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新旅
1、謝靈運開創了什麼詩
謝靈運開創了什麼詩——答案:謝靈運開創了山水詩。
謝靈運(385年-433年),本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秘書郎謝瑍之子,母為王羲之外孫女劉氏。
出身陳郡謝氏,生於會稽郡(今屬紹興市)。元興二年(403年),襲封康樂縣公。起家大司馬(司馬德文)參軍,歷任撫軍(劉毅)記室參軍、太尉(劉裕)參軍、中書黃門侍郎等職。劉宋建立後,降封康樂縣侯,歷任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永嘉太守、秘書監、臨川太守。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處死,時年四十九歲。
謝靈運年少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並稱"顏謝",是第一位全力創作山水詩的詩人。兼通史學,擅長書法,翻譯外來佛經,並奉詔撰寫《晉書》,輯有《謝康樂集》。
【人物生平】
自幼聰穎
謝靈運很小的時候就聰慧過人,祖父謝玄十分看重他,跟親近的人說:"我生了謝瑍,謝瑍卻怎麼生出靈運的呢!"謝靈運幼年時在錢塘道士杜炅的道館中寄養,十五歲才回建康,故小名客兒。謝靈運從小便愛讀書,博覽經史,他文章寫的非常好,江南幾乎沒人趕得上,堂叔謝混尤其喜歡他。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十八歲的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享受兩千戶的稅收待遇。援引先例,謝靈運被朝廷授予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但謝靈運拒絕擔任該職務。
出仕東晉
義熙元年(405年),謝靈運出任琅琊王、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謝靈運喜愛奢侈豪華,他車子的裝潢鮮艷而美麗,他的衣著玩的用的東西,無不改變以往的舊樣式,世人都學他的樣子跟著變,人們都叫他謝康樂。
義熙三年(407年),撫軍將軍劉毅鎮守姑孰,謝靈運擔任劉毅的記室參軍。劉毅鎮守江陵,又讓他當衛軍從事中郎。
義熙八年(413年),劉毅起兵反劉裕,兵敗自殺,劉裕任命謝靈運為太尉參軍。返京後又轉任秘書丞,後因事而被罷免。
義熙十一年(415年),謝靈運轉任中書侍郎。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征討後秦姚氏,驃騎將軍劉道憐留守都城。謝靈運被任命為諮議參軍,再轉任為中書侍郎,接著又被任命為世子中軍諮議、黃門侍郎。後來,謝靈運又奉命出使彭城,慰勞劉駿,並寫了《撰征賦》。
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在彭城建宋國,奉命出使歸來的謝靈運仍然被任命為宋國黃門侍郎,再升任相國從事中郎,世子左衛率,因為擅自處死門生,被免除官職。
明·釋文定《謝靈運像》
任性妄為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東晉自立,謝靈運爵位由康樂公降為康樂縣侯,食邑五百戶,又出任散騎常侍,轉任太子左衛率。謝靈運天性偏激,常常有觸犯禮法律令的行為。朝廷只把他當做有些才華的文人,而不是有學識才乾的政治家。而他自己卻認為有水平參與國家大政,卻不被賞識得到重用,經常憤憤不平。
永初三年(422年),宋少帝繼位,權力掌握在大臣的手上,謝靈運在中間挑撥離間,誹謗當權的人。司徒徐羨之等人很怕他,便排擠他外放任永嘉太守。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謝靈運一貫喜歡遊山玩水,因為他是被貶謫出來的,於是便任情地遨遊,足跡幾乎踏遍了每一個縣,每次出遊,經常十數天不歸,治民、進賢、決訟、檢奸等郡守的主要職責,他一概不聞不問。他無論到哪個地方,都吟詩作賦,表達他的感受和心意。在郡上任職只一年,便稱病離職,返鄉隱居。他的堂弟謝晦、謝曜、謝弘微等都寫信規勸他,但他根本不聽。 謝靈運祖父和父親都安葬在伯寧縣,那裡有他家的老屋和別墅。於是他自行把自己的籍貫改成會稽郡,在那裡修建房屋和庄園,他的居處前瞰環環的秀水,後背巍巍的大山,極盡幽深靜謐的風致。他和隱士王弘之、孔淳之等逍遙放縱,作詩為樂,他每一首詩被傳到京城,無論貴賤競相傳抄,一夜之間,官吏百姓便對這首詩知曉熟悉了。遠近四方的人非常仰慕他,一時間,名噪京城。他還寫了一篇《山居賦》並自己進行注釋,以記述這些事。
景平二年(424年),劉義隆登基為帝,並於元嘉三年(426年)誅殺權臣徐羨之等人,隨後調任謝靈運為秘書監,但兩次召見,謝靈運都沒理睬。劉義隆派光祿大夫范泰寫信給謝靈運稱賞他,他才應召就任。皇帝叫他整理秘書省的書籍,補增遺漏的地方,又因為有晉一代沒有一本完整的史書,所以叫謝靈運寫一本《晉書》,他寫出粗略提綱,但這書終究沒有寫成。 不久又升任侍中,每天早晚被召見,很得文帝的寵愛。謝靈運的文章書法都獨步當時,他每次作文,都親筆抄錄,文帝稱他的文章和墨跡為二寶。既然自己是名人,謝靈運覺得自己應該參與朝政,開始被召見時,便這樣自許,但召見之後,文帝卻只把他當成一個文人而已。 他每次和文帝在一起喝酒時,文帝不過讓他談論詩文而已。王曇首、王華、殷景仁等人,名聲和爵位一直在他之下,卻同時被寵待,謝靈運心中不滿,往往推說自己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築池塘、種植花樹、移栽修竹、擺弄香草而已,並且無休止地讓衙門里的勞役服務於他個人。出城遊玩,有時一天走一百六七十里,往往一走就是十多天,既不上書請示,也不請假。宋文帝見此情形想將其免職,但又不想直接下旨將其免職讓他顏面喪盡,便暗示他主動辭官。謝靈運於是上表稱自己有病,皇帝讓他休假回家鄉休養。他臨行之前,又上了一道奏疏勸文帝北伐。
結仇太守
元嘉五年(428年),謝靈運稱病回到家鄉後,遊玩喝酒集會賦詩照舊,日以繼夜。因此而被御史中丞傅隆所彈劾,被免除了所有官職。 回到家鄉後,謝靈運和同族兄弟謝惠連、東海人何長瑜、潁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璿之,因為相互欣賞對方的文章而結好。他們同游山水,當地的人稱他們為"四友"。
