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1、哪些措施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如下:
一、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
二、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三、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增強科技研發能 力;
四、不斷增強企業經營者素質,尤其是業務素質;
五、重視對勞動者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素質。
創新能力是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產品、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2、提高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什麼建議或意見
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增強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已進入加速工業化階段,在過去的較長一個時期,我國大部分企業的技術來源主要依靠模仿和引進。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對傳統工業化模式提出了挑戰。決定產業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已從過去的自然資源條件和廉價勞動力轉向創新能力、技術和管理優勢,知識產權成為重要的競爭工具,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的擁有量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已是世界製造大國,工業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約為美國的1/4、日本的1/2,與德國接近。但是,我國製造業的多數產品和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大部分設計和製造技術依靠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少,原創性的產品和技術更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競爭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創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沒有自主創新能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就不可能真正成為製造中心。
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我國的企業和產業正面臨新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嚴峻挑戰。一些加工製造能力較大的行業,因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而導致缺乏競爭力。例如,我國的DVD生產能力世界第一,卻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出口受到外國企業知識產權的制約,被徵收較高專利費,廉價勞動力優勢被削弱。又如,我國的一些重要技術裝備製造加工能力並不差,但因為缺乏設計和成套能力,只能進行轉包生產和來料加工,賺取少量加工費。技術裝備的對外依存度較高。越是高技術設備越依靠進口。2001年,我國進口裝備製造業產品約1100億美元,佔全國外貿進口總額的48%左右。大量的國內需求只能拉動發達國家的GDP增長。
目前,我國正處於產業技術升級的關鍵階段,一些行業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優勢企業已經開始走向國際市場。但是,大部分企業的技術來源還是依靠引進和仿製。如果說過去在低端產品層次,我們可以靠引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靠市場換技術,那麼,當我們發展到一定程度,能夠與外國企業和跨國公司在高端產品形成競爭時,人家是不會把核心技術和高端技術轉讓給競爭對手的。目前,從外國轉移到我國的製造企業,大部分核心技術、品牌和銷售渠道仍然被外國公司所控制。長期以來,我國在經濟和技術發展方面實施追趕戰略。日本和韓國等實施追趕戰略的經驗表明,在進入高端產品和接近國際市場檔次的市場競爭時,必須依靠自主創新來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因此,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必須加強研究開發,在戰略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自主知識產權。
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較低,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如果繼續走大量消耗資源的低水平粗放型發展道路,我國的資源供應將難以支撐。因此,必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依靠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轉變增長方式。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把先進的技術與資源和勞動力優勢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形成長期競爭優勢。一方面,沒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就不可能引進高水平的技術;另一方面,一些關鍵技術和敏感技術特別是關系國家安全的技術引進受到諸多限制。因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是買不來的,國家的競爭力也是買不來的。我們要從實現國家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更多的關鍵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在戰略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形成長期競爭優勢,保證國家經濟安全。
二、我市企業創新能力發展歷史和特點
我市企業的發展歷史與全國各地企業的發展一樣,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慢慢發展起來的。1992年以前,企業的技術主要來自於國營大企業和科研機構,許多技術是無償取得的。由於短缺經濟的作用,產品不愁賣不掉,所以他們在量上迅速擴張,而對技術創新的需要並不強烈。這一階段的後期,企業大多積極開展與大企業聯營活動,走聯營合作之路,不僅從大企業那裡獲取技術,還積極引進國營企業的淘汰設備。有的作為大廠的分廠,形成穩定的生產聯合體。至1987年底,全縣開展科技橫向聯合和協作的企業有170多家,與全國15個省、市,50多家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開展技術合作,並聘請外地科技人員和有實踐經驗的老工人250多人來縣作技術顧問。從而開展了企業辦科研,以加快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提高經濟效益。
