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論文
1、如何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論文陸瑩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法的確定要由教材內容、學情、教學資源及學校的教學設備而定。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學目標只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不能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師生互動性不強,不能促進學習方式的轉換,嚴重製約了學生的發展,影響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形成。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可能提高教學的質量。筆者認為在化學教學中,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學情、教學資源,可嘗試以下幾種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一、動機化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是學習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內在學習化學的動力,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的效果就顯而易見。常見的方法有:1.教師要抓住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實驗現象明顯和有趣的化學演示實驗,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產生好奇心,進而產生學習興趣。即演示實驗法。
目前,人們對教育教學的質量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就是努力工作,認真把握學情,專研技術,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高中化學無論是在教學強度上還是在教學難度上相對於其它學科來說普遍較高。有效課堂的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更需要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之中,為此,要想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需要在考慮學情的基礎上整合多方面的因素。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鑽研問題,開闊眼界,它也是一個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種高效能的催化劑。一旦學生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慾;沒有求知慾,就談不上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對化學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化學。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初中學生正處於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時期,要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關鍵在於教師的誘導。要使學生深感化學無所不在,所以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聯系實際,從生活走進化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採取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化學教學中,有些知識,單憑教師的講解往往是不夠的,如果能改變教法,輔之以生動的實驗,創造直觀的教學情景,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學化學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兩部分。演示實驗生動、鮮明,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和深入思考問題,感悟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熱情,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化學實驗不僅要做好演示實驗,而且要上好學生分組實驗課,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獨立完成,探究知識的很好途徑,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嚴格操作。在實驗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現象,教師必須要給予正確講解,分析原因,切不可默然置之或加以批評、諷刺,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說學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生動有趣,那麼,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二、利用學情,實現參與式教學
要想提高化學課的教學質量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學生的配合,也就是說,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為此,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參與式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認為,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的服從,而基礎教育改革下的思想認為,新形勢下,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應該是積極主動的,教師只是協調者和組織者,這樣學生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潛能來理解和接受相關的知識。如在講授《物質性質的探究》這一章節時,學生對物質的性質概念沒有全方位的了解,根本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不轉變方法那學生也會淪落到傳統課堂的教學中去,不利於教學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師能找到學生興趣的出發點,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的話,效果肯定會截然不同。為此,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實驗,給學生演示鎂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讓學生細心觀察和總結,最後發現生成了不一樣的物質,這就是在燃燒的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接下來再講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就簡單易解了。
三、考慮學情,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個體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在能力基礎、接受能力、認知水平等方面具有差異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情,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層次,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就是把握學生的層次和知識的梯度,教師要把課堂知識做的具有開放性和梯度性。比如,面對滅火這樣的情況,教師要設定不同梯度的問題,對於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假如在圖書館滅火的話,你會選擇哪種滅火形式?它的原理是什麼?這樣才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優質的化學課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突破口破,能自主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在常規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化學術語、化學公式、化學現象和化學原理,能通過問題的設疑,引導學生運用學習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比如,某種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很難溶於水,收集這種氣體有哪些方法?請你畫出收集的裝置圖。學生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後,會很快解答出來的。如果學生僅靠死記硬背,這樣的問題是答不出的。
