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要靠什麼
1、創新三要素 是什麼?
1、商業的延續性:
例如airbnb很好的滿足提供房源者與租房者的供需平衡,自己只做提供供需雙方的交易平台,收取傭金,有很高的投入產出比;而相對一些信息類的產品,可能需要想想自己的流量如何去變現,如何讓產品有更好的良性循環。
2、用戶的需求性: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概念,一個好的產品必須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戶對短距離交通的需求,催生了摩拜;用戶在給嬰兒餵食的時候,頻繁試溫度,然後設計師便設計了「感溫奶瓶」,靈感往往取決於了解用戶的程度。
了解用戶的需求可以使用一些調研工具:焦點小組,深入訪談(定性調研);問卷調查(定量調研);用戶旅程地圖等。
3、技術的可行性:
例如現在比較火的人工智慧醫療,就是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去研發的。再好的商業模式都可以被抄襲,但是技術壁壘就能很好的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例如,摩拜的智能鎖技術不僅秒開單車,還能精準投放單車,提高用戶體驗的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用智能技術的手段拉大與ofo機械鎖的距離。
(1)創新要靠什麼擴展資料
創新的哲學要點:
1、物質的發展。物質形態對於我們來說是具體矛盾。我們認識的宇宙與哲學的宇宙在哲學上代表了實踐的范疇與意識的范疇兩個不同的涵義。創新就是創造對於實踐范疇的新事物。任何有限的存在都是可以無限再創造的。
2、矛盾是創新的核心。矛盾是物質的本質與形式的統一。物質的具體存在與存在本身是矛盾的。
3、人是自我創新的結果。人以創新創造出人對於自然的否定性發展。此是人超越自然達成自覺自我的基本路徑。人的內在自覺與外在自發構成內在必然與外在必然的差異。創新就是人的自我否定性發展。
4、創新是人自我發展的基本路徑。創新與積累行為構成一個矛盾發展過程。創新是對於重復、簡單方式的否定,是對於人類實踐范疇的超越。新的創造方式創造新的自我
5、認識論認為創新是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是自我存在的矛盾面,其發展必然推動自我行為的發展,推動自我生命的成長。
2、創新過程最終要通過什麼來實現
創新意識貫穿於創新的全過程,剖析創新實踐,總體看,它主要包括下面五個方面: 第一,動力意識。 人們為什麼渴求創新?為什麼會忘我的致力於創新?總有一種推動的力量,這就是創新的動力問題。創新動力意識在創新意識中處於關鍵性的地位,思想根本上沒有想到要創新或者把創新看成可有可無,當然不會有創新行動或者不會有強烈的創新行動。 第二,質疑意識。 誰不敢或不善於求異與質疑,誰就無法創新。「沒有對常規的挑戰,就沒有創造。而對常規的挑戰的第一步,就是提問。」提問就是質疑,它是發現真理、發展真理的必經環節和必經過程。 第三,超越意識。 超越就是超越前人或他人甚至自己已有的成績。任何開拓、任何創新,都是一種超越。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不斷開拓不斷創新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超越的歷史。超越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培養樹立超越意識首先要懂得超越的必然性,並在這個基礎樹立超越的自信心。 第四,風險意識。 創新常常要闖禁區,要挑戰常規、違背傳統、沖破習慣勢力、冒犯權威、觸犯反動階級利益、抗拒嫉妒思想的干擾、抵擋爭名奪利的詆毀等等。特別是當前高新科技方面的創新,涉及的方面眾多,不可控因素激增,使創新的風險加大。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種常人不具備或難以具備的風險意識,只有敢冒風險才能創新。 第五,協作意識。 今天大生產、大經濟、大科研把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適應高度社會化這個時代新特點要求的創新,必須多學科、多部門共同努力,協同動作才有可能成功,有的甚至需要國際協作才能進行。許多創新是一個人或少數人難以從事、難以成功的,沒有協作精神,創新將寸步難行。 上述幾種意識在創新中各有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動力意識處於基礎和前提的地位,對增強人們創新意識有著關鍵性的作用;超越意識和質疑意識處於主導地位,充分反映著創新意識的本質特徵;風險意識、協作意識是組成創新意識的重要部件,起著強化和條件作用。幾者缺一不可,它們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創新意識結構系統,共同促進創新實踐的發展。
3、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如何才能成為有創新力的人?
