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相聲與創新

相聲與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5-31 19:37:45

1、相聲這一門藝術,是該發揚傳統,還是推陳出新?

你這個問題讓我想起許多事情。當我第一次上體育課的時候,一大群人說,只有把鞋子脫掉跑的最快。當我學古詩詞的時候,一大群人說,詩詞要自由不要格律。當我聽獨立音樂的時候,一大群人說,創作歌曲需要的是靈感不是樂理。甚至,當我了解民國歷史的時候,因為落後,一大群知識分子要廢除漢語漢字,要中國人改說改用英語。回到相聲,有多少人知道主流相聲為什麼死了那麼多年?因為他們推崇創新,在自己都不懂傳統相聲的時候,否定一切的傳統去創新。

郭德綱成功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郭德綱很熱愛傳統相聲,但早期成功靠原創作品的元素更多。可又有幾個知道,郭德綱早期的成功和原創作品都是改編老相聲,用傳統相聲的技巧一遍遍的園子試出來的?

這倆為什麼要對立起來呢?傳統里的好的,為啥不能用呢?傳統里的陳的,為啥不能改進呢?目的是為了好,老的好就用老的,新的好就改新的。發揚傳統和推陳出新並不矛盾啊。關鍵是發揚什麼傳統,推陳出什麼新。葷口,臭活,無意義的倫理哏這樣的傳統不發揚也罷。拿著痰桶當炒勺這種新還是還是少推為好,你完全可以叫另一種藝術形式嘛,幹嘛非叫相聲呢?拿傳統的框架,填上適應時代的新內容,以相聲的技法逗樂觀眾,才是相聲應該有的發展方向。一成不變的表演老先生傳下來的老活,那早晚得進博物館;為了逗樂觀眾不擇手段那玩意不叫相聲,看馬戲團狗熊摔跤觀眾也樂。

2、曲協主張相聲創新,這樣做正確嗎?對此你怎麼看?

相聲文化

相聲應該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就跟戲劇差不多。能夠流傳到現在也是相當不容易的,要知道,在德雲社出現之前響聲其實也已經慢慢沒落了,跟戲曲差不多。應該用昨日黃花來形容,這個行業可能都要衰退了。當然,現在那種情況還沒有出現,看起來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看到。

不管怎麼樣,也算是件好事,雖然暫時還不清楚到底有什麼意義。不過今天還是得說一下關於相聲創新的問題。任何事業或者說行業想要發展的話就離不開創新。沒有人哪個行業可以一直因循守舊,那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不管是哪一行的都得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變化。諾基亞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所以,人只能順著潮流走。

相聲創新

現在的相聲演員其實都在尋求突破,在努力創新,如果他們不這么做的話,相當於沒有特點,無法被廣中熟知,更不用說流量了。尤其是現在娛樂圈發展的這么快,隨時都有新人出現。如果想一直保持熱度的話,那也只能研究更有吸引力的東西了。曲協雖然一直都喊著要創新,但他們實際上沒有做到什麼明顯的改變。

反而是德雲社的這邊動作稍微大一點,但是這邊只要稍微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曲協可能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了。其實尋求改變的路上難免會發生點沖突,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們其實也在尋求改變,只不過是沒有找到好的方法而已。已經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也算是一種進步,只不過想要走得更遠的話,那需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多。說到曲協的話,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就是姜昆。

姜昆能夠坐上會長位置,說明他還是很有能力和影響力的,畢竟不可能放一個平庸的人在哪個位置。他也知道創新是特別重要的,一直在想辦法往那條路上走。只不過這個創新真的是需要把握一個度,得有明確的規劃和想法,然後才能慢慢去實現,不是想一出是一出。就像之前,他在台上跟幾個年輕人在那又蹦又跳的,真的是讓人覺得他挺不容易的。

可能他們站的位置還是太高了,所以看不到下面的觀眾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相聲。因為有些東西是不能改變的,有些東西是可以改變的。那麼,到底該怎麼來衡量,或者說劃分的話,那就需要有一個大的框架。還有就是要了解觀眾的想法。不能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重要的還是得考慮觀眾們的感受,這是最重要的。

3、郭德綱曾說傳統相聲已經完了,所以他的德雲社有哪些創新?

