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創新技法
1、機械創新設計的方法都有哪些?
創新設計的正常開展和完成,必須正確運用創新設計方法。常用的創新設計方法主要有下面幾種:
一、智力激勵法
智力激勵法又叫集思廣益法,它是由美國創造學家A.F.奧斯本提出的。人的創造性思維特別是直覺思維在受激發情況下能得到較好的發揮。一批人集合在一起,針對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時,由於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各異,提出的各種意見能互相啟發,從而誘導出更多創意。通過激智、集智、交流,可實現創新的目的。智力激勵法可以通過召開會議,也可以通過信函、書面等形式,達到互相啟發、補充和完善見解,或發展為新的見解。
二、提問追溯法
提問追溯法是有針對性地、系統地提出問題,在回答問題過程中,便可能產生各種解決問題的設想,使設計所需要的信息更充分,解法更完善。提問追溯法提出的問題如下:
1)有沒有其他用途?有沒有新的用途?稍加改進有沒有其他用途?
2)能否借用其他經驗或發明?是否有相似的東西?是否有可模仿或可借用的東西?3)能否在結構、造型或其他方面變化一下?能否增加或減少什麼?能否加高或降低一點?能否加長或縮短一點?能否加厚或減薄一點?能否減輕或加重一點?能否擴大或縮小一點?能否重新組合或再分解?
4)能否用其他東西代替?能否用代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或其他的代用製造方法?
5)能否增加或減少功能?
6)能否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提高產品的性能?
7)能否採用廉價代用材料、簡化結構、使用簡單而高效的製造工藝、提高零部件的標准化程度來降低成本?
通過一連串從不同角度的發問,可啟發思維,提出新的設計方案。
三、缺點列舉法
運用缺點列舉法始於發現事物的缺點,挑出事物的毛病。在明確需要克服的缺點後,有的放矢地進行創造性思考,並通過改進設計去獲得新的設計方案。例如,一家生產汽車喇叭繼電器的小廠,為了改變產品銷路不暢的被動局面,廠長和技術人員、銷售人員一起對有關產品進行分析,在廣泛收集用戶意見的基礎上,分析產品的缺點,然後針對缺點採取各種不同的措施,改進了原有的產品,很快打開了銷路,銷售量一年內便增長了一倍。
四、希望點列舉法
希望點列舉法從設計者(發明者)或用戶的意願出發提出新設想、新要求,從而激發人們去開發新產品或改進原有的產品。例如有了黑白電視機,還希望有彩色的、遙控的。又如人們希望在給別人打電話時不僅能聞其聲,而且能見其人,為適應這種要求,開發了可視電話。
希望點列舉法與缺點列舉法都是將思維收斂於某「點」,然後發散思維,最後又集中於某種創意。但希望點列舉法比缺點列舉法涉及的目標更廣,而且更側重自由聯想。
五、聯想類比法
聯想是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心理過程。對應聯想由一件事物聯想到與其對立的另一事物。例如由小想到大,由集中想到分散等。要增強聯想能力,必須注意增加知識和經驗,不但注意吸納本專業及其他專業的學科知識,更要重視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利用聯想進行發明創造是一種常用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很多發明家都善於聯想,也得益於聯想的妙用。例如,貝爾發明電話,開始沒有成功,以後從吉他的聲音中想到了共鳴原理,改進了裝置,才使電話發明成功。又如布拉特從看到蜘蛛織網聯想到可以從上到下造橋,從而發明了吊橋,突破了傳統的造橋模式。
聯想類比由一事物或現象聯想到與其有類似特點(如性質、外形、結構、功能等)的其他事物或現象。例如,由水波想到聲波、光波;由水波可出現干涉現象,想到光也有干涉現象等。
六、反向探求法
反向探求將人們通常思考問題的思路反轉過來,從背逆常規的途徑探尋新的解法,因此反向探求法亦稱為逆向思維法。例如在鎢絲燈泡發明初期,為了避免鎢絲在高溫下的氧化,需要將燈泡內抽真空,但是使用後發現抽真空後的燈絲通電後仍會變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多數人的意見是繼續提高燈泡內的真空度。而美國科學家蘭米爾卻應用反向探求法提出向燈泡內充氣的方法,他分別試驗了將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氣、水蒸氣等充入燈泡,試驗結果表明氮氣有明顯的減少鎢蒸發的作用,可使鎢絲在其中長期工作,因而發明了充氣燈泡。又例如:化學能為什麼不能變成電能?聲音既是振動,那麼振動為什麼不能復現原聲?根據這些反問,相繼發明了電池、留聲機。
七、組合創新法
組合創新法是將現有技術或產品通過功能、原理、結構等方面的組合變化形成新的技術思想或新產品。組合法的優點是組合形式多樣,應用廣泛,便於操作,經濟有效。組合創新法應用的技術單元一般是已經成熟或比較成熟的技術,不需要從頭開始,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當代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已經開發出來的技術,只要合理組合,就能創造出適合需要的技術系統。例如,美國的「阿波羅」宇宙飛船由700萬個零件組成,但沒有一個零件是新研製的,用這些已有的零件組合出把人送上月球又重返地球的神奇系統。同樣「阿波羅」宇宙飛船技術中的全部技術都是現有技術的組合。
組合創新法的類型很多。常用的有性能組合、原理組合、功能組合、結構重組、模塊組合等。雖然組合創新法所使用的技術是已有的技術,但適當組合後,同樣可以做出重大的發明。
2、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
[
3、現代菜品的創新有哪些特徵?