謝靈運依靠著祖輩、父輩豐富的家底和深厚的人脈,生活富足,奴僕眾多,有上百名先人的門生故吏和他往來。他喜好游山陟嶺、縱情山水,沒少做開山造湖的事情。但凡游山,必定要探尋最為險峻幽深的地方,即便山巒疊嶂、溝壑縱橫,也必會游遍每一個他想去的地方,不畏險阻。為了便於走山路,他每次登山都穿上一種前後齒可裝卸的木屐,上山時便去掉前面的鞋齒,下山時則去掉後面的鞋齒。這種鞋被後世稱為"靈運屐"。
謝靈運大興勞役,曾經從始寧南山到臨海一路伐木開道。時任臨海太守王琇聞之,以為是山賊前來偷襲,甚為驚恐,後來得知來的是謝靈運不是山賊才安心。謝靈運邀請王琇隨他一同繼續遊玩,王琇不肯。 謝靈運在會稽也有很多人跟從,他總是驚動郡縣長官。會稽太守孟顗信仰佛教,誠懇認真,謝靈運很瞧不起他,且對他說:"成仙得道應該是有靈氣的文人,你升天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前,成佛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後。"孟顗非常厭惡謝靈運所言。
回踵湖在會稽城東,謝靈運上疏請求將其改做稻田之用,得到批准,下令地方各州郡執行。但孟顗認為,回踵湖距城郭很近,一方水土養一方百姓,改做稻田沒能物盡其用,十分可惜,因而堅決不執行朝廷的命令。謝靈運眼看著事情沒有向著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轉而又要求將始寧縣的岯崲湖改做稻田,再次遭到孟顗的抵制。謝靈運認為孟顗的考慮並非以利民為首要,而是只考慮掘開湖泊會殺生,言語間中傷了孟顗,孟顗和謝靈運結下仇恨。
孟顗利用謝靈運性格放盪不羈、對百姓多有侵擾的事,上了一道奏疏說謝靈運想謀反並私自調用本郡軍隊防守自衛。謝靈運聽說此事,飛騎進京上書:"我歸家養病至今已三年,平日遠離城郭居住,鮮與世人打交道,多呆在偏僻的窮山岩洞之間,幾乎中斷了和外界的聯系。我只想修身養性,平靜過完餘生。然而,上月二十八日我突然得知會稽太守孟顗上疏彈劾我謀反的不實之語,深感驚異,不知他為何要這樣講,便急忙回到京城面見皇上您並解釋清楚。在來的路上,當我經過山陰城時,孟顗全城設防,兵馬嚴陣以待,大街小巷密探遍布。微臣真的不知犯有何罪,竟會被如此防範,現在的我無時無刻不處於恐懼之中。臣下當年曾有幸做過皇上的侍臣,蒙受天恩,如果有確鑿證據證明我背叛聖上、大逆不道,我心甘情願意被判處死刑,以正國法。使普天之下,也不能有我立腳的地方。現在只以謠言作為我的罪證,這是多麼殘酷啊!自古以來,聖賢們也免不了被誹謗,但是招致誹謗,還是有原因的。或者不怕死亡重視義氣,或者結黨聚眾,或者稱雄鄉里,或者當劍客俠士,縱橫無忌。還從未聽說循規蹈矩的人,想去造反謀逆的,隱居的人,打算謀害皇上的。現有人捕風捉影,憑空造謠,從古以來的陷害,沒有比這更殘酷的。我並不是愛惜自己的生命,只是受不了其中的冤枉。我捫心自問並無什麼對不起皇上的事,但是抱著一肚子的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帶病投奔皇上,請您裁判。我希望皇上鑒定是非曲直,那麼即使我死了,也如同活著一樣。我現在整天擔心害怕,以致老病發作,神情恍恍惚惚,不知怎樣陳說。"
充軍被殺
皇帝知道謝靈運是被冤枉的,所以沒有判他有罪,只是不想讓他回會稽,於是讓他做了臨川內史,且增加俸祿到兩千石。謝靈運赴任後仍然如故,和在永嘉太守任上時沒有兩樣,所以再次被有關人員彈劾。司徒派臨川王的從事鄭望生逮捕謝靈運,謝靈運反而抓住鄭望生,起兵叛逃,從而有了叛逆的念頭。 他寫詩說:"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最後他仍被追上並被逮捕,被送到廷尉那裡定罪。廷尉上奏說謝靈運率領部眾造反,應處以死刑,皇帝仍然愛惜他的才華,只想免去他的官職而已。彭城王劉義康堅持說不應該饒恕他,於是皇帝下了一道詔書說:"謝靈運罪過深重,確實應該判處死刑。但念他祖父謝玄有功於國家,應該原諒他的子孫,免死充軍廣州。"
元嘉十年(433年),秦郡府將宗齊受走到塗口,途徑桃墟村,看見有六七個人在下面路上胡亂說話,懷疑不是好人。回來告訴郡縣長官,長官派兵隨同宗齊受前去抓捕,經過搏鬥,把他們全部捉住,投入了監獄。 其中有一人叫趙欽,山陰縣人,說:"本村人薛道雙以前和謝靈運共過事,在去年九月初,薛道雙通過本村人成國告訴我說:'先前做臨川內史,現在犯法沖軍廣州的謝某,給我們錢財,叫我們買弓箭刀槍盾牌等武器,讓薛道雙結交鄉里的健兒勇士,在三江口劫救謝某,如果成功的話,大家功勞都一樣。'於是集合眾人篡取謝某,但沒成功。大家回來時很餓,只好沿路打劫。" 有關部門以此又上奏按法逮捕謝靈運,皇帝下詔書,命令在廣州將謝靈運就地正法,終年四十九歲。謝靈運臨死時寫詩說:"龔勝無餘生,李業有終盡。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殞。凄凄凌霜葉,惘惘沖風菌。邂逅竟幾何,修短非所憫。送心自覺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獲岩上泯。"他詩中稱述的龔勝、李業,好比前詩中說的子房、魯連。
【文學成就】
體裁
謝靈運畫像
在山水詩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楊方、李顒、庾闡、殷仲文和謝混等人,都曾有過一定的貢獻。但謝靈運卻是第一位全力創作山水詩的詩人,其現存詩近百首,其中38首可稱得上是較為完整的山水詩。山水詩在晉宋勃然而興,其功首推謝靈運。
特點
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賴"雕琢"之功。謝靈運山水詩的"雕琢"是對自然的一種細致的擬態,謝靈運又在擬態的過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觀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現出源自現實的真實而又不同於現實真實的獨特面貌。謝靈運山水詩中"雕琢"的功力,既體現在對細微景物的細致描摹上,又表現為對多種意向的結構組織中,而兩者往往結合在一起,合力展現出山水的姿態各異而又變化萬端。同時,謝靈運山水詩又呈現出了"自然"的一面。謝詩中體現的"自然",有雙重的含義。一方面,謝靈運山水詩真實地呈現了自然的風貌,這和詩人的"雕琢"之功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謝靈運也有看似不事雕琢脫口而出的句子,真切自然,如"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等。