德雲社現在最大的創新,應該是把相聲跟當下最火的流量掛在了一起。


德雲社現在的相聲演員,大多都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雖然年輕,但每個人都像李誕所說的那樣,都經歷了數十年的學藝之旅才走到今天,才能登上小劇場的舞台,甚至是開專場說相聲。縱觀現在德雲社的觀眾團體,基本上都是年輕的小姑娘,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不等,有一部分的人是沖著顏值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被他們台上的表現吸引來的。雖然郭德綱老師說“我們這一行不要長的太好看的",但是現在德雲社的一干演員都長的十分的帥氣,很多人都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最後歸於人品。

與過去的相聲不一樣的是,德雲社現在與一些視頻APP合作,將相聲錄制,然後上傳。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相聲的盛宴,也不用因為搶不到票而感到遺憾(雖然搶不到票,不能去現場觀看也很遺憾,但能夠看到完整的相聲場也很不錯啦)。以及現在德雲社的相聲演員會去參加綜藝,這樣會有助於我們更了解他們,更容易讓觀眾喜歡上他們。

因為現在德雲社的相聲演員趨於年輕化,自然運用的工具也更年輕化,現在的相聲演員會根據網路上年輕人喜歡的段子或者東西去創作相聲,而不是一味的固守傳統相聲,就像郭德綱老師說的,現在德雲社的演員創作的相聲比當年的傳統相聲還要多得多,這也其實可以看出現在德雲社也不是固守於傳統的相聲形式,而是會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從而形成新的相聲段子,像郭麒麟自己也會根據傳統的貫口去創作新的貫口,可以說現在德雲社的演員很大程度上都有自己的創新作品。

4、繼反三俗相聲之後,姜昆又提出相聲新理念,還是針對郭德綱嗎?

相聲這門藝術憑借語言美學,在人們歡笑之餘,還會引發深刻的思考。就相聲界來說,卻始終沒有太平下來,主流相聲與非主流相聲的矛盾越發激烈。姜昆再一次提出了相聲新理念,其實,就是針對以郭德綱為代表的非主流相聲,但更多的是對相聲界的一種呼籲。

一、新相聲理念的提出。

以郭德綱為首的非主流相聲發展的紅紅火火,備受年輕觀眾的喜愛,但是卻被老藝術家們的主流相聲旁敲側擊地批評。一旦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就會被拉出來批評,成為對方嘲笑的把柄。

甚至,如果德雲社的公開演出,出現了空座就會被眾人恥笑,媒體也會添油加醋地表示德雲社時運已盡,遇到發展瓶頸,難以長久經營。另一方面,主流相聲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相比較而言,刻板的主流相聲如果始終一成不變,便很難得到新一代年輕人的青睞。由於保守,所以也很難納入新鮮的血液。

因此,主流相聲也開始提倡創新。姜昆表示,在反對三俗的同時,主流相聲也要面臨著改變,於是提出了新相聲理念,鼓勵年輕人要聽有文化的相聲。很顯然,這一新相聲理念的提出,還是針對於以郭德綱為首的德雲社所提倡的非主流相聲而言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當今的相聲基本上分為兩個派別,其中一派就是姜昆帶領的主流相聲,另一派便是郭德綱帶領德雲社所發揚的非主流相聲。

二、各大派別的特點。

兩大派別的特點就在於,主流相聲摒棄了傳統相聲中的低俗包袱,提倡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傳統相聲中倫理哏和難登大雅之堂的包袱全部去除。而非主流相聲,則是重新拾起了這些被摒棄的包袱,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創新了許多新的段子,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包含三俗內容的包袱笑點,將傳統的說學逗唱全數保留,傳承了下來。

而且主流相聲演員憑借體制內工資吃飯,可以算得上是鐵飯碗了,而非主流相聲沒有保底工資,全憑能力。有能力,演出多就能獲得高收入,如果能力不夠,無法獲得觀眾的青睞,就很難繼續混下去。

而郭德綱就屬於被觀眾認可的非主流相聲演員代表,憑借自己的能力,帶領德雲社闖出了一片天。兩派之間向來矛盾不斷,水火不容,尤其是這兩位領頭人,更是老死不相往來。有德雲社在的地方是看不到姜昆身影的,同樣地,有姜昆的地方也瞧不見德雲社的成員。

