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會計教學創新

會計教學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5-30 08:28:12

1、會計專業與創新創業的關系

創新創業能力是未來能否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和提升自我的內在支撐,尤其是對會計專業大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鍥合,這也是本文的立意與關注點。
一、會計專業大學生學科教育的特點與培養目標
(一)會計學科教育特點的概況分析
會計專業一般是由主幹學科和核心課程兩大部分構成,其主幹學科包括工商管理和經濟學。而核心專業課程一般由四個模塊組成:如專業基礎課程:以高等數學、基礎會計、統計學等課程為核心,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科素養,為後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是專業主幹課程:以管理學、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等課程為專業必修課,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三是專業發展課程:開設財務會計、注冊會計師等專業方向的相關選修課,目的是拓寬專業與就業空間。四是專業實驗類課程:以基礎會計模擬、會計信息系統實訓、綜合會計實訓等課程為核心,並由實驗課程、實訓課程、實習課程和社會調查四塊單元所構成;通過本類課程的實踐訓練,使學生受到會計方法和技巧的專門訓練,並具有運用理論知識處理會計業務的實際能力,成為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競爭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會計專業學科培養的目標
會計專業主要是面向企、事業單位及各類政府部門,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會計職業素養,力求基礎寬厚、專業扎實,掌握國家財經法規和會計、財稅政策,具備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市場營銷、經濟管理、計算機和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運用會計學及其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從事會計實務、專業教學及科研工作等。
二、目前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與現狀分析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較側重於傳授會計理論和知識,基本忽略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發展需求。其培養模式和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教育模式基本還徘徊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上
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學方式相對於過去的「填鴨式」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進,但與歐美等大學自由靈活的創新教學模式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其教育模式基本徘徊在傳統的教育格局上,如教學模式與授課方式,學生課外活動的貴族式格局與非普惠性等;而授課方式均以課本專業知識教學為主,教育方式上多數實施應試型教育模式。
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扮演被動的角色,他們機械地聽課,完成布置的作業;未能有機地溶合到教學、科研與實踐活動中去,學生自主創新和創業的能力沒有得到更好地引導與開發。在課外活動中,側重的是體育、文藝、游戲類,而科技型、競技類、實踐類的課外活動參與人數相對較少,關注度也比較薄弱。基本演化成少數精英薈萃的賽事活動和文檔製作活動,無法真正普惠到廣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實際需求。而國外會計專業的教學一般採取講授、輔導、研討、實踐相結合方式。課堂講授一般分專題進行,占課程內容約30%,而教學過程的70%,則需要學生們課下分析、研討、實踐或撰寫專業論文等。
(二)傳統的專業培養比較側重理論知識灌輸,忽略了學科實踐的內在特徵
資料顯示:社會對應用型會計人才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生需求大,用人單位比較注重其實際操作能力和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許多院校只注重培養學生的會計理論與知識,卻忽略了專業本身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其實習或實訓環節的安排,也基本是走形式卻沒有什麼針對性。
同時,在培養中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地融合,過分地注重專業知識的復制,熱衷於課堂式的理論教學,尤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僅僅圍繞著教師的理論思維進行佈道等。這樣就造成學生缺乏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忽略或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違背了人才培養教育的初衷。總之,人為地割裂會計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既影響了會計學專業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又影響了獨立思考、創新等能力的塑造。
(三)專業學科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未能有機地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如果僅接受了較好的專業知識教育,可能會培養出一個乖學生,但未來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創造者;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評價的「高分低能」,或「智商高而情商低」等怪異現象。許多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完全割裂開來,把創新創業教育完全游離於專業教育之外,忽略了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本質;從而稀釋了國民教育的整體投資效應,動搖了國家發展的根基。
應該說,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創新創業能力則是專業教育的擴展;而創新創業能力的度量,也必將成為未來社會選擇畢業生的一條「紅線」與硬性指標。這就需要我們會計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們,要勇於擔當使命、能夠有所作為。