"雕琢"和"自然"往往在謝靈運山水詩中雜糅並陳,這是謝詩的雙體面:從詩歌的發展來看,謝詩是"自然"的,這一方面反映在其描摹景物的用詞,另一方面也表現為其所描摹的景物也是現實的,這既不同於漢大賦誇張藻飾,也不同於玄言詩的概念化寫景風格。而"雕琢",大多集中在謝靈運對具體景物的細部刻畫上。
謝靈運重情,在其山水詩中表現得極為充分。從整體上而言,在經歷了玄言時代詩歌重"理"而"皆平典,似《道德論》"的過程。謝靈運的山水詩遙接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以自身的創作實績令詩歌重新回歸了抒情言志的傳統,在其絕大部分山水詩中,也體現了詩人抒情言志的風格。其詩作中的情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作為理想的失意者,謝靈運在其詩作中傾訴了"與世不相遇"的悲憤之情。②作為山水的游賞者,謝靈運在其詩作中流露了對自然的賞愛之情。③作為行旅的孤獨者,謝靈運在其詩作中抒發了尋求同道的思友之情。④作為求道的思想者,謝靈運在其詩作中表達了悟道後的欣喜之情。
謝靈運的山水詩,開創了中國山水文學的新境界。他在既往文學作品寫景經驗的積累之上,創造性地將多重藝術表現手法運用在其山水詩的創作中。在他的山水詩中,山水詩充滿新鮮感甚至是陌生感的、或幽深或明麗的景觀,為讀者呈現出如同實景,而又超越實景的詩化的"自然"。同時,由於謝靈運的山水詩以"言志"為旨歸,因而,自然山水又是他抒發情感的載體,總是蘊含著作者主觀的情緒。由此,形成了謝靈運山水詩獨特的自然、人文韻味。
影響
謝靈運及他的山水詩創作在劉宋時期已產生巨大影響,沈約、謝脁等人對其繼承與發展促進了山水詩的逐步完善。謝詩語言富麗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細致入微的描摹景物,這對後世詩人詩歌語言及寫景技巧都有示範作用。謝靈運的山水詩追求駢偶對仗,這一特點一方面直接影響了稍後的齊梁文學,促進永明體的出現,另一方面又間接推動了近體詩的出現,為初盛唐山水詩走向律化起了應有的作用。他的山水詩創作在寫景模式與形式技巧方面都影響著初盛唐詩人的詩歌創作。謝詩三段式結構和明暗雙線結構為初盛唐詩歌的發展搭建了較高的平台,最終山水詩在唐代達到高度的繁榮,出現山水田園詩派。
【佛學成就】
謝靈運是晉宋之際重要的佛學家。在當時佛經的傳譯活動中,謝靈運參加過《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涅盤經》的潤改,注釋,編有梵漢字典《十四音訓敘》,還創作了大量的具有佛禪意蘊的詩賦文章如 《石壁立招提精舍》、《和范光祿祗洹像贊》、《維摩經十譬贊》 、《凈土詠》以及《佛影銘》等。 最重要的是,他對於佛學的發展是有理論貢獻的,他的《辨宗論》,是倡導和發揮道生的頓悟成佛理論並施影響於後世的關鍵性論著。對於唐宋禪學,對於宋明理學,《辨宗論》都可以視為來自中古學術的重要淵源之一。
【目錄學成就】
謝靈運在目錄編撰方面有很大成就,宋元嘉三年(426年),謝靈運任秘書監,負責整理現存秘閣書籍,補足舊文。由於社會動盪,戰亂頻仍,書籍多有散失,遺留異地,謝靈運奉詔著錄,四處收訪,親為校理,終於在殷淳等目錄學家的協助下撰成《秘閣四部目錄》。據阮孝緒《古今書最》稱:《秘閣四部目錄》著錄了一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佛經四百三十八卷,分為六百四十五帙。比東晉李充所編《晉元帝四部書目》著錄更為宏富。
謝靈運坐像
【旅遊成就】
謝靈運是中國古代的旅遊家,他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旅遊上。謝靈運的旅遊,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放鬆和享受,他淡泊名利,只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尋求精神上的滿足。謝靈運在旅遊的過程中創作了大量的山水詩文。他的詩文情景交融,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例如謝靈運創作的《富春渚》,其在詩文中,描述旅遊中見到的奇山異水,優美景色的同時,也將"形於當行,止於當止,人生本位無法超越"這樣的人生道理,體現在其詩文中。謝靈運在其山水詩文中,給人呈現出一種美的享受,他將自己旅遊中看到的色彩、聽到的聲音,寫進自己的詩文中,給人呈現一種情景交融的場景,給人鮮明、敞亮的感覺和印象。
除此之外,謝靈運的旅遊活動,也屬於探險生活,他經常選擇一些奇險、陡峻的山峰作為自己旅遊的目標,而且他還熱衷於這種旅遊探險,在挑戰自己勇氣,挑戰山水風景時,謝靈運可以獲得無窮的樂趣,可以說是古代第一位攀岩運動的先行者。為了探險旅遊,謝靈運發明了"'登山鞋"--一雙木製的釘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齒釘,下山取掉後掌的齒釘,於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穩當,這就是"謝公屐"。他還在一些陡峭山峰上建造了亭台,便於旅遊人士歇息。
謝靈運旅遊中創作的山水詩文,流傳後世,促進了中國旅遊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對中國旅遊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他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旅遊遺產。謝靈運認為旅遊可以養生,可以讓人忘記煩惱,擺脫疲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休養生息的作用,所以謝靈運提倡旅遊,並在旅遊活動中產生了旅遊觀。他的旅遊觀讓後人進一步的認識旅遊,認識旅遊的作用和意義。他的旅遊活動、旅遊山水詩文、旅遊觀是中國旅遊文化的寶貴財富,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2、汽車廣告詞?