三、主流相聲的代表人物:姜昆。

首先來談談代表主流相聲的姜昆。說到相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自然會想到姜昆了,雖然現在姜昆已經年過古稀,但依然對相聲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姜昆在事業初期,出版的首本自傳為《笑面人生》,首次刊印便獲得了四五十萬冊,名列當年暢銷書排行榜的榜眼位置。由此可見,當年的姜昆有多麼受歡迎。姜昆每次去演出獲得的追捧,不亞於現在的一線流量明星。

後來,姜昆的事業重點逐漸從舞台轉移到了管理崗位,他成為了繼劉蘭芳之後,並穩坐席位近十年的人,可見他在我國語言藝術領域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也成為了後輩們尊敬和喜愛的老師。

四、主流相聲的沒落,郭德綱的野路子備受觀眾喜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對於相聲的審美發生了變化,也有不少人表示姜昆的相聲不好笑了。但其實也是由於精力的傾斜,姜昆身擔數職而導致分身乏力,使得他在相聲領域所展示出的作品每況愈下,質量和數量都直線下滑,這也使得姜昆被飽受爭議。

而就在此時,新興相聲開始逐漸崛起,由郭德綱所率領的德雲社開始走入人們的視線。郭德綱不算是正統出身,在十分看重出身的相聲領域便顯得是「野路子」。

現在勢同水火的兩人起初並沒有矛盾,當年姜昆還說過:我挺看好郭德綱的,他很有想法,相聲也說得不錯。但是隨著德雲社越做越大,矛盾也開始逐漸萌芽,現在兩人交惡的點就在於姜昆提出的相聲三俗的論斷。

五、以郭德綱為代表的非主流相聲被聲討。

2005年,郭德綱大火,憑借非主流相聲也是砸了不少人的飯碗。但是,郭德綱並沒有處理好自己與其他同行之間的關系,再加上媒體的添油加醋。於是,主流相聲團體紛紛借機聲討郭德綱和非主流相聲。姜昆自然首當其沖了,自此,也開始了兩人隔空對狙。

姜昆一心想發揚有文化的相聲,想帶領自己的成員撤掉小劇場的表演模式,但郭德綱憑借小劇場相聲走紅,想把小劇場堅持做下去,兩人的觀點始終水火不容。姜昆看不慣郭德綱的草根文化,郭德綱也看不慣姜昆手伸得太長,提出「楚河兩岸硝煙障,從來暗箭起同行」的話來抨擊姜昆。

2007年,姜昆攜手各相聲俱樂部,共同向廣大相聲界的友人們發起過一個倡議書。倡議書的主題便是自覺地拒絕低俗、庸俗、媚俗等相聲界三俗現象。

可以看出,姜昆就是相聲文化「反三俗」的發起人。在相聲反三俗的這么多年,也有一批相聲界重量級人物,諸如李金斗,常寶華等參與進來,後來還攜手了不少相聲界新人共同去除三俗的現象,與三俗文化進行了不懈的斗爭。

十年前的網路流通速度與環境,完全不能與現在相提並論。當年的郭德綱敢在舞台上公開諷刺姜昆,完全不會有所顧忌,在接受采訪時也直抒胸臆,無論怎麼暗諷也不會受到太多的非議。

但現在他收斂了很多,作為德雲社的負責人,還是應當在公眾面前注意分寸。但他也曾在訪談中,對姜昆抵觸德雲社的做法表示:長江後浪推前浪,把你酸在沙灘上。

盡管姜昆的出發點並沒有錯,想把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精粹保留和傳揚下去,去除沒有營養的三俗糟粕,讓相聲中蘊含的優美藝術展現在眾人眼前。

但是由於先前姜昆為了抵觸郭德綱以及郭德綱為首的德雲社,也順帶提出了「反三俗」的觀點。所以在姜昆再次講出「反三俗」這一提倡的時候,不少網友便順理成章地認為姜昆是為了再次打擊郭德綱和德雲社來提出「反三俗」與之制衡的。

六、德雲社興起的原因。

郭德綱在逆境中成長,為了讓德雲社發展得更加紅火,讓社裡成員都能有合適的演出,拿到不錯的薪水,他將相聲創作越來越貼合群眾喜好,也慢慢地將德雲社商業化。結果德雲社真的被郭德綱帶領發展了起來,不僅在國內商演不斷,甚至揚名國外。