2、「1+X」證書制度下如何對中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改革

「1+X」證書制度下中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策略改革
(一)重構制定會計專業課程體系1+X證書新制度的出現,必然需要會對中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進行改革和創新。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要按照1+X證書制度標准設計課程教育標准、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積極做好專業教學標准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有機銜接,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滲透職業技能教育內容,實現職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由於信息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課程教學也應適當增加信息技術類課程,以適應財務智能化需求。「1+X」證書制度下,學歷證書為學生畢業的必備證書,而技能等級證書則是可選證書,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能力及就業需求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職業證書進行選修培訓。只有堅持理論和實踐技能相結合,職業教育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才能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實訓平台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是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必由之路。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提升離不開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而實訓基地的建設離不開企業的支持與配合。校企之間需要共同打造符合教學實踐需求的校內實訓基地,建立模擬實訓室,讓學生能夠真正的了解熟悉現實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流程,認識到工作崗位所需具備的職業技能,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導向作用,針對企業人才需求,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綜合型素質人才。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1+X證書制度,作為新的政策,要想能達到理想的實施效果,需要保障教師的專業性。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其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視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加強對教師的實踐能力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於教師下企業實踐應該制定相關制度,確保教師每年定期下企業鍛煉和實踐,了解企業發展和會計行業發展新動態,以便及時更新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從而提升職業技能,達到將理論實踐相結合這一目標,能將更新的知識應用到課堂和實際教學中。「1+X」證書制度是對職業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一種融合,學生在提升自身職業技能水平的同時也能得到相應的職業等級證書,取得的證書能增強社會對學生能力的認可度,也能為學生就業提供一定的職業能力保障。中職院校要與時俱進,抓住機會,積極運用「1+X」證書制度,改革中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有效解決我國中職類院校會計類人才培養遇到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基於「1+X」證書制度的實施,深化中職會計類課程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創新。錦綉·上旬2021年4期

3、關於高校會計專業教育問題的思考 緒論

【摘要】 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由於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教學方法和方式存在弊端,導致我們培養出來的會計畢業生和社會實際需求脫節。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會計教育機制進行改革並實現會計教學與實務的合理對接,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會計人才。
【關鍵詞】 會計教學;會計實務;對接方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多種類型的經濟體不斷涌現,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對會計畢業生的知識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權威部門預測和相關機構的實地調研,具備一定理論知識,既熟悉會計實務工作,又掌握企業管理和金融等相關知識的專業人才正在逐步成為市場需求的熱點。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而帶來的對會計人才需求變化的特點和要求,筆者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出發,對高等院校如何創新會計教學與實務對接提出一點粗淺看法,僅供參考。

一、創新會計教學與實務對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需要
我國自從加入WTO以來,積極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國際貿易連年遞增,國際經濟往來日益頻繁,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部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迫切需要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會計工作國際化。相應的,迫切需要面向世界,適應全球化,具有全球戰略眼光的各種經濟類人才。

(二)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需要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在北京舉行會計審計准則體系發布會,發布了39項企業會計准則,這標志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在新的會計准則體系中,包括1項基本准則,38項具體准則和相關應用指南。而38項具體准則中,還包括了22項新推出的會計准則,並對原有16項會計准則作了相應修改,這極大地豐富了原有的會計准則體系。新會計准則體系,已於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2008年起將在國有和國有控股的所有企業施行,相應的高校會計教學應盡快適應這種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較快的普及新的會計准則體系。

(三)人才市場發展的需要
從最近幾年我國各大人才市場及各種大型的人才交流會反饋的信息來看,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已呈飽和的狀態,而供給卻呈膨脹之勢。目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超過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一,我國也因此成為世界獨有的「超級會計大國」。然而適應市場需求的高層次、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人才卻相對較少。一方面是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存在著社會對綜合素質較高的會計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的狀況。這種尖銳的矛盾反映出我們的會計專業學生需要適應市場的需求。

