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行政管理
1、如何運用哲學思維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淺析如何提升企業行政管理效率
內容摘要:人類已經進入了管理時代,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都離不開科學的管理,企業的這種管理必須是有效的管理。「效率就是生命」,要達到企業行政管理的目標,重要的一條就在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企業的行政管理效率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才能奏效。
關鍵詞:行政管理、效率、崗位責任
本人認為「效率就是生命」,研究行政管理,實質上是研究行政管理活動的效率。機構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離開效率講機構改革等於是句空話。當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企業內部改革逐步展開,必須研究行政管理的規律,認真分析行政效率的現狀,力求提出改進提高的措施。
一、衡量行政管理效率的基本尺度
1、行政管理效率的規定性
(1)行政管理效率的概念。所謂行政管理效率,就是在圓滿完成行政機關的使命與任務以及既定目標的基礎上,投入的工作量與獲得的工作效果之比。盡管不同部門、不同單位、不同的人,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是有高有低的,但是,並不能遷就低水平、低效率。為了充分調動積極性,只要有可能,就應該盡力求出每件工作消耗的工作量和所獲得的工作效率的比率,以最少的人辦最多的事。不僅要使每項工作在「投入」和「產出」方面有一個數的比較,有一個簡單的百分比,而且要以此作為考核和獎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重要依據之一。當然,有些行政管理的效率難以用數量來表述,這是因為行政管理是一種產生社會和法律後果的行為,檢驗行政管理首先應著眼於這一行為是否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的、對社會有益的目標。也就是說,先要看行政工作的質的方面是否做好了,否則,再快的速度,再多的數量,也可能是南轅北轍。此外,行政管理的效果如何,常常是許多因素的綜合。它是一個綜合指標,不能簡單地看成是數量變換,逐一加減,必須注重行政管理效率的質的方面。因此,行政管理效率應該是數量和質量的統一,是功效與價值的統一。講行政管理效率就是運用先進的科學方法,適應人的需要和特點,顧及社會因素及其各方面的影響,充分發揮和利用人的內在潛能而獲得最佳管理效果。
(2)行政管理效率的內容。行政管理效率的內容一般大致分為三個管理層次:高層的屬於決策層次,通常是指企業主管行政部門為了完成總目標而進行的規劃、決策、安排、協調、溝通等工作。效率高低的主要標志在於企業主管部門是否根據企業情況,制定出符合實際的企業行政工作的制度。這一層次追求的是組織效率。中間管理層的屬於管理層次,為遵照上級行政部門的決策,而進行的最有效的分工合作和監督,全盤解決行政組織與行政管理的問題,這一層次追求的是管理效率。執行層次追求的是機械效率。三個層次的效率指標構成了行政管理效率的完整體系,上、中、下三層的效率都達到了標准,才稱得上達到整個行政管理系統的效率標准。
(3)行政管理效率的要義。行政管理的成敗與否,最終要通過行政管理效率來體現。行政管理反映了企業行政管理活動的方式和內容,是企業行政管理的一種職能。它通過對企業的行政制度、規定等業務的管理,執行了企業的決定,實現了最高決策者的預想。從行政管理這方面說,行政管理效率是檢驗其是否科學的標准,是衡量行政管理是否奏效的尺度。行政管理效率不僅可以反映一個企業行政管理的水平,而且可看出一個行政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所付出的消耗同所獲得成果的比例。但是,它本身不是行政管理的一個環節或手段,它只能是行政管理中各種因素和手段的綜合反映。從行政管理效率這方面說,行政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各個渠道,都必須作出全面的努力,才有可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並且,現代化管理的高效率需要分工,因為分工本身就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協調和綜合。另外,高效率還與計劃技術、管理人員的素質等因素有關。因此,要及時適應形勢要求,不斷摸索出行政管理的規律,講究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追求行政管理的高效率。
2、行政管理效率的標准性
關於行政管理效率的標准,一般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⑴行政管理系統的合理程度。行政行為主要與人、財、物三個因素有關,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應該使不同素質和不同水平的人員以最合理的方式組織起來,使每個人都有明確的職守、許可權和責任,達到「人盡其才,財宏其效,物當其用,事竟其成」的行政管理目的。
