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創業育人

創新創業育人

發布時間: 2022-05-31 19:37:11

1、如何加強實踐育人,創新創業 教育

一、大學生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義
1.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億萬中小學生中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是中華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2.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行「西化」、「分化」和爭奪下一代的圖謀,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面對日益開放的環境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和自信,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二、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實施原則

3.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堅持育人為本,重在實踐,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4.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則:

——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實踐的原則。要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主動發展。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認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統一,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實際中身體力行,弘揚民族精神。

——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原則。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大力開展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與國情教育。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善於挖掘和利用當地體現民族精神的各種資源,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學生熟悉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以情動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原則。要把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充分整合和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的各種教育資源,協調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要特別重視發揮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對中小學生成長的積極影響,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既要繼承和發揚長期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又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更新觀念,在內容、方法、手段和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採用新技術,開辟新渠道,佔領新陣地。

三、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內容

5.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須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倡導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祖國統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導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導學生樹立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觀念。

——愛國主義同社會主義是緊密結合的。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認識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

——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同一切分裂祖國的行為作斗爭。

——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了解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增強愛好和平、反對侵略、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意識。

6.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是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優良傳統,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對人類發展的貢獻,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歷史人物,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歷史,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英勇斗爭,取得勝利的歷史。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了解五千年歷史中孕育的優秀傳統美德,如公正無私、嫉惡如仇、誠實篤信、不尚空談、戒奢節儉、防微杜漸、三省吾身、豁達大度、溫良恭儉讓等修身之道;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的昂揚銳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捨生取義、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理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社會風尚等。

——中國共產黨是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和創造者。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建立新中國的奮斗中表現出來的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後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既包括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又包括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64字創業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

7.創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進步的要求,從時代和社會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的內涵。引導學生積極探索,開拓進取,勇於創新。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於創造的民族。了解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不僅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也形成了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知難而進等精神,全社會全民族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努力培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思想。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了解學習是創新的基礎,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努力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以開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虛心學習世界其它民族長處,努力培養求知上進,不斷進取的品質。

四、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實施途徑

8.各學科有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中小學德育課程和語文、歷史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要充實體現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等理科課程應結合教學內容,豐富中國科學家的科學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內容。藝術(音樂、美術)課應包含經典民樂、民歌、民族戲劇欣賞和中國畫、書法藝術欣賞的內容。體育課應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

2、如何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現雙創育人

如何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現雙創育人,那麼首先的話,大學生創業的話要提升自己的個自身素養和自身能力。

3、淺談新常態下如何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力在高校教育教學創新上尋求新突破。一是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制定高校優化專業結構的實施意見,建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動態調整機制;推動高校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要求,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標准、修訂實施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二是強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建立適應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的協同育人新機制;支持高校建立創新創業實驗班和創新學院。三是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基礎」必修課,開發、開設創新創業類選修課,並納入學分管理。
努力在強化創新創業訓練上開辟新途徑。一是加快構建大學生眾創空間。認定100個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示範性大學生眾創空間;建設100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0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200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二是積極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支持1.5萬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辦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是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面向大中小微企業、社會資本以及高校評估認定30個「陝西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打造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學生創業者成長基地群。
努力在提升綜合保障水平上注入新動力。一是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推動高校配足配齊配強創業教育專任教師;培育150名創新創業教學名師;建設6個省級示範培訓基地,開展全省高校創業教育教師全員培訓;舉辦全省高校創新創業任課教師高級研修班,總結交流開好課程的經驗做法;支持高校與實務部門開展人員互聘交流。二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專項研究。打造創新創業新型智庫,組建陝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三是加大經費投入。設立陝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資金;完善績效撥款機制,從2016年起,高校獲取的省財政增量資金應優先用於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比例不少於10%。

