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創業
1、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
漢朝的賈誼在著名的《過秦論》曾經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論論證秦朝滅亡的原因。他作此文的目的就是提醒和警告漢朝的統治者借鑒秦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只可以在馬上打天下,而不可在馬上治天下;否則秦朝的覆滅就是前車之鑒。
《過秦論》文章從開始連篇累牘的介紹秦國歷代國君在統一天下時勵精圖治的雄才大略。以及秦始皇在繼承歷代先王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和以後威鎮天下的軍事行動;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各種策略。秦始皇可謂是機關算盡,然而他做夢也沒想到「亡秦者,胡也。」這句讖言會應驗在自己鍾愛的小兒子胡亥身上。胡亥也就是秦二世,先王創業艱難,秦始皇希望的千秋萬世的大秦帝國在他手裡卻二世亡國。千載下來不由讓人浩嘆!
關於秦朝速滅的原因,賈誼的《過秦論》的說法被多數人所接受,本人也基本上贊同他的觀點。最近看個本版斑竹天使雪發表了一篇關於秦朝滅亡的文章,大秦王朝崩潰的真實原因 看完之後覺得很感慨,也來討論一下,淺談一下個人拙見。
該篇文章認為秦朝滅亡主要是軍事軍事部署不當才導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潰。如果秦軍能退守涵谷關,秦朝最起碼足夠自保。不至於一敗塗地,丟失了天下。 其實應該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負有主要責任的是最高統治者。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當時的形式下是這樣的,秦二世昏聵無能,信任宦官趙高把朝政搞的烏煙瘴氣、一塌糊塗。沒有正確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來平定天下的局勢。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可以說是適逢其時,換個時間和地點都難以對秦王朝造成致命的打擊。而後來的項羽和劉邦不過是渾水摸魚,揀了個便宜罷了。首先當時起義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死了,二世通過陰謀詭計篡奪了皇位,政治上不穩定。先在穩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剪除異己上下工夫;造成了國家的元氣一定程度上的傷害。秦始皇在位時的豐功偉績,包括其中的連年征戰都是透支了國家的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在位的時候各種弊端覺察不出來,然而前任的政績往往是下任的包袱。修築萬里長城和儷山陵墓以及阿房宮等宮殿在當時生產力極端低下的社會背景下需要耗費國家多少元氣啊!而一個國家有多少物力和人力經的起折騰呢?中國歷史有兩項最龐大的人工工程——萬里長城和大運河就是這兩個短命的大一統朝代秦朝和隋朝完成的。隋朝的滅亡與開鑿大運河息息相關。有詩為證:「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濤滾滾來。」而兩個朝代各個方面又是那麼驚人的相似。都是內政不修,窮兵黷武。最終兩代亡國了事。
至於秦朝的軍事,在以後鎮壓起義軍不利的情況來看,原因也多種因素。一般說來歷朝歷代開國之師無一不是精銳之師。在冷兵器時代,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不是武器裝備,而是兵卒的人數、戰斗的技巧、指揮官的才略及將士們敢死的勇氣。通常情況下,兵卒的數目容易保證,但後三個要素很容易發生變化。僅僅以戰鬥技巧為例,它只能通過實戰與訓練兩種方式,國內如果長期承平無戰事,則只有通過訓練一條途徑了,而訓練的彈性非常大,以後往往會流於形式,士兵服役數年,不會騎馬射箭,也並非是稀奇之事。最有說明意義的就是清朝的八旗子弟,最初八旗兵在清朝開國的時候縱橫天下,可以說是無敵雄師。而自康熙年間開始腐化墮落,以至於雍正皇帝對西北用兵時不得不起用漢人將士。之後更是每況愈下,等到咸豐、同治年間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全部起用漢族將士,而原來的八旗子弟則基本上成了一事無成、一無所用的紈絝子弟。秦朝消滅六國之後,軍隊的素質和質量在秦朝末年已經難以和開國的時候相比較了。更何況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軍隊?據《史記〉》記載,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把秦朝打個措手不及,進兵涵谷關的時候。秦朝統治者不得已,只好組織了一些當時在修築儷山陵墓的囚徒、工匠等參軍充數。這樣軍隊的戰鬥力由此可想而知~~!再加上秦二世認不清當時的嚴峻形式,違反了軍事大忌,胡亂干涉前線將領的作戰計劃,自取覆滅。這樣的事例以後也很多,無一不都是以失敗告終。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唐玄宗督促哥舒寒出潼關迎戰安祿山;結果就是長安失守,倉皇幸蜀。再就是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督促孫傳庭出潼關迎戰李自成。結果就是西安失守,大明王朝失去最後翻身的機會,轉過年來甲申事變明亡!假如秦始皇在位的話,以他的英明絕不會犯這樣低級錯誤,給起義軍以可乘之機。秦朝最起碼能夠保住涵谷關以西的故土,再進一步消滅各地武裝叛亂重新統一全國也並非沒有可能。然而歷史總歸是歷史,往往不是客觀理性的發展。
秦朝速亡主要是政治上原因,領導人駕馭不了當時的國家形式。其次是軍事的原因,軍事將領的才幹以及士氣都難以和起義軍相比。最後是經濟上的因素,當初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他手下的主要謀士尉燎曾仰天長嘆;「秦國元氣盡矣」秦國連年征戰,一般說來「殺敵一千,傷己八百」。國家綜合實力無論從各方面都有損耗,假如統一天下之後注意修養生息,培養國家元氣。秦朝不會這么快就亡的。這也就是賈誼的感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由來。而以後西漢借鑒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運用黃老之道清凈無為的方法治理天下。
統一導致秦朝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 秦王朝的建立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在140 年的時間里, 秦國從一個西部小國開始迅速膨脹, 最終吞並天下。秦始皇為保其萬世之基業, 在統一六國之後,迅速統一行政體制、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距等。這一系列影響深遠的統一措施, 從此奠定了中國二千多年以來的基本格局。
可惜的是, 僅僅15 年後, 這個夢想綿延萬世的王朝就迅速滅亡了, 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令人玩味的短命王朝。為什麼會這樣?自古以來, 大多數人認為是秦朝的殘暴政策引起了人們的反抗。有些學者卻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令秦朝二世而亡的正是它流芳千古的統一政策。
統一文字成了障礙
秦始皇希望通過統一文字達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 但卻沒有想到統一文字也產生了很多後遺症。
其一, 秦國偏居北隅, 文化的發達水平遠不及楚魯兩國, 卻強制要求各國都採用秦國的小篆, 實際上就是在對其他各國的知識分子採取歧視政策, 極大地剝奪了這些人的利益, 必然遭到激烈的反對。「 焚書坑儒」 很大程度上就是為此付出的代價。
其二, 強制各地人民採用統一的文字的政策雖然極其簡單,但是就當時的經濟水平而言, 短時間內將這項改革貫徹下去是十分困難的, 結果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造成了國內信息傳播的障礙, 偌大的帝國, 政令無法順利從地方傳達到中央。這也是造成六國民眾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其三, 秦朝在統一文字時並不考慮六國文字的原有基礎, 而是強行以異常繁瑣的秦國小篆為基礎, 就當時的書寫工具和材料的情況, 這么復雜的文字在傳播政令和文化方面毫無效率可言,嚴重影響了經濟文化的發展。漢代以後中國文字又統一為更簡便的漢隸也說明了這一點。
統一貨幣、度量衡激起反抗
統一貨幣實際上使六國貨幣成為劣幣, 為統一的秦幣所驅逐。秦國原本不是經濟最為發達地區, 以一種並非價值最高的貨幣取代別國原來的貨幣, 也就使六國富商和豪強的財富迅速縮水,他們拚死反抗也是可以理解的。
統一度量衡和車距等技術標准必然迫使六國大量的工匠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的生產標准, 甚至喪失自己的技術優勢, 迫使商人更換自己的交換工具。這種技術上的統一必須是以經濟基礎為前提的, 耗費大量的社會成本。
郡縣制增加成本
秦王朝統一全國的行政體制, 增加了基層的行政管理成本。為什麼這么說? 在秦滅六國之前,各諸侯國大多是採取朝廷—縣兩級管理體制, 而秦國實行的則是朝廷—郡—縣三級管理體制。全國統一之後, 秦始皇將郡縣制推行到全國各地, 在其他六國的土地上, 增加了郡這個設置, 結果使得整個國家的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
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組織層次的增加, 會使產出增加,成本也會相應地增加。秦王朝設立了36 郡, 遠至海南、廣東和雲南, 而秦國又不處於當時中國版圖的中心, 所以在郡縣制實行之初, 要想將中央的法規和條例貫徹落實下去, 就要付出比以往多得多的代價。
偉大的犧牲
秦始皇可能沒有預料到, 他用強悍的軍事力量消滅了六國政權之後, 想要推行統一政策卻遇到了比戰場上還要頑固的阻力,把原來各國的知識分子、商人、手工業者全得罪了。而他苦心積慮推行的行政體制非但沒有幫助他穩固統治, 反而使國家在迅速增長的管理成本下不堪重負。難道他做錯了?
