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直達什麼貨幣政策

創新直達什麼貨幣政策

發布時間: 2022-05-28 22:44:45

1、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銀行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這三種貨幣政策工具也被稱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指中央銀行所採用的、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響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他們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進行調節。
【拓展資料】
一、中央銀行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的調節方法:
1.存款准備金制度的調節方法:存款准備率及法定準備的構成與應保持的限額,對銀行的資產負債比率及經營方向有著直接的影響。
如存款准備率提高,可以促進商業銀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資產規模,或收縮貸款、減少投資、出售債權以適應被壓縮的可用資金規模。
中央銀行通過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備率來調節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控制貨幣供應量的伸縮,以達到穩定通貨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備金制度成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一項有效工具。
2.再貼現政策的調節方法:現代許多國家中央銀行都把再貼現作為控制信用的一項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
3.公開市場業務的調節方法:公開市場業務可以由中央銀行充分控制其規模,中央銀行有相當大的主動權;公開市場業務是靈活的,多買少賣,多賣少買都可以,對貨幣供應既可以進行「微調」,也可以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具有較大的彈性。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時效性強,當中央銀行發出購買或出售的意向時,交易立即可以執行,參加交易的金融機構的超額儲備金相應發生變化;公開市場業務可以經常、連續地操作,必要時還可以逆向操作,由買入有價證券轉為賣出有價證券,使該項政策工具不會對整個金融市場產生大的波動。
二、中央銀行其它的貨幣政策工具:
1.選擇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的信貸或某些特殊的經濟領域而採用的工具,以某些個別商業銀行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或整個商業銀行資產運用也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側重於對銀行業務活動質的方面進行控制,是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必要補充,常見的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一)消費者信用控制;
(二)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三)不動產信用控制;
(四)優惠利率;
(五)特種存款。
2.補充工具: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規性、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外,中央銀行有時還運用一些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對信用進行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包括:
(一)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銀行依法對商業銀行創造信用的業務進行直接干預而採取的各種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預、流動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種貸款;
(二)信用間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銀行憑借其在金融體制中的特殊地位,通過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磋商、宣傳等,指導其信用活動,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導、道義勸告。

2、2021貨幣政策是什麼?

2021貨幣政策是
1、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2、 進一步發揮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
3、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業,增強金融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4、 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5、 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6、 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圍繞創新鏈和產業鏈打造資金鏈,形成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和三角互動,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支持區域協調發展,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拓展資料:
2021貨幣政策的性質:穩健的貨幣政策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使本國幣值穩定的國家經濟政策與宏觀調控手段。使本國幣值穩定的根本是貨幣發行量與國家有效經濟總量等比增長。 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穩步通脹政策,不承認任何合理的通脹率。因此所謂環比同比物價上漲、物價上漲不太快等,都不符合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禁止用貨幣手段調節經濟,禁止以物價適度上漲促進經濟增長。
穩健的貨幣政策不但避免因貨幣政策造成物價上漲,而且對非貨幣政策造成的物價上漲(如投機壟斷、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也用宏觀調控手段加以控制。穩健的貨幣政策是經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
政策目標:
(1) 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預期管理科學有效
(2) 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

3、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什麼

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調控主動作出調整,創新推出了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稱為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這些創新工具較好地適應了新常態下經濟運行的特點,提高了貨幣政策調控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臨時流動性便利(TLF)等。

①SLO是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初創設的政策工具,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SLO以7天期內短期回購為主,遇節假日可適當延長操作期限,採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

②SLF是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初創設的中央銀行借貸便利類工具,最長期限為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發放方式等綜合確定。

③PSL於2014年4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PSL期限相對較長,操作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

4、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中國經濟迎來重要里程碑——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頗為難得的是,這100萬億元的背後,既不是量化寬松政策,也沒有零利率甚至負利率。

作為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中國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讓世界看到了「世界引擎」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水平。

既不「大手大腳」 也不「畏手畏腳」

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相對緩慢,美國擬推出新一輪刺激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的一舉一動牽動全球目光。

「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再次重申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基調。

「穩」字當頭如何體現?首先要在總量上保證貨幣總量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近年來,一些主要發達經濟體不斷採取降息和量化寬松政策,開動「印鈔機」帶來的是債務高企、增長乏力……

中國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國M2餘額為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貨幣政策既不能「大手大腳」,也不能「畏手畏腳」。在遭遇疫情沖擊時,經濟增速可能會大大偏離潛在的產出水平,需要把握好貨幣投放的力度、節奏和重點。

2020年,為應對疫情沖擊,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釋放1.75萬億元流動性,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推動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分層次、有梯度出台再貸款再貼現政策……

在「穩」字當頭的貨幣政策支持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基本面好於其他主要經濟體。隨著經濟企穩向好,中國GDP成功邁上100萬億元大關。

加大精準支持力度 穩定企業現金流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精準」如何體現?

