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樣態創新

樣態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5-31 07:26:05

1、《典籍里的中國》――論語問題優秀傳統文化價值是什麼?

1.表明主要態度。
最是文明潤人心,最是文化永流傳。「典籍里的中國」是一扇小小的窗,將廣袤無邊的華夏文明開啟一個角,讓人感受到無窮魅力。
2.緣由
(1)走紅的背後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典籍,從四書五經到二十四史,從孔子、孟子、老子、孫子、墨子、韓非子到文學、史學、哲學、經學、中醫等,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到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從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經典,將中華兒女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濃縮在字里行間,凝聚成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歷史長河。
(2)走紅的背後是節目組的用心良苦。節目突出戲劇化結構、影視化表達,從適合電視呈現的訴求出發,主要進行了三大創新:第一,為每部典籍找到一個人格化的符號,他可能是古籍的書寫者、傳承者,或者是理念的踐行者,以人物為敘事主體承載一個核心主題;第二,通過「當代讀書人」和「古代讀書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古今對話,講述典籍中代表性的故事,闡釋典籍的主旨思想;第三,融合電視文藝拍攝、戲劇拍攝、電影拍攝三種拍攝手法,綜合運用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技術手段,完成了戲劇表演在電視節目中的電影級呈現。
3.積極意義
(1)提升國民文化素養。過度娛樂、毫無營養的綜藝節目比比皆是,博取眼球、嘩喧取寵的短視頻層出不窮,不斷刺激著國人的感官。而《典籍里的中國》彷佛一股清流,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回歸大眾視野,「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敦睦九族,協和萬邦」等都在浸潤國人的思想。
(2)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閱讀的便利性、豐富性已經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雖說「書當快意讀易盡」,然而,卻鮮有人安安靜靜地閱讀傳統經典。節目組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經典搬上熒幕,讓更多人愛上典籍,自覺傳承中華燦爛文化。
(3)增強文化自信。「文化節目+戲劇+影視化」的方式,讓書寫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展現典籍里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範。
4.對策
(1)高品質的文化類節目為文化傳承添磚加瓦。創作者應在選題和具體表現手法上拓寬思路、銳意創新;需要進一步挖掘優秀文化,注重挖掘所要表現內容背後的文化力量,創新節目樣態,避免同質化、低俗化,借這股文化熱,創造更多高水準的文化產品。
(2)多措並舉來推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一方面,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如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人與自然的平衡相契合,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相輔相成。另一方面,創新文化傳播方式,通過文學、美術、音樂、電影等各種形式,運用報刊、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各種載體,藉助文化館、博物館、群藝館、美術館等各種機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吸引群眾、感染群眾,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2、智慧課堂的要求

智慧課堂如何高效運轉課堂

 

課堂教學方法涉及教師和學生間的組織結構、教與學路徑安排和每一個教學活動實施方法與策略等多個層面。不同層面可創新的方向和做法不盡相同,因此,教學方法的創新需要分層次進行。

 

 

1.  課堂教學組織結構樣態創新途徑

 

課堂教學組織結構樣態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組織結構關系。這種組織結構關系受到教學環境、可利用的教師情況和學生情況等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教室中只能安排一個教師。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直接決定著班級整體教學的質量。但是,無論是好的學校,還是差的學校,教師之間永遠存在差異。

 

在任何學校的教師群體中,優秀教師比例都是較低的。特別是在偏遠落後的農村學校,某些課程甚至沒有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教師,這種常規條件下的課堂教學組織結構樣態是很難打破的。因此,如果沒有其他途徑的話,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相對而言是難以實現的。

 

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為課堂教學組織結構樣態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支撐條件。這種課堂教學組織結構的創新,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是通過網路視頻互動教學平台,將優質教師引入課堂教學,與任課教師聯合完成課堂教學活動,或者建立網上互動課堂,教師和學生在網上完成教學活動。

 

二、是建立虛擬教師,通過虛擬教師將最優秀的教師教學智慧按照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引入課堂教學中。未來課堂教學組織結構樣態的創新,應當朝著任課教師和虛擬教師融合供給教育服務的方向發展。