⑵行政管理流程的通暢程度。行政管理活動是個不間斷的流動過程,是若干個環節連接在一起的統一體。這個過程一般可分為「人流」和「信息流」兩個方面。所謂人流,指人員的流動;所謂信息流,指信息的產生傳遞和處理過程。二者息息相關,如果信息傳遞不及時、不準確,整個流程會受到阻塞,造成失誤,影響效率。
⑶綜合社會效果的大小程度。每項行政管理活動都會產生一定的綜合
大眾效果。所謂綜合大眾效果,就是向大眾提供的公共服務的質和量。只要把行政管理活動所付出的舉動消耗和所得的效果聯系起來加以考察,就能知道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綜合大眾效果與行政管理綜合消耗的比例,也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標志。速度和質量的統一,是保證行政部門高效率的關鍵所在,理應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的起碼標准。 二、討論行政管理效率的現實意義
在中國全面改革的新形勢下,企業應該認真剖析行政管理效率的現狀及其低下的原因,積極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更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1、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狀況依然存在
從實踐上看,企業行政管理的效率是不如人意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人浮於事。當前,人浮於事不僅簡單地表現為工作人員多,而且表現在領導幹部多,虛職、副職過多,造成了職務貶值,有職無責,有職無權。官一多,一方面容易助長官僚主義,上情不易下達,下情不易上送,人為地阻礙了政令的暢通。
⑵ 程序冗長。少數領導片面強調政策性,對於職權范圍內的事,該拍板的不拍板,該決定的不決定,往往事無巨細,都要通過「集體領導」、「民主評議」,形成無休止開會討論、長時間議而不決的循環公式,以致經常錯過時機,貽誤工作。一旦出現一些失誤,即以集體名義承擔,這不僅是怕負責任的表現,而且是行政部門工作低能、低效率的重要根源。此外,在貫徹執行上級決議時,往往也是幾經周折,一拖再拖;合「胃口」的就執行,不合「口味」的就拖著不辦,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對上級的文件斷章取義,按需宣傳,各執一端;有的甚至明從暗抗,陽奉陰違。
⑶批文拖拉。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對業務不太熟悉,不易指導;有的是碰到問題等等再說;如此一來,對下級來文所請示的問題只能是久拖難決了。加之審批程序也往往要轉幾個環節,從申請到主管部門,再從主管部門到分管口子,然後再報同級有權審批的行政部門,其中有很多中間環節夾在裡面只是起了傳送帶的作用,增加了傳遞時間。此外,辦事手續多。要解決一個問題或者是要想辦一件事情,常常要提出報告,向上呈遞,上級批辦,部門主辦,主辦部門代為擬稿,有關部門會簽,接著,再轉上級承辦部門簽收,審稿,與其它一些部門協調、溝通,然後,送審批、付印、分發(這里尚未提及本部門內部的擬稿、復核審稿、定稿、簽發多個環節)。基層想辦一件事,不蓋上三、四個圖章就辦不成事,往往是你在火里,他在水裡,你急他不急,慢條斯理,按部就班,少則數月,多則幾年,真是「跑穿鞋底,磨破嘴皮」。 2、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錯綜復雜
我國為什麼會出現行政管理效率低的情況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條: ⑴舊觀念的束縛。我國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封建思想影響很深,因循守舊的觀念危害甚廣,小農思想根深蒂固,小生產觀念、私有觀念嚴重,這些反映在行政部門中造成的弊端,就是官僚主義,「衙門作風」、「手工勞動」、「以我為中心」,這種歷史方面造成的危害,對今天加強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仍會造成障礙。
⑵慢節奏的習慣。行政部門中有些工作人員習慣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滿足於按部就班,在思想上沒有緊迫的時間觀念,造成了時間上的驚人浪費。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時間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是難以補償的浪費。可以說,行政部門存在的所有弊端中,都有一個浪費時間的問題在裡面。
⑶行政管理理論研究工作薄弱。長期以來,企業一直沒有解決好部門林立,機構臃腫,層次繁雜,副職過多的問題。機構到底怎麼設置?人員到底怎麼配備?常常是憑「老經驗」決策,憑「想當然」辦事,而沒有運用科學管理機構的原理去指導實踐。在行政管理中,較多的是以人設事,以事磨人,以長官意志代替有關政策,難免不引出政出多門,政策經常朝令夕改的局面來。
2、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健全什麼體制機制?
