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虛擬產能
1、「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商務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是什麼?
「一帶一路」是一個宏偉的戰略構想,它的建設過程不僅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涉及眾多產業和巨量的要素調動,這其間產生的各種機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產業創新帶來的機遇。產業創新涉及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等帶來的紅利。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的一些優質過剩產業將會轉移到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因為市場供求變化,一些過剩的產業,也許在其他國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國內,因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產業、產品失去了價格競爭力,也許在其他國家,較低的要素成本會使這些產業重現生機。在國內,因為產品出口一些發達國家受限而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也許在其他國家就能繞開這些壁壘,等等。此外,由於產業轉移引致的產業轉型升級更是機遇無限,比如技術改造、研發投入、品牌樹造等等都會給投資者帶來無限機遇。
第二,金融創新帶來的機遇。「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流,巨量的資金需求只能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我們已經發起設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但這也只能解決部分資金問題,沿「帶」沿「路」國家和地區一定會進行各種金融創新,包括發行各種類型的證券、設立各種類型的基金和創新金融機制等等,這其間的紅利和機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像的。
第三,區域創新帶來的機遇。「一帶一路」本質上是一個國際性區域經濟的范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將引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區域創新,這包括區域發展模式、區域產業戰略選擇、區域經濟的技術路徑、區域間的合作方式等等,這其間的每個創新都蘊涵著無限的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有機遇也充滿了挑戰,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風險意識,並未雨綢繆。
首先,自1999年以來,中國政府就一直鼓勵企業「走出去」。最初的投資大多集中於一些全球貧窮國家的資源開采項目上。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對外投資首次超過了外資流入,對外投資也被引導到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中的更為引人矚目的項目上。五六年前,中國「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圍繞著大宗商品,現在開始在一些實行競標機制的國家承建基礎設施項目。我們知道沿「帶」沿「路」的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是比較願意接受我們的投資,但由於其中一些國家政局並不是十分穩定,不同黨派之間的理念差別很大,一旦一個黨派下台,就會改變過去的對外政策,這必將給我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帶來巨大風險。因此,我們在具體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時必須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環境等進行仔細研究,在投資之前做好風險應對的預案,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的任何創新其實都會有潛在的風險,尤其以金融為主的虛擬經濟創新蘊含的乘數式風險,需要我們時時刻刻保持高度警覺。
最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必須得與國內經濟狀況相適應。我們要看到,中國的產能過剩是相對的;實際上,國內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有很大空間,大有可為。如果我們不顧及國內的這些實際需求而一味向國外投資和轉移產業,有可能會產生對國內投資的擠出效應和產業的「空洞化」。對此我們要提高警惕。
2、一帶一路建設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新機遇
「一帶一路」是一個宏偉的戰略構想,它的建設過程不僅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涉及眾多產業和巨量的要素調動,這其間產生的各種機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產業創新帶來的機遇。產業創新涉及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等帶來的紅利。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的一些優質過剩產業將會轉移到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因為市場供求變化,一些過剩的產業,也許在其他國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國內,因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產業、產品失去了價格競爭力,也許在其他國家,較低的要素成本會使這些產業重現生機。在國內,因為產品出口一些發達國家受限而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也許在其他國家就能繞開這些壁壘,等等。此外,由於產業轉移引致的產業轉型升級更是機遇無限,比如技術改造、研發投入、品牌樹造等等都會給投資者帶來無限機遇。
第二,金融創新帶來的機遇。「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流,巨量的資金需求只能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我們已經發起設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但這也只能解決部分資金問題,沿「帶」沿「路」國家和地區一定會進行各種金融創新,包括發行各種類型的證券、設立各種類型的基金和創新金融機制等等,這其間的紅利和機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像的。
第三,區域創新帶來的機遇。「一帶一路」本質上是一個國際性區域經濟的范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將引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區域創新,這包括區域發展模式、區域產業戰略選擇、區域經濟的技術路徑、區域間的合作方式等等,這其間的每個創新都蘊涵著無限的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有機遇也充滿了挑戰,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風險意識,並未雨綢繆。
首先,自1999年以來,中國政府就一直鼓勵企業「走出去」。最初的投資大多集中於一些全球貧窮國家的資源開采項目上。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對外投資首次超過了外資流入,對外投資也被引導到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中的更為引人矚目的項目上。五六年前,中國「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圍繞著大宗商品,現在開始在一些實行競標機制的國家承建基礎設施項目。我們知道沿「帶」沿「路」的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是比較願意接受我們的投資,但由於其中一些國家政局並不是十分穩定,不同黨派之間的理念差別很大,一旦一個黨派下台,就會改變過去的對外政策,這必將給我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帶來巨大風險。因此,我們在具體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時必須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環境等進行仔細研究,在投資之前做好風險應對的預案,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的任何創新其實都會有潛在的風險,尤其以金融為主的虛擬經濟創新蘊含的乘數式風險,需要我們時時刻刻保持高度警覺。
最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必須得與國內經濟狀況相適應。我們要看到,中國的產能過剩是相對的;實際上,國內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有很大空間,大有可為。如果我們不顧及國內的這些實際需求而一味向國外投資和轉移產業,有可能會產生對國內投資的擠出效應和產業的「空洞化」。對此我們要提高警惕。
3、現在中國汽車的產能過剩了嗎?
