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發展戰略
1、企業發展戰略的四個特徵
現在的很多東西是是逐步發展和完善形成的,並不能具體到某一位學者,應該說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企業戰略的一般特徵有四個
第一個是整體性。整體性是相對於局部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謀劃的都是整體性問題,而不是局部性問題
第二個是長期性。長期性是相對於短期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謀劃的都是長期性問題,而不是短期性問題。
第三個是基本性。基本性是相對於具體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謀劃的都是基本性問題,而不是具體性問題。
第四個是計謀性。計謀性是相對於常規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都是關於企業問題的計謀而不是常規思路。
為企業發展戰略有四個本質特徵,所以它的意義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謀劃企業整體發展
很重要。企業是一個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構成的整體。局部有局部性的問題,整體有整體性的問題,整體性問題不是局部性問題之和,與局部性問題具有本質的區別。企業發展面臨很多整體性問題,如對環境重大變化的反應問題,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整合問題,對生產要素和經營活動的平衡問題,對各種基本關系的理順問題。謀劃好整體性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要時刻把握企業的整體發展。輪船撞上冰川,全部客艙都進水,所有乘客都遭難。不要認為經理們都能把握企業整體發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經理到處可見。
第二謀劃企業長期發展
很重要。企業存在壽命,壽命有長有短。投資、經營者應該樹立「長壽企業」意識。為了使企業「長壽」,不但要重視短期發展問題,也要重視長期發展問題。企業長期發展問題不是短期發展問題之和,與短期發展問題具有本質的區別。希望「長壽」的企業面臨的長期性問題很多,如發展目標問題、發展步驟問題、產品與技術創新問題、品牌與信譽問題、人才開發問題、文化建設問題。打希望長壽的企業就要關心未來。對未來問題不但要提前想到,而且要提前動手解決,因為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一個過程。為了吃桃子,就要提早種桃樹;為了防老,年輕時就要生孩子。要正確處理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到了夏季,農民不但要忙於夏收,也要忙於夏耕和夏種。預測未來是困難的,但不是不可能的。誰也想像不到未來的偶然事件,但總可以把握各類事物的發展趨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領導人不關心企業未來,只知道「火燒眉毛顧眼前」,就等於拿企業的壽命開玩笑。應當指出,不關心企業未來的領導人甚多,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就倒閉的企業為數眾多。
第三對企業發展進行整體性、長期性謀劃時把握基本性
問題很重要。樹葉長在樹枝上,樹枝長在樹叉上,樹叉長在樹幹上,樹干長在樹根上。在一個企業,樹葉性的問題有成千上萬,樹叉性的問題有成百上千,樹根性的問題可就不多了。這類問題雖然不多,但非常重要。要是樹根爛了,任憑你怎麼擺弄,樹葉也不會再綠。領導人要集中精力謀劃企業發展的基本性問題。假如企業發展的基本問題解決不好,那麼即使再發動員工努力奮斗也不會收到成效,甚至越努力奮斗賠錢越多。領導人要增強基本問題意識。不要只注意把決定的事情辦好,也要注意決定本身是否有毛病;不要只忙於擺脫困境,也要忙於鏟除困難產生的根源。
第四在研究企業發展時謀略很重要
企業發展戰略不是常規思路,而是新奇辦法。企業發展戰略應該使企業少投入、多產出,少挫折、快發展。謀略是智慧結晶,而不是經驗搬家和理論堆砌。智慧之中包含知識,但知識本身並不是智慧。智慧與知識具有本質的區別。許多軍事家都有「空城計」知識,但沒有諸葛亮那樣的智慧,先知為智。智慧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也是對信息的機敏反應。謀劃企業發展靠智慧,謀劃企業整體性、長期性發展靠大智慧。謀劃企業發展固然要借鑒先進理論和先進經驗,但如何借鑒還要靠智慧。
2、新常態下企業如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談到創新對於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性,應該沒有人懷疑。但在我國,實際上創新還只是一小部分企業的事。據統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僅僅占企業總數的0.03%,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出口產品的90%是貼牌生產。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似乎與創新無關。