法律分析: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五、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
國家行政管理承擔著按照黨和國家決策部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的重大職責。必須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完善國家行政體制。以推進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優化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組織、行政監督體制。健全部門協調配合機制,防止政出多門、政策效應相互抵消。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執法事項。進一步整合行政執法隊伍,繼續探索實行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推動執法重心下移,提高行政執法能力水平。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健全強有力的行政執行系統,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二)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釐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系。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完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完善標准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嚴格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加強違法懲戒。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及性。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
(三)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使政府機構設置更加科學、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嚴格機構編制管理,統籌利用行政管理資源,節約行政成本。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實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
(四)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理順中央和地方權責關系,加強中央宏觀事務管理,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權保護、養老保險、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事權,減少並規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支持地方創造性開展工作。按照權責一致原則,規范垂直管理體制和地方分級管理體制。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構建從中央到地方權責清晰、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工作體系。
3、如何創新行政管理方式
一、 行政管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行政管理現代化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1、思想觀念現代化。行政管理觀念現代化,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現代化的過程是人自身自我完善的過程, 樹立強烈的創新思想和開拓精神, 准備和樂於接受他未曾經歷的新的生活體驗、新的思想觀念和新的行為。要勇於拋棄墨守成規、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等傳統觀念, 改變家長式、長官意志、獨斷專行的管理思想以及唯命是從、以教條和機械的方法處理行政事務的舊習慣。2、行政組織機構的現代化。現代化的組織機構必須有靈敏的信息系統、科學且權威的咨詢系統、民主和高水平的決策系統、高效的執行系統和強有力的法制性的監督系統。此外, 現代化的組織機構, 應當有合理的機構設置、精幹而有效率的公務人員、較高的智能、合理的年齡結構、明確的職責許可權、標準的工作程序和公正、嚴明的考核、獎懲等激勵機制, 使得各組成部分協調運轉, 從而保證行政管理的效率性。3、知識現代化。21 世紀是科學、管理飛速發展的時代, 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日益增多, 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 只有努力掌握和豐富現代化科學知識, 才能使自己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 做好政府管理工作。4、管理技術手段的現代化。落後的行政管理技術和辦公手段是造成我國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質、內容、形式和手段都需逐步變革, 必須採用現代化的信息處理技術、自動化的辦公手段, 在政府內建立起高效率的決策支持系統和信息傳遞加工系統, 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二、 行政管理現代化的前提條件樹立民主觀念是行政管理現代化的前提條件。現代化的行政管理是民主的行政管理,而行政民主化的基本前提就是行政公開,而且公開性不僅限於決策層,還應該擴大到全社會,公民能夠直接地或者間接地通過某些代表自己利益的組織介入政府決策,表達自己的心聲;另一方面,行政公開有利於公眾了解政府行政工作,對政府工作提出建議、進行監督,有效促進政府行政決策的合理化和科學化,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密切政府與公眾的聯系,有效防止一些行政工作人員的「黑箱操作」和****現象的產生。