 

建立虛擬教師,涉及教與學引擎(智能導引)、課程圖譜、學習路網、智能答疑、學習情況感知、學生學習情況建模分析、教師教學情況分析、迭代訓練等方面內容。

 

其中,教與學引擎,要能夠根據群體學生學習大數據,規劃、篩選和優化教與學路徑,為任課教師推薦教學路徑,為學生推薦學習路徑,並按照教與學路徑的需要,幫助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和工具,引導學生利用學習路網進行個性化學習。

 

課堂教學環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組織樣態,主要分為面對面教學和網路互動教學兩大類型。面對面教學環境又分為常規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環境、PAD等智能終端教學環境、AR/VR教學環境等。網路教學環境又分為專遞課堂、雙向互動課堂、網上直播教室等。

 

2. 教與學路徑篩選及優化途徑

 

理論上講,一節課可能的教與學路徑很多。例如:一節課有10個教學活動,每一個活動有3種做法,那麼,一節課可能的教與學路徑就有59049種可能。顯而易見,任何教師都不可能按照所有可能的教與學路徑全部上一遍課之後,再篩選最佳的教與學路徑。

 

盡管從理論上講,一節課可能的教與學路徑會很多,但實際上絕大多數路徑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教與學路徑是否有實際價值,主要取決於教師試圖讓學生按照什麼樣的教與學方式完成課程的學習。

 

目前,從知識獲得途徑的角度看,教與學的方式總體上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別,即講授/聽講+訓練(實踐)/指導+拓展/指導,布置問題(任務)+自學/指導+訓練(實踐)/指導+拓展/指導,布置問題(任務)+探究/指導+訓練(實踐)/指導+拓展/指導。從學生的角度講,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是獨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組合作完成。

 

因此,教與學路徑的篩選和優化,就需要在三種基本教與學方式框架下,按照一定的策略做合理的限定,大幅度刪減可選擇教與學路徑集合,再通過實踐進行比對篩選。

應當針對群體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內容特點,分層、分類篩選出優化的教與學路徑集,給出每一個教與學路徑適合的學生群體、教學內容和教師水平等。幫助學生實時、全面、精準掌握學習狀況,並以迭代優化的方式完成個性化學習活動。

3.教與學活動實施策略及方法創新途徑

在明確了課堂教學組織結構和教與學路徑後,就已經確定了課堂教學的具體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每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如何更好地完成,這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具體的教與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比較典型的問題主要有:缺乏知識的學習興趣、缺乏知識的學習邏輯、缺乏易於理解和探究知識的有效支撐手段、難以根據學生適切的教與學路徑找到最佳教師和學伴等。

缺乏知識學習邏輯問題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沒有很好地幫助學生搞清楚知識產生的緣由,或者說,即便是試圖幫助學生搞清楚知識產生的緣由,但實際上往往並未真正給學生闡述清楚;另一方面是沒有很好地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之間的關聯關系,即便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起來,但也存在著不完整或不清晰的情況,學生很難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及相應的應用能力體系。

 

因此,解決學習邏輯問題,一定要先研究清楚知識產生的緣由和與其他知識的關系,再應用技術支撐知識的學習。對於缺乏易於理解和探究知識的有效支撐手段問題,則需要充分應用VR/AR等技術,開發學科工具和模擬實驗室等,提升知識學習品質。

 

3、為什麼電視綜藝中的戀愛觀察節目會大熱?