1、寶馬7系汽車廣告語———生活藝術唯你獨尊
2、賓士汽車廣告語———領導時代,駕馭未來。
3、奧迪汽車廣告語———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4、卡迪拉克汽車廣告語———將力量、速度和豪華融為一體。
5、富蘭克林牌汽車廣告語———一輛永遠不會給你帶來麻煩的汽車。
6、大眾汽車廣告語———出於對汽車的愛汽車價值典範。
7、沃爾沃(VOLVO)汽車廣告語———關愛生命、享受生活。
8、福特汽車廣告語———你的世界,從此無界。
9、依蘭特———給我一個美名送你一部靚車。
10、德國寶馬系汽車廣告語———生活藝術唯你獨尊。
11、菲亞特汽車廣告語———開創菲亞特新紀元, 脫胎換骨,來勢洶洶,超級雷馬。
12、陽光汽車廣告語———體驗陽光生活。
13、龍B-MPV———前程共駕馭。
14、現代汽車廣告語———駕馭現代成就未來。
15、斯柯達汽車廣告語———簡單、聰明;
16、雪鐵龍汽車廣告語———想在你之前。
17、起亞汽車廣告語———用心全為你;
3、我國第一家旅行社成立的時間和名稱是什麼?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創始人陳光甫有感於洋人在華投資雄厚,又經營我國國內的旅行業,最覺可恥的是國人自甘落後。考慮再三,決定創辦中國人自己的旅行社。
1923年8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旅行部正式宣告成立,以後又在各地設立分部。陳光甫滿腔熱血,本著對抗洋人,為國爭光的精神,在經營方針上狠下功夫。他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確立發揚國光,服務行旅,闡揚名勝,改進食宿,致力貨運,推進文化的24字方針,開創了旅行部早期艱難的創業道路。
旅行部以上綴黃色「旅」字的藍邊五角紅星為標志。這是根據古人迷途,可以依靠星宿部位確定方向的傳統而定的。但也表明了旅行部以向導行旅為責任的精神。旅行部職員身穿制服,帽上的「旅」字標志耀耀生輝,五星紅光閃耀,頗引人注目。
陳光甫要求員工對旅客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笑臉迎人。改變當時國人面貌死板的通病,「使人於見面之時就有好感」;第二要「面手清潔,衣服整齊」;第三要「造成櫃台上熱鬧氣氛」,說:「顧客之生意,無論巨細,即百元以及一元,客既來訪,則其惠顧之厚意已可以感謝。……對營業不必急於近利,最要使櫃台上顧客有熱鬧氣氛。……既為社會服務,即無利亦須為之……」。
旅行部早期業務以客運為主,其服務項目眾多,諸如代售國內外火車、輪船票,預定艙位,代辦出國手續,運輸行李,發兌旅行支票等,均包羅其中。辦理這些事繁利微,甚至純屬義務,為洋商旅行社不屑一顧的業務正反映了旅行部「服務社會」的特色,旅行部對前來購票的旅客均一一贈予燙金的特別票夾,以資紀念。為了滿足旅客的特殊要求以及保持本部的信譽,有時連經理也自駕汽車代客購票。陳光甫以「人爭近利,我圖遠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的服務態度贏得了眾多的旅客。
為了便於發展,旅行部於1924年1月遷到四川路420號。1927年6月1日,旅行部自立門戶,改名「中國旅行社」,經向國民政府交通部注冊、核准,領到了第一號旅行執照,與此同時,加強經營管理,增加服務項目。1929年秋,我國民航開辦之初,中旅社便開始為旅客代售機票。
中旅社又先後與英、美、蘇、日等國著名旅行社訂立互惠合作協議。組織團體旅遊,是中旅社的主要業務之一。為此又設立了游覽部,加強對旅遊業務的指導。旅遊節目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既有長短之分,又有遠近之別。長者如1933年12月及1936年11月由上海總社組織的華南旅行團,1937年4月由上海分社組織的贛、閩、湘、桂、粵五省旅行團;短者如1924年起每年舉辦的春季游杭專車、秋季海寧觀潮團。其他如惠山游湖、超山探梅,富春江攬勝,及游覽莫干山、廬山、青島、黃山、五嶽等,均列其中。其范圍之廣,北起長城,南至百越,東盡海隅,西達黔滇。此外,中旅還多次組織遊客赴日本、德國等觀光游覽。
從1935年8月起,游覽部還主辦了一種旨在倡導集體旅行,領略祖國名勝風光的經常性的游覽團-「中旅社游覽團」。參加的團員可以優惠旅遊及購買中旅社出版的刊物,總社專門准備了房間供團員聚會、消遣、聯絡感情,到1937年春,團員人數從初創的150人增加到900多人。招待重要團體及為集會服務,也是中旅社一項重要業務。凡是在中國舉行的較大規模的中外學術會議、博覽會和運動會也都少不了請中旅社的人員參加服務。其中著名的如1928年1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工商部在上海南市新普育堂路舉辦「中華國貨展覽會」,歷時2個月,參展廠商近百家,中旅社和上海銀行均在會場設立辦事處。中旅社還印了《國貨向導》一書廣為散發。除了解答有關旅行的問訊外,還為來自租界及北市較遠的觀眾,提供租車便利。第二年,在杭州舉行西湖博覽會時,中旅社同樣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中旅社參予接待重要的團體,如1932年因日本侵佔我國東三省而由國際聯盟派來的「李頓調查團」。
4、《重走長征路》的感言
1934年紅軍戰士們創造了戰爭史的奇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後人震驚的詞彙——長征。長征給北上抗日劃上了絢麗的一筆,成為世界的一大神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是的,困難沒有嚇倒他們,他們一路走過來了。而今已過去七十多年,我們也很難再體味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
長征是什麼?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的遠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進行的遠征。是什麼促使他們向總路程超過2萬5千里的長征,只是兩個字——信念。因為他們堅信路的盡頭是一個嶄新的國家。紅軍在長征上所表現出來的精神,他們英勇神武,奮勇向前;爬雪山,過草地,他們團結一心,吃苦耐勞,從大渡河的驚濤駭浪中,從盧定橋鐵索上的斑斑血跡中我們彷彿又看到他們的身影,一面旗子倒下了,總會重新樹起,就這樣前赴後繼,他們用血肉之軀砌成了這一壯舉,紅軍這些精神是中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直到現在仍然鼓動著中國人民奮永向前。 我們一路步行,雖然很疲勞,但是我們有說有笑。當我們進入龍勝縣時,一路上有很多鼓樓,這些可以是說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都是為了給過路的人民歇息。且當地的農民很熱情給我們指路。 在行走過程中,我們隊員都是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完成一天的任務,認真地去觀察周圍的環境,把值得學習的地方帶回自己的家鄉。每天下來,每個隊友都是筋皮力盡,且晚上所住的地方也不像我們在學校時那樣的方便舒服,但是我們毫無怨言。一路上我們都能看到很美麗的風景,特別是一些竹林,還有山山水水,說到山和水,讓我想到我們經常聽到和見到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句話,那裡的山很美水很清,真的很陶醉那樣的環境。 雖然短短的六天行走,但是客觀現實給我們的卻是課堂所無法比擬的,實踐使我們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現實。我們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於實際,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我們還了解到一些關於紅軍的事,徒步重走長征路,我們是為了體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和了解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 幾天時間的親身體味,我深深的體味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