美周刊:中國汽車業面臨嚴重產能過剩
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7月14日文章發表文章稱中國車市發展迅猛超越預期。
盡管外界預期中國車市將轉冷,但中國的購車風潮並沒有出現任何消退的跡象,手裡攥著大把鈔票的購車族仍一如既往地湧向車市,購買各種類型的低價車。
2006,中國消費者的購車風潮繼續讓預測分析人士大跌眼鏡。今年初,大多數預測人士認為,考慮到中國要對大排量車型徵收更高的消費稅,汽油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加上中國試圖讓過熱的經濟降溫嚴格控制銀行信貸……,種種因素表明中國大陸的轎車銷量只會有小幅增長。
然而,雖然中國車市最近幾個月的銷量有所放緩,但今年中外汽車製造商在中國車市上的銷量繼續保持大幅上升的趨勢不太可能逆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客車銷量和去年同期相比竄升了近50%。
該協會預測說,包括客車、卡車和商務車在內的汽車總銷量今年將增長74%左右,達到約690萬輛。「我們將目睹在中國這個龐大市場上汽車銷售出現驚人增長」,位於上海的福特汽車中國公司負責營銷渠道業務的副總裁大衛•托馬斯(David Thomas)如是說道。
美國權威汽車市場調查公司CSM Worldwide公司設在上海的分析師耶爾•張(Yale Zhang)稱,一系列因素推動中國車市持續紅火。首先,汽車價格的不斷滑落和收入的不斷提高使汽車成為許多中國老百姓能夠支付得起的消費品,特別是在有巨大購買潛力的內陸市場。「真正的需求來自如成都、重慶這樣的中國二級城市,而不僅是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沿海富裕市場」,他解釋說道,「普通民眾也開始加入購車一族的行列。」
更多的中國人成為購車族
以下一些數字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中國車市如此紅火。據世界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J.D. Power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中國車市上,從2000年到2005年底,平均價格在8000美元到16000美元之間的入門級轎車的價格已經下降了28%,而其他級別車型售價的下滑幅度也超過了20%。J.D. Power公司和《商業周刊》一樣都隸屬於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集團。
與此同時,中國民眾的個人儲蓄總額2005年底也達到了創紀錄的1.7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快速擴張的國民財富正在擴大潛在的購車人群。另據中國轎車市場信息聯合會預測稱,目前有1億中國家庭的存款超過了7500美元。
另外,中國首次購車人群現在還享受著非常豐富的車型選擇。僅入門級車型,中國消費者就有奇瑞QQ、本田飛度等約25種小轎車可供選擇。汽車產業分析師耶爾•張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外資汽車巨頭和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就向市場推出了面向不同消費層次的18款新車型,到年底可能還會有26款新車型要上市銷售。「今年將是中國汽車史上新車型上市數量創紀錄的一年」,他如是說道。
中外合資汽車製造商主導車市
中國政府抑制銀行信貸,以期調整經濟增速的努力並沒有對汽車需求構成沖擊。從根本上說,根據J.D. Power的調查,大約89%的中產階層中國人2005年都是使用現金購車。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消費者不那麼錙銖必較,實際上,即便他們買的是一款低端車型,一輛車通常會花掉他們一年多的收入,因此這種購車消費風潮中的金融風險是相當高的。
目前,通用、福特、大眾、豐田和日產等海外汽車巨頭都和中國廠商建立了合資企業搏擊中國車市,並占據了國內市場80%的份額。這些外資汽車巨頭擁有比本土企業更多的轎車和豪華車品牌,以及更強勢的營銷實力。此外,在某些消費者心目中,外資車型似乎在產品質量上也略勝本土品牌一籌。
由於通用、福特等美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本土市場上的份額都面臨著日本競爭對手的蠶食,同時它們自身也問題重重,因此對它們而言,中國汽車市場的強勁需求無異於一場「及時雨」。以通用汽車為例,該公司及其設在中國大陸的合資企業今年上半年就實現了47%的銷售增長,總銷量達到了453,832輛。
和去年同期10.8%的市場份額相比,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車所佔的市場份額則增長到了12.5%,這也讓通用坐牢了中國車市的頭把交椅(該公司去年剛取代大眾汽車升至首位)。作為通用汽車和上汽公司在華合作設立的旗艦級合資企業,上海通用的別克商務車等多款車型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增長。
同時,在大衛•托馬斯看來,雖然福特在中國市場上可謂姍姍來遲,但現在卻是車市中發展最為迅猛的品牌。福特旗下的各個品牌(福特、林肯、沃爾沃、美洲豹和路虎)之前的總銷量為74,395輛,而僅今年上半年就總共實現了101.8%的銷量增長。福特的主要合資企業「長安福特」負責生產暢銷車型「福特福克斯(Ford Focus)」和「福特蒙迪歐」(Ford Mondeo)。
托馬斯預測稱,盡管中國消費者 「對附加功能和機動性肯定有日益擴大的需求」,但緊湊型轎車仍將是車市銷量的主要推動車型。據稱,福特對將於2006年晚些時候面市的新款福克斯寄予厚望。
更大的利潤空間
另一個令人感到欣慰的現象是,雖然中外廠商推出的新車型層出不窮,價格戰也愈演愈烈,但不少汽車製造商今年仍保持了相對可觀的利潤空間。原因之一是,通過擴大在中國大陸的零配件供應網路,規避中國政府對進口部件徵收的高額關稅,海外汽車廠商最近幾年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歷經過去兩年的成本壓縮後,主要外資和中國本土汽車廠商今年都擴大了利潤空間」,CSM Worldwide汽車咨詢公司的分析師耶爾•張解釋說道。
當然,中國的汽車工業仍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隨著油價的迅速上漲,高油耗的運動型多功能車銷量必然受到壓迫,中國經濟如果出現波動也會影響車市的前景。不過,至少現在看來,中國大陸的汽車工業會超越此前的放緩預期,繼續在增長的快車道上前行。 (作者:布賴恩•布雷姆納/Brian Bremner)
4、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如何進一步落實好創新轉型
參考範例1:
一、堅持問題導向,總結成績更要看到不足
2013年,面對不利的外部形勢,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國資委及相關部門的有力指導和幫助下,集團上下團結一心,採取措施,取得了彌足珍貴的成績,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新高、三個突破、兩個改善」。
三個新高,是指實物量指標、銷售收入和安全管理水平再創歷史新高。2013年集團完成原煤產量1.28億噸,化工產品1114萬噸,鋼鐵800萬噸,發電283億千瓦時,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3%、22.2%、20.3%和38.7%;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5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全集團發生一起1人死亡事故,同比減少3起,創集團歷史最好水平。
三個突破,是指項目建設與投資、權益電力裝機容量和物流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兩個改善,是指職工居住環境和企業弱勢群體生活困境均得到改善。截至2013年底,集團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投資65.4億元,基本建成200萬平方米的保障住房,累計有7315戶職工喬遷新居。為進一步關心弱勢群體,在持續開展雙節送溫暖、金秋助學、天驕助學、大病兜底的基礎上,集團公司在前年三季度啟動了「三項」救助幫扶行動,截至去年底,集團累計發放三項救助金3000萬元,使貧困職工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尤其是要直面那些潛在風險和深層次矛盾。
