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創新創業 » 創新思維領導決策

創新思維領導決策

發布時間: 2022-05-12 01:22:21

1、34、為什麼要求領導幹部要培養創新思維?

富有創新精神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必須具有的理論品質和政治勇氣。改革創新是當今時代精神的核心,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一個根本要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任何一個政黨,無論實力多強、資格多老、執政時間多長,如果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進取,其創造力就會衰竭,生命就要停止。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大量新的難題需要我們去破解、新的挑戰需要我們去應對、新的風險需要我們去化解。在充滿希望和機遇、也充滿挑戰和考驗的未來征途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滿、永不懈怠,不斷以新的理論、新的經驗、新的方法切實推動黨的建設,使我們黨在與時俱進中始終保持和發展先進性;必須教育和引導黨員幹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創新意識、煥發創造激情、激發創造活力,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解決前進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方法來把握,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動力來運用,作為共產黨人不變的精神價值來追求,不斷以新的認識、新的思路、新的舉措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創新思維,就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不受現成的常規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一種思維形式。創新思維不是個人主觀的頭腦產物,而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加上合理的想像,產生新思想、新觀點的思維方式。就其本質而言,創新思維就是綜合運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並在過程或成果上突破常規有所創新的思維。我們經常講,思路決定出路。那麼,什麼決定思路呢?可以說是思維決定思路。只有有了創新思維,才能產生創新的思路。其實,創新思維人人都有,只不過有的人會用善用,有的人不會用不善用。於是,培養創新思維,學會運用創新思維並善於運用創新思維,對每個領導幹部來說,就成了一項經常性的重要任務。
一是打破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即把思維固定在一種模式上,從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維發展空間。所以,在思維定勢已經形成的條件下,是不可能產生創新思維的。要打破思維定勢,就必須做到不唯書、不唯上、不唯眾,只唯實。所謂「不唯書」,是說不能以書本為教條,凡是書沒有的就不敢想、不敢說、不敢做。所謂「不唯上」,是說不能以官位作為判斷標准,把一切與上級領導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都視為「犯上作亂」、「大逆不道」。所謂「不唯眾」,是說不能盲目地從眾,凡是多數人的想法和做法對的認為是對、錯的也認為是對而一味地盲從。如果一個領導幹部不能打破「唯書、唯上、唯眾」的束縛,把自己的思維固定於書本、上級領導、部分群體上,甚至在這些方面鑽牛角尖,那就不可能體現創新思維。有一句經典的語言叫做:思維一旦進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領導幹部要具備創新思維,首先就要打破思維定勢。
二是打破思維慣性。思維慣性,是根據經驗和常規、慣例去想當然地順著某一方向想問題、辦事情,從而把自己的思維封閉起來,這無疑會影響自己的創新思維。只根據以往的知識和經驗,靠著思維慣性來思考問題,就不會有創新思維。

2、如何運用創造性思維開展決策工作

做決策工作的是領導者,而創造性思維是指運用已有的思想材料,去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思維方式。

創造性思維能力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實踐中有意識地鍛煉、培養的。為了有效地培養領導者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強化創造意識;掌握創造原理;注重創造技法;加強知識積累;發展協調智力結構;創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只有通過長期積累知識經驗、訓練智能、磨練素質、並提供良好的創造環境,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創造才能。

3、管理者如何創新思維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培養管理者創新思維
1. 全身心投入 第一步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地去發展你的創新能力。不要放棄你的努力。設定目標,爭取別人的幫助,每天花點時間發展你的創新技能。
2. 變成一個專家 發展創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通過對課題的深入理解,你將能夠更好地去思考問題新穎的或者創新的解決方案。
3. 獎勵你的好奇 發展創新能力的一個常見障礙是:感覺好奇是一種胡思亂想。當你對某事感到好奇時,不要斥責自己,而是要獎勵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探索新的課題。
4. 認識到有時創新本身就是獎賞 獎勵自己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發展內在的動力。有時,創新的真正獎勵在於其過程本身,而不是產品。
5. 樂於冒險 當開始發展你的創新技能時,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必須願意承擔風險。你的努力可能不會每次都最終成功,但依然會增強你的創新才能和發展未來可用的技能。
6. 建立自信 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會抑制你的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建立自信是如此重要。記錄下你已經取得的進展,表揚自己做出的努力,並且總是設法來獎勵你的創意。
7. 為創新投入時間 如果你不為創新投入時間,你將無法發展自己的創新才能。每周安排一些時間,集中花在某些類型的創意項目上。
8. 克服阻礙創新的消極態度 根據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2006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積極的情緒能夠提高你創造性的思考能力。據這項研究報告的首要作者亞當.安德森博士說,「如果你正在做需要有創意的工作,或者在一個智囊團,你會想在一個有好心情的地方。」著重消除那些可能會損害您發展創新能力的消極想法或自我批評。

