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遷移創新
1、關於如何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思考
當前,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啟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新課標,成了我們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筆者認為:要真正執行新課標,首先必須全面而科學地了解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症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葯」,才能取得成效。 一、當前語 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例子」並未當例子用 「課文就是例子」,這已經成了語文教師的共識。可是多數教學法,特別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法,並沒有真正把課文當做例子。什麼是例子?芽在這里,例子就是可以仿效或依據的課文。從某種意義上說,學例子是為了「遷移」能力。對於傳統的語文教學而言,一篇課文學完了,就再學新的例子,如此下去,例子並沒有起到應有的「為了遷移」的作用。 2.「聽說讀寫」顧此失彼 語文教學要求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應有的功能,也是現代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四種能力往往有所偏廢,很少能夠同時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培養。 3.「單元教學」並未單元化 「單元教學」是語文界較早提出並為廣大語文教師所接受的教學觀念。教科書的單元化結構無疑是單元理念最具導向性的顯示。可是在教學實踐中,單元教學的真正內涵並沒有得到體現,大多數名義上的單元教學,實際上是以「單元」為進度單位的單篇教學。 4.「目標教學」目標分散 教科書的每個單元都有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哪些知識點、滲透哪種教育、培養哪種能力等。進行目標教學時,教師一般將其作為單元目標。確定了單元目標後,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還要有各自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因此重復而分散。這樣的教學流程,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低下,教學內容難以拓展和深化,更難以給學生提供發展創造能力的更大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還遠沒有得到落實。 二、具體解決措施 筆者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標准》的前提下,依據洪宗禮先生主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嘗試採用「四課型單元目標教學法」(以下簡稱「四課型教學法」),以落實新課標的具體要求,進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所謂「四課型」是指語文課堂教學在四種課型中進行,四種課型具體指:准備課、探究課、交流課和活動課。四課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分別是: 准備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達到單元目標進行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准備。只要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准備課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探究課,主要指兩點:(1)教師給學生做探究示範;(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探究或共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交流課,主要是學生交流探究結果,達到相互學習、互相啟發、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為了鞏固、深化單元知識,發展研究能力。 活動課,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進一步發展能力。該課可以開展各種活動,例如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活動,演講、游戲等不同形式的興趣活動。四課型的教學都緊緊圍繞單元目標進行。採用四課型教學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不一定一節課一種課型,可以根據需要做靈活的調整。現以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蘇教版)【說明文單元】為例:單元目標:讓學生理解並學會抓住事物的特徵說明事物;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抓住事物特點的能力。 教學設計: 准備課主要內容:(1)說明與說明文;(2)抓住事物特徵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 說明:根據實際情況,為吸引學生,教師可採用兩種做法:(1)講解時多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可利用實物、圖畫、多媒體;(2)可以適當安排課堂訓練,例如訓練找出(說出)某教師或同學的特徵。 探究課1 (1)以《中國石拱橋》為探究示範,引導並教學生學會研究:作者是怎樣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徵進行說明的;(2)布置作業:學生把本單元的其他課文全部讀一遍,為下次的探究課作準備。 探究課2 運用第一節探究課學到的方法,除《中國石拱橋》外,每人任選一篇本單元課文獨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結成小組研究。 探究內容: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 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整理出研究結果。 說明:教師要給學生做整理研究結果的示範。學生研究時,教師要做指導,尤其要注意指導研究有困難的學生。 交流課(1)全班交流研究結果,學生發言後教師點評;(2)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進一步做好學生研究指導工作;(3)布置作業:每個學生再另選一篇本單元的課文,獨立研究,整理出結果,寫出研究報告。 說明:交流課可以討論交流,也可以書面交流。 活動課1 說寫活動。圍繞「抓住事物的特徵」訓練說和寫,例如說某物體、圖畫等。 活動課2 欣賞說明文語言的准確美。 說明:欣賞說明文語言,可以本單元的課文為例,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自己收集例句,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欣賞。 三、「四課型教學法」的實踐意義 1.真正實現了「單元教學」和「目標教學」 確定了單元目標之後,對一個單元的內容做整體處理,這樣處理教材,充分體現了「語文就是例子」的教學觀。單元目標明確而集中,「達標」的方式也由通常的「並列式」變為「層層推進式」,突出了達標過程中的能力培養。 