為什麼會這樣呢?外部因素固然很多,如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尚未形成,創新動力與激勵不足,創新投入與風險過高、不創新也能獲得良好收益等等。但是,為什麼在同樣條件和背景下,一些企業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創新典範,另外一些企業卻表現平平?歸根到底,企業還是要從自身尋找問題和不足。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際市場日益復雜險峻、變幻莫測,過去許多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溫床,如人口紅利、改革開放紅利、資源環境紅利,以及由此帶來的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低成本比較優勢都不復存在。「不創新毋寧死」越來越成為鐵律。無論是為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優化產業結構,還是企業自身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都比以往更加緊迫,更加難以迴避。為此,中小企業必須要在創新上有勇氣去嘗試、有責任心敢擔當、有智慧謀劃策略。
首先,要充分認識當前階段中小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有意無意地走了一條要素和投資驅動發展之路,並取得了階段性成功。20世紀90年代,政府和企業以持續大量投資,逐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引進從全球市場上可以獲得的先進技術、技術裝備,建立起現代化、高效率、適應於大規模生產的工廠。在資本密集、勞動密集、規模經濟特別明顯的基礎原材料、標准化產品和零部件等產業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使中國成為一個世界最重要的製造基地。
然而,這種發展模式延續到今天,我們不僅感受到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巨大壓力,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和消費模式,實施再工業化,使得我國的傳統發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我們不及時、果斷地轉變發展模式,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將難以為繼。
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可以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但是如果不能及時向創新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型,那麼因缺乏技術進步的支撐,經濟效率上不來,使投資效率呈遞減趨勢。不僅居民不能更多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而且資本積累獲得的可能是「負財富」,最終導致經濟增長的終結並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責無旁貸。
其次,中小企業經營者對創新要有必勝的信心和敢為的決心。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曾經說過,「任何人,只要他的生命維系於創新,就都能創新。」拉丁語中還有句言,大意是「需要是發明之母。」歷史充分證實,只要萬不得已、無路可退,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能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例如,著名的創新型企業美國3M公司就是這樣走上創新之路的。1906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六個礦工在把個人儲蓄都投在「無價值」的沙礫坑上之後,他們面臨著破產。他們原本希望會開采出有價值的礦物,但他們只找到了沙子。絕望之下,他們發明了砂紙(3M的第一件產品),接下來的就是輝煌的歷史了。發明和創新永遠沒有止境,永遠都有機會,但它們屬於勇敢者和拼搏者。
為此,中小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要將創新作為公司生存的必要條件,要有採取創新行動和實施創意的緊迫感、危機感,還要相信付出總有回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企業從上到下每天努力追求更多的數量、更好的質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顧客滿意度,自然會有創新產生;反過來,持之以恆地努力創新,企業也自然會獲得上述業績和成果。
再次,中小企業經營者要有舍我其誰的創新使命感和企業家精神,並營造適宜創新的文化氛圍。創新是企業家的職能,發明創造是企業家精神的反映,中小企業沒有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就不會有成功的創新。實施證明,凡是擁有優秀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就強,反之則相反。
企業家及其創新創業精神是企業成功創新的關鍵。但這並不意味著員工對於中小企業創新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一個擁有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企業一定有一個鼓勵全員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使所有人都能夠以創新為榮、以創新為樂。由於普通員工最熟悉企業產品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顧客聯系和接觸也最緊密,因而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產品和服務的不足,對其加以創新和改進也最具優勢。