戀愛觀察節目的形式比較新穎,大家也想要看甜甜的戀愛節目。而且還可以猜嘉賓們喜歡誰,看給出那些心動的信號,感覺是一向可以全民一起討論的節目。就好像一起追劇,還是真實發生的,就會感覺很好玩。


而且節目裡面男女嘉賓類型都不同,觀眾看的時候,就會自覺角色代入,會思考自己喜歡哪一個,裡面的男嘉賓都很帥,讓顏值控們很心動,而且有的工作也好學歷也高,還都很會溝通,這樣的神仙男朋友,怎麼有不追的道理。



而且男女嘉賓一起出去約會,也會感覺就像看偶像劇一樣,也可以從裡面學一些跟戀人相處的東西,我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不光是明星有看點,普通人的生活也一樣精彩,所以這種把鏡頭對准普通人,我也會感覺很真實,沒有距離,不會感覺很假,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生活。


而且也通過看別人在戀愛的中的表現,思考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什麼話怎麼說比較合適,我覺得現在的綜藝節目真的越來越良心,又好看又很有意義。我覺得也不要一直抨擊娛樂,我覺得好玩就挺好啊,大家不都是追求快樂,開開心心看個綜藝節目,也沒什麼值得抨擊的。

我覺得現在真人秀之所以這么火,就是大家想看到真實的人,不用天天搞笑,普通人的生活就感覺很有趣,做真實的自己最好,會討厭電視上為了鏡頭特別虛假的人,誰都想出名不假,但是自己的實力才是第一位的好嗎,如果很假,我就會討厭這個人。