4、創新思維與領導決策藝術 在決策的過程中,領導人要考慮哪些方面

優選性。
領導決策總是在既定的條件下,尋找優化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為此領導決策就要從多種方案中權衡利弊、綜合評價,作出最後選擇,這也是領導決策的關鍵環節。

5、如何提高領導幹部的戰略思維能力

一、領導者的素質和能力的內涵以及相互關系 (一)什麼是領導者的素質。「素質」這個詞最初見於生理學和心理學。「素」,即本來的、原有的意思;「質」,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從初始的意義上講,素質是指人的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等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這種先天特點是人們在後天獲得知識、才能,形成品質、個性等生理和心理基礎。一個人的素質狀況,主要的不是取決於先天的稟賦,而是後天長期學習和實踐鍛煉的結果。因此,素質的含義被拓寬到了人的思想、道德、性格、氣質和能力等諸多方面,成為一個全新而又豐富的概念。今天所謂領導者的素質,就是指在先天稟賦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上經過後天的學習和實踐鍛煉而形成的在領導工作中經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礎條件和內在要素的總和。人們一般把領導者的素質分為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以及領導和管理能力等。 (二)什麼是領導者的能力。通常,人們把領導者的能力定義為:與領導職務相適應的、能夠肩負起領導責任的主觀條件。或者說,是領導者基礎素質、思維方式、實踐經驗,以及對領導方法、技巧的把握程度在實施領導行為過程中的綜合表現。領導者的能力是一種心理品質、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綜合體現,是領導者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它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徵: 第一,領導者的能力是一種把內在綜合素質外化為有效行動的能力。領導者的素質是內在的,只有把這種內在性轉化為一種外在的力量,形成有效的領導力,才能成功地實施領導。一個領導者綜合素質好,並不見得就能夠成為有效的領導者。一般而言,管理者都具有很好的智力、很好的想像力和很好的知識水準。一個人的才能,惟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才能成為有效。 第二,領導者的能力是一種適應外部環境並與環境互動的能力。一個領導者何以有效?主要原因在於他具有良好的適應環境以及與環境互動的能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適應、利用和改造環境是領導者的首要能力。這是因為:一是領導者的綜合素質再優秀,當他不能適應環境並與環境發生互動時,照樣不能成為有效的領導者。在領導工作中,經常會看到,「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德魯克)。就是說,個體素質非常優秀的領導者,並不一定就能成為有效的領導者。近代國學大師錢穆說:太多英雄表現,往往不易成事業。何以如此?以自我為中心,表現欲太強,往往不能適應環境,不能帶入集體,不能與其所處的組織文化,以及上級、平級和下屬相協調。所以,成功的領導者不論在個體素質方面是多麼出類拔萃,惟有努力適應環境,首先融入到環境和組織當中,獲得人們的廣泛認同和支持,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二是領導環境總是變化的,特別是在當今時代,環境處於急劇變化當中,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敏銳地感覺並努力適應和回應這種變化。進入21世紀,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作為領導幹部一定要有變革、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以變應變,先變應變,在變化中求生存,在變化中求發展。三是領導活動的結果是對環境的積極利用和改造,領導者能力集中體現在對環境的改造和創新上。人們一般都能敏銳地感覺外界急劇變化的環境並作出積極回應,但對一些緩慢不顯著的變化,卻往往敏感性不強,不能見微知著,防患於未然。等到問題凸顯出來,已經無力回天。所以,一個好的領導者,一定要能夠見微知著、開拓創新的,當事物還處於萌芽狀態的時候,就能夠預見未來,把握趨勢,超前決策,創新制勝,這才是最成功的領導人。 當今時代真正的領導能力是適應環境和開拓創新的能力。作為領導者,不管身處何種位置,只有適應於特定的環境條件,並在這種環境條件下施展出自己利用和改造環境、開拓創新的本領,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才能成為成功的領導者。否則,無論綜合素質有多高,如果他不能把這種素質轉化為一種能力,外化為一種領導力,那麼,在領導活動中,他的「高素質」實際上就等於零。 第三,領導者的能力是獲得被領導者認同並與被領導者互動的能力。領導活動在本質上是一種領導者與追隨者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領導活動在本質上是一種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互動過程。而領導能力就是一種能夠使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形成互動的能力。身為領導者必須要能夠獲得下屬的認同、響應、支持和追隨,不然的話,就會成為光桿司令、孤家寡人,那樣的話,他就不再是領導者,而可能成為獨裁者、暴君,或者什麼都不是。 領導者能夠得到被領導者的認同、支持和追隨,與其所具有的品格、能力和擁有資源的狀況是分不開的,這是因為人們這所以願意自覺自願地服從和追隨某個領導者,是由於這個領導者代表了他們的願望和要求,並且能夠帶領他們通過切實的行動實現自己的利益要求和信仰追求。與此同時,領導者也決不能一意孤行,而必須學會與被領導者的互動。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相互激發、相互鼓舞、共啟願景,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志同道合,共創未來,這樣,一種新興的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就產生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領導者的能力並不只是領導者自身的能力,而是一種領導者與下屬和群眾的互動力。