從2000 多年之後的後代子孫的角度來看, 秦始皇絕對沒有做錯。可以想像, 如果沒有秦的改革, 六國的不同文字可能會長期存在下去, 中國的政治統一就難以長期維持; 如果沒有秦的改革, 戰國時代各種各樣的貨幣、技術標准也將長期處於混亂狀態, 後來的統一帝國既無法順利地徵收賦稅, 也無法在全國范圍內發展經濟, 也就不可能出現漢、唐那樣的輝煌帝國; 如果沒有秦的改革, 後來的中央朝廷根本無法對地方實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長期形成的諸侯割據局面仍將死灰復燃, 中國統一的歷史也將改寫。
那麼為什麼秦始皇採取的這些措施最後卻造成了秦王朝的短命呢? 用新制度經濟學來解釋就是: 一個具有長期巨大收益的決策行為, 可能因為當時的組織無法承受其巨大成本, 導致最終崩潰。也就是說, 在一個強制制度變遷過程中, 短期中的巨額成本必須由當時的組織成員承受, 而巨大收益為後人獲得。秦始皇實行的制度改革長期來看為中國歷史創造了巨大的效益, 但是在當時卻付出了可怕的代價, 最後導致了秦王朝的覆滅。秦始皇組織修築的長城也是這樣的結果, 在當時對社會基礎沖擊非常大, 使秦始皇本人背負了罵名, 但是後來卻保護了中原的農耕文明免遭游牧民族的頻繁破壞。
歷史上另一個短命王朝——隋朝與秦朝非常相似, 同樣是大分裂之後建立起來的強大統一王朝, 同樣只傳了兩代就迅速滅亡, 同樣有一個非常璀璨而且長壽的帝國繼之而起。隋朝雖然沒有統一文字、修築長城, 但是它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築了一條大運河。這條運河就像長城一樣成為皇帝的罪狀, 並且某種程度上引發了王朝的覆滅, 但是卻為此後千百年中國經濟發展降低運輸成本。
可以說, 秦朝和隋朝都為中華民族的千年歷史做出了卓越貢獻, 後世享受了它們的巨大利益, 而全部成本卻由這兩個王朝自己承擔, 可謂是偉大的犧牲。
我們從史記的記載來看,秦朝的滅亡起於微末,但終於導致崩盤,短短數年就葬送了一個偉大的帝國,那麼原因何在?
傳統的觀點認為秦朝亡於苛刻的法治和無休止的暴力。但是綜合來說,我認為不盡然。綜合各種的說法,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秦國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後,其本身已經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記陳勝世家中記載陳勝吳廣因為延誤了戍期,法令失期當斬,陳
勝吳廣遂反。但是大雨應該是一個相當有力的免責或減責事由,但是陳勝吳廣卻並不認為有這樣的可能性。我國學者寧漢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於不區分情節,只要發生刑律中所規定的後果,一律論處。
2,秦國在伐滅六國之後,國家面臨的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前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卻不能在全國全面開花。可以從陳勝吳廣的戍邊
來看。春秋戰國時代國家疆域小,百姓戍邊來回旅途短,戍邊時間也不長。但是到了秦朝以後國家太大了,這個制度就會出現問題。到漢朝就
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允許百姓以錢代戍(費300文錢請人代為戍邊者稱為「過更」,自己戍邊稱為「踐更」)
3,秦朝官吏的執法過於粗暴。秦國是個耕戰國家,獎勵軍功。統一之後原本應該早日結束的軍事管制制度被無限期延長了。秦朝的地方官吏多為軍人(如滅韓的將領叫內史騰,之後即為秦守韓地),他們缺乏應有的執法素質,手段往往粗暴。比如押送陳勝吳廣的那兩個尉,「吳廣忿圭尉」「尉果笞廣」。也因為這樣,在陳勝起義之後,「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經表明態度要依從起義轉而伐秦(如吳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諒他們。
4,秦朝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陳勝吳廣在起義之後也不過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這樣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後,以數百人之眾,就能「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由此可見秦朝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從陳勝吳廣以扶蘇和項燕為號召來看(而根本不顧後者的國家正是被前者的父親所伐滅),顯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對秦室並無特殊的惡感。
6,秦朝的徭役過於嚴重,並伴有族群間的歧視。稍微一觀察,我們發現,劉邦、項羽、英布等秦末梟雄,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關東人,而且他們幾乎都有在關中服徭役的經歷。就目前對始皇帝陵邊修陵民工瓦當的發掘來看,記載的籍貫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關東地區的郡縣。秦朝修築直道,伐匈奴百越,所需要的糧草大部分來源於關東地區。我記得探索與發現當中有一期說秦朝伐匈奴的糧草來自於齊地的,運糧食的車隊要2次翻越太行山,3次度過黃河,每65.5石糧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達前線。由此可見對關東經濟的掠奪到了什麼程度。
7,秦國的統一進程具有殖民征服般的政策,這使得關東人遭受了極大的苦難。秦國凡攻略一地,必奪其地,遷徙秦民居之。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厓復相。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三十四年,秦與魏、韓上庸地為一郡,南陽免臣遷居之」;等等等等。這也是上面所說劉邦、項羽、英布等秦末梟雄,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關東人,而且他們幾乎都有在關中服徭役的經歷的原因。而且,秦國關中地區的人只是苦於嚴厲的法律,而並不是苦於徭役,他們的經濟並沒有受非常大的損耗。這也是為什麼在秦末大起義之後,所有的爆發點都在關東,而關中地區始終沒有發出一叮點火花;劉邦進關只是約法三章,就使得民大悅;在楚漢戰爭中,劉邦佔有了關中,糧秣極為充足的原因了。
8,是秦領導人素質的變化。秦國講求法治,這種法治是建立在君權基礎之上的,皇帝的個人素質對於國家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顯然在秦始皇死後,即位的二世才能遠遠不如秦始皇(雖然按史記的記載,二世即位之後的春天就出行郡縣,在4個月內東到浙江北達渤海並太行而還,如果這個記載是事實的話,這無疑創造了古代交通條件下的高速度記錄。這似乎可以說明秦二世並非無能之君,但是顯然的,即便如此,二世個人的閱歷和火候顯然不足以擔當重任)