(四)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黨的十七大再次明確指出,要構建創新型國家。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要建立在「又好又快」的基礎上,強調速度與質量、效益的統一。在人才的發揮和培養上,首先要保證「又好」,在「又好」的基礎上爭取「又快」。我們看到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正在由傳統的應用型向創新型人才發展。而創新型人才不僅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時還需要有應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對現有的教育體制不斷地創新,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二、創新會計教學的目的在於改進目前的教學方式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高校會計學、理財學、審計學三個專業學科的教育體系已經形成並得到逐步完善。這種體系比較好地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為我國培養出大批合格的財務、會計、審計方面的人才,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特別是考慮到21世紀未來發展的需要,筆者認為,這種教育體系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類教學缺乏融會貫通
會計學畢業生,由於學校學習的往往是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例如會計、稅務、審計、財務管理、金融等等,既沒有對所學的知識有綜合實踐應用的機會,又不能對所學的各門類知識進行有效的融會貫通。因此並不能深刻體會到財務會計知識內在的聯系性,或者體會不夠深入,在剛開始工作的過程中,難以有效運用所學知識。
例如:學習會計知識,只是單純學會填制憑證,做分類賬,做會計報表,並沒有想到與稅務相關的各種條例、法規的聯系;學習審計,只是學習審計的流程,審計的目的,審計報告的編寫,並不能深入思考審計工作與會計工作的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又例如:雖然在教材中加入各種票據的票樣,但各種票據結算方法、票據的往來程序仍沒有生動地表現出來,學生缺乏對會計流程的直觀認識。

(二)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高等院校本科教學仍然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相對較少,也沒能科學地運用案例教學,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大多數院校,課堂講授多而互動式的討論少,學生仍以應對考試為主,在考試時以一些記憶性的問題和選擇題代替了分析性的問題。翻開會計教材就會發現,每一個問題和每一道作業題都有一個無需證明的正確答案。這種教學方法會誤導學生,使其認為:「會計是同數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每一個問題都有唯一正確答案」。而實際上會計處理的是復雜的人際關系,會計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會計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處理非確定因素時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

(三)缺乏進行社會實踐的條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財經院校的學生社會實踐、專業實驗和實訓是有一定的指標要求的。目前,很多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會計實驗室,但是並沒有都充分的利用起來。同時,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不願意接納學生進行實習,所以學生在校四年的大學學習,基本沒有會計實踐操作,導致學生缺少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由於學校學習的局限性,不能給學生展示真正的會計實物(例如各種各樣的原始憑證),只能給出很少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東西,而經濟活動中原始憑證花樣繁多,從顏色到樣式各種各樣,學生沒有較多的接觸、示範,自然無法做到與實際接軌,影響其實際工作能力。許多會計院校在財務會計的理論研究方面,確實有不錯的成績,有的甚至站在會計學學科研究的前沿,而實踐教育卻不是這樣,最終形成學院式的教學方式。

(四)滿足於各門課程的灌輸,學時的完成,缺少理性分析與研究
由於會計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結合十分緊密的學科,具有相當的繁雜性,課業任務往往比較繁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單純課堂灌輸專業知識,而其他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都相對滯後。例如:專業題只能告訴學生如何處理經濟業務,記入哪些會計科目,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學生卻並不能完全了解;又比如,對固定資產折舊部分,學生們學會了用四種方法計算固定資產應提的折舊額,而對每種折舊方法的適用范圍及其不同方法的應用所產生的會計結果,卻了解不清楚;再如,對存貨計提存貨跌價准備,什麼情況下計提,什麼情況下沖減,在什麼情況下全部沖回或部分沖回,學生們很容易就學會了做題,但卻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義及處理原因。

(五)學生實習有誤區和假象
會計部門通常是一個單位的重要部門,即使學生到單位實習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一個單位的整個會計系統。同時學校與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會計職業界的聯系鬆散,沒有一個固定長期的合作關系和聯系機制,因而使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沒能形成一個良好而持久的運行機制。我國民間職業團體及會計職業界參與會計教育的聯系程度較小,因而從客觀上造成了教學與實務的脫節,不利於營造良好的會計教育環境。目前,有的院校為了完成學生實習的要求,讓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有的只要在單位蓋個章即可,事實上學生就根本沒有實習,使實習成了一個過場或假象。

