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的科技創新的人
1、大學生科技創新對個人、學校、國家有什麼意義?
對個人:
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學生有能力在畢業之後,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根據所從事的工作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更好地達到完善自我和適應社會的目的,從而為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可以幫助大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助於培養大學生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作風意志。
對學校:
高校擁有豐富的青年人才資源,學術思想活躍,學科門類齊全,成為知識傳承、創新和應用的主要基地。通過施行「創新學分制」、「科技創新獎」等方式,鼓勵大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校級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秀成績,這不僅有利於拔尖人才的培養,而且有利於創新意識、創新觀念的普及。
通過設置「學習優秀獎」、「學習進步獎」、「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優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等方式,使更多的學生在求異性思維、敏銳觀察力等方面得到培養和鼓勵。同時,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使得科技創新活動得到最好普及。
對國家:
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支持經濟發展,創業必然要經過創新,大學生的能力通過創業將得到極大的發揮。新公司的誕生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崗位,能降低失業率。
社會崗位供應不足,待就業人數多。社會體制發展不完善,供需不平衡,在現在這種全球經濟疲軟的背景下,就業率低的情況下,鼓勵大學生創業無疑可以緩解就業壓力。
(1)為國家的科技創新的人擴展資料:
新創業教育包含了「創新」與「創業「兩個點。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它有別於傳統教育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
而創業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事業心與開拓技能的培養,就是一個人開創性形成的教育。
把兩者結合起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創新創業教育是基於創新教育基礎上所進行的創業教育。近些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在各大高校開展起來,為廣大的大學生提供一條新的道路,為社會培養自主創新創業人才。
2、現代為國科技奉獻的名人故事
一、錢學森
(1911——)中國現代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留學美國並在近代力學奠基人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國後投身於開創中國力學、航天事業等工作。
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一任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等。1958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軍的科技事業發展作了大量工作。
他在力學的許多領域作出開創性貢獻。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提出了跨聲速流動相似律,並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又如高亞聲速飛機設計中採用的是卡門——錢學森公式。
30年代末,他還與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回國後,他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性質,取名為「物理力學」,編寫專著《物理力學講義》並組織力量開展研究。
在火箭和噴氣推進方面,他提出並實現了用火箭作助推器,縮短飛機的起飛跑道,並為長程火箭推進做了一系列開創工作。1949年他最先提出關於核火箭的設想。
50年代初,他在維納建立「控制」這一新學科幾年之後,將它迅速發展成為新的技術科學——「工程式控制制論」;他還在貝爾格蘭菲的「一般系統論」的基礎上,倡導建立「系統學」。
因此,他不但是力學專家,火箭專家,而且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並對科學體系、科學方法論等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
二、居里夫人
1891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她本打算返回祖國為受奴役的波蘭人民服務,但是,與法國年輕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的相識,改變了她的計劃。1895年,她與皮埃爾結婚,1897年生了一個女兒,一個未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的研究工作。自從倫琴發現X射線之後,貝克勒爾在檢查一種稀有礦物質「鈾鹽」時,又發現了一種「鈾射線」,朋友們都叫它貝克勒爾射線。
貝克勒爾發現的射線,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興趣,射線放射出來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居里夫人看到當時歐洲所有的實驗室還沒有人對鈾射線進行過深刻研究,於是決心闖進這個領域。
理化學校校長經過皮埃爾多次請求,才允許居里夫人使用一間潮濕的小屋作理化實驗。在攝氏6度的室溫里,她完全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過嚴格的高等化學教育,她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證明鈾是惟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根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相像。
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絕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起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提議叫它「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作「放射性元素」。
