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文學創新包括

文學創新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5-19 09:01:54

1、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學創新目標有何不同?

20世紀80年代把現代主義作為創新的目標,這是中國文學求新求異持續變革的開始。20世紀90年代,創新的動力僅來自對文學現狀的不滿。這樣,變革是為了逃脫厭倦,求新只是為了刺激,從而使90年代的文學陷入了失去方向的焦慮和恐慌。一時間:「新狀態」、「新都市」、「新鄉土」、「新市民」、「新生代」,等等,充斥了各個刊物的主要版面。

2、我想知道文學上的繼承和創新這兩者應該怎麼定義?

繼承是吸收前人精華,創新是發揮個人特色

3、日本平安時代對中國文學的移植與創新有哪些?

8世紀初,日本人藉助漢字完成了對《古事記》(712)、《日本書紀》(720)兩書的編纂和記錄,從此日本文學擺脫了口頭承傳的局限性,走上了文字記載的歷史,揭開了日本文學史的新篇章,日本文學也從此和中國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那麼日本平安時代對中國文學的移植與創新有哪些呢?

一、平安時代前期對漢文學的借鑒

這一時期,以皇室貴族為中心的上層知識分子,崇尚唐文化,以能吟詠、寫作漢詩為榮,漢詩文成為凌駕於其他一切藝術形態之上的最高藝術,被後世評論家稱為當時的「第一藝術」。(木越隆,1990:33)有名的敕撰三集(漢詩集)就是在這個時期奉天皇之命編纂而成的。

日本古代上層知識階層在移植和借鑒中國詩文創作的過程中,還逐漸引進了中國的文論,藉以指導和歌、漢詩文的創作。比較有名的有《歌經標式》、《文府秘鏡論》。

二、「和魂 漢才」的主張與菅原道真

隨著日本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上層知識貴族文化水平、文學素養的提高,以遣唐使為主要途徑的同中國大陸的交流,其主要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文化交流、貿易往來成為中日交流的新主題。曾經依附於政治需要而進行的文學交往也開始逐步從其他意識形態分化、獨立出來。這時,一批上層知識貴族中的有識之士發現,漢詩文不僅不能滿足日本民族的自尊心,同時它也不能適應抒發日本人纖細敏感、多愁善感的特殊感情,因此作為對漢詩文一邊倒的一種反撥,開始了將外來文化、外來文學日本化的種種嘗試。

在實踐這種努力的知識貴族中,菅原道真是最具代表性的入物。菅原道真的主要主張就是要將業已引進的漢文化、漢文學日本化,與日本民族的文化、文學融合折衷,促進日本本民族文化、文學的發展。

三、中日文學的交融與日本民族文學的覺醒

公元894年,在菅原道真的建議下,日本廢止了延續200年之久的遣唐使制度,此後,身居京城的平安時代的貴族們才得以有足夠的條件和環境,去將一時大量引進的漢文化進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創造出了絢麗多姿、感情纖細、具有獨特日本情調的平安貴族文化和文學。

綜上所述,日本文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同中國的文化、文學交流中進行的,正所謂「站在巨人肩頭,何必平地而起」,同中國文學的交流是日本文學獲得飛躍發展的捷徑,這也符合異民族間文學交往的一般規律。而「和魂漢才」的主張,創造了日本文學擺脫高度發達的漢文學對日本文學的重壓、走上民族文學自立、發展的契機。

4、創新文學之論指的是什麼?

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具有各自的本質特點:物質生產講究規范化、一體化,同類產品的規格、型號、性能、功用必須有同一的要求和統一的標准;如有不合,便是次品、廢品。精神生產則追求個性化、多樣化,產品要富有獨創性和不可重復性,切忌規范和雷同,如有不然,便有抄襲、剽竊之嫌。這是由人類的不同需要所決定的。

5、文學常識中維吉爾都有哪些創新?

羅馬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並非羅馬人,他早年住在曼圖亞附近安第斯一個小村的農莊裡,父親是個富足的農民,使維吉爾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的維吉爾先後被送進克雷莫納和米蘭的學校學習。他17歲時赴羅馬,向當時最優秀的老師學習修辭學和哲學。

維吉爾第一部公開發表的詩集《牧歌》共收詩10首。詩具體寫作年代在前70年~前19年之間。牧歌(稱田園詩)始於公元前3世紀時的亞歷山大詩歌,代表詩人是特奧克里托斯,約在公元前1世紀傳入羅馬。維吉爾的牧歌主要是虛構一些牧人的生活和愛情,通過對話或對唱,抒發田園之樂,有時也涉及一些政治問題。維吉爾的第二部作品《農事詩》 ,寫於公元前37~前30年間,共4卷,每卷分別敘述一個農業問題:種谷、園藝、畜牧和養蜂。創作此詩與奧古斯都振興農業的努力有關。