一是資產負債率持續攀高。二是環保壓力日益增大。三是產業共生互補能力不強。四是內部協作有待加強和規范。
二、把握宏觀形勢,科學設定全年目標任務
從全球看,今年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甦態勢,但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從國內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基調。從我省看,當前我省經濟發展仍處於良好的上升通道。隨著新型城鎮化、西咸新區、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戰略部署,我省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最近,婁省長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鞏固提升能源化工產業支柱地位,加快培育壯大新的支柱產業,形成多點支撐、多元帶動新格局。要以煤制油、煤制烯烴為主要轉化方向,加快示範項目建設,構建完整產業鏈。這對我們集團而言,既是工作要求,更是發展機遇。
從我們自身看,雖然我們從事的主要行業大多是過剩行業,但怎樣看待過剩?可以說,「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只有過剩才能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今後各個行業的過剩將是一種常態。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將發揮作用。我們要學會在大海里游泳,要學會在風浪里強身健體,苦練內功,加快轉型升級。從大的方面講,我們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三個導向。一是堅持做實做強做優的發展導向;二是堅持對在建項目進行再認識、再評價的問題導向;三是堅持各企業都應自負盈虧的業績導向。
基於以上對宏觀形勢的判斷和對自身發展階段的認識,基於對轉型升級的現實考慮,我們科學規劃和設定了今年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對於今年主要經濟指標的設定,我們堅持了底線思維,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搞不切實際的行政命令,不搞層層加碼的數字游戲。目標任務既是積極的,又是留有餘地的。
三、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釋放企業改革紅利
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從改革的頂層設計上尋求解決問題之道,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修訂《管理綱要》。進一步釐清集團總部、板塊公司和三級公司的職能定位和權責界限,實現縱向管控權責科學、橫向管控協同有效、層級銜接嚴密順暢的管控目標。推進信息化與管理的深度融合,搭建盤活資產新平台,強化抓落實機制。
四、優化資金結構,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我們必須把盤活資金、有效降低經營風險,視為企業後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持續加大資本性融資力度。在今後的融資工作中,要繼續堅持板塊和優秀企業上市、發展混合所有制、實施股份制改造等方式,進一步增加資本性融資比重,優化資金結構。科學控制資金投入。堅持「扶優扶強和效益優先」投資原則,積極支持主業發展,兼顧相關配套產業發展,逐步實施有進有退的投資政策。採取適度偏緊的資金政策,優化負債期限和結構。
五、轉變發展觀念,規范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在項目投資和項目建設上,必須轉變觀念。
加強戰略規劃管理。規劃編制,要圍繞產業布局,切實做到園區化、體系化,更加註重有概念、有循環、有減排、有產業鏈等關鍵點。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規范項目審批和建設,加快推進合規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進度考核上,要變「年度工期決定項目工期」為「年度工期服從項目工期」。在項目投資控制和考核上,要建立動態投資管控機制,徹底扭轉估算、概算、決算依次遞增現象。
六、堅持分類指導,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對於擁有多個產業板塊的集團而言,要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板塊發展質量和效益,就必須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
煤炭板塊要在產品結構調整、採掘接續調整和關中劣質煤退出機制上下功夫。煤化工板塊要在達產達效上做文章。鋼鐵板塊要在降本增效、規范關聯交易上求突破。電力產業要圍繞「融合、提高、創新」方針積極推進。其他板塊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思路。另外,各板塊企業在提升效益過程中,更應該注重降低成本、減少浪費。
七、重貿易輕資產,穩步推進物流體系建設
近幾年,我們在發展物流產業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資源配置分散,注重資產規模建設,缺乏商業模式創新,已經成為阻礙集團物流產業持續發展的瓶頸。從長遠看,我們必須首先對物流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其次創新物流發展商業模式。一是按照重貿易、輕資產的原則建立「1+N」電子交易服務平台,即建立一個物資采購交易系統和多個產品銷售交易系統;二是形成供應鏈管理平台;三是通過招標、拍賣、結算、交割、第三方支付、供應鏈管理等方式,開展商品貿易與物流服務。
八、注重產融結合,培育壯大金融產業板塊
對我們集團而言,注重產融結合發展,是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的一個支點。加快推進融資擔保公司、保險經紀公司、融資租賃公司這三個機構的組建。特別是,要盡快獲批成立融資租賃公司。按照「由內起步、向外拓展」的路徑,快速做大業務規模。積極推進煤炭產業並購基金。穩妥推進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這三個金融機構組建方案的完善。慎重跟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人壽保險公司的組建工作。力爭使金融板塊在「十三五」成為第三大利潤板塊。
九、夯基礎解難題,推動安全環保邁上新台階
關於今年的安全工作,集團已經召開了專門會議,做出了科學部署,要不折不扣地做好落實工作。特別是,煤炭企業要把防治瓦斯和水、火、強礦壓災害治理作為主攻方向,把預防重大事故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不能動搖。
對於環保工作,集團已經在各單位的目標責任考核中,將環保工作和安全工作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實行了一票否決制。各單位要進一步從完善環保管理體系、推進環保重點工程建設、落實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
十、調存量優增量,全面盤活人力資本
我們必須堅持實施激活優化現有人力資本、科學引入優質人力資本的「雙輪驅動」戰略。
剛性定編定員,盤活存量人力資本。要以先進科學的定編定員為基準,合理控制用工總量。各級機關定編定員,力求精幹高效。各化工企業和關中各礦區要在三年內分
別按照每年5%和10%的遞減力度,有效控制機關工作人員總量。新單位機關管理人員要優先從現有單位中調動、選拔和培養。在建項目單位的人員配置,以滿足項目建設管理需要為原則,新增人員要以集團內部調整為主渠道。建立內部人才市場,化解存量分流和增量需求的矛盾。用好薪酬激勵杠桿,實現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最佳組合。