三、袁隆平
袁隆平是湖南一個鎮上的農校教員。雖然工作條件差,可他一心撲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學外,就是在試驗田裡培育高產品種。在試驗中,他發現天然雜交水稻穗大粒飽,產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種,就退化了,失去了優勢。
他就想進行一種試驗,培育能保持高產的雜交水稻的種子。為了這個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有時候在試驗田裡觀察,連家也顧不上回。經過 10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培育成功了。
這種雜交水稻畝產達到 1000多斤,在全國推廣後,我國稻穀在幾年中增產了1000多億公斤,真是一個飛躍!袁隆平獲得了國家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美國等國也引進了他的成果。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改變我國糧食生產的落後狀態打了一個翻身仗。
四、愛因斯坦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東部的烏爾姆,猶太血統。他的父親海爾曼?愛因斯坦很有數學天賦,但父母沒錢供他上學,只好棄學經商,愛因斯坦的母親是富有糧商的女兒,很有音樂天賦。
年幼時,愛因斯坦就開始學習音樂,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音樂幾乎成了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小提琴終身陪伴著他。
在愛因斯坦上學之前,他父親給了他一個羅盤(指北針),羅盤的指針總要指著南北極,使小愛因斯坦研究和著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還記得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經歷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
在上學幾年後,他領到一本歐幾里德幾何學課本,書中論證得無可置疑的許多公理,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於無法按照課程進度學習,而是一口氣就將它學完。
愛因斯坦和牛頓一樣並不早慧,他到3歲還不會說話,在整個學習期間也無"神童"的表現,甚至在教師眼裡顯得平庸遲鈍,他主要是對教師的呆板教學方法感到不滿,而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勤奮自學的探索能力。
他在中學時代就自學了包括微積分在內的基礎數學及某些理論物理知識,進入大學後,他經常缺課,獨自修讀了經典理論物理,研究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愛因斯坦不拘成見,勇於創新。"懷疑一切"的信條始終貫穿他的整個科學生涯。當然,愛因斯坦的傑出科學成就來之於他堅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個青年人請教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給他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
他解釋說,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勞動,Y代表你對所研究問題的興趣,而Z表示少說空話,要謙虛謹慎。愛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學研究好像鑽木板,有人喜歡鑽薄的,而我喜歡鑽厚的。"
五、愛迪生
1850年,英國人約瑟夫·威爾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開始研究電燈。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得到英國的專利,並開始在英國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裝電燈。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他們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是他們無足夠財力繼發展這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愛迪生。
愛迪生購下專利後,嘗試改良使用的燈絲。1879年他改以碳絲造燈泡,成功維持13個小時。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絲燈泡曾成功在實驗室維持1200小時。但是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並且獲得勝訴。愛迪生在英國的電燈公司被迫讓斯旺加入為合夥人。
但後來斯旺把他的權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在美國,愛迪生的專利亦被挑戰。美國專利局曾判決他的發明已有前科,屬於無效。最後經過多年的官司,愛迪生才取得碳絲白熾燈的專利權。
3、國家重視科技創新的理由
我只能說創新是事物再發展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人的實踐行為,是人類對於發現的再創造,是對於物質世界的矛盾再創造。人類通過物質世界的再創造,製造新的矛盾關系,形成新的物質形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因為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包產到戶是生產力的一種創新,「雜交水稻」是科學技術的創新,創新提高了事物原本的價值。創新是全方位的,有生產力的創新,科技創新,思想創新。總而言之,創新能力決定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未來是否在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濃縮版(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3)這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
4、中國科技創新政策
法律分析: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標准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二、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特等獎獎金標准由100萬元/項調整為150萬元/項,一等獎獎金標准由20萬元/項調整為30萬元/項,二等獎獎金標准由10萬元/項調整為15萬元/項;三、調整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自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起實施。