從根本上說,真正的領導能力就是充分發揮下屬和群眾力量的能力。離開了人們的主體作用和偉大力量,任何領導者都無法創造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者的能力只能通過被領導者體現出來。被領導者越是能夠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就越說明領導者的能力是卓越的。反之,如果只是領導者在忙,而下屬和群眾只是被驅使的對象或者索性只是看客而已,那麼,不管這個領導者是多麼能幹,他都算不上是一個真正有能力的領導者。 第四,領導者的能力是領導與管理能力的結合。領導者需要專業化,但領導者的專業化不是業務員或者專家、學者式的,而是一種「雙內行」式的,即:他應當既是業務方面的內行,更是領導和管理方面的內行,而且業務方面的內行最終也是服從和服務於成為領導和管理內行的。所以,有時有的領導者並一定是業務方面的內行,可是照樣能夠成為有效的領導者。但是,如果他是一個領導和管理方面的外行的話,那他就絕對不可能成為成功的領導者。 我國的領導理論和領導實踐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剛性的科學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柔性的文化領導。而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恰恰也是我國的優勢。 總之,管理者以事為中心,以人為工具;領導者以人為目的,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管理者經常想到的是利益、目標、任務、工作;領導者則要超越管理,引導人們關注價值、願景和使命、意義。管理者經常要問,我們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領導者則經常倡導:我們的追求、信仰、願景和使命。現在,我們要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要求我們的領導者要多一些領導理念和領導能力。 雖然領導和管理有那麼多的不同,但是顯而易見,對領導者來說,領導和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領導者必須同時兼備這樣兩種能力。同時,一個領導或管理活動過程也需要達到兩者的平衡。所不同的是,由於領導者面臨的環境、所處的地位等不同,兩者的側重點應當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在領導班子中,一把手應當偏重領導,而副職則應當偏重管理。而在一個特定的組織中,處於高層的領導者顯然應當偏重於領導,處於中層的領導者則應當偏重於管理。 第五,當今領導者的核心能力是學習創新和超越自我的能力。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類開始進入一個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知識經濟的社會應當是學習型社會,領導者也應當是學習型領導。學習是領導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不僅是要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習新思想、新概念。學習的目的不是鞏固原有的經驗和理念,而是為了發動變革,為了進行創新,為了超越自我。因此,今天所說的學習能力,而是批判、否定的揚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的能力就是接受新生事物、超越自我、走向變革創新的能力。 當前,作為領導者,要學會領導,從某種層面上說,就是學習應對變化。而應對變化則必須自己要有勇氣而且有能力與時俱進,率先作出變化;同時,還要能夠影響下屬、群眾乃至整個團隊、整個社會認同這種變化、適應這種變化,共同踏上新的征程,創建新的事業。這就需要構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 (三)領導者的素質與能力的關系。第一,領導者的能力是其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領導者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素質基礎上的。領導者的素質是有由多方面構成的,主要有政治素質、道德品格素質、業務知識素質、心理身體素質等。這些方面的狀況如何,往往會對領導者的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比如領導者的決策能力,必然會受到自己知識、學識、見識和價值判斷乃至自信心、意志力和決斷力等心理狀態的深刻影響。領導者的知人善任能力也會受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格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深刻影響。比如,能不能識得真正的人才,有沒有胸懷容納人才,這些就與領導者的基本素質狀況有很大的關系。第二,領導者的能力是其綜合素質的外化過程。領導者的素質是內在的,能否將素質轉化為一種有效的領導力,取決於領導者的能力。實際上,領導者的能力就是其綜合素質的外化過程。這個過程大體上需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一是「修己—安人」。作為領導要想領導別人、管理別人,必須先學會領導自己、管理自己。中國古代的說法叫做「修己安人」,「修己」在前,「安人」在後。「修己」就是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安人」就是發揮自己的領導能力,二者統一於「以身作則」。二是「適應—互動」。就是使領導者的綜合素質適應於環境、適應於被領導者,然後在適應的基礎上產生良性互動。適應在前,互動在後。先適應、回應,然後實現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相互認同、互相激發、互相鼓舞、良性互動。三是「改造—創新」。先改造,在適應和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改造環境,改變被領導者的態度和行為,乃至其價值觀,提升團隊合作力,共同創新發展,共創輝煌事業和美好未來。第三,領導者的能力是一個不斷提升和創新的過程。領導者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一個不斷提升和創新的過程。現代領導者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學習和創新的能力。 