4、紐西蘭的國家核心價值觀

紐西蘭作為坐落於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國家,其世界一流教育體制在全球享有盛譽,特別是該國在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對我國進一步優化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紐西蘭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歷史演進
英國學者Halstead認為,「價值觀是對行為提供普遍指導和作為制定決策,或者對信念、行動進行評價……的參照點,是人們據此而採取行動的一些原則、基本的信念、理想、標准或生活態度」。[1](P65)而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中居統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個社會必須長期普遍遵循的基本價值准則。紐西蘭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既有其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根基,又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現實基礎。
以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為主線的核心價值觀多元化教育形成時期。1840年2月,英國王室與毛利人之間簽訂了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促使紐西蘭建立了英國法律體系,確認了毛利人其土地和文化的擁有權,使這種獨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這一條約文本雖然至今仍存在較多爭議,卻使紐西蘭教育的發展過程充滿了張力,受到殖民宗主國英國教育制度和本土毛利民族傳習教育的雙重影響。1877年,英屬殖民地紐西蘭發布第一部教育法,規定實行免費、義務和世俗的教育,在宗教學校、毛利學校之外設立了公立學校,並且公立學校將宗教課列為必修課程。自1907年紐西蘭獨立到二次大戰期間,所有學校普遍實施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培養具有英國傳統紳士風范和紐西蘭國家觀念的公民,其中,毛利學校還注重傳習毛利民族文化傳統及其特有的價值觀。
價值相對主義影響下核心價值觀教育主導權向個體自我選擇轉移的時期。20世紀60年代以來,紐西蘭受價值相對主義理論的影響,認為學校價值觀教育應該保持中立的立場,沒有責任和必要對個體施加價值觀影響,每個個體應根據自己的生存境遇與價值志趣,選擇屬於自己的價值觀與生存方式。1986年紐西蘭國家課程委員會發布的大綱指出:道德價值是紐西蘭文化整體的一部分,基督精神建構了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傳統的基礎,巫術則是毛利民族傳統的基礎,兩者都相互作用於紐西蘭社會生活和人民的全部態度和關系。1988年紐西蘭教育部發布了新課程方案,對價值觀教育做了系統規定。其中,價值觀教育必須遵循五條基本原則:一是以學生為中心;二是促進文化認同感,三是促進平等;四是致力於教育的均衡和綜合化;五是發展承擔責任的能力。同時,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倡導七種核心價值觀:一是尊重他人的尊嚴和幸福;二是關心和分享;三是誠實;四是寬恕;五是同情心;六是堅忍不拔;七是自尊。
以基礎價值觀教育為引領,主動重構紐西蘭學校在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性。20世紀90年代以來,面對20世紀60年代後由於價值相對主義影響下的紐西蘭學校內核心價值觀教育因強調個體的自我選擇與自我評判導致一定程度的失范和無序,紐西蘭教育部門和研究者開始全面反思並評判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創新重構指向及其途徑。1993年,鑒於紐西蘭主流社會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紐西蘭基金會提議在全國學校范圍內對學生進行基礎價值觀的教育。1996年,紐西蘭基金會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依據學校和家長對未來學生品質的期望,制定了一項基礎價值觀教育計劃,並明確提出應教育學生具有以下八種價值觀:追求卓越,創新與好奇,多樣化,尊重他人,公正,團結合作,關心環境,誠實正直。2007年,紐西蘭教育部發布了新課程實施方案,推進基礎價值觀教育,並詳細解釋了基礎價值觀的每個要點。例如,「創新」為「保持好奇心,批判性、創造性和反思性的思維」,「生態可持續性」被定義為「保持對環境和諧的關心,誠實而有責任心」。[2](P32)同時,新課程實施方案強調必須將尊重他人的尊嚴和幸福、關心和分享、誠實、寬恕、同情心、堅忍不拔、自尊等基礎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各門課程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各門課程的教學當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價值分析判斷能力,鼓勵他們做出符合道德規范的價值觀和行為選擇,亦即培養學生具有一種價值判斷能力和實踐能力。2011年,紐西蘭《國家安全體系報告》將「捍衛價值觀」列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使其提升到與民主體制、公共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
紐西蘭基礎價值觀教育是對價值相對主義的深刻反思,它建立在四個理論前提之上:一是生活中存在一些絕對的價值規范,它不會因人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諸如偷盜、欺騙、撒謊等行為是錯誤的;二是存在一些基礎的價值觀念,指導並約束著人們的行為;三是對於個體出於某種理由而表現出的相應行為,可以做出基本的對錯評判;四是人並不是生來就有理智與道德上的是非對錯之分,如果任其好惡去行動的話,那人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錯誤,而有些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基礎價值觀教育目的就在於形成全社會普遍認同的美德,同時,努力保證個體的行為不至於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危害。
二、紐西蘭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認同機理
紐西蘭自建國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以來,雖然在價值觀教育的行為主體認識上曾經有過變化和轉移,但是其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多種族群、多種社會形態、多種宗教生活並存的移民國家,其社會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國家社會秩序的長期穩定和諧、國民素質教育的較高美譽度,無一不在證明著紐西蘭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實用性。具體而言,紐西蘭的價值觀教育確立了一種連續、普遍和廣泛適用的價值觀念,既適用於個體生活,又適用於社會生活;既適用於家庭教育,又適用於學校教育,其實現途徑和方式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設計與本國國情充分有機結合,在平等與包容中構建分層有序的多元化教育體系。紐西蘭人在建國之初,就在《威坦哲條約》(即1840年英國與毛利人族長簽訂的共處和約)中明確指出:致力於通過紐西蘭的雙重文化傳統來履行《威坦哲條約》中對道德教育的規定。1986年國家課程委員會發布的大綱進一步明確規定:「道德價值是紐西蘭文化整體的一部分,基督精神建構了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傳統的基礎,巫術則是毛利民族傳統的基礎,兩者都相互作用於紐西蘭社會生活和人民的全部態度和關系。」[3](P14)根據以上精神,紐西蘭所有小學都可進行這兩種文化教育,可採用兩種不同教學語言,傳授相應價值觀,不因某類特殊人群的價值觀凌駕於其他價值觀之上,盡可能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學會包容他者、包容他人不同的文化傳統。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多重價值觀的認同往往也容易帶來國家公民意識的認同混亂和削弱,因此,紐西蘭人在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層級上做出明確而有序的規定:小學階段的多元化傳統價值觀傳授不適用於中學,根據紐西蘭教育法,中學是統一的,是沒有教派性的,中學階段的核心價值觀傳授必須回到基礎價值觀教育中來。
二是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和方式的多樣化和生活化,充分考慮受眾的可接受度和教育實踐的有效性。紐西蘭學校德育在幾百年發展過程中,尤其是戰後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區傳統受眾的差異化教育需求,形成自身教育途徑和方式多樣化和生活化的主要特徵。如在教育方式上古今融合、兼容並蓄,倡導多元化德育,既保留英國古典德育和毛利人德育的傳統方式,同時又有現代色彩,吸收和融匯了環太平洋國家學校德育的許多新理論和新方法。