三、改進會計教學的基本設想

基於上面提到的我國高等會計教育方面的不足,筆者認為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革創新會計教育模式,以便更好地實現高等會計教育中理論教育和會計實務的對接。

(一)更新教育理念
根據中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和會計准則不斷國際會計趨同的特點,我們應當進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即培養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導向,面向國內、國際市場,適應各類企業及非盈利組織需求的專業理財人員。同時要求學生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改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不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忽視市場需求的做法。為此,學校有必要建立一套學生個人信息檔案系統。從學生進入大學開始,追蹤考察其知識學習、技能掌握、綜合素質提高、以至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去向及學生就業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意見與建議。通過對學生在校期間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及用人單位反饋意見的分析,及時調整和改進會計教學,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二)改進教學方法
新型的會計教學方法應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以「注重理論教學」向「理論基礎上的實踐教學」的轉變。課堂教學是會計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課堂的作用在於提供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共同交流的場所或平台。在課堂教學上,以學生需求為依託,以培養能力為導向,採用「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模擬式」等教學方法,開展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活動。在教材中加入實物的照片、圖片、增加實例,增強教材的生動性,可理解性。另外,製作教學光碟,把教學軟體引入課堂。把經濟活動以用動畫或情節、展現出來。如從交易的結算、原始憑證的取得,到賬簿的登記、過賬、結賬,把一個會計主體某一期間的經濟業務通過影片演示出來。在教學軟體中再加入有關審計的內容,介紹會計造假案件等內容,使會計教學具有立體感,使枯燥、晦澀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提高了課堂的生動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在寓教於樂中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重視社會實踐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術知識,更多地依靠在實踐中掌握。沒有足夠的實驗室練習或實踐教學,會計專業學生很難透徹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原則與技能。因此,高等院校非常有必要加快會計課程的實驗室建設,不斷完善實驗室的信息資源、軟體資源、項目資源、技術資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條件的應當真正建立不同形式的實驗基地,教學經費和學校建設應有專項的實驗和相應的基建要求。同時有必要和一些用人單位如大型國企、大型集團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同時學校也可以定期為實習單位提供專業知識培訓。建設高校在課程設置時,增加實習的課時,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務對接。通過實習,參與實際工作,不僅能鍛煉學生實際操作技能,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充分展示自我的能力,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現代復合型會計人才奠定了基礎。

(四)探索模塊化教學方式
模塊化教學主要針對社會崗位職業能力的需要進行組合,由基本素質模塊、會計專業通用執業技能模塊、專業方向模塊、拓展模塊、綜合應用模塊等組成。其中,基本素質模塊、會計專業通用執業技能模塊基本穩定,而專業方向模塊則以社會調查為依據,緊跟時代步伐,及時調整培養方向。拓展模塊主要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綜合應用模塊緊密結合實際,實行指導教師制,與企業進行合作教育,有系統地組織學生參加崗位實戰,並結合實踐撰寫畢業論文。此外,還可以進行課程的拆分與整合,與不同模塊相結合,不斷進行課程的改革與創新。關於模塊化教學,學校可以有選擇的聘請校外教師,讓企業的CFO進入學校課堂,進行專題講座,使學生增加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

