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創新
1、西方歷史上的改革創新有哪些,對歷史的推動體現在那
1、梭倫改革2、歐洲宗教改革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4、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5、明治維新。
梭倫改革:
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
②打破貴族對政權的壟斷;
③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
④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
歐洲宗教改革:
①推動了廣大民眾的反封建斗爭;
②《聖經》翻譯成德文,促進了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發展;
③最終確立了「教隨國定」原則,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④確立新教,沖擊了羅馬教會在德國的神權統治,為歐洲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①政治上結束了埃及長期動亂、分裂、割據局面,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
②經濟上推進了近代化進程,提高了生產力,發展了農業、商業,建立了近代工廠,使長期停滯的埃及社會煥發了生機活力,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
③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壯大了國力,使之成為維護獨立主權的堅強後盾。使埃及實際上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推遲了歐洲列強侵佔埃及的進程。
④文化上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促進了文化繁榮。
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俄國歷史上重要轉折點,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明治維新:
①內: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資本主義道路);
②外:擺脫民族危機,成為東方強國。為亞洲國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經驗。
2、除了四大發明,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科技創新?
那簡直是太多了寫不完了都,只不過沒有四大發明對人類古代發展那麼的有意義而已。比四大發明之一火葯更早的,就是弓箭,弓箭在中國早在一萬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就開始拿弓箭獵殺動物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堪稱是世界奇跡,這是世界水利文化之祖,還有人工河也是世界奇跡。
中國陶瓷產品世界出名,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的泥土和別的東西,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是人類文明的重大進程,經過了幾個世紀的進步,明清時期,中國的陶瓷文化進一步升級,開啟了彩瓷的康乾盛世。從單色釉到多色釉,再從幾個顏色的種類,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中國瓷器文化博大精深。
實際上只說中國古代只有四大發明,這是他們的疏忽也是就他們的不足,有利航海和工業化的部分發明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到了西方多少,通過中間的游牧民族帶過去多少游牧文明,還有兩頭吸收的穆斯林文明傳達的多少。從明朝開始,西方開始進入發展加速度了,西方認為中國的總體文明程度和西方的文明的發展沒有辦法比較了你也沒什麼他們能看上眼的了,中國也就屬落後文明了。
還有就是北宋創印交子,這是我國使用紙幣的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還有就是「神醫」華佗的麻沸散發明,從植物中提取製作的麻沸散,適用於外科手術麻痹作用,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四大發明而已。
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創新,後來卻落後?
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都是領先於世界幾百年的發明,如果能把這些發明合理運用的話,我想中國遠不止現在的強大。但為什麼有這么多創新發明卻最後還落於人後,就是因為封建制度管理者的問題。
中華歷史5000年,這5000年孕育了不少的文化和文明,但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封建統治了整整5000年。封建統治的特色就是一人當權,萬人朝拜。這就免不了過於武斷的現象出現,如果遇上一個明君還好,如果遇上一個昏君,那這些發明不但不能問世,有可能還會被銷毀掉。
對於當時封建階級的統治者來說,這些發明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他們不敢大力發展。比如像火葯這項技術,如果被反對者拿來當武器的話,那統治者就失去統治的權利。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他們也會限制去傳播這些發明。
還有一點是因為,中國這5000年並不是一個國家一直統治,而是經歷了很多朝代的轉換。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呢,別說一個朝代的輪替了。當後來的統治者勝利的時候,就會把舊統治者喜歡的事物打壓下去,以彰顯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明朝的時候已經出現火槍了,但是在清朝的時候又不準使用火槍。這時候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大力發展火槍了。可我們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跟整個世界接軌。這就造成了我們越來越落後,人家越來越強大的原因。
所以當時中國要想進步只能靠推翻封建統治階級才能真正的有變化,否則改變就只是空談而已。等到清朝滅亡後經歷了民主共和,又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只有新中國才能讓我們變得富強起來。
4、什麼是歷史創新
創新教學是指依據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對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所陳述的是人類社會從古到今的演進過程,這種演進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包含著不同質的、量的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從這個意義說,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創新史。學習歷史,對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5、歷史創新作文怎麼寫啊!!!
哈哈!記得初中時我寫過一篇「模仿」,我就把很多歷史很恰當的置於其中了!