5、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十六國時期,北方氐族的前秦勢力最為強大,佔領了長江北部大部分地區。
秦王苻堅企圖征服南方的東晉王朝。他在全國大規模徵兵,當有了80萬大軍時,他得意地說:「東晉很快就會被我征服了。」
可是,許多大臣都認為進攻東晉的時機還不成熟。大臣石越勸苻堅說:「雖然我們現在兵多將廣,但晉軍有長江天險可守,我們未必能取勝。」苻堅傲慢地笑道:「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苻堅不聽勸告,進攻東晉,結果在淝水之戰中被晉軍徹底打敗了。
意思是:把所有的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斷水流。形容兵士多,軍力強大。
出自:唐初二十一位大臣共同編撰[唐朝]《晉書·苻堅載記》。
(5)開創新旅擴展資料:
文章創作背景
《苻堅載記》為晉書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南北朝時秦王苻堅企圖征服南方的東晉王朝的故事。
公元383年(建元十九年)五月,東晉荊州刺史桓沖出兵襄陽、沔北及蜀地。桓沖於七月退軍後,苻堅便下令大舉出兵東晉,每十丁就遣一人為兵;二十歲以下的良家子但凡有武藝、驍勇、富有、有雄材都拜為羽林郎,最終召得三萬多人。
八月,苻堅命苻融率張蚝、梁成和慕容垂等以二十五萬步騎兵作為前鋒,自己則隨後自長安發兵,率領六十餘萬戎卒及二十七萬騎兵的主力,大軍旗鼓相望,前後千里。
十月,苻融攻陷壽陽(今安徽壽縣),並以梁成率五萬兵駐守洛澗,阻止率領晉軍主力的謝石和謝玄等人的進攻。當時正進攻晉將胡彬的苻融捕獲胡彬的所派去聯絡謝石的使者,得知胡彬糧盡乏援的困境,於是派使者向正率大軍在項城的苻堅聯絡:「晉軍兵少易擒,但就怕他們會逃走,應該快快進攻他們。」
苻堅於是留下大軍,秘密自率八千輕騎直抵壽陽。然而,晉將劉牢之及後率軍進攻洛澗,擊殺梁成,前秦軍隊潰敗,謝石等於是率領大軍水陸並進,與前秦軍隔淝水對峙。苻堅和苻融此時從壽陽城觀察晉軍,見其軍容整齊,連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為是晉軍,於是說:「這也是勁敵,怎能說他們弱呀!」由此悵然失意並有懼色。
苻堅及後答允晉軍要他們稍為後撤,讓晉軍渡過淝水作戰的要求,並認為能待晉軍半渡淝水之時進攻晉軍,獲得勝利。但當前秦大軍一退就出現全軍潰退,苻融騎馬入亂軍中試圖統率亂軍,但墮馬被殺,晉軍於是追擊潰敗的前秦軍,令前秦軍傷亡慘重,連苻堅亦中流矢受傷,單騎逃到淮北。
前秦宣昭帝苻堅(338~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人,氐族。十六國時期前秦政權君主(357~385年在位),惠武帝苻洪之孫、丞相苻雄之子。
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休養生息,加強生產」政策,實現國力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佔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 建元十九年(383年),興兵南下,發動淝水之戰。
意圖消滅東晉,一統天下。最終敗給東晉謝安、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導致前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獨立。建元二十一年,為後秦武昭帝姚萇殺害,終年四十八,謚號宣昭皇帝,廟號世祖。
《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晉書》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
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晉書》體例比較完備,使它能容納較多的歷史內容,而無繁雜紛亂之感。《晉書》的帝紀按時間順序排列史事,交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全書的總綱。在帝紀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紀,追述晉武帝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開創晉國基業的過程,使晉史的歷史淵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
書志部分記載典章制度,編排得類別清楚,敘事詳明,可以給人以較完備的歷史知識。列傳記載人物,編次以時代為序,以類別為輔,所立類傳或合傳眉目清楚,各類人員大都分配合理,使西晉近800歷史人物分門別類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構成晉代歷史活動的圖卷。
書中的載記專寫與晉對峙的十六國歷史,在史書寫法上是善於出新的。載記之體略同於《史記》中的世家,但世家記諸侯國歷史,反映的是先秦貴族社會國家緊密聯系的特點。載記的名目來自《東觀漢紀》,可《東觀漢紀》用載記記載平林、新市及公孫述的事跡,不過是作為列傳的補充。
6、美軍戰斗航空旅的詳細編制?
網路搜索找到以下資料
美陸軍航空兵最高編制為「旅」。這些旅級單位遵循「集中使用,分散配置」的原則,編配在「戰區-軍-師」三級,共有如下十種,大致這些航空旅皆由一個HHC(指揮群)、2~3個ATKHB(攻擊直升機營)或者是AHB(突擊直升機營)、一個GSAB(通用支援航空營)或者是CSAB(作戰支援航空營)、一個重型直升機營(HvyHB)2個地面騎兵中隊(或空中騎兵中隊)構成。個別旅也編配有指揮航空營(CAB)、戰斗搜索救援分隊(CSAR)
◆◆攻擊直升機營(ATKHB)
攻擊直升機營是編制到航空旅下執行近距火力突擊、對地攻擊、反坦克任務的航空兵單位,主要裝備是AH-64D「長弓阿帕奇」或OH-58D「基奧瓦勇士」直升機。主要區別在於:重型師、空中突擊師、軍屬航空旅使用前款;而輕型師、空降師使用後者。無論重型師和輕型師都具有相同的編制結構,每個攻擊航空營一般都含有一個營部與營部連、三個攻擊直升機連(每連編制8架
機)和一個建制內的維護連。
◆◆突擊直升機營(AHB)
突擊直升機營(assault helicopter battalion,AHB)是編制到航空旅內執行戰區/戰場地域運輸、輸送人員、裝備(更多的時候是空中機動步兵)的單位,一般編制有通用型「黑鷹」直升機——UH-60。從編制結構上看,重型師(包括空中突擊師)和軍屬航空旅內的突擊直升機營(AHB)分享相同的編制結構和相等數量的直升機;輕型師和空降師也擁有相同機型數量的編制結構。
◆◆運輸直升機營/重型直升機營(HvyHB)
重型直升機營(Heavy Helicopter Battalion,HvyHB)按照所擔負的任務我覺得叫做「運輸直升機營」(Cargo Helicopter Battalion,CHB)更合適一點,也同前面的攻擊直升機營(Attack Helicopter Battalion,ATKHB)、突擊直升機營(assault helicopter battalion,AHB)對等。不過英文原文中沒有這種說法,CHB這個詞是我生造。為了忠實於原文,這里暫時還叫做
HvyHB吧,不影響大家理解就行。這個HvyHB才是航空旅建制內真正的運輸主力軍,CH-47「支努干」直升機一次10噸貨物的龐大運輸能力,為航空旅提供空前的戰役戰術靈活性。就是裝人,此機一次也能裝上差不多一個建制排33人。從編制來看,空突師運輸營(ASD-HvyHB)-軍屬運輸營(Corps HvyHB)-軍以上單位運輸營(EAC-HvyHB),除了差一個運輸連(16架直升機)外,再沒有其它大的差別。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系空突師與軍後勤支援擔負的使命任務稍有不同,運輸量的差別導致的吧?!