(五)增加案例教學
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差,獨立工作的能力也比較差。經過和他們的探討,發現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模擬練習不夠,也就是案例教學不足,而且案例教學的深度、關聯度、新穎度不夠。這就需要學校設置專門的案例教學課程,以現實中最新發生的情況作為課堂案例。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案例教學不是老師以已有的結果進行講授,而是讓學生參與到案例當中,讓學生來對案例進行符合邏輯的演義,通過不同組的演義得出不同的結果,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方面,會計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要獲得良好的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必須首先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而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會計專業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後直接任教的,很少參加社會實踐,實踐能力較為薄弱,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
1.建立教師實踐基地。在目前建立大規模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有些不合實際,而建立教師實踐基地是比較可行的。一方面教師實踐基地的數量、規模不大,比較容易找到;另一方面,由於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向實踐單位提供會計服務,實踐單位樂於接受。通過教師實踐基地的建立,學校與實踐單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建立教師實踐基地,讓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改變若干年來會計教育落後於實際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面,及時給予學生最新的知識與信息,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說,沒有實踐就沒有提高,應當把社會實踐當作是教師的一種進修,視為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
2.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教師進行社會調查。社會調查的安排以不影響日常教學為原則。教師參加社會調查的時間一般較短,所需經費也不多。因此,社會調查是會計專業教師進行社會實踐的一種較為易行和效果較好的方式。社會調查的形式和內容可以靈活多樣,既可以由學校集體組織教師深入實際工作部門,調查了解其生產經營、財務管理、制度建設等實際情況,也可以針對會計改革的熱點和專業教學研究中的重點、難點,由教師自發組成專項調查小組到基層單位進行采訪、蹲點,收集資料,並從實際生活中汲取營養,收集資料,完善和充實教學;同時也為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以便有可能以生動、活潑、來自實際的案例引導和啟發學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現代高校會計教學與實務的對接是會計教學的核心問題,如何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不僅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也更需要社會各方面和用人單位的配合,更需要高校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只有按照黨的十七大確定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以人為本,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才能培養出合格的會計人才。

4、會計專業創新創業項目

加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符合新時代國家戰略發展需要。本文基於現代學徒制理念,分析了目前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並提出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創新創業;培養路徑

一、會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應

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要求

(一)現代學徒制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

現代學徒制是指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上,採取校企協同、工學交替的形式,採取企業和學校聯合培養,在教學上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學生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一部分時間在企業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東北振興戰略迫切需要培養創新型會計人才

隨著東北亞經濟圈的構建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急需培養大量創新創業型會計人才。面對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三)服務於區域人才發展目標

「2010—2020年遼寧省人才發展規劃」中的人才目標設定為:1.人才總量目標。到2020年,人才資源總量從現在的457萬人增加到720萬人,增長58%,其中經營管理人才95萬人。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達到20%,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2.人才培養政策及人才結構目標。各類人才隊伍年齡、學歷、專業結構趨於合理,在產業、行業、區域和不同類型經濟組織的分布明顯改善。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集聚人才總量達到330萬人,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45萬人。

二、目前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不足

(一)對創新創業理論及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途徑及內容研究的不夠

盡管在創新創業教學能力提升過程中借鑒了國外個別國家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但是對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調研不夠,尚未把握國外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最新動向。

(二)青年教師創新創業理論及實踐

教學能力提升途徑及手段還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工學結合、協同創新機制還有待完善。相比於國內外一流的實驗場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面,在實時性、互動性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三)創新創業理論及實踐教學課程開發能力不足

良好和適用的創新創業教材是全面落實教學計劃的基本保證,在這方面,教材的編纂還未構成完整的創新創業教材體系。

(四)師資隊伍還不能完全滿足按新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組織教學的要求

專業教師經過近幾年的教改實踐,對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能全面貫徹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及方法,並受到學生一致認可和歡迎,但就總體而言,使教師完全脫離已經熟悉的傳統教學模式,並為教師適應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提供相應的條件,尚需做進一步的努力。

三、構建「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會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

(一)制定會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1.在學生專業能力方面。(1)能夠通過課堂、文獻、網路、實習實踐、創新創業項目與競賽、創客第二課堂等渠道獲取創新創業知識,善於學習和吸收他人知識,構建創新創業知識體系,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2)具有較強的信息化應用能力,能使用應用軟體進行企業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管理。(3)具有一定的大數據與互聯網背景下的會計實踐能力,能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技術分析、解決大數據與互聯網業務實踐的較復雜問題。2.在學生綜合能力方面。(1)培養學生具有戰略眼光、戰略思維;市場捕捉力;市場定位及市場營銷能力;網路時代、大數據分析能力;投融資管理能力;團隊建設能力;協同創新能力。(2)具有品德優良、知識豐富、較強的領導與溝通合作技能、較高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質。(3)能夠運用創新思維訓練方法與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技能與不斷嘗試實踐創新的能力,解決獨立創業和組織內二次創業問題。