四、緊密聯系生活和社會實踐,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
高中化學開展生活化教學,使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有利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有利於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有利於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化學課程與實際聯系,做到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學生的需要,它與我們的吃、穿、住、行、用無一不緊密聯系,教學中要努力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化學,用化學,讓學生了解化學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能夠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學以致用,從而激勵他們的學習動機,加深他們對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這些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和學習興趣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教師一定要緊密結合生活中的有關化學現象和事實,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講解、介紹。教師不僅要進行化學知識的教育,還要進行環境意識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學會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人類的命運。學生掌握這門學科,應用它更好地造福於人類,更好地為將來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
要想提升高中化學課的教學質量確實需要考慮到學情,做到從學情出發,同時,有效的化學教學還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精湛的教學技藝,需要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課前需要教師認真備課,課中需要教師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做到「活教」、「教活」,課後做到及時的反思和修正,這樣才能實現師生在課堂中的完美配合與寫作,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會居高不下。
2、求一篇化學實驗論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學科的形成和發展,新物質的發現和發明無處不閃爍著創造性思維的光芒,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滲透到化學教學中。讓化學教學過程成為再現式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機結合的典範,教師要盡可能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型模式,著力營造「情感共嗚溝通,信息反饋暢通,思維活潑流暢,創造精神涌動」的最佳意境。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化學教學本身並不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 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運用化學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智能。
一、圍繞實驗的「三大原理」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
化學實驗理論的主體內容,可概括為⑴實驗原理;⑵裝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師應當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對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終滲透著思維訓練活動。
首先,是實驗原理的思維訓練。「實驗原理」即反應原理,指的是每個具體的化學實驗,反映了或說明了或推斷了什麼樣的物質發生何種變化的理論。可以圍繞如下的角度引發學生思考:1.變化實質——什麼化學物質(有時還應進一步分析為什麼要選用這些物質)?2.定量關系——反應物之間採用怎樣的物質的量(或質量、或體積、或微粒數目)的關系?為什麼要採取此種定量或過量關系?3.反應條件——實驗時應選擇怎樣的物質狀態、變化溫度、壓強或催化劑條件? 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條件?(1).儀器選用——根據實驗原理,對特定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選用哪種量取、混合、反應、加熱、除雜、乾燥、檢驗、收集、吸收、分離、緩沖(安全)的儀器?為何選用這些儀器更適宜?(2).配套組合——根據實驗需要,選用的儀器之間,大小、規格應怎樣協調、搭配?如若不這樣組合會出現什麼弊端?能否作某種調換或代用?(3).連接順序——為達到良好效果,選用的儀器應採取怎樣連接的位置順序和安裝與拆除的先後順序?為什麼要安排這種順序?不遵循此順序會帶來什麼不良後果?
二、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為創造性思維夯實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在人類認識史上,正是個別人對事物或某種現象產生了好奇感、驚奇感,從而導致了重大的發明創造。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與化學有關的現象隨處可見。用磚砌牆和貼瓷磚時,先要將磚和瓷磚用水濕潤;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後有黑色斑點;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很茂盛,這些奇妙的現象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後,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水泥、鋁和氮氣的性質。
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奇特的實驗現象。例如:一鋁制的盛飲料的易拉罐內充滿CO2氣體,然後往罐內注入適量NaOH溶液,立即用膠布將罐口密封,反應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什麼現象呢?首先,易拉罐「內凹變癟」,接著「癟了的罐重新又鼓起來」。對於前面的現象一般很容易解釋。這是因為學生很容易從固有的思維定勢出發,即分析物質發生變化時,只從加入的物質來考慮,只分析NaOH溶液與 CO2的反應,就能得出易拉罐「內凹變癟」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後面的現象呢?深入思考,不難得出這是因為容器本身「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也會發生反應。對這些現象的好奇,能使學生的情緒亢奮、激動,從而在白熱化的思維之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一般說來,學生對化學實驗都頗有興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驅使所致,由於觀察實驗時目的性不明確,不善於集中注意力於那些關鍵設備的主要現象,加之演示實驗時儀器小而教室范圍寬、學生多,所以他們觀察實驗並不準確。為此,在可能條件下,教師宜改演示實驗成並進實驗,或藉助CAI軟體或VCD光碟、錄相帶等播放實驗錄像,盡可能結合並進實驗或錄像播放,穿插圍繞「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展開思維訓練活動。
三、運用典型實驗灌輸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中思維訓練的效能,教師應當藉助典型的化學實驗來誘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這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教師宏觀地把握大綱、教材的整體,通過哪些典型實驗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思維訓練的規劃,分階段、分層次實施。 例如,物質燃燒時有不同的特徵。氣體燃燒時產生火焰,固體燃燒時產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狀況下是固體,可是,它在空氣中燃燒時為什麼產生火焰而不產生火星呢?我們只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硫燃燒的特徵就能把握其中的奧妙。 原來燃燒時,固態硫先液化後氣化,因此硫蒸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激發學習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將教材規定的某些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改為實驗設計或實驗習題,讓學生根據實驗要求自己提出實施方案,以提高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例如,給初三學生講鐵的性質,做鐵釘生銹這 個演示實驗時,可先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實驗前10天准備三支幹凈的醫用針劑小葯瓶。按裝 滿水、少量水、乾燥三個不同條件各放入鐵釘一枚。讓學生每天觀察一次並做好記錄。等到講這部 分內容時,讓學生帶來「成果」。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結合;直到得出正確結論,效果就比較好。