2020年我國新增貸款量創歷史新高——19.63萬億元。這些錢投向了哪裡?在全年新增貸款中,企(事)業單位的新增佔比超六成。其中,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2020年末,我國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5.2%,增速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精準滴灌實體經濟還能從M1的數據變化得以印證。

「在穩企業保就業的結構性政策支持下,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持,穩定了企業現金流,推動了企業活期存款較快增加。」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介紹,2020年11月末,我國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活期存款同比增長16.5%。

貨幣政策不急轉彎,要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因此,央行明確表示,2021年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仍會加大,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也明確將延續實施。

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系

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仍然復雜嚴峻,貨幣政策在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要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系。

2020年,疫情沖擊使GDP增長率較低,也使我國宏觀杠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不過,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宏觀杠桿率增速已經放慢。去年12月,M2和社融增速較上月稍有回落,新增住戶部門貸款也較上月明顯少增。

專家認為,今年貨幣政策將在穩定宏觀杠桿率、化解債務風險和避免整體信用快速收縮之間做動態平衡,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增速可以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

「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相對緩慢,對實體經濟的壓力傳導和金融體系內在脆弱性疊加在一起,外部風險需要警惕。」陳雨露認為,針對外部風險,要堅持「國內優先」原則,繼續做好自己的事。

2020年,我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陳雨露認為,2021年要「穩」字當頭,抓住工作重點,守住風險底線。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持續提升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

5、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調控「精準滴灌」 流動性充裕

4日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規模不大、利率不變。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未轉向,但力度、重點和節奏可能變了,這在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抬升上得到印證,背後原因可能是貨幣調控正從總量寬松轉向定向紓困,更加強調「精準滴灌」,避免「跑冒滴漏」。這一階段,央行流動性調控更加突出合理充裕,避免過度充裕。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正重新定位。

重啟逆回購操作

公告顯示,央行於4日開展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2%。

央行上周投放的大額逆回購正陸續到期。據統計,本周到期央行逆回購達6700億元,其中,6月4日到期2400億元,此前已到期1300億元,央行未進行對沖。此時逆回購操作重啟,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穩定市場預期。

在螺旋式寬松預期被打破,進而引起市場利率重估之後,一些投資者迫切希望從央行操作中找尋繼續押注寬松的理由。這次操作顯然起不到這樣的效果——從量價上都看不出有太寬松的意味:到期2400億元,新做700億元,凈回籠1700億元;中標利率持穩2.2%,基本宣告月內公開市場「降息」無望。

目前正處於政策預期重構的時刻,市場預期的搖擺投射在交易中便是債券市場連跌6日,盤中不乏大起大落。4月和5月央行逆回購操作停擺;5月底,逆回購利率持穩,降息預期落空。

回歸常態化寬松

「今年總體寬松的貨幣環境難改。」方正證券(6.99 -0.71%,診股)首席經濟學家顏色給出兩個理由,一是政府工作報告對降准降息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前所未有地設定了M2和社融增速明顯高於去年的目標。

逆回購操作停擺、公開市場利率持穩、創新工具出爐,都昭示了流動性將更重「合理」。從客觀的指標上看,確實不如前段時間寬鬆了——5月以來,銀行間市場質押利率債的7天期回購利率(DR007)的運行中樞終結下行,出現抬升。

正如一位券商資管研究負責人所說,貨幣調控正從邊際寬松回歸常態化寬松。

突出合理充裕

現階段,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最新變化,貨幣政策進行靈活調整,更好把握政策力度、重點和節奏,其實是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題中應有之義。

「靈活適度」要求貨幣政策很好匹配經濟形勢。當前疫情趨緩、經濟恢復,促使貨幣政策從應急干預模式向常態回歸。

華泰證券(17.74 -0.22%,診股)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在疫情暴發期,貨幣政策由於決策鏈條最短,需營造寬松的貨幣環境。但隨著疫情和經濟好轉,M2和社融增速大幅上升,貨幣政策需表現出靈活的一面。

「靈活適度」還要求貨幣政策避免過度、精準施策。寬貨幣只是手段,寬信用才是目的。在完成應急干預任務之後,貨幣政策更加關注政策效率、直達實體經濟能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很好體現了這一思路。

分析人士認為,強調政策的直達性,一方面是因為保居民就業、保民生成為政策首要目標,承載大量就業的中小企業是扶持重點,需「精準滴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總量政策難免資金「跑冒滴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相關部門近期也多次提及空轉套利的問題,這在過去一年多來是較為罕見的。

據了解,今年前4個月,流動性非常充裕,貨幣市場「滾隔夜」現象盛行,隔夜回購成交規模頻創「天量」,已引起了關於杠桿操作、資金空轉的討論。也正是從當月開始,央行減少了流動性投放,逆回購操作長期停擺。「資金空轉套利是引起央行態度和資金面變化的核心因素之一。」張繼強團隊表示。

前述券商人士指出,貨幣調控正從總量寬松轉向定向紓困,這一階段,央行流動性調控將更突出合理充裕、防止空轉套利、直達實體經濟。

6月是傳統資金緊張月份,政府債券集中發行、大額MLF到期回籠更增添了今年6月流動性的不確定性,必要時離不開央行的支持,後續央行適時加大流動性投放是可以預期的,甚至降準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即便如此,流動性最充裕的階段可能也已經過去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難再回到4月水平。

6、2021年我國貨幣政策是什麼?