(二)推動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改革

在創新創業教學方面國外的做法與經驗值得借鑒。例如俄羅斯要求應用型院校師資同時具備教育家、工程師、高度熟練工人三種職業所需要的素質與能力。並主要採用脫產進修的方法對專業教師和生產教學技師進行培訓,不斷更新充實專業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1.在教學思想上力爭解決。(1)重理論、輕實踐。(2)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3)創新型人才培養意識淡薄等思想認識問題。2.在教學實踐上力爭解決。(1)知識傳授「縱多橫少」,基礎狹窄。(2)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簡單化,實踐教學中實驗內容重復、陳舊、印證理論實驗多、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少。(3)實踐教學模式實效性差,創新實踐環境不穩定。3.在教師結構上力爭解決。(1)目前教師隊伍創新實踐能力較弱,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創新教學能力上有差距。(2)青年教師擁有良好的教學理論和知識結構,但大多是從院校出來直接從事教師職業,缺少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培養過程。(3)擁有「教師資格證」+「技術資格證」的「雙證教師」與「雙師型」教師還有一定距離。(4)引進教師的觀念陳舊。由於一些政策原因,引進創新型教師時,過分強調了學歷、職稱條件,無形中弱化了對工程經驗和技術水平的要求,引進的教師達不到「雙師型」標准。(5)兼職實踐指導教師比例少。一些院校盡管也從行業、企業中聘請了一些兼職教師,但因人事管理制度和經費制約,兼職教師比例少,滿足不了創新實踐要求。

5、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有哪些創新點

財政部下發新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此次修訂後的新規對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形式、管理等六個方面內容進行了重新調整,以更加切合實際、服務會計人。

新規強調,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應當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把握會計行業發展趨勢和會計人員從業基本要求,突出提升會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引導會計人員更新知識、拓展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新規做出很多【創新】,如首次出現的學分制、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等都是貼近會計人、以人為本的會計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採用學分制進行管理,將進一步構建較為豐富多樣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形式,目的是便於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與此同時,參加領軍人才培訓班,通過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承擔會計類研究課題,在有國內統一刊號的經濟管理類報刊上發表會計類論文等不同形式的培訓,也同樣為會計人提供了多渠道多環節的選擇。

新規還對開始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此前,未規定首次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開始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時間,以致實際工作中各地做法不一。為妥善解決這一現實問題,新規明確規定「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應當自取得資格的次年開始參加繼續教育,並在規定時間內取得規定學分」。

修訂後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操作性更強,充分考慮了地方會計管理部門此前反映的情況,解決了一些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更加符合會計人員實際。

新規強調會計人員在省級財政部門、中央主管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管轄范圍之間辦理會計從業資格調轉,如果未完成以前年度繼續教育,應當在調出地完成後才能辦理會計從業資格調轉手續;如果未完成當年度繼續教育,調出地應當在調轉登記表中予以註明,會計人員辦理調轉後,應當在調入地完成當年度繼續教育。

與此同時,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同樣值得關注。財政部會計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抓住強化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監督管理這一重要途徑,進一步創新監管理念,建立監管機制,完善監管措施,加大監管政策措施實施力度,從源頭上夯實繼續教育培訓質量。

新規還特別明確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明確了繼續教育機構不得從事的四種行為。近年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方式日趨多樣,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廣泛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會計人員跨地區流動更加頻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機構管理亟待加強,上述情況客觀上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6、會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關鍵詞:中職會計;翻轉課堂;可行性分析;教學改革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認知方面


教學理念的先進與否關系著教師所選取的教學內容是否能夠與時俱進,讓教學工作符合時代的要求。但是在此次調查中筆者發現當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認知不夠深刻,也沒有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當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需要的教學方式。其一,對教學方式的認知不深刻。教師仍然喜歡採取滿堂灌進行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自己充滿激情在台上滔滔不絕,學生被動地聽,違背了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教育學基本規律,剝奪了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的積極性,因此學生便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感。其二,教學理念落後。從調查的結果反應,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比較落後,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習慣於採用原本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換句話說,之所以出現教學理念落後是因為其對現代教育理念的認識不足;二是教師不能與時俱進。許多教師在中職會計專業教育階段不夠上進,因此不願意對新型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鑽研,堅持自己曾經取得的成績而不願去進行新思想、新思維的探索,久而久之自身在教學理念方面落後於其他教師,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二)教學評價反思方面