三是選用一些中考」試卷的典型綜合實驗題,指導學生解題,乃至跟動手實驗結合起來訓練,中學教材和歷屆高、中考試題,不乏優秀的典型化學實驗題型,如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製取與系列性質實驗,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頗有作用。
綜上所述,結論十分明顯: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不容忽視,化學實驗活動中的思維訓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對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1 )觀察裝置圖,選擇所用的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用法;(2 )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3 )注意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4 )觀察反應後生成物的顏色、狀態等。 要依次進行,不遺漏。實踐證明,注重觀察程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靈活運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建展示平台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形式,它生動、簡捷、有效,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我們在平時實施演示實驗教學過程中,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分為三種形式教學:(1)對於重要實驗,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分析得出結論;(2)對一些要求不高的實驗,可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要求學生設計或改進後上台演示;(3)對一些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現象又不太明顯的實驗,教師先進行演示,讓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的缺陷在哪裡,使學生始終處於探究的思維狀態,進而改進實驗。 將 分組實驗改為單人實驗 ,這樣做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操作而且獨立進行。它有利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們懂得:辦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計劃,還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最重要的是有利於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養的一種能力。
五、開展科技活動、展現創新能力
創新活動的基礎是科技活動,科技活動的開展狀況深刻地左右著創新活動。為此在工作中必須千方百計、想方設法開展科技活動。沒有條件必須創造條件。從課外興趣小組開始,建立初步的創新活動的基礎。通過教師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比如:可以先讓學生完成課本上的家庭小實驗;再結合課本,適當補充學習一些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進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義的實驗;並引導學生撰寫科技小論文。充分展示學生的創新才華。
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活動中,也要注意聯系社會實際。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到工廠、農村、商店等地進行參觀、訪問、調查。寫出專題調查報告,並聯系社會實際,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條件許可的可以進行研究方案,並幫助實施。
3、怎樣寫初中生化學實驗後的體會和論文,注意
一、創設趣味實驗,培養注意能力
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關鍵在於教師設置的實驗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注意聽課,他們的心理活動就指向和集中於教師的講述;學生注意觀察實驗,他們的心理活動就指向和集中於教師的示範操作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創設趣味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性質時,我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燒杯底部,然後將一杯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燒杯,同時我提醒學生要注意蠟燭火焰的變化,奇妙的實驗表演,一片嘩然欣喜,學生注意力集中,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揭示奧秘的興趣。學生進入了學習心理的最佳狀態。通過創設的這個趣味實驗,通過現象學生增強了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
二、通過演示實驗,培養觀察能力
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要,實驗操作的整個過程中各種現象的發生是化學知識的驗證,只有學生能夠觀察到實驗現象,才能進行大腦思維,才能夠對課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師的實驗教學才能起到作用,因此教師要通過每個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進行氧氣的製作演示實驗時我是這樣做的。我把實驗裝置裝備好後提示讓學生注意試管的傾斜角度為何向試管口一方傾斜,注意觀察實驗產生了什麼新的物質。讓學生注意觀察現象並解釋原因。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帶著疑問進行仔細觀察,實驗結束後我讓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象,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在試管口處生成了水珠,在集氣瓶內收集到了氣體。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學生能夠很快解釋原因,試管向試管口傾斜式為了防止試管口的水珠倒流,集氣瓶內收集帶了氣體是因為觀察到了導氣管口有氣泡產生。實踐證明,藉助演示實驗,能強化實驗演示效果和實驗的直觀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組織分組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體現。學生通過親自實驗,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做實驗的過程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因此,要認真組織好每一次的學生分組實驗。對每一章每一節實驗做到實驗目的明確,要求具體,計劃周密,要使學生學會,掌握操作技術。每次在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我都讓每個小組的成員親自動手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每個操作我邊觀察邊指導,比如酒精燈如何點燃、具有腐蝕性的液體怎麼傾倒、滴管如何滴液、氣體怎麼收集、如何解釋實驗產生的現象等等。分組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動手人人操作,在此過程中他們還互相交流、互相討論,共同探討問題等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互相合作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
四、布置家庭小實驗,培養創造能力