對於資金和人才不足的中小企業來說,普通員工是最寶貴的創新資源,而這一點恰恰是被許多企業所忽略的。如果他們做不出英雄般的業績,不招惹麻煩,繁忙的經理很容易忽略普通工人及其想法。為企業生存而奮斗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絕對不能壓制新思想的最豐富來源,要給員工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並給創新者以合理的回報與有效激勵。
復次,中小企業要重視非技術創新。創新分為技術創新和非技術創新。後者包括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工業製造類企業發展固然十分重要,但非技術創新同樣也不容忽略,甚至更加重要。因為成功的企業不一定是技術領先的企業,但一定是在制度、管理或商業模式方面領先的企業。
例如,華為之所以能夠迅速脫穎而出,成為世界通訊設備行業的領頭羊,其員工持股制功不可沒。當今美國企業60%的創新是商業模式創新,40%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之於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商業模式創新,核心是價值創新。美國的蘋果公司和中國的海爾集團都是公認的技術領先企業,但蘋果能從小眾的「酷」產品提供商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海爾能在全球家電業盈利能力普遍下滑中逆市上揚,靠的不是「技高一籌」,而是商業模式,前者是「硬體、軟體和服務融為一體」,後者是「零庫存下即需即供的人單合一」。
以互聯網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之所以在美國快速發展,與其1998年開始對商業模式(商業方法)創新授予專利有很大關系。我國許多企業已把知識創造、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擺到了戰略高度,但對商業模式創新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至於有的企業雖然擁有很先進的技術,而產品卻在市場上乏人問津,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從「客戶價值最大化」的角度進行價值創新,沒有在構成要素、要素間關系或者動力機制等方面創新商業模式,開發用戶潛在需求並吸引客戶興趣。有了制度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往往水到渠成。
最後,中小企業要善於運用知識產權戰略。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都提出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強調知識產權保護,這對中小企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決定著其核心競爭力。
產權化的知識在知識經濟中構成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財富資源。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中是國際競爭中的強力工具。在國際競爭舞台上,知識產權是核心武器。美國有三大霸權,即金融霸權、軍事霸權和知識霸權,其中知識霸權就體現在知識產權相關產業上的三個第一:PPT國際專利申請全球第一、知名商標數量全球第一、版權相關產業收入全球第一。
而長期以來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水平則制約著我國企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由於我國本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勤於模仿和引進,在與跨國公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處於不利之地。即使依靠低成本、低價格優勢取得一定的市場,也難免遭遇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的打壓。近年來,跨國公司習慣於利用知識產權大棒阻撓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為此,我國中小企業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自覺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注重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而不採取專利保護就等於是在沙灘上建高樓。所以企業應建立保護商業秘密、保護知識產權的組織和各項規章制度。
3、如何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
如何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
第一,企業的內部戰略性資源的整合、培養與創新。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以企業資源為基礎的能力優勢,而且必須是異質性戰略資源,如技術、品牌、企業文化、營銷網路、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模式等。只有在這些方面進行強化突出,建立互補性知識與技能體系,才能獲得持續性競爭優勢,別人才難以模仿。具體而言,這要求中國企業建立高層決策者戰略評價機制。一方面董事會可以設立戰略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由各部門、各事業部、子公司、集團各公司經理參加的企業「競爭能力評價會」,也可邀請管理、技術方面專家和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官員參加,從各方面對企業核心能力、優勢資源進行會診、懇談,評估,研討今後發展思路;另一方面設立主要由中、基層員工參與的企業戰略信息反饋系統,如意見箱、網上專欄等。