4、為什麼教育部要普及創新創業教育並要求人人都上創業課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路整理的創新創業意識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以供大家學習。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創新創業意識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的背景
答: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促進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緊密結合,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於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重要部署,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積極進展,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視不夠,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後,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與實踐脫節;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教學方式方法單一,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實踐平台短缺,指導幫扶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
為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突出問題導向,把握改革重點,在深入總結經驗、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實施意見》,經國務院同意,由國辦印發。《實施意見》提出了9項改革任務、30餘條具體舉措。
創新創業意識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的原則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障為支撐。著重把握好三點:一是堅持育人為本,提高培養質量。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培養短板。豐富課程、創新教法、強化師資、改進幫扶,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三是堅持協同推進,匯聚培養合力。統一領導、齊抓共管、開放合作、全員參與,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創新創業意識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的總體目標
《實施意見》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進展,形成科學先進、廣泛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預期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
創新創業意識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的舉措
答:主要是探索建立三個新機制。一是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重點產業人才供需年度報告制度,完善學科專業預警、退出管理辦法,探索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新機制。二是實施系列「卓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多形式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三是打通一級學科或專業類下相近學科專業的基礎課程,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5、互聯網+到底給創業者帶來了哪些變化和機遇

1:互聯網+工業
互聯網+工業將會告別傳統製造方式,對傳統行業規則進行洗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公司,很好的融合了互聯網和工業,同時告別傳統營銷模式,通過價值鏈重構、輕資化、扁平化、快速響應市場來創造新的消費模式。小米通過互聯網將產品生產、銷售、物流配送、客服都緊密聯合起來,統一指揮管理。先是通過網路宣傳,採用網路預定,可以很好的控制產品庫存,防止產能過剩,提高工廠生產效率。再就是採用「飢渴營銷」模式,間接性的開放購買,且每次都有購買數量限制,給人一種「奇貨可居」的感覺,牢牢吸引了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小米的口號一直是「和米粉交朋友」,通過網路客服主動和米粉互動,傾聽採納米粉們的建議,也就是說米粉的聲音可以影響到小米公司的戰略決策和生產工藝,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也使得小米的產品更加個性化。小米手機銷售的火爆,小米公司的快速發展,都是歸功於小米公司與互聯網的完美結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互聯網的優勢。
2:互聯網+農業
