎知識還是專業知識。當然,如何將自己培養成為創新型人才也是需要自學摸索的。培養創新思維,重視自己創新能力的強化需要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嘗試,不斷領悟出來的。而我,要把成為創新型人才作為我的大學四年的努力目標,可能未來任重道遠,但我相信不努力必定沒有成果,可能一路上會遇到許多客觀上的無奈,但這不會成為阻攔我主觀上努力的因素。以下是我在學習上、生活上摸索得出的一些方法:1.及時記錄下來一些創新想法人們在工作、生活、交際和思考過程中,常會出現許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人們放棄直至徹底忘卻。其實,在創新領域里,從來就不存在「壞主意」這個詞彙。三年前你的某個想法也許不合時宜,而三年後卻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主意。更何況,那些看來是怪誕的遠非成熟的想法,也許更能激發你的創新意識。我記得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恩曼有一首精彩的科學詩很有指導意義: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用前線的語言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里有妙理。你不問它你怕它,它一被問它怕你。你若願意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為了避免這個常犯的錯誤,成功者總是透過所有的表面現象去尋找真正的問題。他們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他們也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們總是提問的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問題,而且成功的領導者身後必定有一群智囊團等著去回答他的問題。其實在我們身後也存在著一幫智囊團——同學、老師、長輩、書籍、網路等等,他們就一直待在那裡,我們要做的只是提出問題。那些不明確的,看來似乎是一時沖動之中提出來的問題,往往包含著更多的創新性思維的火花。3.經常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多數想法,都被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所否決。這種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機制將一切離奇的想法都當作「雜草」,巴不得盡快地加以根除。循規蹈矩的心境里沒有「雜草」,但循規蹈矩的心境也沒有創造力。如果想要有創造力,就必須照料好每一株「雜草」,把它們當作有潛在經濟價值的新作物。把你的不尋常的離奇想法說出來,把它們從頭腦中解放出來。一旦它們進入到交流領域之中,便能夠免受無意識領域中自我審查機制的摧殘。這樣做,使你有機會更仔細更充分地去審視、探索和品味,去發現它們真正的實用價值。4.永遠充滿著創新的渴望如果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渴望創造。沒有樂觀的期待,或者因為眼前無法實現而不去追求,都會妨礙創造力的發揮。發明家和普通人其實是一樣的人,所不同的是,他們總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系鞋帶時,他們希望有更簡便的方法,於是便想到了用帶扣、按扣、橡皮帶和磁鐵代替鞋帶。所有這一切,都來源於改進現狀的願望。5.換一種新的方法來思考墨守成規不可能產生創新力,也無法使人脫離困境,創新型的人才要求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待問題。記得一個故事,日本西武公司的創始人康次郎曾對他的兒子說:「你要記住,董事會全體成員一致贊成時是最危險的時候。」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接受了父親的遺訓,西武公司的第二代領導人提議為自己確立了一個決策原則:「董事會全體反對時,就是正確的。「他之所以確定這條看似不近人情的原則,除了相信他父親的遺訓外,也有他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如果董事會的要員都贊成某件事,這就說明競爭對手也注意到了這一個問題,你能想到的,逼人也能想到。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東西,往往反映了某種潮流。逆流而行,正式非常明確和聰明的選擇。有人喜歡用比較分析法來思考問題。面臨抉擇,他總是坐下來將正反兩方面的理由寫在紙上進行分析比較;也有人習慣於用形象思維法,把沒法解決的問題畫成圖或列成簡表。能不能換一種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種不同的思考策略呢?試試看。也許,最困難的抉擇也會迎刃而解。6.有了創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實施有了創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實施,再好的想法也會離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卻又因為短期內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恆,你也會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經驗之談。現在的大學有很好的環境供我們發掘創新的袁泉,就我們的學校,大學期間我們盡可以利用學校給予我們的師資和知識堅持努力,持之以恆,才會如願以償。所以,在說話之前,做個深呼吸。想想:你的計劃有多新?能為你周圍的人帶來多大好處?人們需要它的程度有多大?當你對照相機、電視或收音機節目發表評論時,先屏住呼吸,問問自己你的話有多少新意,會不會與成百萬的大眾們產生共鳴。人們會因為你的話記住你的名字嗎?在你說話之前,深呼吸,深思考。然後大聲喊:「遠離既成秩序!讓我們呼吸迷人小島上的新鮮空氣!」除了以上6點行動上的要求,長期的自我觀察和自我反省讓我清楚自己在情商方面的弱勢,所以要培養自己的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微軟副總裁李開復向中國大學生坦陳人才觀,在討論樹立什麼樣的人才觀時,他強調:情商高於智商,並開出了培養情商的葯方。首先,評估自己情商的缺欠在哪兒。情商其實更多是別人如何看你、社會或市場對你認不認同。在美國公司有一種360度意見調查,每個員工都要得到上司、下屬、合作者等各方面的評估,最後得到的若干份評估應該是一個別人眼中真實的你。評估是匿名的,往往能獲得真誠的意見。雖然在學校里沒有類似的調查,但我們學生仍然可以多聽聽老師、家長、同學的意見,挑選合適的目標來培養自己的情商。如果自控能力不好或脾氣太壞,可以請朋友在自己要發脾氣時用約定的「密語」來提醒自己平靜下來。社會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昨天的高材生可能今天就成為了文盲,學習,不斷的學習,沒有永遠的優勢,只有永遠的學習,是時代給我們的壓力,也是時代給我們的機遇。不斷的挑戰自己,實現個人價值。學習,向所有人學習,不要怕丟了架子,古代的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我們呢?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實力大比拼的社會,有了實力,丟了那臭架子,又有什麼關系。積極的人才可能成功,事業的成功,人生的成功。總之,我們的人才觀的樹立要從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和成才觀入手,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語言表達、分析應變、創新能力、心理素質、專業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大學生≠人才。大學生不能與人才劃等號,大學生未必都是人才,不是大學生未必不是人才。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創新型人才將是我們社會今後急需的一種資源,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7、人才盤點的做法