1992年以後,是全市企業飛速發展時期。這時民營企業不僅數量多,而且也成長起了一批上規模企業,這時由於買方市場的形成,中小企業以前的制度優勢也逐漸在失去,因此,他們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走技術創新之路,以產品技術質量取勝。從這個時期企業技術創新行為看,主要有三個特點:
A、「模仿創新」。就是先模仿,然後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開發和創新。這種類型在當前溫嶺中小企業創新模式中大量存在,大約占總量的38%左右。近些年,我市先後組織泵業企業參加了德國科隆、美國芝加哥、日本的五金博覽會,參照國外的樣品,大大改進了自身產品,提高了檔次。2001年,溫嶺利歐電氣公司在展銷會上購買了一款水泵,仿製出注塑外殼整件,使該廠主打產品花園泵外觀和質量有了新的飛躍,出口訂單紛至沓來。
B、「合作創新」。中小企業的研究開發設備不夠先進,高科技人才不足,就走與高校合作開發之路,這種類型大約佔53%左右。成立於1994年的浙江萬全信號設備有限公司,在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的支持下,開發了鐵路信號微機監測系統及半自動閉塞區間設備,並結合市場需求,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開發了微機聯鎖系統軟體,得到了推廣和應用,擁有了穩定的客戶與市場。2000年,萬全信號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研製開發的「面向機械產品創新設計的自組織建模技術與遞歸化集成系統及應用軟體」榮獲了「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C、「自主創新」。所謂自主創新,就是以自主研究開發為基礎,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自主創新在溫嶺中小企業里數量還不是很多,約佔8%。溫嶺市的先導電機研究所優化設計軟體,一個人10多分鍾就可以設計一台新型的電機,這就是自主創新。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在科教興市等方面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營造了促進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先後制訂出台了《關於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做好企業引進人才和技術成果工作的意見》、《關於溫嶺市高新技術企業(項目)認定暫行辦法》、《關於溫嶺市科技型企業認定暫行辦法》、《溫嶺市科技風險金管理試行辦法》、《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等一系列政策。並在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加快高科技產業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每年技改貼息1000多萬元,重大項目支持1000多萬元,對龍頭企業進行一廠一策扶持。至今已有25家企業實施了ERP管理,走上了科學管理的軌道。全市每年開發出新產品100多隻,佔全省開發新產品數第一。大量企業從依靠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的數量型增長,轉變到依靠技術進步來提高要素生產效率的質量型增長上來。
三、我市企業創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企業雖然在向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應當看到,我市的科技型企業還存在著數量少、規模小,產品技術含量偏低的情況。在全市2萬家企業中科技型企業不上百家,佔百分之一都不到。在19家高新企業中,平均每家年產值只有8337萬元,上億企業只有三家。而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產品,大都還停留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的小改小革,而缺乏電子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高精尖技術。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現在我市的科技型企業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分析影響我市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因素有不少,其中的主要問題是:
企業自身問題
A、企業家的問題。溫嶺的企業家階層大都是改革開放以後,在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中成長起來的一批創業者,他們有二十多年來經營的經驗,對傳統意義上生產經營來說,他們是行家裡手,但面對信息社會,面對新型工業化道路他們會感到陌生,感到力不從心計無所出。於是企業主中有些就存在「小富即滿」的安逸思想,沒有發展壯大的思想和物質准備。因為他們的起點都比較低,大多數在高中學歷及以下。(就是在19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里,也只有2家的法人代表是碩士研究生畢業,還有2家大學、2家初中,其餘都是高中畢業。)學識的一般化帶來產品的一般化,他們大都依靠價格優勢開展同質競爭,而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
B、管理模式問題。因為職業經理人階層不夠發達,企業投資者又對職業經理人不夠放心,所以現在的管理模式絕大多數仍是家族式管理,所有者和經營者都沒有分離,因而企業大都還固守著獨斷式管理模式,沒有實行民主化、科學化的決策模式,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C、企業創新意識問題。許多中小企業缺乏創新意識,盲目樂觀,認為本企業產品銷路好,不再開發新產品作為支撐,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不斷下滑。據調查,溫嶺中小企業普遍對本企業產品壽命持樂觀態度,有34.2%企業認為產品壽命在10年以上,25.1%企業認為在5--10年,19.2%企業認為在3--5年,只有20%左右的企業認為在3年以下。在經費投入上,大多數企業技術開發費用只佔1%以下,而溫嶺大企業一般在1.5%以上,發達國家在5%左右。
企業發展外部環境問題
A、資金問題。中小企業由於規模、信譽等種種原因,其正常發展的資金往往都不能從銀行融資得到滿足,因此企業技術創新往往會碰到融資難的問題。由於溫嶺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有利於風險投資發展的環境,尤其是缺乏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所以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風險融資手段。