十一、利當前謀長遠,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在這一輪企業轉型升級中,如果說柔性的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是「標」,那麼,剛性的技術創新,則是「本」,我們必須剛柔並濟,標本兼治。
形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遵循「科技資源有償配置、科研成果有償使用、創新價值市場量化、創新收益共享激勵」的原則,按照市場化的運作思路,積極探索建立和推行科研項目單項核算、考評和激勵機制,持之以恆地強化「資金、平台、人才、技術、機制」等科技創新核心要素,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工作質量和效率,快速提升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工作的整體水平。把握創新方向,注重長短結合,著力培養技術創新人才隊伍。
十二、搞好內部協作,提高抗擊風險能力
我們集團產業布局廣,涉及行業多。相關行業之間加強配套,上下游企業之間加強協作,可為提升整個集團的資產運營效率創造空間,也可為進一步提升集團的整體競爭力奠定基礎。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仍未緩解、社會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我們更要注重抱團取暖。
加強內部協作制度體系建設。繼續按照「合法合規、公平交易、內部優先、互利互惠」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內部協作管理體系,突出內部協作制度建設,強化內部協作過程管控,加強交流與溝通。加強檢查與考核,確保集團全年內部協作計劃目標順利完成。
十三、惠民生講奉獻,推進和諧企業建設
要深入持久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有關規定。在鞏固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好整改措施,切實開展好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關注和改善民生,繼續實施好雙節送溫暖、金秋助學、天驕助學、大病兜底、三項救助幫扶措施。加快收尾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做好住房分配方案,確保各單位把好事辦好、辦實。強化廉政建設和審計監察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規范操作、有序運行。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在繼續抓好企業文化「三統一」的基礎上,以板塊公司文化融合、創建安全文化示範企業、品牌傳播推廣為重點,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建設緊密結合,全面推進企業文化落地深植,以文化力提升集團競爭力。加強輿情管理,做好輿情信息上報和處置等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持續加強離退休職工和老幹部工作、統戰和信訪工作,凝聚人心,眾志成城,實現企業和諧發展、科學發展。
參考範例2:
創新生動力 轉型出活力
——寫在我省扎實推進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之際
冬日的吉林大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載著2700萬吉林人民的夢想與希望,一幅新的壯麗畫卷,正在這無限的北國風光中全景描繪。
審視全省,中部經濟總量佔全省比例大,人口多,在全省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然而,一個現實不容忽視:中部雖有優勢,但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待提升,改革任務依然繁重。
研判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中央提出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吉林省怎麼辦?
聚焦中部,作為我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創新轉型成為當務之急、發展之要。
帶著強烈的緊迫感和機遇意識,中部地區認真貫徹省委部署,積極研究謀劃,拉開了新一輪創新轉型發展的大幕。
把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推動轉型發展
作為中部核心城市,省會長春在全省創新轉型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落實全省戰略,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向全市發出總動員:「全力落實好建設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任務,發揮引領作用,主動作為,率先突破。」
曾經,一業獨大的長春有過這樣的症結:「一汽打噴嚏,長春就感冒」。僅以汽車為支柱,讓這個中部發展的領頭羊吃盡了產業波動帶來的苦頭。
國家振興東北戰略的實施,讓長春一步步走出「東北現象」。通過工業和服務業雙拉動增長,做大汽車、軌道客車、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突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長春逐步形成了多元支撐、多業並舉的良好格局。
調整之中,長春的整車產能穩步擴增,零部件配套產業快速跟進;大成、皓月等農產品加工企業享譽全國,走進海外市場;軌道客車走出國門,駛向世界。告別「一業獨大」的長春,成為汽車製造、軌道裝備製造兩大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產值更是撐起全市GDP的「半壁江山」。
作為我省的第二大城市,北國江城吉林市同樣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攻方向,依託吉化等大企業的原料優勢和市場空間,加快老舊生產裝置和產品升級改造,讓一批老工業企業煥發了生機。
走進吉林市金珠工業區晨鳴紙業抄紙車間,輕塗紙歡快地在卷軸上「飛舞」。總經理助理郭欽彥告訴記者:「企業重組初期沒有一分錢贏利,是哈達灣老工業區的整體搬遷改造給企業帶來了生機。新廠今年4月份正式生產,每月有1000萬元的利潤。」郭欽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哈達灣搬到金珠工業新區,企業得到22億元的置換土地和搬遷費用,解決了50%的新廠建設資金,短短三年新廠便投產了。新廠工藝設計先進,流程簡約,大大降低了成本。
晨鳴紙業只是吉林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同步推進的新材料產業、生物技術產業、信息技術產業,也大大拉長了這座化工城的產業鏈。
談起轉型發展,四平市東風機械裝備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華頗有感觸。「當年產品大量積壓,企業差點關門。轉型重組後,我們成為全國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年來,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四平市走出一條新的裝備製造業崛起之路,全市170戶裝備製造規上企業,年產值上升到400億元左右。
遼源是依託煤炭資源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也是典型的資源枯竭轉型城市,200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首批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他們圍繞加快推進經濟轉型,不斷深化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了產業優勢再造。培育生成高精鋁加工、新能源、紡織襪業、醫葯健康、建築塔機、汽車零部件、鋼鐵鑄造、軟體8大產業集群,佔全部工業比重60.5%。