但是郭德綱貼合群眾的相聲,便是姜昆等主流相聲演員心目中的「三俗內容」。但是姜昆每次提出「反三俗」之後,也沒見到有什麼進展,現在娛樂圈的風氣並不適合去反三俗,為了迎合大眾的喜好,各種神劇登上了舞台。

但是,往往此類作品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度,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在當代,有了流量就意味著有了收入和保障,所以很多平台上的主播為了獲得流量煞費苦心,往往就難以避免三俗的表現。所以非主流相聲的崛起往往無法制止。

所以,姜昆再次提出了新相聲理念,其實也就是反三俗的另一種說法。這種說法不再一味針對三俗展開話題,而是去提倡有文化的相聲。希望年輕一代人要有品味,聽有文化的相聲,說有文化的相聲,欣賞有文化的相聲。同樣的意思,換了一種說法,更加鏗鏘有力,突出了相聲本身蘊含的文化氣息,闡明了相聲的文化性與藝術性。

實際上,姜昆提出這個口號還有一個原因,這就是他本職工作的內容,並不是一腔熱血,而是從一開始就存在這個口號。這個也是相聲體制內一直流傳的不成文規定。但是,比較矛盾的是相聲本身屬於一種市井文化,如果偏偏要讓它高雅如陽春白雪確實很難。

郭德綱的演出被很多觀眾所認可,這是事實,他在加拿大的演出座無虛席也是觀眾喜愛度的表現。演員需要掙錢也無可厚非,藝術需要多樣性,需要創新與變化也是必要的。

七、總結。

反三俗本身沒有什麼不對的,兩個派別只是藝術在表現手法和形式上選取了不同,其中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東西,應該被摒棄,精華的東西也應當被保留。

藝術界誰都不是常青藤,誰都會有英雄遲暮的時候。觀眾如果一味地觀看相同的內容也會審美疲勞,感覺乏味。也許,他倆曾經有一些矛盾,兩個派別也有矛盾,但是矛盾最終總有調和的辦法,這兩個聰明人也一定會給自己留條後路的,不會最終搞得彼此都下不來台。

實際上,姜昆屢次提出相聲要「反三俗」,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郭德綱,也僅僅是看客們自己的主觀臆想罷了,他更多的還是對整個相聲行業的一種呼籲。

小劇場的貢獻不能被無視,主流相聲的存在也不能無視。兩個派別的相聲也擁有不同的表演場合和受眾群體。也希望兩個派別能共同進步,實現相聲領域的百花齊放,也期待他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彩相聲表演。

5、郭德綱的相聲創新為何失敗?

■事件:郭德綱救場《中國相聲史》<proinsight-br>■讀家:關東客<proinsight-br>為慶祝德雲社成立十五周年,郭德綱攜德雲社特地打造了一出《中國相聲史》,用話劇和相聲混搭的方式為觀眾演繹從清朝、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各種風格的相聲。但效果卻事倍功半,由於觀眾不習慣這種創新,演出中途頻頻有觀眾大喊:「下去!要聽相聲!」最後,無奈只有郭德綱和於謙上台解圍。<proinsight-br>第一,德雲社是一個說相聲、聽相聲的地方,這一點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一提到德雲社,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相聲,而不是京劇或者其他。這種先入為主的意識一旦形成,就很難扭轉。德雲社十五周年當然值得慶祝,可這與《中國相聲史》有啥關系?更何況,讓那些來聽相聲的「綱絲」們看一個小時的情景劇,這種煎熬誰能受得了?<proinsight-br>第二,不要高估了觀眾的欣賞水平。相聲走過百年的歷史,的確故事很多。這些故事被相聲界的人們津津樂道,可對於普通觀眾而言,這些故事可能就如同雞肋。想聽相聲,先得接受相聲教育,學會《中國相聲史》,那誰還會來聽相聲啊。喜歡郭德綱相聲的人很多,可對相聲研究有興趣的卻未必很多。筆者覺得,這《中國相聲史》應該給相聲本科班的那些學生們去看,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因為聽相聲的觀眾大多是為了圖個樂子,圖個開心而已。<proinsight-br>第四,德雲社的創新有些太過自戀。對於德雲社而言,本應該知道觀眾喜歡聽什麼樣的相聲,喜歡什麼口味的段子,可為何非得弄這么一個《中國相聲史》出來?不可否認,這其中有創新的味道,可自戀的情結更重。相聲百年的歷史上肯定會有德雲社的一筆,可並不意味著《中國相聲史》就一定非得由德雲社來演。那些專業團體、專業演員都不願意乾的事情,用得著德雲社這樣一個民間團體出頭嗎?<proinsight-br>相聲創新當然是好事,可創新的前提是一定要守住相聲的根基。《中國相聲史》與相聲有關,可觀眾卻未必喜歡。<proinsight-br>