2.擴大了語文教學的空間 傳統的語文教學所採取的形式,不外乎講授、指導、自學、討論、訓練和語文活動幾種。四課型教學法不過是把通常的教學手段由零散變集中,由無序變有序,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發展個性、增長能力,為教師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 3.執行了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落實了學科教學的「素質教育」 具體表現在: (1)採用四課型教學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有效地避免了多數學生陪少數學生學習的現象,全體學生參與的機會均等,發展的機會均等,學生之間的關系平等。 (2)課堂教學的目標更全面,突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四課型教學注意能力培養、目標明確、手段得力,從根本上保證了目標的全面性。准備課是創造的准備,探究課是創造的實踐,交流課是對創造的綜合和完善,活動課是創造能力的發展和延伸。可以說,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創造性學習的教程。 (3)主體性、主導性更明確,教學內容更具開放性。
2、課程標準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語文課程標准》從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多次向教師學者徵求意見,前後修改六七十稿,從原來的八九萬字壓縮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從2001年9 月始,《語文課程標准》和按這個標准編寫的實驗教材已經進入三十多個實驗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驗步入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個標准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實施建議」三個部分,課程的內容結合在「目標」中作了闡述。「前言」即是這個標準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滲透於「課程目標」、「實施建議」之中。這個標准突破了學科中心,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融注於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切實體現了以育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觀。因此學習新課標,實施新課標,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撐整個課程標準的新的理念。 1、語文課程性質觀的創新 這一理念創新主要體現在對語文課程特徵的准確界定上。《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揭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界定融入了語文教育界經過長期探索而達成的一種共識,為語文課程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 關於語文課程的認識,人們長期爭論不休。多年來人們提出過基礎性、實踐性、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綜合性等等。換成另外的說法,又可以作如下概括:工具性說、工具性與思想性說、人文性說、工具性與人文性說。由這些提法和說法,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只是大家談及的各種性質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是有偏重的,也是有層次的。通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大家獲得了比較接近的認識:語文課程性質的核心應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標准》就是在這一討論的基礎上,將人們的共識以較為理性的語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交際」,一個「人類文化」,兩個「重要」,表明了在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質。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它具有「實用」和「中介」的含義。「工具性」的基本內涵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科學觀為基礎的。關於語文課程的性質,當年提出「工具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今天來看,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但是片面強調「工具性」,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於是語文教育界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號。放眼世界范圍的教育領域,20世紀的大半個世紀里,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論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國外教育領域的兩大思潮之爭和我國語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爭,是社會及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工具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主要著眼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語文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特點。《語文課程標准》指明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於凸顯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我們應該能夠認識到,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提法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展開和實施。在語文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牢牢把握這兩個方面的任務。 這里需要提及的還有另一個新概念,即「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准》在闡述語文課程的功能時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正是由於《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性質全方位的、內蘊豐富的揭示和定位,進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識、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個性風採的課程新概念「語文素養」。