二、領導幹部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一)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領導幹部應具備「五種素質」和「四種精神意識」。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素質,才是真正的領導幹部,才能在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 五種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在領導實踐中的體現,重點表現為領導幹部具有什麼樣的權力觀、價值觀、政績觀、發展觀。一是正確的權力觀。領導幹部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如胡錦濤同志所提出的,要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領導幹部應正確地看待和運用權力。一方面,權力來自於廣大群眾,決策必須反映廣大群眾地根本利益。其檢驗標准如鄧小平所提出的「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另一方面,權力的本質就是責任,應確立「領導就是服務」的觀念。要正確把握對黨和人民群眾負責的一致性,要以負責任的態度為群眾服好務。同時,在行使職權時,不能夾帶私心雜念。領導幹部必須保證權力干凈運行,勤政、廉政,防微杜漸,自覺把好防線;要強化監督、制約意識,自覺主動地接受監督。二是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對人生道路將產生重要的決定性的引導作用。許多走上錯誤道路的領導幹部,首先是由於價值觀出了偏差。人生價值如何體現?首先要把自己的「職業」視為「事業」,在幹事業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搞管理也是幹事業。對於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報償,應有正確的估價。我覺得「在工作上向高標准看齊,在待遇上向低標准看齊」。古人雲「淡泊名利、知足常樂」,「禍莫大於心不知足」。有的人一味追逐名利,不與他人比工作、比貢獻,只是比職位、比待遇,越比越不知足,越比越感覺「心理不平衡」。價值觀出了問題,人生目標迷失了方向,行為就難免偏離軌道,這是許多犯錯誤幹部的共同之處。三是正確的政績觀。工作業績是考察幹部的重要方面,應予以重視。對不同崗位的工作業績應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也不可盲目攀比,不可急功近利,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去盲目追求政績。片面地追求政績,急功近利,可能會勞民傷財,甚至會影響今後長遠發展。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新上任的領導,如果在尚未熟悉情況的前提下,僅僅為了顯示自己的領導能力,急於追求政績,就不顧實際可能性和客觀規律性而盲目地點「三把火」,其效果往往會事與願違。為追求政績,違背客觀規律,盲目制定不可能實現的工作目標,其後果可能導致浮誇風,嚴重挫傷群眾的積極性。四是科學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思想與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歷史使命是完全一致的,能否正確理解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是領導者政治素質的具體體現。 2、知識素質。領導者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及其從事領導實踐的能力,都與其自身的知識素質密切相關。領導者應具有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綜合性知識。就是要有扎實的文化基礎和廣博的知識面。二是領導學知識。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知識。三是專業知識。每位領導者都要努力成為所領導領域的內行,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習。學無止境,要「活到老,學到老」。當前,嚴重的問題在於對學習的不重視,一些同志總是借口工作忙,不能主動、自覺地學習。各單位、部門要用「學習型單位,服務型部門,研究型管理」的標准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3、道德素質。要做「官」,首先必須會做「人」,而做人必須以「德」為本。「正人先正己」,領導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就能影響群眾、動員群眾,從而增強領導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所謂道德,是指成文和不成文的非法律公共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標准在個人內心形成的約束機制和個人信守的行為准則。領導者的道德素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正直誠實。一方面,要公正坦率,忠誠老實:辦事出於公心,堅持正義,坦誠布公;為人光明正大,不陽奉陰違、吹拍逢迎。另一方面,要求真務實,講求誠信: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能當老實人,做老實事,不弄虛作假;無論對內、對外、對上、對下,都能以誠相待、表裡如一,講真話,辦實事。有的人在上級面前說空話、大話、假話,遲早要暴露;也有的人在下級面前為籠絡人心、怕得罪人,就不堅持原則,亂許願、亂承諾,最終不會有好結果。二是嚴於律己。《論語》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同志曾經代表黨中央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領導幹部嚴於律己,還包括嚴格要求自己的家人。領導者與其家屬同在一個單位的,更應注意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三是廉潔奉公。領導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無私奉獻,公而忘私。總之,領導者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官」也要清清白白。四是謙虛謹慎。作為領導者,要能正確認識自己、估價自己,能虛心向別人學習(包括向下級、向群眾學習),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要從諫如流,取長補短。