互聯網+農業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數字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農業信息的網路化將有助於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大量的市場信息,掌握農產品價格走勢,從而決定農業生產的重點和方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75歲高齡再次創業的褚時健栽種「褚橙」的故事,創立「雲冠」品牌的橙子(後來逐漸被大家叫為「褚橙」)。褚橙的大賣的背後,一個小食品電商「本來生活」功不可沒,2012年的10月份,本來生活的運營總監、曾在南方報系和網易呆過的胡海卿帶了幾個記者到哀牢山拜訪褚時健,目睹本來生活與褚橙簽約後,胡海卿就等著一場「風暴」的到來。而隨後的勵志效應,就從這幫媒體人的精心運作開始。隨後的一篇《褚橙進京》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再加上王石等名人的轉發,事情被放大了,接下來就是本來生活開始正式發售褚橙,訂單不斷。隨後由於電商的操作,褚橙的賣點變成了「勵志橙」,再加上網路媒體對褚時健老人的事跡的宣傳引起的市場效應,更是促進了褚橙的銷售。所以說,電商「本來生活」在褚橙的宣傳和營銷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否認的作用,這就證明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是很有意義的。
3:互聯網+教育
在21世紀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幾乎所有的都和互聯網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作為人才培養的教育事業自然也應該跟上時代發展,加強教育與互聯網的結合。互聯網+教育能夠使學習更加輕松方便,拓展面也更寬。像有道字典推出的類似在線學英語、口語大師的產品和服務,深度挖掘用戶需求,可以實現個性化推薦,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來學習。同時基於移動終端的特性,用戶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來進行學習,這就剛好補充了傳統教育的不足。
4:互聯網+醫療
互聯網+醫療的融合,可以實現信息透明化和改善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一些醫院就推出了網上掛號和網上預約服務,這樣就可以省略很多環節,既節約資源又節省時間。而可穿戴監測設備這些更加專業的移動醫療垂直化產品將會是互聯網醫療未來的發展方向。例如ihealth公司推出的移動互聯體重秤:iHealth體重秤通過藍牙與iPod touch、iPhone和iPad連接來記錄、跟蹤和管理個人的減肥和健康目標。 iHealth體重秤應用程序包括一個易於使用的數據和圖形界面,用戶可以建立個人檔案,填寫性別,年齡,身高,起重量。根據你的體重發生波動應用程序則會記錄當天相應的飲食和鍛煉情況。用戶可以立即通過電子郵件或發送微信、微博讓自己的醫生,朋友和家庭成員得知結果。用戶還可以創建多個帳戶幫助其餘家庭成員管理他們短期和長期的減肥和健身目標。這些產品的發展能夠很大程度是上方便人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好的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5:互聯網+金融
其實現在互聯網金融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像余額寶、微信紅包、網上銀行之類的也許很多人已經經常在使用,這就是我們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模式,他們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再舉一個例子,前段時間在北京火了一把的荷包金融,算是比較成功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我們可以把錢存到裡面,就像我們去銀行存錢一樣,但它的收益率比銀行的要高不少;還可以用於投資(一般是短期),獲得更高的收益。荷包金融也向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中小額的短期貸款服務(和銀行一樣,也需要提供貸款資質證明,但是相對銀行簡單些,而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所佔比例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這樣互聯網金融就使小微企業的貸款門檻降低,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6:互聯網+交通和旅遊業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交通和旅遊業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以前我們要坐公交或者的士出行時,經常遇到在公交站等很長時間沒車來,下雨時攔不到計程車的情況。但是現在實時公交應用可以讓用戶實時查詢公交的情況,避免久等;還有滴滴專車這些打車軟體的興起,只需在軟體上預約就可以享受專車的服務了,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也為那些從事交通運營的司機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說到旅遊,自然也少不了旅遊軟體,像鄧超代言的攜程旅遊網,經典廣告語就是「攜程在手,說走就走」,很多的操作都可以在手機客戶端完成,像訂機票、酒店等等,確實讓我們出門旅行變得非常簡單,瞬間生活變得如此美好。
7:互聯網+文化
21世紀的文化更需要的是創意、創新。互聯網與文化產業的高度融合,將推動產業自身的整體轉型和升級換代。互聯網與文化結合,會促使服務升級,激發文化消費意願;能夠消除壁壘,打通文化產業領域產業鏈。比如阿里巴巴收購文化中國給股份,更名為阿里巴巴影業,騰訊文學與美國數字發行公司Trajectory簽署協議等等,幾大網路巨頭進軍文化產業領域,打造影視、文學、動漫、音樂、游戲等多領域的全方位業務。
還可跨界融合,開啟創新文化金融合作模式,比如說以眾籌方式融資拍攝的動漫《十萬個冷笑話》取得了不菲的票房。
8:互聯網+家電、家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家庭或辦公場所內的家居使用的方便與否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前的簡單的互聯操作顯然跟不上需求,於是更高大上的「家電+家居」衍生產品「智能化家居」就華麗登場了,成為各大家電企業競爭的重要領域。