把創新驅動作為根本動力,政企攜手搭建協同創新平台,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吉林省科技資源豐富,但卻很少在本地轉化為生產力。對此,省委、省政府有著清醒的認識:正處在振興發展爬坡期、結構調整攻堅期、社會建設轉型期的吉林,加快轉型升級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創新。
擔當全省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重任,長春市積極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快了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步伐。
在今年7月舉行的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本土企業「天火」公司展出的一款造型新穎的三輪機車引來了眾多目光。
就在一年前,這家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的企業遇到了資金難題。危難之時,長春新興產業投資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藉助500萬元的債券投資,企業的新產品研發順利實施,逐步走出困境。
正是長春市政府設立的「政產學研用金介」協同創新平台,解決了一批像「天火」公司這樣企業的融資難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實現了就地轉化。
協同創新機制為長春培育出一大批和「天火」一樣的科技創新型「小巨人」企業。僅有130人的長春希邁氣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年便實現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截至2013年底,全市產值超過3000萬元的創新型「小巨人」企業已經達到282戶。
依託特有的科教文化優勢,長春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難以與市場對接、金融機構難以與需求企業對接的問題。東北師大葯物基因和蛋白篩選國家工程實驗室,主要從事成葯基因、蛋白和中葯成分篩選,同時還有一個身份——長春市生物產業基地葯物篩選平台,常年為本地30多家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在長春,類似的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都對外開放,成為企業創新的源動力。
為加快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吉林市設立了1.2億元的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僅今年一季度,便有首批666個項目獲得2746.1萬元支持。
正是因為有專項支持,吉林碳谷碳纖維有限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就實現了從實驗室到全國規模最大碳纖維原絲生產基地的跨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以來,已經得到了國家、省、市科技發展基金3000多萬元的支持。」
目前,吉林市已扶植起精細化工等9個產業集群,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0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6項。
四平市從2010年開始著手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4年辛苦不尋常,四平裝備製造「示範基地」終於實至名歸。通過科技創新,一批企業成為全國行業的佼佼者。巨元換熱器公司董事長趙國宏告訴記者:「今年,我們要把24項專利技術應用到產品上。公司自主研發的80餘種換熱器,已成為大亞灣核電站、寶鋼、中石化、LG等國內外大客戶的熱門產品。」
遼源市通過實施「智慧城市」建設,為產業轉型探索出了一條新路。為了給落戶遼源的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今年年初,遼源科技智慧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在產業化、集群化效益的吸引下,園區已有13家實體入駐企業,以及10家虛擬入園企業。這些企業的項目多數涉及大數據平台、電子商務和智慧社區服務等領域,為市民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務。
把投資拉動作為重要手段,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發展活力和後勁
發展,最終還要靠項目支撐。
謀劃推動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長春緊盯國家「一帶一路」、振興東北等大的政策導向,把招商目光放在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上。截至目前,長春今年已謀劃重大項目1149個,為全省穩增長、調結構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在全省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戰略部署下,長春市以加快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為抓手,著力簡政放權,降低市場准入門檻,點燃了全民創業熱情。目前,全市已新增注冊市場主體85053戶,新登記私營企業19873戶,僅今年上半年增量就超過去年全年增量。
四平市把投資拉動作為穩增長的關鍵。從2009年項目建設「節點式」起步到現在,全市已有298個具有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總投資達1299億元。目前已有195個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為四平在哈大經濟大動脈上強勢隆起奠定了基礎。
遼源市圍繞產業發展、社會建設、城市管理、民生服務和農業農村這五大領域,近年來共謀劃了219個應用項目,計劃投資184億元。截至目前,已有60個項目啟動實施。
把開發開放作為重要途徑,提高經濟外向度,讓中部走向全國,接軌世界
縱貫東西,通達南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為中部地區走向世界搭建起廣闊舞台。
11月15日、21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先後下發文件,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獲批國際小包集中收寄點和長春出口俄羅斯航空函件總包直封郵路的資質,標志著我省具備了開展對俄羅斯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業務的基礎條件。11月28日,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貨物入庫,順利實現貨物通關。
興隆綜合保稅區的建設,為長春、為全省搭建起對外開放的又一大平台。
在推進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過程中,長春全力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面加快興隆保稅區、空港開發區、東北亞國際物流集散樞紐中心建設,全省開發開放平台不斷完善提升。
發展外向型經濟,產業鏈合作同樣是有效途徑。吉林市通過支持本地企業與德國巴斯夫、林德、美國杜邦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品牌化建設,進一步拉長了化工產業鏈。
把城市做大、規劃做大、產業做大、人口做多、商貿流通做活,四平市努力打造吉林、黑龍江的南大門,向南開放的橋頭堡,連接沈陽和長春兩大都市圈的橋梁和紐帶,擴大開放。
創新生動力,轉型出活力。新一輪振興號角已經吹響,向著東、中、西三大板塊各具特色、良性互動的美好圖景,吉林再出發!
5、虛擬貨幣的風險高不高?血本無歸的幾率有多大?