要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禮貌待人,要善於理解人、關心人、團結人。領導者自受命之日始,即應謹慎從事,慎用自己的權力,切勿疏忽職守。五是豁達大度。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要講黨性,顧大局,不計個人恩怨、得失,經得起誤會、委屈、冤枉的考驗,自覺拋棄個人間無原則的糾紛、瓜葛,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要胸懷坦盪,有寬容精神,善於團結他人一道工作。作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還要做到善待前任,後任領導要客觀公正地對待前任領導的工作,要尊重、關心前任領導,不搞「人走茶涼」。後任領導是否善待前任,從一個側面反映其人品和道德素質。 4、身體和心理素質。領導者往往要承擔沉重的工作負擔和巨大的精神壓力,若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難以勝任的。身體素質通常包括體力素質和智力素質。心理素質包括普通心理素質(普通人須具備的精神機能)和職業心理素質(作為領導者須具備的特定心理素質)。 在這里,我們主要談談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職業心理素質。具備良好職業心理素質的領導者,往往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情緒穩定。無論工作順利與否,應始終沉著應對,情緒飽滿,持之以恆;不能在工作順利時就喜形於色,而工作不順利時就垂頭喪氣,甚至「撂挑子」。要正確對待升遷榮辱,坦然面對進退去留。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若能練得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功夫,則心態始終如常,情緒怎會波動?許多領導者在平時尚能做到情緒穩定,但在「升遷榮辱」、「進退去留」的關鍵時刻,卻往往是患得患失、不能坦然處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還是「私」字在作怪。二是性格宜人。人的性格有先天的基礎,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後天的培養。性格宜人的領導者,似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被領導者,從而產生一種凝聚力。作為一名領導者應做到性情隨和,善解人意、善於溝通。溝通的前提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領導者之間(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之間)的溝通與各自的覺悟和性格有關;與群眾的溝通,首先要平等待人、以誠相見。三是樂觀自信。這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心態,並以此影響其所領導的群體。一個單位的領導者若精神萎靡不振,則該單位肯定也不會有很好的精神狀態。四是意志堅定。領導者的意志不但影響其個人的行為,而且會影響他人及工作的全局。領導幹部一旦確立了遠大的志向,不能因為有利可圖可轉移,也不能因為遇到困難、麻煩而更改。領導者應具有臨危不懼、臨陣不亂的堅定意志,在危機來臨等關鍵時刻,要起到作為群眾主心骨的作用。五是心胸開闊。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領導者應具有博大胸懷,能容人、容事。尤其是「一把手」,更應心胸開闊。作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就要有足夠的心理准備,要耐得住一切煩擾,無論事情多麼繁雜,總持一安靜之心應之。 四種精神意識: 一是公僕精神。所有領導幹部都應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廉潔從政,淡泊名利,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 二是實干精神。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實干,領導幹部更應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一心撲在工作上,以單位建設為己任,以事業發展為目標,任勞任怨、踏踏實實,敢於克服困難,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踏踏實實做事」。 三是自省精神。作為領導幹部應具備嚴於律己的自省精神,從嚴要求自己,大事不糊塗,小事不馬虎,遵守各項黨紀政紀規定,防微杜漸。對於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敢於承認,改正;對於別人的批評意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領導幹部要勇於承擔責任,切忌推過攬功,有了成績是自己的,有了問題是別人的。 四是大局意識。要樹立大局意識,強化「一盤棋」思想。任何一個局部都不能脫離大局而孤立存在,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在處理具體問題時,要善於從大局著眼,把具體事務置於全局背景下運籌,這樣才能保證具體工作同社會進步方向一致、運行同步、協調發展。 (二)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從大環境方面看,領導幹部應具備五方面能力: 1、應具有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就是要求領導幹部要具備識大體、識大局、識方向的政治素質和運籌帷幄、統領全局、決勝千里的能力,能夠以寬廣的眼光觀察世界,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中正確把握大勢和時代要求;能夠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從實際出發,不斷研究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始終走在時代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列。 