人才盤點是對組織結構和人才進行系統管理的一種流程。在此過程中,對組織架構、人員配比、人才績效、關鍵崗位的繼任計劃、關鍵人才發展、關鍵崗位的招聘,以及對關鍵人才的晉升和激勵進行深入討論,並制定詳細的組織行動計劃,確保組織有正確的結構和出色的人才,以落實業務戰略,實現可持續成長。人才盤點是組織與人才盤點的簡稱。

人才盤點在企業組織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都有哪些?
人才盤點可以通過培養內部人才,幫助企業突破人才瓶頸。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助於推行統一的人才標准。

(2)診斷組織,持續改進組織的用工效率。

(3)識別優秀人才,達到更好的人崗匹配。

(4)塑造績效導向的文化,對高績效、高發展潛力人才進行針對性的激勵和發展;同時,為管理者的能上能下奠定基礎。

(5)經理人通過參與人才盤點工作,能夠有效地提升用人、識人的能力;提升管理者的組織建設與管理能力;對優秀、高績效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人才盤點是組織能力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人才盤點的最終目的是塑造組織在某個方面的核心競爭力,為達到這一目標,對當前組織的運行效率、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盤點,提前對組織發展、關鍵崗位的招聘、關鍵崗位的繼任計劃,以及關鍵人才的發展和保留做出決策。因此,人才盤點工作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也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
人才盤點的范圍選擇是怎樣?
人才盤點的過程實際上是識別關鍵人才的過程。因此,人才盤點的范圍不局限於關鍵人才,而是對全企業所有具有管理潛力的人才進行盤點,從中甄選出關鍵人才。關鍵人才(也叫高潛力人才)一般包括:高業績、高能力人才;高業績、中能力人才;中業績、高能力人才。

除了要對關鍵崗位的人才進行盤點外,還要對組織進行盤點,包括組織(或二級組織、事業部、部門)的戰略、組織架構、關鍵崗位的職責、人員編制、組織氛圍等進行盤點。

8、如何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首先需要為各類人才提供優惠政策,並且依託人才優勢引進資金項目,實現人才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其次面對新形勢要促進企業搭建人才作用發揮平台,依託企業和大型項目使人才施展才華,獲得企業平台和激發人才幹事活力的雙向效果。
還要堅持管育並措,堅持人才培養與引進並重,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加大培養人才的力度,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爭取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人才掛在嘴邊,實際生產沒有作用。
最後要堅持以用為本,對各類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一分,重用人才,努力營造濃厚的用才重才氛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需要堅持鮮明的用人導向,同時要最大限度激發人才活力,牢固樹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不斷形成良性互動、良性循環。