在授課類型上宗教與德育合璧,保守與開放並存,從單純宗教教育向世俗德育演變過程中,使宗教和世俗德育課共處,既開宗教課,又設現代德育課;有宗教教育的盲從保守性,又有大膽貼近生活創新開放的特點;既受宗主國影響,又順應本國經濟發展要求,大膽開放,吸收各種適合紐西蘭德育的新東西。在德育形式上活潑多樣、內容豐富,適合兒童發展需要,許多讀物和教科書圖文並茂且又有很強的德育作用,深受兒童喜愛。紐西蘭重視學校德育,且不拘古老傳統,不搞文化專制,倡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多元化德育,兼容並蓄各種有益的理論和方法,值得我國學習借鑒。
三是始終把教師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為實現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推進的重要保障。紐西蘭政府指出,校長和學校的主要負責人應該在學校教學中起關鍵作用,他們應該成為落實基礎價值觀計劃的帶頭人,對該計劃的實施應投以極大的熱情和支持。[4](P75)同時,要堅持文學作品在基礎價值觀教育計劃中的核心地位,因為文學作品不像單純的道德說教,只是將一些道德觀念強行灌輸到學生大腦中去,而是能以一種心靈交流的方式打動學生,使學生在情緒感染中凈化自己的心靈。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基礎價值觀教育計劃在學校教學工作中要遵從三個主要教學原則:主動教育原則,教育工作者要主動告訴學生這八項基礎價值觀的重要性,通過設計具體場景來讓學生理解這些價值觀;後果教育原則,在教學前首先要向學生講述相應的行為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使學生認識到這些後果,從內心接受法則對他們行為的約束性;三步決策原則,教育工作者要讓學生學會在做每一項選擇時,都要充分考慮選擇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四是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個人生存能力提升有機結合。紐西蘭人認為,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雖然不是一項單純使個體獲得生存能力的生存教育計劃,但卻是一切生存能力計劃存在的基礎。[5]因此,在紐西蘭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該類教育並不是簡單作為意識形態教育來體現,而是非常重視學校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時一定要把受眾個體的生存能力和今後工作生活際遇和適應能力的提升作為一項基礎性內容來傳授。如在2007年的教學新大綱中專門在核心價值教育體系中劃定了社會生存能力、數學、健康與幸福、創造性與審美能力等多個相互關聯作用著的教育領域,作為新課程的結合點,並且鼓勵教師和學校在價值觀教育與個人生存能力提高相結合的范圍內,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德育教學實踐。[6]三、紐西蘭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經驗和啟示
紐西蘭核心價值觀教育雖然經歷了一些曲折,走過了一些彎路,但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我國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頗有參考價值。
首先,我國應進一步強調並突出認識學校教育特別是中小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鑒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除學校外,目前我國出現了黨政宣傳部門、社區街道、各類培訓機構等多重主體一起開展宣傳教育的局面。這種多重主體共同推進,對於深入持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同時,也因此導致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的層級關系不清楚,淡化了主次關系,屏蔽部分主體的特殊作用和功能。而從紐西蘭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相關教育實踐得失情況看,無論社會可以給予個體多少有用的知識,學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是絕對無法取代的。因此,學校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作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這一認識,必須進一步強調和強化。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學校道德教育中的基礎性、主導性和權威性必須堅持維護不動搖。紐西蘭政府把「捍衛價值觀」列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並在20世紀90年代後旗幟鮮明地提出並要求把基礎價值觀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搞價值相對主義,也不能搞價值中立,必須旗幟鮮明地構建核心價值觀,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學校道德教育中的基礎性、主導性和權威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優秀傳統價值觀與現代進步價值觀的融合,要旗幟鮮明地堅持核心價值觀導向,並將這種導向貫穿於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在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負有責任,但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個人道德教育與社會核心價值觀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個人道德教育需要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而社會核心價值觀最終也要通過個體道德實踐來體現。因此,我們要摒棄價值中立的做法,明確將公認的主流價值觀「灌輸」給學生;要反對價值觀教育的形式主義,強調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和按價值觀行動。價值觀教育是價值引導和價值創造的過程,因此學校必須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第三,始終堅持與我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這一具體的歷史傳統國情相結合,多元化、多樣態創新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和方法。紐西蘭在價值觀教育中,非常重視不同種族之間的教育及文化傳承、發展。紐西蘭各族群之所以長期能夠和諧相處,與紐西蘭價值觀教育從19世紀建國伊始就一直堅持在平等、尊重與公平基礎上兼顧歐洲移民與毛利人文化教育傳統的保持,同時積極吸收借鑒世界性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面向不同年齡段學生需求和受知特點,多元化、多樣態完善優化核心價值教育體系有著密切的因果聯系。我國自秦漢以來,就一直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長河中都在價值觀教育中積累了主旨相同、形態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教育傳統,是我國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於進一步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教育多元化體系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值得借鑒和珍惜。
第四,在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設計中,教師教育的靈活性、嚴謹性和規范性同等重要。從紐西蘭的具體經驗看,其價值觀教育在學校開展過程中非常重視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並把專門建設一批價值觀教育的骨幹教師力量作為能否具體落實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來抓。同時對於價值觀教育課程內容如何設計、教學教法如何開展、如何基於學生受知特點來實現師生教學互動、如何規定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等內容,根據課程教學需要有很明確的任務邊界和規范內容。而比照目前我們國內的學校核心價值觀教學,在如何加強師資力量配置,如何在實際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途徑實現規范性、嚴謹性和靈活性三者的有機統一,還需要根據實踐做出規定和示範。