家庭小實驗是課標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組成,也最能體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創造。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的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從取材、安裝到操作步驟、觀察順序、記錄要點等各方面去考慮,家庭小實驗的用品應該是家居生活中較常用、常見的。例如,父母蒸饅頭和面為什麼要用鹼面水、洗刷廁所時用草酸清洗、清除水垢要加酸水、洗衣服用洗衣粉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都可以作為家庭小實驗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家庭實驗明白課本里的知識,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這樣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做家庭小實驗時,需要獨立思考,去想像、去鑽研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創造性地運用知識,這就有助於學生智力與創造才能的發展。例如,讓學生在家裡親自操作一下蒸饅頭的全部過程。讓他們積極動腦思考,聯想過去學得的知識,並認真加工整理,根據實驗原理,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達到實驗成功的目的。這些小小的實驗,可以大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營造實驗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營造想像實驗情境,大膽創造。如學「分子」一節時,可以在教室內噴一些香水,讓學生感受一下撲面而來的香氣,然後讓學生解釋這一現象。對尚未認識微觀世界,不知分子為何物的學生來說,確實不好自通。但教師只要鼓勵學生敢於大膽想像、大膽假設,並給予正確引導,學生從「粒子」和「粒子運動」的角度還是能作出解釋的。無疑,這會使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不管實驗成功與否,目的在於讓學生體悟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再比如,教師在講授碳酸鈣和水的反應時可以讓學生想像一下家裡蓋房之前買來了生石灰放在大鍋里然後加上水會看到什麼現象發生,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學生來說很快會回答上來,緊接著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此時學生們對碳酸鈣和水的反應會完全明白。這些實驗情景的創設為教師的講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的探究能力會自然而然地在創設的實驗情景中得到培養。
六、結語
以上所述,只是自己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注意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探究能力五種能力的培養,其實在每種能力的培養中,又都包含著其他能力的發展。它們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教師如何真正運用好實驗這個教學手段,直接關繫到教育效果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總之,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方法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努力去探索、實踐和創新,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
4、淺談教師如何提高自己化學實驗的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研究的重點問題,它的指導思想應貫穿於各種教學之中。而化學做為應用性極強的基礎自然學科,更應重視學生素質的提高,其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重要的一環。所謂的創新能力,是通過對學生施以教育和影響,使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善於發現和掌握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並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化學實驗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是社會進步的基礎,時代前進的要求。對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
我國長期以來實行應試教育,教師的知識傳授完全是為考試服務的,基本上是固定的模型。學生只能是默默的接受,從而抹殺了學生獨到的見解和主張。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做為教師,我們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以課本的實驗為例讓學生認識實驗目的,所用器材,實驗原理以及實驗步驟等,至始至終沿襲這一固定模式。試想:若能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化學知識,結合實際,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想像力,從而設計出某一實驗的方法,豈不是效果更佳!因此,我們應創設課堂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逐步引導他們去發現、探索、解決問題。如:實驗室製取氧氣及性質實驗時,選擇哪個反應原理更好些?
二、實行開放式教學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解決問題要開放,不要輕易拋出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去偌雜質、去發現,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使他們不迷信、不守舊,敢幹打破常規,敢幹想別人沒有想過的問題。例如:在講授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先提出問題,實驗前氫氣是否要檢驗純度?實驗進行時先加熱還是先通氫氣?實驗結束時應先停止通氫氣還是先停止加熱?然後讓學生討論、猜想其結果,再加以驗證。這樣,真正把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使他們在有效的時間內更有效地獲取知識,更好地學會觀察、想像、發展創新能力。
三、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因為發散思維是指導考慮問題時沒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固有的科研課題知識結構和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像,從而獲得大量的設想,提出多種多樣的想法或做法。在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首先,無知識是必定無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力爭使學生牢固、靈活地掌握基礎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學生發散思維的機會就會多。
如:在氫氣的實驗室製取時,用到鋅粒與稀硫酸,授課時向學生介紹,稀硫酸雖可用稀鹽酸來代替,但鹽酸濃度大時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氯化氫氣體,讓學生想像此時會導致的後果。以此加深實驗室中製取氫氣所用的試劑,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其次,我們現在的教學,往往教完新知識後喜歡用大量同類的知識讓學生反復練習,這樣「依葫蘆畫瓢」,學生就形成了思維定勢,造成了認識的錯覺。例如:在課本中的幾個實驗中都有水生成,因此試管口略向下傾斜。而實驗室中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仍略向下傾斜,若問其原因,許多同學仍會說:「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而使試管炸裂」,忽略了此反應中無水生成。通過 這個例子說明,我們在設計練習題,一定要有對比,變式及變形的練習。第三,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和充分運用發散點,為學生的發散思維提供情境、條件和機會,而這些應體現在化學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在一個普通的實驗中,若教師講解結束時附加一句:誰還能想出別的實驗方法來?這樣發散點自然引出,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注重教學的活動性