政府可以通過採取相關措施實現行政公開,例如:1、通過網站、媒體、設立固定政府信息公開設備設施、定期召開政府新聞發布會、設立服務熱線等方式,切實增強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最近,政府機關各局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就是規范、統一公開發布政府信息的一項舉措,極大地推進了行政民主化。2、建立預公開制度。政府在發布各種政策、規章以及實施重大決策前,應組織政府領導成員或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開展專項的社會咨詢活動,圍繞重要決策和工作部署,組織各界人士進行討論、論證或舉行聽證會。3、擴大公民參政議政的渠道,提高政府對公眾意見和投訴的回應力,通過互聯網、信訪、走訪等途徑加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聯絡,以建立一個以公民為中心的政府行為目標,提高政府的服務意識,以公眾的滿意度作為政府工作成敗的衡量指標。三、 行政管理現代化的核心行政效率是提高全社會效率的核心,是行政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實現行政管理現代化歸根到底就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其途徑主要有:1、實行行政主體多元化。引入行政服務的競爭機制,減輕政府職能負擔,讓其他社會力量包括社會團體、企業、中介組織去承擔公共行政職能,通過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共同合作的方式達到社會治理,對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產生激勵作用,提高政府服務意識。2、建立「有限政府」的觀念,實現行政管理高效化。首先要限制政府的職能范圍,「讓政府只做它應該管的事」,在它應該起作用的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力,承擔責任。其次是限制政府的權力,讓它只在其權力范圍內起作用,不得隨便干預市場行為,把政府職能放在加強宏觀調控上。3、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大規模減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審批項目,簡化審批條件、環節和內容,盡快建立網上審批系統。4、合理設置政府各級機構,精簡行政隊伍,提高公務員素質。行政組織的設置要以職能需要為基礎,避免「因人設廟」的現象,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任,實行責任制政府。加強公務員的技術意識、廉政意識和服務意識,對公務員進行能力評估和績能考核。四、 電子政務是行政管理現代化的手段在信息化社會里,政府現代化的根本特徵表現為政府的信息化,電子政務是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政府管理形態,是政府行政管理現代化的核心內容。電子政務的發展過程,就是改造傳統政府建設現代化政府的過程。電子政務在政府行政管理現代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1、改變政府的管理理念信息技術是一種新的事物,它不僅代表先進的技術,而且也代表一種新的思想、新的思維;信息技術本身是創新的產物,並且推進其他領域的創新,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管理創新、制度創新,這將極大地改變政府的管理理念。1) 建立服務式政府。目前指導著西方國家大力推行行政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服務型政府將是未來政府的基本定位,綜合服務將是未來政府的核心職責,政府原有的一些管理職能將移交給其他實體,政府更多的精力將投放到單個實體無法處理的信息服務和信息管理領域。電子政務的發展是以用戶為中心,按照用戶需要來設計政府的網路功能,它將促使政府由一種多層次、多部門、以管理為主的形態向一種智能型的、顧客取向的、以服務為主的形態轉變。2) 建立規范化政府,電子政務的框架設立和功能體現,是建立在網路的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之上,標准化和規范化是電子政務發展的基本前提,電子政務的交互性、透明性、公開性和檢索性,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政府的規范化和依法行政。3) 建立學習型政府,信息化條件下政府的管理與以往大有不同,對公務員的綜合素質將提出更高的要求,促進公務員更新觀念,樹立開拓創新意識和積極進取精神,不斷更新知識,造就成為復合型人才。2、改革政府的組織結構正像電子商務深刻地改變了商業結構一樣,電子政務將極大地影響和改變政府的結構和職能。傳統的行政組織形式是官僚科層組織結構,它與工業化時代平穩的管理環境相對應而存在。電子政務的發展則將逐步縮減以至取消中間管理層,增寬管理幅度,改變科層組織結構,按照政府和政府、企業、居民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重新構造政府結構,使政府的組織結構設計更加精簡和合理,促進傳統金字塔型的行政組織扁平化,從而優化政府的組織結構。政府組織機構的設立將根據公民的意向和需求來確定,朝著「單一窗口」、「跨部門」、「24小時」、「自助式」的方向發展。未來還可能出現政府動態網路機構的設立,即電子政府網路結構的各部分可以根據社會的需求相應的變動、增加或撤減。很顯然,新的政府組織結構將改變傳統的固定工作流程和死搬硬套的工作方式,力圖建立一個有彈性、有應變能力的政府管理新機制。3、轉變政府的運作方式傳統政府的運轉方式,大多以集中開會研究、自上而下的逐級下達指令和自下而上的層層匯報、上下級之間的層層報批和層層審批為主要工作方式,「文山會海」、「公文旅行」總是克服不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效率低下,並且容易出現信息失真和政府****。電子政務通過虛擬辦公、電子郵件交換、遠程連線會議等手段,改變政務信息的傳遞和流動方式,減少紙件政務信息的數量,改變政府的辦事方式,逐步擴大和完善政府的網上辦公功能,變官僚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變簡單命令型政府為互動規范型政府,構建適合信息社會的政府工作方式。4、增強政府的決策能力政府通過網上與公眾進行互動溝通,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調整政府的行為,將有力地促進政府決策的公開化、民主化和效率化。