開拓創新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1、優質高效需要開拓創新
(1)服務爭優要求開拓創新
(2)盈利增加仰仗開拓創新
(3)效益看好需要開拓創新
2、事業發展依靠開拓創新
(1)創新是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巨大動力(2)創新是事業競爭取勝的最佳手段(3)創新是個人事業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如何成為創新型的人
(1)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2)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5)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需要具備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1.及時記錄下來一些創新想法
人們在工作、生活、交際和思考過程中,常會出現許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人們放棄直至徹底忘卻。
其實,在創新領域里,從來就不存在「壞主意」這個詞彙。三年前你的某個想法也許不合時宜,而三年後卻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主意。更何況,那些看來是怪誕的遠非成熟的想法,也許更能激發你的創新意識。
如果你能及時地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那麼,當你需要新主意時,就可以從回顧舊主意著手。而這樣做,並不僅僅是為了給舊主意以新的機會,更是一種重新思考,重新整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輕易地捕捉到新的創新性的思想。
2.自己提問自己「為什麼」
我記得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恩曼有一首精彩的科學詩很有指導意義:
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我想知道
為什麼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我想知道究竟為什麼我非要知道
我為什麼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用前線的語言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里有妙理。你不問它你怕它,它一被問它怕你。你若願意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
如果不問許多「為什麼」,你就不會產生創新性的見解。就像在學習上,你不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這么回答?」,你就永遠蒙在鼓裡,永遠都摸索不到勝利的答案。
為了避免這個常犯的錯誤,成功者總是透過所有的表面現象去尋找真正的問題。他們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他們也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們總是提問的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問題,而且成功的領導者身後必定有一群智囊團等著去回答他的問題。其實在我們身後也存在著一幫智囊團——同學、老師、長輩、書籍、網路等等,他們就一直待在那裡,我們要做的只是提出問題。那些不明確的,看來似乎是一時沖動之中提出來的問題,往往包含著更多的創新性思維的火花。
3.經常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有了想法,不管是什麼樣的想法,你都應當表達出來。如果是獨自一人,你就對自己表達一番;如果你身處群體之中,不妨告訴其他人共同進行探討。
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多數想法,都被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所否決。這種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機制將一切離奇的想法都當作「雜草」,巴不得盡快地加以根除。
循規蹈矩的心境里沒有「雜草」,但循規蹈矩的心境也沒有創造力。如果想要有創造力,就必須照料好每一株「雜草」,把它們當作有潛在經濟價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尋常的離奇想法說出來,把它們從頭腦中解放出來。一旦它們進入到交流領域之中,便能夠免受無意識領域中自我審查機制的摧殘。這樣做,使你有機會更仔細更充分地去審視、探索和品味,去發現它們真正的實用價值。
4.永遠充滿著創新的渴望
如果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渴望創造。沒有樂觀的期待,或者因為眼前無法實現而不去追求,都會妨礙創造力的發揮。
發明家和普通人其實是一樣的人,所不同的是,他們總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系鞋帶時,他們希望有更簡便的方法,於是便想到了用帶扣、按扣、橡皮帶和磁鐵代替鞋帶。所有這一切,都來源於改進現狀的願望。
5.換一種新的方法來思考
墨守成規不可能產生創新力,也無法使人脫離困境,創新型的人才要求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待問題。
記得一個故事,日本西武公司的創始人康次郎曾對他的兒子說:「你要記住,董事會全體成員一致贊成時是最危險的時候。」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接受了父親的遺訓,西武公司的第二代領導人提議為自己確立了一個決策原則:「董事會全體反對時,就是正確的。「他之所以確定這條看似不近人情的原則,除了相信他父親的遺訓外,也有他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如果董事會的要員都贊成某件事,這就說明競爭對手也注意到了這一個問題,你能想到的,逼人也能想到。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東西,往往反映了某種潮流。逆流而行,正式非常明確和聰明的選擇。
有人喜歡用比較分析法來思考問題。面臨抉擇,他總是坐下來將正反兩方面的理由寫在紙上進行分析比較;也有人習慣於用形象思維法,把沒法解決的問題畫成圖或列成簡表。能不能換一種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種不同的思考策略呢?試試看。也許,最困難的抉擇也會迎刃而解。
6.有了創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實施
有了創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實施,再好的想法也會離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卻又因為短期內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恆,你也會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經驗之談。
現在的大學有很好的環境供我們發掘創新的袁泉,就我們的學校,大學期間我們盡可以利用學校給予我們的師資和知識
堅持努力,持之以恆,才會如願以償。
所以,在說話之前,做個深呼吸。想想:你的計劃有多新?能為你周圍的人帶來多大好處?人們需要它的程度有多大?當你對照相機、電視或收音機節目發表評論時,先屏住呼吸,問問自己你的話有多少新意,會不會與成百萬的大眾們產生共鳴。人們會因為你的話記住你的名字嗎?在你說話之前,深呼吸,深思考。然後大聲喊:「遠離既成秩序!讓我們呼吸迷人小島上的新鮮空氣!」
除了以上6點行動上的要求,長期的自我觀察和自我反省讓我清楚自己在情商方面的弱勢,所以要培養自己的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微軟副總裁李開復向中國大學生坦陳人才觀,在討論樹立什麼樣的人才觀時,他強調:情商高於智商,並開出了培養情商的葯方。首先,評估自己情商的缺欠在哪兒。情商其實更多是別人如何看你、社會或市場對你認不認同。在美國公司有一種360度意見調查,每個員工都要得到上司、下屬、合作者等各方面的評估,最後得到的若干份評估應該是一個別人眼中真實的你。評估是匿名的,往往能獲得真誠的意見。雖然在學校里沒有類似的調查,但我們學生仍然可以多聽聽老師、家長、同學的意見,挑選合適的目標來培養自己的情商。如果自控能力不好或脾氣太壞,可以請朋友在自己要發脾氣時用約定的「密語」來提醒自己平靜下來。
社會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昨天的高材生可能今天就成為了文盲,學習,不斷的學習,沒有永遠的優勢,只有永遠的學習,是時代給我們的壓力,也是時代給我們的機遇。不斷的挑戰自己,實現個人價值。學習,向所有人學習,不要怕丟了架子,古代的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我們呢?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實力大比拼的社會,有了實力,丟了那臭架子,又有什麼關系。
積極的人才可能成功,事業的成功,人生的成功。總之,我們的人才觀的樹立要從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和成才觀入手,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語言表達、分析應變、創新能力、心理素質、專業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大學生≠人才。大學生不能與人才劃等號,大學生未必都是人才,不是大學生未必不是人才。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創新型人才將是我們社會今後急需的一種資源,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為何說創新靠人才?