一、創新要有一定的基礎性
1、了解烹飪發展的新動向
餐飲經理人的觀念,將決定整個餐飲企業的經營理念,甚至企業經營的成敗。當今人們的消費水平和飲食要求在不斷提高,已從溫飽型向健康型轉變,人們的消費也由「感情消費」變成了「理性消費」。餐館的生產從純手工操作向機械化和標准化轉變,所以菜品的創新一定要圍繞市場的需求進行,要符合健康、美味、環保的飲食主題。
2、收集烹飪新信息
創新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的,絕不是空中樓閣,要想創制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菜品,必須對現有的菜品進行歸納和總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的創新菜品才能更有生命力,如通過雜志、報紙、網路等。還可以通過各種美食展、烹飪比賽、技術交流等形式獲得更多的烹飪信息,這些資料是菜品創新的源泉,是提高創新能力。
3、強化烹飪基本功
首先,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不能保證菜品的質量,菜品的質量會出現波動;其次,沒有基本功,創新的思路方案無法得到落實,即使有再好的想法和構思也很難通過菜品得以實現。所以必須先練好過硬的基本功,才能從中積累經驗,繼而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不可好高騖遠、急功近利。
二、創新方法的特點及要求
1、利用新原料的創新
所謂新原料必須是未被列入國家動植物保護名錄的原料,而且是對人體無毒無害的安全性原料。所以,在選擇新原料時必須對相關保護法規有所了解,同時還要對原料中是否使用合成色素、防腐劑、漲發劑、漂白劑以及原料的安全性(如河豚)進行審視。在使用新原料時要對原料的口味、質感、功能有所了解,以採用合適的調味方法和組配方法,確保新菜品的風味質量。
2、利用新組合的創新
菜品在進行組合的過程中,必須保持菜品原有的優良特色,不能因為追求創新而失去地方傳統;中西結合要洋為中用,運用西餐中好的技法、調料來豐富中餐菜品,但仍要保持中餐的基本特色,如果所創制的菜品以西餐特色為主,掩蓋了中餐工藝特色,那並不是創新的目的和方向;古今結合更要古為今用,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創制的菜品要符合現代人的消費需求和飲食習慣
4、宋代漆器發明了哪些創新技術?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密陀僧兌制生漆的基礎上,宋代發明了推光漆精製技術和器物的髹塗拋光技術。這兩個關鍵技術的創新,把漆的裝飾功能推向了兩極。一方面把漆質的剔透晶瑩發揮到了極致;另一方面也把漆的黑色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審美高度,促進了宋代素髹工藝和雕漆工藝的興盛。宋代漆工藝以質朴的造型取勝,最能體現宋代時期特點的是一色漆器。一色漆指的是器物通體髹一種顏色的漆器。有的表裡異色,或表裡同色、底足異色,也歸為一色漆。
由於一色漆器沒有任何裝飾和花紋,質朴無華,又稱其為「光素漆」。宋代的一色漆器以黑色為主,兼有紅色、褐色、赭色和黃色等。宋一色漆的器形有飲食用具中的盤、碗、碟、盒、缽、罐、勺、盆、渣斗等,茶具中的盞托,梳妝用具中的奩、粉盒、梳子,文具中的筆筒、鎮紙、畫軸,傢具中的幾,還有瓶、棒、劍等。花瓣形碗、盤以及各種造型的盒是這個時期的流行器形。碗、盤大都與同時期的瓷器造型相同。
宋代漆器工藝最具特色的是胎骨用圈疊胎製作。圈疊胎是用上好的木料裁剪成條,細長而規整,然後用熱水回軟,逐圈從小到大疊置而成,粘接、乾燥後修去梯形的稜角,做出各種造型。