綜合上述原因,秦朝滅亡了。
提到秦朝滅亡的原因,大家都會認為是因為秦始皇的暴政,比如修長城,焚書坑儒等,其實這樣解釋有一定的道理,這也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其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政治制度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西周實行的是封建政治制度,其實這種制度在夏朝以前就開始了,炎帝,黃帝,大禹,以及夏商兩朝帝王子孫的封地在哪裡,史書上都有記載,西周是我們封建制度的頂峰,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封建制度解體的時期,在周朝各諸侯國中,秦國通過商鞅變法最先廢除了做為封建制度核心的「世卿世祿」制度,而是實行郡縣制度,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採用了法家知識分子李斯的建議將郡縣制度推廣到了全國,並且鐵腕回擊了來自儒家知識分子的反對(焚書坑儒),自此中國的封建制社會結束,進入了郡縣制社會。
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是指主權國家,也就是主權集中的國家,中國自秦朝以來就成為主權國家,比西方早約兩千年,西方是在近代才建立起主權國家的,首先是法國的路易十四仿照中國建立了君主主權的政治制度,後來俄國的彼得一世、普魯士的胖特烈二世和奧地利特蕾西亞女皇又效仿路易十四分別在自己的國家進行改革建立了君主主權的國家制度,但西方的改革並不徹底,封建貴族的勢力並沒有得到徹底削弱,這也成為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封建社會最大的政治特點是國家主權分散,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並不擁有國家主權,真正掌握國家主權的是各地的封建諸侯,當然各封建諸侯也負有勤王的義務,在封建社會里,戰爭一般發生在各諸侯國之間,皇帝並沒有實際權利,因此也沒有人爭奪皇帝的地位,因此實行封建制度的朝代一般存在時間較長,比如夏朝存在了約400年,商朝存在了約600年,商朝存在了800年,而到了郡縣制社會,國家主權集中到君主一個人手裡,因此皇帝的寶座也就成為人們爭奪的對象,並且皇帝不再大規模的將自己的兒子或同姓宗族分封到各地為王,這樣在皇帝遇到其他人的攻擊時,也就缺少自己的親戚來幫忙,並且在冷兵器時代,武器很落後,很容易組織起一支軍隊,也就是反對皇帝的力量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集中起來對政府進行攻擊,國家很容易滅亡,因此中國自秦朝以來的朝代存在時間都比較短。
因此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實行封建制度越徹底的朝代,存在時間越長,實行郡縣制度越徹底的朝代,存在時間越短,周朝是我國封建制度實行最徹底的朝代,存在了800年,秦朝是我國實行郡縣制度最徹底的朝代,其存在時間只有15年,因此實行郡縣制度過於徹底才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試想秦始皇如果將自己的同姓宗族分封到各地為王,當秦王朝遇到農民起義的打擊時,各地諸侯就會前來勤王(當時距秦朝建立才十幾年),農民起義也就很容易剿滅,然而秦始皇並沒有這樣做,當陳勝,吳廣起義時,只能依靠朝廷的軍隊進行鎮壓,而朝廷的軍隊在當時地域遼闊,交通不遍的情況下,朝廷軍隊的戰鬥力十分有限,再加上秦朝的建立並不僅僅是改朝換代那樣簡單,而是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革的是那些在封建社會享受「世卿世祿」的封建貴族的命,(自秦以後中國不再有封建貴族這一特殊階層),秦朝建立後,這些人無時無刻不想著反撲,因此實行單一郡縣制度的秦王朝在遇到農民起義,和封建貴族勢力的反撲(項羽就是代表,項羽稱霸後實行的就是封建制度)時,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很快滅亡的命運,漢朝建立後,劉邦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了以郡縣制度為主體,以封建制度為輔助的社會制度,這種制度在保證國家主權集中的同時也有利於王朝建立之初的統治鞏固,因此自漢朝到清朝的歷朝歷代也都採取了這種復合政治制度。
中國的歷史觀問題
古代中國是主張「仁義」的儒家知識分子把握話語權的時代,儒家知識分子一般將國家滅亡的原因歸為統治者的殘暴,比如賈宜在其名作《過秦論》中將秦朝滅亡的原因歸為」仁義不施」就是典型的儒家式評論,在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採用革命歷史觀對歷史進行解釋,一般高調贊揚農民起義,而秦末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就是秦朝的暴政,這樣在客觀上也就肯定了秦王朝的滅亡是因為暴政,因此我們一直以來就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因為暴政,但我們在看到秦朝滅亡的表面原因時更應用看到背後的深層次制度因素,因為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2、高中作文以學業與創業話題
創業話題作文,命運由自己決定,生活由自己選擇。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難題時,是進還是退,是堅持還是放棄,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從古至今,在歷史的舞台上,演繹了一幕幕悲喜劇……
在十字路口上,一切都很迷茫……
項羽,一個力能扛鼎的力士,一個豪氣沖天的霸王,是他手中的劍,結束了秦的暴政,也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我們佩服他的勇氣,敢以八千江東子弟兵為本。幾番征戰,浴血沙場。當他站在秦朝皇宮前,宣告秦的滅亡時,我們會稱贊他的睿智。
榮譽背後,是異常艱難的抉擇:起義成功了,那還好說。若是起義不成功呢?滅九族、五馬分屍這些酷刑,就擺在自己眼前。我想:項羽那時的手肯定萬分沉重,因為它寄託了太多的希望與徘徊。
項羽也可以選擇平淡,過著祖輩們,那種面朝黃土北朝天的生活。
平淡地生,平淡地死,平淡地,在時間的長河中消失。
但他沒有,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抗。
歷史證明:項羽是對的,人,就要有冒險的勇氣,摔倒了,再爬起來,努力向前沖。不管代價有多大!
李白,一個至今還在文壇上閃爍著光輝的名字,一個剛正不阿的詩仙,是你手中的筆,誕生出最美麗的詩篇,結出了最豐滿的碩果!
千里迢迢趕來,懷著雄心壯志走入朝廷,你期盼著自己的才華有所發揮,希望為國為民盡一點綿薄之力。
3、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歲數有多大?