(一)價格穩定風險
理論上講,如果網路貨幣的存在影響到了對央行負債的需求,進而干擾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行為,就將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和價格穩定產生影響。但從實際看,網路貨幣影響價格穩定的前提包括下面三個方面:
(1)從對貨幣數量的影響分析,雖然在信息匱乏的情況下難以分析網路貨幣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創造貨幣。
然而,大多數網路貨幣系統以預付費模式運作,即在換入真實貨幣時發行網路貨幣,在換出真實貨幣時回籠貨幣,其帶來的影響有限。在著名的網路貨幣方案中,貨幣供應處於穩定狀態且供應量不大,但仍需警惕其是否能確保貨幣供應將在長期保持穩定水平,以及網路貨幣與真實貨幣兌換率變化帶來的影響。
(2)從對貨幣流通速度、現金使用、貨幣統計的影響分析,目前網路貨幣方案帶來的技術革新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尚不明確。
作為一個網路行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活躍的網路貨幣方案用戶數量。若網路貨幣被廣泛接受,將會對央行真實貨幣產生替代效應,從而減少交易中的現金使用。在此情況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將縮減,其影響短期利率的能力也將被削弱。央行將需要通過對網路貨幣計提最低准備金等方式對抗風險。替代效應將加劇貨幣統計難度,並將影響貨幣統計量與通脹間的關系,不利於實現中長期價格穩定。另外,網路貨幣在央行以外發行且虛擬信用可擴張,將對央行利率決定在經濟中傳導產生影響,削弱央行貨幣控制權。
(3)從網路貨幣和實體經濟相互作用的情況分析,網路貨幣可充當真實商品交易媒介,對真實GDP產生影響。
網路貨幣對真實貨幣供應的影響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虛擬經濟對真實經濟的替代效應;二是網路貨幣對真實貨幣的擠出效應,即:隨著網路貨幣總量增加,公眾在現實生活中持有現金量減少,導致現金/存款比下降,貨幣乘數上升。從現實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現階段並不會對價格穩定帶來影響,貨幣流動速度在中短期內也不會受到重大影響。然而,網路貨幣和實體經濟間的相互作用值得關注。
(二)金融穩定風險
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銀行體系外運作,最主要的金融不穩定因素在於其與實體經濟的聯系,即兌換匯率及匯兌市場。很明顯,封閉的網路貨幣方案和單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不受影響,應重點關注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匯兌市場上貨幣供給及需求水平。網路貨幣與真實貨幣的一個很大區別在於網路貨幣方案並不以國家或貨幣區域為依託,虛擬經濟強度、貿易或產能對其匯率影響有限。虛擬貨幣價格及其波動取決於5大因素:
(1)貨幣供應情況及貨幣發行人採取的其他行動。例如:通過干預市場實現固定或半固定的匯率。
(2)網路貨幣方案顯現出網路外部性,其貨幣價值依賴於參與的用戶和商戶數量。隨著消費者和商家數量增加,其貨幣價值將相應提升。另外,交易量小的網路貨幣匯率波動更大。
(3)擁有清晰透明政策以及先進安全措施的虛擬社區更易提振信心,貨幣也更強勁。
(4)網路貨幣發行人在履行承諾方面的信譽。虛擬社區並不存在任何「最後貸款人」,發行人獲得的信任對網路貨幣匯率至關重要。
(5)對網路貨幣未來價值的投機活動及虛擬社區受網路攻擊的情況。由於系統不成熟、交易低迷、投機活動及網路攻擊等因素,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目前這些網路貨幣成交量小且與實體經濟關聯度低,金融體系的穩定系不會受影響。
然而,若今後網路貨幣成為了傳統貨幣的替代品,將會給金融體系帶來不穩定因素,甚至可能會扭曲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網路貨幣系統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活躍用戶數量、願意接受虛擬貨幣進行真實交易的商戶數量。另外,虛擬貨幣只有交換價值、沒有使用價值。
通常網路貨幣不以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為基礎,且沒有央行信用做支撐。目前,這些網路貨幣系統並不允許借出或貸入資金,所以尚不能對金融系統穩定構成威脅,但應密切關注其發展,若未來發生改變,無疑將對金融系統造成影響。
(三)支付系統穩定性風險
1、難以規避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
在特定的虛擬社區,虛擬貨幣支付活動已演變為「真正的」支付系統,面臨著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運行風險及法律風險等。這些風險的性質、規模及持續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系統的設計或流動性匱乏的程度,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很難規避或控制這些風險。從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重要支付系統的核心原則》(CP)來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並不符合CP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同時也不屬於系統性重要支付系統。所以,並不會在全球金融系統引發或傳遞沖擊。從目前情況下,網路貨幣系統在這些虛擬社區外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2、缺乏相應監督和保護機制。
在現實經濟中,央行充當著最後貸款人角色且不存在違約風險,可以在出現支付危機或無法預知的流動性短缺情況下採取行動,以避免連鎖反應。而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中,以網路貨幣為結算資產並不能做到這些。由於網路貨幣簡單地依賴於發行人信譽,並不能保證被廣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網路貨幣不能被視作安全的貨幣。另外,商業銀行按要求接受審慎監管,降低了違約可能性,商業銀行賬戶中的錢安全度高於網路貨幣。網路貨幣的一個根本性風險體現在:網路貨幣方案結算機構並不受任何監管,沒有任何機構對其行為負責,同時也不具備任何投資者/存款人保護機制,導致用戶自身承擔所有的風險。
(四)監管缺位風險
通常來講,監管滯後於科技發展。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建立,但直到2006年,美國的一些政府機構才著手分析這些方案。由於監管缺位,加之其交易有匿名、不可見、難追蹤等特點,網路虛擬貨幣方案極易被恐怖活動、詐騙、洗錢等非法活動利用。當前,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都在考慮是否承認或使這些虛擬方案合法化,並將其納入監管范疇,從而達到支持貨幣和支付形式創新、保護消費者權益及金融穩定,同時抑制利用虛擬貨幣方案從事犯罪活動的目的。目前虛擬貨幣方案法律地位不確定性也可能對政府當局帶來挑戰。
(五)貨幣當局聲譽風險
貨幣當局(央行)的聲譽是決定其各項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公眾對法定貨幣的信任程度與央行形象密切相關,央行十分關注其聲譽。歐央行將聲譽風險定義為聲譽、信用或公共形象惡化的風險。由於網路貨幣方案與貨幣和支付相關,大-眾普遍認為屬於央行職責范疇,需警惕其可能給央行帶來的聲譽風險。雖然在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網路貨幣方案失敗帶來的影響有限,但其高度波動和不穩定性也加劇了失敗的可能性,並吸引媒體廣泛報道。若任由網路貨幣持續發展而不進行管制,中央銀行可能被認為失職而影響其聲譽。
(六)投資者損失風險