6、曲協一直以來主張「相聲創新」,這個觀點對不對?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不是一直以來曲協主張「相聲創新」,而是在今天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所有的相聲演員都在創新,創新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就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這是現實問題。

其實曲協的所謂創新已經是東施效顰了

曾經的他們還固守著以前的想法,保持著電視相聲這一塊他們的最大陣地,說著教育老百姓的相聲,享受著社會主義的陽光雨露。但自從茶館相聲的興盛,網路的盛行,這可謂是雙劍合璧,一下子就打破了電視相聲演員的美夢。

曲協的官員們也如夢初醒,開始了破冰之旅。他們自認是相聲的正統傳人,是高雅相聲的代表,所以他們即便是創新也是要高雅的創新。

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姜昆先生,他其實從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也一直在求新求變,怎奈是他的著眼點不對,總想著去高雅的創新,前段時間聽了一段姜昆的rap相聲,坦白地說把我雷的是外焦雷嫩的。

看著年近古稀的姜昆在台上和幾個年輕相聲演員又是蹦又是跳的還要同時說詞,也是難為老頭了,他老人家那個作品可謂是聲色俱全,但就一點小瑕疵,不可樂,不搞笑的相聲到也是的確挺搞笑的。

相聲想要創新老郭說過一句話要貼合老百姓

老祖宗的東西不能變,只有在這個大框架下的求新求變才是根本,也許老郭的相聲理論並不適合所有人,但他的觀點是沒有錯誤的。老郭還把相聲革新比喻成做菜,你可以精耕細作也可以加入更多的手法借鑒其他形式。

但你不能那個痰桶就放在桌子上,那不是創新那是瞎胡鬧。老百姓不傻,好壞分的清楚,所以奉勸所有想去創新的相聲演員,不管你們是主流的還是非主流的,想創新沒有錯,但在創新之前先把傳統的掌握好,再想其他,別拿你們的衣食父母當傻子。

創新來之生活

田頭,車間,工地,路途,連隊,校園……而現在有的相聲團體,基本都是舊社會的內容(還打著傳統的招牌)。他們的創新基本都是網路語言。他們的生活就是飛機,安全帶,空姐,機場的面條……

他們的出行都是紋身,黑鞋帽,一圈保鏢。看不出是文藝工作者。更看不出是送歡樂的工作者。也難怪對創新如此恐懼,因為他們實在做不到!

7、姜昆肯定公式相聲無可厚非,郭德綱沒阻撓博士的創新皆在於品行,你怎麼看?

李宏燁博士夫婦和他們的公式相聲在2018年的時候,某檔綜藝節目一經播出就引起了熱議。在某個方面來講,他們比一些默默堅守在相聲舞台幾十年的相聲演員更成功,因為他們做到了讓更多的人認識他們,盡管這種方式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好。

與其說公式相聲被大眾了解,更不如說是說公式相聲的博士夫婦有了知名度,更像是一夜爆紅的那些「網紅」。其實,大多數質疑他們的人幾乎都沒有聽過他們所謂的相聲,當然觀眾們之所以對他們不是很認可,也就不在於創作的作品,而是他們在節目中和節目後的言行表現,也是就更多不認可的是他們的品行。

在相聲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在每個階段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落寞和創新。只有適應時代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滿足觀眾的口味,才能夠堅持和發展下去,創新是必然的。但是,就像郭德綱說的那樣在一個行業里創新的領跑者,應當也必然是行業里的佼佼者,只有熟悉行業的基礎和規則,才能在原先的發展條件下創新,若不然只能算是一種「擦邊的新興產業」而已。