39歲。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漢族,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故氏趙(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姓,女子稱氏,故秦始皇叫趙政)。
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時歲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39歲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稱帝。
(3)秦軍創業擴展資料: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以後,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縣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國為36郡,以後隨著土地的擴大增至46郡,定咸陽(陝西咸陽市秦都區)為首都。
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稱「三公」。地方郡的長官為守,縣的長官為令。郡縣制初步打破了血緣關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則代替了貴族的世襲制。
為了鞏固政權,秦始皇還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修築長城、馳道和直道;強迫遷徙六國富民和平民。秦統一六國以後,為了防止六國貴族依持宗族「死灰復燃」,強迫他們遷徒到咸陽。
要他們看護皇陵,或者遷徙於西南邊遠地區,一些平民也同時被迫遷徙,叫做「遷虜」,做開礦、開鹽井等苦役。前215年,秦將蒙恬奪九原河南,設置34縣,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內蒙古包頭市西北)。
4、哪個偉人替胡亥背了兩千年的鍋,現在應該給他平反了?
秦始皇贏政,贏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的秦始皇繼承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
後來,他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起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說起秦始皇,那可是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
我們從小就知道,享譽世界的萬里長城就是他建造的,而中外盛名的兵馬俑也與他有關。後來,長大一些,我們了解到,戰國時期,各勢力角逐爭霸,世間紛紛擾擾,而最終,是秦始皇將各路強君霸主一一剿滅,完成了大一統,將今日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歸於他一人的號令之下。
因此,秦始皇之功,不僅在於他結束了東周以來中原地區的紛亂局面,還在於他為後世奠定了一塊不算小的疆域。秦朝雖然是二世而滅,但是,秦以後的漢、唐乃至更遠的明、清都是以秦時的三十六郡為基礎,逐漸向外擴張,從而,在東亞地區稱雄一時的,所以說,秦始皇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無限榮光。
不過,因為他在位期間南擊百越,北抗匈奴,做的事情太多,步子邁的太大,最終,導致民怨四起。他在位期間,百姓尚且敢怒不敢言,帝國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平衡。但是,等到二世繼位,胡亥沒他父親那樣的魄力和能力,天下就亂軍四起了。
於是,有人據此將秦始皇評為「亡國之君」,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說法有失公允。
把目光放長遠些,我們會發現,後世與他齊名的漢武帝,做的一些事情似乎與他沒有什麼兩樣。也是好大喜功,四處派兵征伐蠻夷之地,最終,漢武帝把文景兩帝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揮霍一空。為了戰爭,漢武帝持續不斷地向百姓增收各種名目的稅賦,這也使得普通百姓的日子過得是相當艱難。
雖然,晚年漢武帝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的荒唐,下了一道「罪己詔」,做了自我批評,但是,錯已鑄成,這又有什麼作用呢?
然而,人們對漢武帝的評價明顯要高於秦始皇。那麼,原因何在?
那是因為:我們把許多該是胡亥承擔的責任都放到了秦始皇身上。要知道,秦始皇雖然暴虐,但是,他能鎮得住局勢,而秦二世卻根本沒有什麼治國能力,只是單純的為了榮華而登上了九五之位,再加上,他根本不會任用賢能,大秦帝國不亡何待?
所以,嚴格來講,胡亥才是秦朝的「亡國之君」。
我們有句話叫「逆取順守」,意思就是說:創業的君主,因為時勢艱難,做事情的時候,不能考慮得太周全,難免要用到一些粗暴的手段。但是,等到天下已定,地方無事的時候,坐江山的人就不能再這樣胡來了。而應該採取一些比較懷柔的政策,慢慢彌補之前的一些錯誤,來安撫百姓,這樣國運才能長久。
如果,按照這個標准,那麼,秦始皇做得事情大體是沒有錯的,他在那個位置只能是唱黑臉,甚至,安排好了將來能唱白臉的人,也就是公子扶蘇。按照歷史上的記載,公子扶蘇是一位仁慈的人。若是他當上了秦國的二世領導人,憑借著他父親為他打下得這么好的基礎,那他一定會大有作為。
秦始皇如此「殘暴」的一個君主,卻選出了一個與他性格大相徑庭的兒子來擔當繼承人,那就說明:秦始皇還是非常知曉「逆取順守」之理的。若是歷史能像秦始皇事先安排好的那樣發展,那麼,秦國不說萬世,像漢朝一樣堅持三四百年,也是大有可能的。但是,沒想到,事情卻出了些差錯,繼位的是胡亥。
胡亥根本不知道這些道理,而任用的又是趙高這種宵小。一個昏君,一個奸臣,他們不但不及時調整秦始皇時期的嚴苛政策,反而,變本加厲。最終,逼得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項梁於江淮之處舉旗響應,以至於,秦國看似穩如磐石的天下,眨眼間變得分崩離析。
可以說,春秋到戰國的演化,是封建社會向吏治社會的轉變過程。當其時,基層組織戰鬥力仍在,國家又取得了對全民的動員強制力,兩者結合,形成了最強的戰鬥力,秦國以此一統天下。但這個階段猶如煙花綻放,當長平一代的耕戰良民逝去,章邯的囚徒軍隊登場,秦軍再也不是項羽江東子弟的對手。
此時,秦始皇雖然已死,卻也只能為他的兒子背這個鍋。不過,歷史的發展雖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卻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秦始皇做的那些事情,沒能惠及他的子輩,卻也福澤了其他人,那就是後來的劉氏家族。漢朝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開明的朝代,前期雖然有些波動但總體而言還算安穩。
那是因為:有了秦始皇此之前為其奠定的一些基礎。而漢朝不但可以吃個現成,還不用背上那些歷史包袱。以後的隋之於唐,情況也很類似。
總的來說,秦始皇在位期間,雖然做了一些不得人心的事,但是,把「亡國之君」的帽子扣在他頭上未免也有些過分。以至於,連我們偉大領袖都曾經說過,「百代猶行秦法制」: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這里,所謂的「秦政法」,是指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了「封建制」,改成「郡縣制」,郡縣長官由中央王朝任命,從而穩固了中央集權,也就成為幾千年來中國政治體制的一個基本格局。並且,唐代的柳宗元還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封建論》,裡面也稱贊秦始皇的這個改革。
5、猥瑣大叔與傲嬌男神,誰先入主關中?