這種工藝是在戰國時期出現的椿木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融合了木胎與夾紵胎工藝,是一種將木胎做好後外表裱以麻布並進行髹漆的制胎方法,具有更優越的使用性能。
多條薄木片的層層圈疊有利於克服木材的各向異性,也易於塑造出各類器型,而麻布、漆灰的裱襯作用則使得胎體更加輕薄,堅固耐用。
湖北省監利唐墓中的圈胎漆器,是我國發現的時期最早的這類製品,而在全國各地宋墓發現的眾多漆器上,都可以看到這種圈制工藝制胎新法的普遍應用。
宋代的漆藝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描金堆漆、螺鈿、戧金、雕漆等。嵌螺鈿是宋代漆器的重要品種。宋代的螺鈿跟前代比更薄且精細,在薄薄的螺鈿上刻出精巧的花紋。
宣和中訪問過朝鮮的徐兢,在所著《奉使高麗圖經》中記載了當時受我國影響的高麗螺鈿器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13、14世紀朝鮮制的螺鈿箱和唐草紋圓盒等,花紋枝梗都用銅絲來嵌制,和明初《格古要論•螺鈿》條中所說的「宋朝內府中物及舊者俱是堅漆,或有嵌銅絲者甚佳」正合。銅絲的使用足以說明宋代的螺鈿技法傳到了朝鮮。
南宋臨安,螺鈿更為流行,《西湖老人繁勝錄》講到螺鈿交椅、螺鈿投鼓、螺鈿鼓架、螺鈿玩物等,說明南宋時已用螺鈿來做多種器物用具了。
宋代的描金堆漆,上承於唐代。其中瑞安慧光塔內發現的三件經函,除了採用單純描金工藝,還在四壁周圍及轉角處採用了堆漆工藝。此外,瑞光寺塔舍利寶幢的須彌座上也使用了堆漆做法。
所謂戧金,是在硃色或黑色漆地上,用針尖或刀鋒鏤劃出纖細花紋,花紋內填漆,然後將金箔或銀箔粘貼上去,經過打磨處理,形成金色或銀色的花紋。
江蘇武進發現的宋戧金漆器,為人們認識宋代戧金漆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戧金仕女圖奩、出遊圖長方盒、柳塘圖長方盒,技藝之嫻熟,刻畫之精細,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是宋代戧金漆器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宋代漆器製作的最高水平。
尤其是這三件作品都有銘文,註明了製作時間、地點和工匠姓名,也證明了宋代戧金漆器的主要製作地在浙江溫州。
宋代戧金漆器已在3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一,在畫面構圖上疏密有致,突出所要表現的主題。其二,在戧金工藝上採用細鉤纖皴技法,物象細構之間一一劃刷絲,用較粗的線條表現物象的輪廓,
用細線、細點表現物象的細部和層次,具有寫實風格;其三,在藝術效果方面,無論是表現人物,還是表現花卉,已達到戧劃與繪圖渾然一體的效果。
雕漆的興起是宋代漆器發展的一個突出成就。雕漆是在已做好的木胎上層層髹漆,待達到一定厚度時再按所需圖案雕刻出花紋,具有層次分明、主題突出的浮雕效果。
因所雕漆色的不同,雕漆又分為剔紅、剔黃、剔彩、剔綠、剔黑、剔犀等若干品種。雕漆的出現雖然比較晚,但卻後來居上,成為漆器的主要品種。
宋代雕漆主要有剔黑、剔紅和剔犀3種。剔者,雕也。剔黑,即雕黑漆。在日本發現數件傳世宋代剔黑漆器,比較典型的是珍貴的宋代剔黑嬰戲圖盤和醉翁亭圖朱錦地剔黑盤。兩盤的刀法相同,花紋凸起不高,與漆層肥厚的元代雕漆異趣,均為南宋時的雕漆。
剔黑嬰戲圖盤高4.5厘米,徑31.2厘米,為圓形淺盤,可能是果盤。夾紵胎,表層黝黑而微呈褐色,此下有薄朱漆層,最下為暗黃色地。
盤正、背兩面刻花卉紋邊,正面中心刻樓閣3重,前為庭院,庭院以曲檻圍匝,左為池塘,右為花圃。三重飛檐門樓前後掩映,在濃密的樹蔭遮掩下,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趣;飛檐門樓前為一曲檻圍繞的庭院,10個孩童或卧或站,或駐足或奔跑,游戲耍鬧,氣氛熱烈;曲檻外水流波動,池塘中鯉魚游動。