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評價能夠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並積極主動去尋求改正的方法,通過反思能夠讓教師發現自身教學的不足,並力求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改進。但是從調查中發現,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著不注重教學的評價工作和未充分促進學生反思的基本情況。首先,不注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評價工作。目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多數時候為教師對學生的點評,而點評的方式也比較簡短和直白。另外,教師在評價時的時效性不強,往往出現一名學生表現優秀的時候未得到老師的及時肯定,最後在充滿遺憾的過程中進行會計的學習從而影響其學習效果。其次,未充分進行教學反思。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未進行積極的反思,不能夠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自省總結,更沒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先進的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和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內容結合起來。


(三)師生對翻轉課堂的運用程度方面


一方面,教師對於翻轉課堂的運用認識和能力還有待提高。部分教師因為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中自然沒有認真地進行翻轉課堂的製作,更談不上將翻轉課堂靈活運用於課堂之中。再者,翻轉課堂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因此,在製作翻轉課堂時需要教師對現代多媒體技術非常嫻熟,一部分老教師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認識和運用欠佳。翻轉課堂的運用需要學生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進行合作和探究方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自覺性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所以並不能很好地利用翻轉課堂進行積極主動的中職會計專業學習。


二、會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優勢分析


通過課題組的調查和對試點實踐進行的對比發現,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通過對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對比,我們發現了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採用翻轉課堂具有如下優勢:從教師方面來看,教師將主導權歸還於學生,並積極在教學中發揮指導者和引導的作用,這樣便能夠充分體現出當代教育的理念,符合學生發展的身心特點,所體現的是教育的與時俱進。從學生方面來看,學生能夠在翻轉課堂中充分發揮出主導作用,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進行自主探索,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意志的提升。從中職會計專業課堂來看,翻轉課堂能夠提升中職會計專業課堂的效率,課堂外進行自主、合作地探究,讓課堂具有包容性、創造性,趣味性,並且能夠在及時對教學過程、學習過程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評價,促使教師和學生獲得進步。


(二)會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課題組的調查、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優勢分析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當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要求,是學生發展的要求。下面我們從外部環境和內在需求方面進行中職會計專業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1)優質的教育資源建設為會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施行提供了基礎。眾所周知,翻轉課堂是基於互聯網+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因此,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離不開互聯網這個基礎。現在是高科技發展的時代,在這種環境下,互聯網+教育便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主流。中職教育作為國家基礎教育之一,為國家輸送重要技能人才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那麼讓中職教育與現代互聯網技術融合,在信息技術的促進下實現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也成了當今中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中職會計專業是一門與現代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學科,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會計電算化、電子賬單、電子申報等均已經運用於各大企業的發展之中。在國家經濟水平提升的前提下,電腦設備、電子移動設備等均已成為學生的基本生活用品。所以,優質的互聯網技術、優質的教育資源建設就為會計專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基礎。(2)學生所具備的主觀能動性為中職會計專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主觀因素。學生的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能夠有效地開展起來。雖然中職學生還處在較為叛逆的青春期,但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覺主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這就為中職會計專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主觀因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徵便是教師將課堂歸還於學生,讓學生通過導學案、微課視頻等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提前學習,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相應的作業、做好有價值的記錄,然後就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標記,帶著問題去上課;教師會在課堂上安排大量的討論和評價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所要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討論;最後,教師再引導學生一起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饋,以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所以,中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我們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觀前提。(3)學校中良好的教學研究環境為中職會計專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客觀因素。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對於事物的發展尤其重要。學校營造了務實進取、包容創新的教研環境,讓課題組的成員有序分工,各司其職,充分保證了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在課題研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其次,學校為本次課題研究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互聯網硬體設施方面保證了配套齊全,為課題研究的有序進行提供了客觀條件。再次,學校多次組織信息化教學交流活動,讓教師們能夠在交流和分享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研究能力,為課題研究的有效推進提供了人力資源保證。最後,學校為本次課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論證時間,讓每一位教師均能夠將工作的重心、精力放在本次課題的研究中。綜上所述,優質的教育資源建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校中良好的教學研究環境等均為中職會計專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基礎。


參考文獻


[1]沙曉艷,崔永紅.教育課程改革的再思考[J].職教論壇,2011(14)


[2]胡曉鋒.基於移動學習的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和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10).