年過四十的猥瑣大叔劉邦扛起了反秦大旗,創業之初得到項梁的提攜幫助。項梁戰死後,楚王號召各路起義軍向秦朝老窩關中進軍,只有劉邦和項羽站出來響應,那麼他二人誰能先入主關中,完成推翻秦朝的歷史使命呢?且容少史公為大家詳細分解。
親民路線vs傲嬌路線
劉邦創業的時候,已經是奔五十的人,大半輩子的江湖其實也沒有白混,豐富的人生經驗早已把他打磨成為節操歸零的老司機了,出身屌絲的他不僅風格親民接地氣,而且與人自來熟,套近乎、拉關系更是輕車熟路,因此廣受吃瓜群眾們的好評。
徐州戲馬台的項羽石像
而項羽發跡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但年齡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加上他出身官N代,並且戰斗值爆棚,所以走的是少年得志的傲嬌路線。在德高望重的項梁死後,楚國的各路將領打心裡並不服這個整天牛逼哄哄的中二青年。
當楚懷王號召各路起義軍向關中進軍時,將領們都畏懼秦軍,踟躕不前,只有劉邦和項羽站出來響應。他倆自創業以來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站在同一戰壕共同抗擊秦軍,於是結為兄弟。然而在不久的將來,命運卻促使他們分道揚鑣。
在楚軍准備進軍關中的同時,被邯章的秦軍主力打得只剩下半條命趙王派人來求救。這時,劉邦和項羽在吃瓜群眾中的好評度就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楚王身邊的老將們勸楚王,應該派愣頭青項羽去救援趙國,死磕秦軍主力,而派遣頗有長者之風、人生經驗豐富的劉邦向關中進軍,而楚王也就愉快地這么決定了。
且不說邯章率領的秦軍主力有多麼難對付,一個最簡單的幾何原理就能證明劉邦和項羽誰能先到關中:兩點間直線距離最短。劉邦、項羽的出發點位於彭城(今江蘇徐州),而目的地在陝西中部的的關中平原。劉邦的路線是沿河南直接進攻陝西,而項羽則要北上山東,先去河北打一仗,再經過河南向陝西進軍。
巨鹿之戰地圖
另外,楚懷王還送給了項羽一個緊箍咒,那就是楚軍主帥宋義,此次救趙行動項羽只是次將。然而宋義走到半道上,就按兵不動,坐觀成敗,為此還耽擱了46天。等到項羽殺掉宋義,並破釜沉舟、斷絕後路,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把秦軍主力往死里掐時;劉邦帶著他的人,趁秦朝兵力空虛,一溜小跑進了關中,手一滑就把秦朝給滅了。
帝王與謀臣的天作之合
劉邦這一路之所以這么順利,除了秦朝兵力空虛之外,還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張良。這個人是韓國的舊貴族,先祖一直擔任韓國的相國。張良雖然長相略顯女態,屬於小鮮肉類型,但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韓國滅亡後,他亡秦之心不死,潛伏民間多年,一直從事刺殺秦朝國家領導人,復辟祖國的活動。
西漢墓壁畫中的張良,史學家司馬遷見到張良的畫像,認為他「狀貌如婦人好女」。
劉邦創業不久就邂逅了張良,張良是超一流的智囊參謀,善於提供解決方案,而劉邦豁達自信、不拘小節,善於聽取意見,具有能成大事的帝王才能。他們兩人的結合,是正確決策與強力執行的典範,可謂天作之合。後來劉邦投靠項梁,張良也得到了項梁的資助,前往韓國故地復辟韓國,兩人暫時分離。
張良在復國過程中,與秦軍的戰事反復拉鋸,一直打不開局面。待到劉邦進軍關中途經韓國時,兩人聯手,大破秦軍。自此以後,張良再次追隨在劉邦身邊,劉邦進軍關中的兩場關鍵勝仗——攻克宛城、武關,都是用了張良的計策。劉邦爭天下的過程中,雖然大部分仗都是他親自領兵打的,但他本人的軍事才幹很一般,他的勝果基本上離不開張良的出謀劃策。
另外,此次征程,劉邦還收獲了另一個重要謀臣:酈食其。這位酈食其是高陽(今河南杞縣)一個窮困潦倒但卻狂放傲氣的讀書人,已經年過六旬,但卻很有眼光。陳勝等各路起義軍經過高陽時,他隱藏起來,等待觀望,劉邦來了,卻主動要求拜見。但是劉邦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平時結交的也都是江湖上的好漢,快意恩仇,最討厭文縐縐的讀書人,如果讀書人戴著高高的儒生帽子來見他,他就把人家的帽子取下來,撒泡尿在里頭,而且動不動破口大罵。
劉邦接見酈食其時,兩個妹紙正在給劉邦做足療保健,在古代,兩腿叉開的坐姿叫做「箕踞」,是極其傲慢無禮的,或許劉邦是要以此種姿態來挫一挫這窮書生的傲氣。
箕踞姿態的陶俑
酈食其也不含糊,上來就問:「你是幫秦朝打諸侯的,還是率領諸侯打秦朝的。」酈生這一問,果然惹毛了劉邦,劉邦破口大罵,說:「天下同受秦朝之苦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起兵反秦,你怎麼說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呢?」酈生說:「既然你是率領義軍推翻暴秦的,就不應該用倨傲的姿態來接見長者。」
劉邦這個人雖然表面上傲慢無禮,但實際上很有肚量,只要別人說得在理,他就立馬改正,並不在乎自己的臉面。於是劉邦立刻停止了足療,穿整齊衣裳,把酈生讓到上賓的座位,向他道歉。酈食其作為謀臣,水平不及金點子專家張良,有時甚至會出一些餿主意,但是口才很好,能言善辯,能把死人說活、活人說死,大有戰國時代縱橫家的遺風,他後來經常給劉邦充當說客,出使各路諸侯,發揮了重要貢獻。
秦咸陽、灞上位置,及劉邦進軍路線圖。
公元前207年,劉邦一行從武關攻入關中後,又在藍田打了一場勝仗,最後到達咸陽東南的灞上,此時的秦朝再無招架之力,只能投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宣告滅亡,虐蛇事件的讖言似乎得到了印證。
當年劉邦駐扎軍隊的灞上,就是今天西安東郊的白鹿原。
6、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讓我們的歷史演變成這樣拜託了各位 謝謝