◆◆通用支援航空營(GSAB)和戰斗支援航空營(CSAB)
之所以把這兩個營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兩個營的職能和任務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在航空旅編制內為所屬的上級單位:師(Division)或是軍(Corps)提供有限的低空突擊、滲透、戰斗搜索和營救(Combat Search and Rescue)、醫療後送(MEDEVAC)等任務。在航空旅編制內GSAB和CSAB是最靈活的單位。雖然裝備數量多寡不一,但基本上以通用型「黑鷹」(UH-60)為主要裝備。
◆◆指揮航空營(Command Aviation Battalion,CAB)
指揮航空營主要為旅或者上級單位(師、軍)提供增強的指揮、控制、通信中繼能力(C3);有時也執行人員輸送任務,不過輸送的人員不是普通的空中突擊步兵,而是各級指揮官和參謀人員。指揮航空營(CAB)因編配單位的級別(戰區、軍、師)的不同而編制結構各異,軍以上單位的指揮航空營突出C3和通信中繼能力,結構較為簡單;軍屬指揮航空營除了執行空中直升機分隊的指揮控制(C2)外,還遂行偵察、監視和目標獲取任務(Reconnaissance
Surveillance and Target Acquisition,RSTA),因此軍屬指揮航空營里專門編有一個目標獲取連(TARC);空中突擊師編制內的指揮航空營結構最為繁雜,遂行任務也最多,除了前述任務外,還執行空中佈雷和電子戰任務(編有EH-60電子戰直升機)。
◆◆輕型通用航空營(Light Utility Aviation Battalion,LUAB)
該營(LUAB)結構簡單,任務單一,主要為旅、師、軍輸送人員或裝備,通常編制在陸軍國民警衛隊(Army National Guard,ANG)。
◆◆航空維護營(ASB)
航空維護營平時編制到師支援司令部(DISCOM),戰時向下配屬,拆分為相對獨立的航空維護連或排,分配給編有直升機的航空旅或空騎兵中隊,執行飛行器平/戰時系統的維護保養修理測試任務,使裝備處於隨時可執行任務的完好狀態。
轉型後的陸航戰斗序列&兵力結構:
第1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24 x AH-64
1 x 攻擊/偵察航空營: 30 x OH-58D (ARH-70)
總計: 116架直升機
第1空中騎兵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12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2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3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4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10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偵察航空營: 60 x OH-58D (ARH-70)
總計: 122架直升機
第25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偵察航空營: 60 x OH-58D (ARH-70)
總計: 122架直升機
第82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24 x AH-64
1 x 攻擊/偵察航空營: 30 x OH-58D (ARH-70)
總計: 116架直升機
第101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24 x AH-64
1 x 攻擊/偵察航空營: 30 x OH-58D (ARH-70)
總計: 116架直升機
第159戰斗航空旅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24 x AH-64
1 x 攻擊/偵察航空營: 30 x OH-58D (ARH-70)
總計: 116架直升機
第28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29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2 x 攻擊航空營: 48 x AH-64
總計: 110架直升機
第34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16 x AH-64
1 x 航空勤務支援營: 30 x OH-58C (LUH-72)
總計: 108架直升機
第20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16 x AH-64
1 x 航空勤務支援營: 30 x OH-58C (LUH-72)
總計: 108架直升機
第36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16 x AH-64
1 x 航空勤務支援營: 30 x OH-58C (LUH-72)
總計: 108架直升機
第38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24 x AH-64
1 x 航空勤務支援營: 30 x OH-58C (LUH-72)
總計: 116架直升機
第40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16 x AH-64
1 x 航空勤務支援營: 30 x OH-58C (LUH-72)
總計: 108架直升機
第42戰斗航空旅(國民警衛隊)
1 x 通用支援航空營: 12 x CH-47 + 20 x UH-60
1 x 突擊航空營: 30 x UH-60
1 x 攻擊航空營: 16 x AH-64
1 x 航空勤務支援營: 30 x OH-58C (LUH-72)
總計: 108架直升機
第160特種航空團
4 x 航空營: 72 x MH-60 + 61 x MH-47 + 46 x MH-6
總計: 179架直升機
第3裝甲騎兵團第4航空中隊: 24 x AH-64 + 10 x UH-60
總計: 34架直升機
第12航空營(華盛頓軍事區): 16 x UH-60 總計: 16架直升機
以上數據不包括戰區航空旅及陸航訓練部隊。
美陸軍共有19個戰斗航空旅(CAB),編配到「師」一級。現役的戰斗航空旅有11個(現役10個師每師1個,其中101空突師2個);陸軍國民警衛隊師編有8個。航空旅名稱幾經更迭,最初根據任務的不同分為戰區航空旅(Theater Aviation Brigade,TAB)、軍屬航空旅(Corps Aviation Brigade)和師屬航空旅(Division Aviation Brigade)三大類別,每個類別各有其不同類型。比如師屬航空旅中就又分為重型師(騎兵師、裝甲師和機械化師)屬航空旅、輕型師(輕步兵師、山地師、空降師)屬航空旅和空中突擊師屬航空旅(主要是101空突師)。近年隨著「斯特瑞克旅戰斗隊(SBCT)」的組建,又出現了「中型師屬航空旅」。另外陸軍國民警衛隊中遂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旅還叫做「遠征型航空旅」隨著陸軍模塊化改制的進程,航空旅的名稱也幾經波折,「多功能航空旅」(Multifunctional Aviation Brigade,MFAB)——「戰斗航空旅」(Combat Aviation Brigade,CAB)——「航空行動單位」(Aviation Unit of Action)。直到現在又回歸「戰斗航空旅」。陸軍推行模塊化轉型以來,各戰斗航空旅分享大約相同的編制:兩個攻擊偵察營,一個突擊營,一個通用支援航空營,一個航空勤務與保障營。主要區別在攻擊/偵察直升機營上:重型師(第1裝甲師、第1騎兵師、第2、3、4機步師,第1機步師例外)都編有兩個「重型」攻擊直升機營(AH-64D);輕型師(第10山地師、第25步兵師)編有兩個「輕型」攻擊直升機營(OH-58D);中型師(82空降師和101空中突擊師)則編有一個重型攻擊直升機營和一個輕型直升機營(第1機步師也是如是編制)。航空旅作為陸軍戰場上一直重要的戰斗支援和勤務保障力量越來越不可或缺,直升機以其機動靈活的飛行特性開創了地面部隊在「垂直維度」的機動能力。美陸軍航空旅的發展歷程和經驗教訓為我軍陸航部隊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資料。
7、王毅之為開創晉予邊革命根據地做出了什麼貢獻?