例如,海爾針對智能家居體系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海爾U-home憑借U-home2.0智慧物聯核心技術,可以實現遠程視頻監控,身在外,業主可通過PAD、智能手機、電腦實現對家中的遠程監控,隨時隨地了解家中情況。還能實現智能門鎖聯動,業主回家開門時,系統自動執行回家模式,安防系統自動進行安防撤防,讓生活更便利;家人回家開門時,系統自動將家人安全到家的信息發送到業主手機上,讓業主更放心。還可實現移動可視對講,家中有客來訪,業主不僅可以通過玄關的智能終端對講並開門,還可以通過PAD、智能手機、電視接聽對講並開門,讓生活更便捷。智慧物聯技術實現了電視、智能終端、PAD、智能手機多屏合一、移動控制;系統設置多種個性化「一鍵聯動」場景模式,通過以上終端設備均可實現空調、地暖、安防等組合操控,讓生活更方便。也可實現設備智能管控,無論在家還是在外,隨時隨地通過手機、PAD及其他遙控設備對空調、地暖、新風、燈光、窗簾進行智能化管控,生活更便利。
9:互聯網+生活服務
互聯網幾乎已經滲透到我們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互聯網與服務業的結合,可以省略中間環節(中介),讓服務直接對接對接消費者需求。
例如美甲美發類上門服務的河狸家,河狸家APP使命是「解放天下手藝人」,為無數家庭帶來便捷服務、御宅生活。河狸家是業內領先的「美業全平台」——除了上門美甲的單量已經是業內第二、三、四名的總和,上門美容也已經成為行業龍頭!我們還包含了上門美發、美睫、手足護理、化妝造型、寫真攝影、健身塑形、甚至繪畫、音樂、口語教學……更多讓生活「美起來」的項目,還在飛速擴展中。未來,你手指動動,你能想到的所有「專業技能」服務,立即來到你身邊。互聯網+生活服務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可以帶動很多生活服務行業的發展,既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又讓更多的手藝人創造了機會。
10:互聯網+媒體
傳統媒體傳播形式一般比較單一,用戶多數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互聯網與媒體融合之後,傳播形式和渠道多樣化,人們的選擇也更多。他們還加強了與人之間的互動,讓人們有更強烈的參與感。
就拿優酷視頻來舉個例吧,首先你可以在電腦或者手機上觀看它的視頻,並且它網站內視頻種類非常多,你有很多選擇的餘地,某個電視連續劇你也可以選集觀看,非常方便。我們還可以注冊為它的會員,會員享有很多權利,免廣告、觀看最新上映的電影等等,這些都是傳統媒體做不了的。在我們觀看視頻的下方,他們還設置了一個評論區,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對影片的想法說出來,供大家分享。
11:互聯網+廣告
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多程度上對傳統的廣告公司造成了影響,哪些紙質的、平面的廣告受眾范圍相對較小,宣傳效果一般。互聯網與廣告融合之後,傳播形式、傳播途徑都改變了,最重要的是他傳播的范圍非常廣,受眾覆蓋面積大,更加的直接。而且互聯網廣告最主要的還是廣告創意,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像橫多大品牌向公眾征尋廣告語一樣,就是要語出驚人。因此,那些以創意和內容為主導的新互聯網廣告公司,將語境、創意、技術和實效協同起來,將會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12:互聯網+零售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不可否認的對實體店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生活在很多的消費者都是在淘寶、京東等各大購物網站上購買商品,很少到實體店,實體店店主大都只有搖頭。但是,人家可以在網上賣產品,我們實體店也可以在網上賣啊,實體與網店相結合,兩邊收錢,多好啊。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就是蘇寧電器,網上蘇寧易購賣的火爆,實體店也不落後,兩手抓。跨境電商的發展,也是零售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成果。就像唯品會這樣的,就可以購買到海外的正品貨,還有些免稅店等,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同時滿足了消費慾望。再一個,移動電商的發展也將是一個趨勢,就像即將推出的微信購物。零售業與互聯網相結合,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這也將是未來購物的發展趨勢。

6、我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

隨著近期我國不斷走向轉型化進程以及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政府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那麼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希望能幫助到你們!歡迎閱讀!