5、體育各種樣態課堂教學目標的著力點和關注點是怎樣的?

 在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悅、動、創、生」四字在不同水平段的表現各具特徵,所佔比例是不相同的。各學段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根據學段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各有側重。 水平一:「引趣導練」樣態,教學目標側重於「興趣培養」,要從興趣的激發、情感的體驗、享受運動的樂趣等方面入手,落腳於靈敏、協調、平衡素質的發展和常規意識的建立、規則意識的培養。 水平二:「疑試導練」樣態,植入簡單的技術教學,側重於「嘗試、體驗、自主、觀察、提煉、模仿」等教學方法,主要落腳於提高身體素質。 

水平三:「激智促練」樣態,側重於「合作學習、創新學習」「探究學習」,加強協同合作學習的體驗。注重認知水平的提升、運動技能的提高和體能的發展,有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合作創新的表現。 水平四:「增量促練」樣態,側重於「實效」,細化動作技術環節,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徵,增大運動技能訓練的量與強度,促進體能提升和身體全面發展,實現自覺力、意志力、主動發展力的明顯提高。 水平五:「分層促練」樣態,側重於「生成和發展」。做到運動意識真正得到建立,動作控制能力和運動能力得到建立,具備真正的運動能力,能有1~2項終身運動項目,並具備相應的能力。 

 課堂的關注點 「悅動創生型」體育課堂的核心目標,是回歸學生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潛能與活力,改善、優化課堂教學狀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能,實現學生體育素養的優化成長,促進「自主健身」能力的形成。因此,執教老師應聚焦以下課堂關注點: (1)關注學生「悅」的狀態,包括情緒和情感體驗、注意力和思維狀態等。 (2)關注學生「動」的狀態,包括運動參與情況、身體活動情況等。 

 關注學生「知」與「行」的「生成」狀態,包括認知、技能、習慣、情趣的生成,並關注學生在思考、嘗試、體驗、學練的過程中,是否實現了知行合一與情智交融。 (4)關注學生「生命」的成長,包括身心的健康發展、道德品質的成長、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因為學校體育價值功能是為生命的終身體育服務,同時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健康、全面的發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質、社會適應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的形成,為實現學校體育的終極目標奠定基礎。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