淺談秦朝滅亡 漢朝的賈誼在著名的《過秦論》曾經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論論證秦朝滅亡的原因。他作此文的目的就是提醒和警告漢朝的統治者借鑒秦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只可以在馬上打天下,而不可在馬上治天下;否則秦朝的覆滅就是前車之鑒。 《過秦論》文章從開始連篇累牘的介紹秦國歷代國君在統一天下時勵精圖治的雄才大略。以及秦始皇在繼承歷代先王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和以後威鎮天下的軍事行動;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各種策略。秦始皇可謂是機關算盡,然而他做夢也沒想到「亡秦者,胡也。」這句讖言會應驗在自己鍾愛的小兒子胡亥身上。胡亥也就是秦二世,先王創業艱難,秦始皇希望的千秋萬世的大秦帝國在他手裡卻二世亡國。千載下來不由讓人浩嘆! 關於秦朝速滅的原因,賈誼的《過秦論》的說法被多數人所接受,本人也基本上贊同他的觀點。最近看個本版斑竹天使雪發表了一篇關於秦朝滅亡的文章,大秦王朝崩潰的真實原因 看完之後覺得很感慨,也來討論一下,淺談一下個人拙見。 該篇文章認為秦朝滅亡主要是軍事軍事部署不當才導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潰。如果秦軍能退守涵谷關,秦朝最起碼足夠自保。不至於一敗塗地,丟失了天下。 其實應該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負有主要責任的是最高統治者。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當時的形式下是這樣的,秦二世昏聵無能,信任宦官趙高把朝政搞的烏煙瘴氣、一塌糊塗。沒有正確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來平定天下的局勢。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可以說是適逢其時,換個時間和地點都難以對秦王朝造成致命的打擊。而後來的項羽和劉邦不過是渾水摸魚,揀了個便宜罷了。首先當時起義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死了,二世通過陰謀詭計篡奪了皇位,政治上不穩定。先在穩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剪除異己上下工夫;造成了國家的元氣一定程度上的傷害。秦始皇在位時的豐功偉績,包括其中的連年征戰都是透支了國家的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在位的時候各種弊端覺察不出來,然而前任的政績往往是下任的包袱。修築萬里長城和儷山陵墓以及阿房宮等宮殿在當時生產力極端低下的社會背景下需要耗費國家多少元氣啊!而一個國家有多少物力和人力經的起折騰呢?中國歷史有兩項最龐大的人工工程——萬里長城和大運河就是這兩個短命的大一統朝代秦朝和隋朝完成的。隋朝的滅亡與開鑿大運河息息相關。有詩為證:「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濤滾滾來。」而兩個朝代各個方面又是那麼驚人的相似。都是內政不修,窮兵黷武。最終兩代亡國了事。 至於秦朝的軍事,在以後鎮壓起義軍不利的情況來看,原因也多種因素。一般說來歷朝歷代開國之師無一不是精銳之師。在冷兵器時代,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不是武器裝備,而是兵卒的人數、戰斗的技巧、指揮官的才略及將士們敢死的勇氣。通常情況下,兵卒的數目容易保證,但後三個要素很容易發生變化。僅僅以戰鬥技巧為例,它只能通過實戰與訓練兩種方式,國內如果長期承平無戰事,則只有通過訓練一條途徑了,而訓練的彈性非常大,以後往往會流於形式,士兵服役數年,不會騎馬射箭,也並非是稀奇之事。最有說明意義的就是清朝的八旗子弟,最初八旗兵在清朝開國的時候縱橫天下,可以說是無敵雄師。而自康熙年間開始腐化墮落,以至於雍正皇帝對西北用兵時不得不起用漢人將士。之後更是每況愈下,等到咸豐、同治年間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全部起用漢族將士,而原來的八旗子弟則基本上成了一事無成、一無所用的紈絝子弟。秦朝消滅六國之後,軍隊的素質和質量在秦朝末年已經難以和開國的時候相比較了。更何況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軍隊?據《史記〉》記載,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把秦朝打個措手不及,進兵涵谷關的時候。秦朝統治者不得已,只好組織了一些當時在修築儷山陵墓的囚徒、工匠等參軍充數。這樣軍隊的戰鬥力由此可想而知~~!再加上秦二世認不清當時的嚴峻形式,違反了軍事大忌,胡亂干涉前線將領的作戰計劃,自取覆滅。這樣的事例以後也很多,無一不都是以失敗告終。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唐玄宗督促哥舒寒出潼關迎戰安祿山;結果就是長安失守,倉皇幸蜀。再就是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督促孫傳庭出潼關迎戰李自成。結果就是西安失守,大明王朝失去最後翻身的機會,轉過年來甲申事變明亡!假如秦始皇在位的話,以他的英明絕不會犯這樣低級錯誤,給起義軍以可乘之機。秦朝最起碼能夠保住涵谷關以西的故土,再進一步消滅各地武裝叛亂重新統一全國也並非沒有可能。然而歷史總歸是歷史,往往不是客觀理性的發展。 秦朝速亡主要是政治上原因,領導人駕馭不了當時的國家形式。其次是軍事的原因,軍事將領的才幹以及士氣都難以和起義軍相比。最後是經濟上的因素,當初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他手下的主要謀士尉燎曾仰天長嘆;「秦國元氣盡矣」秦國連年征戰,一般說來「殺敵一千,傷己八百」。國家綜合實力無論從各方面都有損耗,假如統一天下之後注意修養生息,培養國家元氣。秦朝不會這么快就亡的。這也就是賈誼的感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由來。而以後西漢借鑒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運用黃老之道清凈無為的方法治理天下。
7、假如我是項羽,如何寫一篇800字有關項羽從創業到烏江自刎的反省
假如我項羽,我會勸伯父不要擁立楚懷王,以免成為眾矢之的。而著重於控制江南的政治要地,派文官加強治理這些地方,清查戶口,按戶出丁納糧。減少征戰,築城防禦,減輕人民負擔,待機而動。
在國家北方邊境囤積兵力糧草,與河北諸侯聯動,讓章邯不敢大規模入境作戰。遠離黃河扎營,加重秦軍運輸負擔。同時派出多股騎兵日夜襲擾秦軍邊境和糧道,並派人潛入咸陽散布扶蘇被趙高所害的消息,說章邯不滿趙高專權,與項梁密謀引叛軍入關,共誅趙高。讓劉邦英布等人隨軍作戰,按功封賞。合適的時候,與章邯合謀刺殺項梁,自立為王(不要跟楚接上關系,國號讓手下幕僚眾議),堅守不戰,以老章邯之師,不斷派人襲擾章邯補給線,並派大將進軍巴蜀,從後路包抄秦軍,等秦軍疲於奔命
聯合河北諸侯夾擊章邯,圍點打援全殲秦軍主力,然後乘勢破關滅秦,把淮南幾千里的沃野分封給幾個大的河北諸侯,許韓國等國復國的請求,麻痹諸侯。邀諸侯至咸陽會盟,乘機扣押,討伐不來的諸侯,滅族。按盟約封來的諸侯為王,並給予國土,另置國相加以管轄,諸侯盡遷至咸陽東為項梁及伐秦死難將士守靈,世襲罔替。
8、明明是項羽領兵對抗秦軍,為何最後是劉邦獲勝呢?