第二,圍繞企業核心能力培育,妥善地實施企業內外交易性戰略,是非常重要的。企業核心能力本身具有動態性、開放性。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可能守著原有的核心能力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調整、變化、擴充。在進行企業核心能力分析時,還可以運用核心能力矩陣的分析方法,以幫助企業准確把握核心能力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注意核心產品的戰略性市場開發。核心產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質體現和市場體現,大力開發核心產品才能為企業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質保證;同時發展核心產品會使企業避開在最終產品市場上的激烈競爭,獲得可觀的「虛擬市場份額」,而且能夠繞開在最終產品市場上由於壟斷地位而受到的法律和銷售渠道等因素限制,由此獲得的收入和經驗可以加快核心能力的發展。
第四,以顧客價值系統為導向,進行動態性、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開發。企業核心能力的打造應以顧客價值系統為導向,以學習能力為基礎,著力培養企業對顧客需求的預測和反應能力,迅速將新觀念、新技術融入產品的能力,適應不同的經營環境的能力以及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價值創造的創新能力。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經營中意識到必須以最快速度、最優質服務將顧客所需要的商品送到手中,才是企業生存的唯一原則。為此,它吸收大型商場的商品管理技術,把郵件的發送時間、郵遞路線、郵政編碼及承遞商等信息編入條碼中,開發了一種「超級追蹤器」,可獲得郵件傳遞的全部信息。這項技術與郵遞路線規劃、郵件包裝等其他技術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公司服務質量超越於其他企業之上的快速傳遞核心能力。這種核心能力因其建立的基礎是多項動態性技術的融合,而且始終圍繞增加顧客價值這一根本出發點,所以聯邦快遞公司在今天的國際遞送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第五,加強對核心競爭力的戰略保護。企業的核心能力是通過長期發展和強化建立起來的,是一種無形資產,一旦喪失,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因此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穩定的支持、資助和保護,以避免核心競爭力的喪失。
4、企業發展戰略一般有哪三種
發展型戰略包括一體化戰略、多元化戰略、密集型成長戰略。
一體化戰略包括縱向一體化戰略和橫向一體化戰略。以面向用戶為前向,獲得對經銷商或者零售商的所有權或對其加強控制,稱為前向一體化。獲得對供應商的所有權或對其加強控制,稱為後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購買、合並、聯合。
在企業戰略都是包括哪些不同的種類thldl.org.cn分析中,多元化戰略的類型包括:同心多元化和離心多元化。同心多元化也稱為相關多元化,是以現有業務為基礎進入相關產業的戰略。當企業在產業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該產業的成長性或者吸引力逐漸下降時,比較適宜採取同心多元化戰略。離心多元化,也稱為不相關多元化。採用離心多元化的目標是從財務上考慮平衡現金流或者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
密集型成長戰略,也稱為加強型成長戰略,包括三種類型:市場滲透戰略、市場開發戰略和產品開發戰略。
穩定型戰略,也稱為防禦型戰略、維持型戰略,包括四種類型:暫停戰略、無變化戰略、維持利潤戰略,謹慎前進戰略。
收縮型戰略,也稱為撤退型戰略,包括三種類型:轉變戰略、放棄戰略、清算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的優勢包括:可以抵禦競爭對手的進攻;具有較強的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形成了進入壁壘。
在企業戰略都是包括哪些不同的種類分析中,成本領先戰略的適用條件:市場需求具有較大的價格彈性;所處行業的企業大多生產標准化產品,價格因素決定了企業的市場地位;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途徑很少;多數客戶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產品;用戶購買從一個銷售商改變為另外一個銷售商時,轉換成本很小,因而傾向於購買價格最優惠的產品。
採取差異化戰略的風險包括:競爭者可能模仿,使得差異消失;保持產品的差異化往往以高成本為代價;產品和服務差異對消費者來說失去了意義;與競爭對手的成本差距過大;企業要想取得產品差異,有時要放棄獲得較高市場佔有率的目標。
集中化戰略可以分為:集中成本領先戰略和集中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的條件包括:企業資源和能力有限,難以在整個產業實現成本領先或者差異化,只能選定個別細分市場;目標市場具有較大的需求空間或增長潛力;目標市場的競爭對手尚未採用統一戰略。實施集中化戰略的風險包括:競爭者可能模仿;目標市場由於技術創新、替代品出現等原因而需求下降;由於目標細分市場與其他細分市場的差異過小,大量競爭者湧入細分市場;新進入者重新細分市場。
5、如何實現企業發展戰略創新 增強企業未來實力?