這個新概念,標志著語文課程的一種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為素質教育時代之象徵的「語文素養」,才構成了學生個體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也可以夯實他們學好其他課程的大文化根基。如此,新課程標准因其注重學生個體可持續和諧發展使語文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個體從自然存在向社會存在的轉化過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 2、語文課程目標觀的創新 這一理論創新集中體現了語文課程在價值取向上的現代意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義務教育課程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由此,《語文課程標准》所設計的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這一目標,獲得現代公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准》還應該包含這樣的目標: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打下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在上述的闡述中已經提及「語文素養」。這里基本的語文素養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設計來展開。這其中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 什麼是語文素養?為什麼要提出「語文素養」這一概念?多年來大家已經習慣於「語文能力」的說法,這里屏棄「語文能力」,而提「語文素養」,意在什麼? 我們看一看相關的工具書關於「能力」和「素養」的區別: 「能力」,指人能勝任、完成某項工作的自身條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條件),其重在「功用性」;「素養」,指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包括修習培養)而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知識、技能、品德、思想的高度,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由上述的解釋和區別看:「素養」高於「能力」,「素養」豐富於「能力」。 長期以來,就語文教學來說,我們都習慣於解釋「語文能力」為讀寫聽說的能力。《語文課程標准》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等。「語文能力」已包含其中。這里提及的種種目標內容在以前的語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但不能都歸在「語文能力」的范圍之內,語文課程需要有一個名稱能夠涵蓋這樣一些教育教學目標。正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只有用「語文素養」這一名稱,才能把上述內容都納入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如此改動,不僅僅是在名稱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其目的在於進一步開發語文教育在實用之外的功能,重視在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增強底蘊、提高修養的功夫。 《語文課程標准》正是基於以「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樣的對語文課程的功能、地位、總目標的認識,基於對語文課程特點(人文性、實踐性、漢字與漢語的自身規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甚至明確要求「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這種提法措辭委婉而觀點鮮明,其標志著語文課程目標由知識中心向以學生能力發展為中心的轉變,也表明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語文課程功能的顯著升華。《語文課程標准》從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提出了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即盡可能充分地發展學生個體的能力體系。其中包括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其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語言能力是指以語言積累為基礎、語感培養為指向的實踐性能力,分別表現為注重情感體驗、豐富精神世界、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耐心專注地傾聽、文明得體的表達和溝通、富有感染性和說服力的口語交際能力,感情真摯、條理明確、追求獨特感受、有創意的寫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時代所必備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維能力則是與語言能力互為表裡、同步發展的,由於課程評價趨向注重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和發展性,故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型語言能力之發展,必然內在地刺激著個體思維能力之成長,並進而開發出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因此能夠說,從偏重各種語言知識的灌輸和貯存,到注重發展個體的各項能力,《語文課程標准》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語文教育新理念。
3、如何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對知識進行遷移和內化
一 、怎樣的教學情境更具有教育教學價值
1.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社會實際相聯系。或者說與學生的已有經驗相聯系(課標中的要求),使學生有的可想,有的可分析,可引發學生的高水平思維活動。課程內容貼近社會,貼近生活,不僅僅是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關注,更主要的是將教學情境中的現象或問題,與學生的已有經驗產生聯系,激活學生頭腦中的相關信息,促使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2.與核心的教學內容密切聯系。有的教學情景很有意思,能夠短暫吸引學生的關注,但是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這是目前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現狀。大多數老師能夠用生活中的事實或現象直接引入教學內容,然後「純粹地」講解化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情境大大消減了教育教學價值。學生不但不關注,而且也不能讓學生將化學知識與實際建立聯系。教學情境應該與核心的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促使學生建立生活背景中的化學知識形態。