作為曲藝家協會主席的姜昆,在早年間電視熒屏相聲火爆的時刻,他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很多老觀眾喜歡他。但是,後來的時候姜昆鮮有新的相聲段子流出,再加上傳統相聲被更多人熟知和認可,傳統相聲基本功相對薄弱的姜昆就讓年輕人喜歡不起來了,更何況還有一些針對德雲社郭德綱或真或假的網路傳聞,讓現在喜歡傳統相聲的觀眾更加的對其不喜。

但是姜昆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做自己認為的相聲藝術,對於李宏燁夫婦的公式相聲表現的相當支持。為他的書寫序、買票支持他的演出、為他寫賀信等等,作為一個曲藝家協會的領導者這一切都無可厚非,他看到的或許不是為了抵制郭德綱而是為了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或許是他認為的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公式相聲,又或許有其他的原因。但是,認可任何努力的人都是應該的。

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公式相聲的出現應當值得認可,可是最開始觀眾反感的點都不在於公式相聲上面,而是說公式相聲的人,也就是博士夫婦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當初節目中的指指點點,作為博士態度高傲的表現,後面拍的有諷刺郭德綱嫌疑的電影等等,這一切都跟他的作品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在於他的言行讓人無語。盡管,後來李宏燁一直宣稱是節目組的剪輯問題,可是一言一行全部都是出自他口動自他手。而另一方面的德雲社郭德綱,其實也並沒有阻撓博士夫婦的創新。

郭德綱不是曲協的人,自然沒有能力去阻止一個藝術形態的出現和發展,也不可能去給他們創造障礙。盡管在德雲社演員的一些作品中有所體現公式相聲,但是反過來看不也是為他們的一種宣傳。只要是對相聲發展有利的事情,郭德綱幾乎都是舉雙手歡迎,更何況當初不滿的不是郭德綱也不是德雲社,而是現場所有的傳統相聲演員,這應該不是剪輯的問題,從後期演員們的反應就可以看出問題之所在,犯眾怒是要不得的。

或許有的人說是郭德綱德雲社的粉絲網路語言偏激,這個觀點就有些偏激。既然不喜歡自然不會去看,不去看對公式相聲自然就不會有評價,縱觀一段時間的言論,大多不滿的情緒不是針對公式相聲,而是那個在舞台上言語不敬的人。

他的努力和堅持不應該被抹殺,但是言行不善也不應該被忽略,想要發展自己的藝術沒有人會阻礙,但不能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內心還要嘲笑被踩的人傻,口中還大呼自己「冤枉」,這就有些不厚道了。發展的方式有很多,但大都是先認人品後看作品,人品藝德有問題,作品再好也是枉然,認可了人品藝德,作品才會被更多的深入關注,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凡事皆是如此。

8、主流姜昆力捧公式相聲,郭德綱留下一聲鄙夷,難道相聲真要創新?

姜昆

姜昆是中國喜劇大師侯寶林的第三代傳人,是當今中國相聲第七代領軍人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傳承人,中國相聲和喜劇、幽默事業的掌旗人。


姜昆力捧公式相聲

一檔由郭德綱擔任導師的相聲競演類節目《相聲有新人》,捧紅了很多名不見經傳的相聲新秀,節目播出後產生了不少爭議,一些淘汰選手感到忿忿不平,與郭德綱網路互撕的亂象四起,比如公式相聲創始人李宏燁,上海相聲演員金岩,馬春然等人,公式相聲也就是海派相聲,上海品歡相聲會館的金岩和馬春然,就頗得姜昆賞識,姜昆力捧公式相聲。


什麼是相聲

相聲絕對是曲藝,這是肯定的,即使有些節目戲劇化,我們仍能找到它們曲藝的根基,相聲和其他曲藝演員演出完畢是不拉幕的,他們直接跳出角色,鞠躬致謝,這時的謝幕應該視同尚未完成從始至終的表演,相聲是一種形式上比較高級的曲藝,事實上不僅相聲,雙檔或多人檔的曲藝都是相對比較高級的,如二人轉,評彈,都和相聲有類似的方法,相聲是一種以講述和對話為主要形式,幽默為特點和目的的民間曲藝藝術形式。

相聲是否要創新

現在相聲界主要被分成兩個大派別,一個是以姜昆為首的主流相聲,一個是以郭德綱為首的非主流相聲,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很多年輕的相聲團體,像盧鑫,玉浩創辦的相聲新勢力等等,郭德綱曾在某個節目中說過,自己不是屠龍少年,相反的,自己說的都是傳統相聲,相聲傳習多年,也一直是這種形式的表演,而要說現代相聲的出現,則與電視的出現有關,相信在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去鑽研相聲,相聲也會創新的。

9、德雲社的相聲越來越火,這是為什麼?