有名人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話略有些誇張,但如果歷史愛好者們對比一下《漢書》與《史記》中關於劉邦的記錄,可能會大吃一驚到認為這兩位作者記錄了兩位不同的歷史人物。
不同的作者對於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解讀與描述,基於當時他們所掌握的若干歷史事實,以及書寫史書時的各種綜合因素,客觀加主觀等多重原因之下,即使是相同的資料,在不同的作者的筆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很多歷史學家要提醒大家要進行對比式閱讀的原因,才能達到「多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效果。
當代著名思想隱士熊逸也曾在他的書中談到過,史書於對於歷史人物的記載總不免片面、偏頗之處,這並非全是記錄者主觀之故。想想看,如果張三找自己最要好的幾個朋友為他寫一篇傳記,不同人筆下的張三必定差別頗大,而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張三覺得這幾篇傳記都沒有完全展現他的性格特色。
但是,從另一角度講,我們也可從多位學者對於同一位歷史人物的表述中,努力拚湊出接近事件最本真的形態,盡最大程度還原出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來。
在對劉邦的研究上,日本歷史學者佐竹靖彥的《劉邦》全面講述了劉邦的創業歷程,結合《史記》《漢書》等傳世文獻,以及睡虎地秦簡、居延漢簡、尹灣漢簡等考古發現,描繪了秦末漢初波瀾壯闊的精彩歷史,展現了漢高祖劉邦從亭長到皇帝的傳奇經歷。
為什麼一位幾千年前的歷史人物至今仍受到許多人的廣泛關注?作為大漢帝國的開創者,史上最艱難的創業者之一,劉邦是一位立體、多元的歷史名人物,更是一位生前身後都充滿無數故事的開國皇帝。
在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一個小地方的小官吏(亭長)為何能打敗一系列看上去各方面條件比他強上許多的敵人們,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人們所好奇的,是一個看上去一無所長的中年油膩大叔,為何能統御張良、蕭何、韓信、英布等能人志士、英雄豪傑,他的領導藝術是怎樣的,有何可借鑒之處,才是大家所希望了解、學習、掌握的。
一個曾被大家公認為頑劣不堪、無所作為的人,最後卻成為開國皇帝,這中間,劉邦有哪些跌宕起伏的經歷,他又是如何在萬馬逐鹿的秦末勝出的,佐竹靖彥的《劉邦》都能給出答案。
日本學者佐竹靖彥對劉邦進行深入研究後,總結出了劉邦所以取得最終勝利,登上皇帝寶座的原因所在。
在佐竹靖彥看來,從年輕時代起,劉邦就充分具體籠絡同夥、建立小集團的領導能力、組織才能。
與人合作時能做到慷慨大方、體貼入微。對屬下提供一個盡量寬松舒適的環境,但如果有人露出一點反叛的跡象,那怕只是具備了反叛的條件,他也會毫不猶豫、不擇手段、鏟除異己。
韓信便曾對劉邦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同自己最強的競爭者項羽相比,兩人性格共通之處是他們都是感情豐厚之人,但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劉邦的感情是與其權力欲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他天生狡猾奸詐且靈活善變,並能讓自己在這兩種性格間切換自如。
在對待下屬的時候,雖然他是一個極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但他也有充滿愛心、豁達開朗、善於溝通的一面,能善待被人輕視的底層部下是他非常得人心的一點。
西晉史學家皇甫謐便曾評價劉邦說:
劉邦是個慷慨大方的掌權者,但他只是對於他能控制的對象顯得非常慷慨大方,這種大方又與其強烈的權力欲渾然一體,是典型的當權者性格,可以讓他在失敗後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重振旗鼓,在勝利後可以充分發揮這種性格,將天下事運於掌上。
除此之外,結合他對現實的直觀洞察力,與機敏的組織能力,在一干文武賢才的擁戴下,終於令他能戰斗到最後,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所以有人感慨說,張良、蕭何、韓信是人間英才,劉邦是天授英才。
余秋雨曾批評過一位學者,每天只是研究一個唐朝的尼姑死在那一年,研究來研究去就那幾條資料,純屬浪費時間。這也算從側面說明了一個歷史研究工作的一個特點,那就是資料的有限性。
因為是一個王朝的開創者,有關劉邦個人的記載材料便較之之後的皇帝們有限許多,流傳至今的更是數量稀少。
而且,已經有足夠多的資料證明,早在漢代的史書中就已經開始了對於劉邦創業史的修飾與美化,一如後世李世民對於楊廣個人形象的二次創作。這一點,在《史記》中便已初見端倪,到了《漢書》中已經非常明顯,以上種種,更令劉邦的經歷呈現出撲朔迷離的歷史樣貌。
因為年代的久遠,資料的有限,許多歷史真相往往埋沒在歲月的長河中,學者們研究劉邦較之朱由檢(崇禎皇帝)的難度要大上許多,但佐竹靖彥硬是憑借自家深厚的學術功底,透過史籍異文的蛛絲馬跡,努力從各種現有資料中探尋真相,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史實,並對眾多歷史細節進行精細考證,努力探究著名歷史事件背後的真相,盡量為大家展現一個全面、多元的劉邦。
另外,《劉邦》一書還從更宏觀的角度,通過研究泗水系月牙形水鄉山澤地帶的地緣政治,探討地理因素對於劉邦性格的形成、創業團隊組建情況所帶來的影響。
因為親臨實地考察過,作者在寫到這些地方時,內容細節更加豐富、生動,也是此書與頏眾多有關劉邦人物研究、歷史傳記的一大不同之處。
雖然,書中的一些觀點與看法可能難以得到讀者們的廣泛認同,佐竹靖彥也自承此書在寫作手法上對當時的歷史進行了若干大膽復原,有些已經超越了歷史學范疇,有些細節描寫沒有直接史料依據。但這也從另一角度為人們提供了不少新的研究視角與觀點看法。這也正是《劉邦》一書的亮點所在與可讀之處。
9、秦始皇兵馬俑簡介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自 197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沐浴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型遺址性博物館。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曾歷經坎坷和艱辛,凝聚著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兵馬俑是 1974年3月發現的,當地農民在一片砂石堆積、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
兵馬俑坑由於規模宏偉,陶俑、陶馬的數量巨大,發掘工作要延續數年乃至幾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如何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它免遭風雨霜雪的侵害,成了令人憂心的重大問題。當時我們考古工作者曾計劃用竹竿、蘆席搭蓋一個臨時性的保護大棚,以解決燃眉之急。正當我們為此焦急之時,1975年8月26日,當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王冶秋飛抵西安,傳達了國務院要在此建立兵馬俑博物館的決定,並把它作為國家的專項工程。
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是 1975年底開始的,1976年2月負責籌建工作的人員陸續進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動工。建館伊始正是國家多災多難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許多大的建設工程紛紛下馬,建館資金嚴重不足,建材籌集困難重重。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館的人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克服了各種困難,於1979年9月底,一座雄偉的佔地面積達16000平方米的一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竣工,在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慶的10月1日,向國內對、公開開放。兵馬俑博物館初期的建館方案是1975年10月擬定並獲國家批準的。當時僅發現了一號兵馬俑坑,而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過程中才發現的。這就決定了兵馬俑博物館的一期建設方案是不完備的。一、二、三號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三個坑內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件,像個龐大的地下軍團,也是座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