我的見解,供您借鑒哈。
創新是發展的源泉與動力,國家也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才是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必須牢牢抓住人才這個根本。要優化實施各類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創新發展需要,突出培養一線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抓住了人才,就是牽住了「牛鼻子」。
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推進創新創業,加快引才聚才,已成為發展的當務之急、長遠之需。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哈。
5、創新方法都有哪些?
1. 開拓式創新
開拓式創新是最有價值、也最有難度的一種創新,這種創新所創造的事物是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是全新的,並且對於歷史進程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往往伴隨著天才人物的靈光乍現,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2. 升級式創新
開拓式創新固然重要,但我們也聽說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句話,我們也看到很多開拓者沒有賺到錢、模仿者賺了個盆滿缽滿的例子。比如說福特並不是汽車的發明者,但福特卻靠T型車成為了當年的美國首富,比爾·蓋茨雖然不是圖形化操作系統的發明者。
3. 差異性創新
大概10年前,定位理論開始風靡於營銷界,頗有營銷就定於定位、定位就等於營銷的感覺。其實,定位理論所適合的,只是差異化創新這個領域。差異化的例子,估計大家隨便就可以舉出來一大堆。
6、創新需要什麼
為什麼沒有Instagram呢?語極哀怨。 善,來看看「創新」需要什麼樣的土壤培植。首先人是互聯網上的第一生產力,一支能創新的團隊,必然具備以下的五個特徵。1. 有創新的能力不客氣地講,有創新能力的人不足10%的比例,即便在平均素質較高的互聯網行業,也不會超過20%。這事兒跟你有沒有一副金嗓子一樣,25歲之前基本定型了,強求不來。2. 有激情每周自願工作70個小時,工作之餘也對任務念念不忘,這是一條判斷激情的底線。「加班」這個詞語是不存在的,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工作區間,項目需要我做多久,那就做多久。無怨而有愛。 最近看李開復的微博說,Google上升最快的時候也是員工加班最猛的時候,那麼現在呢?徹夜通明的換作了Apple與Facebook。有些人說,「加班代表8小時內沒效率。」也有人說,「加班代表主管調度任務不當。」你們當然可以這么想,但最好不要跑到一個創新項目里去拖後腿。 游戲行業有一則軼聞,1997年《星際爭霸》到了開發關鍵時刻,某關卡設計師的妻子臨產,飛車趕往醫院陪同。女兒出生的五六個小時里,他仍在手持筆記本編程,妻子醒來後大罵:「為什麼你還在為那個該死的游戲工作?」設計師解釋說:「親愛的,這不是該死的游戲,這是《星際爭霸》!」 是的,你不是為老闆和月薪工作,你是為自己的作品與驕傲而戰。3. 有默契在產品設計中,大多數時候並不存在「唯一的真理」。各種分歧多為理念不同,風格差異,而方案好一點或者差一點,往往不那麼關鍵——有沒有快速的行動力才是最要命的。如果把時間大量花在說服對方身上,使得執行效率低下,便與人人皆知至關重要的「敏捷」背道而馳。尤其在創新的過程中難免踩雷,挫折最容易引發分歧。順境時一條心,逆境時打破頭的情況常見得很,總是吵吵鬧鬧,用力分散,如何能攜手走出困局呢? 除此之外,互相鼓勵能激發更多的創意,互相否定只會讓雙方在一兩個點上作拉鋸戰,無法向前延伸出深入的探索。所以我重視夥伴的思維方式「是否在一條線上」,更甚於重視他的才華。風格接近的團隊才容易形成合力,反之則造成無窮的內耗(還慪氣)。 就像《街霸對鐵拳》這款游戲吧,Capcom先設計一次,Namco的團隊再設計一次《鐵拳對街霸》,分成兩款游戲來賣。