而且我的這篇作文啊貫穿了中國近代史,把清政府如何學習西方,如何喪權辱國,孫大炮又如何如何的,洋洋灑灑寫了1200字,還意猶未盡呢!
但是就是這么一篇作文,一開始寫的時候我卻陷入了陳述歷史的套路中了,議論的少了,後來我就撕了重寫。下面我就總結一下寫歷史類作文的技巧:
1.不要陳述歷史,因為你不是什麼史學家,你知道的估計大家都知道。
2.多用對比,在歷史長河中找一些有類似的事件,對比著進行議論才會更有魅力。
3.語言詼諧,有趣一些,像上文孫中山我用孫大炮來稱呼,即顯得有趣詼諧,有讓人感覺我所講的事例和我們很近,還讓人能夠通過這種稱呼讓人有一個濃厚的第一印象。
4.學習當下的「穿越」風潮,啥意思呢?就是說寫歷史類的文章怎麼開頭是很難的,頭開不好,影響下面的繼續,不過開頭也不要老套路了,最好用一句名言或者當下一些事件,巧妙開頭。
5.寫歷史類的文章忌諱常規思維,要有自己新的認識,從不同角度來詮釋某個歷史事件。
6.寫歷史,最好寫事,不要寫人,因為寫人你駕馭不好的,況且那些古人都埋進棺材那麼多年了,你在把他刨出來,你也累啊,不是嗎!
7.寫歷史你得有積淀啊!或者你的有個電腦在旁邊准備隨時查素材。
有所不盡,希望能給你啟發,要是能加分就更好了。
6、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創新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創新
火葯,活字印刷,指南針,船閘,算盤,簡儀,煉焦,元代大紡車,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秈型雜交水稻
7、人類歷歷史階段中各個重大創新
1、計算機的出現讓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
信息化時代就是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代表著先進生產力。
信息化時代按照托夫勒的觀點,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其代表性象徵為「計算機」,主要以信息技術為主體,重點是創造和開發知識。
隨著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衰落,人類社會正在向信息時代過渡,跨進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會形態是由工業社會發展到信息社會。
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會與前兩次浪潮的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再以體能和機械能為主,而是以智能為主。
2、移動支付讓中國進入到了無現金時代
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可以在實體店直接掃描二維碼,輕松付款。而無需攜帶現金,無需找零,無需刷卡簽字,很大程度上節約我們的時間,並且可以避免假幣問題帶來的麻煩。
加之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經常會在網上做一些滿減、搶紅包的活動,不僅給予我們優惠,更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樂趣;
另外,通過移動支付的快捷轉賬,我們可以輕松地實現生活繳費、車票購買、手機充值等,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也能辦理各種業務;
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機構還具有財富管理、教育公益、購物娛樂,提供第三方服務等功能,來滿足我們不同層次的需求,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3、高鐵時代
2009年12月26日,全程1069千米的武漢至廣州高速客運專線建成通車,列車最高運行速度380km/h,鐵路設計速度350km/h,標志著中國大陸正式進入高速鐵路時代。
武廣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解決了我國最繁忙鐵路交通路段的運輸問題,從根本上上緩解了春運壓力,突破了國內最大的鐵運瓶頸,滿足了最重要龐大的客流需求,所以是真正意義上能代表中國走進高速鐵路時代。此前竣工通車的部分高速鐵路並未產生高鐵時代的影響力。
4、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斗爭中,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5、電氣時代
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發明。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8、列舉出至少5條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一些代表性的科技創新成就,並分別指出其中應?
1、「兩彈」的成功研製。
研製目的: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加強國防建設。成功研製: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意義: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2、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功研製。
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1號。2008年,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圓滿成功,中國宇航員首次進行了出艙活動。
3、雜交水稻的培養與推廣。
培育時間: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歷史意義:雜交水稻為糧食大面積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解決中國的溫飽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4、神舟系列飛船上天。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5、嫦娥二號探月衛星上天。
嫦娥二號於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發射升空,它搭載7台有效載荷,全部由中國科學院承擔研製,並採用VLBI提高測控精度。更重要的一點是,「嫦娥二號」將獲取更多的科學探測數據,由設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進行接收、處理、成圖和科學研究。
9、中國歷史上的制度創新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創新之路都是為我們人為的制定的,所以說我們該會有自己可能制度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