2、應具有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我們要對市場經濟的特點、發展規律及趨勢的認識也要不斷地成熟,要懂得尊重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尤其要懂得市場經濟下的政府運作方式,端正好指導思想,在探索和實踐中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應具有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就是要能夠及早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能夠妥善處理好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的穩定。能夠協調好不同的社會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減少不必要的內耗,避免矛盾叢生、人心渙散的情況出現。四是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真正懂法,善於用法,嚴肅執法,依法決策。尤其是當前在對外交流合作的大環境下,領導幹部如果沒有一定的法律素質,在對外交往中就會被動,甚至可能會吃虧。 5、應具有總攬全局的能力。把握全局就是領導幹部要時刻胸懷全局,堅持以大局為重。既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上級的路線方針政策,也要善於把它與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同時把握本單位本部門的總的發展趨勢,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勢利導,做出正確的決策。 從小環境方面看,領導幹部應具備四種基本能力: 1、知人善任的組織能力。作為領導者,其主要責任是出主意、用幹部。「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是領導者的基本職責之一。領導者要做到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凡胸懷寬闊、大公無私的領導者通常能做到這一點,而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領導者,則往往任人唯親,壓制人才。作為領導者應有「容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度量,決不能忌賢妒能,害怕別人超過自己、威脅自己地位,就壓制人才。關於如何選人、用人?我想至少要做到三個方面:一是選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選人,不能只看其外在表現,而應該透過其一貫的外在表現來評價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和內在素質。二是要辯證地看人(亦即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人)。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看人不能以偏概全,求全責備;要看其大處,看其主要方面;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我們看人,不能僅看其某一方面,也不能僅看其一時一事,要看其主流方面,還要看其發展變化的趨勢。特別注意不要帶著固定框框看人。三是用人要適材適所。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各用所長,各適其所。必須善於把適當的人才安排到最能發揮他才能的合適的崗位上去,這是領導者應當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科學創新的思維能力。科學創新的思維能力事關如何實現思想、理念上的領導。洞察事物發展的規律,預先做出精心的部署,是領導者成功的關鍵。因此,超前創新思維在領導決策過程中十分重要。超前思維和科學預見是基於對事物的全面、深入了解,經過深思熟慮,認真分析研究,努力發現事物的規律,對事物未來發展的趨勢和走向進行深入思考,然後才能做出符合實際的正確決策。 3、統籌兼顧的協調能力。協調是領導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協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領導者的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在領導實踐中,首先要處理好以下矛盾,協調好以下幾種關系:一是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制度,是實現正確決策的根本保障。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對領導幹部的一個基本要求。堅持民主集中制,首先要講民主。講民主,就要廣泛聽取各種意見,廣開言路,兼聽廣納。其中,對於不同意見,特別是反對意見,更要正確的對待。能被動地聽取不同意見,需要度量;而要主動地讓人唱反調,更需要大度。堅持民主集中制,既要講民主,也要善於集中。要在廣泛吸收各種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提煉加工,作出決策。這就需要決策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善於歸納提煉。善於集中,還要求每個領導成員都要有服從集體決定的胸懷。討論時大家可充分發表意見,一旦形成集體決定,則應無條件服從。決不能「會上不說,會後亂說」,更不能「會上一套,會下一套」。二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在領導實踐中,務必要處理好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之間的關系。原則的堅定性,就是堅持原則;策略的靈活性,就是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客觀形勢變化,採取靈活的形式和方法。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是相互聯系、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對立統一關系。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恰當地把握靈活性,是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必須掌握的領導藝術。三是全局與局部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相互關系,是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全局高於局部,局部不能脫離全局。領導者要時刻從大