法律依據:《科技部 財政部關於調整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國辦函〔2017〕55號)有關精神,充分發揮國家科學技術獎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勵作用,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經國務院同意,對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調整。具體調整如下: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標准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特等獎獎金標准由100萬元/項調整為150萬元/項,一等獎獎金標准由20萬元/項調整為30萬元/項,二等獎獎金標准由10萬元/項調整為15萬元/項; 三、調整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自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起實施。
5、科技創新 例子
科技創新意味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技術應用力及技術發展力, 有別於科技創新的另一個領域,就是基礎科學的創造力,不過,基礎科學目前要有新的突破,制約的條件很多,全球的高端科學家們,致力於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的發展,然而,有很多的應用科學,是在實踐中去發現的。 簡單的描述這兩個領域,就像我們國家的「科學院」與「工程院」一樣,雖然都是「院士」,但一個主要是基礎科學,一個是應用科學。 科技創新,雖然不局限於應用科學,但絕大多數是為了應用而發展,例如,農作物的品種改良、汽油的代用燃料等,都是屬於科技創新的例子;科技創新,為國家民族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與競爭優勢,也為社會帶來更好的生活與未來,一個國家民族是否強大,已經從過去最原始的比較人口數量、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到最後競爭的是科技力量;因為未來必然是科技領導的世界。 科技創新的氛圍,顯然是每個國家民族希望在未來世界中樹立地位的最重要的環節 創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有了創新精神,那麼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小鳥飛行需要翅膀,世界要進步需要創新,創新就是進步的翅膀。 從前有一種病,只要人得了這種病,便無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學家,他不幸得了這種病,他四處求醫,也沒有將病治好。有一天,他聽說有個村子裡有一口能治好這種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這種病。化學家喝了水後不久便葯到病除了。化學家對井水產生了興趣,對井水進行了研究。他發現井水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芒硝,對這種病有神奇功效。 中國有名古話,常有所疑,是創新的開端。勇於破疑,是他新的動力。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觀察周圍的現象,就產生去破疑的動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沒有因為井水能治病產生疑問,而化學家則對井水產生了疑惑,最終發現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說化學家僅僅因為井水治好病感到慶幸,那麼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這充分說明了創新精神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各行各業都需要發展,如果行業缺乏創新意識,那麼它只會停滯不前,反而有可能會倒退。只有堅持創新精神,勇於實踐,行業才得到發展。 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個人才能體現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6、為我國的科技創新現而奮斗的成功人士及其事跡
偶然
曾有不少人問過袁隆平:現在大家稱您為「雜交水稻之父」,當初,您為什麼學農,為什麼走上研究雜交水稻這條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學農緣於一次偶然: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郊遊,老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影片里有一個鏡頭,窗外就是葡萄什麼的,這些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田園確實太美了,就想長大後學農,如果那時老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村去看,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學農了。」其率真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和笑聲。
因為兒時的這個願望,高中畢業後,袁隆平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後改名為西南農學院)。1953年,袁隆平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成了一名教師。
因為這個偶然的選擇,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間忘情忙碌了50多載了。
關鍵詞
實驗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實驗田;如果不在實驗田,就一定在去實驗田的路上。這是袁隆平說過的一句廣為流傳的話,這當然也是他真實的生活寫照。
袁隆平的第一塊實驗田在安江農校,在該校的中古盤7號田內。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與助手們小心翼翼地插入這塊田中。然而,18天後的夜裡,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為。
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時間更長,氣溫更適宜的南方。廣東、海南、福建……不少適於耕種雜交水稻的地方都開辟了他的實驗田,田埂上、小路間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跡。
1979年5月,美國著名的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訪華,農業部種子公司送給他1.5公斤雜交水稻。威爾其帶回國,當年就試種,立即獲得增產。到2005年,美國耕種雜交水稻80萬畝,平均畝產超過600公斤,比當地良種增產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近1000萬畝。而在菲律賓、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幾內亞等一些國家,均已開始試種雜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貪心」,他想把雜交水稻推廣到台灣。