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濃烈興趣。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觀眾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馬俑熱。如此,兵馬俑博物館原有的建築規模及較簡陋的設施,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館,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博物館全體人員迫切的願望。在陝西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熱情關懷和支持下,於 1986年將兵馬俑博物館的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列為陝西省的重點工程項目。擴建的主要工程是建造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以及文物庫房、文物綜合陳列廳等二十餘項配套設施工程。總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總投資4850萬元。從此兵馬俑博物館的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作為二期擴建重點工程之一的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於1987年5月開始動工,1988年底主體工程竣工。接著進行考古發掘,1989年9月27日,三號兵馬俑坑對外開放。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的基建工程於1988年動工,1993年底主體工程竣工,1994年開始發掘和對外展出。至此作為兵馬俑博物館建設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已先後全部建成。三座遺址大廳的建築總面積為34730平方米,把三個俑坑全部罩於遺址大廳內,並有較好的通風、採光、防火、防盜等設施,以確保遺跡、遺物的安全。古文化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的保護,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古人留下的遺跡、遺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不注意保護,而是發掘一處就破壞甚至毀滅一處,那將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尤其對於遺址博物館來說,遺址遭到破壞而博物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保護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建造遺址大廳是眾多保護方法中的一種。它適用於較特殊的有重大科學價值,並且保存較好的文化遺存。
這種保護方法的好處是:把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結合起來,不但使現代人而且使子孫後代,也能看到這一文化遺存的基本風貌,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顯著特徵,是它把考古發掘、展示及文化遺存的保護等項任務融為一體。邊發掘、邊開放,把考古發掘現場變為文化遺存的展示的場所。目前,一號兵馬俑坑已發掘了三分之一,三號兵馬俑坑已全部發掘,二號兵馬俑坑正在發掘。三個俑坑內現已出土陶俑、陶馬 2000餘件,各種青銅兵器40000餘件,還有大量的各類遺跡。兵馬俑的種類很多,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俑的形象各異,千姿百態,是古代東方藝術的一顆琅琅的明珠。把兵馬俑的考古發掘現場無保留地全部展現給觀眾,深受人們的歡迎。觀眾在這里可以看到兵馬俑的原始風貌,如兵馬俑出土的原狀、俑坑的形制、結構和俑坑倒塌破壞的情況等。有些跡象只有在考古發掘現場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馬俑坑時工人留下的腳印、挖土時留下的工具痕、向俑坑內運送陶俑、陶馬時留下的車轍印痕、盜掘者挖的盜洞等。考古發掘現場是各種古文化信息的綜合載體,包涵的信息量大,並具有直觀性和真實性。使觀眾對兵馬俑可以獲得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另外,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不斷會有新的遺跡、遺物發現。人們每次到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都會看到新的內容,有新的收獲,具有經久不衰的誘人魅力。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的二十年間,已接待國內外觀眾近 4000萬人次。另外,兵馬俑還到世界上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個城市展出,累計觀眾近1000萬人次。兵馬俑以它雄渾的氣勢、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給人們以知識和美的享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偉,館區佔地面積20餘公頃,展覽建築的總面積達42000餘平方米。各種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舒適。考古發掘、科學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今後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兵馬俑坑僅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經我們二十多年來的考古勘探,在陵園內已發現大小不等的各種陪葬坑及墓葬500餘座,以及許多建築基址。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石質鎧甲坑,以及大型寢殿、便殿遺址等。整個秦始皇陵園像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關系密不可分,因而兵馬俑博物館今後的發展必然要和秦始皇陵園的整體工作結合起來。我們初步設想,在集中精力先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設好的基礎上,再逐漸向陵區發展。在陵園內有選擇地再發掘一些有重大科學價值的陪葬坑、陪葬墓,並建館予以保護。這樣就會形成若乾性質、內容各不相問的分館。這些分館和兵馬俑博物館組成秦陵博物院,以負責整個陵園的保護、考古發掘、研究和陳列工作。將來,這里不但是人們參觀旅遊的重要景點,也是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考察和研究的園地,文物保護專家對文化遺產進行科學保護的實驗基地。上述設想雖有待於做進一步地考察和論證使其逐步完善,但總的方向大體是正確的。今後的任務雖然非常艱巨、復雜,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未來的事業,必將更加輝煌!
10、秦國怎麼統一天下
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最後被犬戎大敗,周幽王被殺。周平王遷都洛陽,東周開始了。而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稱霸。隨後的戰國便是趙、魏、韓三家分晉。可以說,當時的人民已遭受了300多年的戰亂,人們都想國家統一,不再有戰爭。而秦國是在戰國時期才涌現出的,它比不上什麼齊國、燕國、楚國這些在春秋時就已經很強大的國家,在它成立初期,還懼怕匈奴等少數民族。可它為什麼就能在這群雄並立的年代統一中國呢?
變法革新是秦國統一中國最重要的原因。秦孝公一繼位就頒布了《求賢令》,衛鞅來到了秦國,開始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開始強大,在衛鞅的率領下,一舉收復河西,一雪國恥。善用人才是秦國強大的法寶。白起一個從士兵做到將軍的「戰神」,每戰必勝,一生未嘗敗績。呂不韋商旅奇才,傾其家產,救秦異人回國,結果這個秦異人還真是個「異人」,自己雖沒有什麼作為,卻養了個千古第一帝——秦始皇。
君臣同心是秦國走向統一的內在因素。衛鞅通過三試秦孝公,得知孝公是明君;孝公也發現衛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一直支持衛鞅變法,衛鞅說什麼,孝公就照辦,這樣的君臣同心,使秦國富強起來。後來,樗里疾向秦惠公推薦張儀作丞相,實行連橫策略。秦惠王也堅定不移地支持張儀,授予其大權,並不惜重金買通各國重臣,讓他們勸說各自君主支持連橫,最終使蘇秦的合縱成為泡影,秦國漸露霸相。
六國的沒落是秦國脫穎而出的外部因素。六國指齊、楚、燕、韓、趙和魏六國,齊國自齊威王開始,蒸蒸日上,一度成為戰國中的超極大國。但到了齊湣王時,他殘暴不仁,最終被富強起來的燕國大敗,本人竟被自己的臣民給殺了。而楚國是在吃春秋時的老本,從戰國起漸漸衰落,最終亡國。燕國本來也是與楚國一般,但在蘇秦合縱抗秦後,燕國的損失較少,子之將軍功不可沒,可他野心勃勃,謀害燕易王欲取而代之。太子姬平聯兵齊國進攻子之,奪回王位,而齊國趁火打劫,將燕國財富收刮一空。而燕昭王一番勵精圖治,燕國又強大起來,發兵攻齊,最後齊、燕兩國皆弱。韓國一直平庸無所作為。趙國在趙武靈王時頗有起色,他訓練的胡服新軍曾風光一時,曾讓秦國首嘗敗績。但長平之戰給了趙國致命打擊,從此一蹶不振。魏國在戰國早期稱霸,可龐涓死後,便再沒有興旺過。
政策延續和歷代君丞堅定不移地捍衛秦國統一,是秦國最終勝利的重要保障。自衛鞅變法後,秦法延續至亡國,這是十分難得的,這與歷代君王與丞相的努力息息相關。自秦惠王始,每個秦王身邊都有一兩個才能的丞相,秦孝公有商鞅、秦惠王有張儀、秦武王有甘茂、秦昭王有范雎、秦孝文王有蔡澤、秦異人有呂不韋、秦始皇有李斯,他們共同努力,使秦國成為律法嚴明的國度。
精道的戰略戰術是秦國打敗諸國的秘密武器。從司馬錯到白起,他們的戰法令人覺得鬼異,圍困、偷襲、突襲,無一不精。長平大戰,趙括紙上談兵,認為秦軍不可能圍困自己,因為《孫子》有雲:十而圍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自己有五十萬大軍,秦軍要有五百萬大軍才能圍困自己。可秦軍誘敵進入「囚籠」——三方營壘,王陵率五千人馬斷其歸路,後增兵築壘,終於獲得大勝。
秦人的性格造就了偉大的秦國。秦人執著、愛國、好客。商鞅初入秦國,到秦地考察,路遇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十分清苦,但他們開啟了全村最後一壇酒,迎接客人。秦人每當遇到國難之時,便會高喊「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句激勵鬥志的話,以示忠心,若遇強敵,戰死也無怨無悔。
正是這種種因素聚在一起,才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