德雲社的相聲越來越火,這是因為德雲社的粉絲眾多,德雲社的相聲非常好玩,德雲社的明星特別多。

一、德雲社的人氣非常高,因為粉絲眾多

德雲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開了分社,雖然疫情期間除了天津分社還開著,其他分社都暫時關閉了,但是依然擋不住他們的人氣。德雲社的粉絲眾多,但是人氣特別高,主要是德雲社非常團結,郭德綱老師創了一個德雲社,招收了很多優秀的相聲演員,對他們的管理也非常嚴格,所以郭德綱的人品吸引了很多的粉絲。郭德綱人品很好,尊重前輩藝術家,扶持相聲新人,所以很多人喜歡粉他,愛屋及烏,他一手調教的徒子徒孫,也是品質優秀的人,所以德雲社的粉絲很多。

二、德雲社的相聲注重創新

相聲雖然是一門傳統的民間藝術,發展的歷史悠久,很多人都喜歡聽相聲,傳統相聲經歷了它的頂峰時期,也經歷了衰敗時期。後來在郭德綱剛等人的努力下,才賦予了相聲新的內容,可以說德雲社的相聲注重新奇特,是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的,所以符合了時下觀眾群體的需求。正如郭德綱所言,觀眾是我的衣食父母,把觀眾哄開心了,就有了相聲的市場,相聲想要生存,就得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有一些主流排斥郭德綱和德雲社的演員,其實這是不接受自己的相聲太老套的表現,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相聲未來發展的趨向,因為德雲社的相聲注重創新,所以德雲社的相聲就會越來越火,有了觀眾就是收益的保障。

三、德雲社的徒弟眾多,明星相聲演員也多

德雲社的相聲越來越火,現在也在於經營,這就要感謝郭德綱和王惠這兩個在幕後運籌帷幄的人。他們給了德雲社的徒弟們很多資源,這些相聲演員上綜藝節目,提高自己的名氣,同時也帶動了德雲社的名氣。德雲社出了很多明星相聲演員,比如我們熟悉的岳雲鵬,張鶴倫,閻鶴祥,郭麒麟等等,都有大量的粉絲支持,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徒弟,所以才使德雲社的相聲越來越火。

10、對於公式相聲的李宏燁夫婦,到底是創新還是不靠譜?

我只能說見好就收吧,還是要先把老祖宗留下來的藝術傳揚好,再搞自己的特色,當談到“公式相聲”時,我個人認為這太不可思議了,李宏燁根本不能滿足相聲藝人的標准,令人尷尬的是,我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更不用說所謂的“公式相聲”的內容了,如果你真的喜歡相聲,請找老的相聲藝人中學習,然後就可以進行創新。

當然,最重要的是對粉絲的認可

不管你怎麼說,李宏燁都沒有在傳統相聲上下手,他與相聲不屬於同一類別,存在是合理的,但這不適合現在的相聲行業,如果你想說相聲,你必須面對自己的負擔。觀眾渴望在不張開嘴的情況下笑,一個好的喜劇演員必須首先具有扎實的基本技能和正義的面孔,公式相聲是西餐的做法,而傳統相聲是中餐的做法。

“公式相聲”應定義

模仿相聲表演的舞台對應物的兩個相聲愛好者,角色需要單獨討論,李宏燁和郭德綱之間有著悠久的分歧,我認為他們爭論是正常的。這是行業中各派別和形式之間的鴻溝,俗話說,圈內沒有派系,各種各樣的怪事,人類在爭端中不斷進步,因此相聲之爭可能是中國相聲產業的福音,但是李宏燁草擬了兩名自稱是“公式相聲”發源人的業余相聲者。

這是對相聲藝術的褻瀆,對中國民間藝術不負責任

敵人的敵人是這個行業的盟友,如果他從事公式相聲,公式電影,公式戲劇等活動,我什麼也不會說,因為在這些藝術類別中有風格化的事物,如何將程式化為配方,只需看看這兩位人的熟練程度,但是奇怪的是他只是進行了公式相聲,更不用說相聲的表演形式和基本技能了。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