相對於交換價值而言,公眾對網路虛擬貨幣的投資價值認可度更高,也正是基於投資的交易才加速了虛擬貨幣市場形成。與其他投資市場一樣,虛擬貨幣市場的參與者也將面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政策風險帶來的潛在損失。以比-特幣為例:2009到2010年初,比-特幣毫無價值;2010年夏天比-特幣交易開始進入黃金時期,由於供給遠小於需求,網上交易價值開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幣在29美分處沉寂多日後竄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比-特幣繼續升值,其與美元的兌換率達到了1:1;2013年,比-特幣價格實現「大爆炸」式增長,並在2013年11月29日觸及1242美元,超過同期黃金1241.98美元/盎司價格。劇烈的價格波動使市場參與者面臨著巨大的投機風險。
不同於股票、債券等成熟資本市場,比-特幣市場深度不足,且目前主要持有在大戶手中,分散化程度低,比-特幣價格很容易受到大戶買賣行為影響,也容易被投機者操控。同時,各國對比-特幣態度不一,德美等國持開放支持態度,泰國、巴西等國將比-特幣相關活動視為非法。各個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及採取的應對措施都將對比-特幣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尤其在短期內造成其價格急劇波動。
6、近幾年來我國兩會對虛擬經濟市場對策?
2014年,我國經濟運行存在著五個比較具有共識的風險因素,即面臨經濟減速、產能過剩、地方債務、房價波動、貨幣泛濫等,這些無一不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嚴重失衡現象有密切的聯系,有些還是直接結果。
從實體經濟方面看,產能過剩是因為在GDP競賽中,地方政府主導產業投資方向,以及政府審批太多導致,而企業創新能力弱、技術進步速度慢,則導致了生產率上升速度較慢,不足以消化要素成本的上升;從虛擬經濟角度看,根本原因在於我國金融市場不夠發達,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稀少,投資者投資渠道單一。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國是一個優質資產長期短缺的國家,而這種短缺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增長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應通過制度創新增加高質量的金融資產供給,平抑因金融資產的長期短缺而導致的虛擬經濟過火勢頭。
主要措施包括,通過完善法律法規提升民眾對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信心,把劣質、作假的上市公司踢出資本市場,嚴厲追究各種假借金融創新,把低質量金融資產包裝進入金融市場的虛假創新行為,從總體上提升資本市場上的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轉社會保障基金的比例,並允許社保基金把這些資本的收益投入金融市場運作;加快推進優質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速度;通過財政政策大幅度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風險;把房地產稅等作為地方政府掌控的、穩定性的主體稅種,使其可以通過這些穩定的稅收建立起長期的、責任性的市政債機制,逐步擺脫依賴土地財政的不良格局等。
7、化工企業實現技術創新.提高年產量.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文章
(一)、我國化工企業的整體優勢
首先,我國的化工企業從整體上看,其生產能力和產量基數較大,有10餘種主要化工產品產量均居世界前例。如合成氨、化肥、電石居世界第一位;硫酸、農葯、純鹼、染料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燒鹼產量居世界第三位;硫鐵礦、磷礦、磷肥、醋酸、塗料、輪胎等也位居較前列。入世後,具有產品產量和生產能力的競爭優勢。
其次,我國化工企業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由於我國大部分化工產品的開發費用較少,加之國內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相對價廉,因此,一些產品的生產成本較低。入世後,具有產品成本的競爭優勢。
再次,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化工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入世後,還具有市場本地化的優勢。
(二)、我國化工企業的個體優勢
1、我國的大磷肥裝置企業在提高開工率和解決債務負擔後了,成本與進口產品成本相當,入世後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中小型磷肥裝置企業雖然成本偏高,但由於符合國情,具有地域上的優勢,入世後對進口產品也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
2、我國純鹼的生產能力及產量較大,合成鹼的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屬世界先進水平。入世後,純鹼行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3、我國塗料企業的總體生產能力較大,市場化經營較早,加之塗料產品具有不便於長途運輸的特點,其本地化要求較強。因此,入世後不會給我國的塗料生產企業帶來很大的沖擊,相反會有利於塗料用原材料和產品質量的提高。
二、入世給我國化工企業帶來的沖擊
入世給化工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給我國的化工企業帶來較大的沖擊。
(一)、我國化工企業的綜合劣勢
我國化工企業的生產技術普遍較落後,生產規模小而散,資本實力不足,科研開發創新能力較弱,營銷網路尚未完全建立。入世後,按照世貿規則,市場資源都將「一體化」,外商在國內享有國民待遇,國內化工企業將失去生產成本上的優勢。而在產品質量、科研開發和人才競爭方面將顯露出國內化工企業的競爭劣勢。同時,市場開放、關稅降低和取消非關稅壁壘措施等,將徹底改變我國化工企業的現行營銷網路體系,一些目前受到國家政策保護、對資金和技術依賴性較強的化工企業將面臨較大的沖擊。
2. 企業管理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21 世紀的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有別於以土地、勞動資源為基礎的農業經濟和以能源、原材料為基礎的工業經濟。它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第一配置要素,以科學知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進作動力,以導致科技與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為主要特徵。知識經濟的興起,將對我國企業管理提出嚴峻的挑戰。知識經濟是一種信息化經濟,它要求企業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和應用,在經營決策上注重掌握和運用決策支持系統,在作業流程上進行重新安排或徹底更新;知識經濟是一種網路化經濟,它要求企業減少管理層次,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速度提高管理效率;知識經濟是一種智力支撐型經濟,要它求企業管理人員盡快轉變思維方式,更新知識結構,在管理思想上從重視物的管理轉向以人為本的管理,並提高企業人員的學習能力;知識經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它要求人們重新審視企業與社會的關系,重視環境管理。總之,知識經濟必然要求企業管理在各個方面推進變革和創新
3. 企業管理創新是加入wto 的要求