以前的教學多數是教師以講為主,缺少學生自己的活動,這樣就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在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要讓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的教學活動,包括模型製作、游戲、實踐活動、調查研究等方式。如:在教學過程中除完成規定的實驗外,還可以利用書後的選擇實驗,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鼓勵求異和創新。這樣不僅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體驗化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發現」化學規律的樂趣。
五、注重化學實驗的猜想
牛頓有一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做為教師,我們應鼓勵學生不要墨守成規,而要破舊布新,踏別人未踏之路。教師要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分析歸納和概括,建立起關於化學實驗的原理、所需器材、操作過程,然後用嚴格的邏輯方法加以驗證並取捨,即是經歷科學研究的實驗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猜想――檢驗證明,這樣有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總之,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人人是創造之人,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讓我們 「敢入未開化之邊疆,敢探未發現之真理」,開拓創新,造就一代新人。
5、如何應用化學實驗發展學生的能力論文
一、前言
我國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經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從而尋找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如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筆者試著從以下幾點來論述,願與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二、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探究動機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化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將問題情境教學法引入課堂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與探究,讓化學實驗室真正成為學生探究化學奧秘的空間。如,在乾燥的圓底燒瓶中充滿氨氣,擠入水後形成紅色的噴泉,是因為外界大氣壓未變,但事先用膠頭滴管擠入的水使部分氨氣溶解,從而圓底燒瓶里邊的壓強降低,形成了內外壓強差,把燒杯中的水壓入燒瓶,促使里邊的氨氣溶解形成噴泉。溶液變紅,說明氨氣與水生成了鹼性物質,使酚酞變紅。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注意全面觀察,才能清晰地感知化學現象,才可能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同時,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上。因此,我們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中蘊含著的能力價值和情感價值的知識,利用這些知識作為情境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總之,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調動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真正使教學過程實現師生互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也是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特徵。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學習方式,以探究性學習方法為核心,讓學生親身去體驗與實踐,並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有利於塑造學生獨立的人格品質,形成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學生做粗鹽提純的實驗時,常因儀器不幹凈,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做不出理想的實驗效果,我們要及時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錯誤後,重新操作,保證實驗現象明顯,效果良好。學生動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實驗基本技能後,堅持練習,久之會熟能生巧。同時,我們要教育學生學會讀書,建議學生養成課前閱讀課本的良好習慣,只有通過閱讀,才能了解新課知識中的難點、重點、疑點,並結合自身的實際發現新的問題,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體驗到參與成功帶來的滿足。總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懈地追求,努力去探索、實踐和總結,以使每個學生的自身素質得到全面、主動、和諧地發展,將來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人才。
四、開展課外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准指出:「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物質的性質,探討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體會化學對提高生活質量和保護環境的積極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學品的意識,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化學課外活動是學生發展才智的天地,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要克服各種困難,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開展課外活動,讓探究走進生活,擴展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如,組織學生收集雨水樣本並測定其pH,確定是否出現酸雨,查閱當地環保資料,了解是否出現過酸雨,酸雨出現的頻率,探討發生的可能原因。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又在實踐中獲得一技之長,甚至有所創新。總之,開展化學課外實驗活動,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建立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多元評價體系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科學素養的多元評價體系」已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評價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能有效地檢查和促進教和學。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注意評價要多元化,不要單一,要學會從多方面去關注學生,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的體驗和參與、主動探究的意識、化學知識、實驗技能和方法的獲取等方面。從評價中可以了解學生對相關化學理論、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從中發現學生思維方法、實驗技巧、合作意識等方面的表現。同時,師生一起參與評價,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信任,體現了新課程的民主、平等精神,能夠激起課堂火花。總之,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應該運用和發揮好評價的作用和功能,使得評價真正有利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發展,使得評價與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相得益彰。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方法。我們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重視科學實驗教學,創新教學方法,以發展的
6、化學實驗論文 在線等 急急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化學教師應樹立全新的實驗教學資源觀,在教學中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切有效的實驗教學資源,豐富化學課堂教學信息,真正落實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要求,使化學教學呈現出創新活力和勃勃生機!