在抗戰期間多次組織人民進行斗爭。
1、1938年2月兼任豫北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政治委員,7月重建中共沁陽中心縣委,先後擔任副書記、書記。1939年春至9月進中共晉冀豫區黨委學習,任班主任。1940年4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晉豫區第四地方委員會書記並秘密開展地下斗爭。1941年5月至1942年5月任中共晉豫區第三地方委員會書記,積極組織人民自衛團,瓦解和爭取敵偽軍,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2、1942年4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晉豫區第一地方委員會書記兼任豫晉聯防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1943年1月至3月任太岳區晉豫第一地方委員會書記、豫晉聯防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3月至8月任中共太岳區第四地委副書記,8月作為太岳區黨代表到延安參加七大,12月到達延安,進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人物評價
1、土地革命時期為開創早期的晉豫邊革命根據地做出重要貢獻。曾參加延安整風運動和軍調處第十執行小組工作。1949年,任解放軍長江支隊六大隊政委率部南下閩東,後任福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為鞏固閩東新生的人民政權做出了突出貢獻。
2、建國後,歷任輕工業部副局長、局長,1957年任食品工業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1960年任輕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2年任輕工業部顧問。曾兼任中國煙草工業總公司第一任總經理並試辦托拉斯。晚年主編了84萬字的《當代中國輕工業》,著有回憶錄《嚮往·追求·奮斗》。 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王毅之
8、太陽會眾籌開創的這種全新的旅行方式是怎麼樣的呢?
新能源行業通過為旅遊產業上下游的企業提供新能源解決方案,並為旅遊產業提供綠色低碳概念及增值服務,進而獲得增值收益,使得新能源+旅遊的跨界與創新為兩個行業都帶來獨特的發展空間。
9、中國古代旅行游覽可分為哪幾個時期每個時期都各有什麼特點?
讀史
是一種態度
以穿透時空的思維
參悟亘於時之末端的鮮活的靈魂
在書卷徐徐展開之際
與古人的交談
開始
旅行這種社會行為,是在何時產生的?
我們不妨設想一個畫面:當遠古人類走出居穴,為了某事第一次走出領地以外,沿途不同的景色讓TA很好奇和驚詫,直到第二天才返回部落,興奮地向族人描述著奇異的景色和驚心的歷險,在大家一片羨慕的目光中,TA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族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整個部落朋友圈裡的大牛……
旅行就應該是這樣產生的!
事實上,作為世界文明古國,旅行活動幾乎和歷史的記載一樣久遠,最早的旅行家大禹,為疏浚九江十八河,幾乎踏遍全國,大概是因公旅遊的鼻祖;孫子周遊列國,孟子率領弟子「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因此出現了游學這個概念;魏晉唐宋失意文人,不滿時事、寄情山水,留下大量的文學作品,也算是開創了旅遊發「朋友圈」的先河。
「旅」卻不同
在交通不便、物質匱乏的年代,出門旅行有的時候並不總是令人高興的事,因為要完成或經商、或求學等各類目的,人們不得已踏上旅途。而懷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浪漫的,大多僅限於領導基層考察(見歐陽修《醉翁亭記》)和老百姓節假日近郊遊。
如果生活在古代,你出門的理由大概有這些:
1、牛哄哄的皇家視察團
這類旅遊活動主要集中在秦朝及以前,主要以「巡遊」、「巡狩」和祭拜為主。那時候皇帝為了體現文治武功,常率領龐大的旅遊團隊出遊,其規模絕對不亞於當今「中國遊客攻陷巴黎」、「中國購物者佔領首爾」。後來雖有如清朝在「木蘭圍場」舉行「木蘭秋獮」,只不過已經演變成了訓練精兵的方式罷了。
其中骨灰級的代表人物當屬周穆王,這個視旅遊為生命的人,利用「巡遊」、「巡狩」走遍了西北、華北等許多地區,甚至造成「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史記·秦本紀》)。
另一個因旅遊成為骨灰的就是秦始皇了,這位千古一帝曾率文武百官五次出巡,周遊全國,南至洞庭,北到碣石,東到芝罘、蓬萊,在位11年中,有5年奔波在出巡、「封禪」的路途中,最後死在第五次巡遊途中。
2、金光閃閃的經商隊伍
商務旅行在先秦時期尤為活躍,到了漢、唐、明時期更是達到了鼎盛。他們以經商為目的,負貨販運,周遊天下,不僅互通了兩地的有無,也為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也和今天「一帶一路」的戰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率眾出使西域,最遠到達安息(伊朗)、身毒(印度)。他打開了長安通往西域(中亞、西亞)的道路,使中國的絲綢、陶瓷等手工產品運往西方,西方的土特產運往中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以後一直到十三四世紀,它一直是連接中國和印度、兩河流域、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橋梁。
永樂3年,鄭和率領62艘大船, 2.7萬多人,開始了浩浩盪盪的七下西洋之旅,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航程10萬余里,遍歷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歷史上涉程最遠,歷時最長的航海家。比歐洲三位航海家要早數百年。
3、逼格滿滿的旅遊考察
中國文人自古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情懷,不過這些文人士子的小資情調與「旅遊考察」相比,那可是low了不知道幾個級別。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為了完成某一領域的學術研究,千里跋涉,用超乎常人的體能和毅力,完成了今天都看起來很「貝爺」的事:
司馬遷,從青年時期起就開始漫遊大江南北,他「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官拜郎中官後,又因公事到西南、洛陽、遼西等地旅遊,足跡遍於當時西漢版圖疆域。他「縱觀山川形勢,考察風光,訪問古跡,採集傳說」,撰成名垂後世的不朽巨著《史記》。
徐霞客,從二十二歲起先後在外考察30多年,遍游全國名山大川。北到天津薊縣盤山、山西五台山、恆山,南到廣東羅浮山,東到海濱,西到雲南大理雞足山、騰沖,前前後後考察了16個省區的山水,終於寫成《徐霞客游記》。
李時珍,到各地采訪調查,搜集標本,足跡遍布山山水水,寫成中醫巨著《本草綱目》。
4、吃瓜群眾的小確幸
作為平民老百姓,揀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扶老攜幼到郊外遊玩,大概是那個時代最常見也最幸福的時光了,《詩經》中「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寢,如有隱憂。唯我無涵,以教我游」記錄的就是這種生活場景。
這種旅遊方式也是民間文學的產生土壤,古代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白蛇傳》就是其中代表:在某個春日,心機婊白蛇「偶遇」單身狗許仙,一個曠世姻緣就此拉開序幕。
那時參與旅遊?今人會說:臣妾做不到啊!