6、如何提高基層領導幹部創新能力

創新,是社會發展和進步不竭的動力,也是提高基層領導幹部的水平和能力的關鍵。社會不斷地發展,面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環境、新任務,新的要求,要想完成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重大任務,特別是面對落後的基層,作為基層一把手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地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實踐中科學發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科學地發展,是我們創新的前提。如果因循守舊、思想僵化、自我封閉,我們的領導工作就難以做到根據變化的實際進行理論創新,工作創新、領導方法與藝術創新。我們今天之所以特別強調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實踐中科學發展,歸根到底是由於基層的實際情況發生了迅速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我們在基層的黨員幹部執政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和嶄新的課題,是農村如何盡早地跟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目標而所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要正確地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只有不斷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在實踐中科學發展,不斷地開拓創新。

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關鍵要深入實際,勇於實踐。實踐是創新的動力,基層領導幹部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逐步培養和提高起來的。因此基層領導幹部要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必須深入實際,勇於實踐,學會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科學發展,在實踐中自我提高。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我們領導幹部必須積極地投身到實踐中,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領導群眾實現改革任務,才能領導群眾在科學發展中共同奔向富裕。

深入實踐,勇於實踐,是基層幹部掌握第一手情況的法寶,也是基層領導決策必須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領導幹部要敢闖、敢試,敢於承擔風險,做到敢闖而不亂闖,敢試而不亂試,對風險要勇於承擔,不推卸責任,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科學地發展。

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領導幹部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主要來源於後期的培養和鍛煉。實踐證明,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不斷提高領導的綜合素質,是增強其領導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前提,特別是基層領導幹部,大多數存在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老化,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學習,勤於思考,不斷地開闊自己的眼界,善於從復雜的事物中理出頭緒,從復雜變化的形式中找到關鍵,並迅速採取主動,搞好本職工作,增強把握全局的能力。

提高領導幹部的綜合素質,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靠學習,二靠實踐。學習是領導幹部綜合素質提高的基本功,實踐是領導幹部提高綜合素質的大課堂。基層領導幹部只有不斷學習,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只有不斷的實踐,積極從群眾中吸取營養,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好工作。