樓閣左右,實以繁茂花樹,樹梢上一輪圓月掛在天空,輪中丹桂、玉兔清晰可見,可見所描繪的乃是中秋夜景。盤側壁為纏枝花葉圖,兩組圖案被兩條同心圓圈紋隔開。
宋代雕漆,主要是剔犀。剔犀也是雕漆的一種,與剔黑、剔紅所不同的是它的裝飾手法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剔犀工藝的做法是用兩種或三種色漆,先在胎骨上用一種色漆刷若幹道,積成一個色層,再換一色漆刷若幹道。
有規律地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色層達到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出雲紋、回紋、卷草紋等,在刀口的斷面顯露出不同的色層。因此,剔犀能夠取得比純色雕漆更富於變化的裝飾藝術效果。
剔犀雖然屬於雕漆范疇,但這種工藝只是以雕刻線條簡練、流暢大方的雲紋、回紋等為主,並不雕刻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等。
在宋代,還出現了器表連續髹兩種色漆和推光髹漆工藝。在唐代及其以前的漆器的表面除彩繪外,要麼髹成紅色、棕紅、暗紅等,要麼髹成黑色、褐色、棕褐等。
在湖北省武漢十里鋪北宋墓發現的漆器,表面連續髹紅、黑兩種色漆,鋥亮如鏡,幾乎看不到疵點,說明當時已採用從粗磨、細磨到沾水或油打磨等多道磨製工序,顯示出高超的推光工藝水平。
在漆器生產方式上,宋代不僅官方專設機構管理漆器生產,而且民間漆器作坊日漸興盛,遍及各地。私營漆工坊與官營漆器製造作坊的賞賜和調撥體系形成鮮明對照,成為驅動我國古代髹漆工藝向多樣化方向持續發展的兩個不可缺少的車輪之一。
北宋首都汴梁、南宋首都臨安等地,都是漆器生產的集中之地,宋元時期的嘉興、溫州、江寧等地也是其著名產地。當時的「浙漆」號稱「天下第一」,其中溫州漆器最負盛名,所產漆器遠銷到常州、武漢、淮安等地。
由於漆器工坊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出於市場競爭的需要,漆器產品還往往題刻年款、產地、店鋪名或製作工匠姓名,商品化特色更加濃厚。各種專業性的漆行和店鋪應運而生,在大城市中設有分工很細的「行」、「鋪」。
南宋的臨安,不僅有著名的「漆作」、「戚家犀皮鋪」、「游家漆鋪」、「溫州漆鋪」等,還有以漆器命名的地名,如著名的「李官人雙行解毒丸」就設在「漆器牆下」。《宋史•食貨志》記載:
西夏至景德四年於保安軍置榷場,以香葯、瓷、漆器、姜、桂等物易蜜、蠟、麝臍、毛褐等。非官市者,聽與民交易。入貢之京者,縱其為市。
可見漆器已作為商品在民間普遍使用。宋代漆器生產主要在南方,並形成了溫州、杭州等漆器製作中心,發現有大量宋代漆器。如浙江省瑞安縣仙岩北宋慧光塔中,發現一批寫經、刻經、舍利函等重要漆器。
如慧光寺塔發現的北宋描金堆漆經函,有內外套盒的經函一套。外函長40厘米,寬18厘米,高16.5厘米;內函長33.8厘米,寬11厘米,高11.5厘米,外函木胎,盝頂,下有須彌座,通體髹棕色漆,漆堆出供養菩薩、神獸、飛仙、花卉等,並嵌小珍珠。在漆地上用金筆描繪飛天、花鳥、鼓,琶、排簫等樂器,線描精細,堆漆工藝高超。
此函反映了北宋早期髹漆工藝水平,據建塔施主題記,知此函為永嘉嚴士元所舍,函底有金書一行,已模糊不清,僅「大宋慶歷二年」等字依稀可辨。此函當為溫州製品。
描金堆漆經函內函木胎,通體髹朱漆,除函底外,均工筆描金。頂部繪雙鳳紋圍花3個,四壁繪六瓣形鳥紋8圍,花卉為地。下部須彌座上設壺門,壺門內飾嫩芽形裝飾,以十字形葉片為地。由於內函放置在外函內,保存完好。
此函製作年代有據,為北宋慶歷年間早期製品,是一件北宋早期描金漆器的實例,乃北宋漆器中之珍貴品。
5、技術創新的方法有哪些?