從研究雜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實驗田裡究竟花費了多長時間,恐怕誰也沒有統計過。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湖南省農科院高級研究員尹華奇,從1966年開始跟隨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他向記者推算:袁老師從上個世紀1960年代至今,應該至少幹了90年的活。為什麼如此說呢?老尹解釋: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長規律,一年只干半年活。而袁老師同時把實驗田設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師一年至少幹了兩年以上的活。
關鍵詞
野敗
所謂「野敗」,全稱是「花粉敗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發現的,地點在海南南紅農場附近的沼澤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這兩人在這片沼澤里發現了一片野生稻。在觀察中,兩人發現了3個雄花異常的野生稻穗,顯然是由一粒種子發育而成。經袁隆平確定,這確是一株雄花敗育的野生稻。大家都興奮不已。
原來,上個世紀50年代的經典理論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沒有雜種優勢。」但袁隆平卻始終向權威挑戰,堅信水稻的雜種優勢,走向了對雜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當時三系雜交稻的理論已經成型,缺乏的是實際中的配套。所謂「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而要達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須解決第一代雜交種子這個難題。三系中,保持系、恢復系在尋常水稻品種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種子卻難以尋到。
現在,終於找到了它,就像焦慮的周瑜等來了東風,師徒3人怎不歡欣鼓舞呢?1972年,我國第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號」出世了。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產量比常規稻增產20%,袁隆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雜種優勢成功地應用於生產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礎上,兩系水稻研究成功。
兩年後,67歲的袁隆平又發起了向超級稻的進攻,目前畝產已超過800公斤。
關鍵詞
院士
今年4月29日,袁隆平在華盛頓接受了美國科學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稱號。在評選中袁隆平是獲全票通過的。在現場他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
「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吃飯問題……」頗具份量的頒獎詞,出自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之口。
美國科學院是公認的最權威學術機構,能夠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袁隆平,卻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稱號數次失之交臂。
1991年5月,湖南省政府鄭重推薦袁隆平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候選人,但這年新增的34位生物學部委員中,卻沒有袁隆平的名字。次年,湖南省政府再次申報推薦,袁隆平依然名落孫山。1992年,湖南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授予袁隆平「功勛科學家」的榮譽稱號。
1995年,經湖南省政府再次推薦,袁隆平終於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許多人為袁隆平抱不平。處在漩渦中的袁隆平卻神情淡定:「我研究雜交水稻不是為了當院士,而是為了老百姓有飯吃。」
關鍵詞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是音樂家賀綠汀留下的作品。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一個傍晚,袁隆平在安江農校的校園里拉起了小提琴,忘情地演繹著這首名曲。
這時,近旁響起一個女孩的和唱:「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歌聲清脆。袁隆平扭頭一看,見歌者是他的學生鄧則。此時,鄧則也正用明亮的眼睛望著他,好像在問,老師為何這么憂郁啊?袁隆平不由心中一動。鄧則是來看老師的。
當時,袁隆平正處在感情的低谷中,突然,時常有這么一位端莊大方的女孩陪著說話解悶,心情自然開朗不少。漸漸的,鄧則在袁隆平心中份量愈來愈重,仿若就是他尋覓和等待的「秋水伊人」。
一晃數年過去了,鄧則也已走上了工作崗位。
一天,鄧則收到了袁隆平寫的一首小詩:茫茫蒼穹/漫漫歲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牽上/一隻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風苦雨/覓盡南北東西/驀然回首/斯人卻在咫尺中。
原來這是一封示愛詩。匆匆讀完,鄧則不由心跳加速。其實她也早已芳心暗許,從此兩人開始了約會。
1964年正月,一個簡單的儀式後,兩人走到了一起。婚後,同是農校畢業的妻子對袁隆平幫助很大。田間里,妻子與他一起尋找秧苗材料,而孝敬老人、撫養孩子這些家事袁隆平也基本上丟給了妻子,很少理會。每次與人談起妻子,袁隆平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銀婚紀念日那天,袁隆平特意讓妻子穿上婚紗,拍了一張婚紗照作為紀念。面對鏡頭,看著妻子那嬌羞的面龐,袁隆平幸福地笑了。
關鍵詞
唯實
唯實,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說假話,只做真事。這是袁隆平為人的一貫鮮明風格。
1992年,一家媒體在頭版刊登了一篇座談紀要,發表了一些人的看法,大肆貶低雜交水稻,說雜交水稻是「三不稻」,即「米不養人,糠不養豬,草不養牛」。
這下袁隆平火了:自己當不當院士無所謂,但雜交水稻的清譽卻不容詆毀。袁隆平立即以讀者名義給《人民日報》寫了一封信,標題為《雜交稻既能高產又能優質》,用鐵一般的事實描述了雜交水稻的現狀和美好的前景。當年6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這篇簡訊。
除了對科研的態度袁隆平一絲不苟,在生活細節上,袁隆平也是很「較真」的。