1.稅收優惠

①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②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持政策。

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

①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

②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

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4.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

①對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交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

②對大學生在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5.免費創業服務

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6.取消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

高校畢業生可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7.創新人才培養

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實施的系列「卓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等,同時享受跨學科專業開設的交叉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等,以及探索建立的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8.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實的各類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以及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的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享受各地區、各高校資源共享的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和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證。

7、中北大學14院是啥專業

中北大學14院是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國家管理專業(9個):測控技術與儀器、安全工程、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學科(8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工業工程、材料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兵器工程。

相關信息介紹:

中北大學扎實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綜合改革。

構建了具有中北特色的金字塔式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建設體系和創新創業育人、軍工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勞動育人等多維一體的特色育人新格局。學校獲批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成功申報山西省雙創示範基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北大學

8、大學生為什麼要培養創新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走偏了嗎?

——對話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王占仁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東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近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頒布了多部創新創業教育的綱領性文件,逐步明確「面向全體」「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國家統一領導下的深入推進階段。

創新創業人才是否能夠培養出來?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哪些困境?如何化解這些困境?中國教育報記者專訪了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教授。

創新創業人才能否批量「生產」

記者:創新創業是面對未來不確定情景的選擇和行為,創新創業人才是否可以教育出來甚至批量「生產」?

王占仁:這實際上就是創新創業是否可教的問題。在西方,創新創業教育興起之初,人們追問的也是這個問題。1947年,美國興起創業教育,哈佛大學成立了一個創業歷史研究所,創辦了一份關於創業歷史的期刊,這個研究所和期刊的領導人就是經濟學家熊彼特。他們集中研究創業者的特質,開展特質因素理論指導下的創業教育研究。他們經過了20年的研究,刊物停辦了、研究所也撤銷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創業者之間的區別比創業者與非創業者之間的區別還要大,不能找一個模子,把它澆灌下去,出來就是創業者。

記者:既然不可能批量「生產」,創新創業教育為何還要全面推進、面向全體呢?

王占仁:是否可教和能否批量「生產」是兩回事。西方學者認識到研究創業者這個思路不可取,就逐漸由特質因素理論轉到創業過程理論。什麼叫創業過程理論,就是原來他們認為創業者是不可教的,現在發現創業者既然千差萬別,還不如對所有人都進行創業過程的教育。比如說一個創新的點子怎麼成為創意,創意怎麼轉化為商機,商機怎麼變為實體,實體怎麼上市,創業公司怎麼出手、怎麼盈利等等,把整個創業的過程描述出來。從創業特質論到創業過程論,給大家的啟示就是創業是可教的。有的可以教中學,有的可以做中學,兩相結合,就可以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

記者:創新和創業是什麼關系?如何認定培養出來的就是創業人才?

王占仁:2010年,國家在文件中使用「創新創業教育」這個概念,其實是內在規定了創新的應用屬性,是指向創業的創新,強調了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商業化。在「創業」前面加上「創新」二字,其實是全面統領了創業的方向性,意在強調以創新成果去創業,鼓勵和支持創新者去創業,而且是創新型創業、機會型創業、高增長的創業,提高了創業的層次和水平。從廣義上看,創新與創業是「雙生關系」,雖然創業不是創新,創新也不是創業,創業不一定涉及創新,創新也不一定涉及創業,但是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成功的創新也往往在創業過程中產生。而且,廣義的創業不只是建立新企業,它兼有經濟、政治和社會意義。經濟意義上的創業也突破了「創業就是創建新企業」的狹義范圍,將「內創業」和「社會創業」也納入創業研究領域。所以,「創業型」人才不是特指企業家,而特指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氣質的人。這是認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重要依據。

「學而優則仕」觀念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記者:您認為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王占仁:首先是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創業教育各有優勢、各有特色,遇到的瓶頸問題也不盡相同。在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學生自主創業意願不強,創業項目的轉化落地率較低,創業教育的「錦標觀念」突出,功利色彩較濃;一些學校由於學校學科力量較弱,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科學研究和理論提升,缺少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材編寫困難重重,無法吸引優質社會資源與學生創業項目的有效對接。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創業教育的氛圍剛剛形成,全國各地區的成功案例及典型經驗尚未形成和推廣,各省對於扶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平台建設和政策支持也處在逐步確定的階段,尚未在行業內或區域內形成資源互補和良性互動,無法形成發展的合力。其次,運行機制尚未成熟。由於尚未進行制度層面的整體設計,高校對於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認知程度和執行力度也不盡相同。大部分高校還未設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領導協調、分工負責的工作體制正在磨合中。另外,學科體系亟待建立。

記者:這些問題反映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化支持體系尚未建立,接下來應該如何完善?