相比之下,古人的旅行既簡單又不簡單,有些簡單得今人無法忍受,有些高難度卻又無法完成:
1、不會寫詩?還好意思出來
不可否認,旅遊的興起,催生了「詩和遠方」的情懷,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由於社會政局動盪不定,統治者荒淫糜爛,引起一些士大夫對現實的不滿和失望。一些士大夫消極厭世,把注意力轉向自然,寄情於山水。如魏、晉間的稽康、阮籍等7人,悠遊於竹林之中,寫出了大量山水詩;東晉、南朝間的陶淵明,南朝的謝靈運等,都是寄情於山水的著名詩人。到了唐、宋時代,這種漫遊旅行就更為興盛。如李白、杜甫、柳宗元、蘇東坡、歐陽修、陸游等,都是漫遊類型的著名詩人。李白從20歲起,就「辭親遠游」,行吟南北;各地的山水名勝無不親臨登眺,開拓了詩人的思想和創作源泉,許多千古絕唱都是在漫遊中寫成的。又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名篇游記,也都是在漫遊中觸景生情寫成的。這些名作,或抒情、或狀景、或托物、或言志、或哀民、或氣憤,象萬里長河中絢麗多姿的浪花,氣象萬千的波濤,撼心動魄,沁人心脾,在反復詠哦之中如同神遊中華山河。
2、今天你發朋友圈了嗎
在古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影響下,文人騷客收拾行囊,或游歷天下山川,或遠涉蠻荒,旅行多以學術考察旅行為主,游歷的成果多以「游記」、「見聞」等題材出現,這和現在「野外考察」異曲同工。
3、最難忍受的缺失
由於古代旅遊基本上停留在旅行的階段,與目前各地以獲得經濟收入為目的的旅遊業有本質的不同,現代旅遊業「吃、住、行、游、娛、購」六要素,在古代只有滿足基本生存的「吃」和「住」。
所以你在古代旅行,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你要的通通沒有!
這對於旅遊一定「拍拍拍」、「吃吃吃」、「購購購」現代人來說,那時的心情應該是崩潰的。
歷代旅遊發展
先秦時期:搖籃邊上的蹣跚學步
先秦時代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打開各疆域之間的閉塞性,研製各種交通工具,為天子巡行、商務旅行和外交遊說准備條件。據目前考古發現,我國在距今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就已發明了船槳。夏商已有了車這種交通工具,人們的出行半徑大幅提高;道路不僅有陸路,水路也形成了規模;在給旅遊流浪狗福利方面,出現了置郵、傳舍與館舍這些「招待所」。
那時旅遊類型主要有巡狩、游畋、觀光、游娛、托志、瀉憂等。
秦漢時期: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
秦帝國的建立,隨著政局的鞏固、經濟的發展、交通的開拓,旅遊活動比先秦時代越來越頻繁。
「馳道」和「直道」這兩種「國道」的修建,代表著「有車一族」可以很愉快地在高速公路上飆車;「車同軌」這種「軌道交通」讓出行方式更快捷,也讓零部件更換等這種「4S店」維修模式成為可能。
值得慶祝的是,此時海上交通迎來了春天,發達的海上交通讓中土與日本,朝鮮、越南、印度的海上往來頻繁。《扶南傳》就記載了當時的樓船隊牛閃閃地航行於印度洋,那些還穿著樹葉的南洋諸國們紛紛點贊。
中世紀時代:旅遊為人民服務
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是我國歷史上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時期。長達一千多年裡,既有隋唐盛世,又有科技爆發。經濟、文化的發展,推動了各種形式的旅遊和旅遊業。
談到旅遊業的發端,應該是隋煬帝楊廣,這個被人稱為暴君的皇帝,為旅遊不僅開鑿了京杭大運河,開創了「豪華游輪游」先河,還創辦了類似於國營旅行社的機構。
宋代就出現了政府興辦的旅遊的先例。宋仁宗皇佑二年(1051年),杭州太守范仲淹為賑濟災民,利用西湖山水景色、古廟名寺之長,命各廟主事修茸廟宇,並在太湖舉辦劃船比賽,號召各方官民出遊,獲取資金用於救濟災民,活脫脫「旅遊文化節」的鼻祖。
旅館業在唐宋時期已相當普及,詩人杜牧在《旅宿》:「旅館無良伴,凝情悄自然」,以及王維《渭城曲》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清清柳色新」的詩句,就是旅館業在這段時期成為旅遊業「標配」的明證。
明清時期:裝備、跨界、朋友圈共存的旅遊新時代
明清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巔峰時期,也是最後的燭光。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發展,為國際、國內旅遊提供了全面的基礎。
彼時,鄭和率領的寶船船隊,三番五次地穿行在南中國海、印度洋甚至波羅的海的水面上;李時珍風塵僕僕地翻越山川,記錄著每一片葉子的形狀;王陽明奔波輾轉,最終落戶於貴州龍場,寫下了那本不朽的《傳習錄》。
旅遊,是人類離開母體後的又一次離開
但這不是對母體漸離的無奈
而是對未知世界探索的一種宿命
因為
美好始終在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