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就要重新分析市場的需求亮點和趨勢,重新分析出現的挑戰和機遇,重新分析自身的優勢,重新分析關鍵的環節和步驟。因為過去的許多分析已經過時,或者當時的分析本身就有重大缺陷與錯誤。實現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就要指定新的經營手段、新的人事框架、新的管理體制、新的經營戰略、新的重大措施、新的重大步驟等。戰略無定式。就本質而言,每個企業制定出來的發展戰略應該是一致的;就內容、重點、結構而言,不同企業的發展戰略很少有共同之處。企業普遍面臨發展戰略創新任務,例如,很多企業都需要從新定位。有些企業經營內容本來就與自身特長嚴重脫節。諸如此類企業如果不重新定位,發展前景很難光明。再如,很都企業都需要重新解決靠什麼經營的問題。靠壟斷地位、行政保護、資金實力、現成技術都已經不能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經營狀況,只能依靠不斷的創新。實現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不只是提出新的發展戰略,還要實施新的發展戰略。像其他創新一樣,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不能只停留在認識階段,還要進入到實踐階段,假如沒有風險、沒有困難、沒有助力去實踐,將毫無意義。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不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長期化的行動。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認識需要不斷地提高,實施任何一項戰略客觀上都需要一項過程。這就需要在制定了新的企業發展戰略之後,不但要深入組織實施,而且要不斷地加以完善和微調,必要時還要進行重大調整,重大調整之後又要組織實施。專家們把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稱為「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發展戰略創新的過程,就是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企業發展戰略創新要靠領導。領導人主要應該通過正確的戰略領導。企業戰略管理是企業領導人的本職工作。領導對企業職責,首先就是要對企業發展戰略負責,對企業發展戰略創新負責,歸企業戰略管理負責。先進的企業領導人,應該是企業發展戰略家,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家和企業戰略管理家。如何制定新的企業發展戰略1、制定新的企業發展戰略,一靠戰略意識,二是靠戰略知識,三是靠戰略信息,四是靠戰略智慧,五是靠戰略咨詢。企業管理者缺乏戰略意識,不重視企業發展的全局問題、長遠問題,不重視謀略,就談不上企業發展戰略創新,更談不上企業戰略管理。要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在戰略發展方面的經驗,學習相關企業戰略的精闢理論和生動案例,這些將有助於制定新的企業發展戰略。2、制定新的企業發展戰略首先需要進行戰略分析。為此,必須充分佔有戰略信息,戰略信息是與企業整體與長遠發展相關的重大信息。研究新的企業發展戰略,不能不尊重實踐經驗和書本知識,也不能搞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必須從實際出發,該應用的應用,該修改的修改,該組合的組合,該自創的自創。高明的企業發展戰略是智慧的結晶,而不是經驗和知識的堆積。企業管理者由於存在觀念、知識、信息、智力、行業、地區、角色、精力等各方面的局限,往往缺乏戰略創新的能力。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應該從企業的外部尋求咨詢服務。企業發展創新基於企業管理者觀念的轉變。企業管理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怎樣搞好企業的舊觀念,這些觀念可能曾經是企業發展輝煌的源泉,現在卻成了企業發展的障礙。企業發展的最大敵人是管理者的舊觀念。企業管理者要想研究制定新的發展戰略,應該首先想自己的舊觀念宣戰。3、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也源於企業管理者的動力、魄力和毅力。這種創新不是局限性創新,而是整體性創新;不是短期創新,而是長期性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發展戰略創新是企業再造工程,是一項具有很大風險、困難和阻力的系統工程。企業管理者實施這樣的工程,如果沒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排除各種困難和阻力的魄力,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只能半途而廢。企業發展戰略創新還要靠群策群力。企業廣大員工非常關心企業的發展前途,在他們當中蘊藏著戰略智慧,新戰略制定後也要通過他們實施。因此,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必須尊重廣大員工的意願,集中廣大員工的智慧和力量。
6、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戰略有哪些?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高盈利水平。但它絕不僅僅是提高銷售額或者產品性能的改進,更重要的是要增強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建立競爭優勢。
一、技術創新的基本戰略模式
(一)產業組織模式戰略
產業組織模式的特點,是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要圍著市場轉。即使企業沒有進行技術創新的資源,也要獲取資源以滿足這種思路。這些企業把技術創新的努力方向建立在選擇好的行業基礎上,他們在企業戰略選擇上採用的是「市場機會帶動」的增長方式。採用產業組織模式戰略的中小企業有一些具體表現:①對新產品、新行業非常敏感,並且反映強烈。②注重應用開發,注重模仿。在競爭對手開發出新產品以後,他們會馬上模仿,不放過可能的市場機會。③注重引進,不注重企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二)資源基礎模式戰略
資源基礎模式的特點,一個企業為了追求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投資收益率進行技術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內部特點,具有實力或者競爭優勢比能夠發現機會更加重要,因為最終能夠把握機會並進行相應技術創新的企業還是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因此採用這種戰略思維模式的企業不是把制定戰略的重點放在外部環境分析和行業選擇上,而是放在取得或者培養競爭對手所難於甚至不可能模仿的技術創新資源和創新能力上。