哪怕團結如日本人,也不在創意產業里搞「共同開發」。若是強求協作精神,反而約束太多,妥協太多,失去了開放的創作情景。4. 本人即用戶我們常常說,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也為此設計了大量的用戶調研手段。但最敏銳的了解用戶的方式是——團隊本身就是一群深度用戶。在這個基礎上使用調研手段,才是完美狀態,才能發掘出各種細微隱秘的感受。如果僅僅靠工作熱情,而不是純朴的個人愛好,對用戶體驗的理解深度必定有限。當你知道對手不知道的,才能設計出對手無法想像的。 只可惜在人才匱乏的行業現狀下,人才已屬一將難求,愛好還得與項目主題契合,難,太難。眾里尋他千百度。5. 自負盈虧在大公司的時間久了,見過太多不靠譜的計劃,不論當初怎樣信誓旦旦,終究是拿公司的錢為自己的膚淺買單。事後寫個檢討說「我錯了」,下回繼續折騰,也難怪大公司不得不用嚴厲的風險管理機制來抑制盲動。 究極解決方案很簡單,讓他們出去創業自負盈虧得了。心痛自己的錢,有些人就不會太急躁,指責公司「為什麼不支持我創新」;有些人就不會太委屈,指責公司「為什麼不給我更多的耐心」;有些人就不會心安理得地准時下班,或者是追著主管要加班工資。自負盈虧是最好的風險管理機制,也是最好的激勵機制;是盲動與躁動的殺手,也是把人逼到極限之後的噴發。只有用自己的錢去賭,才能真正承擔起責任來,倉促上馬最後倉惶逃離的例子我見過太多(自己也經歷過),照樣跟著喊 「請公司拿出創新的勇氣來!」 曾認識一人,在公司里極擅折騰,成天抱怨公司不授權束手束腳。後辭職創業蠻干,大敗,虧得幾乎要賣房賣車。到了瀕臨破產的絕境處,居然煥發出極大的狂熱與創造力來,沒日沒夜地摸索海外營銷規律,找到常人所不能見的市場空隙,現在已是千萬富翁。此君若留在公司繼續燒老闆的錢,必無此佳績。 以上五點,在一個創新團隊里未必人人都具備,但核心成員必須如此。非如此不能創新。甚至可以鐵口直斷地說,項目核心成員距離這五點標准越近,距離成功的創新也就越近。然而大公司僵硬的人事機制僅靠內部調動與外部招聘,基本上不可能湊齊這樣的團隊,市場成功案例99%是牛人結識了氣味相投、愛好相近的牛人,英雄惜英雄,狠下心聯手玩一票。這可沒法生長在大公司的土壤里。 除了團隊構成之外,創新還需要寬容的項目管理機制來刺激靈感,容忍試錯。可大公司里不靠譜的人太多,不用自負盈虧以至於責任感太少,被迫提起「風險管理」的丈八蛇矛來大刑伺候。同時規模大項目多,只能用提單分派制度來提高人員利用效率,卻喪失了項目歸屬感與調度的靈活性。
7、企業創新 究竟是靠什麼
當今的趨勢是由單項創新到綜合創新(全方位創新),個人創新轉向群體創新。 作為一個企業應該如何創新呢?
首先,樹立全方位創新理念,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創新意識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強大動力,不可偏廢。創新激勵機制至關重要。
其次,企業具備鼓勵創新的開放系統,倡導學習和提升個人工作技能。營造集思廣益的氛圍,中高層以上管理人員鼓勵並善於採納下屬意見,員工普遍習慣於採納同事的意見。許多跨國公司都建立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
第三,公司在資源配置上要傾斜。創造本身需要投入,產品創新和技術需要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支持。
第四,建立起恰當的激勵機制,給員工一定的培訓,並且有衡量績效的制度。
8、創新需要具備什麼品質
創新的品質
一、開拓創新要有創造意識和科學思維
1、強化創造意識:
(1)創造意識要在競爭中培養
(2)要敢於標新立異:第一要有創新精神,第二要有敏銳的發現問題的能力,第三要有敢於提出問題的勇氣。
(3)要善於大膽設想 :第一要敢想,第二要會想。
2、確立科學思維:
(1)相似聯想(2)發散思維(3)逆向思維(4)側向思維(5)動態思維
二、開拓創新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意志
1、堅定信心,不斷進取
2、堅定意志,頑強奮斗
3、當創新活動誤入歧途,需要調整方向時,它能夠強迫自己「轉向」或「緊急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