B、人才資源問題。雖然溫嶺市近年來科技人才資源量逐年在增加,但每萬人口中擁有的專業技術人員比浙江省的平均水平都低,2001年溫嶺市每萬人口擁有專業技術人員不足200人,而且高級職稱人才奇缺。就在這些有限的科技人才資源中,又有近90%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的仍是與科技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工作。
在對台州市107家上規模(職工人數在500人以上)非公企業科技人才情況的調查表明,職工總數中中專及以上學歷佔12.32%;高級職稱人數占萬分之11.79。而在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中,中專及以上學歷佔32.13%,高級職稱人數占萬分之85.49,可見科技企業的人才比一般企業要高出好幾倍。按此比例計算,溫嶺市30萬工業企業職工中,還要培養或引進中專以上人才59430人,高級職稱人才2211人,才能基本滿足向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需要,可見人才缺口之大。
C、基礎設施問題。溫嶺遠離大城市,地處「長三角」的南端,接受上海幅射能力弱;不通火車、電力緊張,這些都是不利因素。但地處沿海,有高速公路、航空港、出海口,有利因素也不少。但與建設世界先進製造基地的要求相比,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D、服務保障問題。我國沒有一部類似於日本的《中小企業基本法》的法律法規來保護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更是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資本結構優化扶持金和新增貸款很少與廣大中小企業有緣。普遍存在著的企業征地難、貸款難、辦事難,在阻礙著企業的發展。
企業之間的聯合和溝通問題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再要擴張,就要走資本經營的道路,聯合和並購都在所難免,上市了的規模企業可以進行證券買賣,而中小企業就沒有這么便利,在產權交易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並購是很困難的。現在政府提倡企業整合,實行強強聯合,統一品牌、統一技術;或以產業鏈來組織,實現配套廠之間的聯合,這樣的鬆散型組織已有成功,而緊密型的往往因一山不容二虎而失敗。
四、進一步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1.加強對新型工業化的宣傳,走科技型發展之路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方針。結合溫嶺的實際,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產品,不斷改造提升傳統和特色產業,努力把溫嶺市建設成為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地;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用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的理論來指導工業發展,實現工業化和資源、環境、生態的協調發展。
2.加強企業自身建設,努力提高企業主的素質
應該建立經常性的培訓制度,以不斷學習來解決知識老化問題,可以經常組織企業主到先進國家參觀考察,讓他們從繁忙的事務中脫出一階段,到先進同行中去找找差距,思考一些問題,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創新思維,這樣也可以解決一些「小富即安」的思想,以激勵他們不斷進取。要鼓勵企業主培養和聘請職業經理人,這是一個企業長遠利益所在,也是企業能長治久安的一個措施,
3.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A、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發展風險投資事業。針對中小企業貸款規模小,數量眾多,貸款成本高的特點,可以採取利息市場化或賦予銀行更多的利息浮動權來解決。在風險基金設立上,應該由眾多主體參與。引導企業、金融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甚至個人等眾多主體投向風險資本。
B、進一步尊重知識和人才,提高全社會技術創新意識。要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提供住房、轉移戶口等各種安居政策,解決好他們的職稱、人身保險等後顧之憂。企業也應實行靈活的利益分配政策向技術人員傾斜,如採取技術入股等方式,以吸引優秀人才。然後以點帶面,逐步提高全社會的技術創新意識。
C、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保持適度超前。按照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快能源、交通、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硬環境。加快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樞紐建設,建設溝通城區、澤國、大溪三角區域的主幹道,實現「半小時經濟圈」,盡快建好甬台溫鐵路。同時鼓勵在工業園區中建立共用的技術開發中心、產品檢測中心、生活服務中心等公共平台,大幅度提高企業發展的保障能力。
4.加大政府引導作用,健全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日本、台灣在各縣市都設有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內容有咨詢服務、信息服務、技術創新服務、金融服務、財政服務、職業培訓服務、產品銷售服務、國際化服務、配套協作服務和組織化服務等10項。應由政府出面予以引導,才有可能建立一個完備的,能夠提供各方面服務的體系。根據國外經驗來看,我市應該從單純金融服務轉向金融與技術創新並重,並在信息、咨詢上加大服務力度,提高中小企業的技術、工藝水平。
5.加快產學研合作創業網路建設
加強各類產業集群的建設,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以各類園區為載體,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組織科研攻關,形成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網路。形成高新技術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區、改造傳統產業的示範區、出口產品基地等科技創新基地,推動區域經濟創新、創業。已建立的浙江高校產學研創業中心要擔負起高新技術項目的引進、孵化和培育等工作,為產學研服務的配套設施要跟上,孵化創業大樓要盡快建設。在這里,除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展示,技術檢測,創業場地等為項目孵化提供各種服務外,還要使之成為產、學、研的結合點,成為高校向下延伸的落腳點,以促進科技成果企業化,生成新的小型高科技企業。
3、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哪些經濟意義?
