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資源
1、什麼叫資源創新?
就是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發掘資源潛力,突破原有高度,創造更多價值
2、科技創新資源哪裡找?
去到596雲網找尋一下,它是鏈接供需雙方資源的紐帶
3、重慶在招商引資方面,如何集聚高端創新資源?
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科技創新合作。提升自貿試驗區、國家級開發區等平台集聚功能,高標准規劃建設重慶科學城,引進建設一批高端研發機構、聯合研究中心(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心)等科技平台,引進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積極謀劃大科學裝置和更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檯布局。
4、創新環境包括有哪些
創新環境是指能夠激發人們去進行創造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的組織結構、思想氣氛、激勵方式,如善用創造性的人才、適於和鼓勵人才流動的機制、尊重創造性人才生活習慣和個性特點以及精神和物質激勵等。
5、什麼是科技創新資源
科技創新資源的概念較為廣泛,一般情況下,人才素質、產業基礎、實驗設備(裝備水平)、資金、信息等能為科技創新提供方便或者條件的都是科技創新的資源,只要涉及到這幾方面的,都可以算作科技創新資源。供你參考!
6、如何有效集成科技創新資源
現在很多科研單位都設有科技對外服務平台,這個平台本意是提高科技創新資源整合,但因為大都是事業單位和國企,效率比較低。
7、創新資源分享模式的好處
技術戰略思維的資源基礎模式認為,一個企業為了追求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投資收益率進行技術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內部特點,具有實力或者競爭優勢比能夠發現機會更加重要,因為最終能夠把握機會並進行相應技術創新的企業還是有技術優勢或者特長的企業。因此採用這種戰略思維模式的企業不是把制定戰略的重點放在外部環境分析和行業選擇上,而是放在取得或者培養競爭對手所難於或者不可能模仿的技術創新資源和創新能力上。雖然資源基礎模式是1995年以後才在西方國家流行起來的,但是在我國一些成功的企業很早以來已經按照這種思維模式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和技術創新戰略了。科龍電器公司早在1988年就已經成為我國冰箱行業銷售額和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但是它沒有在市場充滿機會的時機實施不相關多元化戰略,沒有實施對冰箱以外產品的創新計劃。反而積極在冰箱的製造規模、製造工藝和管理技術上不斷創新,直到1993年,科龍公司才開始推出相關創新產品—空調和冷櫃。正是因為科龍電器公司採用了資源基礎的技術創新模式,才是它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仍然可以保持高於平均水平的投資收益率。
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可採用資源基礎模式的技術創新戰略,採用這種戰略的企業應該具有一定的條件,那就是企業首先要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資源和能力,特別是要有核心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已有的競爭優勢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不斷獲取新的競爭優勢。
8、如何做好創新資源整合的工作?
科易網從供給側對資源進行整合加工,進一步提升了資源的價值,從而更有效地滿足企業多層次的需求。
在成果端,採取分級篩選方式,形成成果資料庫、成熟項目和創業項目的三級整合模式;在專家端,充分挖掘專家智慧,形成人才產品鏈,構建多層次的能力應用平台;在金融及其他科技服務商端,先以開放平台模式聚合資源,後續發展深度的商務合作關系。
9、創新資源環境價值理論 破解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難題
摘要 國土資源工作承擔著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環境的雙重任務。資源環境是一個統一體,資源與環境都是有價值的,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不再僅僅體現為人類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計量工具,還體現為人類健康生存的基本環境質量保證,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自身平衡與發展的功能。要充分認識和科學運用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指導國土資源工作實踐,提升國土資源工作水平。在搞好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基礎上,平衡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解決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矛盾。
一、新時期國土資源工作面對的問題
以生產力水平為標志,人類文明迄今已經歷了漁獵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時期。而伴隨文明進程同時出現的是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尊重自然、人地和諧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人類的共同願景,建設生態文明成為人類社會新的發展方向。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協調人類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國土資源工作承擔著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環境的雙重任務。可持續開發利用資源環境以保障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是國土資源工作面臨的難題。溫家寶總理在視察國土資源部時指出,要努力破解市場經濟、新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土資源管理難題,以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資源環境價值理論
面對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難題,國土資源工作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創新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推動資源環境管理的制度創新、政策創新。
(一)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問題
資源環境是一個統一體,資源與環境都是有價值的。生態文明時代,需要從重新認識資源環境的價值,需要從哲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對發展與保護提出闡釋。
一般意義上的價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即使用價值,是物的自然屬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勞動,是商品的基本屬性之一,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交換產品的社會聯系的反映,是為解決商品交換標准而提出的概念和界定的計量工具。勞動價值論以生產商品的平均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格,而效用價值論則以補償消耗等量資源的平均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格。無論勞動價值論抑或效用價值論,都基於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二重性,都是以人類社會活動為出發點,以人類的主觀視角來探討和判斷人類生產活動的對象或產物有沒有價值、價值的大小,而對資源環境的價值也出於資源環境是否參與到人類社會生產活動過程中,是否經過人類勞動,是否對人類有用來判斷。
在生態文明時代,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傳統理論提出兩個挑戰,其一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勞動和勞動創造價值的范疇及其作用問題的修正和質疑;其二是對於有些自然物質以及環境,因為沒有參與社會勞動,沒有在商品交換中體現出實體性,導致部分價值(使用價值,未進入計價、交換)的缺失,造成的惡果是對資源環境的無節制使用卻沒有相應補償,導致資源環境的惡化與破壞。