9、企業應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
一、企業要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思維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思為行之先。在創新活動中,沒有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作用,是不可能具有創造性成果的。掌握了創造性思維方法,在思維方法上就有了求異性,在思維狀態上就有主動性,在思維結構上就有靈活性,在思維運行中具有綜合性,在思維表達上就有新穎性,那麼,其思維成果也就一定具有很強的開拓性和效用性。古人雲:「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這充分說明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因此,企業要把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方式作為首要任務來抓。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意識教育,幫助創新型人才主動在思想上接受新、認識上感知新、思維上思考新,樹立起強烈的「我要創新」、「創新舍我其誰」的創新意識。要經常性地對創新型人才進行分析力、推理力、思維持久力、飛躍力等創新思維訓練,幫助創新型人才突破從眾思維、權威思維、經驗思維、書本思維等常規思維瓶頸,掌握聯想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創造性思維方法,培養人才大膽幻想,敢於質疑,善於聯想,提高敏銳的觀察力,擴展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思維視角。其次,要在實踐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創新能力。創新型人才有了強烈的創新意識,掌握了創造性思維方法,就能自覺地開展創造性工作。因此,要動員和組織創新型人才到群眾中去,到企業生產、管理的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在具體工作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材料到文秘114 wenmi114.com-www.wenmi114.com-網上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
二、企業要營造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氛圍環境
首先要有一個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長的輿論環境。要在全社會、企業內樹立和提倡人人都要創新、人人都能創新的理念,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鼓勵創新,用創新去推動工作,去開創新局面,形成一個沒有創新就是過,創新不罰過的氛圍。無論是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科技人員,還是普通員工,都應把創新看成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振興企業的具體行為,成為廣大員工約定俗成的工作習慣。
二要為創新型人才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用是最好的培養。要大膽使用創新型人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大膽起用那些專業知識豐富,創新意識強烈,而有一些缺點和不足的人才。對這些優點突出,缺點也突出的「雙冒尖」的人敢不敢用,不僅體現領導者的胸懷和膽識,還關繫到一個人自身價值的發揮。要本著德才兼備但又不因瑕掩玉的原則,寬容他們的個性和不足,不求全責備,充分發揮他們在專業知識方面的一技之長,發揮他們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潛力。不信任是抑制創新能力的最大障礙。對創新型人才,不應等他們成熟後才去使用,而是要主動地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讓他們盡早接觸課題項目,盡早進行創新鍛煉,催化人才早熟。在使用過程中,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研究資金、足夠的研究時間、足夠的精神力量、足夠的工作責任感。要鼓勵其敢想和首創,但絕不能把創新與越位混為一談,質疑與目中無人相提並論。
三要為創新型人才提供一個保護環境。創新類似於改革,是在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挫折和失敗是難免的。因此,企業要努力營造一個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的人才環境,建立創新型人才保護機制。對創新取得的成就要大力鼓勵,對創新型人才暫時的失敗要給予充分理解和寬容,要允許在創新工作中失敗,但不允許不創新。要鼓勵創新型人才不怕失敗,知難而進,不斷探索。要創造寬松的創新環境和條件,讓創新型人才毫無後顧之憂,專心致志搞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型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三、企業要培育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機制
更新人才觀念。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戰略是基礎戰略」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樹立科學的人才觀。企業領導者要有愛才之心、惜才之情、識才之智、容才之道、用才之藝。要堅持看業績、看能力,徹底糾正單純以學歷、學位為本位的阻礙創新型人才成長的人才評價傾向。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廢除「藍領」、「白領」差別,打破幹部、工人界限,營造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
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要採取強化培養與鼓勵探索相結合、崗位鍛煉與對外交流相結合、梯隊建設與團隊建設相結合的方式,把繼續教育與培訓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一方面要建立繼續教育與培養機制,與企業所需專業、技術的大專院校聯姻,建立繼續教育培訓基地,依託培訓基地,提高人才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要實行「實踐鍛煉——成長提高—繼續教育」的培訓模式,讓人才把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在鍛煉中成長、成熟,培養造就企業的技術骨乾和創新人才。
完善分配激勵機制。企業一方面要建立創新型人才與創新業績掛鉤的收入分配製度,在分配上向高層次人才、創新型人才傾斜,保證創造一流業績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回報。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創新激勵

機制,建立和完善創業風險投資,鼓勵用管理、技術知識等要素參與分配,採取智力要素以期權、股權等形式實行資本化的分配方式,突出創新者的中長期激勵。同時,對創新型人才除參加正常的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外,還可以給其辦理人身意外和家財保險等商業保險,以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四、企業要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品質培養,奠定創新的基石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敢冒風險的精神。首要的必備的品質就是要有務實的科學態度,不迷信權威。要敢於質疑,敢於標新立異,敢於向權威、向書本挑戰。不怕失敗,不怕冷嘲熱諷。要用超前的思維,自由的思想,敏捷的眼光,敢於否定,敢於揚棄。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精神。要創造條件,讓創新型人才多試、多闖,敢試、敢闖。在有意見分歧時,要引導人才在干中求證;有風險時,企業領導要盡快消除他們的顧慮,並主動承擔必要責任。要給創新失敗者鼓勁再鼓勁。要幫助創新者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從失敗中求得成功,重拾信心。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奉獻精神。創新者要有不計名利,不計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既要考慮創新者必要的經濟待遇和物質利益,但又不能忽視對創新型人才的團隊意識培養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沒有奉獻精神,創新者的創新活動將舉步維堅。

10、企業在創新型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人才引進政策制訂(吸引留用的激勵方式),是首要的;
其次是關於如何引進渠道、考察標准、流程等做明確;
其三,是在使用中,提供其合適的工作環境和條件,而不是一味的遷就,還是要以企業戰略目標為核心。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