維吉爾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詩《埃涅阿斯紀》(一譯《伊尼德》)。維吉爾於公元前29年開始寫作此詩,逝世前完成初稿,逝世後由友人發表。全詩12卷 ,1萬余行,敘述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臘軍隊攻陷後離開故土,歷盡艱辛,到達義大利建立新的邦國的故事(其後代建立羅馬),以當地部落首領圖爾努斯與埃涅阿斯決斗被殺結束。史詩借用神話傳說歌頌羅馬國家,歌頌奧古斯都統治的歷史必然性。其情節結構模仿了荷馬史詩,但具體描寫有自己的特色。全詩情節生動,故事性強,語言凝練。《埃涅阿斯紀》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創作的史詩,自問世到現在,一直受到很高評價。

6、怎樣看中國文學繼承與創新關系

文化傳承創新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本規律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對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先進文化是健康的科學的向上的,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社會前進的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它影響人的精神和靈魂,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決定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素質、能力和興衰。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中國先進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家園,體現了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傳統,就如同浮萍,沒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園。文化認同與文化傳承是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繼續發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沖擊,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核心是文化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種文化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即使是優秀的文化傳統,也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實現現代性的創造性轉化,同時融入民主精神、科學精神、市場精神、法治精神、競爭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遠保持創新精神,才能譜寫新時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賦予其新的內涵與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在這里,悠悠古韻與勃勃生機是有機結合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是內在統一的。傳承是基礎,創新是生命,兩者不可偏廢。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
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著力推進文化建設的現代化、生活化、社會化、教育化、網路化
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有一套具體的做法和合適的路徑。中華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五四以來在文化方面總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從近百年來的文化討論來看,一些相同的主題幾乎過幾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傳統——重建傳統——再批判傳統——再重建傳統里兜圈子。結果是,在如何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猶豫彷徨了。要從娃娃抓起,從最基礎的典籍著手,從最基本的文明禮儀和規范做起,在文化建設方面多做扎扎實實的工作——
現代化。這里的現代化主要指的是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強規劃,加大投入,特別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實保護我們的文化瑰寶。
生活化。逐步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成為日常生活規范。培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道德情感,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行為准則,形成相互尊重、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互諒互讓、友好協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創造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社會氛圍。
社會化。使中華文化走入社區和社會,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風俗禮儀,開展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保持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傳承。
教育化。使中華文化成為小學、中學的重要課程。要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全國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
網路化。要把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路技術結合起來,使網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
傳統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需要具體分析。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倡導和發展中國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必須堅持——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必須抓住和利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
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個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維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讓全體人民共享文化改革與發展成果。人民群眾是文化發展的主體,也是文化消費的主體。文化的發展繁榮不僅要體現在文化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出人才出精品,歸根結底要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數量增加,質量提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人民群眾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形象。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要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必須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推進文化觀念創新,文化內容創新,文化業態創新,文化機制創新,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7、我國歷史上有哪幾次文學革新運動?

1.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樂府詩運動,立「建安風骨」,開五言詩體。
2.以陳子昂為導引,盛唐四傑為之繼,至宋之問以立體制,終定音發揚光大於李白的新體詩運動,盡斥南朝靡靡之風。
3.柳宗元和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
4.白居易和元稹倡導的新樂府運動。
5.由毆陽修發起,終成於蘇軾的新古文運動,再斥糜麗無骨之文風。
6.明之「前、後七子」發起的「詩必盛唐,文必秦漢」的運動,結局及成績不佳。
7.清之桐城派的散文運動。
8.新文化運動。
呵呵,我非此處專業人士,在此只列出一個輪廓,有些地方也可能有些不全面或錯誤,多多見諒呵。只是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與幫助。

8、怎樣理解文學創造?文學創造的意義與價值?

我認為文學創造是以真實或以其為基礎的架空思想(科幻文章等)專所展現出來的思屬想.情感,裁斷等,所謂真理往往產生在常理之中,文學就是這樣,以現實為基礎。文學創造是引領文學潮流的關鍵,文學中所有的派別(如紅學)是以文學創作為基礎的,文學創造能引領世界文學走向多級化,也就是「文化多樣性」(政治中有講),這樣有了不同的文化才使世界豐富多彩,各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才有借鑒,吸收並創新的價值!(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