理論的缺陷和實踐的需求需要資源環境價值理論的創新。勞動價值論以勞動決定價值立論,效用價值論以物質滿足人類需求的程度決定價值立論。生態文明時代的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應是以人地和諧為出發點,以資源環境對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生態系統具有使用價值為立論基礎,通過尋求發展與保護的價值平衡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論。
(二)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
自然生態系統的各種物質、能量及其所處環境,有些需要通過人類勞動,有些根本不需要經過人類勞動,都能夠被人類利用,只要能夠被人類利用,就具有使用價值。資源環境不僅對於人類具有使用價值,對於自然生態系統也具有使用價值,這是創新資源環境價值理論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腳點。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不再僅僅體現為人類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計量工具,還體現為人類健康生存的基本環境質量保證,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自身平衡與發展的功能。按其保障發展與保護生態的功效不同,資源環境價值可以區分為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
(1)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主體,依靠自身的組織機制,通過空氣、水、陽光、土壤、生物等生態要素的運動,完成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過程,維持其平衡發展。這一過程無需人類勞動的參與,依靠自然本身的機制實現,創造價值的「勞動者」是自然生態系統本身。這種自然物質生產沒有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的生產力價值,但卻有著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和發展的生態價值。生態價值的實現是保證人類擁有充足的資源、良好的環境的前提條件,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基礎,為人類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與生存需要的「維生價值」。
(2)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生產力是在人類利用資源環境的社會生產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當資源環境進入社會生態系統,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素(生產資料與勞動對象),經社會物質生產過程的加工,最終形成人類社會文明的物質財富基礎,其效用或價值體現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資源基礎與環境條件。資源環境這種相對於社會系統、相對於人類生產勞動的使用價值,稱之為生產力價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源環境開發利用的程度,促進了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實現的過程正是文明進步的過程。
(3)資源環境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消長關系。資源環境具有相對於自然和人類的雙重價值。首先具有生態價值,生態價值對於自然和人類都有意義。其次是對人類具有生產力價值,生產力價值必須依附於生態價值存在。二者統一於資源環境,互相對立,又互相統一。
在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地觀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資源環境價值觀。文明發展對資源環境的訴求不同,資源環境價值的實現存在差異。
文明早期,人們對自然充滿敬畏,以被動依賴為主,生產力水平最為低下,只能靠石器、動物骨角、樹枝等簡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質為生活資料,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微弱,生態價值得以保全。農業文明時期,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從被動依賴到主動開發利用資源環境,社會物質生產表現為利用畜力、水力發展農業、畜牧業,在這個階段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價值此消彼長,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的同時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生態環境問題。三次技術革命,把人類帶人工業文明時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時間內,社會物質財富迅速積累,人口迅速膨脹,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使得人類對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實現,而伴隨出現的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森林銳減、大氣污染、溫室效應等一系列的資源環境問題,生態價值嚴重損毀。
資源環境的雙重價值在文明發展過程中互為消長。生產力的進步實現了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最大化,卻使得生態價值大大降低,自然生態環境日漸惡化,發展不可持續。生態文明的發展要在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同時,確保生態價值的實現,這是生態文明時代資源環境價值理論的實質。
三、運用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提升國土資源工作水平
在生態文明時代,國土資源工作關乎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問題。面對國土資源工作問題,要充分認識和科學運用資源環境價值理論,指導國土資源工作實踐,提升國土資源工作水平。
(一)平衡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解決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矛盾
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要通過實現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來解決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的矛盾。
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總量是有限的,其循環更新也是有其自身規律和在一定前提條件下才能完成的,因此其能維持的發展總量也是有限度的,並且制約著發展的速度,必須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更新周期吻合。不合理的規模與速度,必然出現生態環境問題,必然反饋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連鎖反應。可能某一地區、某一時期內這種反應並不明顯,但是從全球、從長遠來看,其累加效應則是巨大的。
傳統文明尤其工業文明時代,對資源環境的生產力價值已經實現了最大化,相應使生態價值大大受損。生態文明時代,生產力價值實現以不破壞自然生產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即不破壞生態價值為底線。要在兩種價值實現中尋找一個合適的「價值平衡點」,確定合理的生產力發展速度、生態保護的約束強度,達到兩種價值實現最優化。只有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處在一個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確保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保持和促進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
(二)平衡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基礎工作是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平衡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基礎。