[3]夏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專業課程的實踐研究[J].職教通訊,2015(10).


作者:張鈺 單位: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

7、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院的創新設計實驗與實踐教學模式

會計學屬於應用型的經濟管理學科,其技術性較強。我們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期間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不斷把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應用於實踐活動中,以在進入工作崗位前即具處理業務的基本能力。我們曾建立和運行了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但實驗規模小、時間短且未能體現時代性。為此,2002年以來,我院在專業培養方案中,逐漸強化專業實驗與實踐教學。現在,在學校文科實踐中心開設了8門專業實驗課,內容涉及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與創新實驗三個層次,每門實驗課從實驗教材的編寫、實驗內容的選定、實驗程序的安排、實驗過程的組織等,均進行精心設計與策劃,其中「企業資源規劃模擬」課程教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05年主要由我院師生組成的代表隊獲得北京地區大學生「管理之星-ERP沙盤模擬」大賽冠軍,該隊代表北京地區參加全國范圍同項目比賽並喜獲總冠軍。我們已與10多家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簽訂共建實踐基地協議或形成合作意向。這些單位是該院本科生的實習基地,單位老總是我院碩士生的實踐型導師。實驗與實踐教學二者又存在著聯系與區別,經過幾年探索,我們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實驗實踐教學模式。
以會計、財務和審計為重要實驗教學內容的學校文科實踐中心,2006年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示範實驗室」稱號。

8、如何提高會計專業的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一節好的課其實就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結與作業等方面的優化.
1、導入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

9、會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

會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提倡通過「三練三創」人才培養體系,來實現大學生實踐教育的目的,即通過吃苦耐勞意志訓練、組織紀律與團隊精神訓練、職業素質能力訓練,使得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創業精神等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院校的積極號召下,就會計學專業而言,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始終是離不開學生自身的認識,同時也與課堂教學、考核評價等內容相關,分別探討如下。
1.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模式,形成創新意識結合目前課堂學習的情況來看,學生積極轉變學習模式有助於創新意識的形成。一方面,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與方法,往往需要創新能力的滲透與參與,這個過程中本身也是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相比於過去的大學生而言,現代大學生的生活整體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因而真正吃過苦的學生越來越少,基於這個現狀,採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作為會計學專業學生,需要積極轉變學習模式,樹立良好的職業規劃意識;另外一個方面,也需要積極轉變相關章節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工作,以此更好的適應我們自身的學習需求。
2.提升教師隊伍建設質量,選擇合理的創新教學模式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會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自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為了更好的發揮教師隊伍的作用,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大教學投入,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培訓管理工作。在推進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突出專業教學的特徵,滿足基本的課程設置需要,另外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選擇合適、針對性強的創新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突出教學實踐特徵,提升整體教學的有效性與創新性。
3.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的適應會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需要,教師方面也應該聯合學生共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通過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來確保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特別需要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根據實踐教學的客觀需要,進一步改善課堂模式,通過引導大學生接觸企業會計實務工作的方式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觀察力,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同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會計制度創新意識,滿足創新思維的發展要求。
4.積極改進考核評價環節,將創新能力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改進考核評價環節,這不但是考核評價的特徵所決定的,同樣也是未來會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所決定的。一般來說,高質量的考核評價體系需要設置會計制度的相關考核問題,另外還需要通過課堂隨機提問等方式來進行綜合評價,而制度規范與設計缺陷的分析則應該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要素予以考核,最後再將期末試卷、課堂參與等部分佔比為50%,確保考核評價的有效性,滿足會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錦綉·下旬2021年6期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