1. 以實驗室為陣地,開發和利用條件性資源
化學實驗室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陣地,也是重要的條件性資源。學校應重視實驗室建設,保障常規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也要鼓勵師生進行實驗改進,自製微型化、環保型教具,發揮廢棄生活用品在化學實驗中的替代作用,如用安瓿、飲料瓶、注射器、易拉罐做反應容器、集氣瓶等。這樣既豐富物質儲備,又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師應積極倡導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走進實驗室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2. 以校本實驗為突破,開發和利用拓展性資源
生活中有豐富的實驗題材,有效利用這些實驗素材組織學生探究,是化學校本課程的重要內容。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也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鎮。市內有全國有名的蔬菜瓜果大棚基地,有大大小小的油脂化工廠,有「頂天立地」的助力水泥,有百年老字型大小「枝江大麴」,有老牌企業湖北省化肥廠,等等。這些豐富的資源為學生的化學學習,尤其為實驗探究提供了鮮活的素材。教學中,我們組織學生參觀、調研,並開展探究性小實驗。比如,在參觀湖北省化肥廠後,有的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模擬氨的合成,有的興趣小組對該廠排污口的水質進行鑒定;在參觀「七星」麻油廠後,有的學生取其廢棄物油膏(粗肥皂)進行成分鑒定和提純,有的學生圍繞校園食堂的食用油浪費狀況和轉化利用開展調查和試驗。通過實驗,學生把思維的視角從課本拓展到了社會,豐富了學習內容,增強了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了社會責任感。
3. 以師生智慧為隱性課程,開發和利用生成性資源
完美的教學是精心預設的結果。然而,實驗的多變性又常常促生靈感的閃現。教師若能敏銳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智慧火花,准確把握實驗「意外」帶來的教育契機,將使教學出現精彩的生成。
在講授蛋白質性質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雞蛋白溶液與少量醋酸鉛溶液作用產生凝聚現象的實驗,得出了重金屬離子Pb2+導致蛋白質變性的結論。可是在列舉使蛋白質變性的種種條件時,有學生提出了質疑:「既然甲醛、乙醇等有機化合物能使蛋白質變性,那實驗中使雞蛋白變性的可不可能是CH3COO— 呢?」問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其他學生也睜大了好奇的眼睛。我猶豫片刻,隨即對學生的質疑精神進行了充分肯定,並提出:能否設計實驗來探究使蛋白質變性的粒子是Pb2+還是CH3COO—呢?經過思考、討論,學生設計出了實驗方案:用三支試管分取3mL雞蛋白溶液,再向其中分別滴加少量NaNO3、Pb(NO3)2、 CH3COONa溶液,觀察發生的現象;再把生成的沉澱分別移入三支盛有清水的試管里,觀察是否溶解。經過實驗假設、驗證、分析,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認識。
4.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媒體,開發和利用輔助性資源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有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實驗,如有毒有害物質參與且不易排污的實驗、化學現象瞬間即逝的實驗、不易操作或難以成功的實驗、需要反復觀察的實驗、反應慢導致單位課時中難以完成的實驗等。教師在認真研究改進措施的同時,也可以藉助於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製作視頻資料或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例如,為強化濃硫酸稀釋的實驗要求,我們把錯誤操作及其危害製成課件,讓學生結合教師的正確演示一同感受,給學生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再如,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較慢,課堂中學生難以觀察到明顯的現象變化,我們錄制了實驗全程讓學生觀看視頻,現象清晰明了。值得注意的是,實驗是化學的基本特徵,它的教學功能是其它任何教學活動難以代替的,現代信息技術不過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要充分利用其優勢並與傳統教學活動形成優勢互補,切莫盲目濫用。
7、高中化學實驗論文
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摘要: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專業學生第一門重要的專業實踐課程,我們在化學實驗創新性教學活動中,探索創造性教學的方法和途徑,以期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具有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學生素質提高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大量綜合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化學人才。由於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中心任務之一。近年來,化學教育工作者對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使實驗教學達不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筆者根據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法。
1 堅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
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是實施教學過程中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要素。根據新時期培養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為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我們應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本位,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準的原則,以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為重點,通過改革考試形式等各種手段達到強化學生基本素質、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實施「厚基礎、寬口徑、適應廣、能力強、素質高」為基本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理論與實踐並重為主線的教學體系。打破學科型模式界限,使教學內容既相互銜接又避免重復,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實踐技能訓練的效果。
2 開展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礎上,我們應引入設計性實驗,鼓勵和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觀察現象和分析問題。鼓勵學生根據已學的理論知識設計實驗方案,探討方案的可行性,並在實驗過程中進一步加以改進。這一做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設計性實驗對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
3 精選實驗內容,更新實驗課教學體系
無機化學實驗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佔有特殊地位,是學生化學實驗教育的第一門實驗教學課程,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態度如何,會直接影響今後整體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傳統的無機化學實驗內容中,元素化學實驗內容偏多,形式機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和大學化學實驗教育的新鮮感;同時,新時期實驗教學素質和技能培養主導思想的實施,又難以在目前無機化學實驗的單一系統內有所實現。因此,將無機化學實驗的內容進行整合,構築新的實驗體系尤為重要。