3.良好的教學情境應該能夠使學生產生問題。有些知識和學生已有的經驗有一定的聯系,學生也知道,但是憑已有的知識又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生的問題,最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最具有啟發性,驅使學生有目的地積極探索。
二、對於物質性質類知識可以創設比較性的問題情境
教師可以利用新舊知識的比較,新知識所特有的性質作為引起問題的出發點來創設問題情境,在新舊知識的連接處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輕松、自願、愉快地走向新知識。如學習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時,我利用三隻相同的氣球內充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做成等大,創設比較情境,放手後,上升的氣球內盛什麼氣體,性質如何?下降的氣球內的氣體性質又如何?再把下降氣球放入大燒杯中,向里充二氧化碳,通過比較現象,二氧化碳的密度自然揭曉,用途也應蘊而生。入情入理,便於掌握,又體現了過程性。
三、針對有關化學原理、定律類知識可創設過程性問題情境
教師要設計從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來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來猜想與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金屬的性質——金屬活動性一節中,我創設了:「師傅老趙外出,臨走交待剛來學徒的小李把散落在地面的鋅片、銅片、鐵片分類歸攏一下,而小李也正想藉此表現一下。但沒上幾天學又缺乏社會經驗的小李迅速收拾好了某金屬片,而其它兩種一時竟束手無策,你能通過所學猜他整理出來的是哪種金屬嗎?你還能幫他一下嗎?說出你的理由、方案並准備實驗進行驗證。」這樣學生通過已有經驗和知識迅速判斷出小李整理出的金屬片(意見很多,但都有理),又通過引導、學習、討論、合作交流得出了若干種方案,再經共同交流予以論證,最後再進行實驗,進一步驗證了方案,鞏固了所學,並在學習、討論、交流、實驗中又產生了其他的問題,使得學生開拓了視野,真正掌握了所學知識,興趣盎然,效果較好。
四、加強實驗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潛移默化。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要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必先要有創新意識的教師。當今社會瞬息萬變,若沒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將難以順應時代的要求。教師作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必須在學生中樹立創新榜樣,尤其是在普通中學中,教師就更有必要這樣做。例:在CO2與H2O作用生成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變紅,通過對比實驗用食醋、鹽酸,從而得出結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這個實驗。實驗的創新,增強了探索性,養成了學生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習慣,既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能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課堂實驗奇、新、變。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實驗方法,創設實驗情境在奇、新、變上做文章,力求注意提高實驗現象的可見度。例:在演示「物質溶解擴散過程」的實驗,我們採用了化學投影儀,這樣同一個實驗變化實驗手段,既增大了實驗的可見度,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五、對於物質的制備、除雜類、計算類復習性之類的知識可創設經驗性問題情境
教師要做到「量體裁衣」和「因需而設」,選擇與教學內容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的基礎性經驗問題,增強經驗性問題情境的針對性,同時要注意其有效性。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時,首先通過復習氧氣的實驗室製取思路「葯、方、裝、嚴」,來引導學生制定出二氧化碳的製取思路,這樣水到渠成,學生很自然的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並非所有的知識都予以問題化,都進行情境設計,那樣會完不成教學任務,甚至會喧賓奪主,空擺花架子,沒有實效性。教師必須基於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教材內容的全面科學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中所蘊含的知識的能力價值和情感價值,抓住重點和難點。一般來說,那些能建立起廣泛聯系、遷移性強、活化率高的知識點,那些在知識的發現和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科學思想、方法、學習策略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那些在生產生活實際中具有廣泛應用的知識,對學生的能力發展和情感的培養具有較高的價值。在教學中可針對這些知識進行有關的問題設計,常以實驗探究,模型製作、解說、補充,圖表繪制、分析,習題演練,文字材料的閱讀分析等形式,創設情境,使學生原有的知識與需要掌握的新知識之間發生強烈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機和探索問題的慾望。
2、創設了恰當的問題情境並不一定就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關鍵是否能根據創設的情境設計出高質量的問題。衡量問題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問題的難易程度、思維強度、思維量的大小、提出的時機及問題的明確性等。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定的思維容量和力度,在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所謂「更懂」「更容易掌握」,易把一個具有一定深度的內容分解得非常具體,設計成一系列十分細碎的問題,使學生易獲得標准答案。由一串細碎的問題邊問邊答,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走向目標,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教師的思維框架中。這種問題既不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獨立性,也不利於學生形成相對完整地認識思路和掌握知識的整體結構。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減少這種瑣碎的提問,教師應根據所創設的情境,盡可能設計一組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考慮好問題的銜接和過渡,用組合、鋪墊或設台階等方法來提高問題的整體效益。用問題組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從而深刻理解有關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總之,化學教學中,要以問題為中心,把問題看成學生學習的起點、動力和貫穿整個過程的主線,教師要將教學中的知識有選擇性地進行問題化、情境化設計,努力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4、新課標提倡培養學生的哪四種能力?