我國加入wto 這樣一個以市場經濟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經濟組織,符合我們的前進方向和長遠利益。加入wto 會給我國企業的管理帶來諸多機遇,因為加入wto 使我國企業更加深入地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有了更多、更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合作的機會,能夠更為直接地引進、借鑒和學習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從而給國內企業帶來嶄新的管理視角和發展思路,推動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進程,縮小與國際先進管理水平的差距。同時,加入wto 預示著我國企業在經濟運行規則上的國際統一化,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加快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進一步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對資源的控制和對產業的壟斷,直至政府完全退出一般性競爭市場,這將為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完全獨立自主地進行經營和管理創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當然,wto 這誘人的橄欖枝並非「免費的午餐」,它也會給我國企業管理帶來嚴峻的挑戰,因為加入wto 預示著我國將進一步開放市場,進一步降低關稅,進一步減少非關稅壁壘,使外商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投資領域進一步拓寬,投資主體更趨跨國化,投資方式更趨多樣化;預示著更多的外國商品和服務將湧入國門,從而導致中國市場競爭加劇,原有的市場份額將重新分配;預示著外國資本和跨國公司將通過華 人力資源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領域和內容管理創新需要合適的切入點。管理創新只有在關鍵的領域進行改革與突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新形勢下企業管理創新究竟涉及哪些范疇?
三、促進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戰略措施
企業管理創新涉及企業各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協調運作,特別是需要針對薄弱環節,圍繞新形勢提出的各項要求進行。
1. 轉變觀念,把管理創新作為企業經營戰略
思想觀念的陳舊和落後是企業管理創新的最大障礙。許多企業領導還沒有形成現代企業管理的意識,沒有認識到現代管理模式對企業效益的巨大作用。「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顯示,以「創新」作為企業家精神核心者為47. 7 %;各項創新中最困難的是「觀念創新」者,達42. 7 %。因此,企業領導要切實認識到管理創新在當前經濟競爭形勢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科學管理—興國之道」的思想,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更新我國企業的經營理念和戰略布置,增強集約化經營意識,從戰略的高度去推動企業的管理創新。
2. 建立有效機制,培育 職業 化的企業家伍
創新經濟學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企業家是最具有創新能力和影響力的人,他們不墨守陳規,不遵循循環流轉的軌道,卻常常創造性地改變這種軌道。目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效率不佳與企業家缺乏不無關系。因此,要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必須注重企業家隊伍建設,培育和造就一個主導管理創新前沿和領導市場競爭潮流的「企業家階層」。在這方面,我們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在責、權、利一致的原則下,完善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一套科學、公正的考核、晉升體系,使經營者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掛鉤。在幹部人事制度上,引進競爭機制,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使企業家這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機制合理配置。國家也要採取措施建立企業家人才交流市場、資格認定系統、繼續教育培訓機制等,以促進我國企業經營者職業化。
3. 構建創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創新氛圍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宗教為什麼能用一種近於鬆散的管理模式,綿延幾千年,靠的就是文化滲透。企業要實現管理創新,也需要靠文化滲透,需要建立一個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業文化。為此要培育企業強烈而持久的創新價值觀,形成強烈的創新認同感;構建企業管理創新的軟環境,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表彰創新英雄 人物 ,發揮榜樣積極作用;完善企業創新機制,形成強大的創新動力;設計創新文化禮儀以及創新文化網路,宣傳創新的價值觀念並以此感染員工。
4. 加快制度創新,以制度創新促進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與制度創新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互保證的關系。制度創新是解決企業資源市場配置的微觀機制問題,也就是說,通過制度創新使企業成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經濟細胞。管理創新是解決企業內部資源如何組合,使之盡可能多地產出的問題,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場的內部組織框架,形成產品開發活力、行為激勵體系及高效運作的機制。制度創新能為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提供良好的基礎,增加推動力。因此企業管理創新必須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8、國家「劍指」網路電商,虛擬經濟要倒了嗎?
肯定不會倒下,但是會有所收斂是肯定的,利潤也不會那麼巨大了,只是勢頭並沒有以前大。實體經濟對於我們國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今年兩會上就曾強調: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但是,如何定義實體經濟這四個字,一直有比較大的爭議。
有一批保守的人認為,互聯網作為虛擬經濟的代表,破壞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所以他們對包括電商在內的互聯網公司橫加指責。這些保守派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企業家。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之一,在過往就遭受了很多類似的指責。
但是,在目前我國經濟放緩、發展紅利日漸弱化的新常態下,這些保守派的觀點顯然是不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的。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就業和稅收,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國家競爭力,這些方面,不少落後的傳統企業做不到,但阿里巴巴可以。
空口無憑,我們來看一看阿里巴巴的社會貢獻吧!阿里巴巴去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台納稅至少2000億元,創造了3000萬個就業機會。同時,阿里巴巴在移動支付、雲計算等領域也貢獻了巨大的領先於世界的創新成果。
那些保守的人過來看看,你們說阿里巴巴是虛擬經濟,可你們口中的「實體經濟」有誰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難道說那些靠「貼牌」匍匐在價值鏈的最底端企業才是值得稱頌的實體經濟?!難道說那些明顯產能過剩結構混亂的行業甚至僵屍企業才算是實體經濟?落後了不可怕,落後了不思進取還指責那些創新者搶了自己的飯碗才真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