無機化學實驗體系的更新過程中必須注意元素化學實驗亟待改革。在新時期,大學教育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化學實驗體系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基礎化學實驗中,化學實驗摹本操作和技能訓練成為主線,而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實驗的歷史地位遭到質疑;有的進行了大幅度壓縮,有的乾脆摒棄。可以說,元素化學實驗的改革是大學化學實驗體系的改革重心之一。筆者認為元素化學實驗的改革,不是簡單摒棄元素化學實驗內容,而是在內容上選擇有益於學生自我總結規律性的反應,少而精,不拘泥於課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摒棄以往元素化學實驗為主的教材編寫方式,採用列舉實驗要點的方式,但不列舉試劑,不寫實驗步驟,由學生根據要求完成實驗,寫出報告;另外元素化學實驗也應採用開放式教學,實驗教材上僅給出的實驗要點和提示條目,由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任意選擇實驗內容,在給定時間內完成最低限度的實驗及實驗報告。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剩餘部分在: http://www.zcenc.cn/Html/?2473.html
8、初中化學論文300字左右就行?
初中化學論文範文一(1)。
題目: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效率彰顯初中化學學科之價值。
摘要: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是學生化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將化學學習聯系日常生活的關鍵,為此,我們教師應當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合理有效地統籌實驗教學的時間與手段,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讓初中化學的教學能夠得到順利進行,實驗的過程和結論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入地分析問題、理解問題並解決自己在化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化學學習。
化學是一 門 以 實 驗 為 主 的 學 科,借 助 實 驗 教 學 既 能突出學科特點,又能 培 養 學 生 的 化 學 學 科 素 養。在 實 驗中也利於培養學 生 的 細 心 觀 察 能 力,通 過 實 驗 滲 透 嚴 謹方法,更利於培養學生的化學求真素質。基於此,文章將圍繞課中開展趣味實驗,將化學知識具體化,通過日常生活現象,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實驗活動情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注重實驗操作的准確性等展開研究,旨在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效率。
一、課中開展趣味實驗,將化學知識具體化。
「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只有實驗才是最高法庭。」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中一座不可或缺的將理論與實踐相連的橋梁,做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為學生學好化學鋪平道路。初中化學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多,而且自身就具有知識點分散與易混淆的特性,我們很多學生之所以學不好化學,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化學知識相對抽象與難懂,不利於學生們的記憶與理解。如對於很多化學反應現象與原理,教師僅僅進行講授式的教學,對相關知識點不進行深入展開,那麼肯定不會得到良好的教學成效,而且還會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厭煩感。故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有必要加強對趣味性實驗的相關應用,通過將復雜難懂的知識具象化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會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習基本理論和實驗能力。
二、通過日常生活現象,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選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案例引入到化學實驗中,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去引導他們觀察實驗現象,激發實驗興趣,培養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分析「溶液」章節時,引導學生一起聯系生活中的蔬菜,比如「馬鈴薯在水中洗」形成懸濁液,使用肥皂洗油跡形成乳濁液等。在做「雞蛋殼的成分與性質研究」的實驗時,也可用雞蛋進行探究實驗活動,通過實驗驗證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洗凈的雞蛋殼研碎,分別放入甲和乙試管中,分別向甲和乙試管中加入蒸餾水和稀鹽酸,再用兩只氣球分別套在試管口,觀察實驗現象,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更利於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進而獲得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實驗活動情景。
實驗的有效開展能幫助學生認識並理解科學的發現過程,培養創造性思維,結合化學內容,教師可以多創設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與實踐」時,先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氧氣與氫氣的製取裝置,當理清楚設計氣體製取裝置的思路後,根據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指導學生自主設計,動手操作,待組裝完畢後召開「設計裝置展示會」,再由各組推薦成員介紹其裝置的優點,最後師生共同評價。自主探討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自主探究時教師也要多提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多創造一些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他們在手腦並用的實踐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來。
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注重實驗操作的准確性化學實驗過程相對復雜,在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獨自進行實驗操。
例如,在「FeCl3」中加入鐵粉,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當學生完成觀察後,提問讓學生思考,驗證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在進行鎂、鋁、鐵、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中,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相關事項,這樣能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和准確性。鼓勵學生多操作,在操作中去感受化學,以此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實驗作為整個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要給予足夠重視,還要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作為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制定明確的實驗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科學求真,嚴謹的精神,以此促進初中生化學素養的提升,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為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雷宇,張文華,彭慧。「中學化學實驗研究」課程教學模式研究---滲透微格教學原理的探究教學模式[J].化學教育,2012(7)。
[2]楊明生,關強。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研究的現狀分析報告[J].化學教育,2012(1)。
[3]王春。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策略探討[J].化學教學,2009(7)。
[4]周志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7)。
[5]閆芳,郝軼鳴。新課標下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若干想法[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50-51.