1995年10月,袁隆平喜獲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糧食安全保障」獎,載譽回到長沙,在黃花機場受到熱烈歡迎。歡迎儀式快結束時,一位領導才匆匆趕來,領導的隨同人員向袁隆平提議:再要電視台補拍一個袁和該領導從機場內一同走出的鏡頭。袁隆平一擺手:「這不行,違反了真實性!」其乾脆的回答,使這位領導和隨同人員頗顯尷尬。
袁隆平的求實態度也讓許多記者折服。他數次向前來采訪的記者強調:科學的報道不要組織,不要「擺拍」,不要弄虛作假,一定要像我們搞科學的一樣實事求是。
紅網5月2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李柯夫)「袁隆平院士既是科研的偉人,又是生活上的普通人!」前天,在省科技界學習袁隆平院士先進事跡座談會上,與會的在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省會各相關單位專家學者一起暢談隆平精神。中國科學院院士、省政協副主席姚守拙出席會議。
姚守拙回憶起他和袁隆平打交道時的點點滴滴:「有一年,我坐飛機去北京,當時是坐在飛機上的普通艙,無意中發現袁隆平也坐在普通艙,便問:『袁院士,你怎麼也坐普通艙?』袁院士回答,他從來都是坐普通艙。」按照有關規定,袁院士和姚守拙完全有資格坐頭等艙,但兩人都選擇坐普通艙。
中國工程院院士、省科協主席何繼善表示:「袁隆平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甘於奉獻,與當前在學術界出現的浮躁、學術水分等風氣有著天淵之別。」何繼善說:「現在對歌星、影星宣傳得比較多,袁隆平這樣的科學界的『超級男生』更應該多多宣傳和學習。」
中國工程院院士、省科協副主席官春雲與袁隆平接觸較多,他說:「袁老師工作非常忙,每天找他的人也很多,可湖南農大每年的研究生招生,無論何時只要接到我的電話,他都准時來參加,而且還親自參加面試。」
7、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促進國家的強大和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力量。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人類的貢獻是通過技術創新而實現的,技術創新既能將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商品化,又能通過技術創新的擴散使其產業化,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對科技創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 世紀初的美國,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首次明確地提出了「創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是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得以興盛發展的重要原因,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電力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產力飛速發展。在經濟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的諸因素中科技進步所佔的比重已經達到50%~70%,科技進步和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在知識經濟佔主導地位的今天,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國民經濟的增長和人類生活改善越來越有賴於知識的積累和創新,科技競爭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科技創新活動勢頭不減、方興未艾,要知道當今時代誰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世界各國紛紛把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國家戰略,建立了國家創新體系,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利於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從而在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特別是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中國要想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要想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增強我們自己的科技創新能力,為此黨中央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面對世界科技發展大趨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既要順應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遵循科技規律,又要緊密結合國情和國家戰略需求,把科學技術置於優先發展的地位,真抓實干,奮起直追,把握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8、如何為國家科技最高榮譽標注創新力量?
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自1999年以來,29名傑出科學家摘取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超算「發威」……談及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的井噴現象,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火炸葯專家王澤山院士如數家珍。
「新時代,我們的科技事業走出了仿製跟蹤,進入了創新征程,我感到了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的強大力量。在知識爆炸、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未來前途無量。」王澤山說。今年已82歲的王澤山,笑稱自己是「80後科研少壯派」。現在的他每年仍有一半的時間在出差,精力旺盛得跟小夥子一樣。
60多年專注火炸葯研究的王澤山「用科學研究科學」,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國外水平的原創成果。近期他和團隊正在醞釀的一項研究,極有可能成為又一具有顛覆性意義的「黑科技」。同為最高獎得主的侯雲德,與病毒「斗」了一輩子。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步伐輕快,年近九十還在上班。面對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益興起的態勢,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無數「80後」老科學家正和「80後」年輕人一道,共同標注時代的創新力量。