並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可採用資源基礎模式的技術創新戰略,採用這種戰略的企業首先要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資源和能力,特別是要有核心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已有的競爭優勢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不斷獲取新的競爭優勢。
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定位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定位
科技型中小企業有相當的技術開發力量,其技術創新戰略是否可定位於資源基礎模式呢?資源基礎模式最常見的問題是可能錯過一些機會或者顯得比較保守,但是從長遠來說,這種戰略有利於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於防止一些冒險行為。這種戰略比較適合於比較成熟或者市場機會比較少的行業。
產業組織模式不足之處是許多企業在發現機會的同時卻忽視了企業內部的資源、能力和核心專長;選擇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等的同時,忽視了與此匹配的組織、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的建設;在重視抓住機會的同時,忽視長期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種技術創新的模式在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它可以使企業在競爭相對不激烈的情況下抓住市場機會。但是在行業發展和市場狀況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會使企業在戰略的選擇上出現盲動和短期行為。
比較兩種基本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產業組織模式更加符合市場機會多而各行業的競爭相對不激烈的時代,如1994年以前的中國。相反,資源基礎模式更加符合市場機會少而各個行業競爭都十分激烈的時代。
我國加入WTO後,市場競爭已日趨激烈,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該考慮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問題。但是,即便現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也不斷為企業提供著誘人的市場機會。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企業盈利能力中,大約20%是由行業因素決定的;大約36%來源於企業特點和戰略行動;其餘則是受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所以,如果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戰略管理過程中將上述兩種戰略思維模式有效地整合起來,就有可能不斷建立起新的競爭優勢。
整合產業資源戰略的特點,中小企業應從擁有的技術創新資源和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出發,大膽尋求新的市場機會,選擇有吸引力的行業和符合行業特點的技術創新戰略。同時,又必須密切關注宏觀環境和行業特點的變化,調整或者更新企業的技術創新資源和能力,對於市場機會所要求的資源不可能由企業現有的創新資源衍生的時候,企業就應考慮是否放棄目前的機會或者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二)非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戰略定位
眾多的中小企業屬於非科技型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如何技術創新呢?由於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每個企業一般都只能將自己定位在生產鏈的某個環節上,在這個產業鏈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往往只是極少數的,而對於處在這條鏈上的所有企業來說,要認識到客戶真正需要的並不完全是產品或技術本身,而更為關注的是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否適當有效。因此,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無疑很重要,但從一定意義上講,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和應用這種核心技術成為自己的先進適用技術。
當一個企業沒能擁有核心技術,或者很難在核心技術上有效實施自主知識產權創新的情況下,其戰略模式的定位應當是適應性創新,要爭取在核心技術的下游或者產業鏈中的非核心技術領域實施創新。還要特別注意以市場為導向,大力進行非核心技術的創新,包括產品的規格、品種、功能、款式等個性化設計及新品的開發創新。
同時,在強化企業的非核心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要特別提倡加強非技術方面的創新。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就曾說過:創新不一定是技術上的,甚至可以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其道理很深刻,即企業創新並不僅僅表現為技術、工藝等物質方面,還可以表現在諸如經營觀念、營銷手段、服務質量、管理模式等許多方面。
總之,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有力手段。中小企業要分析認識企業環境,採取適合的技術創新戰略,無論產業組織模式戰略還是資源基礎模式戰略都有其適應條件和局限性,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宜採用整合產業資源模式,非科技型中小企業要根據環境定位,同時中小企業還要根據企業處於不同階段而選擇不同的戰略。
7、創新發展戰略與企業創新是什麼關系
一是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我們研究本企業的實際狀況,從解決企業最緊迫的問題來開展創新創效工作。
二是與企業青年特點相結合。創新創效的最終承載者是青年,而每個企業青年的文化構成、工作水平、興趣特長是不一樣的。