王占仁: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體制機制、師資隊伍、社會資源等多個因素作為支撐保障。

首先是成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專門機構,完善體制機制。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對於機構和制度保障要求越發強烈,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機構,並健全制度、理順機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具體而言,要結合自身特點成立大學生創業學院或中心,要把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理順領導體制,建立健全教學、就業、科研、團委、大學科技園等部門參加的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校內資源,整體規劃和協調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扶持和創業指導服務等工作,明確分工,確保人員、場地、經費投入。

其次是建立「三師型」教師隊伍。「三師型」有兩層含義,既指教師素質方面要「能講課、能咨詢、能實踐」,又指教師隊伍結構要涵蓋「理論型、實踐型、綜合型」,確保數量足、質量高。

再次是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具有可行性的產學聯盟支持系統。產學聯盟是一種全新的合作形式,包括各高校之間的高校聯盟以及企業間的企業聯盟。

記者:您剛才提到「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占仁:中國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學而優則仕」,而不是「學而優則創」。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缺少了大中小學一體化的科學銜接,缺少啟蒙教育的基礎和准備,使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得不補上本應該在中小學缺失的啟蒙課程。相對於美國從小學就開始的全民創業教育,我國的高校創業教育是在巨大的大學生就業壓力下快速啟動的。我們應該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學而優則創」的文化。把啟動創業生涯和啟動就業生涯同等對待,在所有學生心中埋下創業的種子,設定「創業遺傳代碼」。期待將來有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記者:在您看來,未來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怎樣?

王占仁:要走面向全體的專業化發展道路。「面向全體」依然是主流趨勢。何為「專業化」?我理解就是有專業的人員、機構、課程體系。

未來將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的模式主要有「校本模式」「區域模式」和「行業模式」三類,高校在堅持「校本模式」的同時主要呈現出向區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發展的趨勢。未來各高校創業教育將逐步形成「三位一體、特色鮮明」的模式,即各高校創業教育模式要將「校本、區域和行業」三方面有機結合,使不同高校創業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三位一體、特色鮮明」模式的核心在於「利益契合、准確定位」,高校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研究與區域特色、行業特色融合的利益契合點,讓地方政府、企業通過「官產學」合作的形式積極參與創業教育,為創業教育提供資源,並構建高校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和行業共同進步的良性互動機制。

記者:特色鮮明的教育模式必須依託完善的課程體系,那麼,未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創新應該以怎樣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基礎?

王占仁: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是創新創業縱深發展的關鍵。這個體系的建設必須以准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性突出的特點為基礎,建設「實踐導向」的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教育體系的實踐化包括「課程內容實踐化」和「教學方法實踐化」兩個方面。「課程內容實踐化」是指教學內容要與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增加創業實踐內容。在增加創業實踐內容的同時,也不能弱化理論知識,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實踐化不等於「去理論化」,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對立起來。

「教學方法實踐化」是指在教學中綜合運用開放式、互動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多種實踐取向的教學方法。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課程化,是指通過創業實踐,學生學習的創業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在實踐中積累創業的相關經驗。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包括競賽、園區和活動等載體。

記者:新的歷史時期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是否應該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王占仁: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在原理、史論、方法、比較等方面夯實基礎、加深研究。首先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目的、價值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評價等從原理層面做好總結;其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歷史梳理清楚。也就是把中國的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縱向的歷史梳理,研究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再有,就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論研究。這也就是解決前面提到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否可教的問題。(中國教育報記者 趙准勝)