9、如何上好化學實驗課_化學論文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主要進行了以下探索。一、演示實驗,設疑激思演示實驗教學,要在演示之前向學生交待清楚實驗內容、目的及觀察的現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麼,從什麼角度去觀察,怎樣捕捉稍縱即逝的現象,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認真鋪設一些必要的階梯設下疑問,激發學生思考。例如在講「金屬活動性順序前面的金屬能把後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這時教師設下疑問:能否所有金屬都符合這一規律?學生猶豫,不能正面回答,這時教師便補充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實驗,實驗前先讓學生按一般規律設想,說出實驗現象,很快有的學生就說出「鈉表面覆蓋一層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鈉排在銅的前面,並寫出了的化學方程式:鈉置換硫酸銅中的銅,接著教師開始演示,並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鈉的變化,溶液的顏色變化。實驗結果表明:鈉漂浮在硫酸銅溶液表面,迅速旋轉產生火球並消失,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澱,這精彩的現象,瞬間的變化,學凝神觀察,猜測被推翻,為什麼會出現以上現象呢?你從而發現了鈉有哪些性質?這一個一個的疑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力,經討論和教師點撥,對金屬鈉學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過教師解釋,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便明確了實驗現象的產生和鹽與金屬的反應規律中應除去「K、Ca、Na」三種活潑金屬,這樣以生動的實驗探索,不斷的設置疑問,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望逐漸增加。二、學生實驗,探索創新學生實驗不僅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增強創新意識,養成創新思維習慣中起重要作用。。你對這個實驗還有什麼其他的做法或改進等,例如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除總的目的外,我們還要求學生把握以下幾點:(1)塊狀固體葯品取用(2)液體葯品傾倒(3)導管連接(4)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檢驗、驗滿方法(5)你對該實驗裝置滿意嗎?如何改進?這樣,學生明確了實驗目的,操作起來自然順利,由於實驗前教師給學生提出了對實驗改進的問題,學生在操作時就注意了觀察思考,覺得課本中的裝置圖不是很科學,不能隨時控制反應進行,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嘗試說出自己的改進方法,畫出裝置圖,這樣一來,學生得到了嘗試創新的體驗,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三、做好學生實驗的改進和指導工作實驗室的開放,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驗空間,但教師如果不給予必要的指導,它發揮的作用必然減弱。因此,對每一個實驗操作,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規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準確的語言表達。例如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實驗,實驗中葯品、步驟很清楚,但為了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我們把此實驗進行了改進,讓它以習題的形式出現。我們提供了(1)碳酸鈉和稀鹽酸(2)石灰石和稀硫酸(3)石灰石和濃鹽酸(4)石灰石和稀鹽酸四組葯品,並設計了幾套實驗裝置,讓學生選擇去做,這樣以來,學生好奇心大增,不再受課本步驟的約束,親自實驗驗證。在操作中,教師進行巡迴指導,及時糾正操作中的錯誤,學生從動手到動口,個個一副小科學家的樣子,時而眉頭緊鎖,時而笑容滿面,經反復實驗驗證,最後歸納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實踐證明,學生實驗習題化,可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強分析問題和創新的能力。總之,實驗在化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搞好化學實驗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做好化學實驗,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條件。所以,做為一名化學教師,上好化學實驗課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