三是與企業團組織實際狀況相結合。創新創效活動是一項領域非常廣泛、內容非常豐富的實踐活動,而團組織的實際狀「戰略發展」與「觀念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概念「戰略發展」是針對客體而言的,「觀念創新」是針對主體而言的。戰略發展離不開觀念創新,觀念創新為的是戰略發展。既然二者具有這種內在聯系,那麼也可以把發展戰略理解為對企業創新的謀略。因為企業發展戰略是對企業創新的謀略,所以研究企業發展戰略必須全面研究企業創新問題,要是不把企業創新間題作為研究的中心,那麼研究結果就不會是一個好的發展戰略。為使兩者協調發展要做到精心謀劃、理念凈化、管理細化。
1)謀劃是戰略發展與觀念創新的前提。企業發展戰略像任何戰略一樣都是謀劃的產物。謀劃是什麼?謀劃不是生搬先進理論,不是硬套先進經驗,不是照抄上級指示,不是拼湊常規思路,而是從實際出發尋找並提出高明的解決辦法。研究企業發展戰略,就是針對企業整體與長期發展的基本問題,尋找並提出高明的解決辦法。況和工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工作的有效開展。
2)理念是戰略發展與觀念創新的根本。所謂營銷理念是企業在市場營銷活動過程中,經營者所持有的立場、觀點、態度和思維方式。從營銷環境的發展變化來看,企業營銷理念經歷了生產導向、產品導向、營銷導向和戰略營銷導向四個逐步演進與發展的過程,相應的經營理念就是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與社會營銷觀念和戰略營銷觀念。戰略營銷最重要的創新就是要求企業真正要從關心自身生產和產品轉移到關注消費者和需求的滿足,關注如何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從請消費者注意轉變到請注意消費者上來。
3)管理是企業發展戰略與理念創新的保證。管理是營銷的基本保證,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讓管理出效益。在現有的企業營銷管理體系中,我們應以用系統的思考,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市場被動、慣性運作的現況,以檢討、審查的目光,分析營銷管理是否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吻合?營銷管控體系是否健全?業務流程是合理、規范、高效?有沒有動態的過程管理?管理制度與銷售政策是否合理?銷售指標管理是否合理?營銷費用和預算管理是否正確?經銷商管理體系是否完善?營銷培訓系統是否真正發揮了「第二生產力」的作用?績效考核是否能刺激和調動體系的積極性?……從這些角度去反思營銷管理,一定能夠發現並鎖定關鍵問題進而得出調整或完善方案、提升系統效率。
8、企業發展戰略的戰略創新
像技術、管理、營銷等需要不斷創新一樣,企業發展戰略也需要不斷創新。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就是研究制定新的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應該保持相對穩定,保持相對穩定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
企業發展戰略創新是為了應對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重大變化。任何企業發展戰略都是針對一定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制定的。當外部環境或內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毫無疑問就應該與時俱進、調整或重新制定發展戰略。我們所處的時代是變化速度空前加快的時代,中國入世又使中國企業融入了變化多端的國際市場,這就使企業發展戰略創新顯得格外重要。在經營過程中,企業內部條件發生原來意想不到的重大變化也是常有的事,如果發生了這種變化也要調整或更新原有的發展戰略。
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也是為了提高戰略水平。企業各項工作都要上水平,發展戰略更要上水平。企業發展戰略水平決定企業各項工作水平。智慧有大小,戰略有高低。企業發展戰略存在著水平差異,甚至是相當大的水平差異。企業發展戰略創新是為了獲得更好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取決於企業領導觀念轉變。企業普遍需要發展戰略創新,有的需要重新定位,有的需要重新整合資源,有的需要重新制定戰略措施。可是,由於企業領導或多或少地存在舊觀念,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往往提不到議事日程。要想獲得更好的企業發展戰略,領導者應該首先向自己的舊觀念挑戰。
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也源於企業領導的動力、魄力和毅力。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發展戰略創新是企業再造工程,是一項具有很大風險、困難和阻力的系統工程。企業領導如果沒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排除各種困難和阻力的魄力,沒有堅韌不跋的毅力,就很難下定這種決心。
9、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含義
2012年底召開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我們黨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率先發展。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兩層含義:
一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要靠科技創新驅動,而不是傳統的勞動力以及資源能源驅動;
二是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驅動發展,而不是為了發表高水平論文。
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以及十七大都明確提出科技發展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這個中心任務,要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尤其是明確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高技術不再是獨立發展的產業,而要與傳統產業全面結合。十八大的「創新驅動發展」是對上述認識的精闢總結,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現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必須充分認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抓住重點,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