【案例】

東華大學:

個性化教育造就學子創業基因

「學校教育不僅體現在專業上,更為我們注入了創新的『基因』。」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尚創匯」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啟動儀式上,東華大學本科畢業生羅清籃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2006年,羅清籃保送進入東華大學計算機學院,他在中學時就堅持自學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等專業知識,開發出的《基於進程級病毒木馬攔截授權技術的VHT抗原體系統V1.1》軟體,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及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

對這種在專業領域有突出天分的學生,怎樣創新培養模式,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東華大學給出的答案是:因材施教、個性化培育。

本科期間,計算機學院為羅清籃配備了專業導師,手把手進行深層次專業培養,提供實驗室、網路環境等研究條件,指導羅清籃參與「挑戰杯」等科技活動。羅清籃先後兩次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第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畢業前,羅清籃與參與科創的小夥伴們,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組建了公司。歷經5年發展,公司研發的「主動雲爬蟲」「信息過濾黑匣子」等網路安全軟硬體產品,涉及滲透類、應用類、防護類等多個領域。並先後招聘了10餘名東華大學畢業生,向學校提供了50餘個實習崗位。

在東華大學,像羅清籃這樣的「好苗子」還有很多。

為此,從2010年起,東華大學探索構建了「345」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與科研啟蒙、專業學習、實踐和職業生涯教育結合起來,一體化培養。

其中「3」是指個性化教育菜單:面向全體學生推出創新創業基礎性知識教育,面向有創業意願學生加強創新創業能力訓練,面向有創業行動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扶持。「4」是指創新創業教育與科研啟蒙教育結合、與專業教育結合、與實踐教育結合、與生涯教育結合。「5」則包括知識引領、能力提升、朋輩學習、創業實訓、創業實戰五個教育維度。

連續3年,在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培養專項評審中,東華大學學生在303個專項中拿到44個,立項數居上海高校之首。上海市「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6年共資助84個項目,東華學子獲資助17項。(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業空間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要面向人人,應為每位學生定製專屬的培養方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說。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教育空間,重點在扶持和轉化上下功夫,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帶動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全面提升。

據介紹,學院通過鼓勵創客作品進展覽、進工業中心等方式,拓展創新創業教育普及渠道。學院還嘗試打破班級、年級、專業等常規建制,成立跨界精英人才學校,並提供專項資金、專家指導及專業實驗實訓場所等,集聚優勢資源,著力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教育發展空間。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完善「賽訓一體」的激勵機制,建立「眾創實踐幫扶空間」,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條件和支持。學院目前建有機械創新協會、機器人創新協會等50多個專業社團,每年吸引大學生萬餘人次參與各類創新活動。學院每年為學生提供創新項目和競賽扶持基金300萬元、創業基金200萬元,支持學生申報創新實踐和專利發明項目超過150項,扶持創業項目超過20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為推動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建設對接專業的師生創新創意工作室,遴選「創有所長」的學生進入工作室,參與教師縱橫向課題和產品研發,並對學生給予科研補貼。師生工作室成立以來,參與工作室的學生共計500多人,自主研發產品30個,申報專利70項,50餘項專利產品與學校簽訂轉化協議。

近5年,該校學生在全國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僅一等獎以上獎項就突破200項,學生申請專利達到420項,授權專利299項,每年自主運行的學生創新團隊和研發項目超過200個。單項學生專利產品「智能垃圾桶」實現成果轉化後,銷售額已超過4000萬元,訂單突破7200萬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年孵化項目超過30個,孵化項目最高可獲得免息創業貸款25萬元。(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大家談】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趙根:

構建「四階段」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有偏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嚴重匱乏等。近年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四階段」漸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是通識教育階段,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必修課。二是創新教育階段,重點是實施「校企共同體」背景下的真實生產項目實訓。三是專門化教育階段,遴選有創業意願、具備創業基礎的學生在完成前兩年的專業學習後轉入創業學院,組織開展基於案例導向的創業培訓和模擬公司實訓等。四是創業實踐階段,重點是與杭州開發區合作共建高職學生創業園。

目前,學校已開發結合專業特點的創新課程30餘門,開展各類技能創新項目近300項,參與學生2萬多人次。創業園入駐學生企業累計達143家,帶動學生創業就業1400餘人。

江蘇大學校長袁壽其:

創業資金問題不能單靠高校

創業資金短缺被公認為是大學生創新創業道路上的一隻「攔路虎」。解決資金難題,高校難以「一枝獨秀」,需要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共同籌措,可設立創新創業專項基金、設立專項獎學金、設立項目扶持基金、引入共建資金等。學校可與地方政府共建優質創業孵化器,與地方組織部門共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與地方人社部門共建就業創業工作站,與優秀創新創業企業共建研究生科技創新工作站和科技創業協作聯合體,等等。這樣,既可以通過各項軟硬資源的導入減輕資金支付的壓力,又可以通過協作共建贏得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

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

衡量「雙創」不以成敗論英雄

在衡量「雙創」質量的時候不簡單以成敗論英雄。有的項目沒有掙錢,但在創新理念、創新能力和創新模式上是值得肯定的,對這種項目也不要全盤否定。我們要建立有效的科學的評價衡量「雙創」質量的機制,要有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如果沒有容錯機制,創新創業就很難長久。比如,年輕創業者在一段時間內往往都是很偏執的人,一門心思做這個業務,在其他方面就會忽視,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容錯機制。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寬松和寬容的創新文化,允許創新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有失敗,使創業者能夠放開手腳來創新創業,激勵他們在不斷地克服困難、克服失敗中走向成功。

溫州醫科大學創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兆信:

做好技術轉移保護知識成果

我國高校在保護教師知識成果的各項專利轉讓制度方面還十分薄弱,大學內部的技術轉移組織發展還十分滯後。因此,我國高校需建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面向全社會招聘精通風險投資運作、知識產權法、技術商業化運營等知識和經驗的專業性人才;通過與校外資源的合作,將大學已有的知識、技術教育基礎轉化為能夠產生社會價值的創新成果,從而實現大學、市場、個人三者利益的正和博弈,為大學創新創業活動的繁榮搭建資本注入和商業運營的平台。

9、創新創業教育指的是什麼?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針對哪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成功創業的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實用教育。
來源於網路

10、如何有效開展大學創新創業教育

1、以項目和社團為載體,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講座,以及各種競賽、活動等方式,形成了以專業為依託,以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以社團為載體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創業沙龍、創業技能技巧大賽等活動。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2、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建立滲透創業教育內容的教育課程,在課堂上可考慮採用創業案例進行教學,向學生直觀、生動地展示成功創業者的創業精神、創業方法、過程和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創業意識,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啟發學生的創業思路、拓寬其創業視野;培養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能力和品質。
3、創設環境類課程
在校園內設立「創業園區」,學生可以提出項目申請,方案獲通過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開辦一些校內公司或在校內經商等。
或者由學校組織開辦模擬公司,將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創業相結合,其運作程序符合企業行為,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創業的平台。軟環境如職業指導等,院系應成立由創業經驗豐富的教師、企業管理人員和風險投資專家組成的創業指導小組,為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提供適當的建議,從而避免學生盲目創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創業環境的建設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相互協作,共同進行。
4、加強創業實踐活動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和科研活動,如「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對於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和提高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學生當中造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才能使更多的創新人才破土而出。實踐最能鍛煉和培養一個人的才能,只有在實踐中多看、多思、多問、多記、反復檢驗,反復調查,不斷總結,吸取教訓,才能從實踐中摸索出真知。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