創新能保持企業動態、積極的發展,提高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力,爭取更多的利潤和更大的市場。
創新就能生產出別人沒有的動心,而市場沒有競爭對手沒有的產品,這個的產品的價格就由你來決定了。這時候的高出平均水平的利潤就是他的經濟意義。
4、如何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企業生存、發展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根本途徑,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要求,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當務之急。近年來,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積極性迅速增強,但從總體上看,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要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工程,綜合運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務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一是完善和落實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相關政策。進一步落實《規劃綱要》配套政策及其實施細則,特別是與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相關的稅收優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等政策,加強政策的宣傳和培訓,使企業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優惠,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好政策實施的評估督促,建立政策跟蹤研究和不斷完善的長效機制,在實踐中健全和完善政策體系。
二是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更多地承擔國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項目。鼓勵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面向企業開放共享科技資源。建設一批面向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幫助企業開發新產品、調整產品結構、創新管理和開拓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構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科技投融資體系和風險投資機制,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扶持和壯大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
三是加強企業研發條件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在具備條件的企業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基地,鼓勵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共建各類研究開發機構,支持企業研發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開展各類人才的培訓,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養技術人才。鼓勵企業探索建立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和措施。
四是組織和動員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員深入企業開展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服務。利用科技中介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等搭建科技人員與企業雙向選擇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從科研院所和高校選派一批科技人員進入企業,研發技術、開發產品。特別是鼓勵科技人員帶技術、帶產品進入企業推廣應用。鼓勵科技人員直接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創業。
5、企業應該如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1、人才培養2、明確企業目標方向3、引進新技術,並且向著企業利益的方向進行展開。實際最主要的還是人才及資金流,比如你可以利用資金的流動資金在學校搞企業的方面研究等
6、怎樣提高我國企業目前的自主創新能力
增強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12大措施 :
1.政府加大科學投入,特別是基礎科學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領域的投入。
2. 政府應大力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點企業。
3. 政府采購時,要首先考慮采購擁有民族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4.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5. 大力改善科技人員的待遇,用高薪吸引優秀人才。
6.對自主創新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
7. 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8. 企業設立專項科研開發資金,按一定的產值比例,投入資金進行科技創9.新。
9.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資金變為技術、技術變為資金、資金變為更高層次技術的良性循環。
10. 建立高科技創業資金,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寬裕的發展環境。
11. 引進國外高科技人才。
12. 改變目前應試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
7、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1.政府加大科學投入,特別是基礎科學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領域的投入。
2. 政府應大力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點企業。
3. 政府采購時,要首先考慮采購擁有民族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4.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5. 大力改善科技人員的待遇,用高薪吸引優秀人才。
6.對自主創新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
7. 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拓展資料自主創新能力就是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從創新源泉看, 創新可以分為引進吸收後的模仿創新和自主創新。自主創新並不是什麼都要由我們自己研究、發明和開發。
8、企業如何提高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營造良好創新的氛圍
良好創新的環境不但對企業的發展非常有利,同時也對企業全體員工創新的意識增強非常有利。第一,企業需要從經濟上和政策上給企業創新的員工和團隊提供非常大的支持。第二,突出重點,著重抓住整個企業在生產和經營工作裡面主要的環節,不斷開展重點的攻關,做到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的作用。第三,將企業宣傳創新工作的力度加大,對創新的典型人物、好方法和好經驗廣泛深入的宣傳,盡量做到企業人人皆知,將良好的輿論氛圍營造好。在該方面企業工會的組織需要將其積極的作用發揮出來,用高度的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將員工整體的創新意識提高,多開展一些崗位的練兵比武的技術活動,給企業的員工提供必要條件和良好的環境,不斷推進企業技術的創新和管理的創新工作深入的發展下去,將企業綜合的競爭能力和經濟的效益全方面提高。
2尊重員工個性
員工自信心與其自主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具有較強自主意識的員工主動性和好奇心較強,使得員工具有較強探索的能力,表現出創新的思維動機。創新自由自自願性的原則下面,員工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喜歡的方向、事物和領域創新。興趣可以讓員工進入到忘我創新的境界裡面去,將苦轉化為快樂,將工作創新效率提高,所以企業要非常注重員工興趣,不斷鼓勵員工進行自由行的創新。從某種角度上面來說,不斷強調員工自主的意識,也就是不斷強調員工個性,企業一定不能夠將員工工作個性抹殺,那樣整個企業會失去創新的動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