自主學習、知識遷移、創新、實踐與合作能力
5、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是什麼?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學習及運用英語語言的課程,與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相銜接,旨在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一的特點。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應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跨文化交流能力,為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汲取世界文化精華、傳播中華文化創造良好的條件,也為他們未來繼續學習英語或選擇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同時還應幫助學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多元文化意識,形成開放包容的態度,發展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鑒賞能力,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增強愛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未來參與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更好的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奠定基礎。
新的課程內容:
1、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於已有的知識,依託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2、課程六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
課程內容的六個要素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學生圍繞某一具體的主體語境,基於不同類型的語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語言技能獲取、梳理、整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深化對語言的理解,重視對語篇的賞析,比較和探究文化內涵,運用學習策略提高理解和表達的效果。
新《課標》增加了主題語境和語篇類型兩個模塊,刪減了舊版本中的情感態度的內容,並調整了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的排列順序,努力凸顯思想性、時代性和整體性等。
本課標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內容;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新成就;更加關注學科內在聯系及學科間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間的脫節等現象。
3、課程描述。
新《課標》的課程內容要求按照以上六大要素描述所規定的學習內容及要求。主題語境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涵蓋整個高中階段所涉及的主題內容,不分課程類別進行描述;其他五項內容要素均按照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描述具體的內容要求。新《課標》還針對每項內容要素給出具體的教學提示,以幫助教師在實施各項具體內容的教學中解決好常見的問題。
6、淺談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
第一,課前充分備好課是提高課堂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礎。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要做到這一點,備好課顯得尤為重要。備課不等於簡單的書寫教案。一節語文課,學習的內容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關系程度不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不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過程。由此,教師在備課中,必須樹立起全新的「以學論教、以教促學」的指導思想,對該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形成理性的認識,對學生的提問要有預見性,課堂中的練習和課後的作業要精心選擇,有針對性,提高效率。另外,語文教師在走進課堂前還要備教師自己,因為教師的精神面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與教師的課堂關系的融洽程度,從而影響到課堂組織、管理、教學及復習的效果。教師應該以一種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以微笑、關懷的眼神面對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備課中來, 如師生一起搜集資料等。這樣的備課, 使學生也經歷了一個積累感性材料、豐富體驗、不斷探索的過程, 既為學習做了充分的准備, 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還有利於課上的不斷創新。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聽課。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課堂結構的完整
新課程改革倡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 「面向全體學生」,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開放的語文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內容必須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密度,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節奏。慢條斯理的講解不可取,但節奏過快也不行,那種連珠炮式的講解,使學生無暇思考,也來不及消化。因此,確定教學密度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之一是整個教學過程以文章教學為主.一篇文章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假如我們不對講課的內容進行優化,在稍縱即逝的45分鍾里,什麼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有鑒於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課堂結構的完整。
比如:精心安排授課內容,做到把握要點,化解難點;強化基礎,適時點撥;溫故知新,深入拓展,注意做到「長文短教」,即使就是精讀課的教學,根據課文特點,教學中也要各有側重、靈活處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起主導作用,其主要功能在於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活動、多參與,這樣才有利於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講」,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能力。如必修第三冊的魯迅小說《祝福》,篇幅很長,思想內涵較深。在講授時,教師可以把小說的故事情節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從故事情節中概括出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這樣安排可以大大縮短課堂學習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
第三、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遷移」,提高課堂效率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知識是教不盡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拓展遷移應該是在深入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或由此及彼,或由點到面,或由淺入深,其目的是鞏固基礎、開放視界、深化思維;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遷移能力的訓練對開發學生發展潛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尤為重要。
7、新課程標准下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課堂上,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積極性,發揮創新精神,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並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學習興趣的培養是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動力。
新教材章節的安排呈專題的形式,並增加了許多活動課內容,十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並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讀一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新教材的「讀一讀」里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多年來,由於「應試教育」的桎梏,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依樣畫葫蘆地解題,而動手製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卻相當低下,更談不上開動腦筋發揮創造性,「應試教育」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製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能夠由簡單的實物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形狀。」
利用「想一想」,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並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思維、培養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利用「試一試」,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課堂上要打破以問題為起點,以結論為終點的教學方式。要構建「問題――探究――解答――結論――問題――探究」的開放式過程。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學生能提出問題,這是思維活躍的表現,也是學生勤於動腦、關於思考的表現,教師要提倡、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由不敢提問到敢於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於提問,使課堂出現觀念的交鋒、智慧的碰撞。