①組合創新,企業的技術創新包括產品技術和產品生產工藝技術兩個方面的創新。②同步創新。這是指創造條件使與某一技術創新主題
6、創新方法主要有哪些
創新的方法很多,大致有:
對原有產品進行再創造使之更為完美(延伸法)
對原有產品進行改造使之適用其它用途(移植法)
利用現有的技術,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擴展法)
模擬生物的動作、能力解決問題(仿生法)
對現有技術通過結合變化構思出新的機構類型(變異法)
7、創新產品的五種技巧是什麼?
第一,巧妙綜合。從創造學的角度來講,綜合就是創造,從小小的電子門鈴到巨大的宇宙飛船,無一不是某些物品的上下左右的延伸和綜合。日本生產了一種"媽媽鬧鍾",它能及時向孩子發出"起床了"、"上學時間到了"等叮囑。歐洲生產了一種電子門鈴,能根據不同的情況告訴來客"請稍等"或"主人不在,請過會再來"。美國人設計了一種催眠枕頭,待人入睡後,催眠曲就會自動停止。美國人還生產了一種音樂書,翻開目錄,就能聽到音樂伴奏和解說聲。這些產品都很新穎,一上市都成了搶手貨。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就會覺得這些產品並不神奇,它們都只是幾種產品的綜合:"媽媽鬧鍾"是鬧鍾和錄音裝置的組合;電子門鈴就是門鈴與電子裝置的組合;催眠枕頭是枕頭與電磁裝置、收錄裝置的組合;音樂書是書與微型收錄機的組合,而且可以肯定地說,任何一種新產品的誕生,都是在某種或某幾種前人設計的產品的基礎上的延伸。就連"高精尖"產品也不例外。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指揮韋伯說:"阿波羅計劃中沒有一項新的發明,能使用的技術都是現成技術,關鍵在於綜合。"
第二,標新立異。給產品加上各種新奇的功能,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一種很平常的產品如果增加某種新的功能,就可能大大吸引廣大消費者。鎖是一種古老的產品,而一些外國製造商給它以特殊的功能,如有能辨別主人聲音的鎖,不聽到主人的聲音,你就別想把它打開。還有見到客人會主動打招呼、唱迎賓曲的鎖;一般香煙盒並不稀奇,但有一廠家設計了一種很有魅力的煙盒,放在寫字台上,是一件精美的裝飾品,當主人取煙時,它還會提醒主人"吸煙有害健康"或"請您保重身體"等一類有益的忠告,產品一問世,就風靡市場,許多不吸煙的顧客也搶著購買,有的是為丈夫,也有為父母或家人獻上一片愛心。
····第三,不斷改進。許多精明的企業家都很注意產品問世後的反饋信息,指定專人甚至發動全體員工都去收集顧客對產品的反饋意見,然後根據這些意見,對產品作某些關鍵性的改進,這些改進也許不大,可能只是轉換了一個把柄的位置或是變換了某一部位的形狀,也許是增設某一有價值的功能,但就是這些小小的改進卻滿足了顧客的需求。不僅使產品有新意,而且使顧客對產品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因而就會更佔有市場。有個法國公司生產電話機,而現在電話機功能是越來越全,越來越先進。他從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許多人打電話都需要紙和筆記錄,但往往手邊一時找不到。於是,他推出了一種帶筆紙附件的電話機,雖然這個改進沒有什麼新技術,卻增加了一種實用功能,結果投放到市場後大受歡迎。
第四,嫁接延伸。一個產品的更新,完全可以靠嫁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達到如日本人利用聲探技術,使縫紉機能聽懂16種語言,縫制20種款式。其根本功能就是在縫紉機上通過錄放機下達命令。現在的全自動洗衣機早在原來單缸和雙缸半自動洗衣機基礎上嫁接了電腦控制技術,根據衣料質地、臟污程度選擇最佳的洗滌程序,實現配液、預洗、洗滌、漂洗、甩乾等全自動服務。產品更新還有一點就是延伸,在原有產品的規格、花色的基礎上進行翻新。各人的愛好並不相同,如果我們品種能豐富一些,就能滿足各種顧客的需要。
產品創新的辦法當然遠不止這幾種,這里不過是舉例而已。如果我們都能開動腦筋,想辦法,就不愁沒有新產品問世。
第五,突破一點。提高產品質量是無止境的,如果能突破一點,改進產品的技術性能使產品質量得以升華,那就會產生很好的市場效應。如為節省能源,有些廠家推出了節能燈,但不少節能燈使用期很短,顧客對此不滿意。英國研製出一種長壽燈,燈泡內壁塗有一層發光的磷化物,充氣後自行發光,無須用電,壽命達到20年,投入市場後,立刻成為市場上的暢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