7、領導決策最需要什麼素質和能力

領導,是一門藝術,而要將這門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需要領導者出眾的素質和過人的能力。當上領導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但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特別是政府領導,更需要具備政治思想素質和公共事業領導才能,唯此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素質,在漢語詞典的意思是:指人與生俱來的以及通過後天培養,塑造,鍛煉而獲得的身體上和人格上的性質特點。要成為完美的領導者,需要的素質有很多,比如說外形出眾、口齒伶俐、聰明過人、有自信心、善於交際、風度優雅、膽大心細、勇於創新、有責任心、有主見、有影響力等等。但是,人無完人,如此完美的領導人可能只能在天堂才找得到,因此,我們並不強求。我認為要成為出色的政府領導,最需要的素質有五點,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一)政治素質
在當代社會,要當好一個好的政府領導,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作為一個部門甚至一個套班子的掌舵人,政府領導者要始終在政治上保持清醒,有敏銳的政治觀察力斷力和判。善於從政治上判斷和認清形勢,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能審時度勢,把握全局。唯有這樣,才能在波瀾詭譎的政治海洋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領導自己的人馬闖過風風雨雨,而不是落得個身死人手,為天下笑的下場。
而作為中國的政府領導者,還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對中國領導者的特殊要求,也是中國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黨員還要保持黨員的先進性,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我素養,充實自己。     
(二)道德素質
作為一個站在金字塔頂的領導者,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是難以服眾的。試想,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如何能做出正確的領導方針,讓眾人信服他的決策?而作為一個政府的高級領導,相比起那些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的官員,我們可以不要求他們有多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最低限度他們也必須具有一般公務員也需要的道德素質:親民、愛民,為人民服務,廉潔奉公,敬業樂群,有責任心和使命感。若每個領導都能始終堅持著這樣的道德素質,我想,中國要強大,也不難矣。
胡書記說過,領導幹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我衷心希望每位領導幹部都能修好政德,不要成為為禍一方的罪人。
(三)文化素質
政府領導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質,這不僅包括學歷,還包括很多。例如,領導者對於政府工作的歷史與現實的了解,以及對於未來的合理展望,行政領導的科學和行政領導藝術,還有與該部門相關的各項專業知識,以及其他一些或文學或藝術或科學方面的知識等等。就這樣,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專業知識與其他知識相結合,才能有效地開展領導工作。
「知識就是力量」。政府領導應該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寶庫,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與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更好的領導。
(四)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作為一個領導,在被領導者中的心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領導者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遇到突發事件時自己先倒了下去,那麼整個團隊都會陷入崩潰的境地。政府領導是政府部門的靈魂人物,起著鎮定的作用。一個身體強壯、心理素質好的領導者是主心骨,能夠游刃有餘的處理好各種事件,化險為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面對日益繁重的公務,只有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才能保證良好的工作質量。
領導者具備良好的素質固然重要,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光有良好的素質,而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是成不了一位優秀領導的。所以,政府領導者在提升自身素質的基礎上,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日本理論家曾把優秀領導者所需要的能力歸納為十項:思維決策能力、規劃能力、判斷能力、創造能力、調查能力、勸說能力、對人理解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培養下級能力、調動積極性能力。這些對領導者來說,都十分重要,但是政府領導人更重要的是為人民服務,所以我認為,作為一位政府領導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有四個,思維決策能力,處理業務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社交應酬能力。
(一)思維決策能力
思維決策能力既體現領導的政治成熟和謀略,又體現業務知識能力的多樣性的統一。政府領導者要保證科學的決策,就需要果斷,避免優柔寡斷,同時也要堅持民主化和實事求是。決策建立在廣泛徵求意見,聽取群眾與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反映和符合人民利益。
(二)處理業務能力
政府領導者在其領導的領域只有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才能充分熟悉該領域內的規則,作出正確的決策。一個門外漢是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的。例如在法律領域,一個根本不法律的人怎麼能做法院的領導者,領導一群專業的法律人士呢?
(三)知人善任能力
作為現代政府領導者,應該具有伯樂的眼光,在發掘優秀人才的同時也要善於尋找每個人的長處,從而在工作崗位的安排上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下屬的的潛力和積極性。
而且,現階段我國選拔幹部是以提拔制為主,這就更需要政府領導知人善任,使每一個位置都能有最適合它的人,更好地開展工作,為群眾服務。
(四)社交應酬能力
作為現代社會的政府官員,對內要與其它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打交道,對外要與外國政府部門交涉或者是與國際組織機構合作,社交應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方便與其它部門合作,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使人民獲得更多的利益。
小至一個科室,大至一個國家,一位領導者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所以希望每一位政府領導都能自覺修身,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8、創新思維與領導決策的基本矛盾包括哪些

領導決策的基本矛盾決與策的關系問題,是領導決策的基本矛盾
創新思維中的放與收 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均等的,但是真正能夠發現那些
沒幾個~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