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在確保生態可恢復與可持續,並滿足人類需求的前提下,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數量與質量,能夠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能力。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是採用科學的方法,對資源環境各種要素指標及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確定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科學的方法,對資源環境各種要素指標及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確定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閾值,用以指導確定承載對象活動的范圍、強度、規模等,通過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排放總量的控制,實現資源環境合理開發利用。
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中,一方面考量資源環境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一方面考量社會需求的總量,同時考慮經濟社會進步、科學技術發展、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及管理體制和法制等因素對人類社會對資源環境開發利用的方式、規模和速度等的影響,最終確定承載力大小。承載力大小實際上界定了生產力價值開發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態價值實現的最低下限值,就是將資源環境開發利用控制在可承載的范圍之內,即保證實現資源環境生產力價值的同時也確保生態價值的實現。因此首先要作好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來調節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平衡。
(三)平衡資源環境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的調控工具是國土規劃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基礎,調節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要通過規劃來實現。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需以國土規劃為工具,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基礎上,科學統籌資源環境開發利用格局,科學設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促進兩種價值的平衡。
國土規劃編制的科學依據是在國土資源大調查基礎上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是進行某一時期、某一地區資源環境可開發利用強度和速度的量化標尺,是確定一個地區產業空間布局、產業類型與規模的科學依據。通過開發利用速度與規模的控制,確保生態系統自我更新與恢復周期,避免過度開發,實現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確保資源環境的持續利用。
運用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理論解決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編制國土規劃中要重點關注幾個問題。
1.以生態文明建設統領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
資源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國土規劃過程中必須把資源、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進行統籌考慮。
目前由於對環境的資源屬性認識不足,環境價值不能全面體現,導致環境資源缺乏明確、清晰的產權。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只考慮到正常的環境資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資源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的補償成本,即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環境成本而非全部。環境資源成本外部化或低成本使用勢必會造成環境資源的浪費及過度使用。因此必須明確界定環境產權,將環境資源成本內部化,形成誰使用誰付費、誰破壞誰治理的補償機制,充分體現社會公平原則,在國土規劃中進行調控。
2.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為規劃編制單元,解決資源環境自然分區與行政區矛盾
資源環境稟賦條件有著自身存在與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徵。而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行政區為單元,不同行政區的劃分往往導致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的條塊分割,而行政管理體制上的分權與財政體制的分灶導致個行政區各自為政,人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
行政區與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的不協調,會凸顯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土規劃編制應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為規劃編制單元,從全國層面上確定區域國土資源開發格局,在此格局下進行各行政區的國土規劃,避免地方利益驅動或者地方保護的不合理開發行為。
3.以資源環境功能分區規劃產業布局,以發揮區域優勢,克服「短板」制約
一個區域的發展規模和強度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程度,不僅取決於該區域的優勢資源環境條件,還取決於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約。國土規劃如何引導各地區在「短板」因素的制約下發揮資源優勢,是實現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目標的關鍵問題。
依據承載力評價可以確定不同區域的資源優勢與劣勢,即確定影響一個地區發展的主導型因素與限制性因素,對其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進行合理定位,確立不同地區適合發展、不適合發展的產業類型,對可發展產業的生產規模以及布局進行總量上和空間上的控制。
(四)平衡資源環境生態價值和生產力價值要實行差別化政策
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平衡是動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地區是不同的。要客觀地、冷靜地分析我國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狀況,制定合理的、差別化的經濟發展政策。
在當前盲目追求GDP的熱潮下,過度追求生產力價值的實現而忽視了生態價值實現,不同地區表現形式不同。我國地域廣闊,資源環境稟賦差異很大,因此不同區域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也應因其資源環境稟賦不同而不同,平衡資源環境的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也應考慮地區差異,適宜不同資源環境承載力條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才可持續。我國東、中、西、東北四大經濟區資源環境承載力條件差異顯著,也應在資源環境價值實現的問題上有所差異。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但作為三江源頭,中國水塔,是我國重要生態屏障,提出了生態立省和優勢資源轉換戰略;西藏的生態環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青藏高原夏天作為冷源,冬天作為熱源,對我國氣候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西藏要發展,也是適度開發資源,西藏提出自然生態保護戰略,對礦產資源「點上開發,綠色開發,面上保護」;北京市2011年上半年發展速度是全國倒數第一,而幸福指數全國首屈一指;南京市2011年取消了GDP考核指標。我國不同地區發展水平不同,但在生態保護上也要實施有差別的共同行動。在國家規劃的不同功能區,在農村和城市分別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相應地分別確定資源開發程度和資源環境保護、補償指標。
對以生態價值實現為主的區域,國家應進行生產力價值補償,建立生態保護激勵與補償機制,對以生產力價值實現為主的區域進行生態價值補償,通過區域差別政策調節國家整體生態價值與生產力價值的平衡,通過區域資源環境開發利用規劃調節國家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實現。
(原載《資源配置與發展方式轉變論壇文集》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