信息技術特別是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政府獲取信息和處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政府能夠及時獲得和處理大量的信息,建立各種各樣的政務信息資料庫和政府輔助決策系統,進行辯證地和系統地思考和整理,大大提高政府的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政府在制定政策過程中,可以通過網路讓公眾參與,讓公眾發表意見,使政府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有效集中群眾智慧;決策後,政府又可以通過網路及時獲得決策實施過程中的反饋信息,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發展變化的最新動態,並據此完善或追蹤決策;而公眾也可以通過信息網路監督政府的運作過程和結果。同時,在政府內部電子政務也能夠有效的防範下級政府違背上級決策精神而肆意妄為,在更大程度上保證下級政府更好地執行上級政府的決策,切實保證政府決策的順利執行。5、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1) 電子政務以電子公文和網路辦公為主要方式,加快了政務信息的傳遞速度,加快了政府的辦事速度,從而增強了推行政令的時效性,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2) 政府信息化推動政府行政組織結構的變革,縮減甚至取消中間管理層,精簡政府管理機構,將大大簡化行政運作的環節和程序,有些中間管理層環節被計算機程序取代或被取消,這無疑將很大地提高政府的運轉效率。3) 電子政務的目標之一是降低行政運作成本,隨著電子政務地深入發展,政府行政管理結構將逐步優化,公務員隊伍素質將逐漸加強,政務信息傳遞效率和政府辦公水平將不斷提高,這些都會促使行政運作成本的減少。6、促進政府的反腐倡廉電子政務的公開性和交互性,將加強政務的透明度和依法行政。政府通過網路公開辦事程序,公布政府政策法規及舉報監督辦法,使民眾能及時通過政府網站獲得詳盡的信息,參與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從而避免暗箱操作,防止以權謀私,促進政務公開和廉政建設。從我國電子政務的實踐來看,電子政務的廉政功能已初步顯現,如走私、逃套匯.騙稅的重要手法,就是在單證上弄虛作假。過去我們把防偽的重點放在紙面單證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是治標不治本。如今,十二個中央部委聯合推出的「口岸電子執法系統」採用了「電子底帳+聯網核查」的管理模式,使各管理部門之間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直接核查對方的執法電子數據,進而從根本上防止不法分子的造假機會。此外,電子采購和招標的推行也被實踐證明是增強政府采購透明度、減少這一領域****現象的強有力的方法。結束語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國際化城市建設的步伐和建設力度,轉變政府職能,加快行政管理現代化建設無疑是促進國際化城市建設的強有力保障。同時,行政管理現代化是一個既有理論又有很強實踐性的概念,還需要我們在行政管理現代化的建設發展中,不斷探索,真正建立現代化的行政管理組織制度體系。
4、新媒體視域下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究
一、現階段新媒體及技術的發展狀況
新媒體產生於現代先進的信息科學技術,由於網路信息技術的成熟,催生了新媒體網路的形成,從而在信息渠道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在新媒體視域之下,人民群眾的思想和理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觀念的轉變也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新媒體視域下行政管理創新及困境
當前,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已經逐漸使用新媒體技術,並將計算機智能技術運用到具體的行政管理工作當中。
三、新媒體視域下行政管理創新工作的途徑
首先,改進現有的新媒體行政管理方式。當前,大部分政務單位和行政部門已經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日常工作的開展,這不僅增添了政務機構與人民群眾溝通的途徑,也進一步提升的政務工作的效率。
其次,改變政務工作人員對新媒體行政管理創新的理念。行政管理的創新,就是要實現對人民群眾的有效服務,實現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充分貫徹執行這一理念,才能實現行政管理的目標。
最後,提升政務工作人員的自身水平。政務人員的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媒體技術在行政管理中的運用和創新,當前正因為缺少相應的專業人才而導致新媒體行政管理及其創新遇到了新的問題,才導致其發展遇到了瓶頸。
以上就是新媒體視域下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究的一個優秀的範文,小夥伴們可以仔細研究其中的內容,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尋找一些靈感,更多論文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會做及時的整理與發布。
5、政府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強化責任擔當,對嗎。
對的。
必須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
6、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政府的公信力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
D
7、怎樣創新企業行政管理制度
本人在施奈仕行政部門工作,個人理解是大多數企業的行政管理制度確實比較刻板,缺乏一點人性化。如果你想要創新企業的行政管理制度,可以考慮從「以人為本」的宗旨出發,多站在員工的立場考慮,怎麼樣做到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從這方面入手創新可能效果比較好。但是要注意一點是,一個企業的行政管理制度必須是符合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整體的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