三、用鼓勵與支持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師應對學生正確行為表示明確的贊揚,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我在教學中就經常使用「很好!」「太棒了!」「不錯!」「有進步」等等語氣詞,給學生以關注和贊許,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支持與鼓勵,從而在創新的路上走得更遠。當然,由於某種原因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在探索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時候教師不要急於評價,出示結論,而是要幫助學生弄清出現錯誤的原因,並且鼓勵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承認並且改正錯誤,這種幫助與鼓勵從客觀上保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也勢必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敏捷,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有極大好處的。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養,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
在新課標施行的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更要在學生面前展現一個具有創新氣質的教師形象,在提高自身素養上不能有絲毫懈怠。更何況在新教材試用以來,不斷有教師反映感嘆說「我教了那麼多年書,現在不知道該怎麼上了」,認為現在這個教材不如以前的,內容既多且蜻蜓點水,不系統,不好用。筆者認為,這是沒有較好地學習領會新課程標准而產生的誤解,有的教師連新課標都沒見過,更不用說讀,不可能把握好新教材,也就無法改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因此,我認為加強學習,提高素養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
總之,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只有師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學相長。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綜觀全局,充分協調教學中的各種因素,創設民主氛圍,確保學生心理自由,採取行之有效地教學方法,激活思維能力,運用人格力量,弘揚學生個性。惟其如此,學生創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數學課堂教學這塊沃土上結出豐碩之果。
8、新課標下如何創新小學語文教學
新課改小學語文多媒體合作意識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以學生發展為本。隨著新課程的逐漸實施,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也在進行變革,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要逐步向新觀念轉變。總之,新課程給小學語文教學引入了新的思路,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淺析。一、重視學科間的聯系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綜合性的學科,是學習數學、歷史等學科知識的基礎,與其它學科的教學聯系比較緊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語文學習密不可分,只有這些能力比較強時,學習其它課程才會更容易。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與其他學科相互聯系,各種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用語文知識去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當然,其他學科對語文學習也有益處,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應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補充語文方面的知識。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將語文與實踐聯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語文應用無處不在,學生要學以致用,在生活中用課堂上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行交流,只有將學習的知識熟練應用於生活中,才能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當然,生活中多應用語文進行創作,可以鞏固學習的知識,同時還能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二、運用多媒體,改善語文教學環境現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發展迅速,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學校得到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各種各樣的客觀事物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也可以將一些抽象問題通過形象的圖片、視頻等展示出來,事物的動靜、快慢、大小,藉助於多媒體技術都可以清晰的展示。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課堂活力,生動的畫面可以吸引學生去觀看、去思考。多媒體技術還使得知識變得立體化,比如在小學一年級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將漢字與圖文、音頻相結合,可以充分吸引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文章描述的各種美景,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比如,在講授李白的《靜夜思》一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月光下一位詩人站在窗前仰望著天空,思念著家鄉,給學生製造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體會詩人所思所想,幫學生理解詩的深意。這種教學方式在以前我們是不敢想像的,以前我們只能引導學生去想像這個畫面,現在我們可以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把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激發出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藉助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互聯網上搜索國內頂級教育大家的教學視頻,在課堂上通過播放視頻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感受教育大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這幾年的應用證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方面的應用,是信息時代必然的趨勢,也是最新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可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小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能夠將課堂的教學效率極大地提高。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語文學不好的話,必定會影響其它學科的教學。小學語文是後續語文學習的基礎,在小學階段不能將語文學好的話,肯定要影響到初中和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由此可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其實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過程,是學生學習怎樣運用語言的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教授學生書本上的內容,單純的書本知識的記憶沒有任何意義,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小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的應用,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在語文上體現為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與應用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所有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學生能學到多少知識,而是經過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提高多少。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而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最終還得靠學生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獲取知識,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在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見效的,需要日積月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由於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主動性較差,在語文學習中如果單靠他們自己埋頭苦幹,學習效果肯定很差。在現代社會中更強調合作精神,個人的「英雄主義」並不被大家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很多學科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競爭意識,這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發組成學習小組,課上共同討論,課下一起學習,在生活上相互幫助。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小學生在小組中培養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並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