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落實和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優化金融供給。
拓展資料:
1、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繼續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穩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引導社會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快發展外匯市場,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為基於實需原則的進出口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礎設施,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
2、加強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增強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壓實中介機構職責,落實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要求,完善信用評級制度。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堅決打擊逃廢債。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安排,持續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繼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全力做好存量風險化解工作,堅決遏制各類風險反彈回潮。進一步明確和壓實各方責任,形成風險處置合力。加大銀行體系不良資產核銷力度,分類施策補充中小銀行資本。抓緊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加快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加強監管協調。健全金融風險問責機制,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對重大金融風險嚴肅追責問責,有效防範道德風險。有效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的作用,聚焦早期糾正,進一步完善存款保險專業化、市場化風險處置機制。提升金融風險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動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7、2020年中國貨幣政策

一、中國貨幣政策響應及時有力,總量合理適度,為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經濟實現穩步復甦。在此過程中,在國務院金融委的悉心指導下,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相互配合,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疫情防控、經濟恢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
貨幣政策方面,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方式,出台了規模可觀的宏觀對沖措施。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3次降准,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降准釋放流動性1.75萬億元。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10次降准,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下降約5.5個百分點,累計釋放流動性8.1萬億元。
今年貨幣政策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分層次、有梯度地出台,有內在的邏輯。疫情暴發初期,人民銀行於1月31日設立了第一批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銀行向醫療和生活物資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財政給予50%貼息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很低。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使用實行名單制管理,已基本用完,定向支持了7600多家直接參與防疫的重點企業,有力支持了醫療和生活物資保供任務。
在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控制、進入有序復工復產階段,人民銀行於2月26日增加第二批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商業銀行以不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當時為4.05%)+50個基點發放貸款,實際執行的平均利率約為4.4%。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已基本用完,支持了近60萬家企業復工復產。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階段,人民銀行於4月20日增加第三批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銀行加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平均融資成本控制在5.5%以內,預計支持超過200萬家企業等市場主體。
貨幣政策實施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注重增強直達性、精準性。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人民銀行於6月1日發布了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適當提供央行資金支持,推動銀行積極辦理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截至8月末,銀行已累計對157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本金和81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利息實施了延期,共涉及3.7萬億元到期貸款本息;3月至8月,銀行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超過3000萬筆,共計1.8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00億元。
同時,人民銀行扎實做好金融支持精準脫貧工作,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截至6月末,全國貧困人口及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近7500億元,惠及人數超過2000萬。
總的看,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得積極成效,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有力支持了經濟穩步恢復。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分別為10.9%與13.5%,前9個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6萬億元,都明顯高於上年同期。普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製造業等貸款利率均降至歷史新低。信貸結構明顯優化,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00多萬戶。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逐月復甦,9月CPI同比漲幅為1.7%。金融管理部門通過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實施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減少收費等方式,推動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據估算,截至9月末,已實現讓利超過1.1萬億元。預計隨著各項政策措施效果進一步體現,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目標。
從金融市場看,面對疫情沖擊,中國金融體系保持了穩健運行。股票市場波動幅度較小。前9個月債券發行42萬億元,同比增長25%。外匯市場運行穩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升值。
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和完善應對疫情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結構性金融政策,助力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
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長0.7%,預計全年正增長。全球經濟從最低點有所恢復,但疫情發展仍高度不確定,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為-4.4%,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時日。
新冠疫情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應對沖擊,金融部門推出了一些特殊政策措施。隨著疫情對我國經濟沖擊高峰過去,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有的政策已經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但支持小微民營企業、支持穩就業、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將繼續堅持,並進一步完善,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
一是貨幣政策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貨幣政策應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更加註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提高金融機構長期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性,為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提供持續支持。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金融政策要圍繞這一重大戰略部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完善政策框架,與財政、產業、就業、科技等政策密切配合,促進經濟綠色復甦和發展。
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貨幣政策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盡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為經濟主體提供正向激勵,總體上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人民幣資產的全球競爭力,幫助我們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時期,宏觀杠桿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後,宏觀杠桿率將會更穩一些。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杠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
近年來,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支持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在北京市率先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本外幣賬戶一體化改革試點,有力助推了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今年,人民銀行對北京四次調增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三次增加再貼現額度,全力保障首都防疫和經濟恢復增長需要。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